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泥山藥糕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生活質(zhì)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有沒有更好的飲食養(yǎng)生方法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棗泥山藥糕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棗泥山藥糕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將山藥削皮,紅棗洗干凈,取高壓鍋底部放水及紅棗,上層放山藥,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1分鐘,關火待自然放汽。
2、糯米粉適量放盤中入微波爐高火叮2分鐘。
3、蒸好的山藥取出,搗爛,加入適量糯米粉拌勻至不粘手;紅棗去皮去核,取棗泥搗細。
4、取適量糯米山藥泥在手中攤開,包入適量紅棗泥收口搓圓,入模具壓成形即可。
棗泥山藥糕的一般做法
棗泥山藥糕做法一
1、山藥洗凈去皮,紅棗去核,上鍋蒸40分鐘。
2、網(wǎng)眼的那種漏勺,用湯勺摁紅棗,把網(wǎng)眼漏勺反過來刮掉的就是棗泥了。
3、山藥碾碎,加白糖和奶粉一小袋攪拌均勻備用。
4、玉米淀粉用最小火,炒熟,很費工夫,要耐心!不停的翻炒。
5、手帶保鮮膜手套,取山藥泥,上面放棗泥,包好,像包元宵那樣搓好。
6、模具里撒上熟淀粉。把山藥泥放進去。
7、倒扣出來即可。
棗泥山藥糕做法二
1、山藥去皮切大塊。
2、紅棗用開水泡軟后去核。
3、將山藥及紅棗隔水蒸熟。
4、山藥加糖水搗成泥狀
5、紅棗切碎剁成棗泥。
6、取一個心型模具,底下填一層山藥泥,中間棗泥,然后上面再鋪一層山藥泥脫模即可。
棗泥山藥糕做法三
1、主料、調(diào)料備好。
2、將山藥表皮的泥洗凈,然后切成段放在熱水里,凈泡30分鐘(這方法山藥去皮的時候不會手癢)。
3、紅棗用清水沖洗凈表面的灰塵,放到熱水里泡5分鐘。
4、紅棗切去兩頭,去核。
5、再切成兩半,用剪刀修整。
6、將紅棗卷曲,整成花型。
7、紅棗切成小塊,山藥去皮切長段泡在清水里。
8、將切好的紅棗和山藥放入蒸鍋里大火蒸20分鐘。
9、將蒸好的紅棗去皮取肉,用勺子壓成紅棗泥。
10、再將蒸好的山藥用勺子壓成泥。
11、加入奶粉。
12、再加入煉乳拌勻。
13、花型模具里先放入1/2山藥泥。
14、放入一層棗泥。
15、再放入山藥泥壓平。
16、把紅棗花和薄荷葉放在上面即可。
棗泥山藥糕的由來
傳說,在古時候,各國混戰(zhàn),民不聊生,在一次戰(zhàn)斗中,一個弱國的軍隊被打敗了,只好逃到山里面去,打了勝仗的強國軍隊將大山團團圍住,準備把他們困在里面,活活餓死。誰知到過了很長時間,一點動靜都沒有。圍困大山的官兵都以為,弱國的軍隊已經(jīng)都餓死了,放松了戒備。忽然有一天,從山里殺出一支氣勢洶洶的軍隊,兵強馬壯,殺他們個措手不及,這支軍隊就是那支弱國的軍隊。后來才知道,躲進山里,他們找到了一種植物,根莖粗,嚼起來味道很甜,人吃根莖,馬吃藤葉,不但沒有餓死,反而兵強馬壯。困在山里的人們給這種植物起了個名字叫做“山遇”,意思是在缺糧的時候遇到的寶物,后來人們進一步發(fā)現(xiàn)這種植物不但可以像糧食一樣充饑,還可以當作藥材滋補人體,所以改名為山藥。
擴展閱讀
棗泥麻餅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將面粉微波爐高火加熱2分鐘。
2、熟面粉、生面粉和蘇打粉混合過篩。
3、加入豬油、紅糖、蜂蜜。
4、揉成團放一邊。
5、棗煮熟剝皮取肉,和燒熟的赤小豆攪拌機打成泥。
6、打好的棗泥豆沙放入鍋中炒熟。
7、蒸發(fā)水分到圖中狀態(tài)。
8、面團分成10份。
9、包入棗泥豆沙,搟扁,貼上芝麻。
10、烤箱170度20分鐘左右。
棗泥麻餅的一般做法
棗泥麻餅做法一
1、制作面皮:就是活面時里面加油,豬油或素油都可以,也就是酥皮點心的油皮部分。
2、餡還是自己剝的黑棗棗泥,加點素油、細糖和松子(自己做可多放點,香)拌勻備用。
