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原因導致落枕 落枕了什么方法最有效
養(yǎng)生五大原則。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關于養(yǎng)生保健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五大原因導致落枕 落枕了什么方法最有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石楠葉
石楠葉,石眼樹葉、老少年葉、鑿樹、石綱。 為薔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葉,呈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8~16cm,寬2.5~6.5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細密鋸齒;上表面暗綠色至棕紫色,較光滑,主脈處稍凹陷;下表面色較淺,主脈突起,側脈羽狀排列。革質而脆。氣微,味微苦、澀。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甘肅。具有治療祛風,通絡,益腎。用于風溫痹痛,腰背酸痛,足膝無力,偏頭痛等藥效。
石楠葉功效與作用
性狀:葉上表面暗綠色至棕紫色,較平滑,下表面淡綠色到棕紫色,主脈突起,側脈似羽狀排列;常帶有葉柄。革質而脆。氣微,味苦、澀。
【性味】性平,味辛、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補腎。用于風濕筋骨痛、陽痿遺精。
藥理作用:石楠所含的熊果酸有明顯的安定和降溫作用,并有鎮(zhèn)痛、抗炎及抗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煎劑對蛙心有興奮作用;乙醇浸出液能抑制蛙心,收縮兔耳血管,降低犬血壓。
脖子落枕怎么辦4大招立即緩解痛感
1.冷敷
一般落枕都屬于急性損傷,多見局部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2.熱敷
待到炎癥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捎脽崦頋穹螅嗫捎眉t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干敷。
3.按摩
經上述方法后,頸肩仍覺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颊呷∽?,暴露頸肩部,醫(yī)者站在患者后方,在患肩處涂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將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處輕揉按摩,并向肩外輕輕推捋以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后,頸肩疼痛都可緩解。
4.醋敷法
取食醋100克,加熱至不燙手為宜,然后用紗布蘸熱醋在頸背痛處熱敷,可用兩塊紗布輪換進行,痛處保持濕熱感,同時活動頸部,每次20分鐘,每日2至3次,兩日內可治愈。
6.針刺
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后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鐘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鐘。
7.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療法。
按摩治療法
落枕相關治療穴位1.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2.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4.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5.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且不可用力過猛。
日常生活預防落枕從細節(jié)做起
1.選擇合適的枕頭
枕頭的合理高度
枕頭的作用是使頭與腰椎保持平衡,這樣才不會使頸椎受壓;在仰臥睡覺時,枕頭的高度在5至8厘米適合;在側臥睡眠時,根據(jù)每個人的肩膀寬度不同,女性枕頭高度在7至12厘米,男性枕頭高度在11至14厘米。適合的枕頭高度才能夠保持在睡眠時頸椎不會因高度不好而不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在睡眠時保持同一睡姿的,經常是仰臥和側臥相互交替的。
枕頭的合理硬度
一般來講,較硬些的枕頭有益于人體健康,但過硬的枕頭使頭部與枕頭接觸面過少,局部壓力過大,使人感到不舒服,而且這樣很可能造成對局部神經的壓迫過大,在第二天早上產生頭、頸、背、臂、手等處的麻木或者痛疼等癥狀;過軟的枕頭難以保持枕頭的高度,因為過于松軟對頭皮壓迫面積大,不利于血液循環(huán),同時也存在透氣性能差的問題,不能保證睡眠時充分的呼吸,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2.要注意飲食平衡
葷素合理搭配,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鈣的食品,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豆制品等。
