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楓木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健;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秋楓木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秋楓木的簡介
別名秋風、胡楊、紅桐、茄苳樹、赤木、水梁木、三葉紅、鴨腳楓、千金不倒、丟了棒、大秋楓、過冬梨、重陽木。
重陽木 ,常綠喬木,高達20米。3出復葉,互生;小葉卵形至橢圓狀卵形,紙質(zhì),長8-15厘米,寬4-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總?cè)~柄長7-10厘米?;ㄐ?單性,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腋生;花淡綠色,無花瓣;萼片5,覆瓦狀排列;雄花雄蕊5,退化子房盾狀;雌花子房8或4室,花柱3,不分裂。果實漿果狀,球形,大如豌豆,褐色或淡紅色。種子長圓形,胚乳肉質(zhì)?;ㄆ?-5月。果期8-10月。
常生于低海拔的曠地上,尤以河邊堤岸,濕潤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最為適宜。分布福建、廣東、廣西、陜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臺灣等地。
秋楓木的功效與作用
富含成分:根含β-香樹脂醇、熊果酸、β-谷甾醇。樹皮含乙酸表無羈萜酯、無羈萜、β-谷甾醇和白樺脂酸甲酯。莖含無羈萜、無羈萜-3β-醇。枝葉含糖類、氨基酸、酚性成分、黃酮類、香豆精類。葉尚含酸性酒石酸鉀和酒石酸鈣8~16%、乙酸無羈萜-3α-酯、無羈萜、無羈萜-3β-醇、無羈萜3α-醇、β-谷甾醇、并沒食子酸。種子含不干性油30%,淡黃色,有香味。
性味:《陸川本草》:“辛苦,微溫?!薄度荼静荨?“味辛澀,性溫。”
功用主治:祛風除濕;化瘀消積。主風濕骨痛;噎膈;反胃;痢疾。《陸川本草》:“枝葉及皮:驅(qū)風,活血,消腫。治風濕骨痛?!薄度荼静荨?“葉:行氣活血,消腫敗毒。治氣血郁結,癰疽瘡瘍。”《廣西藥植名錄》:“根:治紅白痢疾?!?/p>
作用:
1、治膈食反胃:鮮重陽木葉二兩,桃寄生、苦杏仁、白毛藤、水劍草、鹿含草各五錢。水二碗半煎一碗,分四份。每隔二小時泡烏糖服一份,一日四次,服完為一劑量,連續(xù)服用至十余日。服藥期間忌食雞、鴨蛋。
2、治癰疽無名腫毒:鮮重陽木葉,搗爛敷患處。
秋楓木的市場信息
1、秋楓木的價格
藥材價格尚不明確。
2、秋楓木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秋楓木的保存方法
夏、秋采收。置陰涼干燥處。
擴展閱讀
很多人都知道,秋葡萄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秋葡萄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秋葡萄的功效。
【別名】扁擔藤、野葡萄
【來源】葡萄科 秋葡萄 Vitis romaneti Roman.,以 莖 入藥。
【生境分布】甘肅、陜西、江蘇、河南、四川、貴州。
【性味】甘、微澀,涼。
【功能主治】去翳止血,生肌。主治吐血,眼翳,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1~4兩,水煎或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關于秋葡萄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利用秋葡萄治療疾病,可以不用擔心副作用。所以秋葡萄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在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
秋石的簡介
秋石(prepared Salt),是一種藥物的名稱,別名:秋丹石、秋冰、淡秋石,屬鈣化合物類。主治虛勞羸瘦、骨蒸勞熱、咳嗽、咳血、咽喉腫痛、遺精等癥狀。中國道家房中術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將中藥“秋石”列為中國古代科技的二十六項發(fā)明之一。稱秋石是一種從童男童女尿液中萃取提煉的春藥,古代方士常以此藥進貢皇上,據(jù)說服之可以“長生不老”。:科屬分類:鈣化合物類 用藥禁忌:脾、胃虛寒者忌服 性味:咸;寒;無毒。
秋石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淡秋石主為尿酸鈣與磷酸鈣。咸秋石含氯59.82%,硫酸鹽0.70%,鈉38.79%,鉀0.49彩,鈣0.29%,稀鹽酸不溶物0.02%等;此外,尚含微量的鎂與硝酸鹽。北京市售秋石,其組成與上記咸秋石相似;另謂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及硫酸鈉,而安徽省桐城制造秋石,也用食鹽為主要原料??傊?咸秋石的主要成分為食鹽。
2、功效作用
滋陰降火。治骨蒸勞熱,咳嗽,咳血,咽喉腫痛,噎食反胃,遺精,白濁,膏淋,婦女赤白帶下。內(nèi)服:入丸、散,1.5~3錢。外用:研末撒。
3、臨床應用
3.1、治男子婦人虛勞瘦:秋石一兩,干山藥一兩。研末,別以酒調(diào)山藥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藥為衣。每服二十丸,溫酒米飲任下。(《洪氏集驗方》)。
3.2、補腎水,治虛勞:真秋石十兩,白茯苓四兩,蓮肉四兩,山藥四兩,小茴香二兩。酒丸,空心米飲下。女子加生地二兩,熟地四兩,川芎三兩。紅棗肉為丸。(《何氏濟生論》秋石丹)。
