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眩暈嘔吐的偏方
【www.cndadi.net - 男性養(yǎng)生偏方】
老年眩暈嘔吐的偏方
1、老年眩暈嘔吐的偏方
一方:石決明(先煎)、澤瀉各12克,鉤藤(后下)、白菊花、益母草、丹皮各10克,梔子、黃芩、白術(shù)、半夏、天麻各6克,生姜4克。
用法:每日l劑,水煎分3次服。
功效:平肝熄風,和胃止嘔。
主治:眩暈嘔吐,中醫(yī)辨證為肝陽上亢型,癥見眩暈,耳鳴,頭目脹痛,口苦,惡心嘔吐,嘔吐物呈黃綠色,失眠,易怒,舌紅,苔黃,脈弦。
二方:黨參、茯苓、黃芪、白術(shù)、神曲、桂圓肉各15克,當歸、澤瀉、半夏、‘薏苡仁、熟地、川芎、大棗各10克,生姜、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功效:補氣養(yǎng)血,健脾和胃。
主治:眩暈嘔吐,中醫(yī)辨證為氣血虧虛型,癥見眩暈,動則加劇,神疲乏力,倦怠懶言,面色不華,心悸食少,惡心嘔吐清水,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2、眩暈的臨床表現(xiàn)
眩暈為劇烈旋轉(zhuǎn)性,持續(xù)時間短,頭位或體位改變可使眩暈加重明顯。眼球震顫:眼震與眩暈發(fā)作同時存在,多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轉(zhuǎn)性眼震。通常無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變,數(shù)小時或數(shù)日后眼震可減退或消失,向健側(cè)注視時眼震更明顯。頭位誘發(fā)眼震多為疲勞性,溫度誘發(fā)眼震多見于半規(guī)管麻痹。平衡障礙:多為旋轉(zhuǎn)性或上下左右搖擺性運動感,站立不穩(wěn),自發(fā)傾倒,靜態(tài)直立試驗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傾倒。自主神經(jīng)癥狀:如惡心、嘔吐、出汗及面色蒼白等。常伴耳鳴、聽覺障礙,而無腦功能損害。
3、眩暈怎么檢查
耳科檢查,外耳道檢查、前庭功能檢查、眼震電圖、聽力檢查VEp/BAEp等。
神經(jīng)系統(tǒng)檢查,檢查與前庭系統(tǒng)相關(guān)的部分、星跡試驗、偏指試驗、視力和眼底檢查。
內(nèi)科其他疾患引起的眩暈檢查,更應(yīng)盡可能做全面體檢,如血壓、脈搏的測試等。
影像與電生理相關(guān)檢查,頭顱CT、CTA,腦MRI、DSA、TCD,心電圖,EEG等。
什么疾病會讓老人眩暈
低血壓
對于高齡老人來說,如果基礎(chǔ)疾病控制平穩(wěn)且頭暈是發(fā)生在早餐后,最好關(guān)注一下是否存在餐后低血壓,需要在餐后頭暈時測量一下血壓。
如果癥狀長期不能改善,需要盡快就醫(yī),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和干預(yù)。
頸椎病
頸椎病患者如骨質(zhì)增生、椎間盤突出等,常出現(xiàn)頸部發(fā)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fā)麻、發(fā)涼等癥狀。如果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就會引起頭暈。
這時應(yīng)該到骨科就診,及時治療原發(fā)病才能緩解頭暈的癥狀。
耳石癥
“耳石癥”又叫位置性眩暈,聽起來十分陌生,其實是一種常見的眩暈病,往往由一定的頭位或體位誘發(fā),持續(xù)時間短于30秒,眩暈程度較劇烈,變換體位到另一側(cè)后會迅速好轉(zhuǎn),重復(fù)某種體位后癥狀又會出現(xiàn)。多見于40歲到60歲的成人,是老年人眩暈最普遍的原因之一。
老人眩暈飲食宜忌
1、在飲食方面,宜多吃清淡利濕之品,如冬瓜、玉米、小米、荷葉粥、蘿卜、豆類及豆制品、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紅柿、萵筍、橘子、柚子、桃、豆油、茶、鯉魚、海蜇等。其中,特別強調(diào)多食金橘、橘餅和蘿卜。金橘能理氣、解郁、化痰。
眩暈之人應(yīng)根據(jù)各自癥情忌食下列食品。禁忌生冷瓜果、甜食和油膩味重的食物,以免生痰助濕。
2、此外,體虛眩暈者還應(yīng)忌食蔥、姜、辣椒、胡椒、桂皮、蘿卜、茶葉、白酒等辛辣香燥、破氣耗氣之物;痰濕型眩暈者還應(yīng)忌食桂圓、肥肉、黃芪、鵝肉等滋膩助濕生痰之品;肝陽型眩暈者還應(yīng)忌食狗肉、公雞、辣椒、肉桂、人參、川芎、紫河車等甘溫辛辣助熱上火的食物。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眩暈癥是很多人都會患有的一種常見疾病,而且這種眩暈癥的發(fā)病幾率還是比較高的,在患者發(fā)病的時候通常會有身體發(fā)生旋轉(zhuǎn)的感覺,同時很多時候身體會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目前的醫(yī)學上針對眩暈的療法還不是很成熟的,所以在治療效果方面,很多時候都是不能盡如人意的。因為這樣,所以很多患者私底下也在找些眩暈的治療偏方,下面就來說說介個治療眩暈的偏方。
偏方一:
雞蛋紅糖治頭暈
