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蓖麻毒素?蓖麻毒素的相關知識
什么是養(yǎng)生知識。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蓖麻毒素?蓖麻毒素的相關知識”,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大家的印象中蓖麻僅是一種植物,對其中所含有的毒素并不了解。殊不知,其毒素極強,僅500微克就能殺死一名成年人,所表現(xiàn)的癥狀有腹瀉、便血、昏迷等。
蓖麻毒素
蓖麻(Ricinus
communus)又稱大麻子、紅麻等,是大戟科蓖麻屬植物,蓖麻栽培歷史悠久,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主要分布于非洲、亞洲等,具有特殊的用途和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中國蓖麻資源豐富,種植面積約700萬畝,蓖麻籽年產(chǎn)量34萬噸,居世界第2位。蓖麻的種子(蓖麻子)蓖麻籽是蓖麻成熟的果實,含有45%左右的油,其油可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生產(chǎn)潤滑油、油漆、表面活性劑等。榨油后可剩余50%的蓖麻餅粕,餅粕脫脂后含35%左右的蛋白質,但因其廢棄物中含5%(wt %)的劇毒蓖麻毒蛋白,使大量蛋白質無法利用。蓖麻毒素是一種只要極小的劑量就能致人于死地的毒素。如果吸入或吞服,致死劑量僅為1毫克,而如果進行注射的話,僅僅500微克此物質就能殺死一位成年人。
中毒臨床表現(xiàn)
中毒后數(shù)小時出現(xiàn)癥狀。早期有精神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血;繼則出現(xiàn)脫水、血壓下降,休克嗜睡;嚴重者可出現(xiàn)抽搐、昏迷,牙關緊閉;最后因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少數(shù)病人可出現(xiàn)發(fā)燒、黃疸、便血、蛋白尿、無尿或血尿,終因酸中毒、尿毒癥而死亡。該毒素易損傷肝、腎等實質器官,發(fā)生出血、變性、壞死病變。并能凝集和溶解紅細胞,抑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樞,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救治措施
立即用高錳酸鉀或炭末混懸液洗胃,隨繼口服鹽類瀉藥及高位灌腸等急救措施,以排出未被吸收之毒物。
口服乳汁、雞蛋清及阿拉伯膠,以保護胃粘膜。如出現(xiàn)昏迷、嗜睡等癥狀時,可皮下注射可拉明、樟腦磺酸鈉等,必要時可用洋地黃制劑。如因大量嘔吐、嚴重腹瀉而失水時,應及時大量靜滴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防止脫水導致休克,并有利于稀釋與排出毒素。注意糾正酸中毒,發(fā)生驚厥時給予苯巴比妥等鎮(zhèn)靜劑。有條件時,盡早注射抗蓖麻毒血清和輸血等治療措施。
相關閱讀
蓖麻油具有潤腸通便的作有和,對于暫時治療便秘要比其它植物油的效果更好。蓖麻油除了可以治療便秘還有其它的作用。用蓖麻油來治療使用時可以加入一些果汁來共同服用,并注意蓖麻油的用量。長期便秘的患者不建議經(jīng)常使用蓖麻油來調整身體,這樣容易產(chǎn)生依賴性,讓便秘更嚴重。
蓖麻油能治療便秘嗎
蓖麻油多用來潤腸通便、導泄,類似“瀉藥”,不作為常規(guī)食用油食用。
嚴重便秘患者常用開塞露、灌腸、早晚喝香油,輕型便秘可增加蔬菜水果攝入、多喝水、按摩腹部、適當活動等。最近去外科會診,看見不少患者服用蓖麻油來通便,于是咨詢該科室醫(yī)護人員,他們反應說蓖麻油通便潤腸效果好于香油,多用于術后排氣不排便或排氣排便后很久又不排氣不排便的患者,患者試用效果都不錯。
蓖麻油治療便秘的方法
查了一些文獻,發(fā)現(xiàn)蓖麻油確實可用來潤腸通便,一般3天不排便者口服5-10毫升蓖麻油后幾小時內即可排便,7天以上需要加量。對于一些需要清空腸道的檢查或手術,如腸鏡或胃腸手術,可提前使用蓖麻油導泄,胃腸粘膜刺激癥狀小,排泄效果好。
蓖麻油治療便秘好嗎
蓖麻油潤腸通便效果好于一般植物油(香油、花生油等),除了和其他油脂一樣可粘附在胃腸粘膜上,減少腸道消化吸收,促進胃腸蠕動外,可能還與其粘度高于一般油脂、摩擦更小、流動性更強有關。
蓖麻油的其它作用
蓖麻油還用于外傷止血止痛、泌尿系統(tǒng)小結石排出、減輕消炎止痛藥對胃粘膜刺激、催產(chǎn)等作用。
