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凍瘡的偏方有什么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
治療凍瘡的偏方有什么
1、治療凍瘡的偏方有什么
1.1、發(fā)生凍瘡后,輕度、皮膚未破者,可外涂凍瘡膏;局部溫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葉等其中一種,加入水10—15倍煮沸過濾,待水溫至不燙手時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鐘。
1.2、也可用豬油蜂蜜軟膏(比例3:7)外敷。凍瘡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外涂,并用無菌沙布包扎。
1.3、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桿2兩、茄子桿4兩、辣椒3個用水濃煎,熏洗患處,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凍傷。在凍瘡患處涂蛋黃油,效果更佳。
1.4、擦十滴水:方法是先用溫水洗凈患處,擦干,再滴上十滴水數(shù)滴,輕輕按摩,三五天即見效。
1.5、涂蜂蜜膏:油脂有保溫作用,蜂蜜有營養(yǎng)皮膚作用。取3份熟豬油、7份蜂蜜,外加少許樟腦,混拌均勻成膏。不必加熱,每天涂抹患處1~2次,對早期凍瘡療效顯著。
2、凍瘡是怎么引起的
2.1、寒冷天氣
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fā)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而發(fā)病。
2.2、習慣因素
如果長時間坐著或站著不動,以及長時間浸在水中都是導致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熱量減少引發(fā)凍傷。
2.3、皮膚的原因
皮膚組織的含水量較高,這也是容易發(fā)生凍瘡的一個原因。
3、凍瘡的臨床表現(xiàn)
3.1、凍瘡的發(fā)生一般都是先從局部開始的,再慢慢的擴散到大面積的凍瘡,開始的時候先是局部一點點的紅腫,摸上去像是有硬塊,不停的去揉搓,還會感覺到熱熱的,之后就會很癢,很想去撓抓。
3.2、越撓會越癢,嚴重的會形成一個個水泡,水泡破裂之后還會有膿液出現(xiàn),接著就會有潰爛,皮膚開裂,流血的癥狀出現(xiàn)。
3.3、凍瘡比較常見的 部位就是耳朵,臉部,雙手手指、手背,腳上這些部位,到天氣開始暖和的時候,凍瘡就會慢慢的好轉(zhuǎn)。
凍瘡吃什么
1、首先,我們需要吃一些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食物,這樣的食物對于我們來說是比較友好的存在,這個時候血管因為受到寒冷的刺激,于是會引發(fā)局部出現(xiàn)紅腫的狀況,那么通過這些改善身體內(nèi)部血液循環(huán)的食物,我們可以讓淤積的血液盡快地流通起來。
2、其次,我認為,我們可以吃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以有效地補充身體損失的營養(yǎng)成分,從而推動受損的區(qū)域得到有效的修復,這對于身體的早日恢復是很有幫助的。
3、最后,我建議最好可以吃一些補充氣血的食物,像紅棗、枸杞一類的食物就是非常好的選擇,這個時候我們補充氣血是為了讓身體的正常功能不要受到影響,正常的生理活動對于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凍瘡如何預防
1、加強鍛煉
鍛煉可有效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和機體的免疫功能,避免凍瘡有機可乘。如快走、跑步、跳繩等體育鍛煉以及冬泳、用冷水洗手洗臉等耐寒鍛煉。
2、鮮姜片
外出回家之后要對雙手進行揉搓,如果有紅腫的跡象則要及時用鮮姜切片進行擦拭,生姜的溫性可以使紅腫部位的血液流通的更快,能很好的對初發(fā)凍瘡進行治療!
3、使用凍瘡膏
想要避免凍瘡,那么就要在發(fā)作前或則是發(fā)作時解決問題。那么如果手部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凍瘡,該怎么辦呢?試試凍瘡膏吧。之前就已經(jīng)介紹過凍瘡膏哪種好,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我們在在保暖的同時要配合使用凍瘡膏,經(jīng)多年使用經(jīng)驗證明,輕度凍瘡使用凍瘡膏后,在數(shù)日內(nèi)凍瘡即可消失!
ys630.COm精選閱讀
很多人一到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時,手上或是腳上就會生凍瘡。凍瘡會非常影響這個手部和腳部的美觀和舒適。那么,這種病癥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治療凍瘡的偏方又有什么?趕緊跟著小編一起拉看看吧!
