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果實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側柏果實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見過柏樹吧,我們都知道柏樹的葉子是四季常青的,而且柏樹的葉子看起來特別的平整,是具有一定規(guī)律的,其實百度也是會結果實的,柏樹接出來的果實病不能吃,但它卻是具有一定要用價值的,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而且能夠補充各種微量元素,那么側柏果實都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
側柏的營養(yǎng)與功能成分
柏子仁為柏科植物側柏的種仁,含有脂肪約14%,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組成,還含有少量揮發(fā)油,皂苷、蛋白質、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等。側柏枝及葉含松柏苦味素、側柏酮、槲皮苷、小茴香酮、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d-a-蒎烯一倍半萜醇、丁香烯等)、縮合型鞣質、樹脂。側柏葉含扁柏雙黃酮。
側柏的食用方法
食用部位為側柏的種子仁。常見以側柏的種子仁為原料制作的藥膳及其食療作用如下:
(1)柏子仁燉豬心
柏子仁10克,豬心250克,料酒、精鹽、味精、蔥、姜、肉湯、豬油各適量。將豬心洗凈,放在沸水鍋中焯去血水撈出洗凈;柏子仁去雜洗凈,放入豬心內。燒熱鍋加入豬油,煸香蔥、姜,烹入料酒,注入肉湯,倒入燉盅內,放入豬心,上籠蒸至豬心熟爛,揀去蔥、姜即成。功效:養(yǎng)心、安神、補血、潤腸。
(2)柏子仁粥
柏子仁15克,粳米100克,蜂蜜適量。將柏子仁去雜洗凈,稍搗爛;粳米洗凈,與搗爛的柏子仁一起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水,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約30分鐘,加入蜂蜜調味即成。功效:健美、益壽,可供血虛老人、體弱者常期食用。www.cndadi.net
(3)茯苓雙仁蜜飲
白茯苓、松子仁、柏子仁各30克,蜂蜜適量。將白茯苓、松子仁、柏子仁分別去雜洗凈,茯苓切片,同放入鋁鍋內,武火燒沸,改為文火煮1小時,加蜂蜜煮沸即成。功效:養(yǎng)心安神、養(yǎng)陰潤肺,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燥咳、吐血等病癥。健康人飲之更能耳目聰明、健康少病。
(4)柏子豬心片
柏子仁10克,豬心1個,紹酒、味精、醬油、姜塊、蔥絲各適量。柏子仁洗凈,烘干研成粉末,放入盤中;豬心洗凈,切成片,放蔥絲、紹酒、姜片、味精、醬油、柏子仁粉,澆上鮮湯各適量,(www.niuBB.nEt)入籠r蒸熟即可。功效: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心悸、心煩、神經(jīng)衰弱者?!?/p>
(5)柏仁煮花生
米花生米500克,柏子仁30克,配以精鹽、蔥段、姜片、花椒、桂皮等配料煮制而成。功效:鮮美味香,養(yǎng)心安神,用于心虛血少所致之神經(jīng)衰弱、心悸不眠、健忘、怔忡等病癥。除此之外,消化道潰瘍、體虛便秘、陰虛盜汗病人服用本道菜,也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側柏的藥理作用
中藥材使用柏科側柏屬植物側柏的枝、葉及種子仁。柏子仁性平,味甘、辛。葉性微寒,味苦、澀。柏子仁水及乙醇提取物對記憶鞏固障礙有改善作用。柏子仁油脂有緩和的瀉下作用。側柏葉水浸液和醇浸液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側柏葉煎劑對流感病毒京科68-1、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有抑制作用。側柏及所含黃酮類對小鼠具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側柏葉煎劑能明顯縮短動物出血及凝血時間,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擴展閱讀
側柏丸,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側柏丸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側柏1兩(炙微黃),白芍藥1兩,黃耆1兩(銼),熟干地黃1兩,續(xù)斷1分,代赭1兩半,牛角腮灰1兩,當歸1兩(銼,微炒),龜甲2兩(涂醋,炙令微黃),桑耳1兩,禹余糧1兩(燒,醋淬7遍),艾葉1兩(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崩中,久下血不止,或赤或黑,臍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黃耆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九
【處方】側柏1兩,芍藥1兩,代赭(研)半兩,黃耆(銼)半兩,木賊(銼,炒)半兩,芎?半兩,禹余糧(煅)半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胎動,臍腹(疒丂)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濃煎木賊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處方】側柏葉4兩,黃芩4兩。
【制法】上為末,蜜為丸。
【功能主治】胎前赤帶如豬肝水。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湯送下。
【摘錄】《經(jīng)驗女科》
側柏丸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側柏丸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藥方劑涵蓋了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調理,并對其有顯著地療效。側柏散就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方劑,你了解它的功效嗎?