3.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勢
如俯臥把頭頸彎向一側;在極度疲勞時還沒有臥正位置就熟睡過去;頭頸部位置不正,過度屈曲或伸展等。
4..要注意避免受涼、吹風和淋雨
晚上睡覺時一定要蓋好被子,尤其是兩邊肩頸部被子要塞緊,或是用毛衣圍好兩邊,以免熟睡時受涼使風寒邪氣侵襲頸肩部引起氣血瘀滯、脈絡受損而發(fā)病。
落枕的中醫(yī)療法
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針灸、藥物、熱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為佳。
落枕熱敷局部家人可幫助落枕者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
1.按摩
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后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松弛而止痛。
2.熱敷
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選用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星附膏、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后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
耳針埋穴于頸、枕區(qū),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鐘,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擴展閱讀
落枕了什么方法最有效?落枕,相信很多人都發(fā)生過,落枕后脖子疼痛、不敢扭轉,這種感覺真是不好受,而且一落枕就是好幾天,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的治療落枕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在治療落枕前,我們先了解一些導致落枕的原因,知道了落枕的原因,治療好落枕后我們才能更好的進行預防落枕。落枕原因主要有二個,下面來看看介紹。
落枕原因
1、枕頭太高。有些人喜歡睡高枕頭,覺得這樣枕著比較舒服,但是,過高的枕頭會讓頸部的肌肉痙攣疲勞,當我們深睡時,翻身的時候,身子動了但是我們的頸項并沒有轉動,這樣我們的頸項就容易因位置不正確而導致落枕。
2、受涼。受涼是導致落枕的一大原因,現(xiàn)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天氣一熱就開空調,整天呆在空調房里,不注意保護頸部保暖,再加上睡覺的時候也開空調或者開風扇,頸部受涼后,頸部的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很容易就導致脖子疼痛、落枕。
落枕一般都會持續(xù)2、3天,可以自行恢復,但是為了減輕痛苦,我們可以用一些治療落枕的方法。
1、吹風機
受涼導致的落枕可以用吹風機來緩解,這也是治落枕最簡單的方法。具體方法是,在落枕疼痛的地方,先按摩一下,然后用吹風機對著肩頸處吹,吹到感覺肩頸部位發(fā)熱即可,它可以改善肩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
2、按摩
按摩也是治療落枕常見的方法,可以讓家人按摩,也可以讓專業(yè)醫(yī)師來按摩,具體方法是,按摩者站在落枕者的身后,用手指按壓頸部找出疼痛點,然后從疼痛點側頸的上方開始按摩,一直按摩到肩背部,最疼痛的地方要重點按摩,以落枕者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宜,反復按摩2、3次,當然也可以現(xiàn)在肩頸處涂抹些紅花油或者其它舒筋油再按摩。
3、冰敷
如果是單純性急性損傷型落枕者,落枕初期可以用冰敷的方法,取一冰塊,用毛巾包起來,然后放在疼痛的低分,敷15分鐘。
4、熱敷
經常落枕的人就需要熱敷了,這些人一般患有頸椎病,可以用毛巾來熱敷,熱敷的偏方也有很多。
陳醋熱敷;取幾塊干凈的棉條布,倒入老陳醋浸泡后,放在落枕疼痛處,然后再敷上熱水袋,熱水袋的溫度大約為50℃~60℃,這樣既能保證熱度又不會燙傷皮膚,敷上半小時后取下,可以緩慢活動下頸部。
葛根粉熱敷:取干草20克,白芍50克,葛根100克,用干凈的布袋包好后放鍋里煎煮半小時,取出,等溫度適宜后敷在脖子疼痛處。
5、艾灸
首先要找到最疼痛的地方,然后將艾條點端對準這個部位,艾條點端距離我們皮膚約一寸,艾條與我們的皮膚成45角,像那筆那樣握著,皮膚感覺到溫熱而不燙傷為度,艾灸半小時,艾灸后要在艾灸室內避風休息半小時。
6、拔罐
落枕也可以去試試拔罐,取落枕處最疼痛的部位,用適當?shù)墓蘧呶?5分鐘,可以很好的緩解落枕引起的疼痛。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治療落枕的方法,大家睡覺的時候要注意枕頭的高度,不要枕太高的枕頭,如果經常落枕的話要去看看是否有頸椎病。
落枕是以頸部疼痛,頸項僵硬,轉側不便為主要表現(xiàn)的頸部軟組織急性扭傷或炎癥。落枕之后,不能低頭,不能扭頭,只要稍微一動就會疼。那么落枕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又有什么方法能夠預防呢?下面跟小編去看看吧!
