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錦雞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xué)問,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白腹錦雞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白腹錦雞的簡介
白腹錦雞,中藥名。為雉科動物白腹錦雞Chrvsolophus amherstiae (Leadubeater)的肉。棲于2000—4000米高度的多巖山地,較金雞所棲的地帶為高,而分布到更南地區(qū)。常出沒活動于灌叢與矮竹間,嗜食竹筍,亦兼吃各種種子、漿果和昆蟲等。秋冬時,通常20—30只結(jié)集成群,叫聲嘈雜。產(chǎn)于西藏東南部、云南、四川南部、貴州西部至廣西西部紅腹錦雞分布的西界。作為醫(yī)藥成分被捕獵:中醫(yī)傳統(tǒng)理論認(rèn)為白腹錦雞。除去羽毛及內(nèi)臟、取肉用,有止血解毒的功能。 因此被利用。具有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血痔,瘡瘍腫毒。
白腹錦雞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肉含蛋白質(zhì)(protein),肽類(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
2、功效作用
健脾強胃,活血催乳,利尿通經(jīng)。治虛損勞熱,陰虛喘咳,淋濁白帶。內(nèi)服:煎湯,2~8錢;或研末。
3、臨床應(yīng)用
3.1、《中國藥用動物志》:有止血解毒的功能。主治血痔,癰瘡腫毒等癥。
3.2、治脾胃虛弱:紅花錦雞兒配山里紅,煎湯服。
3.3、治哮喘:紅花錦雞兒配沙參、羊睪丸(干燥研粉),碾成散劑服。
3.4、治乳少:紅花錦雞兒配大力子根,燉豬蹄吃。
3.5、治淋濁:紅花錦雞兒配馬先蒿,煎湯服。
3.6、治血崩:紅花錦雞兒配懸鉤子,燉甜酒服。
3.7、治陽痿及子宮脫出:紅花錦雞兒配淫羊藿,鹿沖,煎湯服。
白腹錦雞的市場信息
1、白腹錦雞的價格
白腹錦雞的價格約為暫時未知。
2、白腹錦雞的選購方法
白腹錦允,雄鳥頭頂披以金屬綠色的短羽,枕冠狹長,呈紫紅色;后頸披心肝一片白色而具藍(lán)和黑色邊緣的扇狀羽,似披肩一般較長的扇羽具1條與羽緣相平行的藍(lán)黑色橫斑;翕和肩羽均呈金屬翠綠色;各羽近緣處圍以黑紋,羽緣閃鮮綠色;背羽闊寬而呈方形,羽基黑,中部橫以綠斑,羽緣以寬闊的棕黃色,這些羽緣大部都顯露于外,所以下背幾都呈現(xiàn)鮮綠色,腰羽具朱紅羽緣;恬上覆羽白綴以藍(lán)黑色斑,末端細(xì)長,而呈橙紅色。中央尾羽白而具金屬藍(lán)黑色橫斑,斑間并雜滿云石狀黑色斜紋;外側(cè)尾羽和內(nèi)翈呈黑白相雜的云石狀,外翈銀灰,向外緣轉(zhuǎn)為濃黑褐色,而具藍(lán)色橫斑。兩翅內(nèi)側(cè)大都為金屬藍(lán)黑色,各羽具黑緣,向外轉(zhuǎn)為濃黑褐色;初級飛羽淺黑褐色,除第1枚外,外緣均為白色,臉和喉黑色,散綴以金屬綠色閃點;胸與翕同,綠緣較寬且閃亮;腹和兩脅均白,下脅和肛周雜以褐斑;尾下覆羽黑色,先端閃綠而具黑緣。眼周裸出部淡藍(lán)色;嘴灰藍(lán)色;腳灰藍(lán)色。
3、白腹錦雞的保存方法
白腹錦雞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擴(kuò)展閱讀
紅花錦雞兒在中醫(yī)中通常被當(dāng)做藥材使用。這也是因為紅花錦雞兒本身的藥用價值,那么關(guān)于紅花錦雞兒的相關(guān)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
【來源】為豆科植物 紅花錦雞兒 的 根 。初夏和秋末挖根,洗凈泥沙,去掉須根,剖去木心,切短備用。
【原形態(tài)】紅花錦雞兒,又名:金雀兒、黃枝條。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溝邊或灌叢中。分布東北及河北,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四川等地。
【性味】甘微辛,平。
【歸經(jīng)】入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健脾強胃,活血催乳,利尿通經(jīng)。治虛損勞熱,陰虛喘咳,淋濁白帶。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8錢;或研末。
【附方】①治脾胃虛弱:紅花錦雞兒配山里紅,煎湯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對于紅花錦雞兒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紅花錦雞兒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鬼箭錦雞兒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鬼箭錦雞兒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別名】著母香(藏名)
【來源】為豆科植物 鬼箭錦雞兒 的 皮、莖、葉 。8~9月采收。
【原形態(tài)】鬼箭錦雞兒,又名:冠毛錦雞兒。
【生境分布】生山坡灌叢中。分布遼寧、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四川和西北等地。
【化學(xué)成份】含生物堿、甙類、鞣質(zhì)、皂甙、黃酮類、揮發(fā)油和糖類。嫩枝中含楊梅樹皮素、槲皮素、異鼠李素、槲皮素-3-α-l-鼠李呋喃糖甙、異鼠李素-3-α-l-鼠李呋喃糖甙、槲皮素-3-β-D-半乳吡喃糖甙、異鼠李素-3-β-D-半乳吡哺糖甙、槲皮素-3-β-D-木吡喃糖甙和異鼠李素-3-α-l-阿呋喃糖甙。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入肝、脾、腎三經(jīng)。
【功能主治】接筋續(xù)斷,祛風(fēng)除濕,活血通絡(luò),消腫止痛。治跌撲損傷,風(fēng)濕筋骨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發(fā)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
【注意】孕婦禁用。
【附方】鬼箭錦雞兒,配當(dāng)歸、自然銅、續(xù)斷、秦艽、赤芍、乳香、五靈脂,治跌撲損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鬼箭錦雞兒,配當(dāng)歸、自然銅、續(xù)斷、秦艽、赤芍、乳香、五靈脂,治跌撲損傷。配秦艽、羌活、豨薟草,泡酒服,治風(fēng)濕筋骨疼痛。配益母草、當(dāng)歸,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配蒲公英,治乳腺炎。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鬼箭錦雞兒有了一定的了解,鬼箭錦雞兒對于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dǎo)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yīng)該在平時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zhǔn)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大腹湯這種方劑。
【處方】連皮大腹15枚,木瓜1枚,蔥白5莖。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老人虛秘。
【用法用量】以水5盞,煎至2盞半,去滓,分溫5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七