3、在圓面皮,放上餡,收口,再搟平。
4、最后在芝麻堆里打個滾,兩面都沾好芝麻就行了。
5、入烤箱烤180度,25分鐘左右吧,面黃了就可以了。
棗泥麻餅做法二
1、準備好自制棗泥餡,自己吃,紅棗無需去皮。
2、準備好芝麻。
3、植物油加入紅糖。
4、攪拌均勻。
5、篩入自發(fā)粉。
6、和面:加入適量的熱水和成軟軟的面團,醒20分鐘。
7、楸一小塊面團,按扁,將餡料放在中間。
8、用兩手的虎口,慢慢地邊轉(zhuǎn)邊向上推,最后包起來,再輕輕地搓圓。
9、稍沾點水,放到芝麻盆里裹上芝麻。
10、然后邊搓邊按,成為大餅。
11、放入不粘多用烤盤,小火煎制。
12、熟了,裝盤。
棗泥麻餅做法三
1、準備面粉、蜜棗 、精制油 。
2、蜜棗去核,切末。
3、在面粉盆中,加入適量水,攪拌成棉絮狀。
4、直接用手揉面團三光,醒發(fā)20分鐘。過后再揉幾下,再醒10分鐘。
5、醒好面團,搓成長條,分四個劑子。
6、取一個劑子,用搟面杖搟薄成長方形,涂上精制油,均勻撒上蜜棗末。
7、從兩邊往中間卷起,兩頭捏緊。
8、然后從一頭卷起。
9、卷成圓形。
10、撒上黑芝麻,用手壓扁,很快全不做好。
11、不粘鍋熱油,放入坯子,用小火慢慢烙(可以噴少量的水)。
12、烙成兩面金黃色即可出鍋。
棗泥麻餅的由來
棗泥麻餅是漢族傳名點,蘇式糕點。一產(chǎn)于吳中木瀆。代表為乾生元,麻餅以脆硬為主要特色,二產(chǎn)于相城區(qū)湘城鎮(zhèn)。代表為湘城老大房。麻餅以軟糯為主要特色,兩者皆為百年老店。棗泥麻餅是用適量的面粉、飴糖、雞蛋、生油、小蘇打,拌和成團,加入蒸熟搗爛的黑棗泥、熟豬油、松子仁、瓜子仁、糖桂花等,放在150℃~180℃的爐壁內(nèi)烘烤而成。香甜可口,獨具風味。
椰汁糕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材料:椰漿150克,牛奶250克,白砂糖50克,瓊脂5克。
1、瓊脂用清水浸泡15分鐘至軟,撈出瀝干備用。
2、鍋中放入牛奶、椰漿和白砂糖,加熱至糖溶化,加入瓊脂。
3、小火慢慢加熱,一直攪拌,防止沸騰和粘鍋,煮至瓊脂完全溶化。
4、容器中鋪入保鮮膜,將稍稍放涼的液體倒入容器中,放涼后冷藏至凝固。
5、脫模后切掉邊角,切塊裝盤。
椰汁糕的一般做法
椰汁糕做法一
1、東西準備好。
2、魚膠粉和白砂糖混合。
3、100度的開水倒進去攪勻。
4、椰漿加進去攪勻。
5、煉奶加進去攪勻。
6、保鮮膜貼在模具里,如果表面光滑的就不用。然后把混合好的漿倒進模具里,平放。
7、去掉表面泡末。
8、室溫里晾涼后放到冰箱里急凍3小時后拿出來切塊就可以吃了。不可再接觸高溫。直接放在室溫里就可以了。
椰汁糕做法二
1、將魚膠粉加入白砂糖攪拌均勻。
2、500克開水倒入白砂糖里攪拌至溶化。
3、倒入椰漿。
4、加入煉乳攪拌至溶化。
5、去掉表面氣泡。
6、保鮮盒里貼上保鮮膜,再倒入椰漿,冷卻后再放入冰箱冷藏4小時,凝結(jié)后連同保鮮膜一起拿出切塊食用。
椰汁糕做法三
1、取40克糯米粉用白鍋炒熟,也叫糕粉。
2、椰漿加熱至40度左右。糕粉、糯米粉、糖倒入盆中,加入溫熱的椰漿,混合成團。
3、粉團平分為兩半,取一半放在抹油的碟子,大火蒸15分鐘。
4、紅豆沙夾放在兩張保鮮膜中間搟成薄片。
5、煮好的粉團與生粉團混合搓揉成團。
6、將搓揉好的粉團搟成大約3-4MM的薄片,豆沙片覆蓋其上。
7、順式將粉團薄片卷起,放進抹了油的碟子里,大火蒸20分鐘。
8、椰茸平鋪在臺面,椰汁糕蒸好后,立即放在椰茸上,裹上椰茸,放涼切件即可。
椰汁糕的由來
椰子別名奶桃,又叫可可椰子。椰子樹的故鄉(xiāng)在亞洲熱帶地區(qū),它的起源中心地在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亞群島和新西蘭等地??脊艑W家曾在那里的沖積層內(nèi)發(fā)現(xiàn)100萬年以前的椰子化石。大約在距今4000年左右,居住在亞洲東南部海島的人們已經(jīng)馴化并種植椰子樹了。椰子樹的果實是著名的“航海家”,它的不透水的外殼很輕,中果皮是充滿空氣的棕麻般的纖維組織。椰果的這種構(gòu)造對它漂流航行十分有利。千百年來,野生的椰子樹就是依靠這種自然傳播的方式,遍游熱帶沿海島嶼海岸,在那里繁衍子孫。后來又在人類的精心培育下,迅速發(fā)展成為今天大面積種植的椰子樹。
