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交藤的藥用價值_夜交藤的副作用
養(yǎng)生的作用。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夜交藤的藥用價值_夜交藤的副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夜交藤的藥用價值
夜交藤,中藥名。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藤莖或帶葉的藤莖。分布于華東、中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臺灣、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養(yǎng)心安神,祛風,通絡之功效。用于失眠,多夢,血虛身痛,肌膚麻木,風濕痹痛,風疹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
1、用于虛煩失眠。
夜交藤具有養(yǎng)血安神作用,以用于陰虛血少所致的失眠為主,常與合歡皮相須配合,也可與棗仁、柏子仁、遠志等同用。
2、用于周身酸痛。
夜交藤既有養(yǎng)血作用,還可通利經(jīng)絡,治血虛周身酸痛,可配合當歸、地黃、雞血藤、絡石藤等同用。
3、用于皮膚癢。
夜交藤煎湯外洗治皮膚癢疹,有一定止癢作用。
4、咳嗽。
有人治療喉源性咳嗽,在用蟬蛻、僵蠶、荊芥、防風、桔梗、陳皮、半夏、前胡、茯苓、甘草等藥的基礎上,加用夜交藤15克,水煎服,觀察到方中加用此藥者,止咳作用較未加用此藥者明顯,說明夜交藤可能有止咳的功效。
5、鎮(zhèn)靜、催眠作用。
夜交藤煎劑灌胃對小鼠有明顯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與閾下劑量的戊巴比妥鈉呈協(xié)同作用。大鼠睡眠多導圖顯示總睡眠時間延長,主要是慢波睡眠時相延長,異相睡眠時相縮短。
6、降血脂作用。
夜交藤醇提取物能明顯降低高脂血癥大鼠的血清TC及TG含量,并使高脂血癥鵪鶉的TC含量降低,HDL-C/TC比值明顯升高,主動脈光滑,無斑塊形成。表明夜交藤有一定的降血脂、抗AS及預防脂肪肝的作用。
夜交藤的副作用
燥狂屬實火者慎服。
不良反應:有報道,服首烏藤可致過敏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全身皮膚發(fā)疹,或皮膚刺痛發(fā)癢,惡寒發(fā)熱。
夜交藤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綱目》:“風瘡疥癬作癢,煎湯洗浴?!?/p>
《本草再新》:“補中氣,行經(jīng)絡,通血脈,治勞傷?!?/p>
《本草正義》:“治夜少安寐?!?/p>
《飲片新參》:“養(yǎng)肝腎,止虛汗,安神催眠。”
《安徽藥材》:“消癰腫、瘰疬和痔瘡?!?/p>
《陜西中草藥》:“祛風濕,通經(jīng)絡。治失眠,多汗,貧血,周身酸痛,疥癬等皮膚病。”
1、治虛煩失眠多夢:夜交藤30g,珍珠母30g,丹參9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皮膚瘙癢:夜交藤、蒼耳子各適量,煎水外洗。(《安徽中草藥》)
3、治腋疽:首烏藤、雞屎藤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4、治痔瘡腫痛:首烏藤、假簍葉、杉木葉各適量。煎水洗患處。(3-4方出自《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5、治療周身酸痛:夜交藤既有養(yǎng)血作用,還可通利經(jīng)絡,治血虛周身酸痛,可配合當歸、地黃、雞血藤、絡石藤等同用。
6、治療精神分裂癥:夜交藤90g,何首烏90g,紅棗2-6枚,制成煎劑,每日服1劑,分上、下午2次分服,15日為1療程。共治療95例,結果治愈8例,顯效47例,進步11例;經(jīng)隨訪30例,其中痊愈14例,顯效16例,患者病情穩(wěn)定。
7、治頭昏乏力、耳鳴眼花、心悸多夢:夜交藤、生地、百合各15克,浮小麥30克,炙甘草6克,紅棗7枚。用水濃煎湯,日分2次服用。
8、治內傷頭痛:夜交藤20克,茯神、杜仲、牛膝、天麻各15克,鉤藤、石決明各20克,山梔10克,黃芪6克,益母草、桑寄生各12克,水煎分3次服,15劑為1療程。
yS630.Com相關推薦
夜交藤是一種中藥材,我們一般不怎么的聽說,不過在醫(yī)用療效是特別有用的,在選擇用藥的時候我們主要是根據(jù)醫(yī)生的指導進行,在平時的時候是不能隨便亂用的,以防止出現(xiàn)對身體不利的情況,對于夜交藤的醫(yī)用價值,我們現(xiàn)在通過下面的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希望對朋友們能夠有幫助。
夜交藤的功效與作用:
鎮(zhèn)靜、催眠作用
夜交藤煎劑灌胃對小鼠有明顯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與閾下劑量的戊巴比妥鈉呈協(xié)同作用。大鼠睡眠多導圖顯示總睡眠時間延長,主要是慢波睡眠時相延長,異相睡眠時相縮短。