凍瘡偏方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鐘,連續(xù)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于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霉素軟膏涂擦,待炎癥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后就沒有了。
4、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fā)凍瘡的皮膚,連搽數(shù)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三天,就會見效。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云南白藥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云南白藥藥粉調(diào)成糊狀外敷,并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后,直接撒云南白藥藥粉于創(chuàng)面,用消毒紗布包扎,數(shù)日內(nèi)可愈。
6、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xiàn)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7、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涂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fā)熱,每日3次,連續(xù)3周,適用于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8、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皸裂處,涂擦后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shù)天即愈。
9、凍瘡初起時,用熱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數(shù)次, 可見效。
10、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鐘,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jīng)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凍瘡的臨床表現(xiàn)
凍瘡好發(fā)于初冬、早春季節(jié),以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者多見,這些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fā)涼、肢端發(fā)紺、多汗等表現(xiàn)。
皮損好發(fā)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常兩側(cè)分布。常見損害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邊緣呈鮮紅色,表面緊張有光澤,質(zhì)柔軟。
局部按壓可褪色,去壓后紅色逐漸恢復。嚴重者可發(fā)生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或潰瘍,愈后存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癢感明顯,遇熱后加劇,潰爛后疼痛。
有一種特殊類型的凍瘡多見于女性的股部。臨床上有特征性呈藍紅色浸潤性的斑,對稱分布在過度肥胖的股外側(cè)面,偶可有繼發(fā)性潰瘍和常合并毛囊性角栓。這些損害完全與冷暴露有關(guān),且在溫暖環(huán)境中消退。
結(jié)語:通過這篇文章的仔細閱讀,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凍瘡的治療偏方應該都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這里推薦的幾種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較不錯的,但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前請在醫(yī)師的建議下進行治療服用!
一到冬天,就會有很多的人手上或者是腳上就開始長凍瘡了,然后起了厚厚的痂。是的整個手部以及腳部非常的難受和不美觀。那么,民間有哪些偏方能夠治療凍瘡呢?治療凍瘡有什么好方法?凍瘡應該如何預防呢?
民間治療凍瘡的偏方
民間治療凍瘡的偏方1
可以用洗熱鹽水的方法來應對的。那就是把水燒到大開后,倒入臉盆中,然后倒入適量的鹽,等水稍微有點涼不燙的時候,就把凍壞了的,起了凍瘡的部位泡進去,最好伴有按摩凍傷的地方,讓血液得到舒暢流通,每天可、堅持泡十到十五分鐘,連續(xù)一個禮拜后,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了。
民間治療凍瘡的偏方2
可以采用香蕉肉擦涂凍傷的地方。具體的作法是,先用熱水把自己凍傷的地方清洗干凈,然后取新鮮的香蕉一根,去掉皮后,開始用香蕉的肉來擦涂被凍壞了的手的部位。注意,把整根香蕉擦涂完了后,讓香蕉肉自動剝落,而留在手上的渣千萬不要洗掉,就讓它自然地帶著就可以了。等它自然干了,脫落就可以了。堅持一天兩次,幾天后,凍瘡就好了。
民間治療凍瘡的偏方3
