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須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guān)注焦點,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人參須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人參須的簡介
人參須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細支根及須根。人參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數(shù)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滋交林下。野生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及河北北部,現(xiàn)吉林、遼寧栽培較多,北京、河北、山西也有引種栽培。
人參須眉因加工方法不同,有紅直須(棕紅色支根)、白直須(黃白色支根)、紅彎須(棕紅色須根)、白彎須(黃白色須根)等品種。
人參須的功效與作用
1.健脾
參須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治療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癥。
2.安神除煩
參須富含氨基酸和維生素,有助于加速新陳代謝,具有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可以消除疲勞,幫助睡眠。
3.生津止渴
參須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潤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適。
4.養(yǎng)顏護膚
參須具有養(yǎng)顏護膚的功效,可以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
5.補血益氣
參須具有補血益氣的功效,特別適合膚色無華暗啞、手腳冰冷的人群6.養(yǎng)陰補虛
參須具有補虛益氣,潤肺補腎的功效,可以治療肺腎陰虛。
7.抗衰抗輻射
參須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具有抗輻射、延緩衰老等功效。
8.抑癌抗瘤:
參須可預防癌癥,降低癌變的發(fā)生率。延緩和抑制癌細胞生長、擴散。使癌細胞退化、萎縮。
服用人參,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增加分量,日子久了自然見功效,切忌一開始便大量服用。一般普通生曬參園參每日3克為佳,西洋參每日也不要超過5克。
也就是說,又細又長的參須肉少皮多,人參甙的含量就高,而肥大粗壯的參根肉多皮少,人參甙的含量相對就低一些,所以,進補服食人參,不妨多用點參須,這樣既經(jīng)濟,又實惠,還能收到與人參同樣的治療效果。
人參須的市場信息
1、人參須的價格
產(chǎn)品的品質(zhì)以及市場的變化都會對人參須的價格產(chǎn)生影響。
2、人參須的選購方法
人參須以干燥者為好。
3、人參須的保存方法
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絕空氣,置陰涼處保存即可。已生蟲的應輕輕敲打以除去蟲卵、蟲尿及蟲體,再置陽光下曬或50℃烘烤,以殺死蟲卵和蟲體。有霉點先曬的干或烘干,再用軟毛刷或牙刷刷去霉塵,然后再用溫水刷凈,曬干即可。
ys630.coM延伸閱讀
人參須的藥用價值
人參須是中藥名。出《本草逢原》,別名參須。
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的細根。甘、苦、平。益氣生津。治胃虛嘔逆,口棵,咳嗽失血。煎服:3~9克。本品含人參皂苷。藥理作用與人參近似。
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紅直須、白直須、紅彎須、白彎須等品種。
以紅參須為多見,性能與紅參相似,但效力較小而緩和。
為較粗的細支根。一般長10厘米以上,棕紅色。體表有縱皺及須根脫落痕,少數(shù)有栓皮剝落現(xiàn)象,斷面棕紅色,平坦,類圓形,邊緣彎曲成波狀。質(zhì)堅脆。氣香,味苦。
【功能主治】益氣,生津,止渴。治咳嗽吐血,口渴,胃虛嘔逆。
