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槐米怎么做好吃
五谷養(yǎng)生粥怎么做好吃。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隨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xué)問,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槐米怎么做好吃”,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生槐米怎么做好吃
1.1、槐花糯米粥
將鮮槐花洗凈,入沸水鍋中焯一下?lián)瞥?糯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將成時,加入槐花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粥清甜潤口,有養(yǎng)顏之功。
1.2、西紅柿槐花雞翅湯
雞翅8個、槐花10克、西紅柿2個、蔥1根,生菜葉、姜、香油、鹽適量。先將雞翅洗凈,姜拍碎,西紅柿切塊,生菜葉撕開,槐花洗凈,蔥切段。將1500克的水和雞翅、生姜放入鍋中,旺火煮開,撇去浮油,加入蔥段、槐花用小火煮,煮至湯水剩1000克時,再加入西紅柿、鹽、香油和生菜葉,略煮一下即可食用。
2、槐米是什么
槐米廣義是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及花。中國各地區(qū)產(chǎn),以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為多。夏季花未開放時采收其花蕾,稱為“槐米”;花開放時采收,稱為“槐花”。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雜質(zhì),及時干燥,生用、炒用或炒炭用。
國槐: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冠圓球形。樹皮灰黑色,縱裂。小枝綠色,光滑,有明顯黃褐色皮孔。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對生,7~17枚,橢圓形或卵形,先端尖,基部圓形至廣楔形,背面有白粉及柔毛,全緣。6~8月開花,花淺黃色,圓錐花序。莢果肉質(zhì),10月果熟,熟后經(jīng)久不落。
洋槐:又稱刺槐。落葉喬木,高1-25米;樹皮褐色,有縱裂紋。羽狀復(fù)葉有小葉7-25,互生,橢圓形或卵形,長2-5.5厘米,寬1—2厘米,頂端圓或微凹,有小尖頭,基部圓形。花白色,花萼筒上有紅色斑紋?;ü?-6月。
3、槐米的功效與作用
可清肝、便秘、防中風(fēng)、降血壓、降火敗毒、涼血止血;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等癥。
3.1、清熱降壓
槐米性寒,可降火敗毒,具有良好的清熱降壓作用。泡茶飲用效果更佳。
3.2、抗炎,抗病毒
槐花含蕓香苷,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及鞣質(zhì),有抗炎作用,對病毒及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3.3、止血
槐米中所含蘆丁能改善毛細血管的功效,保持毛細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細血管脆性過大,滲透性過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壓、糖尿病,服之可預(yù)防出血。
槐米的臨床運用
