嘛子菜的功效
養(yǎng)生的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嘛子菜的功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嘛子菜經(jīng)常會生長在田園街頭,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首先可以用來調(diào)節(jié)脾胃,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的檸檬酸,果糖,谷氨酸含量也是很高的,而且可以對清熱解毒,滋補腎臟,祛除濕氣,涼血止痛有著很好的調(diào)節(jié)效果,不過在使用的方法上,要注意做得好才能味道美,如果做的方法不對味道也會有受影響。
化學成分
全草含大量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和多量鉀鹽(包括硝酸鉀、氯化鉀、硫酸鉀和其他鉀鹽)。還含多巴(dopa),多巴胺(dopamine),甜菜素(betanidin),異甜菜素(isobetanidin),甜菜式(betanin),異甜菜甙(isobetanin),草酸(oxal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檸檬酸(citr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lanine)以及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等。
應用價值
藥用價值
中藥名:馬齒莧、馬齒莧子。
中藥名藥用部位性味功效
馬齒莧以植物的全草入藥味酸;性寒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除濕 通淋
馬齒莧子以植物的種子入藥味甘;性寒
清肝;化濕 明目
注:藥用詳述,見百科相應詞條。
食療價值
【制作】馬齒莧50克,芡實100克,瘦豬肉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將馬齒莧摘去根、老黃葉片,用清水洗凈,切成段;瘦豬肉切成丁,芡實洗凈。把馬齒莧、芡實、瘦豬肉丁同放入凈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滾,再用文火煲2小時即可,食用時加入精鹽、味精調(diào)味。
【功效】該品有清熱解毒、祛濕止帶功效,適用于濕熱下注、帶下色黃、黏稠味臭、小便短黃、口渴口苦、舌紅苔黃、脈滑者,亦可用于濕熱泄瀉、痢疾等。
⑵糖醋馬齒莧
【制作】馬齒莧200~250克,食醋30克,白糖適量。馬齒莧洗凈后,煎取濃汁250克,去渣,加入食醋、白糖適量,調(diào)勻后即可飲用。以上為1日量,1次或2次空腹溫熱飲用,連服3天為一個療程。如需要進行第2、第3個療程,可間隔半月再服。
【功效】該品有驅(qū)蟲功效,適用于小兒鉤蟲病。
【制作】馬齒莧60克,雞蛋4個,精鹽、料酒、花生油、醬油、味精各適量。將馬齒莧用溫水泡10分鐘,摘去根、老黃葉片,清水洗凈,切成段,備用。把雞蛋打散,加入馬齒莧調(diào)勻,加精鹽、料酒、醬油、味精調(diào)味。炒鍋洗凈,加花生油,燒熱,將馬齒莧和雞蛋倒入鍋內(nèi)炒熟,趁熱佐餐食用。
【功效】該品有清熱解毒、止瀉痢、除腸垢、益氣補虛功效,適用于治療久痢。
相關閱讀
蓬子菜的簡介
蓬子菜(救荒本草),在不同地區(qū)又名松葉草(日),蛇望草、鐵尺草、老鼠針(四川),柳絨蒿、療毒蒿、雞腸草、黃米花(東北),重臺草(陜西藍田),蓬子草(陜西洋縣),烏如木杜樂(蒙名)等。蓬子菜,多年生近直立草本,基部稍木質(zhì),高25-45厘米;莖有4角棱,被短柔毛或秕糠狀毛。全草藥用,功能清熱解毒、行血、止癢、利濕;治肝炎、喉蛾腫痛、療瘡癤腫、稻田皮炎、蕁麻疹、靜脈炎、跌打損傷、婦女血氣痛等。蓬子菜產(chǎn)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西藏自治區(qū)。
主要分布:生于草甸草原、雜類草草甸、山地林緣及灌叢中。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亞洲溫帶其他地區(qū)、歐洲和北美洲也有。
