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盜汗吃什么
什么季節(jié)吃什么養(yǎng)生。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生活質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兒盜汗吃什么”,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小兒盜汗吃什么
1、小兒盜汗吃黑豆圓肉大棗湯
功效:主治小兒表虛不固或營衛(wèi)失調型汗證。
做法: 黑豆30克、龍眼肉10克、紅棗30克放砂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煨1小時。每日2次分食完,連吃15日為一個療程。
2、小兒盜汗吃參蓮飲
功效:有益中氣、補脾陰、止虛汗的作用。
做法:孩兒參10克,蓮子15粒,放在碗內用沸水泡。去皮和芯后,將蓮肉與參同放碗內,加冰糖和水適量,放在蒸鍋內隔水蒸燉1小時。每天1劑,連服15天為一個療程。
3、小兒盜汗吃黃芪紅棗湯
功效:黃芪具有益氣固表、改善表虛的功效,而且性狀溫和,是適合寶寶食用的一種中藥材做法:寶寶由于身體虛弱出現(xiàn)盜汗嚴重的情況下,建議可用黃芪15克、紅棗20個,加適當的水,文火煮1小時左右,體虛的寶寶飲用后能夠對盜汗的現(xiàn)象明顯改善。
4、小兒盜汗吃泥鰍湯
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5天。有補氣益陰之效。適用于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
5、小兒盜汗吃糯米煲豬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豬肚1個,把米放入豬肚內,用線結扎,加水適量,共煲1小時,調味后吃見風使舵喝湯,再將糯米曬干搗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補中益氣、劍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治療盜汗、自汗。
6、小兒盜汗吃烏豆煲塘虱
每次用烏豆100克、塘虱魚2條,去內臟及鰓,加水適量煲之,豆熟時加鹽、油食用。有養(yǎng)血益陰、滋腎調中等功效。民間用于治療盜汗、自汗,病后體虛、血虛頭痛、耳鳴、疲倦乏辦等癥。
小兒盜汗如何護理
1、如果寶寶只是生理性盜汗,家長不要擔心平時應該對寶寶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進行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寶寶睡之前活動量小了,睡眠就會好一些。
2、冬天的溫度最好控制在二十六度左右,寶寶蓋的被子也要隨著溫度的變化進行改變。
3、如果寶寶是因為缺鈣引起的盜汗,媽媽就要注意了要給寶寶補鈣和吃維生素d,如果平時寶寶的外出活動比較多還是晴天,只需要給寶寶吃維生素d就可以了。陰天的時候給寶寶吃補鈣的。
4、要讓寶寶多接觸陽光,在陽光不太強的時候帶寶寶曬太陽,不要隔著玻璃曬那是沒有用的。也不能在太陽底下暴曬。如果寶寶只是偶爾的晚上出汗媽媽們不用太著急,寶寶缺鈣還有別的表現(xiàn)的,比如說枕禿。
什么是小兒盜汗
什么是小兒盜汗呢?小兒盜汗就是指孩子睡著的時候身上會出汗,當睡醒的時候就會停止的現(xiàn)象,小兒盜汗多發(fā)于5歲以下的小孩,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容易出現(xiàn)盜汗,因為這個階段正是生長發(fā)育最為旺盛的時時期,如果營養(yǎng)供應趕不上發(fā)育的需求,就會出現(xiàn)陰虛盜汗!