1、治療銀屑病:取槐花炒黃研成細粉,每次1錢,每日2次,飯后用溫開水送服。亦可將槐花制成蜜丸內(nèi)服,劑量同上。臨床觀察53例,痊愈6例,顯著進步22例,進步19例,無效6例。此藥對有胃腸道疾病的人有一定副作用,服藥時加用維生素B1、B6可以緩解。
2、治療頸淋巴結(jié)核:取槐米2份,糯米l份,炒黃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約10g)。服藥期間禁止服糖。臨床治療30多例,均獲治愈。
3、治療暑癤:用干槐花米1-2兩,加水1500ml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藥汁可反復(fù)加熱,1日洗2-3次。同時將藥渣搗爛如泥敷于患部。一般用藥1-2日后局部即可消腫而愈。
槐米的副作用
常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高血壓作為等輔助治療用。
脾胃虛弱者容易引起大便虛溏、消化不良。
腎陽虛者容易引起腰痛、夜尿頻多、性欲不振等癥狀。
正常體質(zhì)者如果服用過量,也會損害身體的陽氣而引起陽虛的一系列癥狀。
ys630.coM延伸閱讀
咸的蛋清平時的吃法也比較多,比如說可以用咸蛋清萊炒金瓜,或者是用咸蛋清萊蒸肉餅等等,味道都不錯,具有很好的口感,營養(yǎng)價值也是很好的,它的熱量比較低,具有咸咸的味道,里面含有的蛋白質(zhì)含量也很好,在調(diào)理身體方面也是不錯的,做法相對也比較簡單,對于喜歡的人可以制作這方面的菜肴。
咸蛋白炒金瓜
材料3粒咸蛋清,金瓜300g(切小粒),蒜米1湯匙,白糖少許做法鍋里放少許油,炒香蒜米后倒入金瓜和蛋白炒2分鐘,加入少許糖中和味道就可以了。
咸蛋白蒸肉餅
材料豬絞肉(約300g)1包紅蘿卜1/3條姜片10片水4大匙咸蛋蛋白1.5個胡椒粉適量醬油1.5大匙糖1/2小匙香油少許鮮味炒手1/3匙味醂少許蔥珠一根做法step1買豬絞肉時,先叫老板將肉洗過再絞,回來不要再洗。豬絞肉先用刀背剁得出漿。(砧板下放保鮮膜方便等等倒到碗里,也比較衛(wèi)生。)紅蘿卜、姜切末。(姜片10片是方便計量所以寫10片,姜很重要,可多一點。)step2剁好的豬肉放到碗公里,放入切末的紅蘿卜末、姜末、蔥珠。step3加入調(diào)味料和咸蛋白。(糖可先用水稍微攪開再倒進去。)加調(diào)味料時已經(jīng)可以聞到調(diào)味料和在一起的香氣。step4(調(diào)味料說明:味醂不用多,它有去腥效果,但在這里沒有要用它調(diào)味。/醬油多寡得考慮咸蛋白咸不咸作調(diào)整。/加四大匙的水讓肉比較好扮開。/香油可以多加一點點也會讓豬肉滑嫩且增添香氣。)攪拌均勻。step5放到玻璃樂扣或其他淺的湯缽、或有深度的盤子里。step6蒸熟即可食。上面撒上蔥花再淋一點點醬油會比較好看...。
蛋清的營養(yǎng)價值
雞蛋白至少有3層,外層及內(nèi)層都比較稀薄,中層約占全雞子白的65%,因為其中約含0.3%的纖維狀粘蛋白,故較粘稠,而內(nèi)外2層則含此種粘蛋白極少。
每100克雞蛋白種含蛋白質(zhì)10克,脂肪0.1克,碳水化物1克,灰分0.6克;鈣19毫克,磷16毫克,鐵0.3毫克,核黃素0.26毫克,尼克酸0.1毫克;維生素A及C缺如:硫胺素0.216微克/克,泛酸1微克/克,對氨基苯甲酸0.055(干卵白)微克/克。
我們?nèi)祟惖纳铍x不開食物和動物,植物為我們制造新鮮的人體所必須的氧氣;動物經(jīng)常可以拿來食用,當(dāng)然一些寵物還可以經(jīng)常在我們孤單落寞的時候,陪伴在我們身旁,聽我們訴苦,而同時也會不離不棄。除了這些作用之外,植物還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就比如:薰衣草、胡枝子。
說到胡枝子,大都數(shù)人一定不認識,其實胡枝子就是一種植物,成熟的時候也會開花,它的花兒很美麗,經(jīng)常被人們拿來作為觀賞之用。其實人們不知道的是,胡枝子除了觀賞之外還可以藥用,還可以食用。下面就來說說胡枝子該怎么做好吃?
