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荊子的功效與作用_黃荊子的藥用價值
夏季養(yǎng)生茶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guān)注的話題,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荊子的功效與作用_黃荊子的藥用價值”,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導讀:中藥黃荊子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黃荊子的功效與作用、黃荊子圖片、黃荊子的藥用價值、黃荊子枕頭好嗎等,要想知道更多黃荊子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黃荊子簡介黃荊子圖片黃荊子的功效與作用黃荊子的藥用價值黃荊子的藥用附方黃荊子治療慢性氣管炎黃荊子枕頭好嗎黃荊子簡介
黃荊子,來源于馬鞭草科植物黃荊的果實。果實圓球形,上端稍大略平而圓,下端稍尖。表面棕褐色,較光滑,表面縱脈紋明顯。果此較厚,質(zhì)較硬,不易破碎,內(nèi)藏白色種子數(shù)枚。氣香,味苦帶澀。
黃荊子圖片
黃荊子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痰,行氣,止痛。治感冒,咳嗽,哮喘,風痹,瘧疾,胃痛,疝氣,痔漏。
1、《玉環(huán)志》:消食下氣。
2、《草木便方》:養(yǎng)肝劇竅,堅齒,聰耳明目。止帶濁。療風痹,頹疝。
3、《廣州植物志》:祛風、滌痰、鎮(zhèn)咳。用代茶葉,有解暑之功。
4、《南寧市藥物志》:溫經(jīng)散瘀,解肌發(fā)汗。治感冒,瘧疾,哮喘。
5、《四川中藥志》:養(yǎng)肝除風,行氣止痛。治傷寒呃逆,咳喘,食滯,小腸疝氣及痔漏生管。
黃荊子的藥用價值
【藥名】黃荊子
【別名】布荊子(《本草求原》),黃金子(《浙江中藥手冊》)。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黃荊的果實。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jīng)】歸肺;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解表,止咳平喘;理氣消食止痛。主傷風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積瀉?。荒懩已祝懡Y(jié)石;疝氣。一般的有,黃荊子適宜治療:袪風,袪痰,鎮(zhèn)咳。黃荊葉適宜治療:解表,止瘧,消暑。黃荊根適宜治療:袪風溫,利關(guān)節(ji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大劑0.5~1兩);或研末。
【注意】凡濕熱燥渴無氣滯者忌用。
黃荊子的藥用附方
1、治傷寒發(fā)熱而咳逆者:黃荊子,炒,水煎服。(《古今醫(yī)鑒》黃荊散)
2、治哮喘:黃荊子二至五錢。研粉加白糖適量,一日二次,水沖服。(南京《常用中草藥》)
3、治肝胃痛:黃荊子研末,和粉作團食。(《綱目拾遺》)
4、治胃潰瘍,慢性胃炎:黃荊干果一兩。煎服或研末吞服。(南京《常用中草藥》)
5、治膈食吞酸或便秘:黃荊果實五錢。水煎或開水泡服,早晚各服一次。(《農(nóng)村常用草藥手冊》)
6、治痔漏之管:黃荊條所結(jié)之子(炙炒為末),五錢一服,黑糖拌,空心陳酒送服。(《綱目拾遺》)
7、治痘疹空殼無漿:黃荊子(炒黑為末)一錢,酒漿調(diào)服:虛者,人參湯加酒漿二、三匙。(《痘疹仁端錄》黃荊散)
黃荊子治療慢性氣管炎
將黃荊子焙干研末,煉蜜為丸,每丸含生藥3錢。日服3次,每次1丸,10天為一療程,連服二個療程。觀察46例,近期控制5例,顯效17例,好轉(zhuǎn)15例。對咳、痰、喘均有療效,但以祛痰效果較好。多數(shù)病人在用藥二天內(nèi)開始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出現(xiàn)。觀察結(jié)果證明,本品對單純型、輕型、虛寒型、無肺氣腫的患者效果較好。配合紫河車、淮山藥組成復方治療,則可提高療效。觀察中曾對部分患者的痰液做了細胞學檢查,結(jié)果證明黃荊子對慢性氣管炎的炎癥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對氣管粘膜纖毛柱狀上皮細胞病變有一定的修復作用。
黃荊子枕頭好嗎
黃荊子植物枕頭的枕心是由天然植物種子等顆粒經(jīng)過合理配方搭配而成,具有抗菌、抑菌、納涼、嫩化肌膚、按摩等功效并且能夠自動去適應人體頭部,內(nèi)罩為純棉布料。黃荊子枕頭適合以下人群:
1、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及早使用,可以防止伸頭、駝背、斜肩和糾正脊柱變形。
2、失眠以及老人: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質(zhì)量,緩解腰酸、背痛、脖子僵。
3、上班族:可以緩解一天的緊張,使全身充分放松,迅速恢復精力。
以上就是一些黃荊子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擴展閱讀
大家知道黃荊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黃荊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黃荊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黃荊條、黃荊子、布荊、荊條、五指風、五指柑
【來源】馬鞭草科牡荊屬植物 黃荊 Vitex negundo L.及 牡荊 V.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以 果實 ( 黃荊子 )及 根、莖、葉 入藥。四季可采,以夏秋采收為好,根、莖洗凈切段曬干,葉、果陰干備用,葉亦可鮮用。