蓬子菜,多年生近直立草本,基部稍木質(zhì),高25-45厘米;莖有4角棱,被短柔毛或秕糠狀毛。葉紙質(zhì),6-10片輪生,線形,通常長1.5-3厘米,寬1-1.5毫米,頂端短尖,邊緣極反卷,常卷成管狀,上面無毛,稍有光澤,下面有短柔毛,稍蒼白,干時常變黑色,1脈,無柄。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較大,多花,通常在枝頂結(jié)成帶葉的長可達15厘米、寬可達12厘米的圓錐花序狀;總花梗密被短柔毛;花小,稠密;花梗有疏短柔毛或無毛,長1-2.5毫米;萼管無毛;花冠黃色,輻狀,無毛,直徑約3毫米,花冠裂片卵形或長圓形,頂端稍鈍,長約1.5毫米;花藥黃色,花絲長約0.6毫米;花柱長約0.7毫米,頂部2裂。果小,果爿雙生,近球狀,直徑約2毫米,無毛。花期4-8月,果期5-10月。
蓬子菜的功效與作用
【富含物質(zhì)】:
1、蓬子菜根雙糖甙(garlcoin)即是紫茜素-3-羧酸櫻草糖甙(purpurin-3-carboXylicacid primeveroside),蓬子菜根甙(galeide)即是偽紫茜素葡萄糖甙(pseudOpurpurin gluccosi-de)。地上部分含環(huán)烯醚萜類成分:車葉草甙(asperulosi-de),水晶蘭甙(monotropein),桃葉珊瑚甙(aucubin),6-乙酰基雞屎藤次甙(6-acetylscan-doside),雞屎藤次甙甲醚(scan-doside methyl ether),去乙?;蛔屇具?deacetyldaphyllo-side),都桷子甙(genipcBide);有機酸成分,根皮酸(phloreticacid),2-哌啶酸(pipecol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黃酮類成分:蕓香甙(rntin),喇叭茶甙(palustroside),槲皮泰3-葡萄糖甙(3-glucosylquercetin),槲皮素-7-葡萄糖甙(7-glucosyl-quercetin),槲皮素-3,7-二葡萄糖甙(3, 7-diglucosylquercet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7-glucosylluteolin)。
2、開花期地上部分的環(huán)烯醚萜類成分有:車葉草甙,水晶蘭甙,雞屎藤次甙(scandoside),去乙酚基車葉草甙酸(deacetylaspe-rulosidic acid),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 acid),車葉草甙酸(aspe-rulosidic acid),交讓木甙(daphylloside), V1環(huán)烯醚萜(V1 iridoid),即1O-去乙酰基-10-對羥基苯丙?;嚾~草甙(10-deacetyl-10-p-hydroxyphenylpionyl asperuloside)和V3環(huán)烯醚萜(V3 iridoid),即3,4二氫車葉草甙(3,4-dihydroasperuloside)。另含揮發(fā)油,內(nèi)含甲基香草醛(methylvanillin),向日葵素(piperonal)。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活血通經(jīng);祛風止癢。主肝炎;腹水;咽喉腫痛;瘡癤腫毒;跌打損傷;婦女經(jīng)閉;帶下;毒蛇咬傷;尊麻疹;稻田皮炎。
蓬子菜的市場信息
1、蓬子菜的價格
曬干作為中草藥蓬子菜價格為100-200元/千克。
2、蓬子菜的選購方法
蓬子菜的嫩芽是一種很好新鮮食材,我們在選購時可根據(jù)枝葉的鮮嫩程度進行判斷。而呈中藥狀態(tài)下的蓬子菜我們可根據(jù)它的色度和聞來分辨質(zhì)量的好壞。
3、蓬子菜的保存方法
植物狀態(tài)下的蓬子菜可置于冰箱里保存,而對于中藥的話我們可以密封、和處于干燥的環(huán)境下。
不認識扭子菜的朋友們不會了解扭子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扭子菜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識,所以很難了解到扭子菜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識扭子菜這種藥材了。
【來源】桔??? 扭子菜 Heterocodon brevipes (Hemsl.)Hand.-Mazz. et Nannf.,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貴州、云南。
【性味】微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主治高熱,咳嗽。
