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梔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水梔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梔的簡介
水梔,別名伏尸梔子(《雷公炮炙論》)、水梔子(《八閩通志》)、黃箕子、黃枝(《福建民間草藥》)、馬牙梔、建梔、黃梔子(《藥材學(xué)》),為茜草科植物大花梔子的果實。水梔果實較大,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3-7cm,表面棕紅色或黃棕色,微有光澤,有翅狀縱棱5-8條,較高;頂端有宿萼,具5-8個長裂片,多碎斷,基部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種子多數(shù),氣微,味酸苦。
水梔的植物形態(tài)為大花梔子,是一種常綠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國中部及南部。枝呈綠色,幼枝具垢狀毛;葉對生或3葉輪生,具短柄,托葉膜質(zhì),基部合生成鞘;葉片革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4cm,寬2-5cm,先端漸尖或短尖,全緣,兩面光滑;花大,單生于枝端或葉腋,徑約7cm,花白色,極香;花萼裂片6,線狀;花冠裂片廣倒披針形;雄蕊6,花藥線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頭棒狀。一般花期在5-7月,果期在8-11月。
水梔的功效與作用
1、水梔的化學(xué)成分:
①種子含藏紅花素(Crocin)、甘露醇,以及一種熔點為167-168℃的成分,可能是植物激素。
②枝皮含山梨糖醇(Sorbitol)、甘露醇等多羥基醇。
2、水梔的功效作用:散熱解毒,消腫止痛,主要作用于熱毒、黃疸、鼻衄、腎炎水腫、挫傷扭傷。
①《中國藥植志》:“能散熱毒?!?/p>
②《福建民間草藥》:“治扭傷?!?/p>
3、水梔的附方:水梔六至七粒,面粉一兩,黃酒二兩,生姜半兩。共搗爛,敷于傷部。可治扭傷。(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4、水梔的用法用量:①內(nèi)服:煎湯,10-15g。②外用:適量,搗敷。
5、水梔的栽培技術(shù):
5.1、扦插繁殖(春秋兩季):選1-2年生健壯枝條,剪去葉片,只留葉柄,截成約20cm長的插條,按行距12cm、株距5cm的規(guī)格斜插到已整好的苗床上,插條埋入土中約2/3,略壓緊插條周圍的土壤,澆上水,保持土壤濕潤。插條生根后,經(jīng)過約1年的生長,次年即可移出定植。
5.2、分株繁殖(春季):選水梔根部發(fā)出的高15-25cm的萌蘗,再將水梔根部周圍的土刨開,露出根系,然后將萌蘗株與母株之間相連的根截斷,盡量保留萌蘗株的根系,萌蘗株取出后即可定植。
5.3、定植:在3-4月的陰天進行,當(dāng)播種苗或扦插苗長高至20cm以上時即可移栽定植。移植時按1mX1m的規(guī)格挖穴,穴長、寬、深均為40cm。穴挖好后,把打碎的表土與綠肥、土雜肥、人糞肥混勻,移植時回填。每穴植1株,移植時略為提苗,并使水梔的根系自然舒展,回土?xí)r填土略為高出地面,澆足定根水。
5.4、肥水管理:定植后每年春、夏季各中耕除草并追肥2次,每次每公頃施人畜糞、廄肥或堆肥30t。夏季水梔盛花期,每公頃用磷酸二氫鉀2250g,對水50kg,葉面噴施。立冬前后,每公頃施碳酸氫銨75-150kg,過磷酸鈣90kg, 氯化鉀75kg。
5.5、修剪深耕:水梔采摘后,把蔭蔽枝、不結(jié)果枝剪掉,使水梔樹形為傘形,通風(fēng)透光,可減少病害。剪下的枝葉清除后,對水梔子園進行1次深耕,深度不少于15cm,可增強土壤透氣性及滲水性,增強抗旱能力,同時破壞越冬害蟲的生活環(huán)境,減少翌年的蟲口密度。
5.6、病蟲害防治:水梔的主要蟲害有灰蝶、大透翅天蛾、卷葉螟等,其中6-7月為最佳防治時期,可用敵百蟲1200倍液噴霧,連噴2次,防治效果可達95%以上。水梔子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白星病、赤葉斑病等,可在春梢萌發(fā)后用多菌靈1000倍液或代森錳鋅200倍液噴防,每10天噴1次,連噴3次。
水梔的市場信息
1、水梔的價格
目前,市面上水梔的價格區(qū)間大概在每公斤9元-25元之間。
2、水梔的選購方法
一般來說,水梔果實比其它的梔子要大,主要在廣東、廣西、浙江、安徽、江西種植。其中廣東、廣西的水梔型體較長,成熟時呈金黃色,葉片較長而薄,葉沿沒有芽狀;而浙江、安徽、江西的水梔型體似甘欖,成熟時呈紅色,葉片厚且闊,葉沿顯芽狀。
3、水梔的保存方法
①將采回的水梔果實放入沸水中燙過,也可以放入蒸籠內(nèi)蒸至冒氣,然后取出攤放在干凈的曬場上曬至足干。
②將采回的水梔果實先放在室內(nèi)通風(fēng)處堆放2~3天,再取出在太陽光下曬至足干。
③如遇陰雨天氣,應(yīng)把蒸過的水梔攤放在烘烤爐上的竹席上,保持烘烤溫度為50度左右;烘至七成干,把它堆成堆,經(jīng)2~3天,再攤開,在烘烤爐上保持45度烘至足干,在烘或曬的過程中,要經(jīng)常輕輕翻動,使其受熱均勻。
