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蒂的功效與作用_瓜蒂的藥用價值
夏季養(yǎng)生茶的功效與作用。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瓜蒂的功效與作用_瓜蒂的藥用價值”,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導讀:中藥瓜蒂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瓜蒂的功效與作用、瓜蒂圖片、瓜蒂的藥用價值、瓜蒂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瓜蒂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瓜蒂簡介瓜蒂圖片瓜蒂的功效與作用瓜蒂的藥用價值瓜蒂的用法與用量瓜蒂的副作用瓜蒂簡介
瓜蒂,為葫蘆科甜瓜屬植物甜瓜的果梗,其種子也作藥用。夏季甜瓜盛產(chǎn)時,將尚未老熟果實摘下,切取果蒂,陰干,生用。
干燥的果蒂,其果柄略彎曲,上有縱棱,微皺縮;連接果實的一端漸膨大,即花萼的殘荃。表面黃褐色,有時帶有卷曲的果皮。質(zhì)柔韌,不易折斷。氣微,味苦。以干燥、色黃、稍帶果柄者為佳。
瓜蒂圖片
瓜蒂的功效與作用
吐風痰宿食,瀉水濕停飲。治痰涎宿食,壅塞上脘,胸中痞梗,風痰癲癇,濕熱黃疸,四肢浮腫,鼻塞,喉痹。用于食積不化,食物中毒,癲癇痰盛;外用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1、《本經(jīng)》: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腫,下水,殺蠱毒,咳逆上氣,及食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
2、《別錄》:去鼻中息肉,療黃疸。
3、《日華子本草》:治腦塞熱齆,眼昏,吐痰。
4、《綱目》:吐風熱痰涎。治風眩、頭痛、癲癇,喉痹,頭面有濕氣。
5、《本草再新》:瀉心火,健脾土,利濕消水,止頭痛衄血。
瓜蒂的藥用價值
1、治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粳,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中有寒也,當吐之: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傷寒論》瓜蒂散)
2、治風涎暴作,氣塞倒臥:甜瓜蒂(曝極干),不限多少,為細末。量疾,每用一、二錢匕:膩粉一錢匕,以水半合同調(diào)勻,灌之。服之良久,涎自出,或涎未出,含砂糖一塊,下咽,涎即出。(《本草衍義》)
3、治諸風膈痰,諸癇涎涌:瓜蒂炒黃為末,量人以酸薤水一盞調(diào)下,取吐。(《活法機要》)
4、治風痢、纏喉風、咳嗽、遍身風疹、急中涎潮:瓜蒂不限多少,細碾為末,壯年一字,十五(歲)以下及老怯半字,早晨井花水下,一食頃,含砂糖一塊,良久涎如水出;年深,涎盡有一塊如涎,布水上如鑒矣。涎盡,食粥一、兩日。如吐多困甚,咽麝香湯一盞即止矣。麝細研溫水調(diào)下。(《經(jīng)驗后方》)
5、治發(fā)狂欲走:瓜蒂末,井水服一錢,取吐。(《圣惠方》)
6、治齁喘痰氣:苦丁香三個為末,水調(diào)服,吐痰即止。(《朱氏集驗醫(yī)方》)
7、治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又治諸黃:瓜蒂二七個,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頓服。(《金匱要略》一物瓜蒂湯)
8、治黃疸目黃不除:瓜丁細末如一大豆許,內(nèi)鼻中,令病人深吸取入,鼻中黃水出。(《千金翼方》瓜丁散)
9、治癊黃黃疸及暴急黃:瓜蒂、丁香各七枚,小豆七粒。為末,吹黑豆許刁:鼻中,少時黃水出。(《食療本草》)
10、治濕家,頭中寒濕,頭疼鼻塞而煩者:瓜蒂末,口含水,搐一字許入鼻中,出黃水。(《類證活人書》)
11、治鼻中息肉:陳瓜蒂一分,搗羅為末,以羊脂和,以少許敷息肉上,日三用之。(《圣惠方》瓜蒂膏)
12、治牙齒痛:瓜蒂七枚,炒黃碾散,以麝香相和,新綿裹,病牙處咬之。(《圣濟總錄》瓜蒂散)
13、治瘧,無問新久:瓜蒂二七枚,搗,水漬一宿服之。(《千金方》)
瓜蒂的用法與用量
2.5~5g,煎服。入丸、散劑0.3~1g。外用小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黃水即停藥。
瓜蒂的副作用
瓜蒂含毒成分為甜瓜毒素,內(nèi)服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引起嘔吐中樞興奮導致劇烈嘔吐,最后可使呼吸中樞完全麻痹而致死。
中毒后表現(xiàn)為胃部灼痛、劇烈嘔吐,嘔吐物可含血及膽汁。并可見腹瀉、腹部不適、納呆、頭暈、糞便呈水樣,甚者脈搏細弱、血壓下降、昏迷同時轉(zhuǎn)氨酶升高,心電圖顯示心肌損害。終可因呼吸中樞麻痹而致死。
以上就是一些瓜蒂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擴展閱讀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對瓜蒂散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介紹下。