小兒盜汗分輕度盜汗和重度盜汗,輕度盜汗指的是給孩子稍微蓋多一些被子或者孩子睡前運動量大,睡覺時就會在頭部、背部出汗。而重度盜汗是指給孩子蓋得不多,但入睡就會渾身大汗,醒來孩子常會喊口渴,且孩子會出現(xiàn)愛踢被子、便秘、體型消瘦等癥狀。
嚴重的小兒盜汗要及時地治療,適當地進行調理,同時及時止汗,避免著涼。
ys630.coM延伸閱讀
小兒盜汗治療
1、小兒盜汗的一般護理
1.1、加強營養(yǎng),合理膳食,葷素搭配,粗細兼吃,糾正患兒的偏食,厭食習慣,以增強體質。
1.2、注意鍛煉身體。如游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可酌情安排。
1.3、避免接觸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去,室內不要吸煙,保持空氣流通??捎脺佧}水漱口。
2、小兒盜汗的按摩方法
2.1、按摩腹部,揉中脘,補脾土(拇指指末節(jié)指腹螺紋面),按揉足三里穴。
2.2、耳穴選肺、脾、皮質下穴,按摩出現(xiàn)熱脹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為一療程?;蜻x上述穴位貼耳豆,保留15~20天。
2.3、點按、彈撥足三里、足三里、太溪穴各1分鐘。
2.4、患兒仰臥,家長以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揉拿四肢內側面2~5分鐘。
2.5、患兒俯臥,家長以大拇指按揉心俞、肺俞、脾俞、腎俞穴各1分鐘。
2.6、以大拇指掐陰郄穴30次。
3、小兒盜汗的食療食譜
3.1、泥鰍湯: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5天。有補氣益陰之效。適用于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
3.2、豆豉酒: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飲用,每次2湯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氣,解煩熱等功效。適用于盜汗者飲用。
3.3、糯米煲豬肚:每次用糯米500克、豬肚1個,把米放入豬肚內,用線結扎,加水適量,共煲1小時,調味后吃見風使舵喝湯,再將糯米曬干搗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補中益氣、劍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治療盜汗、自汗。
3.4、紅棗烏梅湯:取紅棗15枚、烏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氣斂陰、止汗之效。連服10天,對盜汗有療效。
引起小兒盜汗的原因
1、喂養(yǎng)及護理不當:體質弱的寶寶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后,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這往往是由于喂養(yǎng)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此外,給寶寶穿得過多或蓋的被子過厚也會引起多汗。為此寶寶晚間不宜過飽,穿衣蓋被要適當。
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去除生活中導致高熱的因素。例如寶寶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肥胖,有益于寶寶的身心健康。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
2、缺鈣:表現(xiàn)為入睡后的前半夜,頭部明顯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晃頭部,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fā)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禿”。需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如果在盜汗的同時還伴有枕禿、囟門閉合延遲、X形腿、串珠肋等現(xiàn)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鈣偏低引起,3歲以下寶寶較常見。
什么是小兒盜汗
什么是小兒盜汗呢?小兒盜汗就是指孩子睡著的時候身上會出汗,當睡醒的時候就會停止的現(xiàn)象,小兒盜汗多發(fā)于5歲以下的小孩,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容易出現(xiàn)盜汗,因為這個階段正是生長發(fā)育最為旺盛的時時期,如果營養(yǎng)供應趕不上發(fā)育的需求,就會出現(xiàn)陰虛盜汗!
小兒盜汗分輕度盜汗和重度盜汗,輕度盜汗指的是給孩子稍微蓋多一些被子或者孩子睡前運動量大,睡覺時就會在頭部、背部出汗。而重度盜汗是指給孩子蓋得不多,但入睡就會渾身大汗,醒來孩子常會喊口渴,且孩子會出現(xiàn)愛踢被子、便秘、體型消瘦等癥狀。
嚴重的小兒盜汗要及時地治療,適當地進行調理,同時及時止汗,避免著涼。
盜汗對寶寶身體的傷害很大,這里介紹幾個小偏方解決小兒盜汗。
1.小兒盜汗補鈣法
(1)可以把小黃魚制成酥魚。
做法是:把鍋燒熱,鍋內放入蔥、姜鋪底,把10厘米左右長的小黃魚排放在
上面,加適量醋用慢火燉爛,甚至可以連魚頭、魚刺都燭穌。這樣,整條魚就都變成了可以食用的鈣劑。
(2)將土豆洗凈去皮,切成小塊,入鍋內加水上火煮20~40分鐘,或上籠蒸30分鐘,熟后取出,剝去皮,放
入碗內用湯匙壓制成泥,加入熟牛奶攪拌均勻,即成牛奶土豆泥。此食含有大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牛奶還含有維生素D,有利于鈣的吸收,對寶寶生長發(fā)育有益。
2.泥鰍魚湯治盜汗
取泥鰍魚一條,重量 200~250克,用溫水洗去魚體黏液,去頭尾、內臟;上鍋加用適量的菜油,油熱之后放魚煎至黃色,然后加適量清水,小火慢熬至約有半碗湯,放少許食鹽,關火即可,最后給孩子喝湯吃肉。
寶寶出現(xiàn)盜汗癥狀時,要及時查明原因,盡早治療,但一般不主張藥物性治療,而是采取相應措施,排除小兒盜汗的物理因素。