胡枝子(學(xué)名:Lespedeza bicolor Turcz.)又名:萩、胡枝條、掃皮、隨軍茶等,屬薔薇目,豆科直立灌木,分枝多、細長,常拱垂。有棱脊,微被平伏毛。端圓鈍或微凹,表面疏千伏毛,背面毛較密??偁罨ㄐ蛞干?,花紫色。莢果斜卵形。花期8月,果熟期9~10月??勺骶G肥及飼料。根為清熱解毒藥,治瘡療、蛇傷等。富含碳水化合物,構(gòu)成機體的重要物質(zhì);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diào)節(jié)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jié)約蛋白質(zhì);解毒;增強腸道功能。富含纖維素,具有使人有飽食感,有利于減肥。進食后可刺激胃腸道,可防治便秘、痔瘡等疾病。
胡枝子為中生性落葉灌木,耐陰、耐寒、耐干旱、耐瘠薄。分布于中國的河北、東北、內(nèi)蒙古、華北、西北及湖北、浙江、江西、福建等
省,在國外,蒙古、前蘇聯(lián)、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功用主治
治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赤白帶下,流注腫毒。潤肺清熱,利水通淋。治肺熱咳嗽,百日咳,鼻衄,淋病。
其實關(guān)于胡枝子的做法,市面上很少有涉及到的。胡枝子最主要的就是可以作為蜂源,胡枝子的花是蜜蜂經(jīng)常喜歡采蜜的地方,所以胡枝子釀成的蜜不僅美味,而且對于人體的作用比一般蜂蜜要大得多。
其實像我們大自然中諸如胡枝子類的植物還有很多沒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有時候是我們前進的腳步太快的原因,而常常忽略的沿途的美景,也忽略了去發(fā)現(xiàn)的心情,最主要的就是少了一顆最原始的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這和我們的生活以及工作壓力有很大關(guān)系。
牛蹄子就是牛的腳,相當(dāng)于豬蹄一樣,這邊的肉肥而不膩,而且營養(yǎng)價值也比較高,我們吃的豬蹄一般的做法是紅燒跟燉湯,牛蹄子同樣也是,它的做法有很多,而且每種吃起來又是不同的味道,但是做起來符合大眾口味的做法也不算太多,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牛蹄子怎么做好吃?
牛全身都是寶,惟有牛蹄,號稱牛身上的最后一塊肉。自古以來就是廢棄之物,無人食用,即使有人想吃,也難去其腥味。其實去掉那層厚厚臟臟的硬殼,原來里面還藏著耐人尋味的一塊美味。經(jīng)過長時間的煲制牛蹄已經(jīng)燉到筋骨盡酥,半透明的蹄筋顫顫巍巍,光是襲人的香氣已經(jīng)足夠把人逗得口水長流。每一口下去都軟、韌、糯。咽下肚后嘴巴上還會殘留少許微粘的滑膩。這是蹄筋的特有口感,黏黏乎乎卻讓人吃得開心無比,因為它們是所有愛美的人、怕胖的人、不想老的人的健康美味。
牛蹄是中藥的一種。治水浮氣腫,腹肚脹滿,小便澀少:水牛蹄一只,湯洗去毛,如食法,隔夜煮令爛熟,取汁作羹,蹄切,空心飽食。體格強壯結(jié)實,頭大額廣,鼻闊口大,上唇上部有兩個大鼻孔,基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稱為鼻鏡。
煨牛蹄的做法:
菜系及功效:私家菜青少年食譜延緩衰老食譜壯腰健腎食譜骨質(zhì)疏松食譜工藝:煨煨牛蹄的制作材料:主料:牛蹄筋2500克調(diào)料:
姜25克,黃酒50克,大蔥25克,鹽5克,味精3克,醬油30克煨牛蹄的特色:
牛蹄軟爛,湯濃色白,味道咸鮮。煨牛蹄的做法:1.將牛蹄腳的外皮剝?nèi)ィ胚M沸水鍋中焯一下,撈起,刮洗干凈,切成段;
2.取碗一個,放醬油,味精一克,姜末調(diào)勻成調(diào)味碟;
3.取沙鍋一個,放入牛蹄,加清水淹沒,置火上燒沸,撇去浮沫,放入黃酒,蔥段,姜塊(拍松),移小火上煨至牛蹄軟爛,湯濃色白時,加精鹽,味精2克調(diào)好口味即成,隨上調(diào)味碟蘸食。
鵝肉的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有優(yōu)質(zhì)的蛋白,它的脂肪含量是比較低的,平時適當(dāng)?shù)某孕Z肉,對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鵝肉的做法也比較多,比如說可以做成咸鵝白菜粉絲,做法簡單,味道鮮美,鵝肉本身是咸的,所以說就不用放鹽了,避免吃得過咸,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咸鵝怎么做好吃?
