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背養(yǎng)成記 保養(yǎng)6部曲讓你自信秀美背
養(yǎng)生開背適合人群。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養(yǎng)生保健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美背養(yǎng)成記 保養(yǎng)6部曲讓你自信秀美背》,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背部保養(yǎng)6步走
背部清潔
建議大家洗澡順序盡量“由上往下”,洗臉、洗頭再洗身體,如此一來便能防止較油膩的護發(fā)產品堵塞身體毛孔。還有選擇添加有茶樹、薄荷或者其他抑菌成分的沐浴產品來清潔皮膚,可以幫助改善背上長痘的情況。不過也要注意產品洗凈力,如果洗完澡身體仍油油滑滑的,就代表洗凈力度不夠。
每周去角質
背部肌膚分部許多皮脂線,再加上與衣服的摩擦,容易造成皮脂分泌過多,造成毛孔堵塞,最后形成痘痘等,所以,每周去角質,可讓背部肌膚更白嫩光滑。
身體乳要分區(qū)
后背油脂分泌旺盛,但小腿或者腳容易干燒,因此身體保養(yǎng)也要有分區(qū)概念,后背等油脂分泌旺盛的要選擇輕質地的乳液才不會造成負擔,保持背部的干爽。雖然保持背部干燥很重要,不過保濕也要做好,才能保持身體健康油分避免干癢情況出現(xiàn)。
去痘印、色斑
背部肌膚是全身角質層最厚的地方,所以,背部的代謝能力也相對較弱,容易形成粉刺、痘痘,并形成色斑,大家不妨使用深層潔膚膜來清除污垢,減少粉刺和痘痘,最后,再用收縮水收縮毛孔。
背部防曬
背部防曬也是要選擇質地水潤或者強調無油的才會造成負擔,而且要注意使用量還有及時補。
睡前背部伸展運動
經(jīng)過一天緊張的工作之后背部肌肉已經(jīng)疲憊不堪了,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進行一些伸展運動讓背部肌肉及時放松。每天利用睡前10分鐘做背部伸展動作,不但能讓背部不再緊繃,也能順道增加背部肌肉的緊實度。
yS630.Com相關推薦
開背原理:督脈者,起于下極之輸,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背部的經(jīng)脈主要有督脈,足太陽膀胱經(jīng),刺激諸經(jīng)能使人體陰陽平衡、益氣養(yǎng)血,調節(jié)腦細胞及內分泌系統(tǒng),緩解背項強痛、腰痛、疲勞等。開背特點:身體精油配合推拿、點穴、撥筋手法,使堆積在表皮的毒素排出;結合刮痧、走罐,使體內殘留的乳酸、毒素,通過大小便,淋巴液排出,達到深層的清瘀散結排毒的作用。在享受整個背部舒緩放松的同時,達到疏風散寒、溫通經(jīng)絡、調節(jié)氣血、血液循環(huán)順暢、細胞活化、痙攣的肌肉恢復正常、消除疲勞、通便、養(yǎng)顏,三焦陰陽平衡,身體皮膚滋潤的目的。適宜人群:肩頸僵硬,腰酸背痛,精神焦慮,工作壓力大,長期坐辦公室,肝腎疾病,腸胃消化功能不好,便秘,面色差等人群。開背確實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能夠祛風排毒,促進血液循環(huán),不過如果開背用力過大,力度太大會傷害到皮下組織,對皮膚也不好,這時候不僅得不到很好的緩解,反而會導致各種疼痛發(fā)生。盡量的避免過度或者過量的開背,以免造成不良影響傷害皮膚。所以開背并不完全能使背變薄。
生活中,很多人平時都有背疼的現(xiàn)象,引起背疼的原因有很多種,關節(jié)炎,缺鈣或者是受涼,強直性的脊柱炎等都是會引起背疼的,想要確診是哪種原因引起的背疼,最好是去醫(yī)院檢查一下,必要的時候做心電圖或者是微量元素的檢查,根據(jù)檢查的結果,確診之后針對性的治療。
一般,初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主要有:
(1)初期一般會出現(xiàn)腰痛、腰僵3個月以上的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經(jīng)休息不能緩解。
(2)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還包括單側或雙側坐骨神經(jīng)痛,無明顯外傷史、扭傷史。
(3)反復發(fā)作的膝關節(jié)或踝關節(jié)腫痛,關節(jié)積液,無明顯外傷史、感染史也是初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
(4)反復發(fā)作的跟骨結節(jié)腫痛或足跟痛同樣是初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之一。
(5)反復發(fā)作的虹膜炎或無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無外傷史的胸部疼痛及束帶感,胸廓活動受限。