小兒盜汗的治療
1、小兒盜汗的一般治療
1.1、加強營養(yǎng),合理膳食,葷素搭配,粗細兼吃,糾正患兒的偏食,厭食習慣,以增強體質。
1.2、注意鍛煉身體。如游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可酌情安排。
1.3、避免接觸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去,室內不要吸煙,保持空氣流通。可用溫鹽水漱口。
2、小兒盜汗的食療方法
可采用食療方法,增強脾胃功能。如:山藥胡蘿卜粥:山藥去皮切片,放胡蘿卜,與白米同煮,早晚服食;還可以根據情況加蓮子、大棗、薏苡仁、黃芪等。
3、小兒盜汗的按摩方法
3.1、補肺經。位置:位于無名指的指腹螺紋面上。
操作:以一手持小兒無名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羅紋面旋推小兒無名指末節(jié)羅紋面300次。
3.2、補腎經。位置:位于小指指腹螺紋面上。
操作:由小指的指間關節(jié)向指尖方向直推300次。
3.3、揉二人上馬。位置:位于手背無名指及小指掌指關節(jié)后的凹陷中。
操作:以拇指端揉患兒手背無名指及小指掌指關節(jié)后陷中,揉200次。
3.4、清天河水。位置:位于前臂手掌面掌橫紋至肘橫紋之間的位置。
操作:一手持患兒手,另一手食、中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300次。
3.5、按揉三陰交。位置:位于內踝尖以上小兒的手四指寬處。
操作:以中指指端按揉穴位200次。
小兒推拿通過補腎經、補肺經補益全身之氣,并且可以通過補腎經而增加元氣達到止汗的目的。揉二人上馬、按揉三陰交配清天河水具有滋陰液而止盜汗的功效。
小兒盜汗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性盜汗
在小孩子時期,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所含的水分也非常多,毛細血管比較豐富,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很快,因此在活動時很容易就會出現(xiàn)出汗的現(xiàn)象。要是小寶寶在準備入睡以前玩的太厲害的話,在睡眠的過程中就出出現(xiàn)出汗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對于散熱非常有益。另外,如果在睡覺之前吃了太多食物的話,會使胃液分泌過多,從而使寶寶的汗腺也增加分泌,因此在剛剛入睡后的兩個小時以內,寶寶也會出現(xiàn)流汗的現(xiàn)象。
2、病理性盜汗
除此之外,寶寶出現(xiàn)盜汗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對于上半夜出汗的小二來說,往往是因為血鈣過低素引起的,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都在佝僂病里比較多見,但是這種情況也并不是佝僂病所特有的現(xiàn)象,還需要根據寶寶喂養(yǎng)的狀態(tài)和空氣環(huán)境來做出綜合的分析。另外,寶寶患上疾病,除了會出現(xiàn)盜汗的情況,還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和面色潮紅等現(xiàn)象。
小兒盜汗該怎么預防
小兒出現(xiàn)盜汗,首先要及時查明原因,并給予適當的處理。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有益于小兒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于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
一般說來,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并給予克服,出現(xiàn)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小兒偶爾有一二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對于病理性盜汗的小兒,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缺鈣引起的盜汗,應適當補充鈣、磷、維生素D等,并應做到以下幾點: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
小兒盜汗的癥狀
1、小兒盜汗的癥狀
脾虛易感的小兒通常表現(xiàn)為生長發(fā)育較正常兒童差。并會出現(xiàn)自汗盜汗,夜啼,厭食,頭發(fā)稀疏缺少光澤,面色蒼白,或萎黃,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溫,或手心熱,經常感冒,咳嗽等癥狀。舌質淡,苔薄或有剝脫苔,脈細無力。如果你的孩子開始出現(xiàn)這種癥狀,媽媽們就要引起注意了。
2、小兒盜汗的原因
2.1、喂養(yǎng)及護理不當:體質弱的寶寶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后,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這往往是由于喂養(yǎng)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此外,給寶寶穿得過多或蓋的被子過厚也會引起多汗。為此寶寶晚間不宜過飽,穿衣蓋被要適當。
2.2、缺鈣:表現(xiàn)為入睡后的前半夜,頭部明顯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嬰兒經常在睡覺時搖晃頭部,與枕頭摩擦,結果造成枕部頭發(fā)稀疏、脫落,形成典型的“枕禿”。需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如果在盜汗的同時還伴有枕禿、囟門閉合延遲、X形腿、串珠肋等現(xiàn)象,很可能是由于血鈣偏低引起,3歲以下寶寶較常見。
2.3、疾病:寶寶患病后期、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往往盜汗,這是因為體質虛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3、盜汗的危害
