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食同源話茄子
淺談藥食同源與飲食養(yǎng)生。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從古至今,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醫(yī)食同源話茄子,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中醫(yī)認為茄子性順當苦寒,有散血淤、消腫止痛、治療寒熱、祛風通絡和止血等功效。歷代流傳有不少經(jīng)驗便方,例如:內(nèi)痔或大便出血:用鮮茄子1-2個,洗凈置碗中,加油鹽少許,隔水蒸熟服食;口腔炎:用霜后茄蒂燒灰研末,加蜜調(diào)敷之;乳頭破裂:用秋后經(jīng)霜老茄子,燒炭存性,研末,用香油調(diào)敷。
經(jīng)科學分析發(fā)現(xiàn),茄子含有多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zhì)、糖及礦物質(zhì),是一種價廉物美的佳蔬。100克紫茄子含維p高達720毫克,
不僅在蔬菜中出類拔萃,就是一般的水果也望塵莫及。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改善微細管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此外,茄子纖維中所含有抑制角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巴西科學家用肥胖兔子作試驗,結(jié)果食用茄子汁一組的兔子比沒有食用茄子汁的兔子的體內(nèi)膽固醇含量下降10%。美國一家雜志在介紹《降低膽固醇12法》一文中,把食用茄子排在了首位。因此,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咯血、紫癜、壞血病等患者,常食茄子大有裨益。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中國的醫(yī)術(shù)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我國的古人們就熱衷于從自然界尋找、采取食材,通過實驗與研究得出結(jié)果,從而知道藥物所對應的疾病是什么。中藥里所使用的藥材通常也是可以當做日常食物的,比如八角、茴香、枸杞,在做飯燉湯時也會用到,藥食同源的中藥有哪些呢,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中藥多屬天然藥物,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而可供人類飲食的食物,同樣來源于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及部分礦物質(zhì),因此,中藥和食物的來源是相同的。有些東西,只能用來治病,就稱為藥物,有些東西只能作飲食之用,就稱為飲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東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樣也能當作飲食之用,叫做藥食兩用。
?衛(wèi)生部公布的《關(guān)于進一步規(guī)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對藥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體規(guī)定。三種物品名單如下: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土人參(人參菜)、小茴香、小薊、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梢蛇、烏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蠣、芡實、花椒、赤小豆、阿膠、雞內(nèi)金、麥芽、昆布、棗(大棗、酸棗、黑棗)、羅漢果、郁李仁、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櫞、香薷、桃仁、桑葉、桑椹、桔紅、桔梗、益智仁、荷葉、萊菔子、蓮子、高良姜、淡竹葉、淡豆豉、菊花、菊苣、黃芥子、黃精、紫蘇、紫蘇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棗仁、鮮白茅根、鮮蘆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看了這些藥食同源的中藥的羅列,大家一定既驚訝又為中醫(yī)的強大而豎大拇指吧,這便是中藥的特殊之處,一切材料都取之于自然。由于它們是藥食同源的中藥,所以除了藥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東西燉湯也是既營養(yǎng)又美味的呢。
導讀:藥食同源 這些常見食物這樣配伍比藥牛。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食物藥食同源,即有些食物也是中藥。因此,人們在飲食上要注意營養(yǎng)全面均衡,又要講究相生相益科學搭配,盡量用食物代替藥物來調(diào)節(jié)身體機能。下面一起來看看食物怎樣配伍,吃得最健康,最利于保健養(yǎng)生。
