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五行養(yǎng)生知識
2020-12-17初秋養(yǎng)生原則:
初秋飲食,可少吃姜、蔥、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麥、黑豆、豇豆、鴨子、海帶等。
精神調養(yǎng)方面,應收斂神氣,心平氣和,忌憂郁惱怒,以適應秋季清肅的氣候特征。
起居調養(yǎng)宜早臥早起,既順應陽氣的收斂,又能舒展肺氣。早起時在床上放松四肢閉目養(yǎng)神一會再起床,避免臥睡貪冷。此外,立秋過后可逐漸增大運動量,但不適宜高強度的運動,應避免過度出汗,同時還可選擇“鳴天鼓”等保健運動。
木形人:大麥益氣補肝陰
飲食調養(yǎng):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麥、黃花菜、椰菜花、西蘭花、苦瓜、水蜜桃、菠蘿、葡萄等。
藥膳可選擇“大麥芽湯”:大麥芽50克,冬瓜300克,陳皮25克,豬瘦肉200克。大麥芽、陳皮洗凈,冬瓜去皮洗凈,切塊;豬瘦肉洗凈,切小塊,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時。有清熱消暑,理氣健脾的功效。
火形人:清熱祛暑別放松
更多>>金
屬金的時令:秋季。秋天最應該保養(yǎng)的是肺,最容易出現(xiàn)的病痛是咳嗽,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響。秋天草木開始枯萎,很容易讓人感時傷月,心情抑郁。
屬金的器官:肺、大腸、鼻
屬金的情志:悲。悲屬金,跟肺同源,過度悲傷就會造成肺損傷。
屬金的味道:辛味
屬金的食物:白色食品。金系食物對應的主要是肺臟,大多是白色食物。它們性情偏平、涼,能健肺爽聲,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強化新陳代謝,讓肌膚充滿彈性與光澤。
推薦食物:梨、白蘿卜、山藥、杏仁、百合、銀耳
木
屬木的時令:春季
屬木的器官:肝、膽、眼睛。工作過于辛苦時第一要維護的就是肝臟。因為肝是身體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儲血。五行本來是按肝→心→脾→肺→腎這個方向相生的,肝過勞虛弱,心、脾、肺、腎都進入波及范圍,而且過勞積累的怒氣也會傷肝。所以加班時的零食不妨準備一些酸味的,比如話梅。如果木系某個器官感覺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屬木的青色食物
更多>>
五行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五行學說是古代自然哲學之一,它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是由于中國古代人對世界認識不足造成的。時代發(fā)展到今天我們的認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五行到底是什么。
五行,指金、水、木、火、土五個古代哲學名詞,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tǒng)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tǒng)論。醫(yī)學上的五行學說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臟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
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金、水、木、火、土五類物質的運動。它是用來闡釋事物之間相互關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廣泛的涵義,并非僅指五種具體物質本身。五行學說是以五種物質的功能屬性來歸納事物或現(xiàn)象的屬性,并以五者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來論述和推演事物或現(xiàn)象之
更多>>土形人:玉米須可去濕健脾
飲食調養(yǎng):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濕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薺菜、茭白、苦瓜、沙葛、蓮藕、玉米、水蜜桃、綠豆等。
藥膳可選擇“白玉豬小肚”: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大棗10枚,鹽、生姜粉各適量。將豬小肚去凈肥脂,切開用鹽、生姜粉拌擦后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內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把白茅根、玉米須、大棗洗凈。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大火煮沸后,小火煨3小時,調味后即成。有清熱祛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金形人:西洋參荸薺生津潤燥
飲食調養(yǎng):適合具有生津潤燥、益氣養(yǎng)陰消暑功效的食物,如絲瓜、百合、苡仁、胡蘿卜、荸薺、西紅柿、葫蘆瓜等。
藥膳可選擇“洋參荸薺飲”:西洋參10克,荸薺50克,白糖30克。將西洋參浸透切片;荸薺洗凈,去皮,切碎。將西洋參、荸薺放入燉杯內,加入清水約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有益氣生津,
更多>>春夏秋冬乃是一年中的四個季節(jié)。那么每個季節(jié)都有每個季節(jié)的養(yǎng)生方法。例如在冬季應多吃蘿卜,有利于身體保暖,對身體有好處。那么大家知道秋季該如何養(yǎng)生嗎?很多的人們都不知道在秋季如何養(yǎng)生,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養(yǎng)生知識秋季養(yǎng)生的一些內容吧。
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系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干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yǎng)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jié){、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yǎng)血的作用。此外還可適當食用一些藥膳,如:參麥團魚、蜂蜜蒸百合、橄欖酸梅湯等。
初秋時節(jié),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yǎng)胃,又可帶來一
更多>>1、2020秋季健康養(yǎng)生知識
要注意防止熱能過剩,在2020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
中醫(yī)稱“宜食麻以潤其燥”。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發(fā)功用的辛香氣味食物,如芹菜。
由夏到秋,氣溫下降,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fā)生變化,飲食過于生冷,會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種消化道疾患。所以飲食上有“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光吃些涼和性寒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
2、2020秋季養(yǎng)生的幾款甜品
銀百合湯。材料:銀耳100克、銀杏15粒、百合30克、紅棗20枚、冰糖適量。做法:銀耳先煮片刻,再放入銀杏、百合、紅棗煮沸后,改用小火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菠蘿銀耳羹。材料:銀耳20g、菠蘿1/4個、紅棗7、
更多>>秋天來了后很多人喜歡煲湯喝,湯里會融入食物或是藥材的營養(yǎng),飲用后身體會吸收到營養(yǎng),最后就符合養(yǎng)生的要求。五行養(yǎng)生法是按照五行的原理進行養(yǎng)生的,不同的季節(jié)五行養(yǎng)生法是不同的,其使用到的食物類型也會有明確的劃分。秋季的氣候差,天氣也冷起來,可以進行腎脾等器官的調養(yǎng),那么秋季時五行養(yǎng)生法吃什么好呢?
