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皮散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鄙钪校煌挲g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白鮮皮散的中藥方劑”,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心神煩悶,煩躁不安的時候,大家要學著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如果沒有任何理由就是不開心,可以嘗試拿些中藥來服用一下,安神靜心。白鮮皮散的功效不錯,推薦給大家。其實很多中藥都有安神的作用,來看白鮮皮散的用法!
別名
白鮮皮湯。
處方
白鮮皮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麻黃1兩(去根節(jié)),白芷1兩,白術1兩,防風2兩(去蘆頭),葛根1兩(銼),獨活1兩,漢防己1兩,人參1兩(去蘆頭),茯神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當歸1兩(銼,微炒),石膏3兩,桂心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風痱,四肢緩弱,心神煩悶,煩躁不安,不能言。
用法用量
白鮮皮湯(《圣濟總錄》卷九)。
摘錄
《圣惠》卷十九。
煩躁不安的癥狀表現(xiàn)煩熱
凡發(fā)熱同時又有心煩,或煩躁而有悶熱的感覺,均稱煩熱。多由於里熱過盛,氣陰受傷所致。病人因發(fā)熱而煩躁不安,坐臥不寧的癥狀,亦稱五心煩熱或五心如焚。五心即指兩手心,兩足心與心胸處。躁狂
狂亂不安,手足躁擾,是神志失常的一種證侯。主要臨床癥狀是心境高漲,思維奔逸和精神運動性興奮。以心境顯著而持久的改變心境高揚為基本臨床表現(xiàn),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有反復發(fā)作的傾向,間歇期完全緩解。發(fā)作癥狀較輕者可達不到精神病的程度。該病發(fā)作表現(xiàn)為躁狂相,其含義和診斷標準為:患者心境高揚,與所處的境遇不相稱,可以興高采烈,易激惹、激越,甚至發(fā)生意識障礙。嚴重者可出現(xiàn)與心境協(xié)調或不協(xié)調的妄想、幻覺等精神病性癥狀。
煩躁不安的預防治療
人有時感覺情緒波動和心情煩躁是很正常的。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保持樂觀情緒,克制自己的煩躁心情。心情不佳時,如果對自己采取消極暗示,只會"雪上加霜",更加煩躁;這時應該對自己采取積極暗示,告誡自己這是正?,F(xiàn)象,烏云終會散盡,同時多回想一些以前經歷過的美好情景和值得自豪的事情,就能緩解心理壓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分緊張,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結語:有關白鮮皮散中藥方劑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白鮮皮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白鮮皮散能治療煩躁不安的情緒,屬于滋補身心,穩(wěn)定情緒的一種安神湯,建議大家以后多服用些!
Ys630.com相關知識
生完孩子之后,是女人自我保養(yǎng)的重要時期,而且不僅容顏身材會受影響。身體也容易生病,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多注意。產后中風就是一個易發(fā)的疾病,治療產后中風,這里推薦白鮮皮酒中藥方劑,白鮮皮酒的功效不錯的,來看白鮮皮酒的用法!
處方
白鮮皮3兩,川獨活3兩。
功能主治
產后中風,脈沉弦濇者。
用法用量
醇酒5-6升,蒸窨??招碾S量飲。
各家論述
產后中風挾濕,而留連不解,不能流行血氣,故肌膚頑木,痛癢不知。白鮮皮去風濕以理皮膚,川獨活開經氣以除頑痹。醇酒蒸窨,務使風散濕除,則營血灌注,而肌膚潤澤,焉有頑痹之患乎!
