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感冒的小偏方 感冒應該怎么預防
【www.cndadi.net - 春季如何養(yǎng)生預防感冒】
風寒感冒的癥狀有很多,像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這些都是屬于風寒感冒的癥狀。所以,在這里,小編推薦幾種能夠有效治療風寒感冒的偏方,預防風寒感冒的方法有什么?趕快來看看吧!
防感冒小妙招
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冷水浴面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復多次。
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后雙腳要發(fā)紅,才可預防感冒。
呼吸蒸汽
初發(fā)感冒時,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shù)次,可減輕鼻塞癥狀。
熱風吹面
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鐘熱風,每日數(shù)次,可減少癥狀,加速痊愈。
杏仁粥
原料:北杏仁(去皮)10個左右,大米50克。
做法:加工時先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xù)煮至熟,然后加少許白糖或食鹽。該粥可以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防風粥
原料:防風15克,蔥白2根,生姜3片,大米50克。
做法:將大米煮熟,快熟時加人防風、蔥白和生姜,可適量加鹽。該粥可清熱祛風、散寒止痛,適用于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發(fā)熱、骨節(jié)酸痛、鼻塞聲重、腸鳴瀉泄等病癥。
生姜蘇葉粥
原料:紫蘇葉10克,生姜3片。
做法:將白粥熬好后放人,再開鍋就可食用了。紫蘇葉有發(fā)散風寒的效果,在一般藥店就可買到。
生姜大棗粥
原料:效果與生姜蘇葉粥相似。鮮生姜或干姜6克,大米100克,大棗4枚。
做法:將生姜洗凈切碎,與米、棗同煮成粥。有溫胃散寒、溫肺化痰的作用,但陰虛者或孕婦慎食。
結語:通過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非常獨到的認識。如果你感覺這些偏方能夠有效的幫助你的話!不妨在醫(yī)師的建議下進行服用治療哦!趕緊試試吧?。?/p>
ys630.coM延伸閱讀
氣溫或高或低地總會遇到一些不適應的情況,一不小心就容易得了風寒感冒什么的!下面該怎么辦呢?需要一些偏方來解決,感冒的癥狀有很多,需要我們足夠的重視,及早的治療,不方便去醫(yī)院的朋友,這些治療感冒的偏方真的可以喲!
處方一
方一麻黃70克,荊芥、防風、葛根、桑葉、菊花、桑白皮、桂枝各50克,黃芩、細辛各25克。
用法
先將上述藥物放到鍋里,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分鐘后,將煎液倒進盆里。余下的藥渣加水繼續(xù)煎煮。先用首麒藥液然汽熏腳,等溫度合適后再泡腳,為保持約水溫度可以隨時緩慢加入二次煎煮的藥液,每次20~30分鐘,若藥液能沒過小腿更好。藥液可重復使用,只需加熱即可。
處方二
食鹽100克,生姜70克。
用法
將食鹽和生姜放入鍋內,加水煮沸30分鐘。先用藥液的蒸氣熏雙腳,待水的溫度適宜時,再泡腳,并且相互搓擦。中醫(yī)認為食鹽具有清火、涼血、解毒等作用,而生姜則具有散寒、止吐、解毒的功效,對于風寒感冒初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需注意的是,藥浴療法發(fā)汗適中就可以,不宜過度大量發(fā)汗。藥浴后要注意保暖,防止再次著涼受寒。
風寒感冒的癥狀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癥狀多是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
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代表方劑為《蔥豉湯》、《荊防敗毒散》。中成藥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藥后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散風寒。
風寒感冒的臨床表現(xiàn)
1、后腦強痛
即頭后部疼痛,連帶頸部轉動不靈活。
2、怕寒怕風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
3、流清涕
清涕,白色或稍微帶點黃。如果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開始流清涕,這也屬于風寒感冒;舌無苔或薄白苔,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惡寒,不發(fā)熱或發(fā)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稀,舌苔薄白,脈浮緊。
結語:風寒感冒這個事情,我們從小到大不知道經(jīng)歷過多少次。其中也用了各種方法去醫(yī)治應該,而且有效的方法也不少,上面小編講述的偏方,以后大家也可以嘗試一下!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韼椭?,尤其對于很多吃西藥比較困難的人們,這些方法或許可行!
