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紅的功效與作用_橘紅的藥用價值
夏季養(yǎng)生茶的功效與作用。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毕嘈抨P(guān)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橘紅的功效與作用_橘紅的藥用價值,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導讀:中藥橘紅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橘紅的功效與作用、橘紅圖片、橘紅的藥用價值、橘紅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橘紅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橘紅簡介橘紅圖片橘紅的功效與作用橘紅的藥用價值橘紅的用法與用量橘紅的副作用橘紅、陳皮和化橘紅的區(qū)別橘紅簡介
橘紅,藥用部分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桔或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
干燥的外層橘皮呈長條形或不整齊紙狀薄片,厚不超過0.2毫米,邊緣皺縮卷曲。表面黃棕色或橙紅色,有光澤,密布棕黃色凸起的油點,果皮內(nèi)面黃白色,密布圓點狀油室。質(zhì)脆易碎。氣芳香,味微苦而后覺麻舌。以片大、色紅、油潤者為佳。
橘紅圖片
橘紅的功效與作用
消痰,利氣,寬中,散結(jié)。治風寒痰嗽,惡心,吐水,胸痛脹悶。
1、《醫(yī)學啟源》:理胸中、肺氣。
2、《綱目》:下氣消痰。
3、《本草匯》:能除寒發(fā)表。
橘紅的藥用價值
1、治嘈雜吐水:真橘皮(去白)為末,五更安五分于掌心舐之,即睡。(《怪證奇方》)
2、治痰飲為患,或嘔吐憨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虬l(fā)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甘草(炙)一兩半。上細銼,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生姜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局方》二陳湯)
3、治途中心痛:橘皮(去白),煎揚飲之,甚良。(《談野翁試驗方》)
4、治風痰麻木:橘紅一斤,逆流水五碗,煮爛去滓,再煮至一碗。頓服取吐。不吐加瓜蒂末。(《摘元方》)
5、治產(chǎn)后脾氣不利,小便不通:橘紅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婦人良方》)
6、治乳癰,未結(jié)即散,已結(jié)即潰,極痛不可忍者:陳皮(湯浸去白,日干,面炒黃)為末,麝香研,酒調(diào)下二錢。(《圣惠方》橘香散)
橘紅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
橘紅的副作用
橘紅專主肺寒咳嗽多痰,虛損方多用之,然久嗽氣泄,又非所宜。
橘紅、陳皮和化橘紅的區(qū)別
陳皮、橘紅、化橘紅是200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三種不同中藥。
橘皮與橘紅同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因二者加工不同分為陳皮與橘紅。橘成熟時采摘,剝?nèi)」?,陰干稱為陳皮或橘皮。橘成熟時采摘,剝?nèi)」?,去掉橘皮?nèi)部白色部分后,曬干稱為橘紅。橘皮去白留紅者為橘紅。
化橘紅來源于蕓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干燥未成熟外果皮。前者習稱毛橘紅,后者習稱光七爪。
陳皮入藥歷史悠久,橘皮療氣大勝,以東橘為好,西江者不如,須陳久才為良,故習稱陳皮。
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去白者曰橘紅。
化橘紅,外皮淡紅色,內(nèi)腹皮白色,周身亦有豬鬃皮,此種皆柚皮,亦能消痰。又一種為世所重,每個片如爪,中用化州印,名五爪橘紅,亦柚皮所制,較掌片為佳?,F(xiàn)商品化橘紅以毛橘紅(原植物為化州柚)為正品,光橘紅(原植物為柚)也作化橘紅入藥。李時珍曰:橘皮紋細色紅而薄,內(nèi)多筋脈,其味苦辛,柚皮最厚而虛,紋更粗,色黃,內(nèi)多膜無筋,其味甘多辛少,但以此別之,即不差矣??梢姽糯静菥椭赋鲩儆卸喾N不同品種。
三者在功效上也不盡相同?!侗静菥V目》:橘皮和中理胃藥則留白,下氣消痰藥則去白;橘紅溫燥之性勝于橘皮,并兼發(fā)表散寒,外感風寒咳嗽痰多者用之為宜。化橘紅無發(fā)散之性,兼能消食,咳嗽痰多又兼食積或消化不良者用之較宜。柚子皮厚,味甘不如橘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李時珍曰:橘皮性溫,柑、柚皮性冷,不可不知。寇宗爽曰:本草橘柚一條,蓋誤傳也,后世不知,以柚皮作橘紅,是貽無窮之患也。此乃六陳之一,天下日用所須。《中國藥典》1977年版一部收載橘紅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干燥未成熟外果皮。1985年版及1990年版一部收載橘紅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未單獨收載化橘紅。至1995年版,才將化橘紅與橘紅分別收載。另外,1995年版以后的《中國藥典》化橘紅和橘紅性味與功效主治完全一致,這也是造成化橘紅與橘紅臨床使用混亂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見,歷代本草在陳皮(橘皮)、橘紅、化橘紅的性狀及使用上均有區(qū)別,將此三者混用是為不妥。
