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紅膻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羊紅膻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羊紅膻的簡介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全株有微柔毛或柔毛。莖直立,有細條紋,密被短柔毛,基部有殘留的葉鞘纖維,上部有數(shù)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葉柄長5-20cm,葉片輪廓卵狀長圓形,長5-15cm,寬2-6cm,一回羽狀分裂,小羽片3-5對,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7cm,寬1-6cm,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缺刻狀齒或近于羽狀條裂,表面有稀疏柔毛,背面密被柔毛;莖中部葉葉形與基生葉相似,或為二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線形;莖上部葉較小,葉片羽狀分裂,裂片線形。
復(fù)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片和小總苞片;傘輻10-25;小傘形花序有花10-25;無萼齒;花瓣倒卵形,白色;花柱基圓錐形,花柱向外反卷。雙懸果長卵形,長2-3mm,白色;花柱基圓錐形,花柱向外反卷。雙懸果長卵形,長2-3mm,寬1-2mm,果棱線形,無毛,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3,合生面有油管4-6,胚乳腹面平直。花果期6-9月。
羊紅膻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溫中散寒、溫腎助陽,活血化瘀;健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止咳祛痰。克山病;心改建;氣短;咳喘。用于脾胃虛寒所致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用治風(fēng)寒襲肺、肺氣失宣、咳嗽咳痰、胸悶喘息。
作用:
1、陽痿不舉,精少精冷。本品溫腎壯陽,起痿生精,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陽痿精冷,精少不育,多與巴戟天、補骨脂、淫羊藿、鹿茸等配伍,以增強藥效。
2、氣滯血瘀,胸痹心痛。本品辛散溫通,氣膻入血,能活血化瘀,通脈止痛,用治心陽不振,心脈痹阻之胸痹心痛癥,可單用煎服。亦可配伍丹參、檀香、川芎、桃仁、紅花、桂枝等活血化瘀,溫經(jīng)止痛之品同用。
3、心悸失眠,胸悶氣短。本品養(yǎng)心安神,通心脈,養(yǎng)氣血,用治心氣不足,心悸怔忡,虛煩不眠、氣短乏力,胸悶痞塞之癥,常與炙甘草、薤白、桂枝、酸棗仁等同用,或單用亦有良效。
4、外感風(fēng)寒,寒飲咳嗽。本品辛溫發(fā)散,甘溫壯陽,用治風(fēng)寒喘咳,有溫肺化痰散寒之功。常與荊芥、蘇葉、防風(fēng)等同用,治療外感風(fēng)寒;或與細辛、半夏、干姜等同用,治療寒飲咳嗽。
應(yīng)用:
1、治潛在型及慢性克山病: 羊紅膻根、細葉馬先蒿各3錢,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3一5天為一個療程,休息15一20天再進行第二個療程。(或用羊紅膻全草1兩,黃精5錢,水煎,1日分2次服亦可)。
2、治氣管炎:羊洪膻根3錢,或全草5錢,水煎服。陜西民諺家在羊洪膻,騾馬拴滿圈。當(dāng)?shù)囟嘤么似分委熂倚蟮膭趥?、乏?每收良效。
羊紅膻的市場信息
1、羊紅膻的價格
50元左右。
2、羊紅膻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羊紅膻的保存方法
夏、秋季采集,洗凈,切段,曬干備用或鮮用。
相關(guān)閱讀
疾病產(chǎn)生需要藥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藥物選擇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就需要對癥下藥,中藥羊肺對治療某些疾病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種藥材。
【來源】為牛科動物 山羊 或 綿羊 的 肺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xué)成份】每100克約含水分76克,蛋白質(zhì)20.2克,脂肪2.8克,灰分1.2克,鈣17毫克,磷66毫克,鐵9.3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0.4毫克。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補肺氣,調(diào)水道。治肺痿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或頻數(sh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或入丸劑。