風寒感冒的食療偏方
1、風寒感冒的食療偏方
荊芥防風粥:荊芥10克,防風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水煮前4味藥,去滓取汁;再加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藥汁及糖即成。
菜根姜片飲:白菜莖根1個,蘿卜根1個,共切粗片,生姜3片,紅糖50克,加水適量,煮開3~5分鐘,熱服取汗。
香蔥飲:香菜根、蔥須、白菜頭煎水,加紅糖適量,代茶飲,有發(fā)汗解表通鼻竅作用,尤其適用于幼兒急疹。
蔥須陳皮紅糖湯:選用五六根蔥的蔥須,陳皮可以選用制好的,藥店可以買得到的,加一點生姜,放一點紅糖,煮好喝下去,有一定的效果。
2、風寒感冒的臨床表現(xiàn)
后腦強痛
即頭后部疼痛,連帶頸部轉動不靈活。
怕寒怕風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
流清涕
清涕,白色或稍微帶點黃。如果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開始流清涕,這也屬于風寒感冒;舌無苔或薄白苔,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惡寒,不發(fā)熱或發(fā)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稀,舌苔薄白,脈浮緊。
3、風寒感冒的鑒別診斷
過敏性鼻炎
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可能是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在作祟。過敏性鼻炎的這四大典型癥狀與感冒的癥狀相似。但過敏性鼻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需要用抗過敏藥物治療;感冒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有些患者把過敏性鼻炎誤認為是感冒,僅自行服用簡單的感冒藥物進行治療,豈不知這樣不但起不到治療作用,還會延誤正確的診斷治療,嚴重的會造成鼻竇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氣管哮喘等并發(fā)癥。
風疹
在發(fā)病的頭24小時,可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發(fā)熱、流涕、咳嗽等。1~2天后皮膚出現(xiàn)淺紅色丘疹,先從面部開始出現(xiàn),在發(fā)病1~2天遍布全身,并在2~3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跡。出疹時有耳后淋巴結及枕部淋巴結腫大。
風寒感冒怎么推拿
窩風穴:在手背腕橫紋正中凹陷中。
手法:醫(yī)者拇指指腹,蘸少許滑石粉按在操作的穴位上,不離其處而旋轉揉動,10~15分鐘,主治下寒腹痛。
外勞宮穴:在手背側,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jié)后0.5寸處。
手法:醫(yī)者拇指指腹,蘸少許滑石粉按在操作的穴位上,不離其處而旋轉揉動,10~15分鐘,此為暖穴,善治下焦寒。
大腸經(jīng)穴:食指外側,由指尖到指根,屬線狀穴位。
手法:醫(yī)者拇指指腹,蘸少許滑石粉由示指外側從指根到指尖為清,向虎口方向推為補,來回推為清補,10~15分鐘,清補大腸,和血順氣。
脾經(jīng)穴:拇指外側,由指尖到指根,屬線狀穴位。
手法:醫(yī)者拇指指腹,蘸少許滑石粉屈指向心推之為補,屈指離心之為清,來回推之為清補,清補脾,加強消化健運。
風寒感冒如何護理
1、注意個人衛(wèi)生
風寒感冒多是由于受涼引起,多見于秋冬或換季時。在日常護理寶寶時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感冒患者探視以防交叉感染,避免帶寶寶到人多的公共場所等。對于已經(jīng)患有感冒的寶寶,要注意加強護理,如及時保證居室空氣新鮮,加強喂水,及時給予降溫措施,飲食要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等;局部可以給予藥物滴鼻緩解鼻堵,有發(fā)熱頭痛癥狀可給予感冒藥口服,若合并細菌感染時需給予抗生素治療,但具體的治療方案應到醫(yī)院就診,由醫(yī)生確定。
2、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晚上臨睡前給寶寶用溫水泡泡腳,直到寶寶的額頭微微出點汗。泡完小腳后,多喝些溫開水,盡早上床休息。可以搓搓寶寶的身體,促進血液循環(huán):上床后可隔著衣服在寶寶的背部上下搓,將背部搓熱也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如果寶寶有輕微的鼻塞,可將他的小耳朵搓搓紅,這對治療鼻塞效果也很好。
