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頭顱外傷后遺癥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彪S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量才更好。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治療頭顱外傷后遺癥中藥方劑,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頭顱外傷后遺癥的病因有很多種,這種癥狀在生活中并不常見,它的癥狀表現(xiàn)很是明顯,但是有的時候不及時的治療可能會造成很多的原因。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治療頭顱外傷后遺癥中藥方劑有哪些?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頭顱外傷后遺癥臨床表現(xiàn)
1.腦外傷失語
失語是指大腦皮質語言中樞受損后,導致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喪失。語言障礙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一個人可以僅失去理解書面語言的功能(失讀),而另一個人可能無法回憶或說出某物體的名稱(命名性失語),有的命名性失語患者不記得物體正確的名稱,而有的人知道這個詞卻無法表達出來。構音障礙是指不能清晰和準確地發(fā)音。
2. 腦外傷失認
失認是一種少見癥狀,能看見或感知某物體但不能把它與該物體的作用和功能聯(lián)系起來。失認患者不能辨認熟悉的面孔或一些普通的物體如勺子或鉛筆,盡管他能看見也能描述這些物體。
3.腦外傷后癲癇
外傷后癲癇是指腦外傷以后發(fā)生的癲癇。癲癇發(fā)作是由于大腦神經(jīng)元的異常放電引起,10 %的嚴重腦非貫通傷和40%腦貫通傷患者發(fā)生癲癇,可以在腦外傷后數(shù)年才出現(xiàn)。發(fā)作類型與異常放電起源的部位有關。
治療頭顱外傷后遺癥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一)
辨證
頭部脈絡受損,則血離經(jīng),脈而留瘀,氣滯血瘀,阻于清竅,致使清陽不升,濁陰不降。
治法
鎮(zhèn)心安神,升清降濁,活血化瘀。
方名
消遺湯。
組成
琥珀3克,辰砂0.3克,青龍齒15克,木通3-6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黨參15-30克,枸杞子15克,荊芥穗6克,柴胡6克,白芍15克,制香附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
華江方。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頭顱外傷后遺癥的相關治方劑有了一定的了解,頭顱外傷后遺癥的癥狀表現(xiàn)很明顯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希望以上介紹的方劑能給大家?guī)硐鄳膸椭?/p>
擴展閱讀
指甲剝離是我們?nèi)粘I钪幸环N常見的疾病,我們?nèi)绾畏乐共∏榈倪M一步的加重呢?這類病該如治療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類疾病的發(fā)生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指甲剝離的治療方法相關知識。
病因
病因主要有
一是指甲與水接觸的時間過長;
二是飲食中蛋白質及鈣、硫、鋅等元素或維生素A、B、C不足;
三是慢性疾患或情緒處于應激狀態(tài);
四是口服避孕藥;
五是指甲被打磨或使用磨除劑所致。
中藥方劑一
辨證
肝經(jīng)血燥,爪失所養(yǎng)。
治法
滋養(yǎng)肝血。
方名
加減逍遙丸。
組成
當歸30克,白芍30克,白術30克,茯苓30克,丹皮4.5克,炒梔子45克,甘草30克。
用法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次6-9克,日服2次,開水送服。
出處
朱仁康方。
結語:通過上文的了解,我們認識了指甲剝離的相關知識,若不及時治療,往往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還會造成一些并發(fā)癥,若患有指甲剝離這類癥狀的朋友一定要及時治療,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的加重。
在平時大家都覺得迎風流淚沒什么正?,F(xiàn)象,這類型疾病就是在我們不輕易間慢慢變重的,最后有可能導致流淚癥,治療流淚癥的方法有很多,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流淚癥的治療方劑有哪些吧?
