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落枕脖子疼偏方
男性養(yǎng)生偏方。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睡覺落枕脖子疼偏方,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睡覺落枕脖子疼偏方
1、治療落枕的小辦法可以用棉布浸泡在老陳醋中一會后,把棉布拿出來然后敷在脖子的痛疼部位,在這個基礎上找來熱水袋,裝上熱水放在棉布上熱敷落枕的部位。熱敷半個小時。
2、一覺醒來后發(fā)現(xiàn)落枕了比較適合的急用辦法是冷敷,方法是找來毛巾包住冰塊,然后把包好的冰塊冷敷在脖子上,時間大概要15分鐘,如果在家方便的話可以每小時冷敷。
3、用手部按壓穴位幫助緩解落枕的情況,用兩手的手指來按壓腦后發(fā)跡線上方的部位、然后再按壓落枕穴,落枕穴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之間,按壓這兩個穴位出現(xiàn)酸痛感為止。
如何緩解落枕
1、旋轉腳指頭
把落枕側的腳抬起來,將大腳趾掰開,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慢慢地按摩、旋轉,約每秒一圈,有脹痛的感覺時落枕便可緩解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按摩旋轉大約需要10分鐘,以感到脖子疼痛緩解為宜,這樣可以對落枕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中草藥內服療法
葛根、赤芍各12克,麻黃6克,桂枝10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3、刺灸療法
刺大椎、風池、天柱、外關、肩外俞、絕骨等穴,并可加灸。每次5穴,每日1次,交替針刺。
4、按摩療法
讓患者正坐于方凳上,醫(yī)者立在病人背后,先用雙手從頸后起,分別向兩肩及背部輕撫幾遍,使頸部肌肉放松,再按壓、拿揉肩井、風池、大椎、身柱等穴各30下,最后在頸部涂紅花油或風油精(市售藥),用烤熱的木梳背沿患側斜方肌及胸鎖乳突肌自上而下梳熨30下,以疏通經絡、調暢氣血。
5、拔罐療法
先在頸、肩、背部找出二三個壓痛點,在壓痛點上用三棱針劃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許即起罐。
6、耳穴壓豆療法
取耳穴頸、神門穴及耳部敏感點,把綠豆壓在選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傷濕止痛膏粘貼固定。每日按壓3次,每次2分鐘。
7、外敷療法
用大黃150克,蒲公英、木瓜各60克,桅子、蟲各30克,乳香、沒藥各15克,共研細末,用凡士林調敷患處。適用于腫痛較重者。
8、撫摸療法
讓患者正坐,術者立于一側,先用雙手從患者頭頂分別向左右撫摸,到耳尖為止,再用雙手從兩鬢角向后撫摸,到耳尖為止,然后用雙手從兩耳尖開始,沿耳前向頜角方向撫摸,最后用雙手從兩太陽穴開始,沿耳尖、耳后、頸部方向撫摸,到岡上肌為止。撫摸時手法要輕軟柔和,遇到痛點時,輕揉按壓10余下,以增強效果。
9、藥枕療法
用葛恨100克,獨活、羌活、防風、蘇木各30克,威靈仙60克,共打碎,加晚蠶砂200克摻勻,用白酒炒熱,裝入布袋內,枕于頸項部疼痛處。
10、防治落枕一法
從心向下,聳肩縮頸,然后脖子慢慢轉到左邊看到肩,再從左邊慢慢轉到右邊,再轉回到左邊依次做七八次就行了。一下不能做七八次,可以少做,每天堅持活動一次。
11、醋敷法治落枕
取食醋100克,加熱至不燙手為宜,然后用紗布蘸熱醋在頸背痛處熱敷,可用兩塊紗布輪換進行,痛處保持濕熱感,同時活動頸部,每次20分鐘,每日2至3次,兩日內可治愈。
12、冷敷
一般落枕都屬于急性損傷,多見局部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捎妹戆毿”7蠡继?每次15-2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13、熱敷
待到炎癥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可用熱毛巾濕敷,亦可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干敷。
如何預防落枕
1、要選擇有益于健康的枕頭,用枕不當是落枕發(fā)生的原因之一。
2、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勢,如俯臥把頭頸彎向一側;在極度疲勞時還沒有臥正位置就熟睡過去;頭頸部位置不正,過度屈曲或伸展等。
3、要注意避免受涼、吹風和淋雨,晚上睡覺時一定要蓋好被子,尤其是兩邊肩頸部被子要塞緊,或是用毛衣圍好兩邊,以免熟睡時受涼使風寒邪氣侵襲頸肩部引起氣血瘀滯、脈絡受損而發(fā)病。
4、要注意飲食平衡,葷素合理搭配,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鈣的食品,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豆制品等。
5、要經常適量運動,尤其是頸椎的活動操,如做“米”字操,這是一種操作簡便的頸部保健操。
yS630.Com相關推薦
寶寶睡覺的時候不太會調整自己的睡姿,很容易出現(xiàn)睡覺落枕的情況,這時媽媽要教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覺姿勢。如果寶寶第二天早上落枕了,那么家長可以幫孩子脖子,或者是用熱水熱敷一下后脖子的部位,嚴重的話可以帶孩子去醫(yī)院就診,醫(yī)生可以采取針灸等方法治療。
寶寶落枕的癥狀
寶寶落枕的癥狀與成年人類似,頸部肌肉的疼痛感(有時也可能延伸到背部)和僵硬感會限制脖子的自由活動。寶寶年紀比較小可能不能清楚地表達出頸部不舒適的感受,所以如果媽媽們發(fā)現(xiàn)寶寶脖子有歪斜的情況并且情緒很不好,不停地哭鬧或者煩躁,很有可能是落枕導致的。