(7)初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還表現(xiàn)在脊柱疼痛、僵硬感、甚至活動功能受限,無明顯外傷史、扭傷史。
(8)雙側臀部及髖關節(jié)疼痛,無明顯外傷史及勞損史。
(9)突然發(fā)生的脊柱及四肢大關節(jié)疼痛、腫脹、活動功能障礙。
中晚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主要有以下表現(xiàn):
1、中晚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表現(xiàn)首先是會出現(xiàn)骶髂關節(jié)炎,其臨床癥狀特點可表現(xiàn)為腰部或腰骶部的疼痛,伴有僵硬感,呈間歇性和反復發(fā)作,癥狀持續(xù)時間或間歇時間不等。檢查可出現(xiàn)骶髂關節(jié)的壓痛和叩擊痛,骨盆分離試驗和擠壓試驗陽性。
2、腰椎病變也是中晚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表現(xiàn),特點是:腰背疼,腰部前屈、后挺、側彎和轉動均可受限,雙手觸地距離明顯增大,晚期病變腰椎正常的生理彎度消失呈平板狀,由于椎旁肌痙攣而呈腰椎正中凹陷兩側條狀隆起,觸之僵硬,也可出現(xiàn)腰肌萎縮。
3、胸椎病變:背痛、前胸和協(xié)肋疼痛,胸廓擴張受限,病人可出現(xiàn)腹式呼吸和呼吸差小于2.5厘米,肺功能可表現(xiàn)為限制性通氣障礙。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晚期可出現(xiàn)胸椎前屈而呈駝背畸形。這也是中晚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表現(xiàn)。
4、頸椎病變同樣是中晚期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表現(xiàn),其特點是:頸椎疼痛,并可向頭后及上肢放射,頸部強直和活動受限,低頭、仰頭、轉動的功能受限,回頭時須連同身體一起轉動,這就是受頸部的強直所致。檢查可發(fā)現(xiàn)患者的頜柄距離增大,嚴重的可呈頭部和背部的重度前屈畸形,患者不能平視前方,僅能看到自己腳面。強直性脊柱炎晚期,脊柱各個關節(jié)均已強直固定,在X線片上脊柱呈竹節(jié)樣變,這時疼痛已不明顯,而活動困難和關節(jié)的僵硬則為病人的主要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零碎、輕微的運動照樣能達到明顯的健身之效。如果結合生活中的種種動作去進行各種健身鍛煉,既節(jié)省時間,又避免了激烈運動帶來的萬一傷害。
早晨一醒來,先揉揉眼,搓搓臉,向后手梳頭發(fā),這就是一種很好的頭部按摩。它能使面部的皮膚紅潤,頭發(fā)黑亮。然后將雙臂從肩上伸出來,向后振振臂,向后仰仰頭。讓頭部的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胸腔多吸進一些氧氣。躺在被窩里伸個懶腰或把腹部往上挺幾挺,有利于增強腹部肌肉的彈性。還可翻身趴起來,像貓兒長身 那樣用力拱拱腰,使腰背和四肢的肌肉盡量伸展一下,這便是一套很好的腰背健身操。
生活中上下樓更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鍛煉,上樓兼有走和跳的兩方面力量,不僅使髖關節(jié)的活動度增大,下肢肌肉得到鍛煉,而且能使全身的肌肉增強活動,能量消耗加大。經(jīng)常上下走樓梯,能鍛煉心臟,會使身體消瘦而變得苗條。
有些生活小事,也可鍛煉身體,如在晾曬衣服時,若能將手臂伸直、腳跟抬起,腰背部的肌肉便得到伸展和鍛煉;拖擦地板時,不斷變換姿勢,將拖把從身體兩側互相交換,這樣便使身體兩側的肌肉同時得到鍛煉,兩側肌肉便得到勻稱地發(fā)展。
晚上臨睡前,還可在床鋪上做些仰臥起坐、俯臥撐,或進行四肢、腰背、腹部的按摩,還可搓搓腳心,以降虛火,補腎明目,減輕一天工作的疲勞。總之,舉手投足皆能健身。
足?。鹤阍〉淖饔貌粏问鞘谷硭沙诜潘?,它還能促進微循環(huán),使粗糙的腳后跟和角質化的皮膚部位變軟,從而易于清除。對于比較容易長腳墊和角質硬化嚴重的部位,需要使用去角質的工具,在死皮泡軟后去除。腳背等細嫩的部位要用去角質霜去死皮,平均每半個月做1次保養(yǎng)。去除腳之后需要使用專門的護足霜進行保養(yǎng),這樣才算達到基本的精致程度。
涂指甲油
如果你選擇為趾甲變化一些色彩,首先要先涂一層護甲油,它的功效就像隔離霜一樣,防止有色指甲油的有害成分深入到趾甲內部,并能讓趾甲更加平坦,好上色。涂甲油時一定要用腳趾分隔器或棉花將腳趾分開,這樣就不會將涂好的甲油弄污,最后要上一層透明甲油,這樣你的甲油保持光亮的效果是不涂的1倍。還有,甲油不要全涂滿整個趾甲,在趾甲的上、左、右各留一個小小的邊,涂出來的趾甲會更加精致。
足部保養(yǎng)注意事項:如果你的足部發(fā)涼:要穿保暖性的襪子。不要使用熱水瓶、熱水袋或電熱毯,否則在你未察覺之前,它們可能會燙傷你的足部。