【處方】連皮大腹(銼,微炒)2兩,草豆蔻(去皮,煨)1兩,陳橘皮(浸,去白,炙)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胎動不安,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四
【處方】大腹皮(銼,炒)1兩,前胡(去蘆頭)1兩,檳榔(煨,銼)1兩,百部根(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枳實(去瓤,麩炒)1兩,桑根白皮(銼,炒)1兩,杏仁(湯洗,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膏)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人參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上氣,喘急滿悶。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三
【處方】大腹7顆(連皮子,銼),犀角(鎊)2兩,木香2兩,前胡(去蘆頭)1兩半,旋覆花1兩,半夏(湯浸7遍去滑,焙)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腳氣盛發(fā),上沖脾胃,胸膈妨悶,噫氣不暢,煩熱口干,眼暗不識人;或服羚羊角湯得快利后,微熱未除,氣復(fù)嘔逆,不下飲食,胸膈有痰,腹常如空虛。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1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空腹服,1日2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四
【處方】大腹皮1兩(銼),木香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赤芍藥半兩,甘草(炙,銼)半兩,前胡(去蘆頭)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發(fā)動,心膈痞滿,喘息微促,腹脅妨悶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1棗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四
【處方】大腹2兩,木香1兩,訶黎勒皮3分,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大黃(生,銼)2兩,芎?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大腸實熱,腹脹不通,上沖口內(nèi)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更入樸消1錢匕,水1盞半,煎上8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
【處方】大腹(連皮銼)4枚,防己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紫蘇莖葉1兩,木通(銼)1兩,羌活(去蘆頭)1兩,萆薢1兩,芎?1兩,地骨皮1兩,5加皮(酒浸,炙黃)1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焙)5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腳氣痹攣,寒搏筋脈,不能轉(zhuǎn)側(cè)。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半分(拍破),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日晚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一
【處方】大腹子4枚(銼),檳榔2枚(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錢,前胡(去蘆頭)1錢,桔梗(銼,炒)1錢,半夏(湯洗7遍,切,焙)1錢,枳殼(去瓤,麩炒)1錢,赤茯苓(去黑皮)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心胸滿悶,氣滯腹虛脹。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七
【別名】大腹皮湯
【處方】大腹皮(切)1兩,檳榔(銼)1兩,木通(銼)1兩,防己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紫蘇莖葉1兩,桑根白皮(銼)1兩,甘草(炙,銼)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草豆蔻(去皮)半兩,丁香皮(銼)半兩,大黃(銼,炒)半兩,木香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諸膈氣,冷熱不調(diào),喜怒無度,胸中咽塞,不思飲食;或憂思過甚,不足之氣蘊積心臆,日漸消瘦。
【用法用量】大腹皮湯(《普濟(jì)方》卷二○四)。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二
【處方】大腹皮1兩(銼,炒),檳榔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人參(去蘆)半兩,知母半兩,陳皮半兩(去白),甘遂1分(慢火煨令黃)。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癥癖腹脹,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放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三
【處方】大腹皮(銼)4枚,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拍碎)21枚。
【功能主治】腳氣攻心煩滿,及腳膝浮腫。
【用法用量】上藥以童便1盞半,同煎8分,去滓,空心、食前分溫2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二
【處方】大腹10枚(和皮,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炒)1兩,吳茱萸3分(炒),木香1兩半,郁李仁(湯浸,去皮尖雙仁)1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風(fēng)毒腳氣,攻入五臟,心腹氣脹,喘急,大小便不通,漸成水腫。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1日2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三
【處方】大腹子8錢,橘皮8錢,厚樸4錢,白芷4錢,人參3錢,神曲3錢,桂心3錢,桔梗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中滿下虛,氣不升降,心胸痞悶,食飲難消,嘔吐多痰,脅肋膨脹,肢體羸瘦,便利不調(diào);及妊娠惡阻,憎聞食臭,痰逆頭眩。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雞峰》卷二十
【處方】大腹4枚,芍藥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桔梗(銼,炒)1兩半,木香1兩,訶黎勒皮1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1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骨蒸腹中積癖,脅下妨痛,漸加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分溫2服,空腹、日晚各1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三