豆油適量放鍋內(nèi)燒熱,將2個雞蛋、30克紅糖(放一點水攪拌)倒入鍋內(nèi)煎熟,空腹服用,連服10天。為鞏固療效,也可多服幾天。
偏方二:
籬欄藥膳治頭暈
用中草藥籬欄25克,帶殼雞蛋一個,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適量油、鹽、味精調(diào)味。煮熟后,去籬欄渣和蛋殼,一天分2次食用藥粥和雞蛋,一般連續(xù)食用3天,頭暈頭痛癥狀即有明顯好轉(zhuǎn)。此藥粥不僅香甜可口,可治療頭暈頭痛,還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偏方三:
鴨蛋赤豆治頭暈
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特效
偏方四:
枯草湯治頭暈
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黃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藥,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鐘,從火上拿下來,稍停再加入黃芩,煎5分鐘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后即能感覺頭輕眼亮,沒有其他副作用。
偏方五:
菊花治頭暈
菊花功能降血壓、明目解毒、治頭暈、頭痛、耳鳴目眩,能使小便清長。高血壓的人可用菊花枕頭,對婦女肝陽火盛引致頭暈、晚間煩躁不能成眠者有幫助??蓪⒁熬栈尤胗透套尤~、綠豆殼或通草絲,曬干待冷裝入枕袋內(nèi)再縫密即可。
偏方六:
茉莉花燉雞蛋
用黑布蒙住眼睛休息,早餐吃燉鷓鴣和茉莉花燉雞蛋。
有了上面介紹的六個治療眩暈的偏方,患者朋友們不妨來試試。但是以上的偏方都是來自于民間,并沒有得到相關(guān)專家的驗證的,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有什么不適的感覺,就要立刻停止使用偏方,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嘔吐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一種情況,人體在很多情況之下都是會嘔吐的。但是如果這個人經(jīng)常嘔吐的話,就要注意了,這往往是疾病的一種表現(xiàn)。嘔吐的一般癥狀為:胃部翻滾,有的時候還會伴隨頭暈眼花,嘔吐嚴重的時候還會吐出胃酸,這些情況通常都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患者朋友在治療的同時,又會尋找醫(yī)治嘔吐的偏方。
嘔吐的偏方一
生姜30克。將生姜搗爛如泥,用開水適量調(diào)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陳皮12克,紅糖適量。水煎溫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溫服。
藿香15克,陳皮12克,紫蘇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溫服。
生姜30克,紅糖適量。水煎取汁頻頻溫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溫服。
嘔吐的偏方二:飲食所傷 嘔吐酸腐,脘腹脹滿,不思飲食:
焦麥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烏30克,雞內(nèi)金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萊菔子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嘔吐的偏方三:情志失調(diào) 嘔吐吞酸,噯氣頻作,胸脅滿脹,口苦煩悶:
佛手、姜半夏各6克,厚樸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紫蘇葉、藿香各10克,柴胡6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吳茱萸3克,川黃連5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鮮竹茹20克,陳皮10克。水煎取汁服。
嘔吐的偏方四:飲羊奶治反胃干嘔
方劑:鮮羊奶適量。
制用法:將羊奶煮沸。每次飲1杯,每日2次。
功效:滋陰養(yǎng)胃。治陰虛所引起的反胃、干嘔等癥。
嘔吐的偏方五:醋礬糊外敷止嘔
方劑:陳醋、明礬、面粉各適量。
制用法:上三味共調(diào)成糊狀。用時敷于兩足心涌泉穴,用紗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時后可發(fā)生止嘔作用。
功效:消積解毒、清熱散癖。用治嘔吐不止、泄瀉。
嘔吐的偏方六:蘿卜蜂蜜止惡心嘔吐
方劑:蘿卜1個,蜂蜜50克。
制用法:將蘿卜洗凈切絲搗爛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
功效:健脾,和中,養(yǎng)胃。用治惡心嘔吐。
嘔吐的偏方七:白胡椒半夏治嘔吐
方劑:白胡椒、制半夏、鮮姜等份。
制用法:前兩味共研細末。鮮姜煎湯。以姜湯和面同白胡椒末、半夏末調(diào)勻并捏成大丸粒。每服30-40丸,用姜湯送下,每日2次。