感冒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真的是一點也不陌生的。很多的成年人由于種種原因也會患上感冒這種病癥。有些身體素質好的可能一兩天就好了,有些身體素質差一點的,可能要一個多星期才能好。那么,感冒應該怎樣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
水煎荊芥
原料:荊芥10克,紫蘇葉10克,生姜15克,紅糖2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解表散風、理氣寬胸。主治風寒感冒、頭痛、咽痛。
水煎金銀花
原料:金銀花15克,竹葉9克。桑葉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蘿卜120克。
做法:水煎服。
功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主治感冒發(fā)燒、咽喉疼痛。
桑葉白菊花煎
用法:桑葉6克,白菊花10克,竹葉10克,薄荷6克,淡豆豉10克。
做法:水煎服。
功效:散風清熱。主治風熱感冒、發(fā)燒頭痛。
水煎紫蘇葉
原料:紫蘇葉6克,荊芥10克,山楂10克,冰糖2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解表散寒。主治風寒感冒、全身關節(jié)痛。
不吃藥治療感冒偏方
如果只是風寒引起的初期不適,只要喝一碗溫熱的姜湯或是泡個溫水澡,就能促進末稍循環(huán),立即發(fā)揮極佳的趨寒功效。
利用甘菊精油+桉樹油+薰衣草油或茶樹油,以薰蒸法嗅聞,或是在水中加入1~2滴漱口,能紓解初期的感冒癥狀。
鼻塞時,除了戴口罩保暖外,可用指腹按壓鼻通穴(法令紋和鼻翼的交會點)、迎香穴(法令紋和鼻頭的交叉處)和合谷穴(手掌虎口)。
因為著涼而導致的頭痛,藉由咖啡或濃茶里的咖啡因,能幫助穩(wěn)定自主神經(jīng),或是持續(xù)按壓風池穴(枕骨下方凹陷處)、合谷穴、印堂穴(兩眉相連的中央眉心處)或太陽穴等痛點。
飲用大量的水、果汁或熱湯,不但能幫助體內的循環(huán)代謝,還能補充營養(yǎng),增加對抗疾病時所需的能量。
想止住咳嗽,多喝水最有用,可滋潤干咳,也能幫助稀釋帶痰的濕咳,幫助痰液咳出,吸煙者,務必要禁煙。
喉嚨痛時,不妨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喝點冷飲或吃些冰淇淋,可舒緩疼痛感,或者可使用熱水加入蜂蜜、檸檬汁和大蒜碎末來漱口。
結語:看完了這么多關于介紹治療成人感冒的偏方的仔細閱讀,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治療成人感冒都有了一個非常獨到的認識。所以,在這里推薦的偏方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要治療的話!在醫(yī)師的叮囑下進行治療效果更好哦!
風寒感冒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這種感冒多是由于因風受涼而引起的感冒。多發(fā)于秋冬季節(jié)。特別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那么,應該怎么治療呢?治療風寒感冒的偏方有哪些?
風寒感冒粥偏方
發(fā)汗豉粥
原料:淡豆豉、葛根各10克,荊芥6克,梔子3克,石膏30克,生姜2片,蔥白3莖,梗米50克。
做法:上藥水煎取汁,濾去渣,以藥汁人粳米煮粥,趁溫即服。本方具有發(fā)汗解表、清利咽喉、退熱除煩、祛風而不傷正氣,發(fā)汗而無損陰液之功效。
生姜粥
原料:取鮮生姜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棗12枚。
做法:切成薄片或細粒;粳米或糯米,大棗,同煮為粥,等粥將成時入紅糖適量,稍煮一會即可食用。生姜是對付發(fā)燒、打噴嚏、咳痰等癥狀的最好武器,有祛痰、祛寒、補氣,平喘的作用,有溫肺暖胃、驅散風寒之功效。
紫蘇薄荷粥
原料:紫蘇6克,薄荷4.5克,生姜6克,粳米70克。
做法:將紫蘇、薄荷洗凈切碎,與生姜一起入沸粳米粥中再煮片刻,趁熱服食。本方有散風寒、調營衛(wèi)、暖胃氣的作用。
面粉紅糖粥
原料:小麥面粉適量,水適量,加溫至粥熟。生姜5片,連須蔥白2根。
做法:均壓碎為泥,紅糖適量。將生姜、蔥白、紅糖加入開沸的熱粥中,乘熱服下,加被取小汗。本方對于脾胃素虛而感受風寒不甚者尤宜。
三白粥
原料:白蘿卜100克,白茅根60克,連須蔥白20克。
做法:均去土洗凈,搗如泥,加紅糖、面粉、冷水適量,加熱煮沸,乘熱服下,取小汗。此粥有宣肺解表作用,可作輔助治療。
杏仁粥
原料:北杏仁(去皮)10個左右,大米50克。
做法:加工時先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xù)煮至熟,然后加少許白糖或食鹽。該粥可以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防風粥
原料:防風15克,蔥白2根,生姜3片,大米50克。
做法:將大米煮熟,快熟時加人防風、蔥白和生姜,可適量加鹽。該粥可清熱祛風、散寒止痛,適用于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發(fā)熱、骨節(jié)酸痛、鼻塞聲重、腸鳴瀉泄等病癥。