落枕的常見發(fā)病經過
入睡前并無任何癥狀,晨起后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很多人認為落枕是因為睡姿不對或者枕頭過高造成的。真是這樣嗎?其實,人在睡覺的時候,出于本能會選擇自己感覺最舒服的姿勢,所以落枕是枕頭、床、姿勢、身體四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非因為單純的睡姿不對或枕頭過高引起的。
一、枕頭或床的原因
有的時候落枕發(fā)生是因為換了一個不熟悉的枕頭或者床換成了自己不熟悉的床。
二、保持一個姿勢不變
還有的人落枕是因為經常熬夜,扛不住的時候就和衣而睡,睡覺姿勢比較隨意,睡覺的地方也比較隨意,經常是一個姿勢都不換地過一晚上,這種情況也容易造成落枕。
三、身體原因
除了床和枕頭的因素,身體原因也會引發(fā)落枕。曾經有個病人因為胃痛睡不著覺,在床上不停地換位置,折騰來折騰去,結果早上起來就落枕了。
落枕后的護理
一般,落枕后脖子都有很硬很痛的感覺,目前還沒有什么特效辦法能快速緩解這種痛苦,但我們可以用手去揉,按摩一下,以最大限度地舒緩疼痛癥狀。正確的按摩方法是:先找到疼痛點。通常疼痛的地方會有一條索狀的東西,類似繩子。接下來就要做一次舒緩操。
首先,按壓條索狀部位,會有酸脹感,伴隨的疼痛感覺也會呈放射性方式延伸。接下來用手拿捏一下條索狀部位,一點一點向上捻。之后用手掌輕揉,使僵硬的條索狀部位松軟下來。最后一步就是搓。整個過程是一個活血的過程,同時使周圍組織也得到放松。對于落枕稍微嚴重者,比如不光疼痛,脖子連轉彎都不行,就需要其他動作做配合。
首先,站起來,慢慢仰頭,仰到最高的位置,再慢慢低頭,之后重復一遍剛才的動作。此外,還有一些常見的方法可以使用,比如貼風濕止痛膏,但是不要過多過久使用藥膏。貼藥膏之前可以把舒緩操做一遍,效果會更好。落枕的朋友切記不要急躁,因為即使方法得當,落枕也不能一天康復,快的也需要三四天才能徹底恢復,所以做動作不能過快,一定要有耐心。
除了按摩的方法,有人還想用牽引的方法治落枕,因為頭部的重量都是脖子來支撐,長期的壓力會造成頸椎縮窄,頸椎不好就容易造成落枕。但是在這里我要提醒大家,牽引是不適合的,不建議大家使用。
無論什么疾病都是預防大于治療
落枕的原因很多是頸椎的力量不強引起的,所以平時要加強頸部肌肉的訓練,很小的動作就可以達到效果,比如雙手合十,讓頭和手做相向運動,逐漸靠攏。這樣就能達到鍛煉頸部肌肉的目的,每天做20次左右就可以。
養(yǎng)生一點通要帥要性要健康書中提到由于頸椎是咬合型結構,所以古代私塾要學生搖著腦袋念書的方法是錯誤的,應該按照頸椎自己的運動軌道活動。按前后左右的方向運動是正確的,畫圓的運動不能做。在平常的生活中,有很多造成落枕的誘因,大家要盡量避免。
對于一些經常出差的朋友,如果睡臥鋪就要好好挑選枕頭,喜歡仰睡的朋友要挑選薄一點的枕頭,高度一般是其拳頭的高度,喜歡側睡的朋友最好挑選一個半拳頭高度的枕頭。除了枕頭的高度,枕頭的形狀也很重要。好的枕頭中間要稍微能凹陷下去,現(xiàn)在有專門的頸椎保健枕就是很好的選擇。
對于床的選擇,不能以軟硬為標準。因為人的腰椎有一個S型曲線,你的床必須能夠根據(jù)你的身體顯現(xiàn)出這樣一個形狀,所以過軟過硬的床都不好。因此,落枕后不要急躁,急躁也沒用,我們可以通過按摩和做操來緩解一下痛苦。為預防落枕,除了注意枕頭和床的選擇外,鍛煉身體尤其是頸部肌肉也是非常必要的。
落枕了什么方法最有效?落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fā)于青壯年。夏季也是落枕的高發(fā)期,因為貪涼,導致脖子受涼,易引發(fā)落枕,落枕后脖子特別難受,移動艱難,給我們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不便,那么落枕怎么辦呢?治療落枕的方法有很多,但有的方法繁瑣又浪費時間,下面小編就叫大家一個簡單的保健操可有效的預防落枕。
治療落枕的方法
(1)局部熱敷,用熱毛巾敷患處,一天多敷幾次,效果較好
(2)按摩、推拿局部痛點,同時配合慢慢活動
(3)貼傷濕止痛膏,必要時針炙,效果都比較好
穴位按摩
講到落枕治療之法,各書不一,歸納起來是按摩天牖、風池、啞門、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風,或乳突、發(fā)后、手三里等,經我實踐,腫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壓法指壓,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療效更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防治脖子痛的簡易保健操