【處方】側柏(去枝)1兩,木賊(銼,炒微焦)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斷。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酒調下;米飲亦得。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一
【處方】側柏、五靈脂各等分(焙干)。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勞氣。
【用法用量】熱湯浸2錢,溫呷,不拘時候,可服旬日。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引東方先生方
【別名】柏葉散
【處方】側柏葉1兩半(蒸干),人參1兩,荊芥(燒灰)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止血。主吐血下血,其證皆因內損,或因酒食太過,勞損于內,或心肺脈破血妄行,其血出如涌泉,口鼻俱出,須臾不救。男子婦人九竅出血。
【用法用量】柏葉散(《普濟方》卷一九○引《經(jīng)驗良方》)。
【摘錄】《救急選方》卷上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嫩柏葉(9蒸9曬)2兩,陳槐花1兩(炒半黑色)。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風,臟毒,酒痢,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溫酒調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十八
【處方】柏葉1握,干姜3片,阿膠2挺(炙)。
【功能主治】內損吐血下血,因酒太過,勞傷于內,血氣妄行,其出如涌泉,口鼻皆流,須臾不救,服此即安;又治男子婦人九竅出血。
【用法用量】水2鐘,煎至1鐘,去滓頓服。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處方】側柏葉。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嘔血。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飲調下。
【各家論述】側,陰象也;柏,遇寒而不凋,得陰氣之最厚也,故能入陰而瀉嘔逆之火。然其性微香,則其妙又能和陽,而不偏于陰矣,此其所以為良也。
【摘錄】《醫(yī)方考》卷三
【處方】側柏2兩(微炙),黃耆1兩(銼),地榆1兩(銼),赤芍藥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牛角腮2兩半(燒灰),禹余糧2兩(燒,醋淬7遍),代赭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婦人崩中下五色,及下血,或月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三
【處方】側柏葉2斤(9蒸9曬),黑豆(緊小者)1升(炒),甘草(炙,銼)3兩,白術(炒)1兩,桂(去粗皮)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腸風瀉血。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熱湯調下,每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三
【處方】側柏2兩(微炒),龍骨2兩,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1兩,熟干地黃1兩,木香1兩,當歸(銼,微炒)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婦人大便后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二
【處方】側柏半兩,郁金半兩,天麻(酒浸1宿)半兩,干蝎半兩,天南星半兩,地黃(去土)半兩,子芩半兩,大黃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風熱。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治風及驚,溫酒送下;退熱,每夜熱水送下。
【摘錄】《顱囟經(jīng)》卷下
【處方】側柏葉1兩(微炙),白芍藥1兩,黃耆1兩(銼),熟干地黃1兩,續(xù)斷1兩,代赭1兩,牛角腮1兩(燒灰),當歸1兩(銼,微炒),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桑耳1兩(微炙),禹余糧1兩(燒,醋淬7遍),艾葉半兩(微炒)。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婦人漏下久不止,或臍下痛。產(chǎn)后崩中,久下血不止,或赤或黑。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丸劑,名“側柏丸”(見《普濟方》)。
【摘錄】《圣惠》卷七十三
看了上面對側柏散的介紹我們知道,養(yǎng)生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養(yǎng)生對身體的幫助比較大,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自身的體質狀況來選擇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
