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養(yǎng)生課:《黃帝內(nèi)經(jīng) 靈樞 陰陽清濁第四十》
養(yǎng)生黃帝內(nèi)經(jīng)。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弊杂腥祟愇拿饕詠?,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biāo),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有效的養(yǎng)生常識是如何做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茶道養(yǎng)生課:《黃帝內(nèi)經(jīng) 靈樞 陰陽清濁第四十》》,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戊戌年辛酉月癸丑日(即公元2018年9月18日)。話說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南有一處最是風(fēng)流雅致之地紫薇花園,原系唐大通坊--郭子儀園林舊址,如今園林猶在,草木蔥蘢,那時人物卻“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無處可尋??上舱叽颂幀F(xiàn)又有一處最是詩書蘊(yùn)藉之處—秀秀書院,足供諸位雅士悠游于紅塵之外,尋幽探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 15萬)雅士生活之:涼風(fēng)木槿綠,暮雨起秋思
辰時。詩詞歌賦研習(xí)時分。
如今且說先生,例必的打坐功法既畢,遂開口又以合拍行吟,誦詩調(diào)氣為習(xí)。今日選讀:
春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fēng)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夏
修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暉。
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稔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fēng)。
秋
昨夜前庭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
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
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盡千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shù)點(diǎn)梅花天地心。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毕壬缃?,大約最能得此間之樂,故而于這樣情致高雅的勸學(xué)詩,乍見之下亦極是如獲至寶。不惟自個兒口中吟誦以為得意,更公之于書院群里分而享之,可見其誠。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 15萬)雅士生活之:小書房:竹下墨新研,最是靈秀地
巳時。修習(xí)瘦金書正當(dāng)其時。
且說貌若天仙的陽陽師姐,偶然間來一趟書院,先生拍了抖音發(fā)出去,必定得引發(fā)一片風(fēng)靡,后面亦時常有留言問于先生:陽陽師姐呢?今兒她又來了,卻是因“書院另變了一個模樣?!痹瓉硭匀豪锟吹叫虏贾玫男浚中男哪钅畹?,今兒即親來了。果然地,這會子從玻璃窗望過去完全是另外一個天地。一早起平姐、篩篩即開始勤奮用功。
平姐難得拿筆的人,如今這樣子安靜坐下來“繡花”兒,倒讓人覺得有點(diǎn)不大習(xí)慣。篩篩卻是之前抄過經(jīng)的,原本法書的痕跡宛然。先生又掛了一幅大字書法在那里,猶為增色不少。掛條幅當(dāng)中恐又極富樂趣,洛洛姑娘笑得直捂臉。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 15萬)雅士生活之:洛洛:少女情懷總?cè)缭?/p>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shù)課程各各進(jìn)行。
先生這會子陪洛洛練琴。自《長相思》起至《酒狂》?!毒瓶瘛钒?0的拍子彈居然有不一樣的風(fēng)情。本來先生是命洛洛陪唱《瀟湘水云》的。洛洛說,“我特別想讓你陪我彈一下《長相思》到《酒狂》,這樣你可以帶著我?!毕壬菢幽樮浀娜?,此時只有應(yīng)好之聲不在話下。
洛洛行吟。一曲終了,先生問她:“怎么樣?聽得到拍子不?”洛洛道:“聽得到?!毕壬Φ溃骸拔乙哺铱茨愕哪_步了。合拍了。好些同學(xué)的腳步是不敢看的,看著看著就被他帶跑了?!甭迓逍Φ每┛┛┑亍?/p>
許是一早起精神特別集中,故先生之感悟心得總結(jié)亦極是“頻繁”的: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帶起:左手按弦的手指抬起時帶出的散音;搯起:左手大指向內(nèi)撥動琴弦(所發(fā)出的音為左手名指按弦音);爪起:左手大指按弦后的帶起;
彈古琴之前覺得古琴是藝術(shù),熟悉以后會發(fā)現(xiàn)它是生活;
以琴燮陰陽;以棋定時局;以書布政令;以畫寫輿圖;
連帶的篩篩姑娘也一起隨了先生滿腹感慨:今日寫書法所悟:每一筆都有三拍,每拍的口訣是:切筆,行筆,頓筆。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 15萬)雅士生活之:花鳥伴書香
小茶室里品鑒課進(jìn)行得如火如荼。早起皆是品得生普:易武麻黑,邦東生茶…….一眼瞥見還有名兒叫“茶魂”,最是叫人遐想萬千的,原來倒是昨兒晚吃的。真真地普洱盛宴呢!
午后又是易武熟皇、一品優(yōu)曇…….款款流香,氤氳滿室亦不在話下。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 15萬)雅士生活之:人多處,品茶時
至酉時,又是每日照例的辯經(jīng)會。本篇辯經(jīng)會題為《黃帝內(nèi)經(jīng) 靈樞 陰陽清濁第四十》,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雅女西西、云南篩篩、商洛洛洛、東北曉曉、陜北玲玲等。
原文:
黃帝曰:余聞十二經(jīng)脈,以應(yīng)十二經(jīng)水者,其五色各異,清濁不同,人之血?dú)馊粢?,?yīng)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dú)?,茍能若一,則天下為一矣,惡有亂者乎?黃帝曰:余問一人,非問天下之眾。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亂氣,天下之象,亦有亂人,其合為一耳。
黃帝曰:愿聞人氣之清濁。岐伯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
黃帝曰:夫陰清而陽濁,濁者有清,清者有濁,清濁別之奈何?岐伯曰:氣之大別,清者上注于肺,濁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氣,上出于口;肺之濁氣,下注于經(jīng),內(nèi)積于海。
黃帝曰:諸陽皆濁,何陽濁甚乎?岐伯曰:手太陽獨(dú)受陽之濁,手太陰獨(dú)受陰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竅,其濁者下行諸經(jīng)。諸陰皆清,足太陰獨(dú)受其濁。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濁相干者,以數(shù)調(diào)之也。
欲知明日《詩經(jīng) 周頌 維天之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精選閱讀
戊戌年壬戌月癸酉日(即公元2018年10月8日)。且說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南有一處最是風(fēng)流雅致之地紫薇花園,原系唐大通坊--郭子儀園林舊址,如今園林猶在,草木蔥蘢,那時人物卻“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無處可尋??上舱叽颂幀F(xiàn)又有一處最是詩書蘊(yùn)藉之處—秀秀書院,足供諸位雅士悠游于紅塵之外,尋幽探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先生:一琴一簫走江湖
辰時。詩詞歌賦研習(xí)時分。
如今且說先生,例必的打坐功法既畢,遂開口又以合拍行吟,誦詩調(diào)氣為習(xí)。今日選讀:
歸園田居 其六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
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
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
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
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
但愿桑麻成,蠶月得紡績。
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蘇軾:“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
嚴(yán)羽《滄浪詩話》:“此篇甚佳。然其體制、氣象與淵明不類。得非太白逸詩,后人謾取以入集耶?”
