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yīng)從年輕開始。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款冬花的簡介
款冬別名冬花、蜂斗菜,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其莖葉具有獨特的香味,因此被日本人當(dāng)做一種傳統(tǒng)的蔬菜。它的莖高一般可達(dá)2~3米,莖的直徑可達(dá)10厘米。分布河北、河南、湖北、四川、山西、陜西、甘肅、內(nèi)蒙古、新疆、青、藏等地。藥材產(chǎn)于陜西、山西、河南、甘肅、青海、四川、內(nèi)蒙古等地。
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花含款冬二醇等甾醇類、蕓香甙、金絲桃甙、三萜皂甙、鞣質(zhì)、蠟、揮發(fā)油和蒲公英黃質(zhì),葉含苦味甙2.63%、沒食子酸、彈性橡膠樣物質(zhì)、糊精、粘液、菊糖、植物甾醇、硬脂酸及棕櫚酸甘油酯、酒石酸 、蘋果酸、轉(zhuǎn)化糖、膽堿、碳?xì)浠衔?和皂甙。灰分中含鋅甚多,達(dá)3.26%(以 ZnCO3計)。鮮根莖含揮發(fā)油、石蠟、菊糖、鞣質(zhì)。根含橡膠0.015%,鮑爾烯醇。 花含款冬二醇、山金車二醇 ,兩者為異構(gòu)體,分離較困難;另含植物甾醇、蕓香甙0.36%、金絲桃甙0.28%、蒲公英黃質(zhì)、鞣質(zhì)及粘液質(zhì)。又據(jù)報道,從款冬花中分得款冬花素、款冬堿,以及款冬素、甲基丁酰款冬素酯 、甲基丁酰3,14-Z-去氫款冬素酯等。葉含苦味甙紅2.63%、皂甙、膽堿、谷甾醇、酒石酸、沒食子酸、蘋果酸、菊糖、胡蘿卜素、維生素C、鞣質(zhì)、微量揮發(fā)油及粘液質(zhì)。此外,含多糖。
2、功效作用
2.1、久咳不愈。用早晨取款冬花一小團,拌蜜少許,放有在瓦罐內(nèi)燒煙,缺罐留一憶,讓煙出,以口吸煙咽下。如此五日,至第六日,吃一餐羊肉包子,從此病愈。
2.2、痰嗽帶血。用款冬花、百俁,經(jīng)蒸、焙后,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龍眼大。每天臨睡時嚼服一丸,姜湯送下。
2.3、口中疳瘡。用款冬花、黃連,等分為末,以唾液調(diào)成餅子,行鏘蛇床了煎湯漱口同志將餅子敷患處。
3、臨床應(yīng)用
3.1、潤肺下氣,化痰止嗽。治咳逆喘息,喉痹。
3.2、《本經(jīng)》。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
3.3、《別錄》:主消渴,喘息呼吸。www.cndadi.net
3.4、《藥性論》:主療肺氣心促,急熱乏勞,咳連連不絕,涕唾稠粘,治肺痿肺癰吐膿。
3.5、《日華子本草》:潤心肺,益五臟,除煩,補勞劣,消痰止嗽,肺痿吐血,心虛驚悸,洗肝明目及中風(fēng)。
3.6、《醫(yī)學(xué)啟源》:溫肺止嗽。
3.7、《本草述》:治痰飲,喑證亦用之。
3.8、《長沙藥解》:降逆破塑,寧嗽止喘,疏利咽喉,洗滌心肺而兼長潤燥。
4、科學(xué)研究
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作用麻醉貓靜脈注射醇提取液對血壓有先降低后升高的作用,據(jù)成分分離試驗表明,款冬花醇溶醚可溶的部分呈升壓作用,醇溶醚不溶的部分呈降壓作用,其升壓作用原理初步認(rèn)為是由于交感神經(jīng)節(jié)的興奮、擬交感神經(jīng)作用、中樞興奮作用和對血管平滑肌的直接興奮等多種作用所致。
款冬花的市場信息
1、款冬花的價格
款冬花的價格約為0.50元/克。
2、款冬花的選購方法
款冬花:又名冬花。各地所產(chǎn)款冬花的統(tǒng)稱。以河南產(chǎn)量最大。以花蕾朵大飽滿、干燥、色澤鮮艷紫紅、無花梗及泥土者為佳。干燥花蕾呈不整齊棍棒狀,常2~3個花序連生在一起,長1~2.5厘米,直徑6~10毫米。
3、款冬花的保存方法
需要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ys630.COm精選閱讀
導(dǎo)讀:中藥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款冬花圖片、款冬花的藥用價值、款冬花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款冬花簡介款冬花圖片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款冬花的藥用價值款冬花的用法與用量款冬花的副作用款冬花的配伍應(yīng)用款冬花的食用方法款冬花簡介
款冬花,藥用部分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12月或地凍前當(dāng)花尚未出土?xí)r采挖,除去花梗和泥沙,陰干。
花蕾呈棒狀或長橢圓形,單一或2~3并生,有時可達(dá)5朵。俗稱連三朵。一般長約1~3厘米,直徑約0.5~0.8厘米。花蕾及花柄上包有粉紫色或淡棕褐色鱗狀苞片數(shù)層(往往被誤認(rèn)為是花瓣)。鱗狀苞片包裹著黃棕色未成型的細(xì)小舌狀及管狀花(開放時黃色)和蜘蛛飼樣的絮狀物。氣清香,味微苦辛,嚼之如絮。以朵大2~3并連,顏色粉紫鮮艷,花柄短者為佳。