降血脂作用
夜交藤醇提取物能明顯降低高脂血癥大鼠的血清TC及TG含量,并使高脂血癥鵪鶉的TC含量降低,HDL-C/TC比值明顯升高,主動脈光滑,無斑塊形成。表明夜交藤有一定的降血脂、抗AS及預防脂肪肝的作用。
治皮膚瘙癢
夜交藤、蒼耳子各適量,煎水外洗。(《安徽中草藥》)
治腋疽
首烏藤、雞屎藤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治療疥瘡
用法:10歲以上,用夜交藤200g加水1000ml濃煎,每日分2次外洗,為1日治療量;10歲以下,用夜交藤100g加水700ml。治療46例,取得滿意療效。病程最長的1年2個月,最短的2天。
治療精神分裂癥
夜交藤90g,何首烏90g,紅棗2-6枚,制成煎劑,每日服1劑,分上、下午2次分服,15日為1療程。共治療95例,結果治愈8例,顯效47例,進步11例;經(jīng)隨訪30例,其中痊愈14例,顯效16例,患者病情穩(wěn)定。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現(xiàn)在了解了夜交藤的藥用價值都有什么了,我們一般不是太了解,所以在使用的時候一定不能自行盲目的服用,而是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特別是對于在降血壓和降血脂還有催眠的效果上特別的明顯,而且還可以搭配使用。
夜交藤是一種中藥,在平時的時候用途特別的廣泛,而且治療的疾病也特別的多,有好多人對這種藥材不是太清楚,也有好多人是頭一次聽說,不過在藥用方面夜交藤確實發(fā)揮著巨大的功效,現(xiàn)在我們就通過下文的介紹來了解一下夜交藤的藥用價值都有什么,可以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功效主治
1.養(yǎng)心安神:夜交藤味甘,入心經(jīng),滋心陰,養(yǎng)心神,故治失眠。“失眠”古稱“不寐”,“目不瞑”等。心陰不足,心陽偏旺,陰不戀陽,心神不寧,致不易入睡,心悸而煩,多夢健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口燥咽干,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正如《景岳全書?不寐》中言:“無邪而不寐者,必營血不足也,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yǎng)心,心虛則神不守舍?!敝我俗绦年帲B(yǎng)心血,寧心神。本品善養(yǎng)心陰,心陰不虧,陰陽相和,心神得養(yǎng),失眠可除。
2.祛風通絡:夜交藤性善走竄,專予搜風,舒筋活絡,而治行痹?!督饏T翼》曰:“行痹者,風氣勝也,風之氣善行而數(shù)變,故其證上下左右,無所不至,隨其所至血氣不通為痹也?!薄吨T病源候論?風痹候》亦云:“人體虛,腠理開,故受風邪也。病在陰日風,在陰日痹,陰陽俱病日風痹。”風邪善行,走竄經(jīng)絡,使絡道不通,氣血受阻,致肢體關節(jié),肌肉疼痛酸楚,其痛游走,不拘一處,關節(jié)屈伸不便,兼有畏風,發(fā)熱等。治宜祛風通絡,本品具此功效,故可應用。
3.癰疽瘰疬:夜交藤搗碎外敷,清熱消腫,托毒生肌,用治癰疽瘰疬等證。
4.風瘡疥癬:瘡,泛指發(fā)于皮妖淺表,有形,癢,破后潰爛之病;風瘡,則指與風邪有密切關系的瘡病。疥,為疥蟲侵染皮膚所致之病。癬,所含內容更廣,古分干癬、濕癬、風癬、白癬、牛癬、圓癬、狗癬、雀眼癬、刀癬等九種。上述疾患,皆為常見皮膚病,可用夜交藤,祛風治瘡,殺疥療癬,煎湯洗浴,甚為有效。
5.鑒別應用
①何首烏和夜交藤:為同一植物。前者為其塊根,后者為其藤莖。何首烏善補肝腎益精血;夜交藤,善養(yǎng)心陰而安神。藥用部位不同,功效亦異。
②朱砂和夜交藤:朱砂鎮(zhèn)心安神,用治心火亢盛所致心煩不眠;夜交藤養(yǎng)心安神,用治心陰不足所致心虛失眠。雖均能安定神志,但機理迥然不同。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了解了夜交藤的藥用價值都有什么,在平時的時候我們在治療防止疾病的時候有很多的作用,也是在中醫(yī)方面會經(jīng)常用到的一味中藥,不過在平時使用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自行服用,而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確的使用。
大多數(shù)的人對中藥都不是很了解,因中藥的類型太多了,中醫(yī)在我國也是具有很多年代的,用來治療很多疾病,并且選擇中醫(yī)來治療疾病人們覺得放心,中醫(yī)治病還可以斷根,但是療程是很慢的,但是中藥對身體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說人們都原因選擇,夜交藤也是中藥的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中藥夜交藤的功效到底有哪些呢?