④曬或烘干的水梔宜用麻袋裝好,置于陰涼干燥處存放或出售。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山梔的簡介
山梔,又名木丹、鮮支、卮子、越桃、水橫枝、支子花、枝子花、山梔花、黃雞子、黃荑子、黃梔子、黃梔、山黃梔、玉荷花、白蟾花、大紅梔、山枝子等,常綠灌木,高達2m左右,白花有芳香,花期5-7月,果期8-11月,屬茜草科梔子屬植物。
常綠灌木,高達2m。葉對生或3葉輪生,葉片革質(zhì),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14cm,寬2~7cm,全緣;托葉2片,通常連合成筒狀包圍小枝?;▎紊谥Χ嘶蛉~腋,白色,芳香;花萼綠色,圓筒狀;花冠高腳碟狀,裂片5或較多;花單生枝端,芳香;萼管倒圓錐形,有棱,裂片線形,花瓣成旋轉(zhuǎn)卷形排列,花開時成高腳杯狀或碟狀,5~6裂,初為白色,后變?yōu)槿辄S色;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shù);子房1室。果卵圓形,黃色,為肉質(zhì)果;有翅狀縱棱5~8條;種子多數(shù)。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湖北、福建、臺灣等地。藥材主產(chǎn)浙江、江西、湖南、福建;此外,四川、湖北、云南、貴州、江蘇、安徽、廣東、廣西、河南等地亦產(chǎn)。
山梔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
1、瀉火除煩:適于熱擾心神。a.外感熱病,邪郁上焦,心胸?zé)灢幻摺.火毒熾盛,高熱煩躁,甚至譫語。
2、涼血解毒:用于血分熱毒證。a.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尿血。b.咽腫目赤,熱毒瘡瘍,屬實熱的。
3、清利濕熱:適用于肝膽及下焦?jié)駸嶙C。a.肝經(jīng)濕熱郁火,心煩易怒,脅痛口苦。b.濕熱黃疸及濕熱下注,熱淋澀痛。
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取山梔制成10%及50%兩種煎劑,每天3次飯后服用。一部分病人用10%煎劑每次10毫升,以后逐漸遞增至50毫升;另一部分病人用50%煎劑,每次10-15毫升。共治19例,7例痊愈,10例接近痊愈。住院9-63天不等,平均30.3天。
2、治療扭挫傷:將山梔子搗碎,研成粗粉,以溫水調(diào)成糊狀,加入少許酒精,包敷傷處。一般3-5天更換1次,如腫脹明顯可隔天更換1次。骨折者不宜使用,脫臼者應(yīng)先整復(fù)后再用。如有肢體麻痹,應(yīng)配合理療及針灸治療。治療407例,24小時內(nèi)疼痛消失者328例;48小時內(nèi)消失者66例;72小時內(nèi)消失者13例。疼痛平均消失時間為30小時。腫脹消退時間平均為2.5天;血腫吸收時間平均為7.8天;功能恢復(fù)時間平均為5.1天?;蛴命S梔子、明乳香加適量黃酒,攪拌后放鍋內(nèi)蒸成糊膏狀,待微溫時敷于患部,厚度以1-1.5厘米為宜。用時先在局部涂凡士林1層,然后再敷藥,上蓋油紙,繃帶包扎。間隔2-3天換藥。治療56例,除2例療效不佳外,54例均治愈。亦可用黃梔子粉2兩,面粉1兩,雞蛋1個,燒酒適量,調(diào)成糊狀敷于局部,待藥干后更換新藥。一般在敷藥2次后即見效果。
3、用于止血:取黃梔子粉100克,以20%明肢液調(diào)成膏狀,烘干碾成100號細(xì)粉,再加適量苯甲酸,高壓消毒備用。對一般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3~6克,每日3次。亦可用作局部止血劑。
山梔的市場信息
1、山梔的價格
一般15元/斤。
2、山梔的選購方法
選購天然的品種。
3、山梔的保存方法
常溫。
丹梔龍膽逍遙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被許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服用丹梔龍膽逍遙湯就成為了一門學(xué)問,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食用丹梔龍膽逍遙湯。
【處方】柴胡9克,當(dāng)歸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白術(shù)9克,薄荷9克,丹皮9克,龍膽草6克,甘草6克,生姜3克。
【功能主治】疏肝扶脾,清熱涼血。主肝脾不和,火燥郁滯。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美容護膚中醫(yī)八法》