款冬花圖片
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
潤肺下氣,化痰止嗽。治咳逆喘息,喉痹。
1、《本經(jīng)》。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
2、《別錄》:主消渴,喘息呼吸。
3、《藥性論》:主療肺氣心促,急熱乏勞,咳連連不絕,涕唾稠粘,治肺痿肺癰吐膿。
4、《日華子本草》:潤心肺,益五臟,除煩,補勞劣,消痰止嗽,肺痿吐血,心虛驚悸,洗肝明目及中風(fēng)。
5、《醫(yī)學(xué)啟源》:溫肺止嗽。
6、《本草述》:治痰飲,喑證亦用之。
7、《長沙藥解》:降逆破塑,寧嗽止喘,疏利咽喉,洗滌心肺而兼長潤燥。
款冬花的藥用價值
1、治暴發(fā)咳嗽:款冬花二兩,桑根白皮(銼)、貝母(去心)、五味子、甘草(炙,銼)各半兩,知母一分,杏仁(去皮尖,炒,研)三分。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圣濟總錄》款冬花湯)
2、治久嗽不止:紫菀三兩,款冬花三兩。上藥粗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人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圣惠方》紫菀散)
3、治肺癰嗽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大渴,時出濁唾腥臭,臭久吐膿如粳米粥狀者:款冬花一兩五錢(去梗),甘草一兩(炙),桔梗二兩,薏苡仁一兩。上作十劑,水煎服。(《瘡瘍經(jīng)驗全書》款花湯)
4、治喘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蒸,焙)。上等分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食后臨臥細(xì)嚼,姜湯咽下,噙化尤佳。(《濟生方》百花膏)
5、治久嗽:每旦取款冬花如雞子許,少蜜拌花使?jié)?,納一升鐵鐺中,又用一瓦碗鉆一孔,孔內(nèi)安一小竹筒,筆管亦得,其筒稍長,作碗鐺相合及插筒處,皆面埿之,勿令漏氣,鐺下著炭,少時,款冬煙自從筒出,則口含筒吸取煙咽之。如胸中少悶,須舉頭,即將指頭捻筒頭,勿使漏煙氣,吸煙使盡止。如是五日一為之,待至六日,則飽食羊肉馎饦一頓。
6、久咳不愈:用早晨取款冬花一小團,拌蜜少許,放有在瓦罐內(nèi)燒煙,缺罐留一憶,讓煙出,以口吸煙咽下。如此五日,至第六日,吃一餐羊肉包子,從此病愈。
7、口中疳瘡:用款冬花、黃連,等分為末,以唾液調(diào)成餅子,行鏘蛇床了煎湯漱口同志將餅子敷患處。
款冬花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3錢;熬膏或入丸、散。
款冬花的副作用
1、《本草經(jīng)集注》:杏仁為使。得紫菀良。惡皂莢、消瓦玄參。畏貝母、辛夷、麻黃、黃芩、黃連、黃耆、青葙。
2、《本草崇原》:肺火燔灼,肺氣焦?jié)M者不可用。
3、《本經(jīng)逢原》:陰虛勞嗽禁用。
款冬花的配伍應(yīng)用
1、配紫菀
紫菀與款冬花相伍,為臨床化痰止咳的常用對藥。紫菀辛散苦泄,祛痰作用明顯,偏于化痰止咳;款冬花辛溫,止咳作用較強,偏于宣肺止咳,二藥相須合用,可收消痰下氣之功,止咳之效倍增。
2、配蘇子
蘇子質(zhì)潤,下氣消痰功著,又有溫中降逆之功;款冬花辛甘溫,止咳力較強,偏于宣肺止嗽。二藥相伍應(yīng)用,化痰止咳之功大增,又能溫中降逆,理氣則助痰化,降氣則咳喘定,臨床治療哮證、喘證均有滿意療效。
3、配杏仁
杏仁最善入肺和大腸二經(jīng),是臨床常用的降肺氣、療咳喘之品,并有潤腸通便之力;款冬花辛甘溫,入肺經(jīng),有潤肺下氣之功,又有止咳定喘之力。二藥相配,能使?jié)櫡沃箍戎Φ玫皆鰪?,并且有較好的潤腸通便作用,常用于肺燥干咳、肺虛久嗽、腸燥便秘、體虛不宜攻下者用之最佳。
4、配射干
射干有降逆祛痰、破結(jié)泄熱之功,能消痰涎、利咽喉、解熱毒;款冬花辛溫性降,潤而不燥,有潤肺下氣止咳之效。二藥相伍,降逆止咳平喘之功大增,又能清熱解毒,臨床用于寒邪襲肺引起的哮證最佳。
5、配百合
百合斂陰潤肺,大凡肺熱熾盛、氣火灼金、津傷肺燥或肺虛久咳、痰中帶血等,可以此清肺熱、潤肺燥而止咳嗽;款冬花辛溫而甘,潤而不燥,專能順理肺中之氣,止咳作用較強。二藥同用,具有相使、相制兩重意義??疃ㄗ舭俸希訌姖櫡沃箍戎?,百合之寒可制款冬花之溫,具有較平緩的潤肺燥、止咳寧嗽作用,為肺虛燥咳、久嗽不止、痰中帶血之證所宜。
6、配人參
人參有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之功;款冬花有潤肺下氣止嗽之功。二藥相伍,有強大的補氣助元作用,又有益肺止咳之功,肺虛和肺癰之證用此藥對最宜。
款冬花的食用方法
1、款冬豆泡卷:將款冬切成豆泡大小卷在豆泡內(nèi),放入湯料、料酒、將油等炯煮。
2、款冬肉末:將款冬切成小段,將肉餡在鍋內(nèi)蝙炒后加入款冬,放入湯料,料酒,鹽調(diào)味即可。
3、款冬雞肉飯:雞肉切成斜絲,款冬切段,加入湯料,料酒,將油調(diào)味,煮成菜飯。
4、涼拌款冬花:將花生仁搬碎,加上芝麻、核桃,撒在悼好的款冬上,用甜面將調(diào)味。