【用法用量】全草1兩,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貴州草藥》
以上就是對扭子菜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蓬子菜的藥用價值
蓬子菜,又名黃牛尾。多年生直立草本。蓬子菜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莖粗短,根粗長而彎曲,帶木質(zhì)。莖多數(shù),叢生,直立,基部亦帶有木質(zhì),四棱形,嫩時有柔毛。葉6~10枚輪生,狹線形,長1~5厘米,寬1~1.5厘米,上面嫩時有毛疏生,邊緣向外反卷,下面有柔毛,中脈隆起。聚傘花序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叢,序梗有灰白色細毛;萼筒全部與子房愈合;花冠筒極短,裂片4,徑約2毫米,淡黃色;雄蕊4,伸出;子房2室,花柱2,柱頭頭狀。雙懸果二,扁球形,徑約1.8毫米,無毛?;ㄆ?~7月。果期9月。 生于山坡草叢及荒土中。分布我國東北、西北至長江流域。 本植物的根在江蘇,陜西某些地區(qū)有作茜草使用。分布于日本、朝鮮、印度、巴基斯坦、亞洲西部、歐洲、美洲北部。
蓬子菜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行血,止癢。治肝炎,喉蛾腫痛,療瘡癤腫,稻田皮炎,蕁麻疹,跌打損傷,婦女血氣痛。
蓬子菜的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熬膏涂。
蓬子菜的副作用
用藥適量,無毒。
蓬子菜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蓬子菜的醫(yī)學記載
1、《救荒本草》:“蓬子菜,生田野中,所在處處有之。其苗嫩時,莖有紅紫線楞,葉似堿蓬葉微細,苗老結(jié)子,葉則生出叉刺,其子如獨掃子大,苗葉味甜?!?/p>
2、《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苦,寒。”“消腫祛瘀,解毒止癢。治急性蕁麻疹,瘡癤疔毒?!?/p>
3、《四川常用中草藥》:“性微寒,味淡苦?!薄扒鍩?解毒,行血,散瘀。治喉痹腫痛,跌打損傷,骨折,婦女血氣痛,蛇咬傷。”
蓬子菜的醫(yī)學附方
1、治傳染性肝炎:蓬子菜30g,茵陳30g,板藍根15g。水煎服。(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2、治癤瘡走黃:蓬子菜15g。黃酒煎,每日服2次,將渣搗爛敷患處。(《吉林中草藥》)
3、治急性蕁麻疹:①蓬子菜15g,水煎服;或鮮品搗汁擦患處。(《內(nèi)蒙古中草藥》)②蓬子菜、地膚子各10g,水煎服;或各30g,水煎洗浴。(《山西中草藥》)
眼子菜的藥用價值
為多年生沉水浮葉型的單子葉植物,喜涼爽至溫暖、多光照至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莖纖細,絲狀,分歧性高;分枝前端經(jīng)常會分化出芒狀的冬眠芽。葉兩型:沉水葉殆為互生,窄線形或絲狀,前端尖,無柄,膜質(zhì),綠色;浮水葉對生或互生,披針形至窄橢圓形,前端尖,有長柄,殆為青綠色;托葉膜狀,兩兩邊緣重疊?;ㄆ谙募局脸跚?穗狀花序短,小花少數(shù);花被片四枚,綠色;雄蕊四枚;心皮四枚。果實倒卵形,作擁擠的密集排列,無柄或具短柄,前端具有一短嘴,下部則有三道背脊,中央一道背脊有少數(shù)的粗齒突。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積。用于急性結(jié)膜炎,黃疸,水腫,白帶,小兒疳積,蛔蟲病;外用治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眼子菜的副作用
《貴陽民間藥草》:“甘微澀,寒,無毒?!?/p>
《四川中藥志》:“性涼,味微苦,無毒?!?/p>
眼子菜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眼子菜的醫(yī)學附方
1、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山楂各等分,砂糖二錢同煎服。 (《滇南本草》)
2、治黃疸病: 眼子菜一兩(生),煎水內(nèi)服。
3、治熱淋: 眼子菜二兩(生),煎水去渣,煎甜酒服。
4、治腸風下血(內(nèi)痔出血): 眼子菜一兩,紅椿根皮五錢,槐角五錢。 裝入豬直腸中燉吃。