1、《本經(jīng)逢原》:治胃虛嘔逆,咳嗽失血等證。
2、《本草從新》:生津補氣。
3、《本草正義》:生津止渴,潛陽降火。
【其他藥物價值】
給用二甲基奶油黃(4-dimethy-laminoazobenzene,DAB)誘發(fā)肝癌的大鼠灌服人參須糖漿(含生藥0.5g),可提高其酸性α-乙酸萘酯酶(ANAE)陽性淋巴細胞的百分率,使肝癌發(fā)生率降低,腫塊減小,分化程度增高,癌灶范圍有纖維組織增生和淋巴細胞浸潤。提示人參須糖漿能促進機體細胞免疫,對化學致癌劑誘發(fā)肝癌有預防或控制作用。
人參須的副作用
禁忌:服用人參,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增加分量,日子久了自然見功效,切忌一開始便大量服用。一般普通生曬參園參每日3克為佳,西洋參每日也不要超過5克。
人參須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論參須藥性偏于下行降泄張石頑:“參須,治胃虛嘔逆,咳嗽失血等證,亦能獲效,以其性專下行也。若治久痢滑精,崩中下血之證,每致增劇,以其味苦降泄也?!?《本經(jīng)逢原》)。
2、論參須功效與人參、參條的區(qū)別。
3、吳儀洛:“參須,生津補血。亦橫生蘆頭上而更細者,其性與參條同,而力尤薄。要知參條、參須,不過得參之余氣,危險之證,斷難倚仗。”(《本草從新》)。
4、張山雷:“參須論其質(zhì)地本與人參無所同異,但遼產(chǎn)、高麗產(chǎn),一清一溫,亦當分別主治,方不貽誤。其為參之余體,力量薄弱,初不待言,其較巨者,形如北沙參,如懷牛膝,尤有功用可言。若其末尾,則如絲如發(fā),幾于氣味俱無,何能呈效?惟生津止渴,微有養(yǎng)液之用耳。若陰虛火升,肝膽之陽上熾,用此潛陽降火,尤為相宜。”(《本草正義》)
中藥老君須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老君須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別名】婆婆針線包(《草木便方》),正骨草、婆婆衣、絨針(《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白薇、竹靈消(《四川中藥志》),惡牛皮消、牛角風,九連臺(《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 雪里蟠桃 的 根 及 根莖 (亦有用全株者)。夏、秋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可達40~70厘米,全體具白色乳汁。根莖短,須根多而細長,土黃色。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具短柄;卵狀橢圓形至廣卵形,長6~10厘米,寬3~6厘米,先端短尖、漸尖或鈍圓,全緣,基部圓形或楔形?;ㄐ蛞干ǔ>蹅銧睿换ㄐ。S色;花冠5深裂,無毛,副花冠的裂片幾與花柱等高,廣三角形;雄蕊5,花粉塊2枚下垂;雌蕊1,子房上位,為2分離心皮所組成,花柱2,分離。蓇葖果披針形,無毛,長4~5厘米。種子廣卵形,頂端生有一束白毛,邊緣有翼,長約2毫米?;ㄆ?~6月。果期7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叢中及林邊。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產(chǎn)于四川。
【性狀】干燥的根莖長約2~3厘米,表面有多數(shù)并排的莖稈殘基;外表粗糙,棕褐色;斷面黃白色,充實。須根細小,叢生于根莖四周,扭曲不直,長約3~5厘米;外表棕褐色有皺紋;質(zhì)脆弱,斷面黃白色。氣味微弱。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補腎,健脾,化毒。治虛癆久嗽,浮腫,白帶,月經(jīng)不調(diào),瘰疬,瘡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草木便方》
以上就是老君須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老君須,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
都有聽說過荷葉,荷花可是沒有聽說過荷花須,荷花須是特有的一種藥材,平時主要是用來泡水喝的,能降低血壓血脂,還可以減肥瘦身,現(xiàn)在很多老年人因為冠心病,肺炎,膽囊炎癥,膽結(jié)石或者脂肪肝,再加上有肥胖癥的問題,導致身體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所以通過喝荷葉,荷花,荷花須這些,都可以對調(diào)節(jié)身體有幫助。