生姜蘇葉粥
原料:紫蘇葉10克,生姜3片。
做法:將白粥熬好后放人,再開鍋就可食用了。紫蘇葉有發(fā)散風寒的效果,在一般藥店就可買到。
生姜大棗粥
原料:效果與生姜蘇葉粥相似。鮮生姜或干姜6克,大米100克,大棗4枚。
做法:將生姜洗凈切碎,與米、棗同煮成粥。有溫胃散寒、溫肺化痰的作用,但陰虛者或孕婦慎食。
風寒感冒粥
原料:大米50克紅棗7粒雞腿1個香菜2棵蔥白3棵姜片3片鹽油醬油生粉少許。
做法:大米洗凈,放到瓦煲里,用少許油攪拌;雞腿去骨,切成片,鹽醬油生粉腌一下;紅棗去核;香菜蔥白切成段。把雞腿肉、紅棗、姜片與大米拌在一起,往瓦煲里倒入適量水,分量控制在比煮飯多但比煮粥少,大火燒開后小火煲二十分鐘。把香菜和蔥白放入瓦煲,稍煮三分鐘后可以關火。
神仙粥將
原料:糯米50克沖洗凈。
做法:加適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蔥白7根(約30克)、生姜7片(約15克),共煮5分鐘,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攪勻起鍋。趁熱服下后,使身體微熱出汗。此粥專治由風寒引起的頭痛、渾身酸懶、乏力、發(fā)熱等癥。
結語:通過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以及非常獨到的了解。如果你有這方面需要的話,完全可以按照以上的偏方試一試,效果會比較不錯哦!趕緊回家試一下吧!
治嬰兒風寒感冒的偏方
1、治嬰兒風寒感冒的偏方
若寶寶的風寒感冒癥狀不算嚴重,生活中有很多不吃藥的治療方法:洗桑拿、用熱水泡腳、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
若寶寶感冒發(fā)熱,可以用白酒擦身,但此法僅適用于3歲以上幼兒。用銅錢、硬幣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輕刮前后胸、曲池及下肢曲窩處,直至皮膚發(fā)紅發(fā)熱,然后喝一碗熱姜糖水,約15分鐘后便大汗淋漓。汗后周身輕松舒適,此時注意免受風寒,感冒很快痊愈。
2、風寒感冒的臨床表現(xiàn)
后腦強痛:即頭后部疼痛,連帶頸部轉動不靈活。
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
流清涕:清涕,白色或稍微帶點黃。如果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開始流清涕,這也屬于風寒感冒;舌無苔或薄白苔,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惡寒,不發(fā)熱或發(fā)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稀,舌苔薄白,脈浮緊。
3、風寒感冒食療方
姜絲蘿卜湯:配方生姜25克,蘿卜50克。制法生姜切絲,蘿卜切片,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再加入紅糖適置,稍煮1~2分鐘即可。功效祛風散寒解表。用法每日1次,熱服。
蔥豉湯:配方蔥白2根,豆豉10克。制法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鐘,之后加入蔥白、調料出鍋。功效解表散寒。用法趁熱服用,服后蓋被取汗。
香菜蔥白湯:配方香菜15克,蔥白15根,生姜9克。制法將香菜、蔥白、生姜分別洗凈,切碎共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去渣取汁飲服即可。功效發(fā)表散寒。用法每日2次,連服2~3日。
姜糖飲:配方生姜10克,紅糖15克。制法生姜切絲,以沸水沖泡,加蓋約5分鐘,再調入紅糖。功效疏散風寒,和胃健中。用法每日1次,趁熱頓服。服后蓋被睡臥取汗。
蒼耳雞蛋:配方雞蛋1個,蒼耳子6克。制法將蒼耳子去刺炒黃,研成細末,加入雞蛋中打成蛋漿,炒熟。功效散風止痛。用法每日1次,趁熱食用。連服3日。
如何預防風寒感冒
1、加強鍛煉
在氣候變化時適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慎接觸感冒病人以免時邪入侵等,對感冒的預防有重要作用。
2、預防服藥
一般可使感冒的發(fā)病率大為降低。主要藥物有貫眾、大青葉、板藍根、鴨跖草、藿香、佩蘭、薄荷、荊芥等。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預防感冒的藥物亦有所區(qū)別。如冬春季用貫眾、紫蘇、荊芥;夏季用藿香、佩蘭、薄荷;藥物煎煮時間宜短,取其氣全以保留芳香揮發(fā)有效物質,無汗者宜服藥后進熱粥或覆被以促汗解表,汗后及時換干燥潔凈衣服免再次受邪。
3、飲食起居
感冒病人應適當休息,多飲水,飲食以素食流質為宜,慎食油膩難消化之物。常用食品如蔥、大蒜、食醋亦有預防作用。臥室空氣應流通,但不可直接吹風。
風寒感冒的危害
1、頭痛:頭痛特別是大腦后半部位的疼痛,還伴隨為頸部轉動不很靈活變得僵硬。
2、體抗力變弱:稍微一點的寒冷和氣溫變化都能輕易的感受到,從而引起身體感官感覺上的不適應,變得不停的增加和減少身上的衣服。
4、酸痛:風寒感冒的另一個危害就是感冒引起的周身酸痛,從而感覺自己軟弱無力,該需要表現(xiàn)健康積極的時候拖拉自己的后腿。