【處方】柴胡10克,當(dāng)歸10克,白芍10克,白術(shù)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薄荷3克,生姜6克,丹皮10克,梔子10克,龍膽草10克。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主憂思過度,傷及肝脾。(面部黑色素沉積癥)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楊作方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丹梔龍膽逍遙湯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很多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擺脫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在中藥當(dāng)中,焦山梔子并不算很多見,但它的的確確能夠幫助人們治療很多疾病,不僅可以瀉火,同時還可以發(fā)揮出清熱利濕的作用。當(dāng)然,作為中草藥之一,焦山梔子并不會僅僅有如此的功效,這還是需要大家深入去了解的。那么,焦山梔子到底都有哪些實際的功效與作用呢?
焦山梔的作用:
山梔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焦梔子: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脾虛便溏者忌服。
若有宿食者,內(nèi)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傷寒論》枳實梔子豉湯)
1、山梔治傷寒身黃發(fā)熱:
肥梔子十五個(剖),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梔子半,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梔子柏皮湯)
2、山梔治濕熱黃疸: 山梔四錢,雞骨草、田基黃各一兩。水煎,日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
3、山梔治傷寒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心中懊腦: 梔子十四個(剖),香豉四合(綿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傷寒論》梔子豉湯)
4、治傷寒大病瘥后勞復(fù)者: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剖),豉一升(綿裹)。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nèi)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5、山梔治火瘡未起:梔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為佳。(《千金方》)
6、治瘡瘍腫痛:山梔、蒲公英、銀花各四錢。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銀花藤適量, 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焦山梔子是一種中藥,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的作用,還有不錯的涼血解毒的效果,主要治療熱病心煩治療肝火目赤,對于濕性黃疸以及淋癥,都能發(fā)揮很好的效果,有很好的通小便的效果,另外對于口舌生瘡,瘡癰腫毒方面的治療也是不錯的,當(dāng)然在治療的時候也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項,對于脾虛便溏者應(yīng)該忌服。
焦山梔的作用:
山梔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焦梔子: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脾虛便溏者忌服。
若有宿食者,內(nèi)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傷寒論》枳實梔子豉湯)
1、山梔治傷寒身黃發(fā)熱: 肥梔子十五個(剖),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梔子半,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梔子柏皮湯)
2、山梔治濕熱黃疸: 山梔四錢,雞骨草、田基黃各一兩。水煎,日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
3、山梔治傷寒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心中懊腦: 梔子十四個(剖),香豉四合(綿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傷寒論》梔子豉湯)
4、治傷寒大病瘥后勞復(fù)者: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剖),豉一升(綿裹)。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nèi)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5、山梔治火瘡未起:梔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為佳。(《千金方》)
