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來歷大揭秘
臘八前后女性養(yǎng)生。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怎么才能作好四季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臘八粥的來歷大揭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導讀:每年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但臘八粥的來歷,你清楚嗎?相信不少人都不知道臘八粥的來歷,今天小編就告訴你臘八粥的由來及傳說,在吃臘八粥時別忘了它的來歷哦!
臘八粥的來歷
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nóng)歷十二月叫臘月。據(jù)史籍記載,臘八是儒、佛兩家的節(jié)日。據(jù)《禮記》記載,天子有八位大臘神,從伊耆氏開始實行臘祭。臘的本意是索求,一年十二個月,歲終聚合各種物品來祭祀臘神。臘祭的主要對象是祭祀最先種植谷物的嗇神和主管谷物的司嗇,以此報答他們對谷物豐收的庇護。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是說在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臘八也是收獲的季節(jié),所以在臘月一年到來之際,將五谷雜糧全吃了來補充各種營養(yǎng)。
喝臘八粥,這是祈求人體安康,合家興旺之意。因為過了臘月,就到了新的一年,吃臘八粥時,把當年地里長出來的五谷雜糧,各種蔬菜都吃到,什么都不嫌棄,表明農(nóng)家對土地上收獲到的一切都是愛惜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什么莊稼都能長得好,都能獲得豐收。
臘八粥的來歷到底是什么?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關于臘八粥的六大傳說!
傳說一:傳自印度
據(jù)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quán)統(tǒng)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傳說二:記取臘八一家不勤儉過日子的教訓
傳說臘八是一個人,因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出生而取名。其父母當時已四五十歲,原先沒有生養(yǎng)過,老來得子,視臘八為寶貝疙瘩,嬌生慣養(yǎng),百依百順。臘八從小上學不念書,種地怕累,養(yǎng)成了好吃懶做的惡習。后來臘八取了媳婦,模樣很好看,可就是跟臘八一樣懶。
老兩口臨死時,給小兩口留下八囤糧,并勸他倆勤儉過日子,要跟人家學一學,比一比,看誰家早晨煙囪先冒煙,誰家地里的高粱先紅尖。誰知小兩口根本不把父母的遺言放在心上,照樣游手好閑,坐吃山空,沒幾年,八囤糧都糟蹋光了,連鍋都揭不開了。
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臘八過生日了,可是鍋里無米,灶下無柴,媳婦掃了掃八個囤底子,八樣糧各掃出一小把,熬了點稀粥,喝了不頂事,第二天人們發(fā)現(xiàn)他倆被凍死了。
打那以后,每縫臘月初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用八種米熬粥,管這頓飯叫臘八粥。人們喝臘八粥,是為了記取臘八一家不勤儉過日子的教訓。
傳說三: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認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jié)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為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
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四:教育后輩要勤儉持家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閑,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斷炊了,那小伙子饑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壇壇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
當?shù)厝藗儽憬璐私逃优?,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傳說五: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
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zhèn),正值數(shù)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大家飯,結(jié)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傳說六:臘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朱元璋小時候家中貧困,在財主家放牛,他經(jīng)常挨打受罵,饑腸轆轆。有一次他牽牛過獨木橋,老水牛跌到橋下摔折了腿,財主把他關在一間屋里,三天三夜不給飯吃。他餓慌了,發(fā)現(xiàn)一個老鼠洞,一挖開發(fā)現(xiàn)一個老鼠糧倉,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紅棗什么都有。他就把這些東西煮了一鍋粥吃,覺得比什么都香甜。
后來,朱元璋打了天下,做了皇帝,吃膩了山珍海味,一天晚上,朱元璋又想起當年這種粥來,傳令御廚用各色五谷雜糧煮成粥進奉,大宴群臣,這一天正是農(nóng)歷臘月初八,因而賜名臘八粥。
每逢臘八節(jié),民間除煮臘八粥外,還有泡臘八蒜、釀臘八酒等習俗。朋友們在臘八節(jié)這天,不要忘了吃上一碗臘八粥哦!