(1)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2)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4)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5)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預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勢和枕頭不宜過高
人的一生,有大部分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如果不注意用枕保健,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的韌帶、關節(jié)囊和筋膜松弛,到了頸部慢性勞損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比注意用枕保健的人提前出現(xiàn)落枕現(xiàn)象。
高壓的工作和生活,讓現(xiàn)代白領的睡眠時間變得越來越少。勞累一天后,很多人回到房間趴到床上就蒙頭大睡。這種情況下,不正確的睡姿往往會帶來后遺癥,最明顯的就是落枕導致頸部肌肉痙攣酸痛,實在苦不堪言。那么落枕了怎么辦呢?下面小編教你幾招拉伸法,幫你緩解肌肉酸痛。
1. 坐式頸部放松法
這種溫和的拉伸訓練主要針對頸部兩側。
- 雙腿盤坐在地板上,或者坐在椅子上,雙腳與肩同寬,踩在地面上。
-將右臂往右側膝蓋方向或椅子的右側伸展,同時將左手置于頭頂,頭部緩緩向左傾斜。左手稍稍用力,可增強拉伸的效果。
-如果想讓身體更加舒展,可以抓住右膝或椅座。這樣可以穩(wěn)固上半身,從而使拉伸作用集中于頸部兩側。
-任選一側將此動作保持30秒鐘,然后慢慢使頭部恢復原位,此時,換另一側重復之前的伸展動作。
2. 肩部與頸部靠墻拉伸法
找一面墻,做以下拉伸動作,可有效舒展頸部后側及雙肩的肌肉。
-首先,面朝墻跪下。如果膝蓋跪地不太舒服,可以跪在折疊的毯子或毛巾上。雙膝跨開的幅度要大于臀部的寬度。
-雙手舉過頭頂,同時前臂緊貼于墻面。
-身體放松,感覺身體的重心在自然向下傾斜。頭部也可以貼在墻面上。如果雙肩和頸部沒有拉伸感,可將雙膝緩緩向外移動,使軀干離墻面更遠些。
-深呼吸30秒,然后放松。
3. 坐式夾緊頸部拉伸法
用雙手輔助頸部后側及上背部做深拉伸練習。
-坐在椅子或地板上,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坐好。
-雙手在胸前夾緊,兩手手掌放在后腦勺上。保持脊柱伸直,臀部穩(wěn)穩(wěn)地坐在椅子或地板上。
-接下來,兩手開始輕輕向下壓,下巴含于胸前。在下壓的同時,用手掌根部將頭部向雙肩反方向拉伸。此動作可進一步強化拉伸的效果。
-將這一姿勢至少保持30秒,然后慢慢抬起頭,雙手放松。
4. 坐地抱膝翻滾法
此拉伸法可放松頸部和肩膀肌肉,也有助于緩解頭疼趕走困意。
-模仿嬰兒的姿勢,小腿前部和額頭貼于地面。保持這個姿勢,做幾次深呼吸。在將胸部放松、貼至大腿前側的同時,保持脊柱拉伸挺直。
-做好此姿勢后,將雙手在背后交叉握成拳頭狀??梢缘脑挘瑢蓚€手掌根部一起按壓,加強對雙肩的拉伸力。然后,將你的雙手盡可能地舉高。
-吸氣,將身體的重心前移,臀部抬離腳踝的位置。保持頭頂著地的姿勢不動,將雙手盡可能延伸至地面。保持這個姿勢10秒鐘,然后臀部坐回腳踝處。再將這一姿勢保持10秒鐘,接著再次抬起臀部。重復這一系列動作五次以上。
-然后,還原到嬰兒式,身體放松,雙臂置于兩腿的外側。
7. 坐式胸腔打開法
用這種放松式胸腔打開法,可以拉伸頸部前側、胸部及肩部。
-首先,跪坐在自己的腳踝上,做英雄式。
-接著,身體向后傾斜,將手掌平攤于身后的地板上,離身體大約10英寸遠,指尖朝外。
-雙手緊緊貼于地面,同時盡可能高地抬起胸部,向后拱起背部,將臀部推向腳踝的位置。如果想加強拉伸效果,則將身后的頭部進一步放低,更大程度地拉伸喉嚨和前胸。
-保持這個姿勢30秒鐘,然后抬起頭,上身挺直,還原至英雄式。
5. 頸部后側向后拉伸法
這種拉伸法采用站立的姿勢,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練習。這種方法可以使脖子四周都得到更強烈的拉伸效果。
-雙腳分開立于地面,與臀部同寬,雙臂垂于身體兩側。
-將雙手置于身后,右手抓住左手腕。輕輕地用右手拉直左臂,緩緩地將其向遠離身體的方向拉伸。
-慢慢將頭向右側傾斜,右耳去接近右肩,以增強頸部的拉伸效果。
-保持這個姿勢30秒鐘,再換另一側重復此動作。
6. 肩部與頸部向后拱形拉伸法
啊,這個動作是我的最愛!你可以通過控制臀部抬高的高度來控制你頸部及背部拉伸的程度。
-首先,仰面平躺在地板上,雙臂放在身體兩側,手掌向下。
-接著,彎曲膝蓋,兩腳立于地板上。將腳踝盡可能靠近臀部,雙腳保持與臀部同寬。確保兩腳平行。