魚糕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取肥肉剁碎備用。
2、魚肉放入攪拌機內(nèi)攪成魚泥。
3、加入蛋白,攪拌均勻,加入蔥姜水攪拌,再加鹽和生粉攪拌上筋。
4、裝入容器內(nèi)抹平,入鍋內(nèi)蒸。
5、蒸3分鐘后刷上蛋黃液,蓋上蓋子繼續(xù)蒸,這樣反復幾次,把蛋黃液刷完,再蒸1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魚糕的一般做法
魚糕做法一
1、剖魚、在魚尾下刀,把魚身剖開,可用布放在魚身上防滑;
2、去脊骨、把魚身分開成兩半后,另一半也從魚尾部下刀,剔下魚脊骨;
3、去胸刺、按住魚胸骨刺的地方,刀緊貼魚肉將魚胸骨刺剔下;
4、去魚皮、可從魚尾,也可從魚身中間切一刀深至魚皮不斷;
5、漂水、去除過魚皮的魚肉,剔下紅色肉部分,放入清水中漂洗下血水;
6、切片、將漂洗過的魚肉切成片;
7、準備兩把刀,將切好的魚片,用排刀法剁成魚茸;
8、魚茸、魚茸要剁的均勻細膩,用手指把魚茸在案板上按下,感覺沒有硬粒后即可。
9、將分好的蛋清打散,倒入剁好的魚茸中,攪拌均勻,并分數(shù)次加入姜水順一個方向攪拌;
10、攪拌均勻成糊狀后,加入蔥白末、淀粉、雞精、白胡椒粉繼續(xù)順一個方向攪拌;
11、待魚茸粘稠時,將豬肥肉倒入魚茸中,加入鹽,再攪拌上勁;
12、準備一碗清水,放點魚茸在碗中,并能漂起浮在水面上時,魚茸就算是攪拌好了;
13、取一蒸籠,一塊干凈溫紗布鋪在蒸籠里,將魚茸倒在蒸籠里;
14、可用水沾在刀面上,抹平魚茸,整形;
15、蒸鍋倒入水開大火,放入修整好形的魚茸蒸籠,蓋上鍋蓋,蒸三十分鐘;
魚糕做法二
1、準備雞蛋四個。
2、蔥包切末,生姜切末用400克開水泡好,豬肥膘肉洗凈剁碎。
3、雞蛋分離蛋清蛋黃,裝在碗中備用。
4、用刀把魚肉剁成泥,里面的筋膜去掉;
5、放入大點的容器中,蛋清打散,放入魚泥中攪拌均勻;
6、分數(shù)次加入姜水攪勻;
7、攪拌成糊狀;
8、魚泥中加入,黃酒,大蔥末,雞精,胡椒粉繼續(xù)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9、加入玉米淀粉,順一個方向攪勻;
10、魚泥很粘稠時,將豬肥膘肉倒入魚泥中,繼續(xù)攪勻;
11、加入鹽攪打上勁;
12、攪拌至魚泥很濃稠,而且攪拌很費力時即可
13、籠屜用濕布鋪好,將一部分魚泥倒在籠屜中,蓋好鍋蓋,大火40分鐘。
魚糕做法三
1、肥膘肉切成小粒。
2、魚蓉加鹽、胡椒粉、輕攪上勁,加肥膘肉粒末、味精、蔥姜蒜水拌勻,倒入雞蛋清,再攪拌上勁。
3、取一平盤,加少許油抹勻,倒入魚蓉整平,上蒸籠12分鐘。
4、取出,抹上蛋黃,再蒸4分鐘,取出,切成長7厘米、厚0.3厘米的片,碼盤,淋芡汁即成。
魚糕的由來
舜帝攜女英、娥皇二妃南巡,過江陵(荊州)一帶時,娥皇困頓成疾,喉嚨腫痛,想要吃魚但又討厭魚刺,于是女英在當?shù)匾粷O民的指導下,融入自己的廚藝,為娥皇制成魚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復。舜帝聞之,大加贊賞。魚糕從此在荊楚一帶廣為流傳。
香橙糕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香橙糕是一道傳統(tǒng)名點,屬于浙菜系。蛋糕般的松軟質(zhì)感,顏色誘人。
做香橙糕主要用到的調(diào)料就是黃油100克、低筋面粉100克、高筋面粉20克、橙子1個、朗姆酒2大匙、橙汁2大匙 ,沒有特別要注意的。
香橙糕的一般做法
原料:蛋清3個、蛋黃4個、細砂糖80-100克。
調(diào)料:黃油100克、低筋面粉100克、高筋面粉20克、橙子1個、朗姆酒2大匙、橙汁2大匙。
步驟:
1、橙子洗凈外皮,去皮,放到開水里浸泡10-15分鐘左右。
2、把橙子再切成1-2CM左右長度的細絲。
3、黃油切小丁放到容器里,加熱將其融化成液體。
4、橙汁和郎姆酒加到融化的黃油中,待黃油稍涼一會,再將蛋黃一一加入,攪拌均勻。
5、低粉和高粉混合均勻,過篩加入到黃油蛋黃中,用橡皮刮刀拌勻成蛋黃糊。
6、將切好的橙皮絲加入到蛋黃糊中,拌勻。
7、細砂糖分3次加入到蛋清中,用電動打蛋器將蛋清打發(fā)到硬性發(fā)泡。