1、必須是濃茶。第二泡的茶毫無效果,雖然只要能泡出顏色來沏多少遍都可以。但除第一泡之外,其它的不可能有減肥效果。順康荷葉堿減肥研發(fā)人員解釋:因為荷葉堿提取是非常困難,沸水僅僅只能泡出荷葉茶膚淺部位的荷葉堿,即第一泡就能泡出細微的荷葉堿出來,以后不管多少次沖泡均不能使荷葉堿有效提取出來。
2、基本上一天可泡飲4次荷葉新茶,3、最好是空腹時飲用。在飯前喝下。就會自然發(fā)生變化,荷葉堿具有較強的油脂排斥功效,荷葉堿長期積存人體,抑制脂肪吸收,會產(chǎn)生潛信號慣化大腦飲食神經(jīng),從而讓你對葷腥油膩的食物漸漸產(chǎn)生反感。
4、不必節(jié)食。因喝一段時間后,對食物的愛好就能使便秘跡象的人顯著增加排便次數(shù)。大便暢通,對減肥更有幫助。
5、荷葉茶不用煮。將一包茶放在茶壺或大茶杯里,倒上開水就可飲了。最好能燜5~6分鐘,這樣茶葉會更濃。而且就算茶涼,其效果也不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夏季可冰鎮(zhèn)后飲用,味道更佳。
6、孕婦禁用。
7、經(jīng)常飲用可降血壓、降血脂、減肥,防治冠心病、膽炎、膽結(jié)石、脂肪肝、肥胖癥等。被肥胖所困擾的女性,以及因到中年而考慮預防成人病的人們,不妨多飲用一些荷葉茶。荷葉茶是一種食品,而非藥類,因此具有無毒、安全的優(yōu)點。
三七也被我們稱之為田七,是一種中藥藥材。三七這種植物具有消炎止痛和活血化瘀的效果。那么,大家知道三七須的功效與作用嗎?其實,三七這種植物入藥的地方有很多,三七須的功效和三七是一樣的,畢竟是同一種植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三七須的五大主要功效。
三七須根含有三七皂甙、黃酮、三七素、多糖等多種有效成分。
三七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植物,起源于2億5千萬年前的第三紀古熱帶山區(qū),由于對環(huán)境條件有特殊要求,現(xiàn)僅存于中國西南山區(qū),為中國特有種,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州的文山、硯山、馬關(guān)、西疇、邱北、廣南、富寧、麻栗坡8個縣。迄今為止,文山三七產(chǎn)量占全國產(chǎn)量的80%左右。
《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p>
用三七須根燉雞,補血補氣最好了。
含有三七皂甙、黃酮、三七素、多糖等多種有效成分。與三七主根具有相同的功效,是制作云南名貴藥膳“三七氣鍋雞”的主要原料。
功效
三七須根的功效跟三七主根相同
1、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血流量,預防和治療心腦組織缺血、缺氧癥;
2、促進蛋白質(zhì)、核糖核酸(RNA)、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強身健體;
3、促進血液細胞新陳代謝,平衡調(diào)節(jié)血液細胞;
4、雙向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提高腦力,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
5、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8、延緩衰老;
9、雙向調(diào)節(jié)血糖、降低血脂、膽固醇、抑制動脈硬化。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關(guān)公須,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葉下紅、小活血、紅花草、關(guān)羽須、根下紅、落地紅、土活血、撲地紅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關(guān)公須的帶根全草。