蓖麻油治療便秘的注意事項
蓖麻油雖然可以潤腸通便,但是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有一定適應癥。蓖麻子未加工成蓖麻油之前不可直接食用,會有中毒反應。便秘患者需積極查找原發(fā)病因,不可濫用藥物,否則形成藥物依賴后會加重便秘反應。
蓖麻油只能作為臨時解決方案,以紓緩便秘;,如蓖麻油連續(xù)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可能會導致不良的健康影響。
蓖麻油味甘性平,屬于一種中藥上經(jīng)常使用的成分,但是這種蓖麻油的作用并不是只有益處,其實使用不當,還會給人們的身體帶來毒副作用的,因此,我們對于蓖麻油的作用不能不有一個正確的了解,不然后果則是十分嚴重的。
蓖麻油屬于中藥的一種,并且蓖麻油之中的脂肪酸組成主要是包含了百分之八十九的順蓖麻酸,其他還有一些棕櫚酸,或者是硬脂酸成分,亞油酸,亞麻酸,二羥基硬脂酸等等的成分。甘油酯的組成為三蓖麻酸酯68.2%、二蓖麻酸酯28.0%,一蓖麻酸酯2.9%及非蓖麻酸酯0.9%?;曳种泻嗔緾a、Fe、Si,其次為Al、Cu、Mg以及少量Mn、Ti、Ni、Zn。
治猥退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蓖麻子脂一升。酒一斗,銅缽盛,脂著酒中,一日,煮之令熟,服之。(《千金方》)治舌脹塞口:蓖麻仁四十粒,去殼研油,涂紙上,作拈,燒煙熏之,未退再熏,以愈為度。有人舌腫出口外,一人用此法而愈。
治燒傷:3~5%漂白粉上滑液、蓖麻油各等量混勻呈乳狀液。涂于患處,需要時隔日換藥。(《全展選編·外科》)治舌上出血:蓖麻子油紙拈,燒煙熏鼻中。
上述關于蓖麻油知識的介紹之后,我們也許了解到了蓖麻油的作用都包含哪些,其實我們只要正確的使用蓖麻油的話,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是有所幫助的,畢竟很多古代醫(yī)書上,對于這些知識已經(jīng)得到實踐和印證,是有科學性的。
大家知道蓖麻葉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蓖麻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蓖麻葉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 蓖麻 的 葉 。
【性狀】干燥葉片大多破碎皺縮,完整者呈掌狀深裂,徑20~40厘米,裂片卵狀披針形至矩圓形,邊有不規(guī)則鋸齒,上面綠褐色或紅褐色,下面淡綠色,主脈掌狀,側脈羽狀,兩面凸起;紙質;葉柄盾狀著生,暗紅色。氣微,味苦淡。以干燥無枝梗者佳。
【化學成份】葉含山柰酚-3-蕓香糖甙、異槲皮甙、蕓香甙、山柰酚、槲皮素、黃耆甙、瑞諾甙。尚含蓖麻堿、維生素C_275mg%。
【藥理作用】葉的水浸濃對正常及抑制狀態(tài)的離體心臟,均能使心收縮力增加。葉、莖煎劑使犬血壓下降、大鼠后肢血管擴張;對大鼠子宮、蟾蜍腹直肌有輕度興奮作用。葉及其浸膏尚能殺滅蠅蛆及蚊類幼蟲。
【毒性】《綱目》:"有毒。"
【功能主治】治腳氣,防囊腫痛,咳嗽痰喘,鵝掌風,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外用:煎洗、熱熨或搗敷。
【附方】①治腳氣初發(fā),從足起至膝烴骨腫痛,及頑痹不仁:蓖麻葉蒸熟裹之。(《嶺南采藥錄》)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唐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蓖麻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蓖麻子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消腫拔毒,瀉下通滯。治癰疽腫毒,瘰疬,喉痹,疥癩癬瘡,水腫腹?jié)M,大便燥結。
2、用于什么病癥
治癰疽腫毒,瘰疬,喉痹,疥癩癬瘡,水腫腹?jié)M,大便燥結。
3、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或調敷。內服:入丸劑、生研或炒食。
蓖麻子的副作用
1、副作用
蓖麻子一般沒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蓖麻子一般沒有特殊的人群禁忌。孕婦及便滑者忌服。
3、飲食禁忌
3.1、蓖麻子一般沒有特殊的飲食禁忌。