以上就是一些橘紅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ys630.coM延伸閱讀
橘紅的藥用價值
橘紅有效成分檸檬烯有顯著祛痰止咳作用,無論寒咳或干咳,服用橘紅均可見效。
橘紅水提取液有抑制小鼠肝臟(在體和離體)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清除氧自由基,減輕經(jīng)O2-誘導的透明質(zhì)酸解聚作用。
柚皮苷腹腔注射可減輕小鼠甲醛性足跖腫脹。柚皮苷靜脈注射可抑制微血管增滲素引起的大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
橘紅所含黃酮類具有與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的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懸浮的穩(wěn)定性及增快血流等。芳樟醇口服可減少小鼠的自發(fā)活動。
用法用量:3~9克,煎服。
橘紅的副作用
橘紅吃多了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煩躁、精神不振等癥狀。
陰虛燥咳、久嗽氣虛者慎服橘紅。
橘紅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橘紅湯的做法
處方:橘皮2兩(湯浸,去瓤,銼)。
功能主治:諸吃噫,干嘔。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煎之5合,通熱頓服。更加枳殼1兩(去瓤,炒)同煎之服。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三引孫尚方,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四。
2、橘紅化痰丸的做法
處方:橘紅、生草、川貝各105克、馬兜鈴120克、杏仁150克、白礬、五味子各105克、清半夏75克、紫菀45克。
制法:上藥研末,煉蜜為大丸,9克重,蠟皮封固。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治咳嗽氣喘,嘔吐痰涎,胸部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開水送下。
注意:服藥期間,忌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處方:生米殼1斤8兩、甘草1斤8兩、川貝母1斤8兩、白礬1斤8兩、凈金燈2斤、杏仁(去皮、炒)2斤、七爪橘紅1斤8兩、生五味子1斤8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蠟皮或蠟紙封固。
功能主治:扶虛止嗽,化痰定喘。主虛熱咳嗽,氣促喘急,痰涎壅盛,胸悶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開水送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3、橘紅半夏湯的做法
處方:橘皮1兩、半夏半兩、甘草(炙)半兩、藿香3兩。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胃虛嘔逆。
用法用量:每服5錢,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三。
4、香橘湯的做法
處方:香附(炒)、半夏(制)、橘紅各60克、甘草(炒)22.5克。
制法:上藥銼末。
功能主治:治七情所傷,中脘不快,腹脅脹滿。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棗2枚,煎服。
備注:本方原名“香橘丸”,與劑型不符,現(xiàn)據(jù)《普濟方》卷一八二改。
摘錄:《仁齋直指》卷五。
5、橘紅生姜蜂蜜水的做法
材料:橘紅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
做法:先將橘紅,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濃縮,至稠粘時,兌人蜂蜜,至沸?;?裝瓶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3湯匙。
功能主治:咳嗽。
大部分人覺得,橘紅和橘皮是兩種相似的東西,這其中都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功效,但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橘紅與橘皮,橘紅藥用價值有哪些呢?首先可以緩解咳嗽,惡心嘔吐,能夠清熱解毒,這也是中醫(yī)上常見的中成藥,可以用來泡水喝,或是煎服食用,橘紅本身經(jīng)過晾曬還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
橘紅的功效:
橘紅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桔或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別名:蕓皮、蕓紅,有散寒,燥濕,利氣,消痰的功效。用于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本草綱目》:橘皮“和中理胃藥則留白,下氣消痰藥則去白” ;“橘紅溫燥之性勝于橘皮,并兼發(fā)表散寒,外感風寒咳嗽痰多者用之為宜”?;偌t無發(fā)散之性,兼能消食,咳嗽痰多又兼食積或消化不良者用之較宜。
陳皮、橘紅、化橘紅是200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三種不同中藥。
