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彪S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guān)注,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如何避免走入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雀梅藤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雀梅藤的簡介
雀梅藤,別名刺楊梅、對節(jié)巴、酸梅簕、札梅、刺晚、對接木、瘤毒藤、摘木、雀梅酸、五金龍、巖溪蓄、對節(jié)刺。
藤狀或直立灌木;小枝具刺,互生或近對生,褐色,被短柔毛。葉紙質(zhì),近對生或互生,通常橢圓形,矩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稀卵形或近圓形,長1-4.5厘米,寬0.7-2.5厘米,頂端銳尖,鈍或圓形,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沿脈被柔毛,側(cè)脈每邊3-4(5)條,上面不明顯,下面明顯凸起;葉柄長2-7毫米,被短柔毛。
花無梗,黃色,有芳香,通常2-數(shù)個簇生排成頂生或腋生疏散穗狀或圓錐狀穗狀花序;花序軸長2-5厘米,被絨毛或密短柔毛;花萼外面被疏柔毛;萼片三角形或三角狀卵形,長約1毫米;花瓣匙形,頂端2淺裂,常內(nèi)卷,短于萼片;花柱極短,柱頭3淺裂,子房3室,每室具1胚珠。核果近圓球形,直徑約5毫米,成熟時黑色或紫黑色,具1-3分核,味酸;種子扁平,二端微凹?;ㄆ?-11月,果期翌年3-5月。
繁殖用播種或扦插。要求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疏松、排水良好之土壤。栽培容易,寒冷地區(qū)須冷室越冬。溫暖地區(qū)常作綠籬及制作盆景;果甜可食,嫩葉代茶,根可供藥用。
產(chǎn)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常生于海拔21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林下或灌叢中。印度、越南、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雀梅藤的功效與作用
富含成分:根含大麥芽堿(hordenine),無羈萜(friedelin)。莖含表無羈萜醇(epi-friedelinol),大黃素(emodin),大黃素-6-甲醚(physcio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及奧寇梯木醇-3-乙酸酯(ocotillo 3-acetate)。
性味歸經(jīng):甘;淡;平。肺;腎經(jīng)。
功效主治:降氣;化痰;祛風利濕??人?哮喘;胃痛;鶴膝風;水腫。
應(yīng)用:
1、治療肺癌、胃癌、結(jié)腸癌:雀梅藤15~30g,水煎服。
2、治療肺癌、胃癌:雀梅藤、滿山香、重樓、金絲桃、薏苡仁各30g,六方藤16g, 三七、百合各10g,雪上一枝蒿0.5g,黃芪50g,水煎服。
雀梅藤的市場信息
1、雀梅藤的價格
尚不明確,可到當?shù)厥袌隽私狻?/p>
2、雀梅藤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雀梅藤的保存方法
采根,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相關(guān)閱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ㄈ该诽佟?/p>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
【別名】紅藤、皺錦藤、柄花雀梅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ㄈ该诽俚墓麑?。
【原形態(tài)】?;ㄈ柑?藤狀灌木,高約2.5m。無刺或具利。小枝紅褐色,無毛,老枝灰褐色。葉互生或近對生;葉柄長5-13mm,無毛或被微柔毛;托葉鉆形;葉片紙質(zhì),長圓形、長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2cm,寬2.5-5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花具1-3mm長的梗,白色或黃白色,無毛,單生或數(shù)個簇生排列成疏散的總狀或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序軸無毛,長3-17cm;萼片5,卵狀三角形,先端尖;花瓣5,匙形,先端微凹;子房3室。核果近球形,直徑4-5mm,熟時紫紅色。種子2顆,扁平,兩端凹入?;ㄆ?-11月,果期翌年3-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2500m的山坡、林下、灌叢中或陰處巖石縫隙上。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降火。主胃熱口苦;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果:有清胃熱和火熱的功效。