以上就是一些款冬花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款冬花湯自古被譽為治病的良藥。它對于很多疾病均效果顯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款冬花湯的具體的功效。
【處方】款冬花半兩,桑根白皮(銼)半兩,人參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半兩,甘草(炙)半兩,桔梗(炒)半兩,半夏(湯浸7遍去滑)半兩,細(xì)辛(去苗葉)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肺中寒,咳嘔濁唾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錢匕,以水1盞,加生姜5片,煎取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八
【處方】款冬花(去梗)2兩,麻黃(去根節(jié))3兩,五味子(炒)2兩,半夏(湯洗去滑,生姜汁制,焙干)2兩,紫菀(去苗土)1兩,細(xì)辛(去苗葉)1兩,射干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上氣,咽中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加生姜半分,大棗2枚(劈),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夜1。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七
【處方】款冬花3分,山梔子仁3分,甘草(炙)半兩,燈心1小束。
【制法】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肺熱煩喘。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入蜜1匙,同煎至8分,食后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九
【處方】款冬花1兩,不蛀皂莢1挺(去黑皮,酥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2兩,黃明膠(炙令燥)1片,甘草(炙,銼)1兩,貝母(去心)1兩,知母(焙)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掠去沫)3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咳唾膿血。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夜1。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六
【處方】款冬花2兩,桑根白皮(銼)半兩,貝母(去心)半兩,五味子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知母1分,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暴發(fā)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在了解了款冬花湯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款冬花丸以幾種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藥食同源的純天然中醫(yī)配方,經(jīng)現(xiàn)代先進(jìn)工藝技術(shù)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款冬花丸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處方】款冬花7分,桂心6分,五味子6分,干姜5分,芎?5分,甘草(炙)5分,附子4分(炮),桔梗4分,蘇子5合(熬),蜀椒1升,百部汁7合,白蜜1升,干棗50枚(去皮),姜汁1升。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姜、蜜汁和,微火上煎,取下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腸虛寒,欠呿咳,氣短,少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溫酒送下,每日2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
【摘錄】《外臺》卷十引《刪繁方》
【處方】款冬花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紫菀(洗,去苗土)1分,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貝母(煨微黃)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赤茯苓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xì)研)半兩。