可以采用泡辣椒水,或者是洗辣椒枝煮的水的方式來治療凍瘡的。辣椒水,就是把切好的辣椒放入清水里,煮到沸騰,然后倒入臉盆后,把沒有出現(xiàn)傷口的手放進去搓洗就可以了。而煮辣椒枝水如煮茄子枝水是一樣的道理,若干辣椒枝,加清水,至沸騰,倒入臉盆,不燙后,手伸進去,抓辣椒枝,搓凍瘡處,可達到治愈的效果。
民間治療凍瘡的偏方4
用冬青煮水來洗手,是最好的土方法。小時候,我家農(nóng)村,常常我媽媽會用冬青水來給我們洗手以防凍傷手,萬一凍傷了手,也可以直接用冬青煮過的水來洗手,效果很好。就是直接剪幾枝冬青枝,注意,要葉和枝一起,然后放進鍋里,倒入清水,煮到沸騰后,倒入臉盆,稍涼后,把手伸進去,就可以了。
民間治療凍瘡的偏方5
用茄子枝煮水來洗手,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的。對農(nóng)村的孩子來講,茄子枝家里院子里的是不會砍掉的,都會任它在那里長著。等孩子的手凍了,有凍瘡后,父母就會折了來煮水給孩子治療凍傷的手。折成小斷,然后倒入清水,煮至沸騰,倒入臉盆,等稍微涼一下的時候,把手伸進去,然后抓起茄子樹,用茄子枝搓已經(jīng)凍壞了的地方,見紅為好,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民間治療凍瘡的偏方6
當你的身體溫度有所上升后,也不會再感覺到特別冷的時候,記得找一塊軟的棉布用溫水浸泡后,有事沒事地揉搓被凍傷了的地方。這樣做是為了讓凍傷的地方的血液流動加快,從而緩解那個地方的不舒適感和疼痛感,并有效地緩解凍傷。
凍瘡的預防
1.加強鍛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2.注意防凍、保暖防止潮濕,不穿過緊鞋襪;
3.受凍后不宜立即用熱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4.伴有其他相關(guān)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5.對反復發(fā)作凍瘡者,可在入冬前用亞紅斑量的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局部皮膚,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
結(jié)語:以上介紹的幾種能夠有效治療凍瘡的偏方以及凍瘡應該如何進行預防的文章,效果都還是蠻不錯的,如果你也想通過偏方來幫助自己治療凍瘡的話!以上推薦的幾種偏方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趕緊按照以上的偏方試一試吧!
治療凍瘡最有效的偏方
1、治療凍瘡最有效的偏方
生姜擦拭
如果皮膚上出現(xiàn)了凍瘡,那么可以試試生姜偏方治療,將生姜切成片,然后用來涂抹長有凍瘡的部位,每天都涂1-3次,這樣連續(xù)使用一周,這個方法可以防止凍瘡復發(fā)。
或者,將生姜切成末然后與姜汁一起熬煮成糊狀,然后放涼,再涂抹在凍瘡處,如此每天涂兩次,只要連續(xù)使用三天就可以看到效果。
云南白藥涂抹
如果皮膚上長了凍瘡但是還沒有發(fā)生潰爛的話,那么建議可以使用云南白藥治療。首先取一點白酒,然后倒取適量的云南白藥粉末,倒在白酒中,調(diào)成糊狀,涂抹在凍瘡處,但是這個方法要注意給凍瘡處的皮膚保暖。
如果凍瘡已經(jīng)開始潰爛了的話,那么就直接將云南白藥的粉末撒在凍瘡的潰爛處,然后用消毒紗布包扎起來,一般幾天后就可以痊愈。
2、凍瘡的病因
寒冷是凍瘡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fā)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而發(fā)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濕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jīng)功能紊亂、營養(yǎng)不良、內(nèi)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fā)病。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濕、鞋襪過緊及長期戶外低溫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凍瘡的發(fā)生。
3、凍瘡臨床表現(xiàn)
凍瘡好發(fā)于初冬、早春季節(jié),以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者多見,這些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fā)涼、肢端發(fā)紺、多汗等表現(xiàn)。皮損好發(fā)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常兩側(cè)分布。常見損害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邊緣呈鮮紅色,表面緊張有光澤,質(zhì)柔軟。局部按壓可褪色,去壓后紅色逐漸恢復。嚴重者可發(fā)生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或潰瘍,愈后存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癢感明顯,遇熱后加劇,潰爛后疼痛。
凍瘡有危害嗎
第一、凍瘡影響生活質(zhì)量,長出凍瘡以后,長凍瘡的部位會又癢又痛,尤其長在手上的凍瘡會讓手指變得臃腫,需要時刻注意,不能用熱水也不能用冷水,一些工作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第二、導致某些后遺癥。凍瘡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會繼發(fā)頑固的皮炎濕疹類皮膚病,中醫(yī)上稱之為“頑癬”,更加重凍瘡患者的心理負擔!