8、取1/3蛋白加入到蛋黃糊中,用橡皮刮刀拌勻。
9、將5再反倒入剩余的蛋白糊里,拌勻即成蛋糕糊; 蛋糕模內(nèi)壁抹上一層黃油,再撒上一層高筋面粉。
10、將蛋糕模翻過來,用手輕拍底部將多余的面粉抖落掉; 蛋糕糊倒入到模子中,在桌面上磕幾下。
11、烤箱預熱165度,烤箱中下層35-38分鐘左右。
香橙糕的由來
香橙糕是一道傳統(tǒng)名點,屬于浙菜系。浙江菜,簡稱浙菜,是中國傳統(tǒng)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產(chǎn)豐富佳肴美,故諺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浙江省位于我國東海之濱,北部水道成網(wǎng),素有魚米之鄉(xiāng)之稱。西南丘陵起伏,盛產(chǎn)山珍野味。東部沿海漁場密布,水產(chǎn)資源豐富,有經(jīng)濟魚類和貝殼水產(chǎn)品500余種,總產(chǎn)值居全國之首,物產(chǎn)豐富,佳肴自美,特色獨具,有口皆碑。
浙菜基于以上四大流派,就整體而言,有比較明顯的特色風格,又具有共同的四個特點:選料講究,烹飪獨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細。浙菜以烹調(diào)技法豐富多彩聞名于國內(nèi)外,其中以炒、炸、燴、熘、蒸、燒6類為擅長。“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浙菜常用的烹調(diào)方法有三十余類,因料施技,注重主配料味的配合,口味富有變化。其所擅長的六種技法各有千秋。
蘿卜糕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蘿卜洗干凈去皮擦絲。
2、將蘿卜絲下鍋煮軟出水備用。
3、將臘肉、臘腸、香菇切碎,蝦米泡發(fā)切碎。
4、燒熱鍋下臘肉、臘腸煸炒至出油,后放蝦米炒香,最后下香菇翻炒幾下備用。
5、煮好的蘿卜絲稍晾一會兒后,將所有主輔料放進盆中攪拌均勻。
6、將糕盤刷上一層薄薄食用油,倒入攪拌好的食材,用鍋鏟將表面抹平。
7、上鍋蒸制。
8、蒸好后晾涼,放砧板切片約1厘米厚。
9、一盤糕體不可能一次吃完,取當餐所需量,燒熱鍋下油下切好的蘿卜糕,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10、裝盤即可食用。
蘿卜糕的一般做法
蘿卜糕做法一
1、將材料與所有調(diào)味料及材料B中350㏄的水攪拌均勻成粉漿備用。
2、臘肉切成小粒與蝦米一起以滾水汆燙一下,即撈起瀝干水分備用。
3、鍋,放入材料B另外500cc的水、蘿卜絲、及作法2的臘肉、蝦米,煮至沸騰后倒入做法1的粉漿攪拌均勻,使其煳化即可。
4、取一大方碗,再碗內(nèi)抹上少許沙拉油以防止沾黏,再將做法3的材料倒入碗中,以大火蒸約1小時,取出待稍涼時,放入冰箱冷藏約一小時,最后取出將其從碗中扣出即可。
蘿卜糕做法二
1、粘米粉和玉米淀粉用水開成粘稠的粉漿,備用瑤柱用水浸泡后用手撕成絲,臘肉和蝦米切成小小的細丁。
2、蘿卜去皮刨成細絲(如果刨的過程中蘿卜出水,可用蘿卜水開粉漿,蘿卜水是好東西,做到物盡其用!)。
3、用一點油炒香瑤柱絲、蝦米粒、臘肉粒,盛起備用。
4、蘿卜加糖稍微煮熟,關火。
5、粉漿分4~5次加入,每加入一次攪拌均勻后再加入第二次。
6、把炒好的瑤柱、蝦米、臘肉放到蘿卜糊里,加入鹽、白胡椒粉、雞粉、油,攪拌均勻,盛入蒸碗內(nèi)。
7、放入上汽的蒸鍋,蒸45分鐘,起鍋后放入蔥花或香菜。
蘿卜糕做法三
1、蘿卜擦絲,加鹽腌制半小時,擠出水分,將粘米粉加入擠出的蘿卜水中。(1000g蘿卜擠完后剩余約450g,水分550g,恰好用做和米粉的水)。
2、加入蘿卜拌勻,洋蔥切塊,入油鍋炸制洋蔥酥,撈出。鍋中留底油,加入青蒜熗鍋,加入浸泡過夜瀝干的蝦米,香菇翻炒片刻,加入提前用生抽、胡椒粉、少許糖腌制的五花肉爆炒約5分鐘,趁熱把大部分直接倒入蘿卜米粉漿中,記住,要留少許最后點綴表面使用。根絕口味再加入適量鹽、糖、洋蔥酥,拌勻,倒入鋪了層布的容器中。
3、蒸鍋中加入水,開鍋后放入蒸屜上,大火1個半小時,放涼后倒扣脫模即可。