寶寶落枕怎么辦
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針灸、藥物、熱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為佳。家人可幫助落枕寶寶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但是具體的緩解方法,還要根據(jù)醫(yī)生的建議來進行,以免傷害到寶寶身體:
1.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后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松弛而止痛。
2.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云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后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埋穴于頸、枕區(qū),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鐘,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后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鐘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鐘。
7.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10.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睡落枕了脖子這種現(xiàn)象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最大的特點就是脖子疼,劇烈的疼痛使得脖子不能隨意的扭動。落枕的現(xiàn)象最容易出現(xiàn)在青壯年身上,頸部活動受限的狀況對正常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不過只要方法得當,恢復起來是很快的。那么,睡落枕了脖子疼怎么辦?
落枕是一種常見睡眠癥狀,偶爾也會出現(xiàn)在寶寶身上,這需要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落枕的常見原因是入睡前并無任何異常癥狀,晨起后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于睡眠之后,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系。
寶寶落枕的原因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于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于過伸或過屈狀態(tài),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jié)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fā)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二是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家人可幫助落枕者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落枕的治療方法如下: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后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松弛而止痛。
2、熱敷: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耳針:耳針埋穴于頸、枕區(qū),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鐘,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4、針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后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鐘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鐘。
5、選用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云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脖子是人體很脆弱的地方,古人上吊就是如此,脖子輕輕一勒就會斷掉了。所以平時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脖子。摔跤之后先用手按摩按摩,或者是去醫(yī)院請醫(yī)院幫助自己調整下,自己切不可用力太大,不然會傷及到自己的脖子的。平時累了記得用熱毛巾熱敷一下后脖子對自己的身體很有幫助的。
1、做肩頸保健操
將頭偏向左肩,左手越過頭頂放在頭的右邊,另一只手放在右肩上。然后非常輕柔地試將頭向左拉,再將頭偏向右肩,做同樣的動作。
2、請醫(yī)生做按摩
病人端坐于方凳上,醫(yī)者站于其后或一側。取穴風池、頸中、肩井、肩外俞、絕骨、落枕穴。
用自己的拇指在頸部做推法,理順筋肉,這樣來回幾次。另外用拇指按壓疼痛的地方。
以消散筋結。一手按住痛點,另一手扶于頭頂部,做頸部的屈伸、旋轉活動法。其活動范圍可逐漸加大,以改善頸部的活動功能。