方名
止淚湯。
功能主治
功能補益肝腎,祛風止淚。主治屬冷淚的流淚癥。
處方組成
熟地15克、當歸12克、車前子15克、菟絲子(包)15克、女貞子15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北細辛3克、川芎6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治療流淚30例,全部有效。病程最長2年,最短半年,服中藥最多25劑,最少5劑,一般在10-15劑即效,未用其他藥物。
處方來源
江蘇省沭陽中醫(yī)院潘開明。
方名
仙棗方。
功能主治
功能明日攝淚。主治無時流淚癥。
處方組成
天仙子3-6克、生甘草6克、紅棗5枚,水煎服,或沖服。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治療54眼,顯效27眼,有效16眼,好轉6眼,無效8眼??傆行蔬_90.7%。
處方來源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yī)院張蕓蕓等。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流淚癥的相關方劑有了一定的了解,流淚癥的治療有很多的方劑,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治療。但是方劑我們一定要找專業(yè)人士確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然會出現(xiàn)很嚴重的后果。
眩暈癥這種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頭暈目眩的情況,而且會表現(xiàn)出氣血虛弱以及眼睛視力模糊等,所以建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眩暈癥的治療方法。眩暈癥的中藥治療是需要根據(jù)它的表現(xiàn)癥狀來選擇藥材的,比如氣血虧虛型,可以采用黃芪、當歸等進行調(diào)理,而淤血內(nèi)阻型可以采用紅花當歸進行調(diào)理。
1、治療眩暈方劑有哪些
1.1、氣血虧虛型:癥見眩暈動則加劇,面色蒼白,唇甲不華,心悸失眠,神疲懶言,飲食滅少,舌質淡,脈細弱。三眩定暈湯加黃芪、當歸。
1.2、瘀血內(nèi)阻型:癥見眩暈,經(jīng)常發(fā)生于腦外傷、腦血管病、中風后遺癥患者。三眩定暈湯加當歸、紅花、延胡、莒蒲。每日1劑,水煎服,25天為1療程。
2、眩暈癥患者日常要注意什么
在飲食上,盡量不要吃辣的、油膩的一些有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大棗,可以幫助調(diào)節(jié)氣血,幫助病情,像荔枝、檳榔、荷葉這樣不利于氣血和肝火的食物最好不要吃,不利于治療。
每天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的環(huán)境要安靜,這樣才能夠很好地幫助睡眠,只有睡好了人才有精神,那種因為疲憊而導致眩暈才會慢慢的消失。
3、眩暈癥及腦梗塞的區(qū)別
眩暈癥發(fā)作時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天旋地轉的暈,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冒冷汗等癥狀。需要注意的是,眩暈癥它是一種癥狀,并不是一個疾病。
腦栓塞是一種腦部的疾病,它發(fā)病突然,經(jīng)常在人安靜休息或者睡眠的時候突然發(fā)病。發(fā)病在數(shù)小時或1~2天內(nèi)達到高峰。會感覺到頭痛、眩暈、耳鳴、半身不遂,吞咽困難。
導致眩暈最常見的原因
1、藥物副作用
高血壓藥物ACE抑制劑和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藥,都會降低血壓,誘發(fā)眩暈。一些心臟病患者服用利尿劑時會脫水,也會產(chǎn)生眩暈感。鎮(zhèn)靜劑抑制中樞神經(jīng),使大腦活動減速,也是導致眩暈的一大因素。而緩解鼻塞的解充血藥使血管收縮,影響大腦供氧致眩暈。
2、缺鐵
疲勞乏力是貧血的一大主要癥狀。由于身體缺鐵,血紅細胞減少,血紅蛋白攜氧量減少,大腦血氧量不足,因而產(chǎn)生眩暈感。
3、偏頭痛
英國偏頭痛協(xié)會蘇珊·海頓教授說,眩暈常是偏頭痛發(fā)作的前兆,其原因是大腦血管變窄,血流量減少。
4、全身掃描
核磁共振成像掃描也可能導致眩暈。人體平衡受內(nèi)耳控制,核磁共振成像掃描產(chǎn)生的強磁場會導致內(nèi)耳平衡器官失衡,進而導致眩暈。
5、脫水
大腦大部分由水組成,人體一旦脫水,大腦功能就會失常。脫水時血液黏稠度增加,體溫升高,心跳加快。因此,發(fā)生暈眩時,不妨喝一大杯水試試。
對于外傷性氣血胸相信大家對也都不是了解,對于外傷性氣血胸的治療方式方法更是陌生,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慢
性腰痛病的治療方劑有哪些吧?以及它們的臨床效果到底怎么樣。
方名
香附旋覆花湯。
功能主治
功能蠲飲化痰,行氣活血。主治外傷性氣血胸。
處方組成