相關知識
導讀:我國有些地方,臘八節(jié)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豆腐,那么臘八豆腐的來歷,你了解嗎?臘八節(jié)為什么要吃臘八豆腐?其實臘八豆腐的來歷和臘八節(jié)無關。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臘八豆腐的來歷
黟縣民間風味特產(chǎn),在春節(jié)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的制作工藝基本和普通豆腐一樣,只是在成品后,經(jīng)過擠壓和特殊的調(diào)味,烘烤成金黃飽滿的外形。而在古時,進入冬季,黟縣人就喜歡把做好的豆腐放在冬日的太陽下晾曬,慢慢曬制成堅硬、金黃的外形。
臘八豆腐的來歷是什么?臘八豆腐跟臘八節(jié)并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這道美味的誕生是源于一個巧合。
據(jù)說古時一對夫婦過著恩愛的生活,男的出外經(jīng)商,女的在家做女紅。一天剛買了豆腐準備回家做飯的老婆接到遠方親人的邀請,去幫人做嫁衣。臨行前勿勿將豆腐放在門前的石磨上,結(jié)果此去隔了二三個月才回家。進門發(fā)現(xiàn)石磨上的豆腐變得金黃堅硬,還能聞到香氣,就切下品嘗,發(fā)現(xiàn)味道很好,并用同樣的方法,加上鹽帶給出門經(jīng)商的丈夫用于長途跋涉的食品。
同行的朋友吃了豆腐都覺得味美且干燥容易攜帶,連連稱好,丈夫則歡喜得稱之為老婆豆腐,黟縣的老婆字音發(fā)聲很象臘八,久而久之這豆腐也被眾人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的做法
臘八豆腐的做法是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鹽水,在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而成。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zhì)、變味。
詳細的做法如下:取黃豆適量、食鹽適量。先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后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食鹽,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曬干,即成臘八豆腐。
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松軟,咸中透甜,又香又鮮。如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輔料,則更加美味。它既可以單獨成菜,也可與肉類搭配,或炒或燉,都是美味。招待貴賓時,黟縣人還將其雕刻成動物、花卉的模樣,淋上麻油,拌上蔥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盤,成為酒宴佳肴。
科學表明,黃豆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zhì),高鈣低糖低脂。長期食用豆制品,可以改善人們飲食,調(diào)理營養(yǎng)平衡,而且於于消化,對于兒童的智力開發(fā),中年人養(yǎng)顏壯骨,老年人抗衰老,延年益壽具有特殊功效,被專家認為是營養(yǎng)、保健俱佳的大眾食品。
導讀:說到臘八節(jié),不得不提一下臘八粥。你知道為什么吃臘八粥嗎?關于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有很多傳說,今天小編為您介紹為什么吃臘八粥,一起來看看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的由來及傳說!
為什么吃臘八粥?
說到臘八粥,就必須說到臘八節(jié),此節(jié)日起始于周代。我國自古就重視農(nóng)業(yè)。每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獲得豐收時,古人便認為是天地萬物諸神助佑的結(jié)果,要舉行慶祝農(nóng)業(yè)豐收的盛大報謝典禮,稱為大蠟?!督继厣分杏涊d說: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祭萬物而索鄉(xiāng)之也。蠟祭儀式結(jié)束以后,古人要進行宴鄉(xiāng)活動,用新產(chǎn)的黍糜做粥,大伙兒聚餐,歡度佳節(jié)。那應該是早期的八寶粥。
真正意義上的八寶粥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jié)果實。
至于臘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黃豆、豆子等;南宋時以胡桃、松子、柿栗之類;元代粥色則是殷紅的,亦稱紅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蓮子、花生、紅棗之類致紅的原料。
臘八粥的傳說
臘八節(jié),民間大都流行喝臘八粥。關于喝臘八粥的由來,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故事。
一說,當年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入山修行,長途跋涉,走得又餓又累,昏倒在河邊,正遇一個牧羊女從此經(jīng)過,將他救起,并喂他一碗用雜谷米熬成的粥,佛祖從此得道成仙,這天正是臘月初八。因此,有不少廟堂都在每年的臘月初八舉行儀式,熬臘八粥敬佛和施舍給窮人。