3.2、《本草經(jīng)疏》:脾胃薄弱、大腸不固之人,慎勿輕用。
蓖麻子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出自:《唐本草》。
1.1、別名:萆麻子、蓖麻仁、大麻子、紅大麻子。
1.2、藥材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種子。
1.3、采收和儲藏:置陰涼干燥處。
1.4、化學成分:種子含脂肪油40~50%,油餅含蓖麻堿、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種子中分出的蓖麻毒蛋白有三種,即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堿性蓖麻毒蛋白。
1.5、功能主治:消腫拔毒,瀉下通滯。治癰疽腫毒,瘰疬,喉痹,疥癩癬瘡,水腫腹?jié)M,大便燥結。
1.6、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調敷。內服:入丸劑、生研或炒食。
2、《唐本草》:主水癥。
3、《日華子本草》:治水脹腹?jié)M,細研水服;瘡痍疥癩,亦可研敷。
4、《本草衍義補遺》:能出有形質之滯物,故取胎產(chǎn)、胞衣、剩骨、膿血者用之。
5、《綱目》:主偏風不遂,失音口噤,頭風耳聾,舌脹,喉痹,齁喘,腳氣毒腫,丹瘤,湯火傷,針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腸挺出,開通關竅經(jīng)絡,能止諸痛,消腫追膿拔毒。
6、治湯火傷:蓖麻子、蛤粉等分。研膏。湯損用油調涂,火瘡用水調涂。(《養(yǎng)生必用方》)。
7、治犬咬傷:蓖麻子五十粒。去殼,以井水研膏,先以鹽水洗咬處,次以萆麻膏貼。(《袖珍方》)。
8、治風氣頭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分。搗餅,隨左右貼太陽穴。(《綱目》)。
9、治瘰疬:蓖麻子炒熱,去皮,爛嚼,臨睡服三、二枚,漸加至十數(shù)枚。(《本草衍義》)。
10、治咽中瘡腫:萆麻子一枚(去皮),樸硝一錢。同研,新汲水作一服,連進二、三服效。(《醫(yī)準》)。
蓖麻的簡介
蓖麻(拉丁學名:Ricinus communis L.),大戟科、蓖麻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熱帶或南方地區(qū)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單葉互生,葉片盾狀圓形。掌狀分裂至葉片的一半以下,圓錐花序與葉對生及頂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花絲多分枝;花柱,深紅色。蒴果球形,有軟刺,成熟時開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
蓖麻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種子含脂肪油40~50%,油餅含蓖麻堿、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種子中分出的蓖麻毒蛋白有三種,即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堿性蓖麻毒蛋白。
2、功效作用
2.1、消腫拔毒,瀉下通滯。治癰疽腫毒,瘰疬,喉痹,疥癩癬瘡,水腫腹?jié)M,大便燥結。外用:搗敷或調敷。內服:入丸劑、生研或炒食。
2.2、《唐本草》:主水癥。
2.3、《日華子本草》:治水脹腹?jié)M,細研水服;瘡痍疥癩,亦可研敷。
2.4、《本草衍義補遺》:能出有形質之滯物,故取胎產(chǎn)、胞衣、剩骨、膿血者用之。
2.5、《綱目》:主偏風不遂,失音口噤,頭風耳聾,舌脹,喉痹,齁喘,腳氣毒腫,丹瘤,湯火傷,針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腸挺出,開通關竅經(jīng)絡,能止諸痛,消腫追膿拔毒。
3、臨床應用
3.1、治疔瘡膿腫:蓖麻子二十多顆,去殼,和少量食鹽、稀飯搗勻,敷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3.2、治癰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將蓖麻子搗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攪拌,用開水攪成糊狀,置于冷水中冷卻成膏狀備用。用時將白膏藥按瘡面大小攤于紙或布上貼患處。(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3.3、治瘰疬:蓖麻子炒熱,去皮,爛嚼,臨睡服三、二枚,漸加至十數(shù)枚。(《本草衍義》)。