厚樸這種樹木一般都是在公園里種植的,因為這種樹木非常具有觀賞價值,而且他是能夠開花的,它的花香香飄十里,而且它的花是一簇一簇的,又大又白,非常的惹人喜愛,花開之后就會結果,厚樸的果實里面還有的油脂是特別多的,能夠榨油,那么厚樸果實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我們常見的樹木開花的不多,但是厚樸的花卻又大又白又美,而且香氣怡人,非常適合觀賞,可以在公園或者私家庭院多多種植。
厚樸的花朵
經(jīng)濟價值
厚樸渾身是寶,樹木本身紋理清晰通透,是用來做上等家具的好材料。厚樸的種子可以榨油,而且含油率很高,達到了35%,出油率更是達到了25%,而且還能做肥皂,純天然無污染的自然肥皂,前景不可估量;另外厚樸樹種起來也簡單,非常適合農(nóng)村空地,只需要在種下去的第一年照顧一下,接下來就可以讓它們自由發(fā)揮,所以有著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
制作中藥
厚樸從葉子到皮到根全部可以做中藥,皮扒下來釀制一番,就是我們俗稱的厚樸中藥,也是比較著名的一種中藥,可以化痰平喘;厚樸的芽一般用在婦科里,厚樸的種子有明目的作用,很適合小編這種常年面對電腦的人。
西藥價值
可能很多人都說,中國啥草不能用在中藥里,從而質疑厚樸樹的藥用價值;厚樸可不僅僅用在中藥里哦,在西藥里也有很強大的功效,在厚樸樹的樹皮里,有非常多的化合物,名字比較繞口小編就不具體解說了,但是那些可可是好東西,有很強大的抗菌作用,而且根據(jù)目前的研究,對于胃潰瘍的治愈有很大的幫助,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運用于臨床,正好跟中醫(yī)的治療方法不謀而合,我們也不由得不崇拜古代老祖宗的智慧呀。
白綠葉果實是一種中醫(yī)中經(jīng)常用到的藥材,常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白綠葉果實的相關。
【來源】藥材基源:為胡頹子科植物白綠葉Elaeagnus viridis Serv.var. delavayi Lecte.的果實。
【原形態(tài)】白綠葉 常綠直立小灌木,高約2m。具刺;幼枝密被銹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灰褐色或黑色。葉互生;葉柄銹色,長5-7mm;葉薄革質或紙質,寬橢圓形,長2.5-6.5cm,寬1.2-3.5cm,先端鈍圓形或漸尖,基部圓形或稍窄狹,全緣,上面幼時被褐色鱗片,成熟后脫落,深綠色,下面淡白色,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shù)褐色鱗片,側脈上面顯著,6-7對,與中脈開展成45°角。花白色,下垂,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shù)褐色鱗片,常1-3花簇生于葉腋短小枝上;花梗長達10mm;花被筒短圓筒形,長4.5-5mm,裂片4,寬卵形或卵狀三角形,內面疏生白色星狀短柔毛;雄蕊4,花絲極短;花柱直立,微被星狀短柔毛。果長橢圓形,長約10mm,被銹色鱗片,熟時色淡紅色;果便長約1cm?;ㄆ?0-11月,果期翌年4-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800-2500m的向陽灌叢中。
【性味】甘;酸;平
【功能主治】止瀉;消積;利濕。主腹瀉;小兒疳積;急性腎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4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白綠葉果實的相關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白綠葉果實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白綠葉果實來治療一些疾病。
陸英果實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陸英果實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陸英果實的功效等。
【來源】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陸英的果實。
【原形態(tài)】陸英 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達2m。莖有棱條,髓部白色。奇數(shù)羽狀狀得葉對生;托葉小、線形或呈腺狀突起;小葉5-9,最上1對小葉片基部相互全生,有時還和頂生小葉相連,小葉片披針形,長5-15cm,寬2-4cm,先端長而漸尖,基部鈍圓,兩側常不對稱,邊緣具細鋸齒,近基部或中部以下邊緣常有1或數(shù)枚遙齒;小葉柄短。大型復傘房花序頂生;各級總梗和花梗無毛至多少有毛,具由不孕花變成的黃色杯狀腺體;苞片和小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5mm;花小、萼筒杯狀,長約1.5mm,萼齒三角形,長約0.5mm;花冠輻狀,冠筒長約1mm,花冠裂片卵形,長約2mm,反曲;花藥黃色或紫色;子房3室,花柱極短,柱頭3裂。漿果紅果,近球形,直徑3-4mm;核2-3粒,卵形,長約2.5mm,表面小疣狀突起?;ㄆ?-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溝邊或山坡草叢,也有栽種。
【功能主治】蝕疣。主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上文對于陸英果實的介紹,我們對于陸英果實有了詳細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陸英果實的特質,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側柏葉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側柏葉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