第三、某些治療凍瘡的藥物的毒性。很多治療凍瘡的藥物中含有有毒的γ—666成份,有比較強的潛在致癌性,此為凍瘡潛在的最大的危害。
凍瘡吃什么菜
1、豆腐炒菠菜
【材料】豆腐300克,菠菜250克,油鹽適量。
【做法】豆腐切片,菠菜切段沸水燙出備用。滑鍋內(nèi)加植物油燒熱,放入豆腐兩煎稍硬至淺黃色,取出豆腐;余油加蔥絲烹鍋,放入菠菜,加鹽、味精煸炒,隨加豆腐一起炒勻,炒熟即成。
2、火腿木耳炒蝦仁
【材料】蝦仁100克,雞蛋一個,清湯30克,火腿、冬菇、蛋糕、菠菜心、冬筍、精鹽、淀粉、豬油、黃酒適量。
【做法】蝦仁淘洗干凈,去掉黑線,控凈水分,用刀碾成泥,加入精鹽、雞蛋清、淀粉和成糊,均勻地攤在一個抹有少量豬油的瓷盤上,以2.5毫米厚為宜,入籠蒸3分鐘取出,晾涼后,揭下,切成絲。將火腿、冬菇、蛋糕、菠菜心、冬筍以及木耳切絲;精鹽同清湯30克對成湯汁;炒鍋加熟豬油,中火燒至四成熱,將蝦絲下鍋,待蝦線漂起時撈出瀝油;炒鍋內(nèi)留油,把蝦絲連同配料一起下鍋,倒入對好的湯汁,迅速顛翻幾下,裝盤即成。
3、黃豆紅棗豬腳筋湯
【材料】黃豆120克,紅棗10枚,陳皮10克,豬腳筋120克,痩豬肉120克,生姜、精鹽少許。
【做法】黃豆、陳皮分別用清水浸透,洗干凈,備用。紅棗和生姜分別用清水先干凈。紅棗去核;生姜刮去姜皮,切1片,備用。豬腳筋用滾水浸透,洗干凈,切成段,備用。痩豬肉用清水洗干凈,備用。將以上材料全部一齊放入瓦煲內(nèi),加入適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后改用中火,繼續(xù)煲4小時左右,以少許精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是凍瘡的高發(fā)季節(jié)。如果患有凍瘡,整個人也是非常難受的,不僅僅手腳的外表受損,而且還可能導致一些心理方面的病癥。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凍瘡呢?治療凍瘡的偏方又有什么?趕緊來看看吧!
紅辣椒液
原料:紅辣椒10克。
做法: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xù)1周。
生姜液
原料:生姜60克。
做法: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xù)1周。
水煎白茄花椒
原料: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
做法: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1日1劑,連續(xù)1周。
芝麻花椒末
原料:芝麻15克,花椒9 克,杏仁10個。
做法:混合后在鍋內(nèi)炒黃,研成細末,用豬油調(diào)勻,涂于患處。適合凍瘡已經(jīng)潰爛。
凍瘡預防護理方法
加強鍛煉與營養(yǎng),增強體質(zhì),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
寒冷季節(jié)應注意局部保暖,手套、鞋襪不宜過緊,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熱水浸泡。
易受冷部位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以保護皮膚。常進行局部按摩及溫水浴,以改善血循環(huán)。
結(jié)語:看完了這么多能夠有效治療凍瘡的偏方以及幾種護理凍瘡的偏方,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治療凍瘡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以及相關(guān)的認識。所以,想要用這些偏方來進行治療凍瘡的話!還是請在詢問醫(yī)師的情況之下進行治療和服用,效果會更好哦!