-將臀部抬離地面,同時手掌和雙腳都緊緊貼于地面。
-保持這個姿勢,或者將雙手在骨盆下方握拳,同時延伸雙臂。我個人比較喜歡將身體重心向左右兩側移動,因為這樣可以使雙肩的肩胛骨靠得更近。
-保持這個姿勢30秒鐘。嘗試盡可能高地抬起臀部,雙眼注視自己的腹部。
-結束這次拉伸時,要輕柔地將臀部收回地面。然后,緊抱雙膝于胸前,以此來拉伸背部肌肉。
落枕了怎么辦?清晨氣喘,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脖子僵硬疼痛,這可能是落枕了,落枕好發(fā)于青壯年,冬春兩季多發(fā)。輕者數(shù)天可以自愈,重者可遷延數(shù)周不愈,嚴重的影響著工作和學習。那么落枕了怎么治療呢?落枕的快速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病因病理
睡眠時姿勢不良,頭頸過度偏轉,或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均可使局部肌肉處于長時間緊張狀態(tài),持續(xù)牽拉而發(fā)生靜力性損傷。
頸項背部受風寒侵襲,嚴冬受寒,盛夏貪涼,風寒外邪侵襲使頸背部某些肌肉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功能障礙。
常規(guī)治療
理筋手法
手法治療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疼痛,往往經治療一次,癥狀即減輕大半,如配合藥物等治療,則療效更佳。
1.揉推摩法:患者端坐,術者站于患者背后。緩慢轉動頭頸,在頸項部找到痛點或痛筋后,用拇指或小魚際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穩(wěn)施壓,使痙攣的肌肉得到緩解,疼痛減輕,再找出新痛點用同法操作,如此反復,至活動基本正常,痛點消失為止。
2.伸筋療法:運動醫(yī)學研究說明,拉緊痙攣的肌肉使之伸展,并維持兩分鐘以上,可使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減輕或消失。利用這一原理,有針對性地使痙攣、收縮的頸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頸肌痙攣,緩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達到恢復頸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循環(huán)的目的。
(1)胸鎖乳突肌伸筋法:患者仰臥位,術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jié)處以固定肩部,另一手扶同側下頜,并緩慢使患者頭部轉向對側,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雙手位置不動,兩分鐘后放松。雙側分別進行,重復操作3~5次。
(2)斜角肌伸筋法:體位同上,述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jié)處,另一手扶同側顳部,雙手反向用力,使患者頸部側屈向對側,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為保持頸部側屈位兩分鐘,隨后放松,先健側后患側,重復3~5次。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患者坐位,術者立其后,雙手肘部按住患者雙肩以固定肩部,雙手手指重疊扶在患者頸枕部,逐漸向前下方用力,使患者頸部前屈,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頸部前屈兩分鐘,隨后放松,重復3~5次。
以上方法可單獨應用,亦可配合應用。每日治療一次,3次為一療程。
米醋熱敷治療落枕
1.治療方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準備一塊棉紗布浸入米醋中,然后將浸濕的棉紗布平敷在頸部肌肉疼痛處,上面用一個70℃~80℃的熱水袋熱敷,保持局部溫熱20~30分鐘。熱水的溫度以局部皮膚感覺不燙為度,必要時可及時更換熱水袋中的熱水,以保持溫度。熱敷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活動頸部,一般治療1~2次,疼痛即可緩解。如果家中沒有棉紗布,也可用純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熱敷后可有效緩解落枕帶來的不適。
預防調護