3、頸部側扳法
讓醫(yī)生站在病人的后面,病人坐在椅子上。
醫(yī)者右手虎口張開卡在頸部的左側,左手扳于頭部右側,向左用力,囑病人充分放松,兩手成相反方向。當側屈至最大角度時,稍加用力扳動,并可發(fā)出“響聲”。然后用同法施于對側。
4、頸部旋轉扳動法
病人端坐于方凳上,醫(yī)者站于其后。
醫(yī)者一手扶于后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頜部,稍加活動后,囑病人充分放松,當旋轉至最大角度時,兩手成相反方向扭轉,并可發(fā)出“響聲”。然后用同法施于對側。
導讀:脖子落枕怎么辦?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現(xiàn)過落枕現(xiàn)象。那么脖子落枕怎么辦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有效治療脖子落枕的方法。
脖子落枕怎么辦
1、按摩療法
患者正坐于方凳上,醫(yī)者立于病人背后,先用雙手從頸后起,分別向兩肩及背部輕撫幾遍,使頸部肌肉放松,再按壓、拿揉肩井、風池、大椎、身柱等穴各30下,最后在頸部涂紅花油或風油精,用烤熱的木梳背沿患測斜方肌及胸鎖乳突肌自上而下梳熨30下,幫助疏通經絡、調暢氣血。
2、拔罐療法
首先在頸、肩、背部找出兩三個壓痛點,在壓痛點上用三棱針劃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許即起罐。
3、耳穴壓豆療法
取耳穴頸、神門穴及耳部敏感點,把綠豆壓在選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傷濕止痛膏粘貼固定。每日按壓3次,每次2分鐘。
4、運動療法
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頭先向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后向上仰頭,眼睛看向天花板。停留3秒鐘后再低頭,如此反復20次。
5、撫摸療法
患者正坐,醫(yī)者立于一側。先用雙手從患者頭頂分別向左右撫摸,到耳尖為止,再用雙手從兩鬢角向后撫摸,到耳尖為止,然后用雙手從兩耳尖開始,沿著耳前向頜骨方向撫摸,最后用雙手從太陽穴開始,沿耳尖、耳后、頸部方向撫摸,到岡上肌為止。撫摸時手法要輕柔,遇到痛點時,輕柔按壓10余下,以增強效果。
6、刺灸療法
針刺大椎、風池、天柱、外觀、肩外俞、絕骨等穴,并可加灸。每次5穴,每日1次,交替針刺。
落枕的原因
1、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于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于過伸或過屈狀態(tài),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jié)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fā)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
2、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3、某些頸部外傷也可導致肌肉保護性收縮以及關節(jié)扭挫,再逢睡眠時頸部姿勢不良,氣血壅滯,筋脈拘攣,也可導致本病。
4、素有頸椎病等頸肩部筋傷,稍感風寒或睡姿不良,即可引發(fā)本病,甚至可反復落枕。
落枕嚴重時連抬頭都很困難,所以疾病防治很重要。如何預防落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預防落枕
1、枕頭要合適
按照人的生理特點,枕頭應該在10至15厘米之間為宜,不能太高,也不宜過低。枕頭也不宜太寬,寬度應保持在肩至耳朵的距離即可,枕頭也不宜太硬。此外,還可以在枕頭里面加入相關的中藥,如甘草、當歸等,這樣可以促進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有助預防落枕。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jié),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jié),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xiàn)老化,并出現(xiàn)慢性勞損,會繼發(fā)一系列癥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鐘,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fā)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注意飲食
飲食中應該多進食骨頭湯,牛奶以及新鮮蔬菜等,補充人體所需要的鈣元素與維生素。因為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維生素是新陳代謝不可少的元素,補充鈣和維生素有助于頸部的健康。
5、多活動頸部
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因為長期保持坐著的狀態(tài),身體沒有什么運動,這不利于頸部的保健,所以像長期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特別應該抬頭活動頸部,防止頸肌慢性勞損,有助于減少落枕。
落枕,好發(fā)于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所以,大家在睡覺時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脖子落枕按摩什么穴位
1、脖子落枕按摩落枕穴