橘皮與橘紅同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因二者加工不同分為陳皮與橘紅。橘成熟時采摘,剝?nèi)」?,陰干稱為陳皮或橘皮。橘成熟時采摘,剝?nèi)」ぃサ糸倨?nèi)部白色部分后,曬干稱為橘紅。橘皮去白留紅者為橘紅。
別名:蕓皮、蕓紅 橘紅的功效與作用橘紅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歸經(jīng):辛、苦,溫。歸肺、脾經(jīng)。
功效:散寒,燥濕,利氣,消痰。
主治:用于風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用法用量:3~9克 。
橘紅的作用:
桔紅化普、理氣、健脾、消食、燥濕、醒酒、消油膩、寬中、解蟹毒。主治:化痰止咳、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哮喘、喉癢痰多、胸中痰滯、嘔吐呃逆、飲食積滯、食積傷酒、嘔惡痞悶、長期胃痛、氣痛等有獨特療效。
1、橘紅治乳癰,未結(jié)即散,已結(jié)即潰,極痛不可忍者:陳皮(湯浸去白,日干,面炒黃)為末,麝香研,酒調(diào)下二錢。(《圣惠方》橘香散)
2、橘紅治嘈雜吐水:真橘皮(去白)為末,五更安五分于掌心舐之,即睡。(《怪證奇方》)
3、橘紅治風痰麻木:橘紅一斤,逆流水五碗,煮爛去滓,再煮至一碗。頓服取吐。不吐加瓜蒂末。(《摘元方》)
4、橘紅治痰飲為患,或嘔吐憨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fā)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甘草(炙)一兩半。上細銼,每服四錢,用水一盞,生姜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局方》二陳湯)
5、橘紅治產(chǎn)后脾氣不利,小便不通:橘紅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婦人良方》)
6、橘紅治途中心痛:橘皮(去白),煎揚飲之,甚良。(《談野翁試驗方》)
橘紅用藥禁忌:
橘紅專主肺寒咳嗽多痰,虛損方多用之,然久嗽氣泄,又非所宜。
關(guān)于橘紅藥用價值非常廣泛,適合經(jīng)常腸胃不好的朋友有惡心,嘔吐,胃潰瘍患者食用,這種藥物酸性較高,多吃對身體沒有好處,對癥下藥是最好的方法,生活中有不少人經(jīng)常因為氣血不足,體力過差給身體健康帶來影響,不妨就用橘紅來調(diào)理一下吧。
橘紅顆粒的功效與作用對于很多人來說也許是不了解的,因為平時一般人是不會接觸到橘紅顆粒的。但是對于用過橘紅顆粒的人都知道,橘紅顆粒的效果。很多人在氣溫交替變化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染上風寒,有的時候感冒了就會引起頭昏、發(fā)熱甚至是咳嗽等癥狀,這個時候橘紅顆粒就會派上用場。
但是一般的人在感冒咳嗽選擇藥物的時候,通常是不會選擇橘紅顆粒的,主要就是因為大家對于橘紅顆粒的不了解。往往在這個時候大家會選擇自己用過的藥物,因為這樣自己才能安心。其實橘紅顆粒的功效與作用還是相當不錯的,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
橘紅顆粒,一種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的咳嗽類非處方藥藥品。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藥物組成
化橘紅、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輔料為硬脂酸鎂、滑石粉 。本品采用正地道化州橘紅加以各種藥食同源的名貴中藥杏仁,桔梗,菊花,蜂蜜,蔗糖,薄荷腦等原料,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與傳統(tǒng)工藝精制而成,保持原有的有效成分。
規(guī)格
每袋裝11克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2.有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結(jié)核、肺心病、糖尿病的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3.服用三天,癥狀無改善,應停止服用,并去醫(yī)院就診。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虛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長期服用應向醫(yī)師咨詢。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所以,通過上面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橘紅顆粒的功效與作用已經(jīng)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其實要說橘紅顆粒的功效與作用,最主要的就是止咳化痰,所以大家以后要是在平時生活中不小心得了咳嗽痰多的時候,不妨來試試橘紅顆粒,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
導讀:橘紅丸的功效與作用?橘紅丸,中成藥名。那么橘紅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橘紅丸的功效與作用,下面一起來看看。
橘紅丸是現(xiàn)代中藥科研人員在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下,為解決古劑型存在的易霉變等缺點,經(jīng)過劑型改革研制成的藥品。是以橘紅、陳皮等多味中藥制作成的,適合各種年齡的人服用,可以作為一些慢性咳嗽、寒咳的首選藥品。