4、可直接吃,也可入冰箱稍稍冷藏后,便于切塊,煎制。配以醋油香蔥蘸食。
蘿卜糕的由來
菜頭糕是蘿卜糕的俗名,取其好彩頭之意,是以黏米粉、蘿卜絲為主料的蒸糕。將黏米浸洗磨漿壓平,蘿卜刨絲煮熟,再把以上兩種原料混成糊狀,加入佐料等拌勻蒸熟。家庭多在春節(jié)制作,茶樓則長年供應。蘿卜糕一般在平鍋里用油煎幾分鐘,則香甜好食;而碗仔蘿卜糕可熱食,無須煎制。再加了一小小點的澄粉,吃起來香香的。
拔絲山藥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材料:山藥、綿白糖。輔料:生粉、植物油。
2、山藥去皮切滾刀塊。(最好帶一次性手套,防止粘液刺激皮膚過敏)。
3、用清水泡洗山藥塊,瀝干水分。
4、拍上少許生粉。
5、鍋置火上加適量油燒至7成熱,逐一下入山藥塊。
6、炸至脆硬時撈起瀝油。(喜歡面口的可復炸至金黃色撈出)。
7、盤內(nèi)抹少油防粘。
8、另起鍋加入植物油、綿白糖,比例為1:3。
9、小火不停的攪動。
10、待糖溶解,繼續(xù)攪拌。
11、待糖漿變稀,色澤淡黃。(千萬不能溫度高了,就功虧一簣了糖就會變苦成焦糖了)甜甜蜜蜜。
12、迅速放入炸好的山藥塊。
13、關火翻炒均勻即可。
拔絲山藥的一般做法
1、準備原料。
2、山藥削皮切塊。
3、撒玉米淀粉拌勻。
4、油熱后炸山藥。
5、炸至山藥表面略微起泡。
6、撈出。
7、炒鍋放1茶匙油,潤一下鍋底,放入白糖小火炒制。
8、用勺子背兒貼著鍋底攪拌,防止炒糊。
9、等到白糖炒至顏色發(fā)紅,即可倒入山藥。
10、放入芝麻。
11、攪拌均勻,趁熱食用。
拔絲山藥的做法二
1、材料:山藥
2、山藥洗凈去皮切塊。
3、加少許淀粉。
4、鍋中加入油燒熱后放入山藥。
5、鍋中放冰糖及適量水。
6、小火將冰糖慢慢融化,至起泡泡。
7、最后把山藥放進去翻炒上糖就可以。
8、最后的成品。
拔絲山藥的做法三
1、山藥刮去皮切滾刀塊;冰糖碾碎成面兒;菜肋中涂上少許抽。
2、勺內(nèi)注入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山藥至金黃皮脆里熟,倒入漏勺內(nèi)。勺內(nèi)留油少許,放入冰糖面和和一調(diào)匙清水,加桂花鹵熬糖。
3、待糖汁表面的大氣泡變小,糖以開始變微微有點淺紅色時,馬上將炸過的山藥倒入勺中攪動,用糖汁將山藥包均,倒入涂油的盤中,迅速上席即可。另上涼開水一小碗。
4、鍋內(nèi)留油少許,放入冰糖面和和一調(diào)匙清水,加桂花鹵熬糖,待糖汁表面的大氣泡變小,糖以開始變微微有點淺紅色時,馬上將炸過的山藥倒入勺中攪動,用糖汁將山藥包均,倒入涂油的盤中,迅速上席即可。上菜時外帶一碗涼開水用筷子蘸水食用。
拔絲山藥的由來
山藥又名薯蕷,原名薯豫。屬薯蕷科,為多年生植物,在我國食用的歷史有3000多年。據(jù)《本草綱目》載:因避唐代宗名“豫”諱。改薯蕷為薯藥。宋朝,宋英宗名“曙”故又改薯藥為山藥,才有了現(xiàn)在的山藥之名。受李時珍的影響,這種說法流傳很廣。其實山藥的名稱由來已久,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中指出:“薯蕷生于山者,名為山藥,秦楚之間名玉延?!笔硎毢蜕剿巸蓚€名稱在歷史上是長期并存的。
藍莓山藥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山藥洗凈表面浮土去皮,切成長短相似條狀。
2、放入鍋中大火10-15分鐘蒸熟。
3、取出過涼水至冷卻。
4、山藥碼入盤中形成井字格。
5、藍莓醬略加些水稀釋,淋在山藥條上即可食用。
藍莓山藥的一般做法
藍莓山藥做法一
1、準備所需材料。
2、將山藥去皮洗凈放入清水中泡浸,再倒入少許白醋泡15分鐘。
3、將泡好后的山藥放入蒸鍋內(nèi)。
4、開大火蒸至山藥熟透。
5、最后取出趁熱淋上藍莓果醬即可食用。
藍莓山藥做法二
1、刮去山藥的外皮,切塊放入微波爐專業(yè)蒸籠,高火10分鐘直到山藥變軟。
2、山藥蒸好后,稍微冷卻一下。放在案板上,先用刀按壓碎。
3、再放入碗中用勺子壓成更細膩的泥狀,不要有結(jié)塊。
4、在山藥泥中加入鹽和淡奶油充分攪勻。
5、將山藥泥放入裱花袋種,放入冰箱備用。
6、小鍋中倒入清水,加入藍莓果醬和冰糖。
7、用大火煮開后,轉(zhuǎn)成小火繼續(xù)熬制,直到藍莓醬和清水,變得粘稠。