中醫(yī)針灸當中,有個“落枕穴”,在手背側,第2、第3掌骨之間,指掌關節(jié)后一點的地方。該穴是治療落枕的特效經驗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要領: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輕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鐘;在按摩穴位的過程中,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松馳,然后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并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xiàn)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2、什么是落枕
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fā)于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fā)病經過是入睡前并無任何癥狀,晨起后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于睡眠之后,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系。
3、落枕的原因
睡姿不良
睡眠時姿勢不良,如:俯臥把頭頸彎向一側,在極度疲勞時還沒有臥正位置就熟睡了,頭頸部位置不正或過度屈曲、伸展等,使得肌肉一側過度緊張,使頸椎小關節(jié)錯位,時間一長就發(fā)生了靜力性損傷,則容易造成落枕。
風寒
睡眠時如沒注意保暖,使頸部受風寒或盛夏貪涼,寒冷刺激使得頸部和背部的氣血運行不暢,筋絡痹阻,從頸部僵硬疼痛,從而造成落枕。
枕頭不合適
枕頭的作用是使頭與腰椎保持平衡,這樣才不會使頸椎受壓。如果枕頭過硬,使頭部與枕頭接觸面過少,局部壓力過大,造成對局部神經的壓迫過大,第二天早上產生頭、頸、背、臂、手等部位麻木或疼痛;而過軟的枕頭難以保持枕頭的高度,且對頭皮壓迫面積大,不利于血液循環(huán),同時透氣性能差,使得睡眠時難以充分的呼吸,也會增加落枕的幾率。
頸椎病
如果自身具有頸椎病或頸肩部損傷,如遇輕微的風寒或睡眠姿勢不當,就會引起頸部的疼痛,可出現(xiàn)反復落枕的現(xiàn)象。如一年里多次落枕,就是早期頸椎病的一種表現(xiàn)。
頸部外傷
頸部的外傷會導致肌肉保護性收縮以及關節(jié)扭挫,在睡眠過程中如沒睡好的話,致使氣血流通不暢,筋脈拘攣,就會造成頸部肌肉酸痛,發(fā)生落枕。
落枕一般幾天才能好
落枕和睡眠姿勢以及頸部受風寒有著密切的關系,起病較快,病程也很短,一般1周以內都能痊愈。落枕是可以自愈的,不嚴重的落枕三五天就會好,無需過多治療。如果及時治療落枕可縮短病程,不以治療者也可自愈,但復發(fā)機會較多。
落枕的自我療法
1、伸縮頸部:坐站均可,挺起胸部,先將頸部向上伸,盡量伸至最長,至不能再伸長時,盡量向下縮,縮至不能再縮短時,改為向上伸,這樣能防止頸部肌肉發(fā)生粘連,連續(xù)伸縮30次。
2、旋轉頸部:坐站均可,先將頸部盡量向左轉動,兩眼看左肩膀,停5秒鐘后,頸部向右轉動,看右肩膀,左右旋轉各20次。
3、輕揉頸部:解開上衣領扣,將兩手掌搓熱,頸部盡量向上伸,用兩手掌在頸部輕輕揉搓,先輕后重,直到局部發(fā)熱為止。
4、左右歪頭:坐站均可,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左歪,左耳盡量貼靠左肩,然后再將頭向右歪,右耳盡量貼靠右肩,左右歪頭20次。
5、低頭仰頭:坐站均可,頭先向下低,盡量讓下頜骨貼近胸部,停5秒鐘后改為盡量仰頭,眼看天空或房頂,停5秒鐘后再低頭,如此反復做20次。
6、搖擺下頜:坐站均可,向左右擺動下頜,先輕后重,盡量使頸部肌肉有牽拉感,從幅度小到幅度大,連續(xù)30次。
7、聳動雙肩:坐站均可。兩肩膀同時向上下聳動,先輕后重,先慢后快,連續(xù)30次。
8、拍打雙肩:坐站均可,用左手搭在右肩膀上,用右手搭在左肩膀上,兩手同時拍打兩側肩膀,先輕后重,連續(xù)30次。
9、按摩枕部:解開上衣領口,將兩手搓熱,放在枕部(后腦勺)轉圈按摩,先輕后重,直到局部發(fā)熱為止。
10、以頭“寫”字:以自己的頭部擺動模仿筆,向空中做“寫”字狀,使點頭的動作讓頸部、頭部的肌肉得到上下、左右、前后各方位的活動,消除局部的氣血淤滯、通經活絡,防止肌肉粘連。可寫“永”字,也可寫自己的姓氏,感到頭頸部發(fā)熱時為止。
以上幾項動作,可以全做,也可以選擇幾項自己喜歡的做,一般做3-5天,即能將落枕治愈。
脖子落枕按什么穴位
1、脖子落枕按什么穴位
按摩穴位可以治療落枕,位置:落枕穴在手背側,當?shù)诙⒌谌乒侵g,掌指關節(jié)后約1厘米處。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壓揉按落枕側的“落枕穴”,并同時活動被切壓手的手指,以加強穴位的指壓感覺。按摩手部的同時,緩慢活動頸部: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并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
2、落枕的自我療法
伸縮頸部:坐站均可,挺起胸部,先將頸部向上伸,盡量伸至最長,至不能再伸長時,盡量向下縮,縮至不能再縮短時,改為向上伸,這樣能防止頸部肌肉發(fā)生粘連,連續(xù)伸縮30次。
旋轉頸部:坐站均可,先將頸部盡量向左轉動,兩眼看左肩膀,停5秒鐘后,頸部向右轉動,看右肩膀,左右旋轉各20次。
3、 按摩落枕穴位的作用
釋名:本穴治療落枕病癥有特效,故名。落枕穴是治療睡覺時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命名為落枕穴。
位置:在手背側,當?shù)诙⒌谌乒侵g,掌指關節(jié)后約0.5寸處。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就是落枕穴。