香附10克、旋覆花(包煎)10克、炙蘇子10克、光杏仁10克、桔梗10克、制半夏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云茯苓18克、苡仁30克、延胡12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便秘加大黃、枳實;咳血多加田七、藕節(jié)炭、茜草;肺熱加桑白皮、黃芩、蘆根;喘咳多痰加生麻黃、川貝母、枇杷葉;胸痛劇烈加乳香、沒藥。骨折處外敷祛瘀接骨骨(紫荊皮、當歸、姜黃、生大黃、赤芍、地鱉蟲、血竭、川斷、川芎、骨碎補、沒藥、煅自然銅),敷后半環(huán)式膠布固定胸部。
臨床療效
本方治療外傷性氣血胸34例,均由肋骨骨折引起,結果全部治愈。主癥解除,X線復查證實氣血胸消失。療程最短6天,最長12天,平均8.5夭。骨折愈合最短27天,最長36天,平均32天。6例較嚴重的氣血胸配合胸腔閉式引流和補液治療。
處方來源
江西省會昌縣中醫(yī)院李建萍。
方名
損胸方。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主治肋骨骨折合并氣血胸等復合傷。
處方組成
炒香附19克、玄胡6克、防風5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川芎5克、炙地鱉蟲10克、白蒺藜10克、川郁金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陳皮5克、川斷10克、桔絡3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傷后3-7天內(nèi),日加自然銅(醋煅)10克;7-21天內(nèi),日加骨碎補(去毛)10克;21天后,日加補骨脂10克、黃芪10克;如有咳嗽和咯痰不爽者,可酌加紫菀10克、前胡10克、竹瀝油1支;痰中帶血者可加三七、白藥等。在內(nèi)服藥的同時,還可外敷斷骨丹(川斷250克、紅茜草15克、參三七15克、荊芥穗125克、五加皮125克、上肉桂15克、地鱉蟲60克、干公英60克、醋煅自然銅125克、乳香375克、沒藥375克、羌活125克、落得打15克、香櫞皮250克、皂角子250克、川大黃30克。以上各藥曬干共研末,用甘油調(diào)和備用),5天一換。
臨床療效
本方治療肋骨骨折合并氣血胸復合傷93例,除必要的手術和搶救措施外,均用本方治療,獲痊愈,無1例死亡。療程:有復合傷者住院8-119天(平均27天),無復合傷者住院4-48天(平均18天),一般于3天后疼痛有所減輕,2周基本消失。
處方來源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傷骨科。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外傷性氣血胸的相關方劑有了一定的了解,外傷性氣血胸的表現(xiàn)方式多種多樣,以上對外傷性氣血胸的中藥方劑對大家有所幫助,效果應人而異,不要盲目使用。
血小板減少癥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它的病因有很多種,但是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是搞不清楚的。一般這種癥狀我們都回采用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但是其實中醫(yī)方劑在治療這類疾病方面很不錯。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yī)治療血小板減少癥有哪些方劑吧?
治療血小板減少癥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 證〗風火熱毒,傷其血絡,營血瘀滯,淫于腠。
〖治 法〗清熱涼血,滋陰解毒。
〖方 名〗犀角地黃湯加味。
〖組 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參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葉10克,板藍根15克。
〖用 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 處〗譚家興方。
中藥處方(二)
〖辨 證〗脾陰虛,血燥,陰虛生內(nèi)熱,熱傷絡脈則血外溢。
〖治 法〗養(yǎng)陰益脾,潤燥,佐以清熱,化斑。
〖方 名〗加味脾陰煎。
〖組 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蓮草15克,山藥20克,蓮米15克,連翹10克,赤小豆30克,黃連6克,淡竹葉10克,五味子10克,棗皮10克,大棗10個,炙甘草10克。
〖用 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 處〗袁尊山方。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血小板減少癥的相關治療方劑有了一定的了解,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有很多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治療。但是中藥方劑我們一定要找專業(yè)人士確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隨便的亂用。
男性乳房發(fā)育癥我們對這類疾病還是比較的陌生的,平時很少接觸到這類癥狀的病人,對于它的臨床表現(xiàn)我們并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男性乳房發(fā)育癥的相關知識以及它的治療方劑有哪些吧?