一說,臘八節(jié)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 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一說,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一說,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閑,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斷炊了,那小伙子饑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壇壇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shù)厝藗儽憬璐私逃优?,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一說,臘八節(jié)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zhèn),正值數(shù)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jié)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另外,關于臘八粥的來源還有一種民間傳說。相傳朱元璋幼年時家境貧苦,為人放牧,經(jīng)常饑腸轆轆。一日,忽然看到田邊有只碩鼠鉆入洞中,他用一根樹枝掏了掏,竟發(fā)現(xiàn)鼠洞內(nèi)藏有玉米、蕓豆等多種雜糧,于是他將這些雜糧洗凈熬粥充饑,吃得十分香甜。后來朱元璋起義成功,當了明朝皇帝。他吃膩了珍饈美味,回想起當年喝的雜糧粥感到余味尚存,遂命御膳房熬制。御廚在粥中放入芡實、蓮子、桃仁、栗子、小棗等;朱元璋覺得十分好吃,于是賜予文武百官品嘗,不久流傳民間形成習俗。
然而此說并不可信,因為臘八粥在宋代已被普遍食用。臘八處于秋收后的一段農(nóng)閑時期,粥料的多種多樣,象征著豐收的喜悅。同時對來年的五谷豐登充滿希冀和憧憬。臘八的到來,意味著春節(jié)已經(jīng)離我們不遠了。
臘八粥營養(yǎng)豐富,是食療佳品
臘八粥以多種食物煮在一起,不僅營養(yǎng)豐富,有的還有藥用價值。清代營養(yǎng)學前曹燕山撰《粥譜》,對臘八粥的健身營養(yǎng)功能講得說盡、清楚,調(diào)理營養(yǎng),易于吸收,是食療佳品,有和胃、補脾、養(yǎng)心、清肺、益腎、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這些已都被現(xiàn)代醫(yī)學所證實。對于老年人來說,臘八粥同樣也是有益的美食,不論哪種臘八粥,都有暖肚、潤腸、補脾、清肺等功能,利于健康。
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為谷類,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脾胃、和五臟、除煩止渴、益精等作用。糯米具有溫脾益氣的作用,適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對于虛寒泄利、虛煩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薏米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濕的功能,經(jīng)常食用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癥也有良效。薏米富含膳食纖維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豆類是臘八粥的主要配料,常用黃豆、赤豆等。黃豆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等,營養(yǎng)十分豐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種惡性腫瘤、預防骨質(zhì)疏松等多種保健功能。赤豆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等。中醫(yī)認為其具有健脾除濕、利水消腫之功,對于脾虛腹瀉以及水腫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臘八粥是臘八必不可少的食物,是一種在臘八節(jié)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那么臘八粥怎么煮,臘八粥的做法大全有哪些呢?下面為您介紹臘八粥怎么煮。
臘八粥怎么煮:做法1
主料:大米30g、小米30g、糯米30g。
輔料:薏米30g、赤小豆30g、綠豆30g、蕓豆50g、蓮子40g、紅棗干20g、桂圓30g、花生仁30g、玉米磣50g。
做法:準備好所需食材,把薏仁、玉米碴、紅小豆、綠豆、紅蕓豆、蓮子、花生和紅棗提前用清水浸泡,大米、小米和糯米清洗干凈。和浸泡充分的各種原料混合,添加桂圓肉和適量清水,入高壓鍋,大火煮至上汽,轉(zhuǎn)小火慢壓20分鐘,關火自然排氣。
臘八粥怎么煮:做法2
主料: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粘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
輔料: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鍋內(nèi)放入適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干凈倒入鍋內(nèi)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粘黃米、糯米洗干凈倒入鍋內(nèi)一起煮,待鍋開后,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nèi)攪拌均勻,開鍋后再煮一會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內(nèi),撒上白糖。
煮臘八粥要注意什么事項?
1、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產(chǎn)而有不同。有配合初八日,以八樣東西混合煮食。其中米、胡蘿卜、青菜,為不可少的三寶。此外,還有花生(或黃豆)、蓮子、白果、豆腐或油豆腐、芋頭等食材。若要再增加食材,可放四川木耳、紅棗、素豆餅,不可放素火腿、香菇。