藥品名稱
橘紅丸
性狀
本品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香,味甜、微苦。
組成
橘紅丸由化橘紅、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組成。
功效與作用
本品清熱,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悶口干。
適用病癥
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悶口干。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藥性分析
方中化橘紅、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濕化痰;瓜蔞皮、浙貝母清熱化痰;蘇子降氣化痰;紫菀、款冬花潤肺下氣止咳,桔梗、苦杏仁宣肺降氣止咳;石膏清泄肺熱;麥冬、生地潤肺養(yǎng)陰。諸藥合用,具有清熱燥濕,化痰止咳之效。
副作用
從藥物組成來看,橘紅丸選用的都是藥性溫和的中藥材。即便經(jīng)過西式手段的處理,橘紅丸的成分并沒有多大的改變。因此,橘紅丸應當像傳統(tǒng)中藥一樣較為安全,只要遵從它的用藥禁忌,橘紅丸的副作用就可以不用太多考慮。
藥品禁忌
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
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2、本品適用于肺熱燥咳。其表現(xiàn)為干咳。咽喉干燥。痰少而質(zhì)粘。不易咯出。
3、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jié)核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4、服用一周病證無改善。應停止服用,去醫(yī)院就診。
5、服藥期間,若患者出現(xiàn)高熱。體溫超過38℃,或出現(xiàn)喘促氣急者?;蚩人约又?,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到醫(yī)院就診。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有效期
24個月
橘紅丸主要是用來治久咳和一些陳舊性的咳嗽,比如哮喘、肺氣腫引起的咳嗽、體虛引起的咳嗽、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在服藥前,要注意自己咯痰的顏色,如果痰是白顏色的,有沫,則多是寒咳,就可以吃點橘紅丸。而如果痰是黃或綠色,則可能是熱咳,服用橘紅丸后反而會使癥狀加重。
此外,喉嚨痛、口干、舌干、身體燥熱,有這些表現(xiàn)的時候最好不要服用橘紅丸。橘紅丸雖然是很穩(wěn)定的止咳藥,但是也不要服用的時間太久,如果咳嗽沒有治愈,要適時到醫(yī)生那里調(diào)整用藥。
以上就是橘紅丸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生活中常用的藥物有很多,不同的藥對治療的疾病也是有著很大區(qū)別,所以想要能夠很好治療自身疾病,也是需要選擇正確的藥物進行治療,這樣對自身疾病才會有很好改善,化橘紅是一個常用的中藥,它在治療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化橘紅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化橘紅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選擇它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不能隨意的亂用,這樣對疾病治療,也是沒有任何幫助,而且錯誤的使用方法,會導致人體健康受到損害。
中藥化橘紅的功效
燥濕化痰,理氣消食。主治咳喘痰多,胸膈痞悶,食積嘔吐,噯氣呃逆,脘腹脹痛。
1.《本經(jīng)逢原》:"下氣消痰。"
2.《藥性考》:"性烈燥濕,化痰止咳,利膈寬胸,能散聵氣。"
3.《綱目拾遺》:"治痰癥,消油膩谷食積,醒酒,寬中,解蟹毒。"
4.《本草用法研究》:"能祛風寒,化痰濕,止咳嗽。"
5.南藥《中草藥學》:"主治風寒咳嗽多痰,胸膈脹悶,食積嘔吐,噫氣。"
中藥化橘紅的作用(藥理作用)
1.對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
化橘紅有效成分檸檬烯有顯著祛痰止咳作用。
2.抗氧化作用
化橘紅水提取液有抑制小鼠肝臟(在體和離體)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清除氧自由基,減輕經(jīng)O2-誘導的透明質(zhì)酸解聚作用。
3.抗炎作用
柚皮苷腹腔注射可減輕小鼠甲醛性足跖腫脹。柚皮苷靜脈注射可抑制微血管增滲素引起的大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
4.其他作用
化橘紅所含黃酮類具有與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的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懸浮的穩(wěn)定性及增快血流等。芳樟醇口服可減少小鼠的自發(fā)活動。
通過以上介紹,對化橘紅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那在它治療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多種類,不過對它的使用,并不是直接的進行,根據(jù)人體疾病需求,在使用方法上,也是有著一些改變,所以對這點,也是需要按照規(guī)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