【摘錄】《中華本草》
?;ㄈ该诽僭谥兴幹械睦寐蔬€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yīng)該在充分了解了?;ㄈ该诽俚墓πШ妥饔弥笤偈秤?。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
雀梅藤的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降氣;化痰;祛風利濕。主咳嗽;哮喘;胃痛;鶴膝風;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醫(yī)藥價值:本種的葉可代茶,也可供藥用,治瘡瘍腫毒;根可治咳嗽,降氣化痰;果酸味可食;由于此雀梅藤盆景植物枝密集具刺,在南方常栽培作綠籬。
藥理作用:
1、本品根的醇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S37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別為59.9%、 42%,對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為61%。
2、 乙醇提取物用氯仿提取所得的粗堿部分對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抑制率為83.3%,對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54.3%。麥胚堿對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50.5%。
作用:
1、治療肺癌、胃癌、結(jié)腸癌 雀梅藤15~30g,水煎服。
2、治療肺癌、胃癌 雀梅藤、滿山香、重樓、金絲桃、薏苡仁各30g,六方藤16g, 三七、百合各10g,雪上一枝蒿0.5g,黃芪50g,水煎服。
化學成分:根含大麥芽堿(hordenine),無羈萜(friedelin)。莖含表無羈萜醇(epi-friedelinol),大黃素(emodin),大黃素-6-甲醚(physcio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及奧寇梯木醇-3-乙酸酯(ocotillo 3-acetate)。
雀梅藤的副作用
尚不明確。
雀梅藤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書籍記載:
《廣西藥植名錄》:祛毒,生肌。治瘡疥。
《中華本草》:雀梅藤藤狀或直立灌木。小枝具刺,灰色或灰褐色,被短柔毛,常對生。葉對生或互生;葉柄長2-7mm,被短柔毛;葉片紙質(zhì),橢圓形、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4.5,寬0.7-2.5cm,先端銳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沿脈被柔毛。
花兩性,無梗,黃色,芳香,穗狀或圓錐狀花序;花序軸長2-5cm,被絨毛或密短柔毛;花萼5,裂片三角形,外面被疏柔毛;花瓣5,匙形,先端2淺裂,常內(nèi)卷,短于萼片;花柱極短,柱頭3淺裂,子房3室。
《廣西藥植名錄》:別名刺楊梅、對節(jié)巴、酸梅簕、札梅、刺晚、對接木、瘤毒藤、摘木、雀梅酸、五金龍、巖溪蓄、對節(jié)刺。
附方:治水腫。雀梅藤二層皮,朱砂一錢五分,綠豆粉一兩。研末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開水送下。
雀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雀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很多久遠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雀的記載,雀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嘉賓(崔豹《古今注》),家雀(《普濟方》),瓦雀(《滇南本草》),賓雀(《綱目》),麻禾雀(《本草述》),樹麻雀、老家賊、只只(《中藥志》),查母塞刀姆(朝名)。
【來源】為文鳥科動物 麻雀 的 肉 或 全體 。
【原形態(tài)】麻雀(《滇南本草》)
【生境分布】多棲于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分布幾遍平原和丘陵塊帶。
【性味】甘,溫。
【歸經(jīng)】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命門。"
【功能主治】壯陽益精,暖腰膝,縮小便。治陽虛羸瘦,陰痿,疝氣,小便頻數(shù),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煨食、熬膏、煅存性研末或為丸。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
【附方】①治老人臟腑虛損羸瘦,陽氣乏弱:雀兒五只(治如食法),粟米一合,蔥白三莖(切)。將雀兒炒熱,次入酒一合,煮少時,入水二盞半,下米作粥欲熟,下蔥白五味等,候熟空心食之。(《養(yǎng)老奉親書》)