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
為什么會落枕
椎間關節(jié)存在問題,椎間關節(jié)可以保證頸椎的穩(wěn)定,一旦椎間關節(jié)以任何一種方式受傷了,多引起落枕。然而,唯一的椎間關節(jié)問題的診斷,是頸部診斷性注射某種物質才行,臨床并不常用。肌肉痙攣,在孩童和青少年中,肌肉痙攣是落枕的常見原因。
頸神經根病,這是由于神經刺激引起的頸部疼痛。按摩疼痛區(qū)域:要想緩解肌肉疼痛,按摩是個不錯的方法,您可以找專門的脊椎按摩師來幫忙。
練習增大活動范圍的運動:這可以加快您的脖子再次活動的速度。慢慢地由左向右、由上而下地活動您的脖子。運動的關鍵是,一定要輕柔緩慢地做這些練習,否則會加重落枕的癥狀。
落枕幾天能好
落枕雖然算不了什么大病,一般情況下也不用到醫(yī)院進行專門的治療,慢慢的可以自愈。但是給日常的生活工作或多或少帶來些不方便,那么落枕后究竟需要幾天才能好呢?這個問題因人而異,不過大體上有個一個星期的時間,落枕癥狀基本上都能消失,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除外。
落枕以后,可以自己進行一些方法來有效的減輕疼痛的癥狀,并且促進早日恢復正常。首先,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按摩的人要站在病人的身后,用一根手指輕輕按患者的頸部,找出最痛的那點,然后用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
要讓落枕者有酸痛的感覺,然后再用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松弛而止痛,每天堅持做一次,能很好地緩解疼痛。如果沒有別的人可以幫忙,也可以采用自我按摩:用兩手手掌在頸部用力按摩,直到局部發(fā)熱為止。
別以為落枕只是一件小事,它可能就是頸椎病的一種征兆。當你晚上睡覺落枕第二天腰酸背痛的時候,千萬不要太大意了。多注意一下生活養(yǎng)生的方法,多保養(yǎng)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才不會因為落枕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
人的一生,有1/4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如果不注意用枕保健,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的韌帶、關節(jié)囊和筋膜松弛,到了頸部慢性勞損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比注意用枕保健的人提前出現(xiàn)落枕現(xiàn)象。
落枕是頸椎病的一個信號,說明頸椎周圍的韌帶已松弛,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功能,稱為頸椎失穩(wěn),椎關節(jié)已有發(fā)生錯位的可能。繼椎關節(jié)失穩(wěn)、錯位之后,可累及椎間盤,骨質增生加速,進而發(fā)展成為頸椎病。
預防落枕有兩個簡單的辦法,一是要選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頭。何謂符合生理要求?仰臥時,枕頭能保持頸曲的弧度,枕頭邊緣應保持弧形,不能呈斜坡形;枕頭高度要符合個人的肩寬,仰臥時枕高約一拳,側臥時枕高應為一拳加二指。其次要注意正確的睡眠姿勢。正確的睡姿是以仰臥為主,左、右側臥為輔。要保證仰臥時枕頭維護頸部的生理彎曲,使胸部在仰臥中保持呼吸暢順,全身肌肉能較好地放松,這樣還有利于加深睡眠深度。
如果有一天,你早上起床偶爾發(fā)現(xiàn)自己睡落枕了,該怎么辦?專家告訴你,只要將你的腳抬起來,把大腳拇趾掰開,按順時或逆時的方向慢慢地按摩旋轉,則你的落枕將獲得最大修復。如果發(fā)覺腳拇趾肌肉緊繃,那表示您的脖子扭傷了,得要上醫(yī)院看醫(yī)生。記住,左腳管左邊,右腳管右邊,經常按摩,將直接或間接疏緩頸項的肌力,有助于預防脖子的傷害。此外,拿吹風機用暖風吹脖子,也可促進那根打了結的筋舒展開來。
落枕一般是因為睡眠時頭部位置不當,或枕頭過高,或肩部受風等因素引起的,落枕表現(xiàn)為:落枕的人清早起床后感到頸部疼痛,且不能轉動,用指壓有痛感。
(一)治療落枕的方法:
(1)局部熱敷,用熱毛巾敷患處,一天多敷幾次,效果較好
(2)按摩、推拿局部痛點,同時配合慢慢活動
(3)貼傷濕止痛膏,必要時針炙,效果都比較好
(二)穴位按摩
講到落枕治療之法,各書不一,歸納起來是按摩天牖、風池、啞門、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風,或乳突、發(fā)后、手三里等,經我實踐,腫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壓法指壓,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療效更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三)防治脖子痛的簡易保健操
①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②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④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⑤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預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勢和枕頭不宜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