咸鵝白菜粉絲
材料咸鵝,白菜,粉絲做法步驟1:咸鵝半只切塊,用溫水清洗干凈待用。步驟2:入適量姜片,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用勺子撇去表面的浮沫。步驟3:加入適量料酒轉(zhuǎn)小火煨1小時左右.步驟4:倒入洗凈的大白菜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燒至大白菜快爛時,加入事先溫水泡好的粉絲。步驟5:兩分鐘就可以關(guān)火了,因為鵝本身是咸鵝所以不用放鹽了。
香橙燒仔鵝
材料仔鵝肉600克左右,橙子一個(取肉),粉絲150克,蔥段,姜片,料酒,冰糖,醬油,花椒,大料,桂皮,草果,油,鹽做法1.仔鵝肉浸泡沖洗干凈2.粉絲用溫水泡軟3.各種調(diào)料準(zhǔn)備好(冰糖忘了拍)4.仔鵝肉冷水下鍋,加料酒和姜片、蔥段燒開后撇去浮沫5.撈出瀝干水分備用6.鍋內(nèi)放油,加冰糖小火慢慢加熱7.至冰糖溶化呈焦紅色,倒入鵝肉翻炒上糖色8.倒入料酒、醬油9.翻炒均勻10.填入清湯,以沒過鵝肉為宜11.將蔥段、姜片、花椒、大料、桂皮、草果等調(diào)料放進去12.將橙子肉也放進去,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燉30-40分鐘13.放入泡軟的粉絲燉至軟爛14.大火收汁后加鹽調(diào)味,撒蔥花出鍋裝盤即可
面湯就是做面的湯底,一碗面的精華除了它的醬料以外就是它的湯底,很多人喜歡用魚湯、骨頭湯之類有營養(yǎng)味道美味的湯底來做面,但是湯底這種東西并不是只能局限于這兩種,它還可以有其他的做法,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做法,所以一直局限于這兩種,那么面湯怎么做好吃超簡單?
朝鮮冷面湯是朝鮮族的傳統(tǒng)食品,主要食材有礦泉水、、韓國辣醬、牛肉、煮雞蛋、蘋果或梨、芝麻等。冷面湯作為冷面的三大要素之一。其口感,色澤會直接影響冷面的整體口感。
做法一:
1、主要配料:礦泉水、蒜末(一碗的量2瓣)、姜片、糖(1勺)、白醋、(糖醋=2:1),辣椒面,鹽,海鮮醬油,味精(依個人口味而定)。2、次要配料:韓國辣醬,芝麻、香蔥,牛肉,煮雞蛋,蘋果片或梨。
3、冷面湯調(diào)制好后裝入大飲料瓶中放入冰箱。備用。
4、煮冷面。先用冷水泡開,食用前,泡入沸水中兩分鐘左右,用自來水沖涼。澆上冷面湯即可。
5、冷面不怕涼,可以在冷面湯中放冰塊,改善口感。
湯料
:必須成分:清湯,冰水,加些酸酸的米醋,幾滴醬油(不宜過多)鹽,糖,味素,少許姜末、蒜末、香菜、黃瓜絲
次要成分:依據(jù)個人情況加入梨片、蘋果絲、菠蘿、胡蘿卜絲,梨絲。
制作二:
用辣醬+辣椒油+泡菜(辣白菜、辣蘿卜、卷心菜、桔梗……依據(jù)個人口味而定,但一定要有至少一種)泡菜:選用朝鮮族或者韓國泡菜,酸甜微辣,適宜放進湯中配合食用。辣醬:冷面辣醬成分有兩種,一是用鮮紅辣椒攪碎發(fā)酵的酸辣醬;一種是辣椒粉+蘋果醬+朝鮮大豆醬+蜂蜜的傳統(tǒng)朝鮮辣醬。兩種配合在一起最好。辣椒油:用小碗盛帶籽粗辣椒粉,加少許胡椒粒、芝麻、鹽,然后燒熱油澆在上面,專吃冷面還可以在油里先加點洋蔥絲炸香。
做法三
冷面湯制作過程:1.在純凈水中放入冰塊.