【原形態(tài)】關(guān)分須,一年生上立草本,高達60cm。莖鈍四棱形,具溝,被微柔毛。葉大多基生,葉柄長3-10cm;莖生葉約2對,葉柄長約1cm至近無柄,被短柔毛或微柔毛;葉片均長圓狀卵圓形、披針形或卵圓形,長4-13.5cm,寬2-5.5cm,先端銳尖,基部近心形或心形,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紫色,沿脈被微柔毛,邊緣具淺鈍鋸齒。輪傘花序2-6花,組成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苞片披針形,比花萼長或短;小苞片披針形,比花梗短或近等長;花梗與花序燦密被微柔毛;花萼筒狀鐘形,外面紫色,萼檐二唇形,下唇比上唇稍長,半裂成2齒;花冠紫色,外被短柔毛,內(nèi)面有疏柔毛毛環(huán),冠檐二唇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能育雄蕊2,外伸;花柱外伸,先端不相等2淺裂,前裂片較長;花盤前方微膨大。花期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山谷或路旁。
【性味】味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活血消腫;清熱解毒。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腰痛;乳腺炎;癤癰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現(xiàn)在知道關(guān)公須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關(guān)公須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問哦。
核桃全身都是寶,核桃皮、核桃的枝葉,都具有一定的保健養(yǎng)生的作用。在民間用核桃樹皮和核桃樹枝,經(jīng)常用作醫(yī)治腫瘤的一些藥物,在民間多年的實踐當中,也確實能夠發(fā)揮一定的作用,比如說用核桃樹枝和桃的樹皮煮水,來治療一些食管癌等等。當然作為患者來說,這只是一些民間偏方,確實需要使用的時候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來進行。
核桃須的功效與作用
1、核桃樹枝、樹皮煮水治療腫瘤
但均屬民間偏方、驗方,核桃中含賴氨酸較多,可升高血清白蛋白:并含有胡桃醌。對多種腫瘤細胞均有抑制作用。在食管癌高發(fā)區(qū),民間有用核桃樹枝煮水及青核桃皮治療腫瘤的,療效尚待觀察;也有用鮮核桃樹枝煮雞蛋治療宮頸癌的報道,均屬民間偏方驗方。
2、減少膽固醇在血中升高有益
現(xiàn)代研究核桃主要富含脂肪,其所含脂類有亞油酸甘油脂,并有亞麻酸及油酸甘油脂,對減少膽固醇在血中升高有益,適合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患者。核桃含磷脂較高,可維護細胞正常代謝,增強細胞活力,防止腦細胞的衰退,是良好的健腦食品。磷脂中的膽堿可促進肝細胞中的脂肪代謝,從而減輕脂肪肝的程度,給大鼠喂桃核,也證明有降血脂和延緩衰老的作用,核桃中含賴氨酸較多,可升高血清白蛋白及維持體重,對治療腫瘤、結(jié)核等消耗性疾病有利,并且核桃中含有胡桃醌,對某些移植性腫瘤有抑制作用。
副作用問題
因核桃樹枝及樹皮毒性很大。應根據(jù)本人個體情況,飲用時要由少至多。逐漸加量進行,如感覺嘴麻、全身無力、惡心不適等其他不正常反映時,應停止幾天服用或減量服用。治療各種惡性腫瘤通用的熬制方法及用法: 將山核桃數(shù)枝或樹皮剪為段,加水3-5倍進行蒸煮1-2小時,(與熬制一般中藥方法完全相同 )將熬制的水當茶飲用。因系民間驗方,且山核桃樹枝及樹皮有毒性,應根據(jù)個體適應情況。每次喝100-200毫升或以上,日服三次或不分次數(shù)。飲用時由少至多,逐漸加量進行,出現(xiàn)感覺口唇發(fā)麻、全身無力、惡心不適等其他不正常反映時,應停止幾天服用,反映嚴重者應到醫(yī)院診治。
參須的簡介
參須,中藥名。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的細支根。野生分布于河北北部、遼寧、吉林、黑龍江,現(xiàn)遼寧、吉林廣泛栽培,北京、河北、山西也有引種栽培。具有益氣、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吐血,口渴,嘔逆。