摘錄
《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產后中風病因及臨床表現(xiàn)
1、婦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門大開,氣血虛弱,內外空虛,不慎風寒濕邪侵入,它在臨床癥狀是,渾身怕冷、怕風、出虛汗,活動關節(jié)疼痛,遇冷、遇風、疼痛癥狀加重,好著衣,嚴重的病人夏熱天穿棉衣,中醫(yī)理論為寒邪入骨它難治的一個原因是婦女在月子里100天一個自然恢復期,筋骨與腠理一個合閉,可以把風濕寒邪包入體內,不得排出,病邪長期滯留于體內,損壞腠理與筋骨組織,導致嚴重的筋骨病。
2、情緒憂郁,容易引起肝氣郁結,導致氣血不暢,氣血受滯容易失去營養(yǎng),不慎風邪可以侵入,它的臨床反應癥狀是:怕冷、怕風、活動關節(jié)疼痛之外還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因素。
3、好急燥之人,易生志火,多思多想之人暗耗陰血,前者志火可傷陰動內風,后者陰血暗耗生內熱而至血燥,中醫(yī)理論為血虛生風也就是血不養(yǎng)筋骨導致的一種風,也就是類風癥,具體臨床癥狀是渾身各大小關節(jié)疼痛,頭痛或者是局部性疼,有的病人伴有怕冷、怕風現(xiàn)象天陰下雨渾身不適感、浮腫,嚴重者可導致渾身水腫,長期治療不當,可以導致嚴重的風濕病和類風濕病晚期。
結語:有關白鮮皮酒中藥方劑的功能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白鮮皮酒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了。白鮮皮酒能治療產后中風,對于此病癥的病因和臨床表現(xiàn)。上述也提到了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疸的癥狀,大家應該都了解些,黃疸的原因也有很多。這里給大家推薦一種中醫(yī)療法,是治療黃疸的。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多多關注一下,方法是喝白鮮皮七味湯中藥方劑,白鮮皮七味湯的功效很不錯的,來看白鮮皮七味湯的用法!
處方
白鮮皮3兩,干葛5兩,黃芩3兩,郁金3兩,豉5兩,梔子10枚,芒消6兩。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黃疸初得,稍覺心中煩熱,外狀與平常無別,但舉體正黃,甚者眼色如柏,涕、涎、小便及汗悉如柏汁,食消多于平常,稍覺瘦悴乏力者。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納芒消,分3次溫服。相去如人行20里久,更服此湯,當?shù)美?,利后將?-2日,則合后黃連丸服之。
摘錄
《外臺》卷四引《許仁則方》。
黃疸
黃疸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機制而言可以分為五類:
1、膽紅素生成過多
這是由于紅細胞大量破壞(溶血)后,非結合膽紅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結合膽紅素運輸至肝臟,必然使肝臟(肝細胞)的負擔增加,當超過肝臟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與結合能力時,則引起血液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導致的貧血,使肝細胞處在缺氧、缺血的狀態(tài)下,其攝取、結合非結合膽紅素的能力必然會進一步降低,結果導致非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更為增高而出現(xiàn)黃疸。
2、肝細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細胞量減少
這是由于肝臟的肝酶功能低下,或者由于晚期肝硬化、或暴發(fā)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內殘存有功能的肝細胞量很少,不能攝取血液中的非結合膽紅素,導致非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更為增高而出現(xiàn)黃疸。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也是由于這個原因。
3、肝細胞破壞結合膽紅素外溢
在肝炎病人中,由于肝細胞發(fā)生了廣泛性損害(變性、壞死),致使肝細胞對非結合膽紅素的攝取、結合發(fā)生障礙,故血清中非結合膽紅素濃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損的肝細胞仍能繼續(xù)攝取、結合非結合膽紅素,使其轉變?yōu)榻Y合膽紅素,但其中一部分結合膽紅素未能排泌于毛細膽管中,而是經壞死的肝細胞間隙反流入肝淋巴液與血液中,導致血清中結合膽紅素濃度也增高而出現(xiàn)黃疸。這時病人轉氨酶多會升高。
4、肝內型膽汁郁積性黃疸
一部分病人是肝炎時因肝細胞變性、腫脹、匯管區(qū)炎性病變以及毛細膽管、小膽管內膽栓形成,使結合膽紅素的排泄受阻,結果造成結合膽紅素經小膽管溢出(小膽管內壓增高而發(fā)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與血液。還有一些病人是由于毛細膽管、小膽管本身的病變,小膽管內膽汁栓形成,或毛細膽管的結構異常,使結合膽紅素的排泄受阻,結果造成結合膽紅素經小膽管溢出(或小膽管內壓增高而發(fā)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與血液。也有些病人非全由膽管破裂等機械因素所致(如藥物所致的膽汁郁積),還可由于膽汁的分泌減少(分泌功能障礙)、毛細膽管的通透性增加、膽汁濃縮、淤滯而致流量減少,最終導致膽管內膽鹽沉積與膽栓的形成。
5、大膽管的梗阻引起的黃疸
肝內、肝外肝膽管、總肝管、膽總管及乏特壺腹等處的任何部位發(fā)生阻塞或膽汁郁積,則阻塞或郁積的上方膽管內壓力不斷增高,膽管不斷擴張,最終必然導致肝內小膽管或微細膽管、毛細膽管發(fā)生破裂,使結合膽紅素從破裂的膽管溢出,反流入血液中而發(fā)生黃疸。
結語:有關白鮮皮七味湯中藥方劑的功效和用法,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白鮮皮七味湯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白鮮皮七味湯能治療黃疸,對于此病癥的原因,上述也講述了五種類型。希望能夠對大家有些幫助!