8、加入蜂蜜攪拌均勻。
9、將山藥泥擠入杯中,淋上藍莓醬即可。
藍莓山藥做法三
1、將山藥沖去外層的土,帶上廚房用膠皮手套,用刮刀刮去山藥的外皮。然后用水清洗干凈。山藥肉上有一層白色透明的黏液,如果沾到皮膚上會非常癢。因此,在削山藥和洗山藥時,一定記得帶上廚房橡膠手套。山藥蒸熟之后,就不用擔心啦。
2、蒸鍋中倒入水,大火煮開后,放入切成段的山藥,用大火蒸20分鐘,直到山藥變軟。山藥的品種各地會有不同,在購買時,記得問下超市的工作人員,或者菜市場的商販,哪種是口感綿軟的山藥。有一種山藥的口感是脆脆的,不太適合做這道菜。
3、小鍋中倒入清水,加入藍莓果醬和冰糖,用大火煮開后,轉(zhuǎn)成小火繼續(xù)熬制,直到藍莓醬和清水,變得粘稠,倒出冷卻。藍莓果醬加水稀釋,并加入冰糖或蜂蜜熬制之后,口味會更好。不太建議直接用藍莓果醬淋在上面。顏色太暗,而且過于粘稠,會形成黑黑的一堆,不太好看。
4、山藥蒸好后,用筷子戳一下,如果中間沒有硬芯,能輕松穿透即可拿出,稍微冷卻一下。趁著山藥溫熱的時候,放在案板上,先用刀按壓碎,再放入碗中用勺子壓成更細膩的泥狀,不要有結(jié)塊。
5、在山藥泥中加入鹽和淡奶油充分攪勻。將裱花嘴放入裱花袋中,再將山藥泥放入,然后擠入杯中。最后,淋上藍莓醬即可。
藍莓山藥的由來
山藥又名薯蕷,原名薯豫。屬薯蕷科,為多年生植物,在我國食用的歷史有3000多年。據(jù)《本草綱目》載:因避唐代宗名“豫”諱。改薯蕷為薯藥。宋朝,宋英宗名“曙”故又改薯藥為山藥,才有了現(xiàn)在的山藥之名。受李時珍的影響,這種說法流傳很廣。其實山藥的名稱由來已久,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中指出:“薯蕷生于山者,名為山藥,秦楚之間名玉延。”薯蕷和山藥兩個名稱在歷史上是長期并存的。
蜜汁山藥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先將山藥洗凈去皮,切成兩寸長、三分厚的條,入開水鍋焯1分鐘左右,撈出整齊碼放在盤內(nèi),并將泡好的枸杞均勻的撒在碼好的山藥上。
2、炒鍋中加水,放入冰糖,小火燒之使冰糖完全融化,然后倒入蜂蜜,熬至開鍋冒泡即可出鍋,將蜜汁均勻地澆在山藥上即可。
蜜汁山藥的一般做法
蜜汁山藥做法一
1、枸杞放水中清洗浸泡一會。
2、山藥去皮,切成條放入清水中。
3、鍋內(nèi)放適量清水,燒開后放入山藥,焯3分鐘撈出。
4、鍋內(nèi)放適量油,放入山藥炒一下,盛出。
5、鍋內(nèi)放適量白糖,小火炒一會,炒至白糖融化冒小泡,拉出絲。
6、放入山藥條,翻炒幾下。
7、放入泡好的枸杞。
8、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蜜汁山藥做法二
1、菜山藥,就是脆脆的那種,一般是炒起來吃的,燉的話也很難軟糯。
2、再把山藥切成1CM左右的方條。
3、鍋里水燒開,放入山藥焯兩分鐘關火。
4、把山藥撈起來過涼開水。
5、然后碼在盤子上澆入桂花蜂蜜,這是我外公家自己取的土蜂蜜,然后配上我自己采的桂花,釀制幾個月就成了桂花香濃郁的桂花蜜了。
6、澆上蜂蜜以后放十分鐘左右就可以食用了。
蜜汁山藥做法三
1、把山藥去皮切段,然后浸泡在淡鹽水里片刻備用。
2、鍋中放適量清水,再放入一大湯匙麥芽糖攪勻融化。
3、然后倒入三分之二的白紗糖攪勻。
4、在炒糖時勺子要朝一個方向攪動。
5、待糖漿變得粘稠時倒入控凈水份的山藥段炒勻。
6、炒勻后把山藥和糖汁倒入高壓鍋里。
7、山藥倒入高壓鍋后撒入剩余三分之一的砂糖,使糖覆蓋在山藥上。
8、然后蓋好高壓鍋的蓋子打開電源,視山藥塊的大小來設定高壓的時間。
9、山藥壓好后關掉電源令其自然降溫,當高壓閥自動回落后打開蓋子。
10、揀出山藥碼盤,
11、把糖汁再次倒回炒鍋中熬至粘稠撒入青紅絲攪勻。
12、把炒好的糖汁澆在山藥上即告完成,冷熱食用均可。
蜜汁山藥的由來
古時候,焦作一帶有一個小國,叫野王國,野王國很小,常被一些大國欺負。 一年冬天,一個大國派軍隊入侵野王國,野王國的將士們雖然拼死奮戰(zhàn),但最終因軍力不足戰(zhàn)敗了,打了敗仗的軍隊在敵人的追趕下逃進了深山,恰巧下起了大雪,大國的軍隊覺得山中峰高溝深,易守難攻,便不再追趕,只是封鎖了所有的出山道路,想將野王國的軍困死在山中。