人們對中藥何首烏的傳說與功效比較熟悉,但對什么是夜交藤卻知之甚少。其實,兩者是同一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夜交藤是何首烏的藤莖,因夜里會自動相互交合而得名,藥用何首烏則是這種植物的塊根。
中醫(yī)認為,夜交藤性平無毒,味甘微苦,入心、肝經(jīng),有安神養(yǎng)血、祛風通絡的功效,主治陰虛血少、虛煩不眠、風濕痹痛、皮膚癢疹等癥。夜交藤的煎服劑量一般為10~30克,還可煎水外洗或搗敷外用。主要的臨床應用簡介如下。
1. 失眠夜交藤具有養(yǎng)血安神作用,用于陰虛血少所致的失眠,常與合歡皮、酸棗仁、柏子仁、遠志等藥配合應用。
① 夜交藤麥豆湯:夜交藤10克,小麥45克,黑豆30克,加水煎煮取湯飲,日兩次。有滋養(yǎng)心腎、安神的功效,用于神經(jīng)衰弱、心腎不交之失眠、心煩等癥。
② 烏雞交藤煲:烏雞1只,洗凈入沸水中焯一下,再用涼水沖洗。夜交藤30克,洗凈用紗布包好,裝入雞肚內,將雞放于湯煲中,加入適量姜片、食鹽、黃酒及水,先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煲至雞爛熟,加味精適量即可食用,可用于頑固性失眠患者的食療。
③ 寧神合劑:夜交藤、生地、百合各15克,浮小麥30克,炙甘草6克,紅棗7枚。用水濃煎,日服2次,臨睡前加服1次。具有養(yǎng)血安神功效,治頭昏乏力、耳鳴眼花、心悸多夢、入睡難等癥。
④ 安神湯:夜交藤、合歡皮各20克,酸棗仁、柏子仁、豬苓各15克,琥珀10克,隨證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30日為1個療程,對失眠癥有效。
⑤夜交藤粥:夜交藤60克,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毫升煎取藥汁約300毫升;再加粳米50克,大棗2枚,白糖適量,煎至粥稠即可。晚上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l 0天為1個療程。適用于頑固性失眠、多夢及風濕痹痛癥。
上面這些知識就是關于這個中藥夜交藤的各種功效和作用,選擇用這個夜交藤可以治療的疾病有很多,但是夜交藤主要是用來安神寧心的,大家如果覺得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失眠,或者是沒有精神,情緒不好的話,那么不妨試試選擇夜交藤來給自己治療這樣的現(xiàn)象。
夜交藤的簡介
夜交藤,中藥名。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藤莖或帶葉的藤莖。分布于華東、中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臺灣、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其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莖纏繞,長2-4米,多分枝,具縱棱,無毛,微粗糙,下部木質化。葉卵形或長卵形,長3-7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兩面粗糙,邊緣全緣;葉柄長1.5-3厘米;托葉鞘膜質,偏斜,無毛,長3-5毫米?;ㄐ驁A錐狀,頂生或腋生,長10-20厘米,分枝開展,具細縱棱,沿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狀卵形,具小突起,頂端尖,每苞內具2-4花;花梗細弱,長2-3毫米,下部具關節(jié),果時延長;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綠色,花被片橢圓形,大小不相等,外面3片較大背部具翅,果時增大,花被果時外形近圓形,直徑6-7毫米;雄蕊8,花絲下部較寬;花柱3,極短,柱頭頭狀。瘦果卵形,具3棱,長2.5-3毫米,黑褐色,有光澤,包于宿存花被內。
夜交藤的功效與作用
夜交藤養(yǎng)心,安神,通絡,祛風。治失眠,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疬,風瘡疥癬。
1、用于虛煩失眠。