5、無汗:汗腺是正常排除體外,會清潔我們的皮膚,排除我們身體殘留的灰塵和病毒細菌,然后風寒感冒后肌體運行的不正常,我們的汗腺無法正常排除體內的毒術。
6、舌苔薄白:患病后總會感覺基本沒有食欲可言,即便是有明顯的餓感確沒有一點食欲。
嬰兒風寒感冒的偏方大全
1、嬰兒風寒感冒的偏方大全
孩子患了風寒感冒,喝溫熱的生姜紅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孩子同時還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紅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鐘,把蒜頭的辣味煮掉,這樣孩子才肯喝。
蒸大蒜水,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蓋放入鍋中去蒸,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蒸15分鐘即可。當碗里的蒜水溫熱時喂給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jīng),治療寒性咳嗽、腎虛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簡單,孩子也愿意喝。
2、烤橘子可以治療風寒感冒
將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斷翻動,烤到橘皮發(fā)黑,并從橘子里冒出熱氣即可。待橘子稍涼一會,剝去橘皮,讓孩子吃溫熱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貢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溫,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會明顯減少,鎮(zhèn)咳作用非常明顯,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3、怎樣預防風寒感冒收藏
提高自身免疫力:免疫力是抵抗病毒入侵的能力,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寶寶就不容易得病了。多運動鍛煉身體,經(jīng)常到戶外接觸大自然,感受四季和溫度的變化。合理搭配飲食:飲食上要注意不能偏食,要營養(yǎng)全面,這樣寶寶才能有足夠的營養(yǎng)來發(fā)育和健壯身體。
減少傳染機會:不要讓寶寶到人多擁擠的場所,寶寶的免疫系統(tǒng)還不完善,容易受到感染。接種流感疫苗:接種疫苗是很好的預防風寒感冒的方法。
小兒風寒感冒吃什么藥
藥物治療小兒風寒感冒,可選用荊防敗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黃止嗽丸、小兒四癥九和參蘇理肺九、保嬰丹、小兒感冒茶、小柴胡、清宣止咳顆粒等,給孩子服藥時需要遵照醫(yī)囑或藥物說明確定給藥量和服用次數(shù)。服藥的同時,可以以生姜、蔥白煎湯為藥引,加強藥物效果。
除了上述藥物外,治療孩子風寒感冒,還可以給孩子喝蔥白湯,可加點小兒專用蜂蜜調味。也可以把姜末炒干,睡前包在孩子腳心,可緩解孩子鼻塞癥狀。此外,還可以給孩子喝健兒清解液。
注意事項:小兒風寒感冒,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以免藥不對癥。除了風寒感冒外,對于一些常見感冒如風熱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可以根據(jù)寶寶病癥對癥藥。
風寒感冒吃什么食物
1、洋蔥
洋蔥具有發(fā)散風寒的作用,氣味辛辣,可抗寒,抵御流行感冒,且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洋蔥的營養(yǎng)豐富,能刺激胃、腸及消化腺分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
2、大蒜
大蒜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大蒜內含硫化丙烯“的辣素,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作用。
3、南瓜
南瓜既可以作為菜也可以當糧食,南瓜內含維生素和果膠,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毒物質,能起到解毒的作用。
4、生姜
性溫,味辛,具有散寒發(fā)汗、解表祛風作用,適宜風寒感冒者食用。民間常以生姜3片,紅糖適量,開水沖泡,俗稱生姜紅糖茶,頻頻飲用,汗出即愈。
5、蔥白
性溫,味辛,具有調節(jié)體溫,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并可減少和預防傷風感冒的發(fā)生。適宜風寒型傷風感冒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