【備注】本動物頭部的血(雀頭血)、腦髓(雀腦)、卵(雀卵)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由以上對雀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雀對人體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可以改善人體的一些不好的癥狀,對人體是很有用的一種藥材。
搜索海雀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海雀長的非常可愛,嘴巴看起來有點像鴨子,顏色以黑白色為主,而且黑白色的搭配方式和企鵝特別的像。但是在個頭上,海雀比企鵝要小一點。世界上海雀的種類有十多種,我們國家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左右。那海雀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功效與作用:痰多、咳嗽、干火、熱毒。淋巴腺腫脹者最適而飲用,近年傳聞能抗癌。
海雀是鳥綱鷗形目海雀科鳥類的通稱。海雀與善知鳥、海鳩有近親關(guān)系,全世界有13屬21種。是典型的海鳥,體羽黑白色。中國有3種:扁嘴海雀在中國青島和連云港附近島嶼上繁殖。角嘴海雀體長約350毫米;嘴厚而側(cè)扁,基部著生有角狀物;眼上方和嘴基各長出一撮白而長的羽毛。斑海雀體型與扁嘴海雀和角嘴海雀相似。
海雀前趾間有蹼膜,后趾缺如。翅窄而短小,尾短。體羽黑白二色,雌雄羽色相似。其體型、習性均類似企鵝(但它會飛),是趨同進化的結(jié)果。
海雀生活在北極地區(qū),一些品種冬季在溫帶地區(qū)度過。海雀善于游泳和潛水,一般能潛入水下10米以上。以魚類、甲殼動物和其他海生無脊椎動物為食。
海雀平時棲息于海洋上,只有繁殖時期才到岸邊的島嶼或陸地上來。上岸時大致呈直立式,狀如企鵝。善于游泳和潛水,一般能潛入水下10米以上。以魚類、甲殼動物和其他海生無脊椎動物為食。
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區(qū)繁殖,冬時南遷到地中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國臺灣省。
地域分布:
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區(qū)繁殖,冬時南遷到地中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國臺灣省。海雀集群繁殖,兩性都抱窩育雛。每窩產(chǎn)卵1枚,梨形,白、藍灰、綠色,有的具桂紅色斑點。孵化期30~36天。
中國有3種:扁嘴海雀、角嘴海雀和斑海雀。
大海雀滅絕的最主要原因即人類的屠殺。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北美東部地區(qū),宰殺大海雀的記錄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區(qū),宰殺大海雀的記錄則可追溯至公元5世紀。此外,在紐芬蘭島一處公元前2000年墓穴的陪葬品中,也曾發(fā)現(xiàn)一件由200只大海雀皮毛制作成的衣服。盡管如此,在公元8世紀之前,人類對大海雀的宰殺對其整個物種的生存而言,并不構(gòu)成很大的威脅。
很多人對雀卵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雀卵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來源】為文鳥科動物 麻雀 的 蛋 。
【性味】甘咸,溫。
【歸經(jīng)】《會約醫(yī)鏡》:"入腎、命門二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腎陽,益精血,調(diào)沖任。治男子陰痿,女子血枯、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或入丸劑。
【注意】《本草經(jīng)疏》:"陰虛火盛者忌之。"
【附方】①治男子陰痿不起,女子帶下,便溺不利,除疝瘕,決癰腫,續(xù)五臟氣:雀卵白和天雄末、菟絲子末為丸,空心酒下五丸。(《食療本草》)
【各家論述】①《本草圖經(jīng)》:"《素問》云:胸脅支滿者,妨于食,病至則先聞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后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治之以烏鲗骨、藘?nèi)?,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后飯,飲鮑魚汁以利腸中及傷肝也。飯后藥先,謂之后飯。按古《本草》烏鲗骨、藘?nèi)愕炔⒉恢窝荩唤?jīng)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耳。"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中藥雀卵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考慮將雀卵應(yīng)用起來。