盜汗出現(xiàn)的原因一般是內分泌不好或者身體存在其他疾病的隱患。盜汗一般是在半夜發(fā)生的情況比較多,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xiàn)一些渾身冒汗情況。這都是預示著有多種疾病的發(fā)生的表現(xiàn)癥狀。如果是有高血壓的人,出現(xiàn)盜汗的概率就是比較大的。這是身體一種危險信號的反應,所以應該及時的去治療疾病才好。如果是高血糖的人出現(xiàn)盜汗的話,就是因為植物神經紊亂所引起的一種內分泌失調的表現(xiàn)。都是需要及時的藥物調理的。
小兒盜汗怎么治療
1、加強營養(yǎng),合理膳食,葷素搭配,粗細兼吃,糾正患兒的偏食,厭食習慣,以增強體質。
2、注意鍛煉身體。如游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觸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去,室內不要吸煙,保持空氣流通。可用溫鹽水漱口。
4、可采用食療方法,增強脾胃功能。如:山藥胡蘿卜粥:山藥去皮切片,放胡蘿卜,與白米同煮,早晚服食;還可以根據情況加蓮子、大棗、薏苡仁、黃芪等。
5、按摩及耳針療法:
5.1、按摩腹部,揉中脘,補脾土(拇指指末節(jié)指腹螺紋面),按揉足三里穴。
5.2、耳穴選肺、脾、皮質下穴,按摩出現(xiàn)熱脹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為一療程?;蜻x上述穴位貼耳豆,保留15~20天。
小兒盜汗吃什么好
1、黃芪粳米粥
做法:黃芪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將黃芪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功效:黃芪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的作用。
2、核桃蓮子糊
做法:核桃30克,蓮子肉30克,黑豆15克,淮山藥15克。把以上四味焙干研成細粉,每次按小兒食量,取粉煮成糊吃??烧{成成味或甜味。煮時也可加適量大米或面粉,使汁更黏稠。
功效:主治脾虛盜汗。
3、泥鰍山藥湯
做法:把泥鰍用熱水洗去黏液,去內臟,將泥鰍炸至金黃,山藥10克,加一碗半水,溫火煮至半碗湯,加少許鹽調味。
功效:每日一次,連服三天??芍涡罕I汗。
4、黑豆圓肉大棗湯
做法:黑豆30克、龍眼肉10克、紅棗30克放砂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煨1小時。每日2次分食完,連吃15日為一個療程。
功效:主治小兒表虛不固或營衛(wèi)失調型汗證。
導讀:小兒盜汗的原因,醫(yī)學上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那么小兒盜汗是什么原因?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小兒盜汗的原因,家長們要警惕。
引起小兒盜汗的原因很多,應具體分析,辨證施治。一般來說,小兒盜汗可歸納為生理性盜汗和病理性盜汗。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jié)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
1、生理性盜汗
小兒時期,皮膚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jié)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熱。
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后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2、病理性盜汗
有些小兒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
但盜汗并非是佝僂病特有的表現(xiàn),應根據小兒的喂養(yǎng)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小兒盜汗如何護理
無論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盜汗,護理工作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小兒盜汗以后,要及時用干毛巾擦干皮膚,及時更換衣服,被褥或睡衣也要經常晾曬,日光的作用不僅在于加熱干燥,還有消毒殺菌的作用。
夜間更換衣被要特別小心,動作要快,避免小兒受涼感冒。
另外還要勤沫浴,因為體內的鹽分和代謝產物隨汗液排泄,這些物質積聚過多會阻塞皮膚上的毛孔,使得汗液不能及時排出,對健康的危害比盜汗本身要大的多。
此外,對易盜汗的小兒,應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體質鍛煉,如空氣浴、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了,盜汗隨之而止。這比任何靈丹妙藥都有用,年輕的父母們不妨一試。
盜汗的寶寶別亂補
如果有盜汗兒童,家長切忌濫用補品,應調整飲食,要忌口不吃煎、炸、烤、熏、油膩不化的食物,如油餅、炸羊肉串、烤鴨,膨化食品等;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干姜、胡椒、羊肉、狗肉及肥肉等也在忌口范圍。
應該給孩子多吃一些具有養(yǎng)陰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麥粉及各種雜糧和豆制品;牛奶、雞蛋、瘦肉、魚肉等;水果、蔬菜應多吃,特別是蘋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維生素多的果類。
作為家長,應仔細觀察小兒盜汗現(xiàn)象,綜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斷,不可盲目服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