很多人長期在低溫的環(huán)境下會導致皮膚組織壞死,即是所謂的凍瘡,這些凍瘡會嚴重影響我們皮膚的美觀,那么怎么治療或者預防凍瘡呢,其實一些簡單的偏方就能輕松解決凍瘡所帶來的困擾,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治療凍瘡的偏方:
1、溫差水泡法:取一盆15度的水和一盆45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每天三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2、生姜切片,磨擦?;純霪徧?,每日1-2次,連擦1周。
3、夏天時,取芝麻葉在生過凍瘡的皮膚上反復搓擦20分鐘,并將葉汁留在皮膚上1小時左右,然后用水洗凈,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
4、將新鮮雞蛋煮熟,取蛋黃放在鐵勺上榨出油,去渣后冷卻備用。凍瘡潰爛處,先用雙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雞蛋黃油,外用紗布包扎,三五天即愈。雞蛋黃油也適用于治療濕疹、慢性皮膚潰瘍、燙傷等。
患者在用上述偏方治療凍瘡的情況下一定要保證凍瘡周圍皮膚的清潔度,以免凍瘡被感染,除此之外盡量不要讓生有凍瘡的皮膚接觸到溫度過高或者過低的東西,以免凍瘡發(fā)炎,增加偏方治療凍瘡的難度。希望以上偏方能對患者凍瘡的治療有所幫助。
冬天到了,有些人不注意保暖,就會有凍瘡的情況,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煩惱。那么凍瘡怎么治,治療凍瘡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有沒有治凍瘡偏方呢?帶著這些疑問,跟著小編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1)啤酒
冬季有些人生凍瘡,如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鐘左右,便可緩解因凍瘡而帶來的痛苦。
(2)兔毛
兔毛30克,燒灰備用。外用紅蘿卜煮水洗患處。兔毛灰用芝麻油調(diào)敷患處,每日1次-2次。
(3)白蘿卜
取白蘿卜一個,洗凈切成厚片,用火烤熱,睡前蘸姜粉涂擦患處10-20分鐘,每天一次,至痊愈為止。
(4)尖辣椒
將尖辣椒10克切成細絲,以白酒浸泡十天,涂于局部紅腫發(fā)癢處,每日2~3次;要輕輕涂擦防止將皮膚搓破。
(5)仙人掌
將仙人掌去刺洗凈,切成薄片搗爛,涂在患處,用干凈紗布包好,隔2-3天更換一次,一般2次即可痊愈。
(6)白芨和凡士林
取白芨10克,凡士林100克,先將白芨研成細末,再將凡士林加入白芨粉中調(diào)成軟膏,每天3次外涂患處,連用10天可治愈。
(7)羊油
冬季氣溫低,很多人常會生凍瘡,手腳腫痛難忍,且奇癢令人難受,現(xiàn)有一法可以為你解除痛苦:拿羊油用火烤融,涂到凍瘡處,會稍有痛感,這說明已有藥效,堅持涂一個星期可痊愈。次年6月用姜摩擦曾生凍瘡處,以后就不會再生凍瘡。
(8)甘油
我在老家時,冬天常會凍傷手腳,后來嘗試了一種簡易的方法,效果還不錯。在每晚臨睡前用溫開水泡3到5分鐘凍傷處,然后涂上一層甘油,來回揉擦凍傷位置兩三分鐘左右去入睡,不要用水洗掉,連續(xù)使用三四次就有效果。
(9)蘿卜葉
小時候一到冬天腳板就會生凍瘡,又癢又痛,可難受了。后來家人去采了一把蘿卜葉子回來煲水,然后把煲好的水連同蘿卜葉一起泡腳,泡到水涼了為止,可以立刻止癢。這樣多泡幾次,凍瘡就沒了,很見效的。 蘿卜葉可以先跟菜農(nóng)預訂,讓他第二天帶過來,因為要新鮮的蘿卜葉子才見效的,一次大概要1公斤左右。要挑葉子比較老的那種,然后拿來煲水,煲開了就可以了,方法既簡單又實用。有凍傷病史者,往往每年都在同一部位發(fā)病,所以預防很重要。每年天冷開始,就用手掌搓熱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此堅持到次年春天。若能連續(xù)控制兩個冬季不發(fā)病,就說明基本治愈了。對于已有的凍傷處,沒有潰爛的話可以用等量的冬瓜皮、茄子根煎水洗患處;或者用30克辣椒粉,加250毫升水煮沸,擦洗患處。如果凍傷處已潰爛,可將蜂蜜涂在消毒紗布上,貼敷患處。上述方法簡單易行,不妨一試。
凍瘡怎么治
1、沒有完美的使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生凍瘡的方法,除非人不是肉做的。
2、從人的本身來說,可以使用一些藥物加強自身的代謝能力和皮膚循環(huán)能力。我所知的較果比較好的方法是:每天在易生凍瘡部位未潰爛情況下(潰爛部位絕不可用)可以涂一些生桐油,并在半小時后洗去,一天一次,最好能堅持7天以上。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應該對治凍瘡偏方有所了解了吧。其實要是有了凍瘡的情況,我們并不用著急,也不要為它而苦惱,按照文章的辦法來做,應該可以對凍瘡的情況有所緩解。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給大家?guī)硪恍椭?/p>