【附方】①治久嗽肺燥、肺痿:羊肺一具,杏仁(凈研)、柿霜、真酥、真粉各一兩,白蜜二兩。先將羊肺洗凈,次將五味入水?dāng)囌?,灌入肺中,白水煮熟,如常食之。(《十藥神書》辛字潤肺膏?/p>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本文介紹了藥材羊肺的一些基本常識,羊肺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guān)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羊肺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
羊鞭的功效與作用到底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理解一下什么是羊鞭,羊鞭就是公羊的生殖器,羊鞭是可以用來食用的。在我們中醫(yī)養(yǎng)生的藥膳里面,羊鞭可是非常補身子的東西,羊鞭湯是非常出名的補腎佳品,羊鞭夢狗屁壯陽和益氣,能治療痔瘡引起的疼痛,能清熱和解毒,并能益氣生精。
羊鞭用來作為藥膳是有悠久的歷史了,中國人講究的是以形補形,所以我們認為羊鞭是有補腎和壯陽的好處,我們可以用羊鞭做成杞鞭壯陽湯,也可以弄成香燒牛鞭。下文我們將介紹一下香燒羊鞭湯的做法。
[原料]
羊鞭,白芍,黃芪,枸杞子,肉桂,姜片,蔥節(jié),鹽,味精,料酒,清湯[制作]
羊鞭沖洗后放沸水內(nèi)氽約半分鐘,撈出刮去外膜,切開刮洗內(nèi)膜,洗凈切約3厘米長節(jié),氽水。各藥洗 凈,除枸杞子外。各料加湯共燉約2小時、姜、蔥,調(diào)味即成。[功效]
補腎壯陽,溫中止痛,澀腸止瀉,清熱解毒,祛腐生肌 ,益氣生精。健脾益腎,溫中止痛,澀腸止瀉,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抗菌、消炎、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防止感染、清潔肛部皮膚。用于脾腎虛瀉日久、大便不調(diào)五更泄瀉,時帶粘液,伴有腹脹腹痛,胃脘疼痛,小腹墜脹,飲食不佳、慢性結(jié)腸炎,急慢性腸炎、潰瘍結(jié)腸炎,腸功能紊亂、可用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脫肛等引發(fā)的疼痛、水腫炎癥、收肛提肛斂肛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羊鞭,我們知道羊鞭其實就是公羊的生殖器官,羊鞭是可以食用的,我們更多的情況下是采用羊鞭用來做成養(yǎng)生的藥膳,羊鞭湯能起到補腎和壯陽的功效,比較適合成年男性食用。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羊膽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來源】為??苿游? 山羊 或 綿羊 的 膽 ,宰羊時割取膽囊,將膽管用線扎緊,懸通風(fēng)處晾干。亦可取新鮮膽汁入藥。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xué)成份】羊膽汁的主要成分有膽汁酸鹽、膽色素(主為膽紅素和膽綠紊)、粘蛋白、膽甾醇、卵磷脂、碳酸氫鈉等。
【藥理作用】參見"豬膽"條。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四川中藥志》:"入肝、膽、胃三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風(fēng)熱目赤,青盲,翳障,肺癆吐血,喉頭紅腫,黃疸,便秘,熱毒瘡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分;熬膏為丸或烘干研粉裝膠囊。外用:點眼、涂敷或灌腸。
【附方】①治爛弦風(fēng),赤眼流淚,不可近光,及一切暴赤目疾:用羯羊膽一枚,入蜂蜜于內(nèi)蒸之,候干,研為膏。每臺少許,并點之。(《夷堅志》二百味草花膏)
【臨床應(yīng)用】治療肺結(jié)核:有液劑、丸劑及膠囊劑等不同劑型。液劑:將新鮮羊膽的膽囊口用線扎緊(如膽汁過多可擠出若干以能一口吞食為度),用清水洗凈后隔水蒸1~2小時,于早晨空腹或臨睡時吞服。每天1只。如整只吞服困難,可取膽汁分次服,服后吃點糕餅。丸劑:取新鮮膽汁置砂鍋內(nèi),用文火熬煎成流浸膏狀時加入等量乳糖拌勻,做成0.5或1克重之藥丸,放在石灰缸內(nèi)繼續(xù)收燥。膠囊(粉劑):熬成的流浸膏放在烘箱中烘干后磨粉,裝入膠囊;或以新鮮羊膽汁加防腐劑,在水浴鍋上蒸發(fā)濃縮,置120℃以下烘箱內(nèi)2小時,移于除濕器內(nèi)放冷后研粉。劑量:一般每天用羊膽干燥粉1~1.2克,頓服或2~3次分服。浙江地區(qū)試治54例,服用3個月者51例,服用6個月者3例。結(jié)果病灶吸收好轉(zhuǎn)者34例,無改變者20例,無1例病灶發(fā)生播散或惡化者。初步認為對早期浸潤型病變療效是滿意的;對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jié)核,雖有-定療效,但病灶改善不夠顯著;對支氣管內(nèi)膜結(jié)核,如屬早期粘膜下浸潤是有效的,但對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jié)核合并的支氣管內(nèi)膜結(jié)核而病變較重的,則療效不夠滿意;對長期服抗癆藥物無效者往往能顯出其特殊療效。治程中部分患者在服藥3~15天后有輕度腹瀉(2~7次/日)、腹痛,或口干舌燥、咽喉部刺激感、胃部燒灼感等。對口干舌燥及胃部刺激癥狀可增加飲水量,對腹瀉可增加脂肪量或用魚肝油,能逐漸消失或減輕;如仍腹瀉可用淡吳萸、廣木香、酒炒川連各1.5分研細吞服,每日3次,服1~2次后可使腹瀉減輕或停止。另有經(jīng)驗認為,服藥期間如食用辛辣或生冷食物,易引起劇烈胃痛及嘔吐,須加注意。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羊膽的一些基本資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學(xué)一點中草藥的知識,這樣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羊骨。