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雀翹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guān)于雀翹的小常識吧。
【別名】去母、更生(《別錄》)。
【來源】為蓼科植物 箭葉蓼 的 果實 或 全草 。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莖細長,長可達1米,蔓延或半直立,四棱形,無毛,沿棱上具倒生鉤刺。葉片長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5~2.5厘米,基部深凹缺,具卵狀三角形的葉耳,無毛,僅沿下面中脈具鉤刺,質(zhì)稍薄;葉柄長達2厘米,柄上具3~4或1~2排鉤刺;托鞘長5~10毫米,膜質(zhì),無毛。頭狀花序頂生,通常成對,花密集,但數(shù)目不多,花梗平滑無毛;苞長卵形,銳尖;花被5裂,白色或粉紅色,雄蕊8;花柱3,分裂。瘦果三棱形,黑色,長約3毫米,為宿存的花被所包裹?;ㄆ?~6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腳、路旁、水邊。分布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河南、陜西、山東、江蘇、浙江、臺灣等地。
【性味】①《別錄》:"(果實)味咸。"
【功能主治】①《別錄》:"(果實)主益氣,明目。"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雀翹,生藍中。葉細黃,莖赤有刺,四月實,實銳,黃中黑。五月采,陰干。
通過上面文章關(guān)于中藥雀翹的介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藥雀翹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對雀翹等中藥多做點了解。
雀甕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它是中藥的一種,古代醫(yī)書里對于它的記載也很多,雀甕有很多的藥用價值,能夠用來治療我們身體出現(xiàn)的一些不適癥狀,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雀甕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黃刺蛾[成蟲名]、棗刺蛾、刺毛蟲、洋辣子、天漿子、棗八角
【來源】昆蟲綱鱗翅目刺蛾科 黃刺蛾 Monema flavescens Walker [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以 帶有石灰質(zhì)硬繭的蛹 入藥。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
【功能主治】清熱定驚。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本經(jīng)》
雖然雀甕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省雀花做為一種中藥,藥用價值是很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來了解一下。
【別名】白克木
【來源】為金縷梅科植物 馬蹄荷 的 莖 。全年可采。切碎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喬木,高20米。樹干粗直,禿凈而光滑;小枝有膨大的托葉環(huán)和節(jié)。單葉互生;革質(zhì);寬卵形,長10~17厘米,寬9~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不分裂或掌狀3淺裂,掌狀脈5~7條;葉柄長3~6厘米;苞片狀托葉2片,長2~3厘米,厚革質(zhì),裹住芽體,脫落性。頭狀花序腋生,有10~12朵花;花兩性或單性;萼齒短,鱗片狀;花瓣2~5,條形,長為花柱之半,或不存在;雄蕊10~14,與花柱等長,花藥橢圓球形。花絲絲形;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3個,花柱2。頭狀果序直徑2厘米;蒴果卵形。種子具翅,亮黑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密林中。分布云南、貴州、廣西等地。
【性味】酸澀,溫,小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活絡(luò)止痛。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辭典》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省雀花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陽雀花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陽雀花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別名】渣瑪興(藏名)。