2.放入醋,醬油,白糖,辣椒,鹽,可以按照個人口味酌情添加;
3.放入蔥,姜,蒜,香菜,黃瓜,可以炒蔥蒜汁放入增加口感。[1]
做法四制作朝鮮冷面的湯,是用牛肉文火熬制而成,
1牛肉文火熬制的時間稍長,湯味鮮美。
2在牛肉湯汁(清湯)里加入適量醬油、醋、食鹽、砂糖、味精,之后在調(diào)好的汁里加入1:10的冰水(冷面湯1份,兌10份冰水)。
3干冷面用清水浸泡并用手揉搓,使其完全散開,控水待用;
4把水燒開,加入冷面,不時用筷子攪拌,防止粘結(jié),煮1分鐘左右待其變軟無硬心時,立即撈出,放入已經(jīng)備好的冰水中,并連續(xù)沖3~4次,瀝干水分后放入碗內(nèi)。
5在裝有冷面的碗中加入調(diào)好比例的冷面湯,再加入鹵牛肉片、朝鮮泡菜、黃瓜、雞蛋,以及冰塊即可享用。
牛舌頭草聽名字像是一種很好吃的食物,其實這是中藥又叫牛舌草,別名是羊蹄大黃,土王根,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呼,現(xiàn)在被中醫(yī)統(tǒng)一稱之為牛舌頭草,不過目前為止還有一些地區(qū)會把它稱之為野田菜,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清熱解毒,又能殺蟲止癢,是很好的中藥,使用方法一般是煎服或搗碎涂在患處。
藥用價值
【藥名】牛舌草
【別名】羊蹄、齒果羊蹄、羊蹄大黃、土大黃、牛舌棵子、野甜菜;土王根、牛舌頭棵、牛耳大黃。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mexdentatusL.
【功效】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考證】出自《江蘇藥材志》
【主治】乳癰;瘡瘍腫毒;疥癬。
【各家論述】《江蘇藥材志》:搗爛敷乳房紅腫。
【采收和儲藏】4~5月采葉,鮮用或曬干。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
【生藥材鑒定】性狀鑒別:葉枯綠色,皺縮。展平后基生葉具長柄,葉片矩圓形或?qū)捙樞危缗I酄?,長4-8cm,寬1.5-2.5cm,全緣,頂端鈍圓,基部圓形;莖生葉較小,葉柄短,葉片披針形或長披針形;托葉鞘膜質(zhì),筒狀。氣微,味苦、澀。
【性味】苦;性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
【功效】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考證】出自《江蘇藥材志》
【主治】乳癰;瘡瘍腫毒;疥癬
【性味】苦;性寒
【各家論述】《江蘇藥材志》:搗爛敷乳房紅腫。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
奶漿花你聽說過嗎?其實奶漿就是指苦繩,屬于一種中藥材,尤其是在南方地區(qū)非常多見。在日常生活中,奶漿花也是可以吃的,而且還能夠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特別是產(chǎn)后的媽媽,如果沒有奶水,可以利用它來通乳。那么奶漿花怎么做好吃?通常來講,奶漿花都是直接用水煎服的。
苦繩
別名:奶漿藤,小木通,白漿藤,中華南山藤,野泡通,白漿草,通關(guān)散,中華假夜來香。
中藥苦繩為雙子葉植物蘿藦科植物苦繩Dregea sinensis Hemsl.[Wattakaka sinensis (Hemsl.)Stapf]的全株入藥。
原形態(tài)