【處方】瓜蒂一份(熬黃)赤小豆一份
【制法】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和勻。
【功能主治】涌吐痰食。治痰涎宿食填塞上脘,胸中痞硬,煩懊不安,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舌苔厚膩,寸脈微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香豉9克,用熱湯700毫升,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注意】素體血虛及出血患者忌服。
【備注】方中瓜蒂味苦性升而善吐;赤小豆味苦酸,與瓜蒂配合,有酸苦涌吐之功;香豉輕清宜泄,煎汁送服,以增強涌吐的作用。本方藥性較峻,宜從小劑量開始,不吐,逐漸加量,中病即止,不可過劑。
【摘錄】《傷寒論》
【處方】甜瓜蒂3克 赤小豆3克(研碎)生山梔仁6克
【功能主治】涌吐痰涎。治瘟疫,痰涎留于上焦,胸膈滿悶,心煩喜嘔,欲吐不吐,腹不滿,欲飲不能飲,欲食不能食。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400毫升,先煎瓜蒂、山梔,取200毫升,后入赤豆,煎至160毫升,先服60毫升,一時后不吐,再服盡;吐之未盡,煩滿尚存者,再煎服。
【摘錄】《瘟疫論》卷上
【處方】瓜蒂2-7枚,赤小豆3-7枚,秫米2-7粒。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熱毒內(nèi)蘊致成黃疸;小兒臍風撮口;天行毒熱,通貫臟腑,沉豉骨髓之間,或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疾,喘息須臾而絕;酒疸,脈浮腹?jié)M,欲嘔;臍風撮口;小兒忽發(fā)心滿堅硬,腳手心熱,變?yōu)辄S疸。
【用法用量】取如大豆粒,吹于兩鼻中,甚良;不愈,間日復服之。
【注意】以筒使人極吹鼻中,無不死,大慎之。
【摘錄】《外臺》卷四(注文)引《范汪方》
【處方】瓜蒂14枚,丁香(大者)1枚,黍米49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黃疸,面目黃。
【用法用量】每服1字,先含水1口,以鼻搐藥。取下黃涎為效。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
【處方】瓜蒂1兩。
【制法】上1味,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吐痰。主傷寒頭疼,胸中滿及發(fā)寒熱,脈緊而不大者,是膈上有涎;風癲證。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溫熟水調(diào)下,吐涎愈。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四
【處方】瓜蒂1分,雄黃(醋煮,研)1錢,甘草(炙,銼)1兩,女萎2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黑疸,身體及大便并黑,及黃疸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用赤小豆20粒,茯苓1分,水1盞,煎至6分去滓,調(diào)服。須臾當吐,吐止即愈。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
【處方】丁香10枚,瓜蒂10枚,赤小豆10枚。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諸黃,暗黃,眼暗及大角赤黑黃,先擲手足;內(nèi)黃,患渴,疸黃,眼赤黃;腎黃,小便不通,氣急心悶;五色黃。
【用法用量】取暖水1雞子許,和服。
【摘錄】《外臺》卷四引《救急方》
【處方】瓜蒂不限多少。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久患風癇,纏喉風,(口叚)嗽,遍身風疹,急中涎潮。
【用法用量】壯年1字,15以下、老怯半字,早晨井花水下。1食頃,含沙糖1塊,良久涎如水出,涎盡食粥1-2日。如吐多困甚,即咽麝香湯1盞,即止矣,麝細研,溫水調(diào)下。此藥不太吐逆,只出涎水。
【臨床應(yīng)用】昔天平尚書覺昏眩,即服之,取涎有效。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七引《經(jīng)驗后方》,名見《奇效良方》卷六十一
【別名】瓜豆散
【處方】瓜蒂2小合,赤小豆2合。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吐。主黃疸,心下堅硬,手不可近,渴欲飲水,氣息喘粗,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眼黃,但有一候相當者;天行病不即愈,經(jīng)4-5日,渴引飲,心上急強,手不得近,又不得眠,慌亂,此則是黃;大實大滿,氣上沖,填塞悶亂;飲食過度,填塞胸脘,上部有脈,下部無脈。
【用法用量】瓜豆散(《普濟方》卷一九五)。
【摘錄】《外臺》卷四引《延年秘錄》
【處方】赤小豆27-枚,丁香2-7枚,黍米2-7枚,瓜蒂2-7枚,麝香、熏陸香各等分(別研),青布2方寸(燒為灰)。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急黃,身如金色。