3.4、治咽中瘡腫:萆麻子一枚(去皮),樸硝一錢。同研,新汲水作一服,連進二、三服效。(《醫(yī)準》)。
3.5、治喉痹:萆麻子,取肉捶碎,紙卷作筒,燒煙吸之。(《醫(yī)學正傳》圣煙筒)。
3.6、治諸骨哽:蓖麻子七粒。去殼研細,入寒水石末,纏令干濕得所,以竹篾子挑二、三錢入喉中,少頃以水咽之即下。(《魏氏家藏方》)。
3.7、治癘風,手指攣曲,節(jié)間痛不可忍,漸至斷落:蓖麻一兩(去皮),黃連一兩(銼如豆)。以小瓶子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取蓖麻子一枚,擘破,以浸藥水,平旦時一股,漸加至四、五枚,微利不妨,瓶中水少更添。忌動風食。(《醫(yī)準》)。
4、科學研究
紅骨蓖麻根四兩至半斤,蟬退五錢至一兩,九里香一兩至二兩。水一千毫升煮至二百毫升,分三次口服,每天一劑。兒童劑量酌減。另椎管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五千至一萬單位(兒童三千至六千單位),一般只注射一次,輕型病例可以不用。為控制抽搐可使用少量冬眠藥物。
蓖麻的市場信息
1、蓖麻的價格
蓖麻的價格約8-10元/公斤。
2、蓖麻的選購方法
一年生草本,莖高達2米,中空,少分枝,幼枝通常綠色,具白粉,有環(huán)狀的節(jié)痕。葉互生,盾形,直徑20~70厘米不等,掌狀分裂,裂片長卵形或狹形,先端尖,邊緣有不整齊的銳鋸齒,兩面均光滑無毛。
3、蓖麻的保存方法
蓖麻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導讀:中藥蓖麻子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蓖麻子的功效與作用、蓖麻子圖片、蓖麻子的藥用價值、蓖麻子真的有毒嗎等,要想知道更多蓖麻子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蓖麻子簡介蓖麻子圖片蓖麻子的功效與作用蓖麻子的藥用價值蓖麻子的藥用附方蓖麻子真的有毒嗎蓖麻子醫(yī)書記載蓖麻子的栽培技術蓖麻子簡介
蓖麻子,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種子。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0.9~1.8cm,寬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與黑褐色或黃棕色與紅棕色相間的花斑紋。一面較平,一面較隆起,較平的一面有1條隆起的種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淺棕色突起的種阜。種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葉2,菲薄。無臭,味微苦辛。
蓖麻子圖片
蓖麻子的功效與作用
1、《本草衍義補遺》:能出有形質之滯物,故取胎產(chǎn)、胞衣、剩骨、膿血者用之。
2、《綱目》:主偏風不遂,失音口噤,頭風耳聾,舌脹,喉痹,齁喘,腳氣毒腫,丹瘤,湯火傷,針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腸挺出,開通關竅經(jīng)絡,能止諸痛,消腫追膿拔毒。
3、瀉下作用蓖麻種子中的油本身并無致瀉作用,在十二指腸內受脂肪分解酶的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鈉與甘油,蓖麻油酸鈉對小腸有刺激性,引起腸蠕動增強,小腸內容物急速向結腸推進,在服藥后2~6小時,排出半流質糞便,排便后可有暫時的便秘;加大劑量不能增強效力,未水解部分很快排泄到大腸,蓖麻油酸吸收后,與其他脂肪酸一樣在體內代謝分解,因此,蓖麻油作為瀉劑是比較安全的;由于味道不好,可以制成乳劑內服。
4、蓖麻油能阻礙山道年的吸收,并非由于腹瀉引起。
5、其他作用蓖麻油本身刺激性小,可作為皮膚滑潤劑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膚病,作成油膏劑用于燙傷及潰瘍,種子的糊劑用于皮膚黑熱病的潰瘍,此外可用于眼瞼炎;作為溶劑以除去眼的刺激物,局部應用于陰道及子宮頸疾患。
蓖麻子的藥用價值
【藥名】蓖麻子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實,曬干,除去果殼,收集種子。