3.3、治思慮色欲過度,損傷心氣,遺精、小便數(shù):秋石、白茯苓各四兩,蓮肉、芡實各二兩。為末,蒸棗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鹽湯下三十丸。(《永類鈐方》秋石四精丸)。
3.4、治白濁遺精:秋石一兩,白茯苓五錢,菟絲子(炒)五錢。為末,用百沸湯一盞,井華水一盞,煮糊丸梧于大。每服一百丸,鹽湯下。(《鄭氏家傳方》秋石交感丹)。
秋石的市場信息
1、秋石的價格
秋石的價格約為16元/千克。
2、秋石的選購方法
為粉狀集合體。呈小方塊形或扁圓形,有的常印有紅色“淡秋石”字樣,直徑1.5-2.2cm。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坦而不光滑;無光澤,不透明。質(zhì)硬脆,易砸碎,斷面粉狀,不平坦。氣微,味淡。本品不溶于水。以塊整、干燥、無咸臭味者為佳。淡秋石(《本經(jīng)逢原》)多為灰白色或淡紅色小方塊,表面不甚光滑,無光澤。質(zhì)硬而脆。味淡。以塊整、干燥、無咸臭味者為佳。
3、秋石的保存方法
秋石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桑葉應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植物,我們吃的桑葚就是它的果實,桑葉在很多年前被用來喂食蠶寶寶,是它們的食物。不知道的是,桑葉其實對人也有很多人的好處,它可以降血壓,很適合三高人群使用,除此之外,對便秘、頭痛感冒傷風都有很好的療效。本文詳細介紹了桑葉的功效并給出了食用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一、桑葉功效與作用
1.緩解肝陽引起的頭暈、有效止咳化痰,清熱化瘀。
2.治療緩解頭痛、咳嗽和風熱感冒,疏散風熱,降解肺部燥熱。
3.降低血壓,增加心臟的收縮力。適合“三高”人群飲用,具有明顯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
4.桑葉茶水泡腳,還可以有效去除腳氣。
5.治療便秘,排出身體里的廢物和毒素,起到排毒養(yǎng)顏的作用。
6.美容作用。桑葉具有良好的皮膚美容作用,尤其對痤瘡、褐色斑有較好的療效。例如搗碎鮮桑葉,敷在座瘡上,半小時后洗去,能有效的治療痤瘡。還有用桑葉治療黃褐斑的,用桑葉經(jīng)水煮后,去除雜質(zhì),干燥后,可用來泡茶,對于黃褐斑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二、食用方法
1.桑葉泡茶,把桑葉曬干,然后進行一些處理之后,可以用來泡茶喝。
2.涼拌桑葉,把洗凈的桑葉去掉葉柄,切成絲,讓后放入開水鍋內(nèi)焯一下,然后用涼開水過涼,之后瀝干水分,加入作料,調(diào)拌均勻即可。
3用桑葉做主食,可以把桑葉洗凈之后,去掉葉柄,切成小塊,然后在開水里焯一下,放入面粉中,讓兩者混合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加工成桑葉饅頭、桑葉面條、桑葉菜餅。
三、桑葉泡水喝的4種神奇功效
1.疏散風熱,桑葉泡水用于風熱感冒及目赤腫痛,常配菊花。
功效
2.清肝明目,桑葉泡水用于風火目疾(如急性結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視物昏花。
功效
3.清肺潤燥,桑葉泡水用于肺熱燥咳,該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于燥熱傷肺、干咳少痰,輕者可配杏仁、沙參、貝母等同用,如桑杏湯;重者可配生石膏、麥冬、阿膠等同用。
4.桑葉泡水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血熱吐血,用桑葉30克水煎服,或配伍其他涼血止血藥用。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秋木瓜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木瓜(《滇南本草圖譜》),酸木瓜(《昆明藥植調(diào)查報告》),香木瓜、皺皮木瓜(《成都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秋木瓜 的 果實 。10~11月果實成熟時采摘,縱剖為2或4塊,置開水中微燙,以外皮轉(zhuǎn)色為度,撈出,曬干或炕干。
【原形態(tài)】秋木瓜,又名:木瓜花(《植物名實圖考》)。
【生境分布】栽培或野生。分布云南、四川等地。產(chǎn)四川、云南等地。
【性狀】果實卵形,常對開成半卵形,長4.5~10厘米,寬3~4.5厘米,外表呈橙黃色、橙紅色或暗紅色。外果皮光滑,多收縮紋理,果肉凹陷,果肉及內(nèi)果皮多有白色小點,內(nèi)果皮光滑,有時可見排列于中軸的2列種子。種子褐色,類三角形。氣微酸,味酸略澀。以塊大、色紅、粉多者為佳。
【化學成份】花瓣含蹄紋天竺素和矢車菊素的葡萄糖半乳糖雙糖甙、越橘花青甙、矢車菊甙、蹄紋天竺素-3-半乳糖甙及微量翠菊甙。
【性味】酸苦,溫。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除濕止痛。治吐瀉胸悶不適,風濕筋骨疼痛,腳氣。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
【附方】①治吐瀉胸悶不適:香木瓜、藿香、扁豆、陳皮。水煎服。
【摘錄】《*辭典》
上面是關于秋木瓜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秋木瓜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秋鼠曲草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備好了嗎?