【用法用量】飲服1錢匕。則下黃水,其黃則定。
【注意】忌生冷、熱面、粘食、陳臭。
【摘錄】《外臺》卷四引《廣濟方》
【處方】瓜蒂7枚,穿山甲鱗1片(瓦上焙焦)。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瘧疾,太陽經(jīng)頭痛寒熱。
【用法用量】欲發(fā)前,男左女右,鼻內(nèi)搐1斡耳子。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三
【處方】瓜蒂7枚,白茅根1兩,蘆根1兩。
【功能主治】人有愛食河鲀,以致血毒中人,舌麻心悶,重者腹脹而氣難舒,口開而聲不出,若久不治,亦能害人。
【用法用量】水煎汁飲之。必大吐,吐后前證盡解,不必再服。
【摘錄】《辨證錄》卷十
【處方】瓜蒂(搗爛)1枚半,生甘草5分,當歸3錢,乳香(燈心炒)5分,金銀花3錢,青皮5分,白芷1錢,沒藥(燈芯炒)5分。
【功能主治】一切乳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甜瓜蒂1錢,赤小豆3錢(研碎),生山梔仁2錢。
【功能主治】溫疫胸膈滿悶,心煩喜嘔,欲吐不吐,雖吐而不得大吐,腹中滿,欲飲不能飲,欲食不能食,此疫邪留于胸膈;太陰病,得之2-3日,心煩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欲嘔者,無中焦證。
【用法用量】用水2鐘,煎1鐘,后入赤豆,煎至8分。先服4分,1時后不吐,再服盡。吐之未盡,煩滿尚存者,再煎服。如無瓜蒂以淡豆豉2錢代用。
【摘錄】《溫疫論》卷上
【處方】瓜蒂(君)、豬牙角、細辛各減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頭中霧露寒濕之氣,頭痛鼻塞,無表里證。
【用法用量】吹入鼻中。有水出,愈。
【摘錄】《保命歌括》卷四
【處方】西瓜蒂1兩,牙皂5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痰涎壅塞,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2茶匙,白湯調(diào)灌下,以探吐痰為愈。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六
【處方】麝香1分,皂莢(去皮子)1分,雄黃(細研)1分,藜蘆(去蘆頭)1分,瓜蒂1分。
【制法】上為末,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鬼排、鬼刺下血。
【用法用量】以竹筒吹入鼻中。得嚏則氣通便活,若未嚏復吹之,以嚏為度。
【摘錄】《普濟方》卷二五四
【處方】瓜蒂75個,赤小豆75粒,人參半兩(去蘆),甘草半兩或2錢5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傷寒6-7日,因下后,腹?jié)M無汗而喘。
【用法用量】每服1錢,或半錢,或2錢,量虛實加減用之,空心齏汁調(diào)下服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處方】瓜蒂、細辛(去苗)、藜蘆(去苗)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風濕鼻窒塞,氣不通。
【用法用量】每用半字許,納鼻中。以氣通為度。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二
【處方】瓜蒂7枚,全蝎1枚(微炒),赤小豆2-7粒。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口噤。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粥飲調(diào)下。服后以吐為效。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七
【處方】瓜蒂49枚,黃連(去須)3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2兩半,膩粉1分,麝香1錢(研)。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惡瘡。
【用法用量】用膩粉、麝香同調(diào)和令勻,以津唾調(diào)涂在瘡上,更用紙面糊覆在藥上貼,3-5日1度,含鹽水洗過,更貼。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二
【處方】瓜蒂7枚。
【制法】上1味,炒黃,碾散。
【功能主治】牙齒痛。
【用法用量】以麝香相和,新綿裹,病牙處咬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九
【處方】小豆3-7枚,瓜蒂14枚,糯米40粒。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傷寒發(fā)黃,小兒諸黃,心胸壅悶。
【用法用量】吹鼻中。
【摘錄】方出《千金》卷五,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七四
【處方】陳年老南瓜蒂。
【制法】燒成灰。
【功能主治】毒疽及一切無名惡癥,并治乳巖。
【用法用量】酒沖服,再用麻油調(diào)灰敷之,立愈。如治乳巖,每服瓜蒂灰1個,重者4-5服。
