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散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xì)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白茅根散的中藥方劑》,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國中醫(yī)的中藥方劑是非常有名的吧!沒錯,這中藥方劑是非常重要的治療病癥的方法。那么,這白茅根散的中藥方劑的處方和制法分別是什么呢?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茅根散
【處方】
白茅根1兩(銼),百合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葛根1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熱病,噦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十七。
白蘞膏
【處方】
白蘞半兩,白石脂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半兩。
【制法】
上為末,更研極細(xì),以雞子白調(diào)和,稀稠得所,瓷盒盛。
【功能主治】
面粉隳。
【用法用量】
每臨臥涂面上,明旦以井花水洗之。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一○一。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茅根散的中藥方劑應(yīng)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rèn)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jìn)行治療哦!
相關(guān)閱讀
絕大多數(shù)的人對于中藥方劑相關(guān)的知識了解的是比較少的,有些人甚至都沒有聽過。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xì)的介紹一下這白茅根湯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茅根湯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茅根湯
【處方】
白茅根1握,麥門冬1兩(去心),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淡竹茹半兩,赤茯苓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生姜半兩,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
【制法】
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
乳石發(fā)動,虛熱,痰飲嘔逆,不可飲食。
【用法用量】
以水3大盞,煎至1盞半,去滓,分為3次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三十八。
白蘞膏
【處方】
白蘞半兩,羊糞半兩,栝樓根半兩。
【制法】
上搗如膏。
【功能主治】
狐尿刺,久不愈。
【用法用量】
封裹瘡上,一復(fù)時其刺自出。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一四〇。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茅根湯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rèn)識和相關(guān)的了解了吧!這白茅根湯中藥方劑的效果是比較不錯的。最后祝早日康復(fù)哦!
白茅散是種非常有效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xì)的介紹一下這白茅散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茅散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茅散
【處方】
丁香1分,花桑葉1分,人參(去蘆)1分,藿香葉(去土)1分,白茅根(銼)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吐逆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量大,小分服,不拘時候。
【摘錄】
《衛(wèi)生總微》卷十。
白蘞膏
【處方】
白蘞、白及、白僵蠶、當(dāng)歸、大黃、乳香、桃枝、柳枝、槐枝、桑枝、皂莢枝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每用香油1斤,入前藥浸3宿,緩火熬,以焦黃色為度,濾去滓,加黃丹半斤,候油欲再滾,即掇鍋于地上,用槐枝頻攪勻,滴水中不散為度。
【功能主治】
一切惡瘡腫毒。
【摘錄】
《普濟(jì)方》卷三一三。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茅散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rèn)識和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有效地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jìn)行就診哦!
惡瘡,從病名上面能看出是一種很嚴(yán)重的皮膚病,惡毒瘡而且是頑固性的惡瘡。治療這樣的疾病,中醫(yī)療法的效果還是很好的。這里小編給大家推薦柏根散中藥方劑,柏根散的效果在治療惡瘡上面是很好的,來看柏根散的用法!
處方
烏蛇3寸(浸,去皮,于瓦上烘干),黃柏根皮4寸(焙干),杏仁3-7個(燒存性)。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無名惡瘡。
用法用量
食鹽漿水洗了,入膩粉,津調(diào),涂帛子上貼之,甚時再上。
摘錄
《雞峰》卷二十二。
惡瘡
病名。亦名久惡瘡,惡毒瘡,頑瘡。
治療惡瘡驗(yàn)方
1、腫毒疔癤,無頭惡瘡。每年五月采蒼耳根葉數(shù)擔(dān),洗凈,銼細(xì),煮爛,去滓留汁,武火煎滾,艾火煎稠,攪成膏,密封收存。稱為萬應(yīng)膏。用時取出敷貼患處。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2、一切惡瘡。用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調(diào)硫磺、輕粉末,頻涂瘡上,有效。
3、再方。用燕窠土和窠內(nèi)外燕糞,加油調(diào)搽,或加黃末調(diào)搽。
4、再方。用蜘蛛曬干,研為還想,加輕粉、麻油涂搽。
5、再方。用東壁土、大黃等分(即一半即一半的意思),滴井水調(diào)勻,搽瘡上,干了再擦。
6、治惡瘡(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搗敷。
7、再方。用瓦松陰干,研為末。先以槐枝、蔥白湯洗凈患處,然后以藥末涂搽。
8、再方。用白膠香、松香各一兩,加麻油、黃蠟各二錢半,一起溶化,再放入冷水中充分調(diào)勻,攤貼患處。此方名水沉金絲膏。
9、惡瘡痂癢。用匾蓄搗爛封患處,痂落病愈。
10、癰疽惡瘡。用紫花地丁(連根)、蒼耳葉等分,搗爛,加酒一杯,攪汁服下。
結(jié)語:有關(guān)柏根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柏根散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柏根散能治療惡瘡,對于此疾病的其他療法,上述也介紹了很多。都是一些中藥方子,大家可以嘗試下,前提是要在中醫(yī)師的監(jiān)督下使用哦!
