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黃耆散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鄙钤絹碓胶?,人們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白術黃耆散的中藥方劑”,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不知道大家對自汗的病癥了解多少?自汗其實就是莫名其妙地身體會出汗的情況。這是一種身體疾病,需要及時治療。這里給大家推薦一種中醫(yī)療法,多喝白術黃耆散中藥方劑,白術黃耆散的功效不錯,來看白術黃耆散的用法!
處方
白術半兩,黃耆半兩,當歸半兩,黃芩(去皮)半兩,芍藥半兩,石膏2兩,甘草2兩,茯苓1兩,寒水石1兩,官桂1分,人參3分,川芎3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摘錄
《宣明論》卷九。
自汗的介紹
不因勞累活動,不因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fā)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現(xiàn)。 多因營衛(wèi)不和、熱熾陽明、暑傷氣陰、氣虛陽虛等引起,可見于外感六淫或內傷雜病,前者多為實證,后者多為虛證。
自汗指發(fā)熱汗出,亦稱自汗出。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
清醒時不因勞動而常自出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自汗證治》:夫自汗,多因傷風傷暑,及喜怒驚恐、房室虛勞,皆能致之。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其臨床表現(xiàn),陽虛自汗,必惡寒;火熱自汗,必燥熱;傷濕自汗,困倦身重,天陰轉甚,聲如甕出;傷風自汗,頭疼身熱,咳嗽煩悶,鼻塞流涕;傷暑自汗,身熱口渴、煩躁面垢;痰證自汗,頭眩嘔逆,胸滿吐痰;心虛自汗,怔忡恍惚;肝熱自汗,口苦多眠;腎虛自汗,潮熱咳嗽;脾虛自汗,倦怠少食(《證治匯補》卷三)。
又肺虛、傷寒、溫病、柔痙、霍亂等多種病證亦有自汗。詳見陽虛自汗、氣虛自汗、血虛自汗、虛勞自汗、心虛自汗、肺虛自汗、脾虛自汗、肝熱自汗、痰癥自汗、傷濕自汗等條。
白天不因疲勞,或無明顯誘因而時時汗出,動輒益甚的癥狀。又稱自汗出。多因營衛(wèi)不和、熱熾陽明、暑傷氣陰、氣虛陽虛等引起,可見于外感六淫或內傷雜病,前者多為實證,后者多為虛證。
結語:有關白術黃耆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白術黃耆散已經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了。白術黃耆散的功效很多,治療自汗也只是其中一種功效。而對于自汗的解釋,上文中也有所提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Ys630.com相關知識
生活中,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吐血了,應該會很緊張。的確,沒有任何醫(yī)學常識的人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及時就醫(yī)是唯一選擇,治療吐血,中醫(yī)療法也有很多,柏葉黃耆散的效果就很不錯。來看柏葉黃耆散的用法!
處方
生干地黃4兩,黃芩1兩,柏葉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阿膠(杵,燥令碎、黃燥)2兩,黃耆(銼)2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吐血,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于食后用糯米粥飲調服。
摘錄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一八八。
吐血的病因
多因嗜食酒熱辛肥、郁怒憂思、勞欲體虛等,致胃熱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氣虛,血失統(tǒng)御而成。亦有因外感引動者。吐血分為外感吐血、內傷吐血、陰虛吐血、勞心吐血、勞傷吐血、氣郁吐血、畜熱吐血、傷胃吐血、傷酒吐血等,詳見各條。
血由胃和食道而來,經口吐出,血色紅或紫黯,常夾有食物殘渣,稱為吐血,也稱為嘔血。常見于西醫(yī)的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肝硬化、胃癌等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吐血的診斷要點
血隨嘔吐而出,血色呈紫暗或咖啡色,或鮮紅色,常夾有食物殘渣。常有胃痛、脅痛、黃疸、癥積等宿疾,復因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和、勞倦過度、氣候突變而誘發(fā)。大便色黑如漆,甚則呈暗紅色。大便潛血試驗陽性。X線鋇餐造影、纖維胃鏡、B超等檢查,??砂l(fā)現(xiàn)原發(fā)病。
吐血治療的辨證分析
吐血多因熱傷胃絡,或脾虛失攝,或胃絡瘀阻等導致血不循經,溢于脈外而成。臨證需分辨虛實。實證多由于熱(胃熱及肝火),虛證多屬于脾氣虛弱。臨床一般屬熱者居多。治以清熱、瀉火、降逆、涼血止血,或益氣攝血為大法。忌用升散燥熱,以免血隨氣火上逆而加重出血。
臨床表現(xiàn)
患者多先有惡心,然后嘔血,繼而排出黑便。食管或胃出血多有嘔血及黑便,而十二指腸出血多無嘔血而僅有黑便。嘔出血液的性狀主要取決于血量及其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如出血量較少而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由于血紅蛋白受胃酸的作用,轉化為酸化正鐵血紅素,嘔吐物呈咖啡殘渣樣棕黑色,但如出血量大而在胃內停留時間短,則嘔吐物呈鮮紅色或暗紅色。