淵明詩語言質(zhì)樸自然,而又頗為精練,具有獨(dú)特風(fēng)格。其藝術(shù)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
《歸園田居》本為組詩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詩多描繪田園風(fēng)光及其在農(nóng)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隱寓著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對太平社會的向往;也寫及對人生短暫的焦慮和順應(yīng)自然、樂天安命的人生觀念,有較多哲理成分。
單以此詩而論,“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等句真寫盡暮歸,生動如畫,恬靜醉人。
若論這“隱逸之祖”陶詩之選,卻是因先生近日奏《歸去來兮辭》琴曲,于那“田家真情,令人悠然”處分外喜歡,由是不獨(dú)《歸去來兮辭》,連《飲酒二十首》,并這《歸園田居》一同為他心頭所好,亦不足為奇了不是?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秀秀老師: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巳時。修習(xí)瘦金書正當(dāng)其時。
兩具瑤琴對置。纖纖細(xì)筆如林。晴晴美人兒正在靠窗的瑤琴那里安坐,她背后,一座微型的小假山在青花的盆里巍然聳立,多肉植物點(diǎn)綴其中,微微地透出些綠意來。吊籃穗子拉得極長地了,紅薯葉子也蓬蓬勃勃地冒出來,銅錢草尤其鋪排出一大片熒熒綠光來。
小書齋里,除綠植盡皆這樣秋意無限之外,書法長軸亦一卷卷地展開了在那里,筆、墨盡有的,寫字的人兒卻身影杳然,惹人牽念。鷯哥兒一聲遞一聲兒地,敢是它也思念寫字的佳人姐姐了?一笑。
看先生大紅闊胡桃木書案上,書法長卷例必地展開了來,近前看時,卻已寫至“堅持雅操,好爵自縻”一處了。
“雅操”指高雅的操守、高尚的道德追求,即“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德,與“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五倫之道。能持五常之德、行五倫之道,才是所謂“堅持雅操”。
“好爵自縻”一句出自《易經(jīng)》:“我有好爵,吾與爾縻之”。“爵”是古代青銅制作的酒具,因貴族的等級不同使用的爵器也不同。后世把爵作為爵位、爵號、官位的總稱,好爵即指代高官厚祿、好運(yùn)氣、好機(jī)會。
總而言之,此兩句意為:一個人只要能夠堅持高雅的操守,好運(yùn)自然會來臨。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先生瘦金書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shù)課程各各進(jìn)行。
這會子秀秀老師彈琴。原本是先生引領(lǐng)了晴晴美人兒,還有一位新來的“古龍”--聽說是學(xué)泰拳的高手,果然看起來敦敦實(shí)實(shí),有好勇斗狠的潛質(zhì)呢!他們一起練琴。晴晴、平姐姐、古龍、先生行吟。間歇的時分,許是先生忽然想要講些子什么“妙悟”,著實(shí)手舞足蹈,小動作頻頻,西西老師原本是想抓拍他們“師生融融”的景象,再想不到次次都是先生“添亂”。真是!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師生融融共相歡
忽然有客自門外進(jìn)來。先生遂喜容滿面迎了過去,將這一處自然交于秀秀老師了。秀秀老師卻極是有別于先生。拿這會子教晴晴來講,秀秀老師靠近了她,手把手一板一眼極是仔細(xì),到底細(xì)心了許多,看去兩人同框,亦更為“賞心悅目”呢不是?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秀秀老師與晴晴:嚴(yán)師出高徒
如今再說先生,這兩日倒著實(shí)癡迷于《歸去來兮辭》之奏的。一早起來了,一言不合即撫琴,一會子丁丁錚錚之音想起,竟是大不同于往日的悅耳,平姐姐一面“灑掃庭除”一面嫣然一笑:“先生,謝謝你的琴音伴奏。”先生一笑,又專心練他的“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dú)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fēng)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去了。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晴晴:起坐有嬌姿
秀秀老師在晨光里練習(xí)吹簫。長辮低垂,長簫細(xì)豎,看去的是獨(dú)具溫婉清麗之致。
那會子因是無人,平姐姐亦不免練會子琴。秀秀老師在她旁邊悉心指導(dǎo)。彈的不過是練習(xí)一、練習(xí)二,秀秀老師卻反反復(fù)復(fù),竟至有幾分“嚴(yán)厲”的督促。所謂“嚴(yán)師出高徒”,平姐姐日后于琴藝一道,前程自是不可限也。
至酉時,又是每日照例的辯經(jīng)會。
本篇辯經(jīng)會題為《黃帝內(nèi)經(jīng) 靈樞 本藏第四十七》,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雅女西西、雅女平平、長安晴晴、古龍、來訪者數(shù)位等。
原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人之血?dú)饩裾?,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jīng)脈者,所以行血?dú)舛鵂I陰陽、濡筋骨,利關(guān)節(jié)者也;衛(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jīng)脈流行,營復(fù)陰陽,筋骨勁強(qiáng),關(guān)節(jié)清利矣;衛(wèi)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diào)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fēng)痹不作,經(jīng)脈通利,肢節(jié)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dú)饣昶钦咭?;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無愚智賢不肖,無以相倚也。然有其獨(dú)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風(fēng)雨卒寒大暑,猶有弗能害也;有其不離屏蔽室內(nèi),無怵惕之恐,然猶不免于病,何也?愿聞其故。
岐伯對曰:窘乎哉問也。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運(yùn)四時,化五節(jié)者也;五臟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jié)直、緩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兇,請言其方。
心小則安,邪弗能傷,易傷以憂;心大則憂,不能傷,易傷于邪。心高則滿于肺中,悗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藏外,易傷于寒,易恐以言。心堅,則藏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
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肺高,則上氣,肩息咳;肺下則居賁迫肺,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肺脆,則苦病消痹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
肝小則臟安,無脅下之??;肝大則逼胃迫咽,迫咽則苦膈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切,脅挽為息賁;肝下則逼胃脅下空,脅下空則易受邪。肝堅則藏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痹,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脅下痛也。
脾小,則臟安,難傷于邪也;脾大,則苦湊(月少)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則(月少)引季脅而痛;脾下則下歸于大腸,下加于大腸,則臟苦受邪。脾堅,則臟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痹易傷。脾端正,則和利難傷;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