【性味】根、莖:苦、微辛,平。
【功能主治】根、莖:清熱止咳,化痰截瘧。用于支氣管炎,瘧疾,肝炎。
【用法用量】根、莖0.5~1兩;葉0.3~1兩;果實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黃荊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黃荊。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黃荊樹的根部,葉子,還有果實都是可以用來作為藥材的,而且不同的部位藥效也是有所不同的,不過最常見的還是黃荊樹的果實,這是一種藥用價值非常高的中藥材,是可以治療我們身體當中所出現(xiàn)的一系列癥狀,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起到清熱的功效,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我們的人體是最容易出現(xiàn)上火的,這個時候就可以吃一些這方面的藥材,能夠緩解自己口干舌燥的情況。
莖皮可造紙及制人造棉
黃荊樹果實(黃荊子)及根、莖、葉可入藥;四季均可采,以夏秋采收為好。
◆根、莖洗凈切段曬干,葉、果陰干備用,葉亦可鮮用。根、莖:清熱止咳,化痰截瘧。用于支氣管炎,瘧疾,肝炎;
◆ 葉:化濕截瘧。用于感冒,腸炎,痢疾,瘧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濕疹,皮炎,腳癬,煎湯外洗;
◆果實:止咳平喘,理氣止痛。用于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腸炎,痢疾。
◆鮮葉:搗爛敷,治蟲、蛇咬傷,滅蚊。鮮全株:滅蛆。
莖葉治久痢;種子為清涼性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根可以驅(qū)燒蟲;花和枝葉可提取芳香油。
能消暑止渴,利尿,鎮(zhèn)痛祛痰,利氣。莖治灼爛,灼瘡,風火牙痛,青盲內(nèi)障。根性味甘、苦、平,無毒。能解肌發(fā)汗;治心風,頭風,肢體諸風。葉性味苦、喊,無毒。治痢疾霍亂轉(zhuǎn)筋,血淋,下部瘡,腳氣腫滿,九竅出血。果實性味苦、溫,無毒。能除骨間寒熱,通利胃氣,止咳逆下氣;治心痛及婦女白帶,小腸疝氣,耳聾。荊瀝(取粗莖一段,火烤之,兩端流出的荊汁)性味甘、平,無毒,能去心間煩熱,除痰唾,解熱痢;治頭風目眩,中風口噤,頭痛瘡腫,下痢等。用量:果實1.5~3錢;根3~7錢;葉2~3錢;荊瀝50~100毫升沖服。
不過對于這種樹木的葉子來說是不能夠進行口服的,盡量的要將這種新鮮的葉子搗碎后敷在自己的患處,記住一定要是新鮮的,要不然的話藥用價值就不會有那么好,甚至是還可能會出現(xiàn)細菌的情況,那么敷在自己患處的時候一定要清洗干凈的,然后敷在自己患處以后就可以治療蛇咬傷的情況。
黃荊瀝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黃荊瀝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黃荊的莖用火燒灼而流出的液汁。
【原形態(tài)】黃荊,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形,與葉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葉柄長2-5.5cm;掌狀復葉,小順5,稀為3,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基部楔形,全緣或有少數(shù)粗鋸齒,先端漸尖,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中間小葉長4-13cm,寬1-4cm,兩側(cè)小葉漸小,若為5小葉時,中間3片小葉有柄,最外側(cè)2枚無柄或近無柄,側(cè)脈9-20對。聚傘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式頂生,長10-27cm;花萼鐘狀,先端5齒裂,外面被灰白色絨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無毛。核果褐色,近球形,徑約2mm,等于或稍短于宿萼?;ㄆ?-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叢中。
【炮制】夏、秋季取新鮮黃荊粗莖切段,每段長0.3-0.6cm,一頭放火中烤,從另一頭收取汁液即為荊瀝。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定驚。主肺熱咳嗽;痰粘難咯;小兒驚風;痰壅氣逆;驚厥抽搐
【用法用量】內(nèi)服:50-100ml,小兒酌減。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黃荊瀝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黃荊瀝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黃荊瀝的價值。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zhì)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黃荊枝。
【別名】黃金條(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 黃荊 的 枝條 。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解表,消腫解毒。治感冒,咳嗽,喉痹腫痛,風濕骨痛,牙痛,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外用:搗敷或煅存性研末調(diào)敷。