上消化道出血失血量不大(少于800~1000ml)時,患者可僅有嘔血與黑便、皮膚蒼白厥冷、頭暈、乏力、出汗、脈快、心悸等急性失血性貧血癥狀。如出血量大,除上述癥狀之外還出現(xiàn)脈搏細弱、呼吸加快、血壓下降與休克等急性周圍循環(huán)功能不全癥狀。
結語:有關柏葉黃耆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柏葉黃耆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柏葉黃耆散能治療吐血,有關與吐血的病因還有診斷要點等問題,上述了也有詳細說明,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大家平時要多注意身體啊。
白術茯苓散在中醫(yī)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種中藥方劑的治病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術茯苓散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術茯苓散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術茯苓散
【處方】
白術2兩,白茯苓2兩,防己3兩,木瓜3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妊娠7-8月后,兩腳腫甚者。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前沸湯調下,日3次。腫消止藥。
【摘錄】
《廣嗣紀要》卷九。
白術茯苓湯
【別名】
白術湯。
【處方】
白術4兩,茯苓2兩,甘草2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逐支飲,通利小便。主飲積胸痞,痰停膈上,頭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煩忪悸,喘咳嘔逆,體重脅痛,腹痛腸鳴,倚息短氣,身形如腫。及時行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振振身搖;脾虛泄瀉,脈緩者。
【用法用量】
白術湯(《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五)。
【各家論述】
《醫(yī)略六書》:瀉由乎濕,脾土虛弱,不能制御于中,故偏滲大腸,泄瀉不止焉。白術崇土燥濕,茯苓滲濕和脾,炙草緩中益胃,兼益中州之氣也。水煎溫服,使?jié)袢ネ翉?,則脾能健運而敷化有權,泄瀉無不自止矣。此健脾滲濕之劑,為脾虧泄瀉之專方。
【摘錄】
《雞峰》卷十八。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術茯苓散的中藥方劑應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治療哦!
眼睛疾病其實也不少,但是相比較與其他方面的疾病,眼部生病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但是有些眼表疾病也是很復雜的,建議大家及早治療。這里給大家介紹治療風熱眼的白術菊花散中藥方劑。白術菊花散的功效不錯的,來看白術菊花散的用法!
處方
白術(米泔浸1宿,去皮,切,焙)1斤,菊花(焙)半兩,荊芥穗4兩,威靈仙(去土)2兩,薄荷(焙)2兩,木賊(去節(jié),焙)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黃耆(銼,焙)1兩半,細辛(去苗葉)1兩半,仙靈脾1兩半,羌活(去蘆頭)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風熱眼。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后,夜臥米飲調下;熟水亦得。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七。
風熱眼
風熱眼為病名。見《幼幼集成》。即風火眼。見《青囊真秘》卷一。又名火眼、燥火眼、淫熱眼,俗呼狗眵眼。由風熱攻目而起。起病較急,雙眼紅赤疼痛,沙澀羞明,眵多淚熱,可兼發(fā)熱頭痛等。相當于今之急性結膜炎。治宜疏風清熱為主,內服驅風散熱飲子加減,外用蒲公英煎水熏洗,滴10%千里光眼液。
眼表疾病
醫(yī)學定義
角結膜干燥癥又稱干眼,是一種常見的眼表疾病,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淚液質或量異常,或動力學異常導致的淚膜穩(wěn)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適,和(或)眼表組織病變?yōu)樘卣鞯亩喾N疾病的總稱。將干眼根據(jù)淚液缺乏成分分為以下四種類型,水樣液缺乏性、粘蛋白缺乏性、脂質缺乏性、以及淚液動力學(分布)異常性。
臨床表現(xiàn)
干眼病最常見癥狀是眼疲勞、異物感、干澀感、其它癥狀有燒灼感、眼脹感、眼痛、畏光、眼紅等。如有上述癥狀。診斷:通常根據(jù)以下四個方面,癥狀,淚膜不穩(wěn)定,眼表面上皮細胞的損害,淚液的滲透壓增加,可以對絕大多數(shù)干眼癥患者作出診斷。
治療
許多干眼患者可能是水樣液缺乏和蒸發(fā)過強兩種因素并存,開始治療干眼之前,首先應明確患者以哪一型為主,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此外,干眼病是慢性疾病,多需長期治療,要幫助患者樹立堅持治療的信心。淚膜不穩(wěn)定患者,應首先尋找內因并進行治療,其次淚液涂布的異常與眼瞼的解剖結構和運動以及眼表是否光滑等也有關,故應予以相應的治療。如若是因為眼瞼的暴露導致的淚液過度蒸發(fā)型干眼,應根據(jù)病情把握眼瞼重建的手術時機,進行眼瞼的重建。
結語:有關白術菊花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白術菊花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白術菊花散的功效是治療風熱眼的,對于此疾病還有一些眼表疾病,上述也有所提及。保護眼睛健康是重要的任務,希望大家要小心!