【摘錄】《內(nèi)外科百病驗方大全》第十九章
【處方】瓜蒂27枚。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鼻窒塞,氣息不通。
【用法用量】以少許吹入鼻中。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六
【處方】瓜蒂1分,赤小豆1分,雄黃2分(研)。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飛尸,卒中惡,心腹絞刺痛,氣急脹,奄奄欲絕。
【用法用量】1服5分匕,稍增至半錢匕,以酪服藥。
【注意】忌生冷,油膩,粘食,陳臭等。
【摘錄】《外臺》卷十三引《集驗方》
【處方】瓜蒂1兩,赤小豆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涌吐。主痰飲宿食填塞上脘,胸中痞塞,咽喉干而腹?jié)M,飲食則吐,氣上沖喉,不得息,脈弦遲或微浮者;熱病4日,咽喉干而腹?jié)M;少陰病,其人飲食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手足寒,脈弦遲,胸中實者;卒中痰迷,涎潮壅盛,癲狂煩亂,人事昏沉,五癇痰壅,及火氣上沖喉不得息,食填太陰,欲吐不出;傷寒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不得息者;亦治諸黃,急黃。
【用法用量】服1錢匕,白湯調(diào)下。取得吐,病去愈止。
【注意】諸亡血虛家,老人,產(chǎn)婦,血虛脈微者,俱不可服。
【各家論述】《醫(yī)方集解》:越以瓜蒂之苦,涌以赤小豆之酸,吐去上焦有形之物,則水得舒暢,天地交而萬物通矣。當吐而胃弱者,改用參蘆。
【摘錄】《外臺》卷一(注文)引《范汪方》
【處方】甜瓜蒂、輕粉。
【制法】上甜瓜蒂,日干為細末。
【功能主治】風涎暴作,氣塞倒臥,或有涎,用諸藥化不下者。
【用法用量】每用1-2錢匕,加輕粉1匕,以水半合,調(diào)勻灌之。候良久涎自出;如涎未出,含砂糖1塊,下咽,涎即出。如吐多困,即咽麝香湯1盞即止。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引《經(jīng)驗良方》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無來由的發(fā)火等,這是臟腑中需要調(diào)理的征兆。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面元素,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
南瓜蒂作為一種中藥材,你知道它的藥用價值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嗎?中醫(yī)都是如何利用南瓜蒂來治療疾病的呢?還有日常在使用南瓜蒂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別著急,我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p>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 南瓜 的 瓜蒂 。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曬干。
【生境分布】主產(chǎn)于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區(qū)亦有。
【性狀】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盤狀,直徑2.5~5.6厘米,上附殘存的柱狀果柄。外表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稀疏刺狀短毛及突起的小圓點。果柄略彎曲,粗約1~2厘米,有隆起的棱脊5~6條,縱向延伸至蒂端。質(zhì)堅硬,斷面黃白色,常有空隙可見。以蒂大、色黃、堅實者為佳。
【功能主治】治癰瘍,疔瘡,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煨存性研末。外用:研末調(diào)敷。
【附方】①治疔瘡:老南瓜蒂數(shù)個。焙研為末,麻油調(diào)敷。(《行篋檢秘》)
【臨床應(yīng)用】對晚期血吸蟲病程度較輕的腹水有一定的療效。據(jù)34例觀察,服藥后有4例尿量顯著增加,腹水逐漸消失,食量增加一倍以上;23例腹國有所縮小,體重減輕,食欲增加,精神改善,但尿量增加不顯著,腹水消失遲緩;8例無效。用法:取帶柄的南瓜蒂(柄長1寸左右),置于瓦片上焙焦存性,研末吞服;每次0.5克左右,每日3次,連服2~3周。服藥期間忌鹽,注意休息及補充營養(yǎng)。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上文就是對南瓜蒂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詳細說明,像南瓜蒂這類藥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南瓜蒂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敷鼻瓜蒂膏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別名】瓜蒂膏(《普濟方》卷五十六)。