藥食同源 這些食物這樣配伍比藥牛 豬肉+大蒜 消除身體疲勞、增強體質(zhì)。 雞肉+栗子 老母雞煨栗子,補脾造血。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為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的干燥果實。佛手的果實色澤金黃,香氣濃郁,果實頂端開裂如手指狀,屈伸不一,長短參差,酷似佛像的手,故名佛手。
佛手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佛手是一種常用中藥,其全身都是寶,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性味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肺經(jīng),有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肝郁氣滯證、脾胃氣滯證和痰濕壅肺證。藥理研究表明,佛手主要含檸檬油素等香豆精類,尚含黃酮苷、橙皮苷、有機酸、揮發(fā)油等,對腸道平滑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乙酰膽堿引起的十二指腸痙攣有明顯的解痙作用,可擴張冠狀血管,增加冠脈的血流量,減緩心率和降低血壓。
據(jù)史料記載,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軟;花、果可泡茶,有消氣作用;果可治胃病、嘔吐、噎嗝、高血壓、氣管炎、哮喘等病癥?!稓w經(jīng)》等書也載,佛手可治臌脹發(fā)腫病、婦女白帶病及有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佛手藥用方:
1. 佛手粥:將佛手10~15克煎湯去渣,再加入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同煮為粥。可供早、晚餐或作點心食用。佛手粥具有健脾養(yǎng)胃,理氣止痛的作用,適用于年老胃弱、胸悶氣滯、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噯氣嘔吐等病人。
2. 將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用于肝氣郁結(jié)、胃腹疼痛等病癥。
3. 將佛手15克、陳皮9克、生姜3克,加水煎煮,一日兩次,可用于治療惡心、嘔吐。
4. 將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用,治療哮喘。
5. 將佛手20克與豬小腸適量共燉,食肉飲湯,用治白帶過多癥。
6. 將佛手30克洗凈,清水潤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優(yōu)質(zhì)白酒500毫升,密閉,泡10日后飲用,每次15毫升,可治慢性胃炎、胃腹寒痛。
7. 鮮佛手10克,加生姜6克,水煎去渣,加白砂糖溫服,每日1次,治療濕痰咳嗽。
另外,佛手的果實還能提煉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護膚品。通過提煉、蜜調(diào)、浸漬、配制等方法,佛手還往往被加工成多種食品和飲料,諸如果脯、蜜餞、佛手酒、佛手茶、佛手蜜等。
藥好三分毒,現(xiàn)代人身體不適或有進補之需時很多人都會選擇進行食補,正所謂藥食同源。那么當人們有補腎、壯陽的需要時,可以吃什么呢?女人吃什么能補血呢?藥膳食療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藥食同源 補腎養(yǎng)生6藥膳方
美味又壯陽的藥膳鍋,屬于人人皆可食用的補品,女性也可以品嘗。但必須注意:食補并非吃得愈多愈好,尤其是平常進食會有口干舌燥、大便不順,甚至晚上睡不著覺現(xiàn)象者,最好偶一為之。此外,某些食補并不適合傷風感冒時服用。
四神煲豆腐鍋
【原料】芡實五錢、茯苓五錢、淮山五錢、蓮子五錢、豆腐一斤、馬鈴薯五兩、香菇二兩。
【做法】1.芡實、茯苓、淮山磨粉,蓮子洗凈。 2.豆腐洗凈,切塊成二公分大小,抹鹽晾干。3.香菇浸水去蒂,馬鈴薯去皮切塊。 4.炒鍋放大火,倒入花生油,熱至八分熟,豆腐抹去鹽后與馬鈴薯經(jīng)油炸撈起?!?.燉鍋內(nèi)放入豆腐、香菇、馬鈴薯、蓮子,以及磨粉調(diào)水后的芡實、茯苓、淮山等材料,加入適量水煮沸,再以小火慢煮一小時。
【功效】遺精早泄的患者。
枸杞淮山海參湯鍋
【原料】淮山五錢、巴戟天五錢、枹杞五錢、海參八兩、紅棗二十粒。
【做法】1.將淮山、巴戟天、枸杞、海參、紅棗洗凈。 2.海參切塊,與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燉鍋,加入適量水分,隔水燉煮三小時。
【功效】益腎強精。
【禁忌】外感風邪者(有傷風感冒者)勿服。
枸杞甲魚湯鍋
【原料】甲魚一只約十五兩、淮山一兩、枸杞五分、紅棗十粒、生姜五片。
【做法】1.將甲魚去內(nèi)臟洗凈切塊,再用開水去血水后瀝干?!?.將上述材料洗凈后,全部放入燉鍋內(nèi),加入適量水份,以小火慢燉三小時。
【功效】補養(yǎng)肝腎,對腎虛遺精有效。
【禁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勿服。
豬肚三神湯鍋
【原料】蓮子一兩、芡實一兩、淮山一兩、益智仁一兩、豬小肚一具。
【做法】1.將益智仁煎湯去渣?!?.將蓮子、芡實、淮山泡入益智仁湯中兩小時,再裝入洗凈的豬小肚內(nèi)。 3.放入燉鍋中,文火燉熟后三小時。