2、蓬來米占百分之四十,糯米占百分之二十,青菜占百分之十,胡蘿卜、花生(黃豆)各占百分之五,豆腐(油豆腐)、油條占百分之五,白果、蓮子、芋頭三者占百分之五,另外的百分之十衡量情形,可以不要。
3、煮粥之前,要把油加熱,再放米炒過,隨后將炒過的米放進熱水鍋里煮,就可將花生等材料放進去。整鍋臘八粥有黃亮的油條、白色的豆腐、紅色的胡蘿卜、黑色的木耳、青色的青江菜,色彩鮮明。
4、花生,前一晚先泡水。
5、皇帝豆不容易煮爛,可油炸一下再煮,或是用果汁機打碎,再放油炒過,很快就會熟。
6、蓮子、白果要煮爛。
7、芋頭要炸過。
8、青菜只要放葉子,不要放莖梗,且不能放太多。而油條也不能太碎。
9、稀飯不能太稠,要能有一點點稀稀的粥汁。
10、起鍋前,要熄火二至三分鐘悶一下,再開小火滾一下,讓所有食材再融和、熟透一下,可放胡椒粉提味。
11、臘八粥所用食材沒有定規(guī),可以根據(jù)各地的習慣、各人的愛好和條件而定。
12、難煮的豆類和果仁需要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天。
13、百合、枸杞這種不耐煮的食材起鍋前20分鐘放。
14、用高壓鍋省時省力,若是選用其他鍋具,煮粥時先用旺火,等米快開花了改用文火煮。一邊煮一邊攪拌,注意不要糊鍋。
15、煮粥的水要一次加足,煮至軟糯粘稠即可。
16、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喜好選擇臘八粥的口味,調(diào)味這步要放在最后。
臘八粥怎么煮?以上就是為您總結(jié)的內(nèi)容,供參考。
: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農(nóng)歷十二月被稱為臘月),是我國漢族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這天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那么大家都知道臘八粥由來嗎?臘八粥最早起源于哪里都是否清楚呢?下面為您介紹臘八粥由來,看看吧。
臘八粥由來
臘八粥的來源有兩種傳說,一種是來源于信仰的飲食風俗。一種則是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系。
1、釋迦牟尼說
傳說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佛得道成佛前,曾游歷印度名川大山,為探究人生的究竟,尋奇人、訪長者、刻苦修行。有一天,他來到摩揭陀國,因又饑又渴,于是昏倒在地。這時一位好心的牧羊女用自己的午飯救了他。這午飯是用粘米、糯米粥混合在一起,里面還加上了一些野果。釋迎牟尼吃起來感到無比的甘美。也就是在這一天,釋迎牟尼得道成佛。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十二月為臘月,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后來每到這一天,僧眾們誦經(jīng)演法,取香谷及果實等煮粥供佛,用此來紀念釋迦牟尼成佛日,所以這一個供佛的粥,叫做臘八粥,久而成俗,漸漸通向民間。
這一說法其實還滿可信的,因為歷代有許多關于臘八粥的記載: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是日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
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周密《武林舊事》卷三: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梅、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在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中記載更詳細: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紅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以作點染。
這些都是見于典故中的有關臘八粥的記載。
2、太祖朱元璋說
關于臘八粥這一風俗的來歷,還有一個說法是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來的。據(jù)說,朱元璋小時家中很窮,父母把他送到一個財主家去放牛。這個財主對他十分虐待,他常常挨打,吃不飽飯。
有一天,他牧牛歸來經(jīng)過一獨木橋,沒想到老牛一滑跌下橋去,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朱元璋關進一間屋子里不給飯吃,他餓得在屋中直轉(zhuǎn),想找點吃的,突然,發(fā)現(xiàn)屋中有一鼠洞,便扒開,沒想到這是老鼠的一個糧倉,里面有米、有豆、有芋艿、還有紅棗,但都是那么一點點,他便把這些東西合并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因已餓極,吃起來覺得十分甘甜可口。
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珍肴美味吃膩了。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小時候吃老鼠洞中挖出的糧豆煮的粥,便叫御廚給他做了一餐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熬的甜粥,吃的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滿朝文武官員們見皇帝吃臘八粥,便紛紛效仿,漸漸傳到民間,便成了風俗。如今,喝臘八粥的習俗噎逐漸失去了原來的用意,但是呢卻成了有趣的飲食習俗,因為地方不同,粥的熬煮方式也非常豐富多彩,呈現(xiàn)濃厚的地方特色。
臘八粥怎么做?