5、治常流鼻血: 眼子菜一兩,綠殼鴨蛋二個。 以眼子菜加水煮汁,汁煮蛋花,一次服用。
6、治火眼: 新鮮眼子菜葉數(shù)張,貼于眼皮上,干后即換。(②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
7、治瘡癤: 眼子菜鮮葉適量, 搗爛外敷。 (《陜西中草藥》)
眼子菜的醫(yī)學記載
《滇南本草》:“止赤白痢,大腸下血,婦人紅崩,漏下惡血?!?/p>
《分類草藥性》:“治火眼,女子白帶,經(jīng)水不調(diào),并治臌脹,癢子?!?/p>
《貴陽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止血,治痔瘡出血。”
《四川中藥志》:“消氣臌脹,療黃疸,瘰疬,痔瘡,并治小兒螬氣腹痛?!?/p>
《陜西中草藥》:“清熱明目,滲濕利水,通淋鎮(zhèn)痛。治急性結(jié)膜炎,牙痛,黃疸,瘡癤癰腫。”
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治蛔蟲病?!?/p>
瓜蔞籽作為一種藥用植物,在現(xiàn)在有很好的健胃潤肺化痰的效果,尤其是對于治療肺癌、胃癌、胰腺癌等,有顯著的功效,而且還能夠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抗癌的作用,每個人都可以詳細的去了解瓜蔞子的這些作用,根據(jù)自身的一個身體狀況,合理的利用它治療。
瓜蔞子藥用與食用價值極高。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有健胃、潤肺、化痰、散結(jié)、滑腸作用,主治痰熱咳嗽、肺痰咳血、胸悶、消瀉和便秘等癥。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抗癌新法精編》介紹:其對肺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療效顯著;瓜蔞籽富含營養(yǎng)成份,其中蛋白質(zhì)、脂肪、纖維素、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生物堿、黃酮類、甙類和有機酸等含量頗豐,是不可多得的藥膳食品,長期食用,有益健康。
瓜蔞子的功效:
瓜蔞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及中華栝樓的種子,瓜蔞子別名栝樓子、栝樓仁、瓜蔞仁,瓜蔞子有清肺化痰、滑腸通便的功效,瓜蔞子有治療痰熱咳嗽、肺虛燥咳、腸燥便秘、癰瘡腫毒的作用,瓜蔞子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等作用。
瓜蔞子的作用:
1、瓜蔞子治肺臟蘊熱痰嗽,胸膈塞滿: 瓜蔞子(去殼,別研)、半夏(湯泡七次,焙,取末)各一兩。上件和勻,生姜自然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用姜湯送下。(《濟生續(xù)方》半夏丸)
2、瓜蔞子治胃氣痛方:瓜蔞一個,取仁炒熟。煎酒服。連服六七日(《萬氏秘傳外科心法》)
通過內(nèi)容分析了解我們會發(fā)現(xiàn),瓜蔞子的藥用功效是非常高的,所以平時生活當中,我們也應該更加注重,對于瓜蔞子的一些功效認識和了解。這樣就可以通過合理的利用瓜簍子,解決痰熱咳嗽、肺虛燥咳、腸燥便秘,降低這些疾病造成的更多不良影響。
瓜蔞籽作為一種藥用植物,在現(xiàn)在有很好的健胃潤肺化痰的效果,尤其是對于治療肺癌、胃癌、胰腺癌等,有顯著的功效,而且還能夠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抗癌的作用,每個人都可以詳細的去了解瓜蔞子的這些作用,根據(jù)自身的一個身體狀況,合理的利用它治療。
瓜蔞子藥用與食用價值極高。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有健胃、潤肺、化痰、散結(jié)、滑腸作用,主治痰熱咳嗽、肺痰咳血、胸悶、消瀉和便秘等癥。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抗癌新法精編》介紹:其對肺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療效顯著;瓜蔞籽富含營養(yǎng)成份,其中蛋白質(zhì)、脂肪、纖維素、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生物堿、黃酮類、甙類和有機酸等含量頗豐,是不可多得的藥膳食品,長期食用,有益健康。