男性乳房發(fā)育癥病因
男子乳腺發(fā)育都是由于雌激素分泌增多或雄激素/雌激素比值降低所致。雌激素過多是男子乳腺發(fā)育癥的主要原因,給男性外源性雌激素制劑,如前列腺癌患者用雌激素治療,轉性男性長期使用雌激素以及腎上腺或睪丸腫瘤分泌過多的雌激素均可導致乳腺增生癥。
臨床表現(xiàn)
男子出現(xiàn)單側或雙側可觸及的乳腺組織,呈圓盤狀結節(jié)或彌漫性增大,有時可伴有乳頭和乳暈增大。局部可感隱痛不適或觸痛,少數(shù)患者在擠壓乳頭時可見少量白色分泌物溢出。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病理性男子乳腺發(fā)育癥,應還有原發(fā)病的臨床表現(xiàn)。
治療男性乳房發(fā)育癥中藥方劑
中醫(yī)處方(一)
辨證
肝郁血虛,痰凝氣滯。
治法
疏肝養(yǎng)血,通絡化痰。
方名
乳癖消方。
組成
丹參18克,麥芽18克,白芍12克,首烏12克,淮山藥12克,當歸9克,黨參9克,香附9克,女貞子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
周子容方。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男性乳房發(fā)育癥的相關治療方劑有了一定的了解,男性乳房發(fā)育癥的治療有很多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治療。但是中藥方劑我們一定要找專業(yè)人士確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隨便的亂用。
對于多汗癥我們可能都不以為然,覺的沒什么大不了的,一但病情嚴重了,那么后果就不堪設想,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多汗癥的治療方劑有哪些吧?以及它們的臨床效果到底怎么樣。
方名
斂汗固表湯。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氣固表斂汗、主治血汗、盜汗。
處方組成
炙黃芪皮15克、黨參15克、煅牡蠣15克、麻黃根10克、癟桃干10克、浮小麥10克、五味子7克、炙甘草7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盜汗甚者加細生地10克、炒白芍7克。
臨床療效
治療46例,痊愈41例,好轉5例。痊愈病例中,服藥3一6劑者29例,7一9劑者12例。隨訪7個月未見復發(fā)。
處方來源
江蘇省無錫市煤礦衛(wèi)生所張柏生。
方名
五郁散。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解郁,收斂止汗。主治自汗。
處方組成
廣郁金30克、五倍子9克,共研細木。用時取10一15克,用蜂空凋成藥餅兩塊(以不流動為度),貼兩乳頭上,用紗布固定之。每日換藥1次。
辨證加減
若血瘀偏盛加服血府逐瘀湯加減。
臨床療效
治療45例,治愈(諸癥消失,2年以內(nèi)未見復發(fā))41例,有效(自汗止,諸癥減輕,1年內(nèi)有復發(fā)者)4例。用藥2天以內(nèi)汗止者9例,3一5天內(nèi)汗止者19例,6一10天內(nèi)汗止者10例,11一15天內(nèi)汗止者7例。
處方來源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自來水公司醫(yī)務所程爵棠。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多汗癥的相關方劑有了一定的了解,多汗癥的表現(xiàn)方式多種多樣,以上對多汗癥的中藥方劑對大家有所幫助,效果應人而異,不要盲目使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水瘡是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它的病發(fā)原因是什么,對于它的癥狀表現(xiàn)也并不是很了解。一般是采用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黃水瘡的中藥治療方劑有哪些吧?
治療黃水瘡中藥方劑
1方
[藥物] 蒲公英30克,地丁30克,黃芩15克,苦參(或黃柏)15克。
[制法] 加水適量煎煮,去渣。
[用法] 洗滌患處。如周身皆有,可將上方藥量加倍,煎水洗滌。每日1-2次。洗后勿用清水或肥皂水再洗。如破漬較甚者,可加用絲瓜葉,搗爛,調(diào)金黃散,外敷患處,每日1次。用于膿皰瘡(即黃水瘡)、膿皮病、濕疹感染等。
[出處] 《小兒外治療法》。
2方
[藥物] 漏蘆45克,生甘草45克,槐白皮45克,五加皮45克,白蘞45克,白芨藜120克。
[制法] 上藥共研粗末,每次用150克、以水8碗,煎至5碗,去藥渣。
[用法] 淋洗爛瘡。用于深部膿皰瘡、下肢丹毒。
[出處] 《醫(yī)宗金鑒》。
3方
[藥物] 雄黃15克,防風15克、荊芥9克,苦參9克。
[制法] 上藥加水2000毫升,煮沸。
[用法] 待溫,洗患處,每日23次。用于黃水瘡初起。
[出處] 《華佗神方》。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中醫(yī)治療黃水瘡的相關知識介紹有了一定的了解,中醫(yī)治療黃水瘡的方劑很多,我們也要根據(jù)自身的癥狀選擇合適的方法。以上介紹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相信會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