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癰疽的癥狀,這是一種疾病,而且身體上會出現(xiàn)的一種毒瘡,不少人看到這樣的描述應該都嚇到了。的確,毒瘡的危害真的很大,治療癰疽,這里推薦百二散中藥方劑給大家。百二散的功效就是治療癰疽的,來看百二散的用法。
別名
護心散、不二散。
處方
甘草書、綠豆粉、朱砂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癰疽毒氣沖心嘔吐,發(fā)疔瘡煩躁,手足不住發(fā)狂者。
用法用量
護心散(原書)、不二散(《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摘錄
《集驗方"仙傳外科集驗方》。
癰疽
癰疽,發(fā)生于體表、四肢、內臟的急性化膿性疾患,是一種毒瘡。癰發(fā)于肌肉,紅腫高大,多屬于陽癥,疽發(fā)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屬于陰癥。癰疽證見局部腫脹、焮熱、疼痛及成膿等?,F(xiàn)代醫(yī)學解釋其為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細菌感染所致的化膿性炎,病原菌為葡萄球菌。
夫癰疽瘡癤者。皆由氣血不利。喜怒不時。飲食不節(jié)。寒暑不調。使五臟六腑之氣。怫郁于內。以致陰陽乖錯。氣血凝滯而發(fā)也。亦有久服丹石燥熱之藥。熱毒結深。而發(fā)為癰疽也。
夫此疾多生于膏粱富貴之人。以其平昔所食肥膩炙爆。安坐不勞。嗜欲無節(jié)。以致虛邪熱內攻。煎熬氣血而成也。癰者壅也。大而高起屬乎陽。六腑之氣所生也。其脈數(shù)浮。疽者沮也。平而內發(fā)屬乎陰。五臟之氣所成也。其脈沉數(shù)。瘡者其總名也。癤者有頭小瘡也。經云。諸痛癢瘡。皆屬心火。蓋心主血而行氣。若氣血凝滯。夾心火之熱。而生癰疽之類也。然所感有淺深。故所發(fā)有輕重大小之不同也。六腑積熱。騰出于外。肌肉之間。其發(fā)暴甚。
用藥治法
一凡癰疽等項大瘡毒。初起一二三日內。即服飛騰神駿膏。此藥治瘡初起至將潰之際。
俱可服。服后汗出。惡毒盡皆發(fā)散。腫立消。其效如神。如瘡已潰爛。勿服。如無神駿膏。初起即服槐花酒?;蚯Ы鹣旧⒍齽??;继幖从镁姆ň闹/彸醭鲋疗呷諆??;蚓?。七日外不可灸。瘡未及灸。初起即以蔥蜜膏?;蛞越痼父噘N之。即消。
至四五日腫痛未消。用芙蓉膏敷之。立效。敷至六七日作膿。將潰未潰之時。不得妄破。用替針丸。頻點瘡頭。自然皮破出膿。瘡自初起至此。膿將出未出之際。
即服真人活命飲一二劑。瀉下膿血。其瘡潰爛。用豬蹄湯洗凈。以三神膏搽之。內服千金內托散。以托瘡毒出外。間服蠟礬丸。以護膈膜。二藥相兼服之勿間。不計其數(shù)。再看潰爛。流膿不止。此氣血衰憊。脾胃虧損。肌肉不生。瘡不斂口。用豬蹄湯洗凈。
將生肌散搽上。外貼神異膏。內服十全大補湯。兼進八仙糕。久服自愈。好后再服加減八味丸。可以絕根。庶幾再生。若平日無瘡時。皆預服之。尤為防患于未然也。以上治法。俱要根據(jù)次第而行。未有不奏效者。皆予百發(fā)百中之良法也。
結語:有關百二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百二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百二散能治療癰疽,對于此疾病,希望大家多多了解了解。是非常復雜的疾病,要及早治療才行。百二散的效果不錯的,希望大家服用!