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一進入冬天就會有很多人手上或是腳上長凍瘡。那么,這種凍瘡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呢?中醫(yī)是如果治療凍瘡的呢?趕緊跟這些吧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yī)治療凍瘡的偏方
1、當歸治療凍瘡
組成:當歸12克,桂枝9克,芍藥9克,細辛1.5克,通草3克。
用法:取上藥加水800毫升同煎,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續(xù)煎30分鐘,藥汁一次服完,每劑煎服2次,每日1劑。
功效: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通脈。
2、食醋熱敷治療凍瘡
食醋加溫水適量,每晚睡前浸泡凍瘡部位,每次20min~30min。
食醋具有散瘀消腫的功效,溫水可起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水腫的作用。通過對30例病人的療效觀察,有效率達100%,此方法簡單,取材容易,見效快,無副反應。
3、茄子秸治療凍瘡
用料:茄子秸300克。干辣椒2支。
制法:將茄子秸、干辣椒放在水中煮開。
用法:燙洗患處,每日2次。
4、黃芪當歸治凍瘡
取黃芪15g,當歸15g,川芎12g,丹參15g,吳茱萸12g,生姜4片(后下)、赤芍12g,白芍12g,雞血藤15g,透骨草20g,水煎服,每天1劑。本偏方適用于面色無華,神疲肢倦,氣短懶言,手足冰涼,舌淡苔簿白,脈浮數(shù)者,以及患處起水泡,破潰糜爛流液,遇冷則癢痛加劇者。
凍瘡的病因
寒冷是凍瘡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fā)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而發(fā)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濕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jīng)功能紊亂、營養(yǎng)不良、內(nèi)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fā)病。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濕、鞋襪過緊及長期戶外低溫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凍瘡的發(fā)生。
凍瘡的臨床表現(xiàn)
凍瘡好發(fā)于初冬、早春季節(jié),以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者多見,這些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fā)涼、肢端發(fā)紺、多汗等表現(xiàn)。皮損好發(fā)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常兩側(cè)分布。常見損害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邊緣呈鮮紅色,表面緊張有光澤,質(zhì)柔軟。局部按壓可褪色,去壓后紅色逐漸恢復。嚴重者可發(fā)生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或潰瘍,愈后存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癢感明顯,遇熱后加劇,潰爛后疼痛。
有一種特殊類型的凍瘡多見于女性的股部。臨床上有特征性呈藍紅色浸潤性的斑,對稱分布在過度肥胖的股外側(cè)面,偶可有繼發(fā)性潰瘍和常合并毛囊性角栓。這些損害完全與冷暴露有關(guān),且在溫暖環(huán)境中消退。
結(jié)語:看完了這么多關(guān)于介紹治療凍瘡的偏方以及凍瘡的病因還有凍瘡的臨床表現(xiàn)的仔細閱讀,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凍瘡都有了一個非常獨到的認識。所以,在這里推薦的偏方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要治療的話!請在醫(yī)師的叮囑下進行治療哦!