中藥白茅根功效
1、中藥白茅根功效
主治: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熱淋,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熱病煩渴,胃熱嘔噦,咳嗽。內(nèi)服,煎湯10-15g(鮮者加倍),搗汁或研末。體虛者用量宜適當(dāng)。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等號功效。
2、中藥白茅根的作用
白茅根有止血作用:白茅根粉能明顯縮短兔血漿的復(fù)鈣時間,臨床用白茅根治療鼻衄。
白茅根有抗菌作用:白茅根對福氏及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白茅根對于急性腎炎有較好效果:服用白茅根后通常在1~5天內(nèi)小便即顯著增多,隨之水腫即漸消失,高血壓及尿檢變化亦漸好轉(zhuǎn)而趨正常。
白茅根對于急性傳染性肝炎的治療作用:服用白茅根后,肝脾腫大會減輕,谷丙轉(zhuǎn)氨酶經(jīng)45天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黃疸指數(shù)也會明顯的下降。
白茅根對于高血壓病的治療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他還可以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3、白茅根服用注意事項(xiàng)及副作用
3.1、用于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茅根能清肺胃之熱,故適用于上述諸癥,常作輔助藥應(yīng)用。又在麻疹出疹期與恢復(fù)期,均可用茅根煎湯作飲料,取它清熱生津的功效。
3.2、用于血熱妄行、吐衄尿血等癥。本品有涼血止血作用,治血熱妄行之癥,可以單用,也可配小薊、藕節(jié)等同用
3.3、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腫,熱淋,黃疸等癥。
宜:急性腎炎,急性腎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感染者宜食;咯血,鼻出血,小便出血者宜食;高血壓病人宜食;急性發(fā)熱性病人煩熱口渴者宜食;急性傳染性黃疸肝炎者宜食;小兒麻疹者宜食。
忌:茅根性寒,故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忌食。
白茅根的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12~25g;水煎服、搗汁或研末。
1、煮粥:鮮白茅根、大米各50克,鮮白茅根洗凈切碎入鍋,加適量水煎煮取汁去渣,再入大米、冰糖煮至粥熟即可??芍文I炎、小便不利。
2、沖泡:鮮白茅根、鮮藕片各40克,蜂蜜30毫升。將白茅根和藕片一起榨汁,去渣取汁,調(diào)入蜂蜜即可。每日兩次。可治流鼻血。
3、燉煮:鮮白茅根60克,豬瘦肉500克,鮮白茅根、豬瘦肉洗凈,肉切片,白茅根切成小段,一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燉至肉熟爛,加鹽調(diào)味,喝湯食肉。可治膽結(jié)石。
白茅根的泡水喝的禁忌
白茅根服用后的好處有很多,不僅可以利尿消腫,同時可以治療急性肝炎等,它的抗菌消炎的作用也非常的不錯。不過小編建議大家,雖然白茅根服用后好處有很多,但這畢竟是一種藥材,所以服用的時候仍舊需要特別注意。具體的白茅根泡水的禁忌如下:
1、體虛患者不適合服用中醫(yī)方面認(rèn)為,白茅根性寒。如果體虛患者服用了這種中藥材,那么體質(zhì)將會越來越虛弱,不利于健康。
2、脾胃虛寒以及溲多不渴的患者不適合服用這類型的患者如果將白茅根泡水喝,不僅不能夠令身體恢復(fù)健康,反而會導(dǎo)致脾胃毛病越來越嚴(yán)重。
3、白茅根不適合長期服用就算是身體健康的患者也不適合將白茅根長期服用,避免這種性寒的中藥材影響身體健康,令身體越來越虛。
4、吐血患者不適合服用如果是由于身體虛寒所導(dǎo)致吐血情況的出現(xiàn),那么這類型患者也不能夠服用白茅根,無論是何種操作方法都不可以,否則病情將加重,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
牙齒的疾病很多,大家千萬不能大意。這里小編介紹的枸杞根散中藥方劑可以治療牙疳,對于牙疳的癥狀,許多人應(yīng)該都聽說過。這是一種會使牙齦潰爛疼痛的疾病。大家發(fā)現(xiàn)一定要盡快治療。枸杞根散的效果不錯的,來看枸杞根散的用法!