如果你的腳干燥,脫屑:可以用一下加濕器。但是不要將加濕器放于腳趾之間,否則濕氣過大會引起感染。
如果你的足部大量出汗:可以穿純棉織的襪子。這些襪子能夠吸汗并減少摩擦。
如果你的足部喪失某些感覺功能:不要打赤腳,否則當腳受傷時,你還毫無知覺。如果你準備去游泳或涉水,應穿防水鞋。
最后值得注意的就是盡量少穿尖頭鞋和高跟鞋,穿那種鞋走路時,人體的重心會向前傾斜,使足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時間長了,足部皮膚容易破損或長水皰,還會產生拇指外翻,甚至影響全身健康。
中醫(yī)養(yǎng)生家指出:背、脊、腋、腹是人體重要的保健特區(qū)。加強這些部位的保健,可以促進血脈流暢,調節(jié)氣息,滋養(yǎng)全身器官,是強健體魄、祛病延年的有效保健手段。特別是夫妻間睡前保健,操作更簡單,效果明顯,輕輕松松達到健身的目的。
推背:一方俯臥于床上,不枕枕頭,頭側向一方,上肢放松。另一方立于床邊,面向俯者頭部,雙腿拉開小弓字步,雙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與背部貼緊),然后將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適中,向前推出,使背部皮膚肌肉在瞬間隨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再令俯者將頭倒向另一方,仍按上法推10次左右。然后,操作方右手握拳,用腕力捶背,力量適中,自上而下捶打數(shù)遍,即可停止?,F(xiàn)代醫(yī)學證實,人的背部皮下蘊藏著大量“戰(zhàn)斗力很強”的免疫細胞,通過推背,可以激活這些免疫細胞,達到疏通經(jīng)絡、流暢氣血、調和臟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一方俯于床上,暴露整個背部。另一方沿脊椎兩旁二指處,用雙手食指和拇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然后將皮膚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下最高的脊椎部位,算作1遍,由下而上連續(xù)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時,每捏3下須將皮膚斜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當,可在第二至五腰椎處聽到輕微的響聲。最后,再用雙手拇指在腰部兩側的腎俞穴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旁開4.5厘米)揉按一會兒,每晚1次。長期堅持,可健脾養(yǎng)胃,使人胃口好轉,面色紅潤,并可防治營養(yǎng)不良癥的發(fā)生發(fā)展。
觸腋:腋窩部蘊藏著豐富的血管、神經(jīng)、淋巴結,如他人用手觸摸,被觸者就會大笑,被專家稱為“腋窩運動”,夫妻間行此運動,則更加簡便可行。一方可趁另一方不注意時,輕觸腋窩,使其發(fā)笑,或經(jīng)常輕撫、輕撓腋窩部,保持笑口常開。其強身奧秘,至少有兩點:
一是刺激此處的神經(jīng)、血管、淋巴結,可以加速神經(jīng)體液循環(huán),從而帶動全身其他器官獲得更多的氧氣和養(yǎng)分。
二是觸腋致笑。笑能帶動身體所有器官都得到運動,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類和乙酰膽堿的分泌,提高肌體的抵抗力,預防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尤對腦、心、肺最為有益。
摩腹:此方可兩人操作,亦可自我保健。睡前平臥于床,搓熱雙手,手在臍腹周圍,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摩腹數(shù)十圈,注意力量適中。爾后以肚臍為中心,再按逆時針方向摩腹數(shù)十圈即可。現(xiàn)代醫(yī)學證實,堅持摩腹可以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huán),改善胃腸功能,有利于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的納谷和消化。而且,摩腹可以刺激末梢神經(jīng),促進肌體代謝,能夠防止和減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積,是減肥的一劑良方。
健身的確是一種很健康很休閑的方法,健身可以讓我們的身心覺得很舒暢,同時又能讓我們在里面感受到非常暢快,有一種發(fā)泄的感覺,如果是心情不好的話,或者身體需要鍛煉減肥,這個時候健身是再好不過的一種選擇,但很多人糾結健身究竟要不要練背,怎么樣練才能更好?
健身不練背
容易形成駝背站姿--。圓肩
這種站姿,無論擁有多么強大的肌肉
也會有種頹廢感。
為什么不練背容易形成圓肩?