瓜蔞子的功效:
瓜蔞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及中華栝樓的種子,瓜蔞子別名栝樓子、栝樓仁、瓜蔞仁,瓜蔞子有清肺化痰、滑腸通便的功效,瓜蔞子有治療痰熱咳嗽、肺虛燥咳、腸燥便秘、癰瘡腫毒的作用,瓜蔞子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癌等作用。
瓜蔞子的作用:
1、瓜蔞子治肺臟蘊熱痰嗽,胸膈塞滿: 瓜蔞子(去殼,別研)、半夏(湯泡七次,焙,取末)各一兩。上件和勻,生姜自然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用姜湯送下。(《濟生續(xù)方》半夏丸)
2、瓜蔞子治胃氣痛方:瓜蔞一個,取仁炒熟。煎酒服。連服六七日(《萬氏秘傳外科心法》)
通過內(nèi)容分析了解我們會發(fā)現(xiàn),瓜蔞子的藥用功效是非常高的,所以平時生活當中,我們也應該更加注重,對于瓜蔞子的一些功效認識和了解。這樣就可以通過合理的利用瓜簍子,解決痰熱咳嗽、肺虛燥咳、腸燥便秘,降低這些疾病造成的更多不良影響。
藥的種類很多,在治療疾病上,藥的選擇要根據(jù)患者疾病進行,這樣對患者疾病治療才會有幫助,女貞子是一個常見的藥物,它對治療人體各方面疾病,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而且選擇它治療人體疾病,對自身健康也是沒有任何危害,因此它是一個放心之選,那女貞子的功效都有什么呢?
對女貞子的功效也是有著很多方面,在對這點上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那選擇它的時候,也是需要進行一些了解,這樣對人體各方面改善,才會有很好幫助,使得可以放心使用。
女貞子的功效:
益肝腎,清虛熱,明目。主治: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遺精,須發(fā)早白,骨蒸潮熱,目暗不明,肝腎陰虛,腰酸耳鳴,須發(fā)早白,眼目昏暗,視物昏暗,陰虛發(fā)熱,胃病及痛風和和高尿酸血癥。
1、女貞子治神經(jīng)衰弱:女貞子、鱧腸、桑椹子各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或女貞子二斤,浸米酒二斤,每天酌量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女貞子補腰膝,壯筋骨,強陰腎,烏髭發(fā):女貞子(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陰干,蜜酒拌蒸,過一夜,粗袋擦去皮,曬干為末,瓦瓶收貯,或先熬干,旱蓮膏旋配用),旱蓮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搗汁熬膏,和前藥為丸,臨臥酒服。(《醫(yī)方集解》二至丸)
3、女貞子治風熱赤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搗汁熬膏,凈瓶收固,埋地中七日,每用點眼。(《濟急仙方》)
4、女貞子治腎受燥熱,淋濁溺痛,腰腳無力,久為下消:女貞子四錢,生地六錢,龜板六錢,當歸、茯苓、石斛、花粉、萆薢、牛膝,車前子各二錢,大淡菜三枚。水煎服。(《醫(yī)醇勝義》女貞湯)
5、女貞子補腎滋陰。取女貞子,去梗葉,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曬干,研為末,待早蓮草出時,采數(shù)石,搗汁熬濃,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百丸,酒送下。十多天之后,體力增加,老人不再起夜。又能變白發(fā)為黑色,強腰膝,起陰氣。又方:用初冬采收后陰干的女貞實,酒浸一日,蒸透曬干,取一斤四兩;夏季采收并陰干的旱蓮草,取十兩;晚春采收并陰干的桑椹子,取十兩。三味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直丸,淡鹽湯送睛。若是五月份采的又桑椹,八月份采的旱蓮,則可直接搗汁和藥,不用加蜜。
6、女貞子治視神經(jīng)炎:女貞子、草決明、青葙子各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7、女貞子治瘰疬,結(jié)核性潮熱等:女貞子三錢,地骨皮二錢,青蒿一錢五分,夏枯草二錢五分.水煎,一日三回分服。(《現(xiàn)代實用中藥》)