【制法】上為末,入杏仁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咳嗽不愈,喉鳴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清粥飲研化服。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
【處方】葶藶、馬兜鈴、南星、半夏、枯礬、款冬花、佛耳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喘嗽,面目浮腫。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胡桃湯送下,日進(jìn)2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三一
【處方】款冬花1分,紫菀1分(洗,去苗土),伏龍肝1分,桂心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紫蘇子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咳逆上氣,晝夜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溫水化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
【處方】款冬花半兩(焙),馬兜鈴1分,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分,苦葶藶(隔紙微炒)半兩,桂(去粗皮)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氣不調(diào),上膈痰滯,喘滿氣促,語聲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溫水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
【處方】款冬花6分,桂心4分,紫菀6分,杏仁4分(去皮尖雙仁,熬),附子2兩(炮),黎蘆4分,干姜6分,甘草7分(炙),細(xì)辛6分,防風(fēng)8分,芫花6分(熬),蜀椒8分(汗),野葛4分(去心)。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上氣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丸,稍加,每日3次。
【注意】忌食生蔥、辛、咸、醋、豬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菜、貍?cè)獾取?/p>
【摘錄】《外臺》卷九引《深師方》
【處方】款冬花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紫菀1兩半(去苗土),蛤蚧1對(頭尾全者,涂酥,慢火炙令黃),柏葉3分,白石英1兩半(細(xì)研,水飛過),人參3分(去蘆頭),甘草3兩(炙微赤,銼),五味子3分,白茯苓1兩,天門冬1兩半(去心,焙),鹿角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干姜半兩(炮裂,銼),桂心3分,熟干地黃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咳嗽,氣逆,眠睡不安,唾膿血,喘急,連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六
【處方】杏仁3分(熬),干姜3兩,甘皮1兩,麻黃3兩,甘草2兩,款冬花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咳逆上氣,面腫。
【用法用量】食前每服3丸,每日3次。
【摘錄】《醫(yī)心方》卷九引《效驗方》
【處方】款冬花18分,紫菀12分,杏仁8分(去皮尖雙仁,熬),香豉10分(熬),人參2分,甘草3分(炙),蜀椒3分(汗),天門冬6分(去心),干姜3分,桂心3分,干地黃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丸大。
【功能主治】咳逆氣喘不息,不得眠,唾血嘔血,短氣連年。
【用法用量】含化,稍稍咽汁,日4次夜1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鯉魚。
【摘錄】《外臺》卷九引《深師方》
【處方】款冬花2兩,檳榔(銼)2兩,百合2兩,麥門冬(去心,焙)2兩,桔梗(炒)2兩,天門冬(去心,焙)2兩,地骨皮2兩,羚羊角(鎊)2兩,貝母(去心)2兩,山梔子仁2兩,大黃(銼,炒)2兩,黃芩(去黑心)2兩,防風(fēng)(去叉)2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2兩,郁李仁(去皮,炒)2兩,人參1兩半,山芋1兩半,柴胡(去苗)1兩半,百部1兩,甘草(炙)1兩,苦參1兩,桑根白皮(銼)4兩,旋覆花4兩,牛黃(研)半兩,木香半兩,蛤蚧1對(全者,酥炙)。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鼻塞不聞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溫漿水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六