治凍瘡的偏方
1、治凍瘡的偏方
發(fā)生凍瘡后,輕度、皮膚未破者,可外涂凍瘡膏;局部溫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葉等其中一種,加入水10—15倍煮沸過濾,待水溫至不燙手時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鐘。
也可用豬油蜂蜜軟膏(比例3:7)外敷。凍瘡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外涂,并用無菌沙布包扎。
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桿2兩、茄子桿4兩、辣椒3個用水濃煎,熏洗患處,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凍傷。在凍瘡患處涂蛋黃油,效果更佳。
擦十滴水:方法是先用溫水洗凈患處,擦干,再滴上十滴水數(shù)滴,輕輕按摩,三五天即見效。
涂蜂蜜膏:油脂有保溫作用,蜂蜜有營養(yǎng)皮膚作用。取3份熟豬油、7份蜂蜜,外加少許樟腦,混拌均勻成膏。不必加熱,每天涂抹患處1~2次,對早期凍瘡療效顯著。
2、凍瘡的病因
寒冷是凍瘡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fā)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而發(fā)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濕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jīng)功能紊亂、營養(yǎng)不良、內(nèi)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fā)病。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濕、鞋襪過緊及長期戶外低溫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凍瘡的發(fā)生。
3、凍瘡的臨床表現(xiàn)
凍瘡好發(fā)于初冬、早春季節(jié),以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者多見,這些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fā)涼、肢端發(fā)紺、多汗等表現(xiàn)。皮損好發(fā)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常兩側(cè)分布。常見損害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邊緣呈鮮紅色,表面緊張有光澤,質(zhì)柔軟。局部按壓可褪色,去壓后紅色逐漸恢復。嚴重者可發(fā)生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或潰瘍,愈后存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癢感明顯,遇熱后加劇,潰爛后疼痛。
凍瘡如何預防
1、多用冷水洗臉
在天氣轉(zhuǎn)冷之前一定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洗手,洗后要及時擦干并涂抹護膚霜、藥用甘油、凡士林軟膏等。這樣可以增加抗寒能力,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2、暴露部位涂抹護膚品
在寒冬季節(jié),皮膚暴露處要多加保護,出門時應戴口罩、手套、防風耳罩等。潮濕可加速體內(nèi)熱量的散失,因此應經(jīng)常保持服裝、鞋襪干燥。易受凍部位可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護膚品,以保護皮膚,減少熱量散失。當從戶外回到戶內(nèi)時,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熱水浸泡肢體,而應讓肢體自然復溫。
3、生姜涂搽皮膚
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fā)凍瘡的皮膚,連搽數(shù)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三天,就會見效。
4、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不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5、溫水泡腳
臨睡前用溫水泡腳,一開始用暖暖的溫水,再慢慢加入熱水,泡15-20分鐘。
凍瘡的危害
1、導致某些后遺癥
凍瘡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會繼發(fā)頑固的皮炎濕疹類皮膚病,中醫(yī)上稱之為“頑癬”,更加重凍瘡患者的心理負擔。
2、導致凍瘡恐懼癥
嚴重影響心理健康。筆者曾經(jīng)遇到過大量的凍瘡患者,在凍瘡治愈數(shù)年之后,還經(jīng)常懷疑自己患有凍瘡,成為心理上一個揮之不去的一個陰影,嚴重影響工作和學習質(zhì)量。
3、某些治療凍瘡的藥物的毒性
很多治療凍瘡的藥物中含有有毒的γ666成份,有比較強的潛在致癌性!此為凍瘡潛在的最大的危害。
4、傳染
可在親戚朋友中傳來傳去,嚴重影響人的正常交往。
5、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
由于凍瘡每天晚上瘙癢難忍,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