功效:暖腸胃。用治嘔吐(包括胃炎,幽門肥厚、狹窄,胃癌初期等的嘔吐)。
嘔吐的偏方八: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嘔
方劑:甘蔗汁半杯,鮮姜汁1湯匙。
制用法:甘蔗汁是將甘蔗剝?nèi)テ?,搗爛取的汁液。姜汁制法與此同。將兩汁和勻稍溫服飲,每日2次。
功效: 清熱解毒、和胃止嘔。
上面介紹的幾種偏方都是用于治療嘔吐的,而且這些偏方在治療嘔吐方面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大家必須要清楚一點,這些治療嘔吐的偏方雖然在治療嘔吐上有些一定的療效,但是這也是針對每個人的身體情況而定的,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基于此,大家平時還是要堅持常規(guī)的治療的。
這個嘔吐這種病癥一定要及時的并且有效地進行治療。因為嘔吐起來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難受。那么,這個嘔吐應(yīng)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嘔吐的鑒別方法是什么?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個嘔吐的偏方吧!
1.飲羊奶治反胃干嘔
方劑:鮮羊奶適量。
制用法:將羊奶煮沸。每次飲1杯,每日2次。
功效:滋陰養(yǎng)胃。治陰虛所引起的反胃、干嘔等癥。
2.醋礬糊外敷止嘔
方劑:陳醋、明礬、面粉各適量。
制用法:上三味共調(diào)成糊狀。用時敷于兩足心涌泉穴,用紗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時后可發(fā)生止嘔作用。
功效:消積解毒、清熱散癖。用治嘔吐不止、泄瀉。
3.蘿卜蜂蜜止惡心嘔吐
方劑:蘿卜1個,蜂蜜50克。
制用法:將蘿卜洗凈切絲搗爛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
功效:健脾,和中,養(yǎng)胃。用治惡心嘔吐。
4.白胡椒半夏治嘔吐
方劑:白胡椒、制半夏、鮮姜等份。
制用法:前兩味共研細末。鮮姜煎湯。以姜湯和面同白胡椒末、半夏末調(diào)勻并捏成大丸粒。每服30-40丸,用姜湯送下,每日2次。
功效:暖腸胃。用治嘔吐(包括胃炎,幽門肥厚、狹窄,胃癌初期等的嘔吐)。
5.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嘔
方劑:甘蔗汁半杯,鮮姜汁1湯匙。
制用法:甘蔗汁是將甘蔗剝?nèi)テ?,搗爛取的汁液。姜汁制法與此同。將兩汁和勻稍溫服飲,每日2次。
功效: 清熱解毒、和胃止嘔。
診斷依據(jù)
1、初起嘔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氣味,久病嘔吐時作時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氣味不甚。
2、新病邪實,嘔吐頻繁,常伴有惡寒、發(fā)熱、脈實有力。久病正虛,嘔吐無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脈弱無力等癥。
3、本病常有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惱怒氣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病證鑒別
1、 嘔吐與噎膈
嘔吐與噎膈,皆具有嘔吐的癥狀。然嘔吐之病,進食順暢,吐無定時。噎膈之病,進食哽噎不順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則因噎廢食。嘔吐大多病情較輕,病程較短,預(yù)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內(nèi)傷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較長,預(yù)后欠佳。
2、嘔吐與反胃
反胃系脾胃虛寒,胃中無火,難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終至完谷盡吐出而始感舒暢。嘔吐是以有聲有物為特征,多因胃氣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diào)和胃虛失和的不同,臨證時不難鑒別。
3、嘔吐物的鑒別
嘔吐物有寒熱虛實之別,根據(jù)嘔吐物性狀及氣味,也可以幫助鑒別。若嘔吐物酸腐量多,氣味難聞?wù)?,多屬飲食停滯,食積內(nèi)腐;若嘔吐出苦水、黃水者,多由膽熱犯胃,胃失和降;若嘔吐物為酸水、綠水者,多因肝熱犯胃,胃氣上逆,若嘔吐物為濁痰涎沫,多屬痰飲中阻,氣逆犯胃;若嘔吐清水,量少,多因胃氣虧虛,運化失職。
結(jié)語:看完了這么多關(guān)于介紹治療嘔吐的偏方以及這個嘔吐的診斷鑒別的仔細閱讀,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一個非常獨到的認識。所以,在這里推薦的偏方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要治療的話!請在醫(yī)師的叮囑下進行治療哦!