腹痛的癥狀,我們都有過。引發(fā)腹痛的原因也挺多的,那么治療腹痛的方法有哪些呢?這里小編介紹一種中醫(yī)療法給大家,喝干姜散中藥方劑。干姜散的功效就是治療腹痛不食的,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向中醫(yī)師咨詢一下。來看干姜散的用法。
處方
干姜1分(炮裂,銼),人參3分(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訶黎勒半兩(煨,用皮),厚樸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暴痢,腹痛不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薤白1莖,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九十三。
腹痛
腹痛,中醫(yī)病名。是臨床常病證之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以臟腑氣機不利,臟腑失養(yǎng),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則痛為基本病機,以寒熱虛實為辨證綱領。病位在腹,病變臟腑涉及肝、膽、脾、腎、膀胱、大小腸等。臨床應根據(jù)不同證候,分辨寒熱的輕重,虛實的多少,氣血的深淺,以通為治則,實則攻之,虛則補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滯者通之,隨病機兼夾變化,或寒熱并用,或攻補兼施,靈活遣方用藥。
病因
1、外感時邪
六淫外邪,侵入腹中,可引起腹痛。風寒之邪直中經脈則寒凝氣滯,經脈受阻,不通則痛。若傷于暑熱,或寒熱不解,郁而化熱,或濕熱壅滯,可致氣機阻滯,腑氣不通而見腹痛。
2、飲食不節(jié)
暴飲暴食,飲食停滯,納運無力;恣食肥甘厚膩辛辣,釀生濕熱,蘊蓄腸胃;或過食生冷,致寒濕內停等,中陽受損,均可損傷脾胃,腑氣通降不利,而發(fā)生腹痛。其他如飲食不潔,腸蟲滋生,攻動竄擾,腑氣不通則痛
3、情志失調
情志不遂,則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氣機阻滯而痛作。若氣滯日久,血行不暢,則瘀血內生。
4、陽氣虛弱
素體脾陽虧虛,虛寒中生,漸至氣血不足,脾陽虛而不能溫養(yǎng),出現(xiàn)腹痛,甚至病久腎陽不足,相火失于溫煦,臟腑虛寒,腹痛日久不愈。此外,跌撲損傷,脈絡瘀阻;或腹部術后,血絡受損,亦可形成腹中血瘀,中焦氣機升降不利,不通則痛。
病機
基本病機為腹中臟腑氣機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經脈痹阻,不通則痛;或臟腑經脈失養(yǎng),不榮而痛。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積、氣滯、血瘀。病理性質不外寒熱虛實四端,四者往往相互錯雜。
結語:有關干姜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干姜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干姜散能幫助我們治療腹痛的癥狀,引發(fā)腹痛的原因很多的,上述也列舉出了一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好好找出腹痛原因,盡早治療!
肺痿的癥狀,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些。自然是咳嗽癥狀比較嚴重,治療肺痿的藥物很多的。這里小編介紹大家使用中醫(yī)療法,多喝蛤蚧散中藥方劑。蛤蚧散的效果不錯的,不過蛤蚧散的處方比較復雜。大家要多向中醫(yī)師請教。來看蛤蚧散的用法!