【處方】款冬花、茯苓、杏仁、貝母、五味、桑白皮、烏梅肉、紫菀、百合、百部、阿膠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小兒天哮。因時行傳染,嗽起連連不已,嘔吐涎沫,涕淚交流,眼胞浮腫,吐乳鼻衄,嘔血睛紅。
【用法用量】竹瀝磨化服。
【摘錄】《幼科金針》卷上
【處方】款冬花2兩,石斛(去根)2兩,紫菀(去苗土)2兩,細(xì)辛(去苗葉)2兩,防風(fēng)(去叉)2兩,芎?2兩,人參2兩,當(dāng)歸(切,焙)2兩,藁本(去苗土)2兩,甘草(炙,銼)2兩,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2兩,白術(shù)(銼)2兩,天雄(炮裂,去皮臍)2兩,菖蒲(切)2兩,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掠出沫)2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生姜汁制)2兩,桂(去粗皮)半兩,獨活(去蘆頭,銼)半兩,芫花(醋浸,炒干)2兩,鐘乳粉(研)2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2兩。
【制法】上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年咳嗽,唾膿血,喘急不得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桑根白皮湯送下,日3夜1。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六
【處方】款冬花3兩,紫菀(去苗土)3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2兩半,豉(炒)2兩半,人參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天門冬(去心,焙)3分,甘草(炙,銼)3分,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3分,柏葉(去梗,焙)3分,生干地黃(焙)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嘔血唾血,咳逆氣喘短氣。
【用法用量】每服1丸,冷熟水嚼下,日3夜2。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九
【處方】款冬(去梗)2兩,桑白皮1兩半,人參1兩,京紫菀1兩,杏仁(去皮尖)1兩,知母(去毛)1兩,貝母1兩,五味子5錢,桔梗5錢,蘇葉3錢,檳榔1錢半,廣木香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年老氣虛,痰盛涎涌,喘嗽不已,遇寒尤甚,并勞瘵久嗽,痰氣。
【用法用量】每臨睡時嚼1丸,滾水送下。
【摘錄】《扶壽精方》
大家現(xiàn)在明白了款冬花丸的作用了吧,不過該藥并不適用于所有病癥,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款冬花丸治療疾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藥物的正確使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適。
款冬花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純天然配方,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相關(guān)的介紹吧。
【處方】款冬花(去梗)、知母、桑葉(洗焙),各十兩;半夏(湯洗七遍.姜汁制)、甘草,各二十兩;麻黃(去根.節(jié))四十兩,阿膠(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麩炒)、貝母(去心.麩炒),各二十兩。
【炮制】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寒壅相交,肺氣不利,咳嗽喘滿,胸膈煩悶,痰實涎盛,喉中呀呷,鼻塞清涕,頭痛眩冒,肢體倦疼,咽嗌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款冬花湯(《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處方】款冬花(去梗)知母 桑葉(洗,焙)各300克 半夏(湯洗七遍,姜汁制)甘草(爁)各600克 麻黃(去根、節(jié))1.2千克 阿膠(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麩炒)貝母(去心,麩炒)各600克
【制法】上藥共為粗末。
【功能主治】宣肺清熱,潤肺止咳。治肺氣不利,咳嗽喘滿,胸膈煩悶,痰實施盛,喉中呀呷,鼻流清涕,頭痛眩暈,肢體倦疼,咽嗌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別名】款冬花湯、款花散、款冬散