腎小,則臟安難傷;腎大,則善病腰痛,不可以俛仰,易傷以邪。腎高,則苦背膂痛,不可以俛仰;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以俛仰,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背痛;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凡此二十五變者,人之所苦常病。
黃帝曰:何以知其然也?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麤理者,心大。無(骨曷)(骨虧)者,心高;(骨曷)(骨虧)小、短、舉者,心下。(骨曷)(骨虧)長者,心下堅;(骨曷)(骨虧)弱小以薄者,心脆。(骨曷)(骨虧)直下不舉者,心端正;(骨曷)(骨虧)倚一方者,心偏傾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麤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脅偏疏者,肺偏傾也。
青色小理者,肝?。畸浝碚撸未?。廣胸反骹者,肝高;合脅兔骹者,肝下。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脅骨偏舉者,肝偏傾也。
黃色小理者,脾小;麤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也。
黑色小理者,腎?。畸浝碚?,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后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而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凡此諸變者,持則安,減則病也。
帝曰:善。然非余之所問也,愿聞人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雖有深擾大恐,怵惕之志,猶不能減也,甚寒大熱,不能傷也;其有不離屏蔽室內(nèi),又無怵惕之恐,然不免于病者,何也?愿聞其故。岐伯曰:五臟六腑,邪之舍也,請言其故。五臟皆小者,少病,苦憔心,大愁擾;五臟皆大者,緩于事,難使以擾。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臟皆堅者,無?。晃迮K皆脆者,不離于病。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臟皆偏傾者,邪心而善盜,不可以為人平,反復(fù)言語也。
黃帝曰:愿聞六腑之應(yīng)。岐伯答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yīng);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yīng);肝合膽,膽者,筋其應(yīng);脾合胃,胃者,肉其應(yīng);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yīng)。
黃帝曰:應(yīng)之奈何?岐伯曰:肺應(yīng)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里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jié)。
心應(yīng)脈,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黄ぞ徴?,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沖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jīng)脈皆多紆屈者,小腸結(jié)。
脾應(yīng)肉,肉(月囷)堅大者,胃厚;肉(月囷)幺者,胃薄。肉(月囷)小而幺者,胃不堅;肉(月囷)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月囷)不堅者,胃緩;肉(月囷)無小里累者,胃急。肉(月囷)多少里累者,胃結(jié),胃結(jié)者,上管約不利也。
肝應(yīng)爪,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jié)也。
腎應(yīng)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麤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麤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jié)也。
黃帝曰:厚薄美惡,皆有形,愿聞其所病。岐伯答曰:視其外應(yīng),以知其內(nèi)藏,則知所病矣。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先生:舉動皆有致
欲知明日《詩經(jīng) 周頌 執(zhí)競》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戊戌年壬戌月丙子日。(即公元2018年10月11日)。且說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南有一處最是風(fēng)流雅致之地紫薇花園,原系唐大通坊--郭子儀園林舊址,如今園林猶在,草木蔥蘢,那時人物卻“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無處可尋。可喜者此處現(xiàn)又有一處最是詩書蘊(yùn)藉之處—秀秀書院,足供諸位雅士悠游于紅塵之外,尋幽探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辰時。詩詞歌賦研習(xí)時分。
如今且說先生,例必的打坐功法既畢,遂開口又以合拍行吟,誦詩調(diào)氣為習(xí)。今日選讀:
蘭亭集序
魏晉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金圣嘆《天下才子必讀書》卷九:“此文一意反復(fù)生死之事甚疾,現(xiàn)前好景可念,更不許順口說有妙理妙語,真古今第一情種也?!?/p>
李兆洛《駢體文鈔》卷二十一:“雅人深致,玩其抑揚(yáng)之趣?!?/p>
此序疏朗簡凈而韻味深長,是古代駢文中的上乘之作。其語言流暢,清麗動人,與魏晉時期模山范水之作“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文心雕龍·明詩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齊而富于變化,以短句為主,在散句中參以偶句,韻律和諧,樂耳動聽。從內(nèi)容來講,此篇亦頗可見得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當(dāng)時崇尚的老莊學(xué)說形成了鮮明對比。
選這一首,仍是前兒古韻流香“時間的味道”茶會雅集的余波未斷。那會子先生拍了茶會的片子想要發(fā)抖音,配詞兒的時候卻頗犯躊躇,還是西西老師聽了他的一番描述,感覺與當(dāng)日蘭亭雅會的氛圍極是相合,且是一面找出來幾句說與先生聽了,先生亦點(diǎn)頭稱妙,遂以用。今兒更索性即以“蘭亭集序”整篇來誦讀,遙想當(dāng)時盛況,前輩風(fēng)姿,寧不叫人心馳神往乎?
巳時。修習(xí)瘦金書正當(dāng)其時。
卻說篩篩姑娘練琴之余,原本秀秀老師臨出門前叮嚀了的,“去練會兒香去……”篩篩姑娘答應(yīng)了,可是走到小書齋那里,又邁不動腿了。洗筆,磨墨,款款點(diǎn)劃,又開始了。秀秀老師又催的時候兒,她又撒個嬌兒:“磨的墨我寫完就進(jìn)去,不然干了?!毙阈憷蠋煕]法兒:“下午要把塑型練好…….”
卻說這篩篩美人兒,因原先兒曾著實(shí)抄經(jīng)的,所以如今字兒寫的極是流利,打眼看去,便知是熟手為之,“我寫的還是胖金體,什么時候能瘦下來呀?”這姑娘一面寫,一面又禁不得嚷嚷,西西老師可巧在側(cè),遂安慰她道:“你慢一點(diǎn),一點(diǎn)一劃都按摹本的筆法走,慢慢就得了。”篩篩聽了,點(diǎn)頭稱是,才寫完一列的時候兒,又忍不得炫耀:“你看最后這個‘承’字,是不是有點(diǎn)瘦金體的意思?”西西老師瞅一眼,卻指著倒數(shù)第三個字,“呶,那個更好,從我這里看過去?!?/p>
兩人談?wù)務(wù)f說,大是心甜意洽,不覺時光飛逝。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shù)課程各各進(jìn)行。
卻說那會子秀秀老師臨行前再四叮囑篩篩姑娘去練香,倒也不是無緣無故這么著的。今兒早起,因是篩篩、平姐姐、玲玲皆在座,秀秀老師遂命玲玲:“去準(zhǔn)備立香的東西兒…..上香道課?!绷崃嵋幻娲饝?yīng)著取香盤預(yù)備東西,一面卻悄悄兒向平姐姐笑道:“我都忘了,不知道能記得多少?”