【功效】益腎固精,養(yǎng)心安神。
【禁忌】感冒有發(fā)熱現(xiàn)象、咽喉痛者不宜。
豬腰煲杜仲鍋
【原料】豬腰一個、杜仲三十克。
【做法】將原料放入燉鍋內(nèi)加水,煲湯食服。
【功效】肝腎不足、精氣虧虛的陽痿。
羊腎蓯蓉羹鍋
【原料】羊腎一個、肉蓯蓉三十克。
【做法】1.將羊腎去筋膜,中間切開成薄片。 2.肉蓯蓉浸泡米酒一夜,切成薄片?!?.將切成薄片的羊腎及肉蓯蓉同放入鍋中,加水文火煮湯,羊腎將熟時,加入調(diào)味料即可。
【功效】年紀較大或肝腎虛弱者的陽痿。
調(diào)經(jīng)補血 6款墨魚藥膳方
墨魚亦稱烏賊魚、墨斗魚、目魚等,屬軟體動物中的頭足類。其肉、脊骨(中藥名為海螵蛸)均可入藥。李時珍稱墨魚為“血分藥”,是治療婦女貧血、血虛經(jīng)閉的良藥。
墨魚—有效調(diào)經(jīng)補血
歷代醫(yī)學專著對墨魚的醫(yī)療保健作用評價較高。墨魚肉性味咸、平,有養(yǎng)血滋陰、益胃通氣、祛淤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經(jīng)失調(diào)、血虛閉經(jīng)、崩漏、心悸、遺精、耳聾、腰酸肢麻等。
墨魚蛋性味咸,具有補腎填精、開胃利水之功效,用于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海螵蛸性味咸、澀、微溫,具有收斂止血、制酸等作用,用于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小兒軟骨癥等,外用可止血及治皮膚潰瘍、目翳多淚、陰囊濕疹等。以下介紹幾種墨魚藥膳。
藥膳一:補骨脂墨魚湯
材料:補骨脂30克,大棗10克,墨魚50克,海螵蛸10克,調(diào)料適量。
做法:將墨魚泡發(fā),洗凈,切絲。將海螵蛸、補骨脂水煎取汁,去渣,納入墨魚、大棗,同煮至墨魚熟后,用食鹽、味精、蔥、姜等調(diào)服,每日1劑。用于陰虛血虧、月經(jīng)量少或經(jīng)閉。
藥膳二:墨魚骨燉豬皮
材料:墨魚骨15克,豬皮60克。
做法;將墨魚骨、豬皮洗凈,豬皮切成小塊與墨魚骨同放碗內(nèi)加水,隔水用文火燉至豬皮熟透即可,每日2次。適用于身體虛弱及血熱型崩漏。
藥膳三:墨魚燉雞湯
材料:墨魚1個,母雞1只,鹽、姜適量。
做法:將墨魚洗凈切片,母雞洗凈,加鹽、姜等共燉熟食用。用于產(chǎn)婦補益氣血,增加乳汁。
藥膳四:墨魚鵪鶉蛋湯
做法:墨魚60克,鵪鶉蛋5個
做法:把墨魚洗凈,切片,與鵪鶉蛋共煮湯,加調(diào)味品食用。用于治療貧血、頭暈、閉經(jīng)。
藥膳五:墨魚香菇粥
材料:墨魚1只,豬肉100克,粳米100克,水發(fā)香菇50克,冬筍50克,調(diào)料適量。
做法:墨魚泡發(fā)切丁,再加豬肉、香菇煮成粥,加味精、鹽、胡椒粉調(diào)味食用。用于益氣調(diào)經(jīng),收斂止血。主治閉經(jīng)、白帶多。
藥膳六:墨魚冬瓜粥
材料:墨魚150克,冬瓜100克,粳米100克,調(diào)料適量。
做法;粳米洗凈煮粥,熟后放入墨魚、冬瓜丁,煮一會兒后再加料酒、鹽、味精、蔥、姜、蒜、胡椒粉、麻油,稍煮即食。用于補脾益胃,利水消腫。主治腎炎、水腫、痔血。
藥膳雖好 4大應用原則不可忽視
藥膳具有保健養(yǎng)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應用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藥物是祛病救疾的,見效快,重在治病;藥膳多用以養(yǎng)身防病,見效慢,重在養(yǎng)與防。藥膳在保健、養(yǎng)生、康復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藥膳不能代替藥物療法。各有所長,各有不足,應視具體人與病情而選定合適之法,不可濫用。
因證用膳
中醫(yī)講辨證施治,藥膳的應用也應在辨證的基礎(chǔ)上選料配伍,如血虛的病人多選用補血的食物大棗、花生,陰虛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麥冬等。只有因證用料,才能發(fā)揮藥膳的保健作用。
因時而異
中醫(yī)認為,人與日月相應,人的臟腑氣血的運行,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guān)?!坝煤h寒,用熱遠熱”,意思是說在采用性質(zhì)寒涼的藥物時,應避開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質(zhì)溫熱的藥物時,應避開炎熱的夏天。這一觀點同樣適用于藥膳。
因人用膳
人的體質(zhì)年齡不同,用藥膳時也應有所差異,小兒體質(zhì)嬌嫩,選擇原料不宜大寒大熱,老人多肝腎不足,用藥不宜溫燥,孕婦恐動胎氣,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這都是在藥膳中應注意的。
因地而異
不同的地區(qū),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有一定差異,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亦有不同,有的地處潮濕,飲食多溫燥辛辣,有的地處寒冷,飲食多熱而滋膩,而南方的廣東飲食則多清涼甘淡,在應用藥膳選料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結(jié)語:最近風靡全國的“舌尖上的中國”道出中國食材的豐富,這也為什么進補提供了多樣的選擇,所以想養(yǎng)生不妨試試食療吧!