【處方】款冬花(去梗)10兩,知母10兩,桑葉(洗,焙)10兩,半夏(湯洗7遍,姜汁制)20兩,甘草(爁)20兩,麻黃(去根節(jié))40兩,阿膠(碎,炒如珠子)20兩,杏仁(去皮尖,麩炒)20兩,貝母(去心,麩炒)20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寒熱相交,肺氣不利,咳嗽喘滿,胸膈煩悶,痰實涎盛,喉中呀呷,鼻塞清涕,頭痛眩冒,肢體倦疼,咽嗌腫痛。
【用法用量】款冬花湯(《圣濟總錄》卷六十五)、款花散(《奇效良方》卷三十)、款冬散(《杏苑》卷五)。方中桑葉,《奇效良方》作“桑根白皮”。
【摘錄】《局方》卷四
【別名】款冬花湯
【處方】款冬花半兩,桑枝1兩半(銼),紫菀半兩(洗,去苗土),獺肝3分(微炙),蛤蚧3分(涂酥,炙微黃),桔梗半兩(去蘆頭),貝母半兩(煨令微黃),赤芍藥3分,赤茯苓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后肺痿勞嗽,唾如牛涎,日夜數(shù)升,坐臥不安,脅下痛。
【用法用量】款冬花湯(《圣濟總錄》卷四十九)。
【摘錄】《圣惠》卷十四
【處方】款冬花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貝母(煨微黃)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桑根白皮(銼)半兩,紫菀(去苗土)半兩,旋覆花1兩,石膏1兩,白前1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膈痰毒壅滯,肺氣不順,咳嗽,頭疼。
【用法用量】《普濟方》有白術(shù),無白前。
【摘錄】《圣惠》卷七十四
【處方】款冬花(去梗)1兩,阿膠(炒燥)1兩,天南星(銼,炒)3分,惡實(炒)1分,甘草(炙,銼)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食后、臨臥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處方】款冬花半兩,黃耆(銼)1兩半,升麻1兩,赤小豆1兩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1分,苦參1兩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瘭疽。手足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愈后復(fù)發(fā)。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加至2錢匕,空心溫酒調(diào)服,每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九
【處方】款冬花、知母、貝母、阿膠(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久新咳嗽,氣急不食。
【用法用量】3歲兒每服1錢,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
【摘錄】《普濟方》卷三八七
【別名】款花散
【處方】款冬花(新者)。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款花散(《奇效良方》卷三十)?!队幵悍健繁痉接梅ǎ河诿苁抑腥缦惴僦瑹熎鹨怨P管吸其煙則咽之;或坐臥處如香焚之不吸亦妙。重病數(shù)日見效,輕者便效。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處方】苦葶藶1錢,杏仁1錢,甘草1錢,款冬花(蜜炒)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咳嗽。
【用法用量】干柿沙糖煎湯調(diào)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八七引《傅氏活嬰方》
【處方】人參(去蘆頭)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五味子半兩,馬兜鈴半兩,款冬花半兩,貝母(炮)半兩,知母半兩,柴胡(去苗)半兩,苦葶藶(微炒)半兩,甘草(炒)半兩,細(xì)辛(去土葉)半兩,陳橘皮(去白)半兩,杏仁4兩(炒,去皮尖),肉桂(去粗皮)1兩,鱉甲1兩(醋炙)。
【功能主治】肺經(jīng)積寒,咳嗽涎多,上氣喘急,發(fā)熱自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5片,烏梅1枚,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八
【處方】款冬花6分,當(dāng)歸6分,桂心7分,芎?7分,五味子7分,附子(炮)7分,細(xì)辛4分,貝母4分,干姜8分,干地黃8分,白術(shù)5分,甘草(炙)5分,杏仁(去皮尖)5分,紫菀3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肺偏損,胸中虛,肺偏痛,唾血氣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yī)學(xué)綱目》引作“款冬散”。
【注意】忌生蔥、生菜、桃、李、雀肉、海藻、菘菜、豬肉、蕪荑。
【摘錄】《外臺》卷九引《刪繁方》