一時秀秀老師亦進(jìn)去榻榻米內(nèi)室,里間早陳列了四張香桌,秀秀老師自據(jù)了靠里的那張,面向大家而坐,才一出聲,余人皆斂聲靜氣,隨著秀秀老師的語音動作起來。一旁猶有琴聲入耳,畫面感實(shí)在靜謐可人。
靜靜小丫頭今兒忽然來了,她亦是大說大笑的性子,不知哪里來的兩瓶富硒水,原先兒在包里的,偏給玲玲眼尖瞅著了,便不放過她:“水你還拎走,一個人偷著喝去呀?不如給我們大家喝了?!膘o靜打了玲玲一下子:“玲玲師姐,你好討厭……好吧,一起喝?!?/p>
一時晴晴進(jìn)了門,見了玲玲、篩篩、靜靜、秀秀老師、平姐皆正坐了吃茶談笑,她自是不肯錯過,亦上前湊一會熱鬧不在話下。
如今再說先生,近幾日又頗是沉迷于《山水情》琴曲,一早起,才進(jìn)得門來,更衣畢,即自個兒找幽靜處撫琴去了。
那會子他彈完了,倒也不失往日風(fēng)格:“好聽嗎?點(diǎn)評一下?”大家這曲子皆不曾彈過,誰好搭腔兒?只得唯唯點(diǎn)頭贊嘆而已。
今兒人亦著實(shí)不少。先生一時又免不得陪大家練會子琴。先生彈,晴晴、洛洛行吟,玲玲、篩篩俱各隨了先生一起彈琴。仍是從練習(xí)一至練習(xí)三十三,再到《長相思》、《鶴沖霄》、《秋風(fēng)詞》、《酒狂》、《鳳求凰》、《陽關(guān)三疊》、《平沙落雁》、《關(guān)山月》……..一遍曲子一遍詞兒,諸雅士行時步子既優(yōu)雅,吟時音色又動聽,此情此景,真能叫人忘卻紅塵的。
本篇辯經(jīng)會題為《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禁服第四十八》,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雅女西西、雅女平平、洛南洛洛、云南篩篩、榆林玲玲、長安靜靜、晴晴、楊秀才等。
原文:
雷公問于黃帝曰:細(xì)子得受,通于九針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編絕,久者簡垢,然尚諷誦弗置,未盡解于意矣?!竿獯А寡詼喪鵀橐?,未知所謂也。夫大則無外,小則無內(nèi),大小無極,高下無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自強(qiáng)于學(xué)若細(xì)子。細(xì)子恐其散于后世,絕于子孫,敢問約之奈何?黃帝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禁,坐私傳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齋乎。
雷公再拜而起曰:請聞命于是也,乃齋宿三日而請曰:敢問今日正陽,細(xì)子愿以受盟。黃帝乃與俱入齋室,割臂歃血,黃帝親祝曰:今日正陽,歃血傳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細(xì)子受之。黃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書曰:慎之慎之,吾為子言之,凡刺之理,經(jīng)脈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nèi)刺五臟,外刺六腑,審察衛(wèi)氣,為百病母,調(diào)其虛實(shí),虛實(shí)乃止,瀉其血絡(luò),血盡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細(xì)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約也。黃帝曰:夫約方者,猶約囊也,囊滿而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弗俱。雷公曰:愿為下材者,勿滿而約之。黃帝曰:未滿而知約之以為工,不可以為天下師。
雷公曰:愿聞為工。黃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yīng),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盛則瀉之,虛則補(bǔ)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luò),且飲藥,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名曰經(jīng)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shù),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死不治。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yàn)其臟腑之病。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在手少陰。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在手太陰。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痛痹,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虛則補(bǔ)之,緊則先刺而后灸之,代則取血絡(luò),而后調(diào)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jié)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內(nèi)關(guān),內(nèi)關(guān)者,且大且數(shù),死不治。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yàn)其臟腑之病。
通其營輸,乃可傳于大數(shù)。大數(shù)曰:盛則徒瀉之,虛則徒補(bǔ)之,緊則灸刺,且飲藥,陷下則徒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所謂經(jīng)治者,飲藥,亦曰灸刺,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欲知明日《詩經(jīng) 周頌 思文》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戊戌年壬戌月庚辰日(即公元2018年10月15日)。話說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南有一處最是風(fēng)流雅致之地紫薇花園,原系唐大通坊--郭子儀園林舊址,如今園林猶在,草木蔥蘢,那時人物卻“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無處可尋??上舱叽颂幀F(xiàn)又有一處最是詩書蘊(yùn)藉之處—秀秀書院,足供諸位雅士悠游于紅塵之外,尋幽探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葉碧可藏書
辰時。詩詞歌賦研習(xí)時分。
如今且說先生,例必的打坐功法既畢,遂開口又以合拍行吟,誦詩調(diào)氣為習(xí)。今日選讀:
勤學(xué)
宋汪洙
學(xué)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勸學(xué)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此兩首皆為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的小詩。
顏真卿之名為眾所重,此不詳述。殊不知汪洙其人,更是詩才橫溢,博洽熟經(jīng)的“神童”。
當(dāng)時便有匯編而成的《汪神童詩》,其中甚多如“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知音,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等等家喻戶曉的名句。其著作有《春秋訓(xùn)詁》。
卻說先生近日,確如他本人所言,已著實(shí)到一種“分秒必 爭,龍口奪食”的修習(xí)階段當(dāng)中。不惟如是,這一種緊迫感,在傳授雅士生活內(nèi)容于眾雅士時,亦時時可見落實(shí)的。拿今兒來說,先生方一落座,立時在群里傳送一 條“公告”:上課了。因恐諸位有懈怠之心,愈發(fā)緊接其后長篇不煩地連發(fā)許多勤學(xué)勸學(xué)志學(xué)詩,亦頗可見其意誠了。但不知眾雅士能領(lǐng)會先生這一番苦意否?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先生撫琴:一曲清音動人心
巳時。修習(xí)瘦金書正當(dāng)其時。
如今且說先生,近日因“一心皆在《山水情》上”,少不得將寫書的時候兒占了些子去,書法長卷雖仍依往日例展開了來,大紅闊胡桃木書案兩側(cè),亦仍有靜置的瑤琴兩具,然往日先生安坐之處,如今卻是“虛位以待”的寂寥空落,先生人呢?
循琴而去,原來正彈《越人歌》呢!先生琴果然不同凡響。素?!对饺烁琛芬嗦犘阈憷蠋煆椷^的,聲情并茂,極是可聽。今兒聽先生彈,卻是完全兩樣的幽微輾轉(zhuǎn)。他兩位原來都愛這首,怨不得都彈得這樣叫人忍不得“盈盈粉淚,寸寸柔腸”呢!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幽香一縷有還無
倒是篩篩于習(xí)書一道,并不曾惰怠半分的。她的字愈寫愈流利,亦不枉了她近日廢寢忘食的練習(xí)了。她如今寫字,倒一面揀愛聽的音頻頻灌耳音,一面輕輕巧巧拈筆細(xì)描,這“分心二用”的功夫亦著實(shí)了得。一笑。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篩篩:午后篆香低簾影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shù)課程各各進(jìn)行。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平姐姐:琴茶兩般亦自足,哪堪人面比花嬌?