大米150克、百合50克、紅豆100克、花生100克、桂圓肉50克、核桃仁50克、白扁豆50克、紅棗100克、蓮子50克、清水1000克、冰糖100克。
大米、百合、紅豆、花生、桂圓肉、核桃仁、白扁豆、紅棗、蓮子洗凈,事先清水浸泡一夜。在砂鍋內(nèi)放入水,先放入百合、紅豆、花生、桂圓肉、核桃仁、白扁豆、紅棗、蓮子,熬半小時。然后加入大米,待鍋內(nèi)水再次熬開后,改成文火慢熬三小時,最后加入冰糖煮開即成。
以上就是為您介紹的臘八粥由來,供參考。
臘八粥的做法大全
1、臘八粥的做法之傳統(tǒng)臘八粥
做法:紅棗洗干凈,去核,切成1厘米大小的小丁。菱角、栗子用刀斬一口子,煮熟去殼,取肉切成碎丁塊。將糯米、粳米、粟米、秫米、赤豆部分別用清水淘洗干凈,放入大鍋里,加上清水、紅棗、粟子、菱角上火燒開,慢慢熬煮,要不時攪動鍋底,防止糊底。待粥煮成時,加入紅糖、桂花鹵、玫瑰鹵調(diào)拌均勻即可。將粥分別盛入碗內(nèi),放上青絲、紅絲、花生仁、葡萄干、瓜子仁、核桃仁,作各種圖案拼擺,灑上白糖即成。
2、臘八粥的做法之咸鮮臘八粥
材料:大米、山藥、板栗、銀杏、香菇、胡蘿卜、青豆、火腿丁、姜絲、開洋(即曬干后的蝦仁干)、料酒、鹽、胡椒粉。
做法:大米淘洗干凈,開洋用料酒泡發(fā),火腿、香菇切丁,胡蘿卜、山藥去皮切丁;鍋里放入大米、板栗、銀杏、開洋、火腿丁、姜絲,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轉(zhuǎn)小火熬煮40分鐘左右;加入山藥、香菇、胡蘿卜丁繼續(xù)熬煮約20分鐘至粥粘稠;最后加入青豆,放入適量鹽和白胡椒粉即可。
3、臘八粥的做法之家常臘八粥
材料:大米10克、糯米10克、糙米10克、黑米10克、小米10克、薏米10克、蕎麥10克、燕麥10克、高粱10克、紅豆10克、黑豆10克、綠豆10克、蕓豆10克、花生10克、葡萄干10克、紅糖10克、核桃三個、大棗三個
做法:準備好原材料。將原材料清洗干凈。裝入電飯煲,加入適量水。根據(jù)自己的時間設置好預約時間,我都是頭天晚上預約,第二天早上吃。加入紅糖攪拌至融化。
4、臘八粥的做法之家常臘八粥
材料:大米、黑米、糯米、薏米、紅豆、綠豆、紅棗、桂圓干、核桃仁、枸杞、紅糖、清水各適量
做法:備齊用料,提前將紅豆、綠豆、薏米、桂圓干分別洗凈后浸泡一夜;第二天一早將大米、黑米、糯米、紅棗洗凈瀝干,和已浸泡過的紅豆、綠豆、薏米一起放入電燉鍋陶瓷內(nèi)膽,再加入核桃仁,最后一次性加入足量的清水;蓋好電燉鍋雙層蓋子后,接通電源,選擇慢燉2小時;(時間結(jié)束后系統(tǒng)會自動轉(zhuǎn)為保溫狀態(tài))粥煮好之后,打開蓋子,加入浸泡過的桂圓干、洗凈的枸杞,最后加入紅糖調(diào)味,稍微攪拌均勻,蓋回蓋子,重新選擇快燉,10分鐘后斷開電源即可舀出食用。
吃臘八粥注意事項
1、兒童
人們在制作傳統(tǒng)臘八粥時,一般都會選用大米、薏米、粳米、小米、黑米、赤小豆、豇豆、綠豆、豌豆、蠶豆等為主料,再加花生、松子、葡萄干、核桃仁、蓮子、栗子等。孩子消化能力較弱,可以適當加入大棗、蓮子、山藥、薏仁等健脾益氣、溫中健脾的輔料。如果孩子積食,可以加入助消化的新鮮山楂。由于薏米、花生、燕麥等易引起孩子過敏,如果給一歲前的孩子食用,煮粥時不宜放入。
2、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吃臘八粥常擔憂粥更容易吸收,食用后血糖會升高。專家提醒,糖尿病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臘八粥中適當增加燕麥、山藥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食用燕麥可減慢血糖上升,也可加入山藥等補脾益氣的原料。但不要放大棗、柿餅等含糖量較高的原料,而且喝粥時不要放糖。如果想吃甜食,可以放些甜味劑。另外,糖尿病患者喝粥時要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3、心腦血管患者
薏米有利水滲濕、健脾、補肺、清熱作用,加入粥中可降壓。紅豆有利水滲濕、補血作用,黃豆富含蛋白質(zhì)、粗纖維和微量元素,綠豆可輔助降壓,都比較適合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臘八粥的來歷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jié)用由多種食材熬制的粥,還叫做七寶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后經(jīng)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臘月最重大的節(jié)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jié)”。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jù)說,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成佛之前曾經(jīng)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后,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于12月8日成道,稱為“佛成道節(jié)”。佛寺在這天舉行誦經(jīng),并效法成道前牧女貢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做粥供佛。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