【處方】款冬花3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3分,紫菀(去苗土)3分,生干地黃3分,百部3分,赤茯苓3分,甘草(炙微赤,銼)3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咳嗽,喘息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二
【處方】款冬花1兩,天門冬3分(去心),黃耆1兩(銼),石膏1兩半,紫菀1兩(去苗土),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3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時氣發(fā)熱??人詿┰辏驎r時氣喘。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五
【處方】款冬花半兩,貝母(煨微黃)半兩,桔梗(去蘆頭)半兩,紫菀(洗,去苗土)半兩,旋覆花半兩,五味子半兩,海蛤半兩,天門冬(去心,焙)半兩,赤茯苓半兩,漢防己1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婦人產(chǎn)后咳嗽,涕唾稠粘,胸膈壅悶,喘息不調(diào),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八
【處方】款冬花3分,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紫菀3分(洗,去苗土),木通1兩(銼),桔梗1兩(去蘆頭),馬兜鈴3分,赤茯苓3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上氣肺壅,喘息不利,咽喉作水雞聲。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二
【處方】款冬花1兩,紫菀(去苗土)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大盞,加生姜5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御藥院方》卷五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款冬花散對人體的養(yǎng)生功效是顯著的,但對于它的食用方法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并且掌握。
中醫(yī)這一門學(xué)問中,有很多種中藥材都不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因為這些中藥材不是特別少見,就是它的名字有些奇怪讓人難以記住。而款冬就是一種中藥材,它是在冬天開放的,很多中醫(yī)都喜歡將款冬做成蜜款冬花,蜜款冬花主要是取自于款冬的干燥的花蕾。所以蜜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一、蜜炙款冬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本品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勞嗽咳血。
經(jīng)脈:歸肺經(jīng)
主治: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勞嗽咳血。
①《本經(jīng)》: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
②《別錄》:主消渴,喘息呼吸。
⑧《藥性論》:主療肺氣心促,急熱乏勞,咳連連不絕,涕唾稠粘,治肺痿肺癰吐膿。
④《日華子本草》:潤心肺,益五臟,除煩,補勞劣,消痰止嗽,肺痿吐血,心虛驚悸,洗肝明目及中風(fēng)。
⑤《醫(yī)學(xué)啟源》:溫肺止嗽。
⑥《本草述》:治痰飲,喑證亦用之。
⑦《長沙藥解》:降逆破塑,寧嗽止喘,疏利咽喉,洗滌心肺而兼長潤燥。
二、注意禁忌
1.《本草經(jīng)集注》:杏仁為使。得紫菀良。惡皂莢、消石、玄參。畏貝母、辛夷、麻黃、黃芩、黃連、黃耆、青葙。
2.《本草崇原》:肺火燔灼,肺氣焦?jié)M者不可用。
3.《本經(jīng)逢原》:陰虛勞嗽禁用。
三、款冬花的食用方法
(一)加工炮制
凈劑:揀去殘梗,沙石、土塊。
蜜冬花:取揀凈的款冬花同煉蜜加適量開水拌勻,稍悶,放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微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款冬花100斤,用煉蜜25斤)。
(二)款冬花養(yǎng)生茶
款冬花茶
材料:綠茶6克、款冬花3克、紫菀3克。做法:將上述材料用開水沖泡.加蓋靜置片刻即可飲用,每日1劑.代茶飲。茶療功效:祛痰止咳。
款冬定喘茶
材料:款冬花9克、冰糖15克。做法:將款冬花和冰糖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大半瓶,靜置10多分鐘,即可代茶飲用。茶療功效: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主治急慢性支氣管炎、感冒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