這會子先生猶自陶醉于《越人歌》琴曲當(dāng)中。合了拍子,遂唱遂彈,面前兒一爐才打的“?!弊肿闱酂熝U裊,頗具暗香浮動之致。西西老師起身添水的時候兒,因見這一爐香在這里,卻煙熄火滅,不聞其馨,遂又忙忙地去點(diǎn)起來,一時果然悠悠蕩蕩,好一番“香氣氤氳”之美!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秀秀老師:理灰最需忒細(xì)致
原是秀秀老師與平姐姐、篩篩在里面篆香。早起課間,秀秀老師亦曾捧出一爐香來,聞之令人醉魂銷骨。秀秀老師道:“這時候尾香是最舒服的,方才在里面香氣太濃了?!惫坏兀魑骼蠋煖惤叭?,連嗅不止還不足,走出去幾步,又頻頻回頭,總舍不得離了那一縷“幽香襲人”。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篩篩:今兒第一爐香方得乎?
猛聞得先生琴曲,此時卻變作了《枉凝眉》。那會子亦曾聞得先生《滄海一聲笑》、《佳人曲》之音,這是“流行金曲大集合”不是?先生笑道:“單彈《山水情》有點(diǎn)點(diǎn)枯燥了,所以…….”
把一件事情做到千萬遍,枯燥是難免的事。
縱使《山水情》被公認(rèn)為中國水墨動畫至今無人超越的典范,其詩一樣的氣質(zhì)、幽遠(yuǎn)清淡的畫面已達(dá)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縱使那水墨活潑潑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
縱使那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yōu)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diào)充滿詩意。
縱使它體現(xiàn)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xué),意境深遠(yuǎn)。
先生此舉,大約類似于餐餐鮑魚海參吃得厭了,偶然來回味幾例“開胃小菜”,亦蠻饒有風(fēng)致的不是?
本篇辯經(jīng)會題為《黃帝內(nèi)經(jīng) 靈樞 五色第四十九》,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雅女西西、雅女平平、云南篩篩等。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前篩篩、后平姐姐:習(xí)香知禮儀
原文:
雷公問于黃帝曰:五色獨(dú)決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cè)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于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黃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于中央,六腑挾其兩側(cè),首面上于闕庭,王宮在于下極,五臟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聞乎?黃帝曰: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黃帝曰:外內(nèi)皆在 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jìn);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jìn), 在內(nèi);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jìn),在外。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人迎盛堅者,傷于寒,氣口盛堅者,傷于食。
雷公曰:以色言食之間甚,奈何?黃帝曰:其色麤以明,沉 夭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徹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臟部,有外部有內(nèi)部也。色從外部走內(nèi)部者,其病從外走內(nèi);其色從內(nèi)走外者,其病從 內(nèi)走外。病生于內(nèi)者,先治其陰,后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陽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內(nèi),反者益甚。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 惡,此陽氣之并也,可變而已。
雷公曰:小子聞風(fēng)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別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闕中,薄澤為風(fēng),沖濁為痹。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于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黃帝曰:察色以言其時。 雷公曰:善乎!愿卒聞之。黃帝曰: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 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dāng)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nèi)眥上者,膺 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dāng)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肢節(jié)之部 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dāng)明部分,萬舉萬當(dāng)。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審察澤夭,謂之良工。
沉濁為內(nèi),浮澤為外。黃赤為風(fēng),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 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搏,以知遠(yuǎn)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 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麤,沉天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 也。
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yīng),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于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疒貴)陰之屬也。女子在于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搏為聚,方員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
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 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xiāng)。別鄉(xiāng)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 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是龍卷香耶?
欲知明日《詩經(jīng) 周頌 臣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戊戌年辛酉月癸亥日(即公元2018年9月28日)。話說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南有一處最是風(fēng)流雅致之地紫薇花園,原系唐大通坊--郭子儀園林舊址,如今園林猶在,草木蔥蘢,那時人物卻“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無處可尋。可喜者此處現(xiàn)又有一處最是詩書蘊(yùn)藉之處—秀秀書院,足供諸位雅士悠游于紅塵之外,尋幽探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辰時。詩詞歌賦研習(xí)時分。
如今且說先生,例必的打坐功法既畢,遂開口又以合拍行吟,誦詩調(diào)氣為習(xí)。今日選讀:
法雄寺東樓
唐張籍
汾陽舊宅今為寺,
猶有當(dāng)年歌舞樓。
四十年來車馬散,
古槐深巷暮蟬愁。
經(jīng)汾陽舊宅
唐趙嘏
門前不改舊山河,
破虜曾輕馬伏波。
今日獨(dú)經(jīng)歌舞池,
古槐疏冷夕陽多。
酬令相公親仁郭家花下即事見寄
唐劉禹錫
荀令園林好,
山公游賞頻。
豈無花下侶,
遠(yuǎn)望眼中人。
斜日漸移影,
落日紛委塵。
一吟相思曲,
惆悵江南春。
清代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第一首曰:此非僅傷興廢,乃嘆本朝待功臣之薄也。用意全在上半首。山河之誓,千古不改。今門前山河如故,而功臣之第已如此。次句復(fù)著明顯功,以形其薄。用意深婉,所以有味。
卻說先生近日,大約因“秋花慘淡秋草黃”,所以竟大起興廢之嘆的。如今書院所在地本屬唐時郭子儀園林舊址,日日經(jīng)過那里,“唐大通坊”幾字灼灼生輝,耀人眼目,叫人無有“碧海桑田須臾改”之感也難。
書院如今占了這方“風(fēng)水寶地”,怨不得先生日日不離口的。今兒讀詩,揀一首也就罷了。先生偏同昨兒一般,不讀則罷,一讀即是三首,恍如不如此不能盡興似的。愈是苦心人愈能如此,著實(shí)叫人感佩不已。
巳時。修習(xí)瘦金書正當(dāng)其時。
卻說先生這會子又垂首伏案,細(xì)筆慢描他的瘦金書楷書千字文第五十一遍呢,近前看時,他正寫的是一個“摩”字,“切筆、行筆、頓筆”,筆筆精到,氣韻流走,已盡得了。且說先生正寫至的“游鹍獨(dú)運(yùn),凌摩絳霄”這一句:
鹍性喜獨(dú)居,可以飛得很高,亦即是所謂“游鹍獨(dú)運(yùn)”,與前文“索居閑處,沉默寂寥”遙相呼應(yīng),皆有一種“君子和而不同”的風(fēng)采獨(dú)具?!傲枘{霄”即是高飛接天,直沖九霄。
聯(lián)系起來,此兩句意可解為:只有遠(yuǎn)游的鯤鵬獨(dú)立翱翔,直沖布滿彩霞的云霄。
早起篩篩姑娘亦很是用了一番功的。她一個人,靜坐于小書齋流光暖遍的所在,遙遙望過去,長身玉立,裊裊婷婷。更兼執(zhí)筆輕描,淡走云煙,簡直活化的一幅仕女圖。
煎茶休息的時候兒,她笑向西西老師道:“你看看我寫的字嘛,我自我感覺蠻好的,已經(jīng)拍出來發(fā)了朋友圈嘚瑟了?!蔽魑骼蠋熞恍Γ獠坏霉蝗プ吡艘辉猓寒?dāng)真地,這才幾天的功夫,篩篩怎么寫得這樣好了?