【處方】陳瓜蒂7.5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以羊脂和。
【功能主治】主治鼻中息肉。
【用法用量】以少許敷息肉上,一日三次。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別名】瓜蒂膏
【處方】陳瓜蒂1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鼻中息肉。
【用法用量】瓜蒂膏(《普濟方》卷五十六)。
【摘錄】《圣惠》卷三十七
通過本篇文章對敷鼻瓜蒂膏的相關(guān)介紹,我們可以詳細的了解到敷鼻瓜蒂膏對疾病癥狀的緩解。如果患者服用此類藥物效果不明顯,可以及時的接受治療并咨詢醫(yī)師的建議。在日常堅持鍛煉也是能夠緩解疾病的癥狀的。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搐藥瓜蒂散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瓜蒂2錢,母丁香1錢,黍米49個,赤小豆半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黃疸,遍身如金色。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人衛(wèi)本作“搐鼻瓜蒂散”、《中國醫(yī)學大辭典》引作“嗅鼻瓜蒂散”。原書(人衛(wèi)本)本方用法:先將瓜蒂為細末,次入二味同碾,羅為末。每于夜臥令病人先含水一口,兩鼻孔內(nèi)搐入半字以下,吐了水便睡,至半夜或明日取下黃水,旋用熟帛揾了,直候取水定,便服黃連散。病輕五日見效,重者半月取效。
【摘錄】《衛(wèi)生寶鑒》(拔粹本)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搐藥瓜蒂散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瓜蒂散可能我們不太清楚是什么,那是因為在生活中我們不是能夠經(jīng)常接觸到,但是我們會覺得它的名字很是特別,一聽就有想要了解的沖動。其實大家有所不知瓜蒂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瓜蒂散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吧。
【名稱】瓜蒂散。
【分類】消食劑-消食化滯。
組成
瓜蒂熬黃一分,赤小豆一分。
用法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2g),以香豉一合(8g),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功效
涌吐痰涎宿食。
方解
本方主治乃痰涎壅滯胸中,或宿食停積上脘之證。治當因勢利導,遵《素問至真要大論》其高者,因而越之的原則,采用涌吐痰食法治療。方中瓜蒂味苦,善于涌吐痰涎宿食,為君藥。赤小豆味酸平,能祛濕除煩滿,為臣藥。
君臣二藥相配,酸苦涌泄,相須相益,可增強催吐之力。佐以豆豉,既可安中護胃,使在快吐之中兼顧護胃氣,又能宣解胸中邪氣,利于涌吐。三藥相合,涌吐痰涎宿食,宣越胸中邪氣,使壅滯胸脘之痰食得以涌吐排出,胸痞懊@諸癥自解。
本方去豆豉,《外臺秘要》引《延年秘錄》用治急黃,心下堅鞭,渴欲樗水吃,氣息喘粗,眼黃等癥?!稖夭l辨》以本方去豆豉加山梔子,亦名瓜蒂散,治太陰溫病,得之二三日,心煩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欲吐者。
方歌
瓜蒂散中赤小豆,豆豉汁調(diào)酸苦湊, 逐邪涌吐功最捷,胸脘痰食服之瘳。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瓜蒂散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們雖然了解了它的組成、作用與功效,但是還是不能輕易的使用,要使用一定要經(jīng)過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哦,我們不可以隨便嘗試,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說起瓜蒂三味散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這也很正常,畢竟瓜蒂三味散主要是用來治病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不多。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處方】瓜蒂7枚,丁香7枚,赤小豆7枚。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急黃,已進秦艽牛乳2味湯藥,服后不覺病退,漸加困篤,勢如天行最重者。
【用法用量】取如大豆,分吹兩鼻孔中。須臾當出黃水,正如煮黃柏汁,及出黃蟲。亦可以新汲水和1方寸匕,與患人服,或利或叱吐利所出亦如煮黃柏汁。
【注意】不可更服諸冷物。
【摘錄】《外臺》卷四引《許仁則方》
看了上文對瓜蒂三味散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