好了,
科普時間開始
有些人會因為想擁有大塊的胸肌,著重太多胸部的鍛煉而忽略拮抗肌群,胸肌發(fā)展超過背部肌群很多,導致了前后肌力不平衡,就形成"圓肩"。
第1招
I型俯臥伸展
一:俯臥在地,伸展并攏,雙腳尖點地,面朝地面。微抬,雙手直臂前伸,掌心相對,與身體形成一條,呈"I"字型。步驟身體雙腿頭部直線
步驟二:下肢不動,保持相對位置,以腰部為軸,盡力朝腿部伸直上抬。至極限位置后,停留片時,還原身體至初始位置。雙臂方向軀干
難度系數(shù):
鍛煉肌肉:背闊肌、肩部肌肉、鎖骨上方肌肉、豎脊肌
第2招
雙腿仰臥屈膝挺髖
步驟一:身體平躺于地面,雙腿向軀干方向回收,至大腿于地面呈30°角時止,雙腳跟踏地。雙臂屈肘90°大臂貼近身體放于地面,小臂垂直向上,掌心相對。
步驟二:雙臂撐于地面,臀部、雙腿協(xié)調發(fā)力,蹬起身體的同時,向上提臀挺髖。至大腿與軀干呈一條直線時,雙臂帶動軀干向頭部方向微微位移。按原運動軌跡返回至初始位置。注意腰背始終挺直。
鍛煉肌肉:上腹肌群、下腹肌群、股后肌群、四頭肌、背闊肌、胸大肌、肩部肌肉、三頭肌
小伙伴們要注意鍛煉的方法,如果長時間的一個姿勢鍛煉還會造成腰背受到影響。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進行鍛煉身體,避免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同時也要注意鍛煉的時間,避免造成更多困擾,合理的進行操作有效進行調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完美
背闊肌是肌肉群的一部分,可能沒有經(jīng)驗的朋友不知道背闊肌在身體哪個位置,這對于想要鍛煉背闊肌的朋友就不知道使用哪種鍛煉方法來鍛煉它。其實背闊肌在胸背下部以及腰區(qū)淺層的位置,這個是肋骨動脈的分支,主要是拉起肢體以及輔助吸氣的,我們可以來了解背闊肌的鍛煉方法。
背闊肌在哪里
背闊肌是位于胸背區(qū)下部和腰區(qū)淺層較寬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經(jīng)支配。血液供應主要來自胸背動脈和節(jié)段性的肋間后動脈和腰動脈的分支,可以肩胛線為界線的外側由胸背動脈分支供血,線的內側由節(jié)段性動脈供血。起于7-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于肱骨小結節(jié)嵴。作用:伸展、內收、內旋肱骨,攀爬時拉起肢體,并可輔助吸氣。
鍛煉背闊就的方法
1、寬握/窄握引體向上
動作要領:
雙手抓住把柄或單杠,使腰背以下部位放松,背闊肌充分伸長,兩小腿彎曲抬起。
吸氣,集中背闊肌的收縮力,屈臂引體上拉最高處稍停2-3秒。然后呼氣,以背闊肌的收縮力量控制住,使身體慢慢下降還原。重復練習。
注意事項:
每次練習都要充分伸展和收縮背闊肌,向下放到最低,向上拉到胸部,盡可能的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達背闊肌,雕刻出肌肉線條。
動作過程中身體不要前后擺動利用慣性給予助力;全身下垂時,肩胛部要放松,使背闊肌充分伸長;每練完一組后,應雙手抓杠懸吊一會兒,以伸展放松背闊肌,這一練習重要性在于能把背闊肌伸展到訓練時因動作限制而不能達到的程度。
2、杠鈴俯身劃船
動作要領:
寬距站姿,雙手正握,握距比肩稍寬,雙臂完全伸直;微微屈膝,從臀部屈背,保持身體成45度角不變;持鈴在身前,稍稍低于膝蓋。
收緊肩胛骨,繃緊整個上身,將杠鈴提至上腹部。
稍停頓,然后緩緩下鈴回復到起始位置;重復上述動作,直至完成一組訓練。
注意事項:
初次嘗試這種方法,用稍輕的重量緩緩提拉,感受上背和后肩肌肉群的收縮。
在提拉時努力避免雙腿和臀部參與發(fā)力;整個動作過程中,始終保持微微屈膝,上身角度也應當保持不變;提拉結束時肘部應當對著天花板,在動作的頂點,收縮雙肩并擠壓,使斜方肌完全收縮,以此來打造肌肉的厚度。
這項訓練如果稍有不慎,容易傷到腰部和下背部,所以在整個提拉動作中一直要保持后背繃緊,對杠鈴保持良好的控制,務必不要猛提杠鈴或驟然下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