早起先生才進(jìn)得門來,見篩篩這里已經(jīng)揮毫落筆,便忍不得上前來:“我給你寫一個…….”見天兒這樣,所以篩篩如今才這樣進(jìn)步神速?自然她自個兒的聰穎妙悟亦至關(guān)重要的。一笑。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shù)課程各各進(jìn)行。
且說東北大姑娘曉曉,今兒趁這樣火辣辣天氣又不期而至了。她況且還帶了滿抱的水果來,可見思念書院眾師友之心誠了。這姑娘和篩篩兩人再到不得一處,拿這會子來說,唇槍舌劍,言語交鋒不算,又你推我一把,我搡你一下,嘻嘻哈哈,嘰嘰呱呱,簡直沒一刻安靜的。兩個一樣的“水晶心肝玻璃人兒”,怨不得!
篩篩又因公事需外出暫別,臨行前少不得取杯滌盞再煎一道茶。
玲玲、曉曉、秀秀老師皆去為她捧場。一時西西老師亦來“蹭茶”吃,一眼瞥見茶席一側(cè)的那支插瓶桂花,竟已花蕊凋零,不堪賞玩了。因問起來,篩篩笑道:“看這里?!痹瓉砟菐锥湫浅?,已飄落于碧波蕩漾的茶湯當(dāng)中了。人生自是有茶癡,奈何?
且說先生習(xí)字暫告一段落,擱了筆,站起身,卻于中庭處行吟起來了。他如今多少曲子早已爛熟于心,早不用教材了,這會子不知如何,竟執(zhí)了一本教材在手中,卻又不打開,是為了平衡正在打上下拍的左手嗎?古怪。秀秀老師、玲玲、洛洛三人,成“眾星拱月”之勢散座開來,一面隨先生吟唱,一面手中不停,勾調(diào)吟猱,好一派融融恰?。?/p>
眾位目的,自然還在合拍調(diào)氣。早起先生還講了30,60,120,240拍子的不同,作為書院雅士,必得“高也能成,低也能就”,有拍子練習(xí)時需極大的決心和耐力,卻為先生“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一番言語解釋得妥帖周全,心下安然。
一時先生解釋拍子,又將乾卦中“飛龍在天”、“見龍在田”,并唐代薛易簡“琴之為樂,可以觀風(fēng)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鼓琴之士,志靜氣正,則聽者易分,心亂神潤,則聽者難辨矣。常人但見用指輕利、取聲溫潤、音韻不絕、句度流美,但賞為能。殊不知志士彈之,聲韻皆有所主也。夫正直勇毅者聽之,則壯氣益增;孝行節(jié)操者聽之則中情傷感;貧乏孤苦者聽之則流涕縱橫;便佞浮囂者聽之則斂容莊謹(jǐn)。是以動人心,感神明者,無以加于琴。蓋其聲正而不亂,足以禁邪止淫也。今人多以雜音悅樂為貴,而琴見輕矣。夫琴士不易得,而知音亦難也?!备拍钜肫渲?。先生論琴,每每如此,儒佛道三教隨意穿行無礙,張口即來,誰還能比他呢?
至酉時,又是每日照例的辯經(jīng)會。本篇辯經(jīng)會題為《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雅女西西、雅女平平、云南篩篩、商洛洛洛、東北曉曉、陜北玲玲等。
原文:
黃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溫寒暑風(fēng)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氣合而有形,得臟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時之氣使然。
黃帝曰:愿聞四時之氣。岐伯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yīng)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dú)居于身,故甚也。
黃帝曰:有時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應(yīng)四時之氣,臟獨(dú)主其病者,是必以臟氣之所不勝時者甚,以其所勝時者起也。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順天之時,而病可與期。順者為工,逆者為麤。
黃帝曰:善,余聞刺有五變,以主五輸。愿聞其數(shù)。岐伯曰:人有五臟,五臟有五變。五變有五輸,故五五二十五輸,以應(yīng)五時。
黃帝曰:愿聞五變。岐伯曰:肝為牡藏,其色青,其時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為牡藏,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脾為牝藏,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肺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時征,其日庚辛,其味辛;腎為牝藏,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為五變。
黃帝曰:以主五輸奈何?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輸;音主長夏,長夏刺經(jīng);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輸。
黃帝曰:諸原安和,以致五輸。岐伯曰:原獨(dú)不應(yīng)五時,以經(jīng)合之,以應(yīng)其數(shù),故六六三十六輸。
黃帝曰:何謂藏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愿聞其故。岐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于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于音者,取之經(jīng);經(jīng)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jié)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欲知明日《詩經(jīng) 周頌 昊天有成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戊戌年辛酉月庚戌日(即公元2018年9月15日)。話說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南有一處最是風(fēng)流雅致之地紫薇花園,原系唐大通坊--郭子儀園林舊址,如今園林猶在,草木蔥蘢,那時人物卻“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無處可尋??上舱叽颂幀F(xiàn)又有一處最是詩書蘊(yùn)藉之處—秀秀書院,足供諸位雅士悠游于紅塵之外,尋幽探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辰時。詩詞歌賦研習(xí)時分。
如今且說先生,例必的打坐功法既畢,遂開口又以合拍行吟,誦詩調(diào)氣為習(xí)。今日選讀: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yuǎn),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清代鄭文焯《與人論詞遺札》:柳詞本以柔婉見長,此詞卻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
宋代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東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云:‘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p>
長安城中,今日亦是雨打風(fēng)吹的凄涼天氣。一路行來,滿目所見皆“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景致,則韶華易逝,倚闌凝愁之感頓起,亦在所難免之事。
惆悵此時窗外雨,點(diǎn)滴霖霪,點(diǎn)滴霖霪。如今有誰堪聽?