【附方】①治關(guān)節(jié)炎:黃金條五錢,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二次服。(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經(jīng)過上文對于黃荊枝的介紹,我們對于黃荊枝有了詳細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黃荊枝的特質(zhì),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導讀:中藥曼陀羅子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曼陀羅子的功效與作用、曼陀羅子圖片、曼陀羅子的藥用價值、曼陀羅子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曼陀羅子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曼陀羅子簡介曼陀羅子圖片曼陀羅子的功效與作用曼陀羅子的藥用價值曼陀羅子的藥用附方曼陀羅子的配伍應用曼陀羅子的臨床應用曼陀羅子的副作用曼陀羅子簡介
曼陀羅子,中藥名,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或毛曼陀羅等的種子。果實球形或卵圓形,直徑約3厘米,基部殘留部分宿萼及果柄;外表淡褐色,具針刺,長短不一;頂端作不規(guī)則開裂,內(nèi)含多數(shù)種子。種子略呈三角形或腎臟形,扁平,褐色,寬約3~4毫米。
曼陀羅子圖片
曼陀羅子的功效與作用
平喘,祛風,止痛。治喘咳,驚癇,風寒濕痹,瀉痢,脫肛,跌打損傷。
1、《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遂瘀血,通經(jīng)絡(luò)。
2、《貴州民間方藥集》:熏治牙痛。
3、《四川中藥志》:能祛風勝濕,定喘消腫。治風寒濕痹,關(guān)節(jié)腫痛,驚癇脫肛,跌打損傷及瀉痢等癥。
曼陀羅子的藥用價值
【藥名】曼陀羅子
【別名】醉葡萄、天茄子、胡茄子、狗核桃、風茄果、竻仙桃、洋大麻子、山大麻子、伏茄子、醉仙桃。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和毛曼陀羅的果實或種子。
【性味】味辛;苦;性溫;有毒。
【歸經(jīng)】歸肝;脾經(jīng)
【功效】平喘;祛風;止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15-0.3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浸酒涂擦。
【宜忌】《四川中藥志》:無瘀積、體虛者忌用。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曼陀羅子的藥用附方
1、治脫肛:曼陀羅花子(連殼)一對,橡碗十六個。上搗碎,水煎三、五沸;入樸硝熱洗。(《儒門事親》)
2、治跌打損傷:曼陀羅子一錢,泡酒六兩。每次服三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3、治風濕痛:醉仙桃二只,浸高梁酒一斤。十天后飲酒,每天一至二次,每次不超過一錢。(《上海常用中草藥》)
曼陀羅子的配伍應用
1、配桔梗:曼陀羅子散風寒,降肺氣,化痰利肺而止咳平喘。桔梗引藥上浮入肺,升宣肺氣而止咳平喘。二藥相合,一降一宣,調(diào)和氣機,止咳平喘之力更強。
2、配桑寄生:曼陀羅子祛風除濕,利關(guān)節(jié),通絡(luò)止痛;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相須為用,祛風濕,補肝腎,強腰膝,一通一補,治腎虛風濕,或血不養(yǎng)筋之腰肢酸痛,四肢麻木不仁。
3、配蘇木:曼陀羅子味苦辛,性溫,辛散苦泄溫通,活血通經(jīng)舒絡(luò);蘇木味咸,咸能軟堅散結(jié),散瘀消腫。二藥合用,活血通經(jīng),散瘀消腫,用治跌打損傷,骨折傷筋,瘀滯腫痛等證。
4、配白術(shù)脾:虛痰盛,濕滯內(nèi)積。上蒙清竅而致風痰癇,治宜運脾豁痰,熄風定癇。自術(shù)苦甘溫,入脾經(jīng),健脾燥濕;曼陀羅子苦辛,入肝,脾二經(jīng),豁痰熄風。二藥合用,脾健痰除,風熄搐定。
曼陀羅子的臨床應用
1、治療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用曼陀羅子1份,搜山虎根(杜鵑花科羊躑躅的根)4份,焙干研粉,制成片劑,每片0.3克,每次1~2片,日服3次。15天為一療程,間歇5~7天后續(xù)給第二療程。在治療過程中能減輕關(guān)節(jié)疼痛,使關(guān)節(jié)腫脹消退,關(guān)節(jié)活動亦有改善,對關(guān)節(jié)強直者無效。
2、用于散瞳
采用不同濃度的曼陀羅子浸液與1%后馬托品進行對照觀察。通過24例的散瞳試驗,證明曼陀羅子浸液有散瞳及麻痹調(diào)節(jié)作用,但散瞳作用的出現(xiàn),瞳孔對光反應消失與調(diào)節(jié)恢復之時間,均較后馬托品緩慢,對眼壓及房水流出易度C值之影響,兩者無大差異。曼陀羅子浸液散瞳后的恢復時間,與阿托品比較約縮短一半。浸液的濃度以50~60%為合適。
曼陀羅子的副作用
曼陀羅全株有毒,以種子最毒,吃三??梢鹬卸?。中毒癥狀為口干、口渴、皮膚發(fā)紅、干燥、頭暈、瞳孔散大、心跳加快、躁動、抽搐、痙攣;食大量則血壓下降,昏睡,呼吸停止而死亡。兒童忌用。
解救方法:參考含阿托品植物中毒急救法進行洗胃、催吐、導瀉;服蛋清及活性炭;大量飲糖水或靜脈滴注葡萄糖液;皮下注射毛果蕓香堿0.01克,半小時一次,至口腔濕潤為止。亦可采用中醫(yī)方法,用綠豆皮四兩,銀花二兩,連翹一兩,甘草五錢,清水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兩小時服1次。還可采用民間方法:多食黃糖,日含米醋。用冷敷頭部和冷浴法。
以上就是一些曼陀羅子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