位置性眩暈又名壺腹嵴頂耳石癥,多見于40~60歲成人,女性多見??赡苁钱a(chǎn)生重力刺激敏感的誘因,由一定的頭位所誘發(fā)的,持續(xù)短于30秒的劇烈眩暈。
偏方一
黑豆30克,浮小麥30克,水煎服,治盜汗眩暈。
偏方二
治腎陽虛頭痛、眩暈:狗肉250克,天麻10克,黨參15克,附子10克,水煎去藥渣,飲汁食狗肉,每日l料。
偏方三
治體弱血虛、營養(yǎng)不良、眩暈:番茄100克,豬肝10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先將豬肝洗凈切片,用鹽、醬油、生粉、米酒攪勻;番茄洗凈,切開;生姜洗凈,去皮,切絲;粳米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文火煲20分鐘,放入番茄,生姜,煮10分鐘,再放入豬肝,煮沸幾分鐘至豬肝剛熟,調(diào)味佐膳。
偏方四
菊花粥:粳米100克煮粥,將熟時,加入菊花粉適量白糖調(diào)味食用。有祛風清熱,清肝火,降血壓的作用。適用于風熱目赤,肝火頭痛,高血壓,冠心病,眩暈,目暗等癥。汗多或脾虛便溏者不宜食用。
偏方五
葵花盤一個,烏雞蛋兩個,冰糖適量同煮湯,食蛋飲湯;或葵子6克,去殼研碎,睡前白糖水沖服,治眩暈。
告訴患者避免能激發(fā)的位置。如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病程已達1年,通??梢越?jīng)鼓室徑路,分離并切斷患側(cè)耳的供應(yīng)后半規(guī)管的神經(jīng)而獲緩解。在某些病例中這一治療可導致聽力損害。
眩暈患者發(fā)作期會出現(xiàn)旋轉(zhuǎn)、嘔吐,同時還會造成迷路、前庭、耳蝸器官損害,造成耳蝸毛細胞死亡和前庭功能喪失,進而引起耳鳴、耳聾、共濟失調(diào)等危害性。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樣治療眩暈?zāi)?治療眩暈的偏方有哪些?趕緊來看看!
眩暈偏方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原料:加減:取半夏10克,白術(shù)15克,茯苓20克,橘紅10克,天麻10克,牡蠣30克,澤瀉15克,竹茹10克。
做法:將上藥水煎2次,將藥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鎮(zhèn)肝熄風湯
原料:加減:取杭芍15克,玄參15克,龍骨20克,牡蠣20克,代赭石15克,龜板10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
做法:將上藥水煎2次,將藥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歸脾湯
原料:取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shù)10克,茯神15克,當歸15克,炒酸棗仁15克,遠志10克,龍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 10克,大棗10枚。
做法:將上藥水煎2次,將藥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若腎精耗傷引致的眩暈,可伴有腰膝酸軟,神疲健忘,遺精耳鳴,記憶減退等。
補腎定眩湯
原料: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藥30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15克,肉蓯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將上藥水煎 2次。
做法:將藥液混勻。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天麻燉豬腦
原料:天麻10克,豬腦1個洗凈。
做法:同放燉盅內(nèi),加水適量,隔水燉熟服食。用于治肝陽上亢眩暈。
五月艾煮雞蛋
原料:五月艾生用45克,黑豆30克,雞蛋2個。
做法:加水共煲熟服食。用于治血虛眩暈。
羊頭黃芪湯
原料:羊頭1個(包括羊腦),黃芪20克。
做法:水煎服食。用于治腎精不足眩暈。
結(jié)語:看完了這么多關(guān)于介紹治療眩暈的偏方的仔細閱讀,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治療眩暈都有了一個非常獨到的認識。所以,在這里推薦的偏方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要治療的話!請在醫(yī)師的叮囑下進行治療哦!