木形人:黨參菊花粥疏肝健脾
藥膳可選擇“黨參菊花粥”:黨參15克,菊花15克,粳米150克,紅糖適量。將菊花、粳米洗凈,先把黨參用溫水泡2小時,然后把粳米、菊花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小火煮至參爛粥稠,臨吃時加入紅糖少許即成。
火形人:山楂玉米胡蘿卜湯清熱健脾
飲食調養(yǎng):宜多吃具有清熱潤燥、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如山藥、甘蔗、山楂、荸薺、玉米、蜂蜜、太子參、玉竹、石斛、豬肉、魚肉、雞肉等。
土形人:茉莉花太子參益氣養(yǎng)肝
藥膳可選擇“佛手粳米粥”:佛手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佛手、粳米
更多>>
五行天文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但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五行天文學,五行天文怎么形成的呢?五行天文變化又是什么呢?時代發(fā)展到今天我們的認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五行天文到底是什么。
五星
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zhèn)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五行運行
以二十八宿舍為區(qū)劃,由于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人用以紀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xiàn)于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根據五星出沒的天象而繪制的河圖,也是五行的來源。
形成
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于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見于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熱,火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見于東方,正當春氣當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
更多>>1、中醫(yī)2020秋季養(yǎng)生知識
1.1、中醫(yī)養(yǎng)生的原則:天人和一,順應四時,陰陽平衡。
1.2、養(yǎng)生方法:
在衣食住行方面順應四季的變化;將健康食品生活化。
1.3、2020秋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免疫力低下;嗜睡,陰沉,反應遲鈍;生化功能低下,代謝功能低下;內分泌紊亂;秋燥耗陰傷肺。
1.4、2020秋季養(yǎng)生的原則:養(yǎng)陰防燥
1.5、秋燥傷陰的表現(xiàn):
1.5.1、燥邪傷津液表現(xiàn):常見的是 口干,鼻干,唇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皮膚干裂。
1.5.2、燥邪犯肺表現(xiàn):輕者干咳少痰,痰粘難咯,重者肺絡受傷而出血,見痰中帶血,脫發(fā)增多。
1.5.3、肺中津虧表現(xiàn):無液下與大腸,大便干結難解,出現(xiàn)便秘。
2、中醫(yī)2020秋季養(yǎng)生-潤肺小常識
2.1、一杯熱水
將熱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對準茶杯吸入水蒸氣,每次10分鐘左右,可早晚各1次。
2.2、最佳養(yǎng)肺時間:上午7~9點
一天中養(yǎng)肺的最佳時間是
更多>>導讀:2020秋季是疾病多發(fā)季節(jié),應了多事之秋一說,所以2020秋季防病養(yǎng)生知識要知道!今天小編為您介紹2020秋季防病養(yǎng)生知識,8種2020秋季常見病的預防方法供你參考。
2020秋季防病養(yǎng)生知識
1、感冒
2020秋季天氣是變化比較大一個季節(jié),氣候的轉換,加上室內外的溫差,我們身體的呼吸道受到了忽冷忽熱的一個刺激,會降低我們身體的抵抗力。這樣就給細菌病源提供了入侵的一個機會,感冒就成了2020秋季高發(fā)的呼吸道疾病。
平時要注意做好適當?shù)脑鎏硪路?,注意補充水份,盡量少到人流量多的地方去。再者還要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幫助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遠離感冒的煩惱。
2、胃病復發(fā)
每到2020秋季,老人受到冷空氣的刺激,血液中的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易發(fā)生痙攣性收縮,這是由自身的抵抗力和對氣候適應性下降所致。此外,由于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欲隨之旺盛,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導致胃病的復發(fā)。
此類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