【處方】大腹(和皮用)半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涂3度,炙干)半兩,防風(fēng)(去叉)半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干)半兩,人參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霍亂未得利,腹脹刺痛,嘔逆不己。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加木瓜3片,小麥半合,生姜1分(拍碎),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如吐時熱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八
【處方】大腹皮(銼)1兩半,紫蘇莖葉1兩,干木瓜1兩,桑根白皮(銼)1兩,沉香(銼)半兩,木香半兩,茴香子根(切,焙)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木通(銼)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檳榔(銼)半兩,萊菔子(焙)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風(fēng)毒腳氣上攻,頭目昏眩時痛,腳膝痹弱,不能履地;或時發(fā)寒熱,嘔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水1盞,加蔥白3寸(切),生姜3片,煎至6分,早、晚食后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三
【處方】大腹皮(銼)3分,芎?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人參3分,當(dāng)歸(切,焙)1兩,苧麻根(銼)1兩,紫蘇莖葉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心痛脹滿,胎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取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五
【處方】大腹(銼)1兩,陳曲(炒)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木香(銼)1兩,肉豆蔻(去皮)半兩,干姜(炮)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訶黎勒(炮,取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大麥糵(微炒)半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干)半兩,京三棱(炮,銼)1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稍熱食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六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大腹湯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赤腹松鼠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它是一個能夠制作藥膳,同時能夠制作藥品,而且赤腹松鼠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jìn)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英文名】Sciurus;Squirrel
【別名】紅腹松鼠、松鼠
【來源】藥材基源:為松鼠科動物赤腹松鼠去內(nèi)臟的全體。
【原形態(tài)】赤腹松鼠,中等大小樹棲松鼠,體長19-25cm,體重280-420g。體側(cè)無皮膜。吻短。耳小而圓。頸粗壯。前足常裸露,后足5趾具全,后足踵部被毛。爪銳利呈鉤狀,尾略短于體長或略相等。背部及四肢外側(cè)為橄欖黃雜有黑毛。頸部為淡灰色。胸腹部及四肢內(nèi)側(cè)均為銹紅色或棕紅色。尾背部背色,后半部毛較長,黃黑相間,形成不明顯的半環(huán)狀。耳郭發(fā)黃,無簇毛。眼及面頦部色淺灰。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棲居于熱帶雨林、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次生稀樹灌叢或果園中。
【性味】味甘;咸;性平
【歸經(jīng)】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調(diào)經(jīng);行氣止痛。主跌打傷痛;骨折;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焙干研粉,3-9g。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志》:有理氣調(diào)經(jīng)的功效。主治肺結(jié)核、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赤腹松鼠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利用赤腹松鼠治療疾病,可以不用擔(dān)心副作用。所以赤腹松鼠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在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
人這一輩子很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纏身,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當(dāng)我們?nèi)梭w患病了之后,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然是要靠藥物治療的,中藥方劑由于可以從根本上治愈且無副作用,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來介紹一種:大腹散。
【處方】大腹子2兩(生),橘皮1兩(去白,焙),厚樸1兩(姜汁炙),人參半兩,吳白芷1兩(炒),肉桂半兩,桔梗半兩,神曲1兩(炒)。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或饑或飽,滯氣煩悶,大小腸不調(diào),腹脹滿;酒病不食,面黑黃瘦,狀似酒勞。
【用法用量】每服2錢,加生姜汁少許同煎,熱服,每日3次。
【摘錄】《傳家秘寶》
【處方】大腹皮(銼)1兩,桑根白皮(銼)1兩,檳榔(銼)1兩,當(dāng)歸2兩(切,炒),牡丹皮半兩,甘遂半兩,苦葶藶1分(炒),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生干地黃(焙)1兩,人參半兩,木香半兩。
【功能主治】婦人血分,身體通腫,虛煩不食。
【用法用量】上為散。每服2錢匕,濃煎紫蘇湯調(diào)下,1日2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三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大腹散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dāng)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