【別名】扁柏、香柏、柏樹、柏子樹
【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 側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 的干燥 枝梢 及 葉 。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陰干。
【性狀】本品多分枝,小枝扁平。葉細小鱗片狀,交互對生,貼伏于枝上,深綠色或黃綠色。質脆,易折斷。氣清香,味苦澀、微辛。
【鑒別】本品粉末黃綠色。上表皮細胞長方形,壁略厚。下表皮細胞類方形;氣孔甚多,凹陷型,保衛(wèi)細胞較大,側面觀呈啞鈴狀。薄壁細胞含油滴。纖維細長,直徑約18μm。具緣紋孔管胞有時可見。
【炮制】 側柏葉 :除去硬梗及雜質。
【性味】苦、澀,寒。
【歸經(jīng)】歸肺、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生發(fā)烏發(fā)。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熱脫發(fā),須發(fā)早白。
【用法用量】6~12g;外用適量。
【貯藏】置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藥性論》
以上就是側柏葉的一些相關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側柏葉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
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使得中醫(yī)方劑領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條件,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特點,針對現(xiàn)代臨床的多發(fā)病、常見病, 廣泛使用古今中藥方劑。那么你知道側柏地榆湯嗎?
【處方】黃耆1錢,側柏葉1錢,地榆1錢,烏賊骨1錢,白僵蠶1錢,牡蠣(用鹽泥固濟,火煨透,去泥研)1錢,白芷1錢2分,肉蓯蓉(酒浸)1錢2分,蛇床子1錢2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赤白帶下,以致不能成孕。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半饑時服。
【各家論述】主閉藏者腎,若滑脫者,腎氣不固也。牡蠣咸寒而益腎;蛇床子辛溫而壯氣;其清而燥澀者,側柏葉、地榆、烏賊;其溫而補氣者,則黃耆、蓯蓉;若白芷行陽明于血海,僵蠶散結氣以消痰。
【摘錄】《濟陰綱目》卷三
以上就是本文對側柏地榆湯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大家知道木半夏果實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木半夏果實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木半夏果實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四月子、野櫻桃、棠臺、麥粒團、羊奶子、判渣、、石滾子、蘆都子、牛脫。
【來源】藥材基源:為胡頹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果實。
【原形態(tài)】木半夏 落葉灌木,高達3m。通常無刺,稀老枝上具刺;幼枝常具深褐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黑褐色,有光澤。單葉互生,葉柄銹色,長4-6mm;葉膜質或紙質,橢圓形或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3-7cm,寬1.2-4cm,全緣,先端鈍尖或銳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上面幼時具星狀毛和銀色鱗片,后漸脫落,下面灰白色,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shù)褐色鱗片,花白色,常單生于新枝基部的葉腋;花被筒管狀,長5-6.5mm,上部4裂,裂片寬卵形,內側疏生柔毛;雄蕊4,著生于花被筒喉部稍下面,花絲極短,花藥細小;花柱直立,無毛,稍伸出花被筒喉部,長不超過雄蕊。果實橢圓形,長12-14mm,密被銹色鱗片,成熟時紅色;果梗在花后伸長,長1.5-4cm?;ㄆ?-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向陽山坡、灌木叢中。
【化學成份】成熟果實含色素:西紅柿烴(lycopene),并含較多的糖。種子含脂肪油。花含揮發(fā)油。
【性味】淡;澀;溫
【功能主治】平喘;止??;活血消腫;止血。主哮喘;痢疾;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痔瘡下血;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木半夏果實的作用,希望對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和其他食物搭配,應該咨詢專業(yè)人士后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