治療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放松頸部肌肉,疼痛緩解后,應積極進行頸部的功能活動,可作頭頸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轉動作,以舒筋活絡。
睡眠時枕頭要合適,不能過高、過低、過硬,避免頸部受寒受涼,盡量不要在床上看書、看報、看電視。枕頭要置于頸項部,避免頸部受風受涼。
針灸治療
1.處方:大椎、后溪、懸鐘、落枕穴及阿是穴針灸并用,瀉法。
2.操作:諸穴均常規(guī)針刺,同時囑患者在行針中向前、后、左、右活動頸項部;由風寒所致者局部加灸。
藥物治療
1.瘀滯型:宜活血舒筋,常用舒筋活血湯(羌活6克,防風9克,荊芥6克,獨活9克,當歸12克,續(xù)斷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紅花6克,枳殼6克)加減。
2.風寒型:宜疏風祛寒,宣痹通絡,常用葛根湯(葛根15克,麻黃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3枚)、桂枝湯(桂枝9克,芍藥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棗4個)或羌活勝濕湯(羌活15克,獨活15克,藁本15克,防風15克,甘草6克,川芎10克,蔓荊子10克)加減。
外用藥可局部擦正紅花油或外貼傷濕止痛膏、風濕跌打膏等。
物理治療
可選用電療、磁療、超聲波等儀器進行局部理療,溫筋通絡,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病癥。
拔罐治療
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疼痛輕者直接拔罐;疼痛較重者可先在局部用皮膚針叩刺出血,然后再拔火罐,可行走罐法。
牽引治療
用枕頜帶牽引,以坐位牽引為主,牽引重量為2~5千克,每次30分鐘,每日1~2次。
適宜技術
落枕穴穴位刺激治療落枕
1.治療方法
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有強烈壓痛之處,就是落枕穴。
用食指指腹,或圓棍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癥狀會有明顯減輕。
2.特色
方便、實用、無創(chuàng)傷,特別適合患者自我康復治療。
落枕怎么辦?落枕是日常生活常見的癥狀,想必很多人都有過落枕的經歷,落枕是很痛苦的,早上起床莫名其妙的脖子疼痛,那么該如何治療落枕最有效呢?我們要懂得一些生活調護方法,如果不幸落枕,能抓緊時間自療,就不會那么的痛苦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落枕的生活調護方法有哪些。
1.一般落枕經1~2次治療即可治愈。
但部分患者實際上是在頸部長期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病,如頸部肌肉長期勞損或頸椎有退行性病變等,在一定條件下誘發(fā)本病,即使通過治療使紊亂的關節(jié)復位。但頸部軟組織的充血、水腫、增厚等炎性變化也會繼續(xù)造成頸部不適,需要2周甚至1個月以上的治療、休息才能痊愈。
2.扳法是治療外傷型落枕的有效方法,只在頸椎棘突有偏歪時使用。
操作時用力要求穩(wěn)而有突發(fā)性,以聽到有彈響聲為佳,但切不可強求有彈響聲,要適可而止,不能粗暴用力。行扳法前要明確診斷,排除骨折、脫位或腫瘤等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3.頭痛嚴重、頸部不能轉動者,可先按揉患側肩井穴2~3分鐘,并囑患者緩緩轉動頸項,當疼痛稍減后,再行治療。
4.頸項部保暖。
避風寒,以免影響療效。
5.不宜睡高枕。
枕頭要富有彈性,高度以側臥位時頭部與身體能平直為佳。
專家建議:發(fā)生落枕后,不要驚慌,若感覺癥狀嚴重,應該就近就醫(yī)
落枕的治療 5個方法治療落枕
1.葛根100克.白芍50克.甘草20 克。用紗布包好.武火煎煮約
2.取數(shù)塊棉布條.在山西老陳醋中浸泡后平敷于痛疼部.再將50%~60℃的熱水袋放于棉布條上.以患者自覺局部皮膚溫熱不燙為度。熱敷30分鐘后.令患者自行緩慢地做頸部活動。
3.醫(yī)者用一手拇指,力量適中地按壓患側風池穴、落枕穴(在手背側,當?shù)诙?、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jié)后約0.5寸處).以患者自覺局部酸脹為度.同時令患者自行緩慢地活動頸項部。
4.葛根15克,麻黃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 克.生姜3片,大棗3 枚.當歸12克.威靈 仙10克.鉤藤10 克.羌活10克。文火煎煮30分鐘后內 服:藥渣加水適量, 武火煎煮10分鐘 后.用毛巾蘸藥液熱 敷頸部.