本文導讀:當歸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的功效與作用,很多人都會在燉湯的時候放點當歸下去,但是,當歸雖然能夠補身體,但畢竟是藥,所以在食用時要注意方法。
當歸的功效
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當歸性溫,昧甘、辛。歸肝、心、脾經(jīng)。具有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腹痛、腸燥便秘。清代《本草經(jīng)百種錄》所說: 當歸為血家必用之藥 實為養(yǎng)血之要品。 若分用,當歸身長于補血、潤腸,當歸尾長于活血止痛。
1、補血養(yǎng)血
當歸有補血養(yǎng)血之功,為補血第一藥,適用于心肝血虛證所致的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唇甲淺淡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癥。當歸與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組成補血代表方 四物湯,有調(diào)經(jīng)補血之功,尤其適于產(chǎn)后血虛的調(diào)治;與黃芪配伍,組成 當歸補血湯 ,可益氣養(yǎng)血,對血虛證(貧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活血調(diào)經(jīng)
當歸既能補血養(yǎng)血,又能活血止痛,還能通經(jīng)調(diào)經(jīng),特別適合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血虛閉經(jīng)等病證,被古人稱為 婦科專藥 。與桃仁、紅花、熟地黃、白芍、川芎配伍,組成婦科名方 桃紅四物湯,有補血、活血散淤作用,常用于經(jīng)期提前、痛經(jīng)。
3、潤腸通便
中醫(yī)認為精血同源,血虛者津液也不足,腸液虧乏易致大便秘結(jié)。當歸可潤腸通便,常與麻仁、苦杏仁、大黃合用治療血虛便秘;與防風、川芎、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石膏、黃芩、滑石、生甘草、荊芥穗、白術(shù)、梔子組成防風通圣散,可瀉熱通便。
當歸的禁忌
1、腸胃功能低下者慎用。如《太草經(jīng)疏》記載: 腸胃薄弱,泄瀉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惡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 ,這類人如果用藥過多,會導致腸道的負擔加重,使病情更嚴重。
2、孕婦不宜。《太草經(jīng)疏》中同樣有關(guān)于當歸禁忌的記載: 產(chǎn)后胎前亦不得入。 。因為孕婦使用當歸有可能對子宮造成刺激作用,對胎兒的正常發(fā)育很不利。
3、少兒不宜。少兒的身體的尚未發(fā)育成熟,通俗的來說,當歸大補,少兒往往出現(xiàn)不受補的現(xiàn)象或出現(xiàn)早熟。對其健康成長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4、忌過多使用。當歸使用過多是會出現(xiàn)諸如嗜睡、發(fā)熱、口干等等不良反應的,這些癥狀往往會隨著時間逐漸緩解,而且適當使用一般也不會出現(xiàn)以上副作用。
5、過敏反應。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顯示,有少數(shù)人在使用當歸后會增加對陽光的敏感度,一但被光照就會引起皮膚的發(fā)炎。這類過敏患者應注意避免使用當歸。
當歸食譜推薦
1、當歸燉烏雞
做法:將烏骨雞剖后洗凈,放入滾開水中,高火3分鐘,取出洗凈。將女貞子、當歸、龍眼肉、烏骨雞放入器皿內(nèi),加入滾開水四杯,中火40分鐘,食用時放精鹽即可。
做法:當歸、紅棗、雞蛋洗凈,將當歸與紅棗浸泡十分鐘后與雞蛋一起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5碗水。中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3分鐘左右,將雞蛋撈出剝?nèi)?,再放入砂鍋?nèi)繼續(xù)煮三十分鐘左右。當砂鍋內(nèi)的水煲至一碗的量時將當歸夾出不要,加入適量的紅糖即可。
99熱心醫(yī)生溫馨提示,當歸是女人調(diào)經(jīng)養(yǎng)血養(yǎng)顏必不可少的一味藥。當歸性溫,味甘辛微苦,對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眩暈頭痛,心悸,肢體麻木等女人的常見病癥有著很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