【炮制】除去雜質。用時去殼,搗碎。
【性味】甘、辛,平;有毒。
【歸經(jīng)】歸大腸、肺經(jīng)。
【功效】消腫撥毒,瀉下通滯。用于癰疽腫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結。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亦可入丸劑內服。
【毒性】蓖麻子所含蓖麻毒素7毫克或蓖麻堿0.16客即可使成人致死,兒童口服5~6粒生蓖麻子即可致死。以上二鐘毒質加熱后可以破壞。中毒后首先感到咽喉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無尿或血尿,發(fā)熱,痙攣,最后血壓下降,休克,呼吸停止而死亡。牲畜誤食也中毒。
【摘錄出處】《中國藥典》
蓖麻子的藥用附方
1、治疔瘡膿腫:蓖麻子二十多顆,去殼,和少量食鹽、稀飯搗勻,敷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2、治癰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將蓖麻子搗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攪拌,用開水攪成糊狀,置于冷水中冷卻成膏狀備用。用時將白膏藥按瘡面大小攤于紙或布上貼患處。(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3、治咽中瘡腫:萆麻子一枚(去皮),樸硝一錢。同研,新汲水作一服,連進二、三服效。(《醫(yī)準》)
4、治喉痹:萆麻子,取肉捶碎,紙卷作筒,燒煙吸之。(《醫(yī)學正傳》圣煙筒)
5、治湯火傷:蓖麻子、蛤粉等分。研膏。湯損用油調涂,火瘡用水調涂。(《養(yǎng)生必用方》)
6、治犬咬傷:蓖麻子五十粒。去殼,以井水研膏,先以鹽水洗咬處,次以萆麻膏貼。(《袖珍方》)
7、治風氣頭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分。搗餅,隨左右貼太陽穴。(《綱目》)
8、治暴患脫肛:蓖麻子一兩。爛杵為膏,捻作餅子,兩指寬大,貼囟上;如陰證脫肛,生附子末、蔥、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貼之。(《活幼心書》蓖麻膏)
9、治口眼歪斜;蓖麻子仁七七粒。研作餅,右歪安在左手心,左歪安在右手心,卻以銅盂盛熱水,坐藥上,冷即換,五、六次即正也。(《婦人良方》)
蓖麻子真的有毒嗎
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堿,特別是前者,可引起中毒。4~7歲小兒服蓖麻子2~7??梢鹬卸?、致死。成人20??芍滤馈7侵蕻a(chǎn)蓖麻子2粒可使成人致死,小兒僅需一粒,但也有報告服24粒后仍能恢復者。蓖麻毒蛋白可能是一種蛋白分解酶,7毫克即可使成人死亡。蓖麻子中毒后之癥狀有:頭痛、胃腸炎、體溫上升、白細胞增多、血象左移、無尿、黃疸、冷汗、頻發(fā)痙攣、心血管虛脫。中毒癥狀之發(fā)生常有一較長的潛伏期。
蓖麻子醫(yī)書記載
1、《唐本草》:主水癥。
2、《日華子本草》:治水脹腹?jié)M,細研水服;瘡痍疥癩,亦可研敷。
3、《本草衍義補遺》:能出有形質之滯物,故取胎產(chǎn)、胞衣、剩骨、膿血者用之。
4、《綱目》:主偏風不遂,失音口噤,頭風耳聾,舌脹,喉痹,齁喘,腳氣毒腫,丹瘤,湯火傷,針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腸挺出,開通關竅經(jīng)絡,能止諸痛,消腫追膿拔毒。
蓖麻子的栽培技術
1、培植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宜溫度為20-28℃出苗至成熟積溫2000-3500℃,種子發(fā)芽溫度不低于10℃,生長溫度超過35℃則生長受阻,幼苗遇春寒-8-1℃時或遇秋寒-2--3℃受凍害。苗期土壤含水量12%-14%,花果期土壤含水量15%-20%。出苗至果實成熟需85-115d。耐干旱,耐鹽堿及弱酸土壤。以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為宜。
2、田間管理
出苗后,苗高12-15cm時要間苗、補苗,苗高25cm時定苗,每穴留壯苗2-3株,并結合松土除草、培土,施人畜糞肥,6-7月再施1次,適當增施磷、鉀肥。有6片真葉時,摘去主莖頂芽,促使側枝生長。整枝修剪,控制植株生長,剝芽?;?,去掉未成花序的腋芽,7月剪去營養(yǎng)枝,促秋籽成熟。對多看生蓖麻,可砍伐更新,離地面30cm左右,漿主干或一級枝鋸伐,保留3-4個側芽,培育親枝。