小兒驚風,應該不少人都聽說過這個病癥。慢驚風也是驚風的一種類型,治療慢驚風的方法很多,這里給大家推薦一種中醫(yī)療法。就是喝中藥方劑,這味方子叫做白術麻黃散。白術麻黃散的功效還不錯,來看白術麻黃散的用法!
處方
白術(炮)1分,干葛1分,麻黃(去節(jié))半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慢驚將發(fā)。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荊芥湯送下。服后忌沖風,須有汗如水出,再進1-2服。
摘錄
《幼幼新書》卷九引《石壁經》。
慢驚風
驚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急重病癥,以臨床出現(xiàn)抽搐、昏迷為主要癥狀。又稱驚厥,俗名抽風。任何季節(jié)均可發(fā)生,一般以1~5歲的小兒為多見,來勢兇猛,變化迅速,甚至可威脅小兒生命。所以,古代醫(yī)家認為驚風是一種惡候。如《東醫(yī)寶鑒小兒》云:小兒疾之最危者,無越驚風之證?!队卓漆屩i驚風》:小兒之病,最重惟驚。臨證常將驚風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本篇簡述慢驚風,急驚風已分篇述之。
本病可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小兒驚厥。其中伴有發(fā)熱者,多為感染性疾病所致。顱內感染性疾病常見有腦膜炎、腦膿腫、腦炎、腦寄生蟲病等;顱外感染性疾病常見有高熱驚厥、各種嚴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敗血癥等)。不伴有發(fā)熱者,多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見的癲癇外,還有水及電解質紊亂、低血糖、藥物中毒、食物中毒、遺傳代謝性疾病、腦外傷、腦瘤等。臨證要詳細詢問病史,進行細致體格檢查,及相應的實驗室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
病因病機
慢驚風為小兒驚風的另一種類型,來勢緩慢,以反復抽痙、昏迷或癱瘓為主癥,預后一般較差。多因大病久病后,氣血虧虛,陰陽兩傷,或由急驚風轉化而成,或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調護不當,精氣俱虛所致。多系脾胃受傷,土虛木旺化風;或熱病陰血受傷,風邪入絡;或先天不足,腎虛肝旺。病位在肝、脾、腎,多以虛為主,也可虛中夾實。
臨床表現(xiàn)
1.虛寒可見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萎倦,嗜睡,四肢發(fā)冷,舌淡,苔薄;虛熱則虛煩疲憊,面色潮紅,身熱消瘦,手足心熱,舌紅,苔少;血虛有肢體顫振,強直不利;虛中夾實可見身熱起伏不定,口渴心煩,胸悶氣粗,泛吐痰涎,苔黃膩。
2.病在肝脾僅有形神疲憊,面色萎黃,抽搐,大便稀溏,四肢不溫;病在肝脾腎則面色晄白,囟門低陷,四肢厥冷,手足蠕動,大便清稀,舌淡,脈細無力。
結語:有關白術麻黃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白術麻黃散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白術麻黃散的功效是治療小兒慢驚風的,對于此病癥,上述已經介紹一些,希望大家多多學習。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家長們,要多注意!