【來源】為牛科動物 山羊 或 綿羊 的 骨骼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xué)成份】因部位、年齡等之不同,骨的化學(xué)組成亦有差異。其中變動最大的是水分與脂類。骨質(zhì)中含有大量的無機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鈣。此外,又含少量的碳酸鈣、磷酸鎂和微量的氟、氯、鈉、鉀、鐵、鋁等。氟含量雖然很少,但它是骨的重要成分。骨的有機物有骨膠原、骨類粘蛋白、彈性硬蛋白樣物質(zhì);尚有中性脂肪(量比較多)、磷脂和少量的糖原等。
【性味】甘,溫。
【功能主治】補腎,強筋骨。治虛勞羸瘦,腰膝無力,筋骨攣痛,白濁,淋痛,久瀉,久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或煅存性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注意】《千金·食治》:"宿有熱者不可食。"
【附方】①治虛勞腰膝無力:羊骨一副(全者,槌碎),陳皮二錢(去白),良姜二錢,草果二個,生姜一兩,鹽少許。水三斗,慢火熬成汁,濾出澄清,如常作粥,或作羹湯亦可。(《飲膳正要》羊骨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以上就是對羊骨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羊骨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羊骨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現(xiàn)在社會,養(yǎng)生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F(xiàn)在很多喜歡用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身體,因為這些藥材天然無公害,下面我們就為 大家介紹一下羊髓這種藥材。
【來源】為牛科動物 山羊 或 綿羊 的 骨髓 或 脊髓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性味】《別錄》:"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治】益陰補髓,潤肺澤肌。治虛勞羸弱,肺痿,骨蒸,咳嗽,消渴,皮毛憔悴,癰疽,瘡瘍,目赤,目翳。
【用法用量】內(nèi)服:熬膏或煮食。外用:搽、敷。
【附方】①治虛勞腰痛,咳嗽,肺痿骨蒸:熟羊脂五兩,熟羊髓五兩,白沙蜜五兩(煉凈),生姜汁一合,生地黃汁五合。上五味,先以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黃、生姜汁,不住手?jǐn)嚕⒒鸢緮?shù)沸,成膏。每日空心溫酒調(diào)一匙頭?;蜃鞲蜃髦嗍持嗫?。(《飲膳正要》羊蜜膏)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通過本篇文章對羊髓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羊髓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羊髓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羊髓的重要性。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羊血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來源】為??苿游? 山羊 或 綿羊 的 血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xué)成份】主要成分(除含水約4/5外)為多種蛋白質(zhì)。此外,尚含少量脂類(包括磷脂和膽甾醇)、葡萄糖及無機鹽等。蛋白質(zhì)主要是血紅蛋白,其次是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纖維蛋白。
【性味】《綱目》:"咸,平,無毒。"
【功能主治】止血,祛瘀。治吐血,衄血,腸風(fēng)痔血,婦女崩漏,產(chǎn)后血暈,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或以鮮血飲之。
【附方】①治吐血、衄血,積日不止:新羊血,熱飲一、二小盞。(《圣惠方》)
【摘錄】《*辭典》
【出處】1.出自《唐本草》。
現(xiàn)在知道羊血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羊血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xué)問哦。
羊外腎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行調(diào)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別名】羊石子(《本事方》),羊腎(《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苿游? 山羊 或 綿羊 的 睪丸 。宰羊時,割取睪丸,洗凈血液,懸通風(fēng)處晾干。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性味】①《隨息居飲食譜》:"甘,溫。"