3、種子繁殖
選粒大、飽滿、充分成熟的種子,用45-50℃溫水種24h左右撈出,攤置于20℃的室內催芽,待種子露白后,北方4月旬,南方2-3月播種,穴播,按行株距各65cm-100cm開穴播粒,覆土,稍加鎮(zhèn)壓,澆水。
3、病蟲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為害植株根部,使之發(fā)黑呈水漬狀腐爛,植株枯萎,可噴撒石灰或70%五氯硝基苯粉劑,并及時開溝排除積水。蟲害有紅蜘蛛,為害嫩梢,可噴20%三氯殺螨砜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呀用煙草石灰水防治。另有葉蟑、土老虎、棉鈴蟲、刺蛾、蓖麻夜蛾為害。
以上就是一些蓖麻子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蓖麻子是一種無論是內服還是外敷都能夠對人體起著明顯藥理作用的中藥材,所以蓖麻子總體來說其含金量非常高。每一個人都應該或多或少對蓖麻子有所了解,因為蓖麻子的藥理作用十分全面,不管是在消腫還是治療大便干燥的方面,都可以發(fā)揮出蓖麻子的作用。而在使用蓖麻子的過程中外敷方是怎樣?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或調敷。內服:入丸劑、生研或炒食。
【常見藥方】
①治疔瘡膿腫:蓖麻子二十多顆,去殼,和少量食鹽、稀飯搗勻,敷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癰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將蓖麻子搗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攪拌,用開水攪成糊狀,置于冷水中冷卻成膏狀備用。用時將白膏藥按瘡面大小攤于紙或布上貼患處。(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③治瘰疬:蓖麻子炒熱,去皮,爛嚼,臨睡服三、二枚,漸加至十數(shù)枚。(《本草衍義》)
④治咽中瘡腫:萆麻子一枚(去皮),樸硝一錢。同研,新汲水作一服,連進二、三服效。(《醫(yī)準》)
⑤治喉痹:萆麻子,取肉捶碎,紙卷作筒,燒煙吸之。(《醫(yī)學正傳》圣煙筒)
⑥治諸骨哽:蓖麻子七粒。去殼研細,入寒水石末,纏令干濕得所,以竹篾子挑二、三錢入喉中,少頃以水咽之即下。(《魏氏家藏方》)
⑦治癘風,手指攣曲,節(jié)間痛不可忍,漸至斷落:蓖麻一兩(去皮),黃連一兩(銼如豆)。以小瓶子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取蓖麻子一枚,擘破,以浸藥水,平旦時一股,漸加至四、五枚,微利不妨,瓶中水少更添。忌動風食。(《醫(yī)準》)
⑧治湯火傷:蓖麻子、蛤粉等分。研膏。湯損用油調涂,火瘡用水調涂。(《養(yǎng)生必用方》)
⑨治犬咬傷:蓖麻子五十粒。去殼,以井水研膏,先以鹽水洗咬處,次以萆麻膏貼。(《袖珍方》)
⑩治風氣頭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分。搗餅,隨左右貼太陽穴。(《綱目》)
⑾治小兒頹疝:蓖麻仁三枚,棘剛子(去皮)三十枚,石燕子(燒)一枚,滑石(末)二錢匕,麝香(研)半錢匕。上五味搗研勻,稀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煎燈心湯下。(《圣濟總錄》蓖麻丸)
⑿治齁喘咳嗽:蓖麻子去殼炒熱,揀甜者吃,多服見效。(《衛(wèi)生易簡方》)
⒀治難產(chǎn)及胞衣不下:蓖麻子七枚。研如膏,涂腳底心,子及衣才下,便速洗去。(《海上集驗方》)
⒁催生并死胎不下:蓖麻子三個,巴豆四個。研細,入麝香少許,貼臍心上。(《衛(wèi)生家寶方》)
⒂治子宮脫下:蓖麻仁、枯礬等分。為末,安紙上托入,仍以蓖麻仁十四枚,研膏涂頂心。(《摘元方》)
⒃治暴患脫肛:蓖麻子一兩。爛杵為膏,捻作餅子,兩指寬大,貼囟上;如陰證脫肛,生附子末、蔥、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貼之。(《活幼心書》蓖麻膏)
⒄治口眼歪斜;蓖麻子仁七七粒。研作餅,右歪安在左手心,左歪安在右手心,卻以銅盂盛熱水,坐藥上,冷即換,五、六次即正也。(《婦人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