6、治瘡瘍腫痛:山梔、蒲公英、銀花各四錢。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銀花藤適量, 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7、山梔治急性胃腸炎:腹痛,上吐下瀉:山梔三錢,盤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錢,青木香二錢。上藥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錢。水煎,分二次服。(《單方驗方調(diào)查資料選編》)
8、治口瘡、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兩,山梔子、黃柏各一兩,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兩沸,含之。(《普濟方》梔子湯)
9、治尿淋,血淋:鮮梔子二兩,冰糖一兩。煎服。(《閩東本草》)
10、山梔治小便不通:梔子仁二七枚,鹽花少許,獨顆蒜一枚。上搗爛,攤紙花上貼臍,或涂陰囊上,良久即通。(《普濟方》)
11、治目赤:取山梔七枚,鉆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黃末三錢匕,攪勻,食后旋旋溫服。(《圣濟總錄》梔子湯)
12、治胃脘火痛:大山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盞,煎七分,入生姜汁飲之。(《丹溪纂要》)
梔子用藥禁忌:
脾虛便溏者忌服山梔。吐血衄血,非陽火暴發(fā)者忌山梔。邪在表,虛火上升,二者禁用山梔。
丹梔逍遙丸是一種常見的藥物,這種腰部的主要作用是清熱調(diào)經(jīng)、疏肝解郁等等,通常用來治療胸悶脹痛、煩悶急躁等,尤其是夏天食欲不振或者有潮熱的時候都可以用這種藥物來治療,下面為你介紹該藥物的更多功效。
一、丹梔逍遙丸的主要成分有牡丹皮、梔子(炒焦)、柴胡(酒制)、白芍(酒炒)、當(dāng)歸、茯苓、白術(shù)(土炒)、薄荷、甘草(蜜炙),是婦科用藥,為棕褐色的中成藥水丸和蜜丸,有解熱、抗炎、抗菌、降谷丙轉(zhuǎn)氨酶、利膽、抗胃潰瘍、降血脂、降血壓、調(diào)節(jié)子宮機能等作用。
二、丹梔逍遙丸還能舒肝解郁,清熱調(diào)經(jīng),用于肝郁化火,胸脅脹痛,煩悶急躁,頰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熱,以及婦女月經(jīng)先期,經(jīng)行不暢,乳房與少腹脹痛。不僅如此,丹梔逍遙丸是在古方基礎(chǔ)上加減而成的著名的舒肝理脾常用方劑,只要符合肝郁脾虛、血虧郁熱證,服用丹梔逍遙丸均能收到很好療效。
三、在更年期綜合征、抑郁癥、慢性乙型肝炎等多種疾病的治療,丹梔逍遙丸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就是因為以上三鐘病雖病種不同,但都屬于肝郁脾虛兼有郁熱之證,所以用舒肝理脾清熱法治療,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逍遙丸的作用
1、治療肝郁脾弱血虛引起的癥狀
用于肝郁、血虛、脾弱所引起的脅痛、郁證、低熱、乳癖等。具體表現(xiàn)為:脅肋脹痛,走竄不定,飲食減少,噯氣或嘔惡;精神抑郁,神疲食少;低熱時冷,急躁易怒,脅肋悶痛,頭暈?zāi)垦!?/p>
2、治療經(jīng)前期綜合征(pMS)
通過對300例pMS患者給逍遙丸治療并附200例西藥治療對照,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療效,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差異具有顯著性。表明逍遙丸療效確切,遠(yuǎn)期療效穩(wěn)定,為治療pMS的特效藥物。
3、治療生理期相關(guān)的疾病
月經(jīng)先期、月經(jīng)過多、經(jīng)行吐衄、崩漏:婦人以血為本,血化生、統(tǒng)攝于脾而藏受于肝,若肝氣郁結(jié),血為氣滯,常可引起月經(jīng)不調(diào)。若郁久化火,熱傷沖任,則可出現(xiàn)月經(jīng)先期、月經(jīng)過多、經(jīng)行吐衄、崩漏等證。逍遙丸是臨床調(diào)和肝脾的常用方劑,在婦科病中應(yīng)用極為廣泛,能疏肝養(yǎng)血、解郁清熱,最適合于肝郁血虛、郁久化熱之證,臨床若能悉心辨治,運用于與月經(jīng)有關(guān)疾病的治療,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4、治療乳房疾病
乳房兩側(cè)有大小不等的圓形結(jié)節(jié),邊界不清,質(zhì)實硬或囊性感,推之可動,尤以月經(jīng)前期為甚,經(jīng)后則減輕或消失者或西醫(yī)診斷的乳腺小葉增生和囊性增生病,均可服用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