【來源】為豆科植物 云南錦雞兒 的 花 。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高1~2米;多分枝,外皮灰褐色。托葉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長枝上的葉軸宿存并硬化成針刺,長2~5厘米,短枝上的葉軸脫落;羽狀復(fù)葉,小葉10~14片,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約7~9毫米,寬3~3.5毫米,先端有短硬尖,下面被短柔毛?;▎紊换üV胁坑泄?jié);花萼闊圓筒狀,基部一側(cè)偏斜呈囊狀,萼齒三角形,與萼簡近等長;花冠黃色,旗瓣近圓形,先端圓。莢果圓筒狀,長30~45毫米,外面密被柔毛。
【生境分布】生于林緣、路旁及山坡灌木叢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補氣益腎。治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肺癆咳嗽,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同屬植物川青錦雞兒CaraganatibeticaKom.其花及根亦供藥用,功用與陽雀花相同。
對于陽雀花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陽雀花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大家知道金雀根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金雀根的藥用價值吧。
【別名】白心皮(《植物名實圖考》),陽雀花根、板參(《草木便方》)。土黃芪、野黃芪(《浙江中藥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 錦雞兒 的 根 或 根皮 。全年可采(四川多于夏末秋初挖?。?,挖得后,洗凈泥沙,除去須根及黑褐色栓皮,鮮用或曬干用?;蛟倨嗜ツ拘?,將凈皮切段后曬干。
【生境分布】根產(chǎn)浙江、江蘇;根皮產(chǎn)四川。
【性狀】根呈圓柱形,未去栓皮時褐色,有縱皺紋,并有稀疏不規(guī)則的凸出橫紋。已去栓皮者多為淡黃色,間有橫裂痕。根皮為單卷的圓條或條塊,長12~20余厘米,徑1~2.5厘米,厚3~7毫米,卷筒的一側(cè)有剖開的縱裂口,內(nèi)表面淡棕色。質(zhì)堅韌,斷面白色,微黃,有肉質(zhì),并有多數(shù)纖維。味苦。根皮以內(nèi)厚,色微黃、完整無破碎者為佳。
【化學成份】根含生物堿、甙類、皂甙和淀粉等。
【藥理作用】醇提取物腹腔注射90克生藥/公斤,可引起麻醉貓持久的血壓下降,降壓原理據(jù)初步分析,認為與神經(jīng)中樞有關(guān)。小鼠腹腔注射,半數(shù)致死量為309.7克/公斤。醚提取物亦有降壓作用。
【性味】苦辛,平。
【歸經(jīng)】《四川中藥志》:"入肺、脾二經(jīng)。"
【功能主治】清肺益脾,活血通脈。治虛損勞熱、咳嗽,高血壓,婦女白帶、血崩,關(guān)節(jié)痛風,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脾腎虛弱白帶,癆傷血虛生風,濕熱瘙癢:金雀花根皮燉雞服。(《重慶草藥》)
【臨床應(yīng)用】治療高血壓:取錦雞兒根去外皮,切片曬干,每日0.7~1兩,水煎取汁,加食糖適量,分2~3次服。觀察100例(血壓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上),降壓療效為:高血壓?、蚱陲@效(按1964年全國心血管病會議規(guī)定標準。下同)19例,有效41例,無效18例;Ⅲ期顯效2例,有效7例,無效8例;腎性高血壓顯效1例,有效1例;產(chǎn)后高血壓有效2例,無效1例??傆行?3%。血壓開始下降(以舒張壓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上為標準)時間,約75%的病例在一周以內(nèi),少數(shù)在3-4周后開始下降。初步觀察,本品對多種類型高血壓均有降壓作用,尤以對高血壓病Ⅱ期患者效果較好;有時還能起到一般西藥降壓藥起不到的作用。少數(shù)病例服藥后雖血壓未降,但癥狀明顯減退。錦雞兒根的降壓效果和用藥劑量,持續(xù)用藥時間有一定的關(guān)系。如每天服用7錢無效者,加至1兩后血壓即見下降;部分病例服藥1周無效者,持續(xù)2~4周血壓亦開始下降。說明加大劑量或延長用藥時間,可以增加降壓效果。對高血壓伴有心肌損害者,服藥后不但血壓下降,復(fù)查心電圖受損的心肌亦恢復(fù)正常。治療后隨訪觀察,有5%的病例停藥半年后血壓仍未再升高,說明其降壓療效較鞏固。實踐中還觀察到,本品與白果葉浸膏合用,除有協(xié)同降壓作用外。膽甾醇與磷脂的比例亦有改善;與利血平合用,較單用錦雞兒根或單用利血平效果均顯著。與草決明、青木香組成復(fù)方應(yīng)用,療效亦有提高,據(jù)64例觀察,總有效率達90%,有60%的病例用藥4~5天后血壓即開始下降。本藥副作用極少,僅3例服藥后分別出現(xiàn)皮膚瘙癢、蕁麻疹和過敏性皮炎;2例服藥后發(fā)生咳嗽。
【摘錄】《*辭典》
通過對于金雀根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