大雪紛飛,逃進深山的將士們饑寒交迫,許多人已經(jīng)奄奄一息。絕望之際,一位士兵抱著幾根樹根樣的東西跑來,說是在地里挖的,甜的,能吃。將士們一聽說有東西可以吃,便立刻和那位士兵一起去挖那種植物的根莖。那種植物漫山遍野都是,士兵們刀劍并用,很快就挖了一大隊堆。大家飽餐后,感覺體力大增,傷兵的傷也痊愈了,就連吃那種植物的藤蔓和葉枝的馬也強壯無比。
此刻,將軍一聲令下,士兵們?nèi)缑突⒁话銢_出山林,奪回了失地,保住了國家。 后來,將士們?yōu)榧o念這種植物,給它取名“山遇”,意思是絕望時在山中遇到的東西。隨著更多人使用這種植物,人們發(fā)現(xiàn)它具有治病健身的效果,遂將“山遇”改名為“山藥”。
牛奶椰汁糕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先調(diào)好鮮奶。60g奶粉大約5茶匙,加入300ml的開水沖調(diào)。
2、鮮奶入鍋煮,加入200ml椰漿再加200ml水。
3、加入白砂糖約5、6茶匙,喜甜可多加,攪拌至糖融化。
4、最后放20g魚膠粉,不停攪拌至完全融化。
5、熄火,待涼了之后倒入容器,放進冰箱約4、5小時。
牛奶椰汁糕的一般做法
牛奶椰汁糕做法一
1、首先把吉利丁粉倒出,加入些許涼白開軟化,然后再隔水融化吉利丁粉成為液體。
2、將牛奶裝入較大的容器里,依次加入淡奶油,椰漿白糖,進行攪拌!
3、入鍋,隔水攪拌至糖化,直至混合椰奶達到大概50度,我是直接把手指來試溫度,手指放下去溫溫地就好了。
4、把液狀的吉利丁倒入混合椰奶里進行攪拌均勻。
5、放涼一些后,首先拿一個干凈的玻璃容器,底部墊好保鮮膜,倒入椰奶混合物,蓋上蓋子,放冰箱冷藏5小時即可。
6、將凍好的椰汁糕取出,拉出整個保鮮膜用小刀切出自己喜歡的形狀倒出一些椰絲放在一個碗里,椰汁糕在里面打幾個滾便可以吃啦!
牛奶椰汁糕做法二
1、首先,準備好材料有這些:400ml高達牌椰漿,100ml純牛奶,羅撥臣魚膠粉,太古冰糖。
2、200ml滾水+100g冰糖=攪拌成糖水,放一邊涼(注意:大概8匙羹冰糖,最好先把冰糖打碎)。
3、100ml滾水+75g魚膠粉=一直不停地攪拌放涼(注意:大概5匙羹魚膠粉)。
4、把魚膠粉水倒入400ml椰漿,不停地攪拌,接著倒入放涼的糖水,攪拌互溶。
5、把100ml純牛奶慢慢倒入攪拌(注意:純牛奶不能加熱,所以要最后才倒進去)。
6、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冰凍室,不急,冰一晚上即可。(注意:倒入的盤子不能太大,25cm寬即可)。
牛奶椰汁糕做法三
1、材料稱量備用。
2、100g牛奶和玉米淀粉拌勻備用。
3、全部材料:牛奶、淡奶油、椰漿、糖放入小鍋中用慢加熱,不停攪拌,防止糊底。
4、小鍋四周冒小泡時(記得不用滾開喔)緩緩將2倒入鍋,并不斷攪拌(只能同一方向攪拌)。
5、鍋內(nèi)液體慢慢變稠,此時可以移開迅速倒入模具。
6、待涼後放冰箱冷藏1小時再取出切塊滾椰蓉。
牛奶椰汁糕的由來
牛奶椰汁糕,式樣廣泛,可以與各種美味佳肴相佐,可以在閑暇時獨自品味,也是過年也少不了滋潤的甜品。做一道濃郁的凍椰汁糕,加入喜慶的顏色更加有節(jié)日氣氛。
清炒山藥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山藥用火燎掉須根,用工具打去表皮,洗凈切成梯形寸段,焯水30秒撈出投涼,切成菱形片,焯水30秒撈出投涼備用。
2、水發(fā)木耳摘洗干凈,撕成小塊,焯水1分鐘撈出投涼備用。
3、蔥姜切絲備用。
4、坐鍋加植物油燒熱,下蔥姜絲爆香,倒入蠔油山藥和木耳,烹入料酒,撒上精鹽翻炒均勻,勾薄芡,放味精,淋明油出鍋裝盤。
清炒山藥的一般做法
清炒山藥的做法一
1、山藥去皮后,切薄片,然后放水中浸泡10分鐘。
2、再撈起瀝水。
3、胡蘿卜、香蔥處理好待用。
4、炒鍋放油,油溫后把胡蘿卜放入爆香。
5、加入山藥片,大火翻炒片刻。
6、加入半碗清水。
7、加蓋燜煮至熟。
8、加入鹽炒勻。
9、最后加入蔥段炒至斷生即可。
清炒山藥的做法二
1、山藥去皮青椒洗凈備用。
2、山藥切段。
3、青椒切小塊,山藥切片。
4、鍋燒熱倒入油。
5、油熱后放入山藥。
6、因為山藥很面炒的過程當中容易粘鍋,可以加入少量的清水慢慢炒。
7、當炒的山藥很滑時放入青椒。