8、一切眼疾,用女貞葉搗爛,加樸硝調(diào)勻貼眼部。
9、風熱赤眼。用女貞子不限量,搗汁熬膏,凈瓶收存,埋地中七日后,取以點眼。
10、口舌生瘡,舌腫脹出。取女貞葉搗汁含浸吐涎。
11、兒童營養(yǎng)不良:可用女貞子、黃精、薏苡仁各6克。研末,用開水沖服,每天1劑。對小兒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癥有保健作用。
12、頑固性失眠:女貞子30克,酸棗仁15克,石蓮子10克,五味子5克,琥珀末(泡)4克。水煎服,每日1劑,下午和晚上各服1次??蛇B服5~7日。
13、高脂血癥:女貞子1500克,加水煎熬膿縮成浸膏狀,烤干碾碎,加適量蜂蜜,置瓶中備用。每日服用量相當于生藥女貞子30克,分3次服。
清虛熱宜生用,補肝腎宜制用。凡肝腎陰虛,腰膝酸軟,眩暈耳鳴者,常與旱蓮草相須為用;凡陰虛內(nèi)熱,頭昏心煩,骨蒸潮熱,遺精盜汗,消渴淋濁者,常與生地、龜甲、地骨皮、花粉等配伍。
通過以上介紹,對女貞子的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就,啊它對疾病治療,還真是比較多,所以選擇它治療疾病,可以放心進行,不過要注意的是,選擇它的時候,也是要有耐心的進行使用,而且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也是需要及時的說明。
在中醫(yī)中,經(jīng)常會用到各種各樣的草藥來為患者治療疾病,而不同的草藥,其功效和作用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的。瓜萎子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其主要作用是治療吐血、治療小兒黃疸、治療心神煩亂等、治療肺熱咳嗽等。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瓜萎子的功效和作用。
一、瓜萎簡介
瓜萎為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莖有棱線,卷須2~3歧。葉互生,葉片寬卵狀心形,長寬相近,5~14cm,3~5淺裂至深裂,邊緣常再分裂,小裂片較圓,兩面稍被毛。雄花生于上端1/3處,3~8朵成總狀花序,有時單生,萼片線形,花冠白色,裂片扇狀倒三角形,先端流蘇長1.5~2cm;雌花單生,花梗長約6cm。果實橢圓形至球形,長7~11cm,果瓤橙黃色。種子扁橢圓形,長11~16mm,寬7~12mm?;ㄆ?~8月,果期9~10月。瓜萎果實含三萜皂甙、氨基酸、糖類、有機酸;種子含油酸、亞油酸及甾醇類化合物,對治療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等病癥都有良好的效果。
二、瓜萎的作用與功效
瓜萎具有潤肺,化痰,散結(jié),潤腸之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胸痹,結(jié)胸,肺痿咳血,消渴,黃疸,便秘,癰腫初起。
1.《別錄》:“主胸痹?!?/p>
2.《本草圖經(jīng)》:“主消渴。”
3.《山西中藥志》:“瓜瓤洗手,治凍裂?!?/p>
4.《品匯精要》:“消結(jié)痰,散癰毒。”
5.《傷寒類要》:“治脾癉溺赤出少,惕惕若恐?!?/p>
6.《江蘇植藥志》:“治水腫?!?/p>
7.《綱目》:“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jié),利咽喉,消癰腫瘡毒?!?/p>
三、瓜萎的療方
1.治吐血
栝樓取端正者,紙筋和泥通裹,于頂間留一眼子,煅存性,地坑內(nèi)合一宿,去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糯米飲調(diào)下。(《圣濟總錄》:黑神散)
2.治消渴熱或心神煩亂
黃肥栝樓一顆,以酒一中盞洗,取瓤,去皮、子,煎成膏,入白礬末一兩,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圣惠方》)
3.治時疾發(fā)黃,心狂煩熱悶不認人者
大瓜蔞實一枚黃者,以新汲水九合,浸淘取汁,下蜜半大合,樸硝八分,合攪令消盡,再分服。(《海上集驗方》)
4.治小兒黃疸,脾熱眼黃,并治酒黃
瓜蔞青者焙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臨臥服,五更瀉下黃物立可。(《普濟方》:逐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