別名
人參蛤蚧散(《衛(wèi)生寶鑒》卷十二)。
處方
蛤蚧1對(新好者,用湯洗十遍,慢火內炙令香,研細末)、人參、茯苓、知母貝母(去心,煨過,湯洗)、桑白皮各60克、甘草150克(炙)、大杏仁180克(湯洗,去皮、尖,爛煮令香,取出,研)。
制法
上八味,同為細末,入杏仁拌勻,過羅,研細。
功能主治
治肺痿咳嗽,咯唾膿血,滿面生瘡,遍身黃腫。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入生姜2片,酥少許,用水600毫升,煎沸熱服。如以湯點,頻服亦妙。
摘錄
《博濟方》卷二。
肺痿
肺痿,中醫(yī)病名。是指肺葉痿弱不用,臨床以咳吐濁唾涎沫為癥狀,為肺臟的慢性虛損性疾患。本病為多種慢性肺系疾病后期發(fā)展而成。其病位主要在肺,但與脾、胃、腎等臟密切相關。發(fā)病機理主要為熱在上焦,肺燥津傷;或肺氣虛冷,氣不化津,以致津氣虧損,肺失濡養(yǎng),肺葉枯萎。辯證有肺臟虛熱和虛冷兩大類,以虛熱證較為多見。治療總以補肺生津為原則。凡西醫(yī)學中某些慢性肺實質性病變如肺纖維化,肺不張、肺硬變等,臨床表現(xiàn)肺痿特征者,均可參照本節(jié)辯證論治。
病因
1.久病損肺
如痰熱久嗽,熱灼津傷,或肺癆久嗽,虛熱內灼,耗傷陰津,或肺癰余毒未清,灼傷肺陰,或消渴津液耗傷,或熱病之后,邪熱傷津,津液大虧,以致熱壅上焦,消灼肺津,變生涎沫,肺燥陰竭,肺失濡養(yǎng),日漸枯萎。若大病久病之后,耗傷陽氣,或內傷久咳,冷哮不愈,肺虛久喘等,肺氣日耗,漸而傷陽,或虛熱肺痿日久,陰傷及陽,亦可致肺虛有寒,氣不化津,津液失于溫攝,反為涎沫,肺失濡養(yǎng),肺葉漸痿不用。
2.誤治津傷
因醫(yī)者誤治,濫用汗吐下等治法,重亡津液,肺津大虧,肺失濡養(yǎng),發(fā)為肺痿。
病機
本病發(fā)病機理總緣于肺臟虛損,津氣嚴重耗傷,以致肺葉枯萎。因津傷肺燥,燥盛則干,肺葉弱而不用則痿。病理性質有肺燥津傷、肺氣虛冷之分。其病理表現(xiàn)有虛熱、虛寒兩類。
虛熱肺痿
一為本臟自病所轉歸;一由失治、誤治或他臟之病導致。
虛寒肺痿
肺氣虛冷,不能溫化、固攝津液,由氣虛導致津虧或陰傷及陽,氣不化津以致肺失濡養(yǎng),漸致肺葉枯萎不用。其病位在肺,但與脾、胃、腎等臟密切相關。
結語:有關蛤蚧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蛤蚧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多喝蛤蚧散能幫助治療肺痿咳嗽的癥狀,上述小編將肺痿的病因還有病機已經解釋很多了。希望大家多多關注,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習慣,小心肺部疾病!
安和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用于治療腹痛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還可以用于邪正交爭,氣血不順等等的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安和散的中藥方劑,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安和散--《袖珍小兒》
【處方】木香、當歸、川芎、前胡(去蘆)、柴胡(去蘆)、青皮(炒)、桔梗(炒)、甘草(炙)、赤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冷熱不調瀉。
【用法用量】每服1錢,加生姜3片,大棗1枚同煎,空心服。
安和散--《女科指南》
【處方】蒼術、厚樸、陳皮、川芎、紅花、半夏、香附。
【功能主治】邪正交爭,氣血不順,一切腹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腹痛病因
1、外感時邪
六淫外邪,侵入腹中,可引起腹痛。風寒之邪直中經脈則寒凝氣滯,經脈受阻,不通則痛。若傷于暑熱,或寒熱不解,郁而化熱,或濕熱壅滯,可致氣機阻滯,腑氣不通而見腹痛。
2、飲食不節(jié)
暴飲暴食,飲食停滯,納運無力;恣食肥甘厚膩辛辣,釀生濕熱,蘊蓄腸胃;或過食生冷,致寒濕內停等,中陽受損,均可損傷脾胃,腑氣通降不利,而發(fā)生腹痛。其他如飲食不潔,腸蟲滋生,攻動竄擾,腑氣不通則痛。
3、情志失調
情志不遂,則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氣機阻滯而痛作。若氣滯日久,血行不暢,則瘀血內生。
4、陽氣虛弱
素體脾陽虧虛,虛寒中生,漸至氣血不足,脾陽虛而不能溫養(yǎng),出現(xiàn)腹痛,甚至病久腎陽不足,相火失于溫煦,臟腑虛寒,腹痛日久不愈。
此外,跌撲損傷,脈絡瘀阻;或腹部術后,血絡受損,亦可形成腹中血瘀,中焦氣機升降不利,不通則痛。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化在那個相關介紹之后,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安和散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吧!如果腹痛不見好轉,還是請及時有效的就醫(y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