冬季天氣寒冷,也是落枕的高發(fā)期,因為晚上睡覺如果蓋被蓋得不夠嚴實的話,就會冷到脖子,早上起來就會感覺肩膀和脖子酸痛,這是落枕的癥狀,那么落枕了該怎么辦呢?治療落枕最快速高效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穴位治療落枕法,按按以下這些穴位,就能讓你輕松擺脫落枕,一起來看看吧。
1 、點壓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中間,小腿兩側腹肌的下方,你伸小腿時稍微用力,就出現(xiàn)小腿腹肌,就在腹肌的交角處,還不明白,自己百度看下圖,一般來說有一側的穴位是比較痛的,就重點點比較痛的一邊 ,一般指壓到15到20分鐘,壓的同時輕輕轉動你的頸部,幅度由小到大。
2、 掐合谷穴:用大拇指掐痛側的合谷穴到酸痛,同時也要緩慢活動頸部2分鐘,對于輕微患者是很有效果的,合谷穴位于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
3 、彈撥手三里:落枕的人痛側的手三里部位的肌肉會發(fā)硬!并且很敏感,輕輕揉撥都很酸痛,永大拇指揉撥痛側手三里 1到2分鐘 手三里位于手肘橫紋處下2寸(稍外側) 2寸也就是你的三個手指合并的寬度。
4 、擊打肩井:用不痛的一邊手掌擊痛側肩井 3到5次,同時活動肩部,不知道肩井,就擊打肩膀中間部分就行,能明顯的感覺到酸痛的。
5 、按風池穴 :用大拇指按風池穴約一分鐘,風池穴位于后頸中間凹陷處往外側2寸,也就是頭額后面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
一般來說,點完以上的穴位,自己活動活動,都能有效解決落枕問題。
冬季天氣寒冷,特別容易著涼引發(fā)落枕,在冬季的早晨,你會不會一覺醒來,竟發(fā)現(xiàn)自己落枕了,脖子酸痛,無法轉動,卻又不該如何是好?解決落枕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可以考慮熱敷、按摩等方法。接下來,小編就為你推薦10個日常招數(shù),有效擺脫落枕,急救你的脖子。
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針灸、藥物、熱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為佳。
落枕熱敷局部
家人可幫助落枕者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后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松弛而止痛。
(2)熱敷: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選用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云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后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耳針埋穴于頸、枕區(qū),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鐘,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針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后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鐘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鐘。
(7)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10)落枕嚴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落枕了怎么辦?別以為落枕只是一件小事,它可能就是頸椎病的一種征兆。當你晚上睡覺落枕第二天腰酸背痛的時候,千萬不要太大意了。多注意一下生活養(yǎng)生的方法,多保養(yǎng)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才不會因為落枕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防治落枕的最有效方法。
人的一生,有1/4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如果不注意用枕保健,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的韌帶、關節(jié)囊和筋膜松弛,到了頸部慢性勞損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比注意用枕保健的人提前出現(xiàn)落枕現(xiàn)象。
落枕是頸椎病的一個信號,說明頸椎周圍的韌帶已松弛,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功能,稱為頸椎失穩(wěn),椎關節(jié)已有發(fā)生錯位的可能。繼椎關節(jié)失穩(wěn)、錯位之后,可累及椎間盤,骨質增生加速,進而發(fā)展成為頸椎病。
預防落枕有兩個簡單的辦法,一是要選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頭。何謂符合生理要求?仰臥時,枕頭能保持頸曲的弧度,枕頭邊緣應保持弧形,不能呈斜坡形;枕頭高度要符合個人的肩寬,仰臥時枕高約一拳,側臥時枕高應為一拳加二指。其次要注意正確的睡眠姿勢。正確的睡姿是以仰臥為主,左、右側臥為輔。要保證仰臥時枕頭維護頸部的生理彎曲,使胸部在仰臥中保持呼吸暢順,全身肌肉能較好地放松,這樣還有利于加深睡眠深度。
如果有一天,你早上起床偶爾發(fā)現(xiàn)自己睡落枕了,該怎么辦?專家告訴你,只要將你的腳抬起來,把大腳拇趾掰開,按順時或逆時的方向慢慢地按摩旋轉,則你的落枕將獲得最大修復。如果發(fā)覺腳拇趾肌肉緊繃,那表示您的脖子扭傷了,得要上醫(yī)院看醫(yī)生。記住,左腳管左邊,右腳管右邊,經常按摩,將直接或間接疏緩頸項的肌力,有助于預防脖子的傷害。此外,拿吹風機用暖風吹脖子,也可促進那根打了結的筋舒展開來。