白術丁香散這種中藥方劑是非常好的,其功效是非常多的。能夠有效地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術丁香散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術丁香散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術丁香散
【處方】
丁香3錢,白術3錢,舶上硫黃3錢,肉豆蔻3錢,人參2錢,桂府滑石2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大人、小兒吐利不止,煩渴,小便少。
【用法用量】
大人每服2錢,小兒1錢,食前溫米飲調下。
【摘錄】
《衛(wèi)生寶鑒》卷十九。
白術防風湯
【處方】
白術(四錢) 、防風(八錢) 、黃蓍(四錢)。
【功能主治】
若服羌活防風湯有自汗者。
【用法用量】
上分二貼,每貼水二盞,煎至八分,食后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幾種能夠治療病癥的中藥方劑,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白術丁香散中藥方劑應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的認識。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相信很多的讀者朋友們對于中醫(yī)方面的知識了解的都是比較少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術沉香散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術沉香散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術沉香散
【處方】
沉香1兩,人參(紫暈者)1兩,白茯苓1兩,半夏曲1兩,訶子肉1兩,木香1兩,川姜1兩,白術1兩半,干山藥1兩半,甘草6錢,丁香半兩,附子2個(炮)。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墜氣,益脾胃。主。
【用法用量】
每服2大錢,水1中盞,加生姜3片,棗子1個,木瓜1片,煎7分,食前服。
【摘錄】
《百一》卷二。
白術半夏丸
【處方】
白術5錢,半夏3錢,砂仁3錢,白芍3錢,當歸3錢,桃仁2錢,黃連2錢,神曲(炒)2錢,陳皮2錢,吳茱萸1錢半,僵蠶1錢,甘草1錢。
【制法】
上為末,蒸餅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氣血、痰熱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
《簡明醫(yī)彀》卷五。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術沉香散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白術沉香散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行服用哦!
女人生完孩子之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需要多方的關心和照顧,尤其身體比較虛弱,稍微照顧不周,就容易引發(fā)一些疾病。例如產后浮腫就是其中易得的病,治療產后浮腫,試試白術消腫散,這種中藥方劑的效果不錯的。來看白術消腫散的用法!
處方
白術3兩(炒黑),枳實1兩半(炒黑)。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產后浮腫,脈弦滯澀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紫蘇湯下。
各家論述
產后氣食傷脾,脾氣不化,清陽不能上奉,而風邪乘之,故遍身浮腫,心下痞悶焉。白術炭健脾氣以燥濕除滿;焦枳實瀉滯氣以散悶消痞;為散,紫蘇湯下,理血氣以散風邪也。使風邪外散則滯氣內消,而脾胃調和,經絡通暢,安有心下痞悶,遍身浮腫之患乎。
摘錄
《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產后出現(xiàn)的水腫該怎么護理
有的媽媽在生產后會出現(xiàn)全身的水腫,同時還要照料寶寶,新媽媽就顯得疲憊不堪。產后水腫需要積極的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威脅母嬰健康。
水腫嚴重時還經常出現(xiàn)四肢酸麻、頭暈、心慌、頻繁咳嗽等癥狀。需要注意區(qū)別產后水腫和腎虛、功能異常等導致的病態(tài)水腫。產后水腫是因皮膚內積聚水分而產生的,所以嚴格說不是水腫而是水氣。產后的水腫無法通過排尿緩解,而是要通過出汗才能消腫,所以需要產婦保持身體溫暖。
海帶中含有大量的碘,100克海帶里含有100毫克的碘,對彌補分娩造成的失血有很重要的作用。海帶還具有促進子宮收縮、加快新陳代謝、預防肥胖的作用。海帶中的鈣含量也很豐富,可以補充牙齒和骨骼中流失的鈣質。它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對胃腸功能下降的產婦來說是很好的食品。此外用海帶做湯還有助增加奶量,消除水腫。
分娩后產婦消化能力下降,挑選食品時應考慮是否易消化。盡量避免進食冷飲、寒性食品以及方便面等速食品。飲食上要注意均衡攝取營養(yǎng),少吃高熱量食物有助消除水腫。食物不能太咸,以清淡為宜,少食多餐等習慣都有助于預防產后水腫。哺乳期適當進行運動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增加母乳量,對產后消腫也有很好的效果。
結語:有關白術消腫散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白術消腫散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了。白術消腫散能治療產后浮腫,對于此病癥的護理方法,上述也有詳細介紹。希望產婦多多學習,對身體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