【別名】下白鼠曲草、白頭翁[四川]、大葉毛鼠曲草、碎米花、白頭風、火草
【來源】菊科鼠曲草屬植物 秋鼠曲草 Gnaphalium hypoleucum DC.的 全草 。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性味】甘、苦,涼。
【功能主治】祛風止咳,清熱利濕。用于感冒,肺熱咳嗽,痢疾,淋巴結結核;外用治下肢潰瘍。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對秋鼠曲草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秋鼠曲草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說起秋葡萄莖我們都不陌生,秋葡萄莖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秋葡萄莖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別名】扁擔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的莖或莖中液汁。
【原形態(tài)】秋葡萄 木質(zhì)藤本。枝條粗大,幼枝紫色和葉柄密生銹色短柔毛和長腺毛。單葉互生;葉柄長4-9cm;葉片寬卵形或五角狀卵形,長9-20cm,寬8-14cm,先端有不明顯3淺裂或不裂,基部心形,邊緣具粗齒,齒尖略呈短刺狀,上面深綠色,僅主脈上稍有短柔毛,下面淡綠色,主脈和網(wǎng)脈上均有棕黃色具腺的剛毛。圓錐花序與葉對生,較葉長或近等長,花序軸疏被短毛,分枝短;花小,淡黃綠色,無毛;花萼盤形,全緣;花瓣5,長約2mm,上部互相合生,早落;雄蕊5;子房上位,2室。漿果球形,直徑約1cm,熟時黑紫色?;ㄆ?-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山灌叢中或溝邊。
【性味】甘;微澀;涼
【功能主治】去翳明目;止血生肌。主翳膜遮睛;吐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取莖汁點眼;或搗爛敷。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秋葡萄莖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荷秋藤。
【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leaf Waxplant
【別名】劍葉球蘭、五中土、大葉石仙桃、石龍?zhí)?/p>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荷秋藤的莖葉。
【原形態(tài)】全株無毛;莖節(jié)間長5-25cm,生氣根。葉對生;葉柄粗壯,長1-3cm;葉片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1-14cm,寬2.5-4.5cm,兩端急尖,鮮時綠色,干后灰白色而皺縮;側(cè)脈不明顯,弧曲上升。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長5-7cm;花冠白色,直徑約3cm,裂片寬卵形;副花冠星狀,肉質(zhì),中部凹陷,外角圓形;花粉塊每室1個,直立。蓇葖果狹披針形,長達15cm,直徑約1cm。種子先端具白色絹質(zhì)種毛?;ㄆ?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340m的蔬密林中,附生于大樹上。
【化學成份】含三萜類成分。
【性味】苦;辛;涼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風除濕。主風濕熱痹;跌打腫痛;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莖葉:味苦、辛,性涼。有活血祛瘀,祛風除濕的功能。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痛、跌打損傷及駁骨等。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荷秋藤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于荷秋藤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牡丹根是中藥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也是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藥物。它在治療很多疾病方面有著奇特的效果和作用,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些中藥秋牡丹根的作用。
【別名】白頭翁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秋牡丹的根。
【原形態(tài)】秋牡丹,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粗長,暗褐色?;~為三出復葉;柄長24-32cm;小葉片寬卵圓形,長5-12cm,寬4.5-8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或為渚心臟形,邊緣5-7淺裂,并有不規(guī)則鈍鋸齒,齒端具尖頭,兩面疏生白色毛?;ㄇo3歧分枝,具葉狀總苞,下部的由3小葉所成,上部的為單葉,2-3裂,均對生;花單生或成稀疏聚傘狀花序,花開放時徑約4-5cm,重瓣,萼片15-20或更多,外輪綠色,邊緣略帶暗紫,內(nèi)輪深紅或淡紫紅色,呈花瓣狀;雄蕊多數(shù),黃色,花絲短,細而彎曲,花藥橢圓形;雌蕊心皮多數(shù),集成球形,有細毛,柱頭長方形,傾斜。瘦果聚生成球狀,具白色絹狀毛?;ㄆ?-11月,果期次看4-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云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根呈長圓柱形,稍扭曲。長10-16cm,直徑1-1.8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縱紋。根頭部有分枝,其上有白色絨毛及未去資助的葉基。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平坦,中間可見白心。無臭,味苦微澀。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殺蟲;清熱解毒。主蛔蟲病;蟯蟲??;體癬;肌癬;中暑發(fā)熱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0.6-1.5g,溫開水送。外用:適量,搗汁或研粉外搽。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秋牡丹根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秋牡丹根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秋牡丹根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