落枕一般是因為睡眠時頭部位置不當,或枕頭過高,或肩部受風等因素引起的,落枕表現(xiàn)為:落枕的人清早起床后感到頸部疼痛,且不能轉動,用指壓有痛感。
(一)治療落枕的方法:
(1)局部熱敷,用熱毛巾敷患處,一天多敷幾次,效果較好
(2)按摩、推拿局部痛點,同時配合慢慢活動
(3)貼傷濕止痛膏,必要時針炙,效果都比較好
(二)穴位按摩
講到落枕治療之法,各書不一,歸納起來是按摩天牖、風池、啞門、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風,或乳突、發(fā)后、手三里等,經我實踐,腫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壓法指壓,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療效更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三)防治脖子痛的簡易保健操
①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②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④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⑤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預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勢和枕頭不宜過高。
一、落枕運動療法
低頭仰頭
端坐在椅子上,挺胸收腹,頭盡量的往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時為止,然后向上仰頭,眼睛盡量的向上看。
左右擺頭
坐在椅子上,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左擺,然后再向右擺,這樣反復20次。
搖擺下頜
坐在椅子上,兩臂自然下垂,胸部挺起,用力向左右搖擺下頜,連續(xù)20次。
伸縮頸部
同樣的坐在板凳上,胸略微挺起,先將脖子向上伸長,再將脖子向下收縮。
旋轉頸部
坐在椅子上,身體不動,先向左旋轉頸部90度,再向右旋轉頸部90度,連做20次。
如何預防落枕
1.要選擇有益于健康的枕頭,用枕不當是落枕發(fā)生的原因之一。
2.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勢,如俯臥把頭頸彎向一側;在極度疲勞時還沒有臥正位置就熟睡過去;頭頸部位置不正,過度屈曲或伸展等。
3.要注意避免受涼、吹風和淋雨,晚上睡覺時一定要蓋好被子,尤其是兩邊肩頸部被子要塞緊,或是用毛衣圍好兩邊,以免熟睡時受涼使風寒邪氣侵襲頸肩部引起氣血瘀滯、脈絡受損而發(fā)病。
4.要注意飲食平衡,葷素合理搭配,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鈣的食品,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豆制品等。
5.要經常適量運動,尤其是頸椎的活動操,如做米字操,這是一種操作簡便的頸部保健操。
落枕的原因:
一、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于過度偏轉;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于過伸或過屈狀態(tài),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jié)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fā)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
二、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三、勞累導致臨床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落枕病人多與每天長時間伏案工作導致機體透支引發(fā)氣虛有關。中醫(yī)認為,氣為血之帥,當氣無法推動血運行時,頸部再感受寒邪,必然會導致落枕。
睡眠是人一天之內最為愜意的時刻,人一天如果想要保證充足的精力的話,必須要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這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大家應該也知道這樣的體驗,落枕,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狀況,而且這樣的情況經常會發(fā)生在青年身上,那么出現(xiàn)了這樣的狀況,大家必然也是想要探究一下原因的,知道了具體的原因之后,才可以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改善頸部不舒適的狀況。
1、首先,我們從內部的原因來出發(fā),主要是要探究睡眠姿勢的問題,一般來說的話,人們身上經常出現(xiàn)的睡眠姿勢是平躺或者側臥,這是比較常見的姿勢,同時,我們要跟大家強調的是如果夜間出現(xiàn)睡眠姿勢不良的情況的話,并且維持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那么必然會促使肌肉受到損傷,從而導致落枕狀況的出現(xiàn)。
2、其次,我們主要探究的是外部的因素,夜間,人們入睡之后,體溫是會逐漸下降的,那么在夜間也是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風寒之氣的入侵的,如果寒氣進入身體內部之后,很有可能會導致氣血的運行出現(xiàn)不暢通的狀況,從而導致落枕狀況的出現(xiàn)。
3、最后,我們主要探究的原因是成年舊疾的消極影響,如果曾經頸椎附近出現(xiàn)過疾病的狀況的話,那么我們在睡眠的過程之中就需要多加注意,不然的話,很有可能導致其消極作用出現(xiàn),這對于人體來說是一種比較困擾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