止嘔吐的偏方
1、飲羊奶治反胃干嘔
方劑:鮮羊奶適量。
制用法:將羊奶煮沸。每次飲1杯,每日2次。
功效:滋陰養(yǎng)胃。治陰虛所引起的反胃、干嘔等癥。
備注:羊奶比牛奶更富于營養(yǎng),尤其綿羊奶蛋白質(zhì)及脂肪量較多,是很好的補益之品。羊奶歸入胃、心、肺經(jīng),含蛋白質(zhì)、脂肪、破水化合物、磷、鐵及多種維生素成分,有滋潤心、胃的功能。
2、蘿卜蜂蜜止惡心嘔吐
方劑:蘿卜1個,蜂蜜50克。
制用法:將蘿卜洗凈切絲搗爛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
功效:健脾,和中,養(yǎng)胃。用治惡心嘔吐。
3、白胡椒半夏治嘔吐
方劑:白胡椒、制半夏、鮮姜等份。
制用法:前兩味共研細末。鮮姜煎湯。以姜湯和面同白胡椒末、半夏末調(diào)勻并捏成大丸粒。每服30-40丸,用姜湯送下,每日2次。
功效:暖腸胃。用治嘔吐(包括胃炎,幽門肥厚、狹窄,胃癌初期等的嘔吐)。
4、其他治療偏方
情志失調(diào)嘔吐吞酸,噯氣頻作,胸脅滿脹,口苦煩悶:
佛手、姜半夏各6克,厚樸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紫蘇葉、藿香各10克,柴胡6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吳茱萸3克,川黃連5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鮮竹茹20克,陳皮10克。水煎取汁服。
飲食所傷嘔吐酸腐,脘腹脹滿,不思飲食:
焦麥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烏30克,雞內(nèi)金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萊菔子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嘔吐了如何處理
了解了嘔吐發(fā)生的原因,便不難理解當人們吃進了不潔食物而造成嘔吐時,應(yīng)當把這些不清潔的食物吐出來,吐得越干凈越好,否則這些帶有細菌、病菌和毒素的食物在胃里或進到腸腔里,便會被人體吸收,引起菌血癥、毒血癥和毒素中毒。
正是為了避免引起不良后果的發(fā)生,所以不能止吐,把臟東西吐凈了,嘔吐便隨即而止。
臥床休息,頭應(yīng)偏向一側(cè),病人要嘔吐時,應(yīng)將病人扶起,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或肺炎。
對常見疾病,如急性胃炎、痢疾、胃神經(jīng)官能癥、流行性感冒及暈動病的病人可作相應(yīng)處理,口服鎮(zhèn)吐藥胃復(fù)安5—10毫克,一日3次或解痙劑阿托品O.5—1.0毫克,1日3次,另外可加服鎮(zhèn)靜藥物如安定2.5—5毫克。
用冰袋或冷毛巾置于患者胃部,可以止住惡心或嘔吐。
嘔吐的預(yù)防方法
1、起居有常,生活有節(jié),避免風寒暑濕外邪侵襲。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對肝氣犯胃者,尤當注意。
3、飲食方面也應(yīng)注意調(diào)理。脾胃素虛者,飲食不宜過多,同時勿食生冷瓜果等,禁服寒涼藥物。若胃中有熱者,忌食肥甘厚膩、辛辣香燥、醇酒等物品,禁服溫燥藥物,戒煙。
4、對嘔吐不止的病人,應(yīng)臥場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服藥時,盡量選擇刺激性氣味小的,否則隨服隨嘔,更傷胃氣。服藥方法,應(yīng)少量頻服為佳,以減少胃的負擔。根據(jù)病人情況,以熱飲為宜,并可加入少量生姜或生姜汁,以免格拒難下,逆而復(fù)出。
宜食用食物:
宜吃易消化、軟、爛的食物;
宜吃清淡少油、低脂低鹽的食物。
忌食用食物:
忌吃過硬、過冷、過期、過熱食物;
忌吃甜點心、油炸、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