參須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人參須中總皂甙含量為11.52%,總皂甙元含量為2.07%,其中人參二醇(panaxadiol)占35.04%,人參三醇(panaxatriol)占39.68%,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占9.88%。生曬參須中總皂甙含量為8.28%,其中屬原人參二醇類的皂甙含量為4%,屬原人參三醇類的皂甙含量為1.63%,屬齊墩果酸類的皂甙含量為0.48%。紅參須中總皂甙含量為5.9%,其中含有人參皂甙(ginsenoside)-Ro、Rb1、-Rb2、-Rc、-Rd、-Re、-Rf、-Rg,以-Rb1和-Rb2的含量較高。又含一新的多肽,命名為RGHp-ⅡB2,系33肽,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380。還含14種氨基酸,以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含量最高。
2、功效作用
甘苦,平。入肺經(jīng)。主治益氣,生津,止渴。治咳嗽吐血,口渴,胃虛嘔逆。內(nèi)服:煎湯,3-9g;或泡茶。
3、臨床應用
3.1、論參須藥性偏于下行降泄張石頑:“參須,治胃虛嘔逆,咳嗽失血等證,亦能獲效,以其性專下行也。若治久痢滑精,崩中下血之證,每致增劇,以其味苦降泄也?!?《本經(jīng)逢原》)。
3.2、論參須功效與人參、參條的區(qū)別。
3.3、“參須,生津補血。亦橫生蘆頭上而更細者,其性與參條同,而力尤薄。要知參條、參須,不過得參之余氣,危險之證,斷難倚仗。”(《本草從新》)。
3.4、張山雷:“參須論其質(zhì)地本與人參無所同異,但遼產(chǎn)、高麗產(chǎn),一清一溫,亦當分別主治,方不貽誤。其為參之余體,力量薄弱,初不待言,其較巨者,形如北沙參,如懷牛膝,尤有功用可言。若其末尾,則如絲如發(fā),幾于氣味俱無,何能呈效?惟生津止渴,微有養(yǎng)液之用耳。若陰虛火升,肝膽之陽上熾,用此潛陽降火,尤為相宜?!?《本草正義》)。
參須的市場信息
1、參須的價格
參須的價格約為130元/500克。
2、參須的選購方法
參須為長條須,老而韌,清疏而長,參須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
3、參須的保存方法
參須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白參須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白參須,我們?nèi)粘I钪邪讌㈨毮芙o我們什么樣的作用,我們?nèi)绾尾捎冒讌㈨氉龀雒牢犊煽诙茵B(yǎng)生的食療菜肴來,白參須其實就是采用了紅參以外的各種各樣的參制作而成的,白參須有非常好的滋補作用,我們喜歡采用白參須來補元氣。
白參須的功效和作用在于可以補氣,有利于氣虛的病人,白參須還能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出現(xiàn)肺氣不足和脾胃虛弱也可以求助于白參須,白參須功能非常全面,適合我們?nèi)粘J朝熤凶鳛槭巢摹?/p>
1、大補元氣:適于元氣虛脫。
1)氣虛欲脫,癥見面色蒼白,心悸不安,虛汗不止,脈微欲絕者。
2)氣脫亡陽,上面癥狀兼有冷汗淋漓,四肢不溫。每與附子同用。2、補脾益肺:可治脾,肺氣虛。
1)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無力,嘔吐泄瀉,舌淡脈緩。
2)肺氣不足,咳喘乏力,動則益甚,自汗脈虛,易感風寒。
3、生津止渴:用于津傷口渴,消渴。
1)津傷口渴,熱傷氣陰,身熱煩渴,汗出體倦,脈大無力,每與石膏,知母同用。
2)內(nèi)熱消渴,煩渴不止,脈數(shù)無力,屬內(nèi)熱而氣陰不足者。常與養(yǎng)陰清熱藥同用。
4、安神增智:主治氣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常配養(yǎng)心安神藥。此外,還可用治血虛,陽痿及正虛邪盛,均取本品氣旺生血,氣旺陽自強及扶正祛邪之功。
在我國南方許多地方喜歡服用生曬參,或者主張秋冬季進補用紅參,春夏季進補用生曬參。也有人提倡體質(zhì)較佳者進補宜用生曬參、體質(zhì)虛弱者進補宜用紅參,醫(yī)藥上治療虛脫或強補多用紅參。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白參須,我們知道白參須是才用了紅參以外的須做成的,白參須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的高,白參須的功效和作用在于可以補氣,對于氣血虛弱,肺氣不足,脾胃不好的患者都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