巳時。修習(xí)瘦金書正當(dāng)其時。
如今且說先生,昨兒大出了一番“風(fēng)頭”之后,今兒仍是云淡風(fēng)輕的模樣,只安坐于書案旁邊,仍舊埋頭寫他的千字文第五十一遍:“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昨兒是沒工夫?qū)戇@個,可是先生書案著實(shí)給外國漢學(xué)家圍得水泄不通。先生一時揮毫,一時談笑風(fēng)生,旁若無人。圍觀者有鼓掌的,有舉起手機(jī)拍攝的,有欣羨之極求合影的……也難一一詳述。后來有一位專修中國畫的女士,欣然提筆,梅、蘭、竹、菊一時便款款而出于紙上,且無半點(diǎn)滯礙,的是叫人稱奇道絕的。中國畫強(qiáng)調(diào)融化物我,創(chuàng)制意境,達(dá)到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氣韻生動。且由于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dá)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yùn)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結(jié),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shù)特征。高鼻深目的異域女子手里執(zhí)了筆,小心翼翼地“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對于中華文化的熱愛和眷戀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亦不能不叫人感動并頗以為傲。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shù)課程各各進(jìn)行。
小茶室門關(guān)得緊緊的,半日不見動靜兒。平姐姐、篩篩、關(guān)關(guān)、曉曉可是都在里頭,做什么呢?一時篩篩出來,東倒西歪,不勝其“擾”的樣子,問她,原來是背書去了。她幾個練起瀹茶道禮法,動作皆已初步上手,有模有樣了,可是背起詞兒來,卻一個賽一個地“偷工減料、張冠李戴”,西西老師笑道:“雖然這樣兒,篩篩姑娘可是仍舊那樣理直氣壯,高談闊論……”說得大家都笑了。關(guān)關(guān)姑娘仍是那樣兒柔情滿懷,講起話來慢慢悠悠,一汪春水似的,最是宜人。東北大姑娘曉曉,如今亦已出口成章:“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再回想她第一日念詞的那樣兒,不由得心下大慰。
先生調(diào)弦轉(zhuǎn)軫,自選了一琴一桌安坐。每日例行的練習(xí)一至練習(xí)三十三先過了一遍不在話下,又從《長相思》《鶴沖霄》《酒狂》《陽關(guān)三疊》、《平沙落雁》、《普庵咒》、《關(guān)山月》…….一路彈唱過去,一遍曲兒,一遍詞兒,倒也十分悠揚(yáng)。篩篩、關(guān)關(guān)、駱駱,才推門而入的郭秀才,付秀才只隨了合拍行吟跟唱不提。
郭秀才行吟才畢,因先生之語,倒勾起他的一番話來:“我們對外貿(mào)易漢語專業(yè)的碩士生,也想來學(xué)茶道和古琴……..他們將來都要出國。”先生聽了自是喜容滿面,“好啊?!睘槿藥熣?,得有如此“桃李遍天下”機(jī)緣,豈有個不心花怒放的理兒?
練琴間隙時候,先生忽然又發(fā)高論:“練琴即練氣。初習(xí)琴者,非氣不夠,未盡得用氣之法耳。用氣之法有四:呼、吸、呼中吸、吸中呼……”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萬物一也,…….通天下氣耳。”此莊子語也。
料來先生每日所要求的課程修習(xí),除練琴外,太極、書法、舞蹈,無一不是為“通天下氣”筑基開道。瞧瞧,這會子先生又引了駱駱、付秀才他們跳舞了,風(fēng)擺楊柳,雨打碧荷。個個動作竟都是好的。先生說他們一天得跳十遍呢,這也不知道是第幾遍了,駱駱姑娘仍是意猶未盡,戀戀不舍的樣子。也難怪哦,她花枝一般的人兒,跳起來分外地秀色“撩”人。一笑。
至酉時,又是每日照例的辯經(jīng)會。本篇辯經(jīng)會題為《黃帝內(nèi)經(jīng) 靈樞 血絡(luò)論第三十九》,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雅女西西、廣東關(guān)關(guān)、云南篩篩、商洛駱駱、東北曉曉、長安郭秀才等。
原文:
黃帝曰:愿聞其奇邪而不在經(jīng)者。岐伯曰:血絡(luò)是也。
黃帝曰:刺血絡(luò)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拔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何也?拔針而面色不變而煩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愿聞其故。
岐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仆。
血?dú)饩闶⒍帤舛嗾撸溲讨畡t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
新飲而液滲于絡(luò),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
陰氣積于陽,其氣因于絡(luò),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
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之,則陰陽俱脫,表里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
刺之血出多,色不變而煩悗者,刺絡(luò)而虛經(jīng),虛經(jīng)之屬于陰者,陰脫,故煩悗。
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nèi)溢于經(jīng),外注于絡(luò)。如是者,陰陽俱有余,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
黃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而瀉之萬全也,故無失數(shù)矣。失數(shù)而反,各如其度。
黃帝曰:針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于針,則針熱,熱則內(nèi)著于針,故堅焉。
欲知明日《詩經(jīng) 周頌 清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戊戌年壬戌月壬午日。(即公元2018年10月17日)。重陽日。《易經(jīng)》中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亦云:“九為陽數(shù),其日與月并應(yīng),故曰重陽。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rèn)為九九重陽為吉祥之日。古時民間在重陽節(jié)有登高祈福、賞菊、佩茱萸、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xí)俗。
重陽:寥廓江天萬里霜
關(guān)于重陽習(xí)俗活動有現(xiàn)存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jì)》:“(九月)命家宰,農(nóng)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zhèn)溆谔熳??!?/p>
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曾描述當(dāng)時的重陽節(jié)曰:“歲往月來,忽復(fù)九月九日。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yīng),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p>
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云:“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
重陽節(jié)于歷史發(fā)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nèi)涵自不待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天氣漸涼,草木始凋,諸位雅士何不登高“辭青”,觀菊飲酒,亦得一番金秋賞景,心曠神怡之樂?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平姐姐:捧盞