【歸經(jīng)】《四川中藥志》:"入腎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腎,益精,助陽。治腎虛腰痛,遺精,帶下,陽痿,消渴,小便頻數(shù),疝氣,睪丸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或入丸劑。
【注意】《隨息居飲食譜》:"下部火盛者忌之。"
【附方】①治遺精夢漏:舶上茴香(炒)、胡蘆巴、破故紙(炒香)、白龍骨各一兩,木香一兩半,胡桃肉三七個(研),羊石子三對(破開,鹽半兩擦,炙熟,研如泥)。上五味為末,下二味同研成膏,和酒浸蒸餅杵熱,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溫酒下。(《本事方》金鎖丹,又名茴香丸)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以上為各位介紹的就是羊外腎的功效和作用,如果要食用羊外腎的話,最好咨詢一下中醫(y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羊靨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羊靨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來源】為??苿游? 山羊 或 綿羊 的 甲狀腺體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xué)成份】參見"牛靨"條。
【性味】《綱目》:"甘淡,溫,無毒。"
【功能主治】《綱目》:"治氣癭。"
【附方】①治氣癭氣,胸膈滿塞,咽喉項頸漸粗:昆布二兩(洗去咸汁),通草一兩,羊靨二具(炙),海蛤一兩(研),馬尾海藻一兩(洗去咸汁)。上五味,蜜丸如彈子,細緬含咽汁。(《廣濟方》昆布丸)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按古方治癭多用豬、羊靨,亦述類之義。然癭有五:氣、血、肉、筋、石也。夫靨屬肺,肺司氣,故氣癭之證,服之或效,他癭恐亦少力。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羊靨,我們知道羊靨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羊靨作為一種調(diào)理身體的手段 。
羊胰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羊胰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來源】為??苿游? 山羊 或 綿羊 的 胰臟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xué)成份】胰腺的胰島部分含胰島素和高血糖素,有調(diào)節(jié)血糖的作用。雖然胰島素已可用人工合成,但商業(yè)上仍以羊、牛及豬胰為原料進行提取。不同動物,其胰島素的分子結(jié)構(gòu)稍有差異。進入十二指腸的胰腺分泌液,含多種消化酶,如淀粉酶、胰脂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后3種,在胰液中原是無活性的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和羧基肽酶原,進入腸內(nèi)后,前者被活化而成胰蛋白酶,后2者亦被胰蛋白酶激活而成糜蛋白酶和羧基肽酶。胰液中尚有核酸酶、乳糖酶等消化酶。
【功能主治】治久咳,婦女帶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遠年咳嗽:羊胰三具,大棗百枚,酒五升。漬七日,飲之。(《肘后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羊胰,羊胰有著怎樣的功效。羊胰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羊肚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guān)于羊肚的小常識吧。
【別名】羊胃(張文仲),羊膍胵(《綱目》)。
【來源】為??苿游? 山羊 或 綿羊 的 胃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xué)成份】每100克約含水分84克,蛋白質(zhì)7.1克,脂肪7.2克,碳水化物1.2克,灰分0.5克,鈣34毫克,磷93毫克,鐵1.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21毫克,尼克酸1.8毫克。
【性味】甘,溫。
【功能主治】補虛,健脾胃。治虛勞羸瘦,不能飲食,消渴,盜汗,尿頻。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或煎湯。
【附方】①治久病虛羸,不生肌肉,水氣在脅下,不能飲食,四肢煩熱:羊胃一枚,白術(shù)一升。切,水二斗,煮九升,分九服,日三。(張文仲)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千金·食治》
上面介紹了羊肚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羊肚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