處方
枸杞根、槐白皮各60克、胡桐淚、細(xì)辛各30克、川椒7.5克(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治牙疳,齒齦宣露,膿血口臭。
用法用量
每用15克,以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熱含冷吐。
摘錄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牙疳
病名。指牙齦紅腫,潰爛疼痛,流腐臭膿血等癥?!度彘T事親》卷五:牙疳者,齲也。齲者,牙龂腐爛也。據(jù)病因及其特點(diǎn):風(fēng)熱牙疳、青腿牙疳、走馬牙疳三種。其中以風(fēng)熱牙疳較為多見;青腿牙疳因其下肢兼見青色腫塊而故名,走馬牙疳多發(fā)生在小兒。因發(fā)病急驟,故名走馬,是較危重的急性口腔病,多因病后余毒未清而發(fā)。本病的治療原則:以清陽明胃熱為主。屬風(fēng)熱者,宜疏風(fēng)清熱,瀉火解毒;屬寒濕凝滯者,宜祛寒燥濕;屬余毒未盡者,治宜解毒,清熱,祛腐。
牙齦紅腫
牙齦紅腫是指牙齒周圍牙齦軟組織充血發(fā)紅、腫脹隆起。多見于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齦組織感染性疾病,也可見于局部異物刺激所致。
病因
包括齦炎、青春期齦炎、妊娠期齦炎、牙周炎等疾病。牙齦膿腫、牙周膿腫、智齒冠周炎或根尖周炎等疾病引起牙齦紅腫的同時多伴疼痛。
臨床表現(xiàn)
臨床表現(xiàn)為紅色,齦緣應(yīng)為菲薄而緊貼牙面。牙齦紅腫時,游離齦和齦乳頭呈鮮紅色或暗紅色,重度齦炎和牙周炎患者的炎癥充血范圍可波及附著齦,與牙周袋的范圍一致。同時齦緣變厚,牙齦乳頭圓鈍,與牙面分離,不再緊貼。牙齦松軟肥大,表面光亮,齦緣有時糜爛滲出。
治療
慢性齦炎患者,經(jīng)過牙周基礎(chǔ)治療,如有效的自我菌斑控制、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后,炎癥消退,牙齦組織可完全恢復(fù)健康。青春期齦炎通過潔治術(shù)去除菌斑、牙石,必要時可配合局部的藥物治療,如齦袋沖洗、局部上藥、含漱等。對于個別伴牙齦肥大增生的患者,必要時可采取牙齦切除術(shù)。
預(yù)防
1.注意口腔衛(wèi)生,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xí)慣。
2.定期口腔檢查,遵循醫(yī)囑,及時治療口腔內(nèi)疾患。
結(jié)語:有關(guān)枸杞根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枸杞根散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了。多喝枸杞根散能幫助我們治療牙疳的癥狀,對于牙疳的情況,上述也介紹了。大家要多注意喲。牙齦腫痛不能拖著不治,否則會有大問題的。
白茅湯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重要的中藥方劑。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xì)的介紹一下這白茅湯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茅湯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茅湯
【處方】
人參2錢,甘草2錢,茯苓3錢,半夏3錢,麥冬3錢(去心),茅根3錢,芍藥3錢,五味子1錢。
【功能主治】
零星吐鮮血者。
【用法用量】
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
《四圣心源》卷四。
白蘞膏
【處方】
白蘞、白及、白芷、白蘞皮、石決明、牛蒡子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用牛脂熬,將末入內(nèi),同熬成膏。
【功能主治】
風(fēng)牽出瞼外障。
【用法用量】
早,晚以膏搽于瞼胞。屢用有效。
【摘錄】
《眼科全書》卷四。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茅湯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rèn)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白茅湯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jìn)行服用哦!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白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Nees)C.E. Hubb.的干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洗凈,曬干,除去須根及膜質(zhì)葉鞘,捆成小把。
【性狀】本品呈長圓柱形,長30~60cm,直徑0.2~0.4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縱皺紋,節(jié)明顯,稍突起,節(jié)間長短不等,通常長1.5~3cm。體輕,質(zhì)略脆,斷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狀排列,中柱淡黃色,易與皮部剝離。無臭,味微甜。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于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黃疸,水腫,熱淋澀痛;急性腎炎水腫。
【用法與用量】9~30g,鮮品30~60g。
【貯藏】置干燥處。
【部分生產(chǎn)企業(yè)】 湖南三湘中藥飲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