8、青椒斷生后就入鹽。
清炒山藥的做法三
1、戴手套給山藥去皮,斜切成段,再把段豎切成菱形片,放入水中洗掉粘液,胡蘿卜也這樣切,菜心也切段。
2、鍋中燒開水,下入山藥和胡蘿卜燙至水再次開起,撈出,菜心燙一下馬上撈出。
3、重新起鍋下少許油,下燙好的蔬菜加1/2小匙鹽大火快速炒勻出鍋即可。
清炒山藥的由來
古時候,焦作一帶有一個小國,叫野王國,野王國很小,常被一些大國欺負。 一年冬天,一個大國派軍隊入侵野王國,野王國的將士們雖然拼死奮戰(zhàn),但最終因軍力不足戰(zhàn)敗了,打了敗仗的軍隊在敵人的追趕下逃進了深山,恰巧下起了大雪,大國的軍隊覺得山中峰高溝深,易守難攻,便不再追趕,只是封鎖了所有的出山道路,想將野王國的軍困死在山中。
大雪紛飛,逃進深山的將士們饑寒交迫,許多人已經(jīng)奄奄一息。絕望之際,一位士兵抱著幾根樹根樣的東西跑來,說是在地里挖的,甜的,能吃。將士們一聽說有東西可以吃,便立刻和那位士兵一起去挖那種植物的根莖。那種植物漫山遍野都是,士兵們刀劍并用,很快就挖了一大隊堆。大家飽餐后,感覺體力大增,傷兵的傷也痊愈了,就連吃那種植物的藤蔓和葉枝的馬也強壯無比。
此刻,將軍一聲令下,士兵們?nèi)缑突⒁话銢_出山林,奪回了失地,保住了國家。 后來,將士們?yōu)榧o念這種植物,給它取名山遇,意思是絕望時在山中遇到的東西。隨著更多人使用這種植物,人們發(fā)現(xiàn)它具有治病健身的效果,遂將山遇改名為山藥。
山藥龍骨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山藥去皮切塊,泡在鹽水中備用。
2、湯鍋內(nèi)燒開水,下排骨飛水備用。
3、將所有材料加足量的清水轉(zhuǎn)入鍋內(nèi),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煲40分鐘。
4、出鍋前加食鹽調(diào)味,撒入蔥花即可。
山藥龍骨湯的一般做法
山藥龍骨湯做法一
1、準備材料。
2、山藥削皮洗凈,龍骨洗凈過一遍溫開水,洗去血水,備好姜。
3、洗凈的龍骨放入鍋中,加水,大火壓15分鐘。
4、山藥洗凈切小段,泡鹽水防止氧化變黑。
5、壓好的龍骨湯,加入適量開水。
6、水開后倒入山藥,煮開。
7、下姜絲,大火煮飯開后轉(zhuǎn)中小火慢熬20分鐘。
8、煮至山藥軟爛,下適量鹽提味即可。
9、吃的時候下點香菜,聞起來更香。
山藥龍骨湯做法二
1、把所有材料準備好。
2、山藥去皮,切成塊。
3、玉米洗干凈,切成塊。
4、紅蘿卜削去外皮,切成塊。
5、豬龍骨洗干凈并焯水。
6、用清水沖洗干凈后瀝干水份。
7、鍋中注適量清水,放入所有材料。
8、大火燒開上氣后轉(zhuǎn)中小火煮15分鐘。
9、消氣后按個人口味加入小許鹽調(diào)味即可開吃。
山藥龍骨湯做法三
1、準備材料。
2、山藥削皮洗凈,龍骨洗凈過一遍溫開水,洗去血水,備好姜。
3、洗凈的龍骨放入鍋中,加水,大火壓15分鐘。
4、山藥洗凈切小段,泡鹽水防止氧化變黑。
5、壓好的龍骨湯,加入適量開水。
6、水開后倒入山藥,煮開。
7、下姜絲,大火煮飯開后轉(zhuǎn)中小火慢熬20分鐘。
8、煮至山藥軟爛,下適量鹽提味即可。
9、吃的時候下點香菜,聞起來更香。
山藥龍骨湯的由來
山藥又名薯蕷,原名薯豫。屬薯蕷科,為多年生植物,在我國食用的歷史有3000多年。據(jù)《本草綱目》載:因避唐代宗名“豫”諱。改薯蕷為薯藥。宋朝,宋英宗名“曙”故又改薯藥為山藥,才有了現(xiàn)在的山藥之名。受李時珍的影響,這種說法流傳很廣。其實山藥的名稱由來已久,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中指出:“薯蕷生于山者,名為山藥,秦楚之間名玉延。”薯蕷和山藥兩個名稱在歷史上是長期并存的。山藥具有滋養(yǎng)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棗泥山藥糕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shengjiangyangshengshenmeshihouchihao/">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