攀援木質(zhì)藤本;莖具皮孔;幼枝具褐色絨毛。葉紙質(zhì),卵狀心形或近圓形,基部心形,長5~11厘米,寬4~6厘米,葉面被短柔毛,老漸無毛,葉背被絨毛;側(cè)脈每邊約5條;葉柄長1.5~4厘米,被絨毛,頂端具叢生小腺體。傘狀聚傘花序腋生,著花多達20朵;萼片卵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內(nèi)面基部有腺體;花冠輻狀,直徑達1.6厘米,外面白色,內(nèi)面紫紅色,冠片卵圓形,長6~7毫米,寬4~6毫米,頂端鈍而有微凹,有緣毛;內(nèi)部形態(tài)副花冠裂片肉質(zhì)腫脹,端部內(nèi)角銳尖;花藥頂端有膜片;花粉塊長圓形,直立;子房無毛,心皮離生,柱頭圓錐狀,基部五角形,頂端2裂。蓇葖果狹披針形,長5~6厘米,直徑約1.2厘米,外果皮具波紋,被短柔毛;種子扁平,卵狀長圓形,長9毫米,寬5毫米,頂端種毛長2厘米?;ㄆ?~8月,果期7~10月。
性味與歸經(jīng)
微苦,澀,平。
功效與作用
消炎,通乳,利尿,除濕,止痛。主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虛咳,胃痛,風(fēng)濕疼痛,癰瘡癤腫。
使用方法
3~5錢,水煎服,并可外敷。
天麻對于很多人來說食用效果非常豐富,天麻一般可以用來入藥,也可以食用。天麻可以有很多吃法,一般都用來煲湯,用天麻煲湯營養(yǎng)更豐富。天麻可以是天麻粉,也可以是天麻片,因人而異。
1.可以做天麻雞湯,準(zhǔn)備好一只母雞,將天麻洗凈切片,放入碗中,上籠蒸10分鐘取出。雞去骨切成小塊,用油氽一下,撈出。蔥、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雞湯和調(diào)料,倒入雞塊,用文火燜40分鐘,加入天麻片,再燜5分鐘,勾芡,淋上雞油,一鍋天麻雞湯就燉好了。
2.做天麻魚頭湯,備好一只鯉魚,將鯉魚去鱗、鰓和內(nèi)臟,洗凈,裝入盤內(nèi)待用,將川芎、茯苓切成片,用二次淘米水浸泡數(shù)小時,再將天麻放入泡過川芎、茯苓的淘米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天麻切成薄片待用,然后將天麻片放入魚頭和魚腹內(nèi),置盆中,然后放入蔥、姜,加水適量,上籠蒸30分鐘出鍋待用,最后用用淀粉、鮮湯、白糖、精鹽、味精、胡椒粉、醬油、麻油等調(diào)料,在鍋內(nèi)燒開勾芡,澆在魚頭上即成。
3.天麻燉甲魚,準(zhǔn)備好一只一斤左右的甲魚,用沸水將甲魚稍燙一下后,刮去表面泥膜,挖凈體內(nèi)黃油。用甲魚膽在甲魚殼背上涂1周,腹蓋向上置于容器中,再將天麻片、蔥、姜覆蓋其上,加黃酒適量后,容器加蓋,隔水燉1.5~2小時就成了
鐵棍山藥其實就是大家生活中所說的面山藥,這種山藥拿來燉湯是最適合不過的,因為燉制出來的山藥可以變得綿軟細膩,就算是小孩子和老人牙口不好也可以多吃。而且與一般的山藥比較起來,鐵棍山藥吃起來也不會讓人麻嘴。在吃鐵棍山藥的時候也可以學(xué)習(xí)到不同的制作方法,變著花樣吃。
鐵棍山藥要去皮嗎
山藥均勻新鮮,毛須較長,是正宗的鐵棍山藥。山藥皮薄,口感好,久煮不散。粗細略有不同,直徑大小比硬幣差不多,比起菜市場買的毛須相對密又長,切斷連皮一起一下鍋蒸熟,剛出鍋還很燙,聞到有著山藥特有的香味。山藥蒸熟后皮也不厚,但很好剝皮,剝下的外皮一條不斷很完整,不加糖也好吃,口感細膩,菜市場買的這樣蒸著吃會有點麻嘴,這個不會麻。
鐵棍山藥怎么去皮
山藥易清洗,用水一沖手稍微揉一揉就干凈了,洗掉一層黃沙泥。洗凈的山藥看上去很飽滿不干癟,削起來比較細密緊實的感覺,白里透著點黃,以為我沒洗干凈,削完重洗。
皮很薄,輕輕一刮就掉,但是有粘液,建議帶手套,如果是蒸著吃就不用削皮了。切開看到山藥皮薄肉厚,山藥肉雪白,汁水飽滿。
鐵棍山藥怎么吃
鐵棍山藥比普通的山藥糯,無論炒著吃還是蒸著吃,味道都很好,據(jù)說它的藥用價值也很大。
1、山藥切片煲粥吃,同樣很粉很綿,又健脾胃。
2、煲山藥紅棗骨頭湯,湯喝起來清甜,山藥吃起來很粉糯。
3、山藥這樣切片炒著吃很爽滑,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