仍說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南有一處最是風(fēng)流雅致之地紫薇花園,原系唐大通坊--郭子儀園林舊址,如今園林猶在,草木蔥蘢,那時人物卻“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無處可尋??上舱叽颂幀F(xiàn)又有一處最是詩書蘊(yùn)藉之處—秀秀書院,足供諸位雅士悠游于紅塵之外,尋幽探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平姐姐:光影暗投茶
辰時。詩詞歌賦研習(xí)時分。
如今且說先生,例必的打坐功法既畢,遂開口又以合拍行吟,誦詩調(diào)氣為習(xí)。今日選讀: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dú)沾衣。
唐會昌五年(845)張祜來池州拜訪杜牧,因二人都懷才不遇,同命相憐,故九日登齊山時,詩人感慨萬千,遂作此詩。
《批選唐詩》云:豪爽真率,不用雕飾,可想其人。
《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則曰:中二聯(lián)亦只是自發(fā)其一種曠達(dá)胸襟,然未必非千秋萬世賣菜傭、守錢虜之良藥也。至其抑揚(yáng)頓挫,一氣卷舒,真能化板為活,洗盡庸腔俗調(diào),在晚唐中豈宜得乎?七,一筆束住;“只如此”者,言古往今來,任從何人,斷不能翻此局面也。
先生今兒選此詩,自是因又逢重陽佳節(jié)之故,他先前已吩咐了,“待會兒發(fā)課表,別忘了重陽節(jié)哦……”西西老師應(yīng)了,心下暗忖:“重陽中華傳統(tǒng)佳節(jié),先生這話,亦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
巳時。修習(xí)瘦金書正當(dāng)其時。
卻說先生近日,一門心思恍如全在琴上了,連先前兒那樣廢寢忘食臨寫的宋徽宗楷書千字文都“荒廢”了些許。此時他的大紅闊胡桃木書案,因是兩位前來拜訪的美人兒臨時占用了,連素日那軸書法長卷也給收了起來,玲玲在另一面端坐撫琴。
那兩位美人兒來了,極是為先生的琴聲傾倒不在話下。先生住了琴聲,她們亦不閑著,隨手從書架上拿下一本《茶道》來,細(xì)細(xì)地品讀半晌,看起來倒亦是極安靜的模樣。
一時聊起來,方知她們亦是愛紅的人。也不枉了,當(dāng)中一位因西西老師問她,最喜歡《紅樓夢》里的什么人,答曰“寶姐姐。”瞧瞧,長得倒確乎有點(diǎn)“寶姐姐”的樣子:“唇不點(diǎn)而紅,眉不畫而翠…..”西西老師這樣講出來,她兩位都笑了,一種神會各自知。
玲玲老老實(shí)實(shí)撫琴,先生倒著實(shí)贊她:“玲玲的手太好看了,這幾個月的功夫沒白費(fèi)。”玲玲笑一笑,繼續(xù)“手揮七弦,目送歸鴻”不提。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玲玲:手揮七弦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shù)課程各各進(jìn)行。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先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在瑤琴中
玲玲之外,篩篩、平姐姐亦隨了先生習(xí)琴。那會子先生引了篩篩、玲玲彈琴,平姐姐則于中庭行吟。
行吟于書院,本平常事耳,不想今日平姐姐這一“行”,倒引出先生許多話來:“俗世茶道雅士茶道的區(qū)別,完全在人;平姐姐走路還是有點(diǎn)硬,不過現(xiàn)在已能聽到30的拍子,進(jìn)步也很大,什么時候能走得柔一點(diǎn)就出來了,終究還要靠秀秀書院2秒一拍的軟修法門,玲玲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可以做秀秀書院的代言人了?!?/p>
平姐姐一步一點(diǎn)行得極是用心,于先生的“勉勵”之語恍若不聞,玲玲卻是開心難掩,的是性情中人。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平姐姐:行吟
篩篩姑娘彈得中規(guī)中矩,她是“炙手可熱”的美貌佳人。那會子秀秀老師引她和平姐姐在里面習(xí)香,先生不免悄聲嘀咕,“又搶了‘我’的人去了….”一時秀秀老師領(lǐng)了篩篩出來,“先生,篩篩我還給你了?!毕壬恍?,遂帶諸位打一回太極,又唱幾支曲子:“《長相思》、《鶴沖霄》、《秋風(fēng)詞》、《鳳求凰》、《關(guān)山月》、《枉凝眉》、《女兒情…..》”曲子不用問,盡皆極是動聽的,詞亦極盡或纏綿、或婉轉(zhuǎn)、或幽怨、或深情,極是叫人低徊不已的。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平姐姐:習(xí)琴
本篇辯經(jīng)會題為《黃帝內(nèi)經(jīng) 靈樞 論勇第五十》,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雅女西西、雅女平平、云南篩篩、陜北玲玲等。
原文:
黃帝問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長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風(fēng)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問何急?黃帝曰:愿盡聞之。少俞曰:春青風(fēng)夏陽風(fēng),秋涼風(fēng),冬寒風(fēng)。凡此四時之風(fēng)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黃帝曰:四時之風(fēng),病人如何?少俞曰:黃色薄皮弱肉者, 不勝春之虛風(fēng);白色薄皮弱肉者,不勝夏之虛風(fēng);青色薄皮弱肉,不勝秋之虛風(fēng);赤色薄皮弱肉,不勝冬之虛風(fēng)也。黃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 堅,固不傷于四時之風(fēng);其皮薄而肉不堅,色不一者,長夏至而有虛風(fēng)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堅者,長夏至而有虛風(fēng),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堅者,必重感于寒, 外內(nèi)皆然,乃病。黃帝曰:善。
黃帝曰:夫人之忍痛與不忍痛,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 忍痛者,見難則前,見痛則止;夫怯士之忍痛者,聞難則恐,遇痛不動。夫勇士之忍痛者,見難不恐,遇痛不動;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見難與痛,目轉(zhuǎn)面盻,恐不能 言,失氣,驚,顏色變化,乍死乍生。余見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聞其故。少俞曰:夫忍痛與不忍痛者,皮膚之薄厚,肌肉之堅脆,緩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謂也。
黃帝曰:愿聞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長沖直揚(yáng),三焦理橫,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堅,其膽滿以傍,怒則氣盛而胸張,肝舉而膽橫,眥裂而目揚(yáng),毛起而面蒼,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黃帝曰:愿聞怯士之所由然。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減,陰陽相失,其焦理縱,(骨曷)(骨虧)短而小,肝系緩,其膽不滿而縱,腸胃挺,脅下空,雖方大怒,氣不能滿其胸,肝肺雖舉,氣衰復(fù)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黃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臟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氣慓悍,其入于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于胸中,肝浮膽橫,當(dāng)是之時,固比于勇士,氣衰則悔。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抖音號:秀秀書院 粉絲15萬)雅士生活之:篆香:“雙喜”臨門
欲知明日《詩經(jīng) 周頌 噫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茶道養(yǎng)生課:《黃帝內(nèi)經(jīng) 靈樞 陰陽清濁第四十》》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zhǔn)備了豐富的“養(yǎng)生黃帝內(nèi)經(jīng)”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