夜交藤具有養(yǎng)血安神作用,以用于陰虛血少所致的失眠為主,常與合歡皮相須配合,也可與棗仁、柏子仁、遠志等同用。
2、用于周身酸痛。
夜交藤既有養(yǎng)血作用,還可通利經(jīng)絡,治血虛周身酸痛,可配合當歸、地黃、雞血藤、絡石藤等同用。
3、用于皮膚癢。
夜交藤煎湯外洗治皮膚癢疹,有一定止癢作用。
4、咳嗽。
有人治療喉源性咳嗽,在用蟬蛻、僵蠶、荊芥、防風、桔梗、陳皮、半夏、前胡、茯苓、甘草等藥的基礎上,加用夜交藤15克,水煎服,觀察到方中加用此藥者,止咳作用較未加用此藥者明顯,說明夜交藤可能有止咳的功效。
5、鎮(zhèn)靜、催眠作用。
夜交藤煎劑灌胃對小鼠有明顯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與閾下劑量的戊巴比妥鈉呈協(xié)同作用。大鼠睡眠多導圖顯示總睡眠時間延長,主要是慢波睡眠時相延長,異相睡眠時相縮短。
6、降血脂作用。
夜交藤醇提取物能明顯降低高脂血癥大鼠的血清TC及TG含量,并使高脂血癥鵪鶉的TC含量降低,HDL-C/TC比值明顯升高,主動脈光滑,無斑塊形成。表明夜交藤有一定的降血脂、抗AS及預防脂肪肝的作用。
夜交藤的市場信息
1、夜交藤的價格
夜交藤當前市場均價約為11元/公斤。
2、夜交藤的選購方法
夜交藤以粗壯均勻、外表紫褐色者為佳。干燥的藤莖呈細長圓柱狀,通常扭曲,有時分枝,直徑3~7毫米。表面紫褐色,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和節(jié),并散生紅色小斑點,栓皮菲薄,呈鱗片狀剝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棕紅色,木部淡黃色,本質部呈放射狀,中央為白色疏松的髓部。氣無,味微苦澀。
3、夜交藤的保存方法
將夜交藤清水洗凈,稍浸泡,撈出,潤透后,切段,曬干。
很多人不知道夜交藤是什么東西,這是一種在國內分布很廣的植物,比如在云貴川地區(qū)就有廣泛分布,夜交藤還是用途很廣的中藥,比如在夏天的時候,人的皮膚上很容易長風疹團,然后皮膚會出現(xiàn)劇烈的瘙癢,這時候就可以使用夜交藤進行治療,下面詳細介紹夜交藤的正確用法用量。
夜交藤的用量:
夜交藤這種藥材的名字起得非常的有意思,但是它和想象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夜交藤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到了晚上之后它的葉子就合攏在了一起,夜交藤本身是何首烏的藤蔓,這種藥材經(jīng)常被用來治療皮膚方面的疾病,可能大家不了解,夜交藤用量和用法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夜交藤用量
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夜交藤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心,安神,通絡,祛風。治失眠,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疬,風瘡疥癬。
①《綱目》:風瘡疥癬作癢,煎湯洗浴。
②《本草再新》:補中氣,行經(jīng)絡,通血脈,治勞傷。
③《本草正義》:治夜少安寐。
④《飲片新參》:養(yǎng)肝腎,止虛汗,安神催眠。
⑤《安徽藥材》:消癰腫、瘰疬和痔瘡。
⑥《陜西中草藥》:祛風濕,通經(jīng)絡。治失眠,多汗,貧血,周身酸痛,疥癬等皮膚病。
夜交藤的附方
①治徹夜不寐,間日輕重,如發(fā)瘧:夜交藤(切)四錢,真珠母八錢,龍齒二錢,柴胡(醋炒)一錢,薄荷一錢,生地六錢,歸身二錢,白芍(酒炒)一錢五分,丹參二錢,柏子仁二錢,夜合花二錢,沉香五分,紅棗十枚。水煎服。(《醫(yī)醇媵義》甲乙歸臟湯)
②治腋疽:夜交藤、雞屎藤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痔瘡腫痛:夜交藤、假蔞葉、杉木葉各適量。煎水洗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注意事項
燥狂屬實火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