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敷藥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敷藥的中藥方劑”,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白敷藥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進行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敷藥的中藥方劑以及白敷藥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敷藥
【處方】
陳小粉3兩,白蘞3兩,生半夏3兩,白芷3兩,生南星3兩,白及3兩,五倍子3兩,三奈3兩,人中白3兩。
【制法】
上為細末,瓷瓶密貯。
【功能主治】
一切流痰、濕痰、寒痰、喉痰、腮癰。腋癰、婦人乳癰、乳疽、乳吹、瘰疬。
【用法用量】
火痰用黃蜜調(diào);流痰、濕痰用雞蛋清調(diào);瘰疬、腮癰、腋癰、喉痰用米醋調(diào);唯乳證用活鯽魚1尾,搗爛去骨,和藥末搗敷。
【摘錄】
《瘍醫(yī)大全》卷八。
白茯苓散
【處方】
白茯苓1兩,遠志3分(去心),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石膏1兩,黃芩半兩,人參1兩(去蘆頭),桂心半兩,熟干地黃1兩,麥門冬半兩(去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后,心虛驚悸,或時妄語,四肢煩熱,肢體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2個,煎至6分,去滓,下飴糖1分,攪令勻,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圣惠》卷十四。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大家對這個白敷藥一定也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和獨到的了解了吧!沒錯哦!白敷藥的中藥方劑就是有這么多的功效,沒懂的話!就再看一遍哦!
ys630.coM延伸閱讀
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有效地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石方的中藥方劑以及白石方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石方
【處方】
五靈(炒煙盡,研細)、阿魏(研細)各等分。
【制法】
用雄黃、狗膽汁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痞塊、疳積、噎膈。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唾津送下。
【注意】
忌羊肉、醋、面。
【摘錄】
《扶壽精方》。
白芍藥散
【處方】
白芍藥1兩,牡蠣粉1兩,熟干地黃1兩,白術2兩,麒麟竭3兩,柏子仁2分,烏賊魚骨1兩(炙黃),桂心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黃耆1兩(銼),龍骨1兩。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婦人崩中下血不斷,淋瀝連年不絕,黃瘦,虛勞盜汗,便濁走失,血少筋痿。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
《圣惠》卷七十三。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石方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白石方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行服用哦!
白餅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治療小兒痰食積滯內(nèi)阻,致發(fā)驚搐等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餅子的中藥方劑白餅子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餅子
【別名】
玉餅子。
【處方】
滑石末1錢,輕粉5分,半夏末1錢,南星末1錢,巴豆24個(去皮膜,用水1升,煮干研細)。
【制法】
上為末,入巴豆粉,次入輕粉,又研勻,卻入余者藥末,如法令勻,糯米粉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痰食積滯內(nèi)阻,致發(fā)驚搐,癲癇,或腹有癖積及夾食傷寒,身體溫,多唾多睡,或吐不思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小兒腹中有癖,但飲乳者,及漱而吐痰涎乳食;小兒夾食傷寒,發(fā)熱嘔吐,噯氣,肚疼者。
【用法用量】
量小兒虛實用藥,3歲以下,每服3-5丸,空心紫蘇湯送下。若3-5歲兒,壯實者不以此為限,加至20丸,以利為度。
【注意】
忌熱物。
【各家論述】
《小兒藥證直訣類證釋義》,此方為溫下之劑。錢氏每見積滯而體壯者,概用白餅子下之。下必有積,壯熱也因積,故方用星、夏之辛溫以化痰積;用輕粉之辛冷以殺蟲積;用滑石之甘寒以降熱積;用巴豆以平諸般之積,使痰癖血瘕,氣痞食積等物一鼓蕩平,不留余孽。
【摘錄】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八仙丹
【處方】
乳香2錢,沒藥2錢,巴霜2錢,骨碎補2錢,半夏2錢,歸尾(酒洗)5錢,硼砂3錢,大黃5錢,血竭3錢,自然銅(醋炒)3錢,無名異(醋炙)2錢。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每服8厘,酒調(diào)下。
【摘錄】
《傷科方書》。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餅子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有效地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占有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這中藥方劑治療病癥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末藥的中藥方劑以及白末藥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末藥
【處方】
桔梗10兩,白芷10兩,甘草(炙)10兩,川芎(泡7次)半斤,山桂半斤,細辛半斤,川烏(炮)6兩,續(xù)斷(米泔浸)6兩,當歸6兩,牛膝(酒浸1宿)6兩,香附子(炒)6兩,花椒(去合口者,炒)5兩,赤芍藥(酒浸)9兩,澤蘭葉(去叉)9兩,白楊皮12兩(米柑浸1宿)。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打破傷損,皮肉碎破,筋骨寸斷,瘀血壅滯,結(jié)腫不散,及婦人產(chǎn)后諸血證。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酒調(diào)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遍身損傷,臨臥服。
【摘錄】
《醫(yī)統(tǒng)》卷七十九。
白蘞散
【處方】
白蘞2兩,黃芩2兩,莽草(艾葉)2兩,地松3兩,石灰5兩,狗頭骨5兩(燒灰)。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金瘡久不愈。
【用法用量】
用敷瘡上。
【摘錄】
《圣惠》卷六十八。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末藥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白末藥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行服用哦!
白靈丹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促進傷口愈合。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靈丹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靈丹
【處方】
熟石膏1兩,白蠟2錢,梅片3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收口。主。
【用法用量】
摻之。
【摘錄】
《青囊秘傳》。
白蘞膏
【處方】
白蘞3兩,白芷3兩,芎藭2兩,大黃2兩,黃連2兩,當歸3兩,黃柏2兩,豉8合(炒),羊脂3兩,豬脂2升。
【功能主治】
痱,瘰疬瘡。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二脂合煎,納諸藥,微火煎,膏成去滓,候凝。敷之。
【摘錄】
《鬼遺》卷五。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幾中藥方劑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靈丹的中藥方劑應該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吧!這個傷口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哦!
中國一直有著一種治療病癥的獨特方法那就是中醫(yī)。中醫(yī)中就必須要提到中藥方劑。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散的中藥方劑白散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散
【別名】
三物白散(《類證活人書》卷十五)、桔梗白散(《外臺秘要》卷十)。
【處方】
桔梗22.5克、巴豆7.5克(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貝母22.5克。
【功能主治】
寒實結(jié)胸。
【用法用量】
上三味為散,納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海服1.5克,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若不利,進熱粥200毫升;利過不止,進冷粥200毫升。
【摘錄】
《傷寒論》。
白前湯
【處方】
白前1兩,昆布(洗去咸,炙干)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切,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海藻(洗去咸,炙干)1兩,半夏(湯洗7遍)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甘草(炙,銼)1兩,小麥(醋浸,曬干)3合。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氣癭初作。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1棗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食后溫服,日3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二五。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散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白散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行服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