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水下氣的葶藶子茶
養(yǎng)生的水。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那些健康而長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行水下氣的葶藶子茶”,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體內的水液不能輸化,就會造成停留在某個部位。這就是痰飲的癥狀,而痰飲主要的癥狀有咳嗽,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及時治療。多喝葶藶子茶能幫助治療痰飲咳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喝些,那么葶藶子茶的用法是什么呢?
原料
葶藶子5g、綠茶3g。
用法
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
行水下氣。
用途
肺壅喘急、痰飲咳嗽;水腫脹滿。
痰飲咳嗽
痰飲咳嗽,病證名。指痰飲病以咳嗽為主證者?!督饏T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所論痰飲病,其中之十棗湯證、小青龍湯證均以咳嗽為主證?!夺t(yī)門法律咳嗽續(xù)論》:蓋以咳嗽必因之痰飲,而五飲之中,獨膈上支飲,最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無外邪,而支飲漬入肺中,自足令人咳嗽不已。痰飲咳嗽,如見多痰、色白或如泡沫,咳引脅痛者,治宜溫化痰飲。
痰飲
痰飲指體內水液不得輸化,停留或滲注于體內某一部位而發(fā)生的病證,這是廣義的痰飲,其中痰和飲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首先它們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所謂積水成飲,飲凝成痰,其次它們又可能成為新的致病因素。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液,臨床上可通過其所表現(xiàn)的證候來確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
飲,即水液停留于人體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癥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金匱要略》即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區(qū)分。這里的痰飲是狹義的專指四飲之一,即飲邪留于腸胃的病證。
病因病機
痰的產生多由外感六淫、飲食所傷及內傷七情等,引起肺、脾、腎各臟氣化功能失常所致。肺主治節(jié),若肺失宣肅,津液不化,則可凝聚成痰;脾主運化,脾胃受傷,運化無權,水濕內停,則可凝聚成痰;腎司開合,腎陽不足,開合不利,水濕上泛,亦可聚而為痰。由于痰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有寒痰、熱痰、濕痰、風痰、郁痰、頑痰之異。痰熱互結,則為熱痰;寒痰互凝,則為寒痰;痰兼濕象,則為濕痰;痰兼燥象,則為燥痰。
飲的形成,多由脾腎陽氣素虛,復加外感寒濕、飲食勞欲之傷,以致臟腑功能失調,水液在體內不得輸化,停聚或流注于某一部位所致。飲停胃腸者為痰飲,水流脅下者為懸飲,淫溢肢體者為溢飲,侵犯胸肺者為支飲。其病機性質總屬陽虛陰盛。溢飲與水腫、支飲與哮喘有關聯(lián)。
臨床表現(xiàn)
痰飲為有形之陰邪,故痰飲形成以后,具有濕濁粘黏滯特性,既可阻滯氣機,影響經脈氣血運行,又可表現(xiàn)病證纏綿難愈。
痰留于體內,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竅,或郁于肝,或動于腎,或流竄經絡,引致諸多病證的發(fā)生,癥狀表現(xiàn)各不相同。痰阻于肺,肺氣宣降不利,則出現(xiàn)胸悶、咳嗽、氣喘、痰多;痰阻于心,心血運行不暢,常見胸悶、心悸;痰迷心竅,則神昏、癡呆,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鳴,兩目上視,手足抽搐;痰火擾心,則失眠心煩,躁狂妄動,語言錯亂,或打人毀物;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則胃脘痞滿,惡心嘔吐痰涎;膽郁痰擾,則驚悸不寐,煩躁不寧,口苦嘔惡,胸悶脅脹,頭暈耳鳴;痰濁上犯于頭,干擾清空,則眩暈、昏冒、頭重;痰氣凝結咽喉,可出現(xiàn)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稱為梅核氣;痰在經絡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陰疽流注等。
飲在腸間,則腸鳴瀝瀝有聲;飲在胸脅,則胸脅脹滿,咳唾引痛;飲在胸膈,則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飲溢肌膚,則見肌膚水腫,無汗,身體疼重。飲在腹中,則腹脹大如鼓,腹壁青筋顯露,形體消瘦,尿少。有痰飲的患者舌苔多滑膩,脈象多滑、弦或沉遲。
結語:有關葶藶子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葶藶子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葶藶子茶能治療痰飲疾病,對于這一病癥,大多數(shù)人是陌生的。上述也做了詳細的解釋。以后遇到此類情況喝些葶藶子茶可幫助調理下喲!
相關閱讀
葶藶子的藥用價值
消痰平喘或瀉肺平喘,瀉肺主要是瀉痰水,主治熱癥痰水壅盛重癥,喉中痰鳴,胸腹水腫,面目浮腫。用葶藶子的瀉,瀉實,痰水或痰濁,瀉肺實,主要不在清肺熱,當然瀉肺熱是次要方面,與桑白皮不同,瀉肺熱不同,它偏重于瀉肺實,瀉痰水。主治痰水壅盛的實證。利水退腫。用于濕熱水腫,它苦寒性比桑白皮甚。經年來發(fā)現(xiàn)它有很好的強心作用。對心衰的水腫和喘息有較好的效果。這種病大量的是虛證或虛實夾雜,甚至虛寒的,這種情況常出現(xiàn)在肺氣腫、肺心病,尤其是肺源性的心臟病,開始時是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發(fā)展成肺氣腫,最后造成心力衰竭,心衰的肺心病,所以多偏虛寒,葶藶子通過強心,有利于利尿消腫,減緩痰水壅盛的氣喘,這時與苦寒藥性不適宜,所以往往配伍溫補藥黃芪、白術、附子溫補陽氣。它的種仁細小,湯劑要包煎。
相關配伍
1、治肺癰喘不得臥,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納葶藶,取一升,頓服。(《金匱要略》葶藶大棗瀉肺湯)
2、治咳嗽痰涎喘急,葶藶半兩,半夏(生姜汁浸軟,切作片子)半兩,巴豆四十九粒(去皮,同上二味一處炒,候半夏黃為度)。上件除巴豆不用,只用上二味為細末。每服一錢,以生姜汁入蜜少許同調下,食后。(《楊氏家藏方》葶藶散)
葶藶子的副作用
肺虛喘咳、脾虛腫滿者忌服。
《本草經集注》:“榆皮為之使。得酒良。惡僵蠶、石龍芮?!?/p>
《別錄》:“久服令人虛?!?/p>
《本草經疏》:“不利于脾胃虛弱及真陰不足之人。凡腫滿由于脾虛不能制水,水氣泛溢;小便不通由于膀胱虛無氣以化者,法所咸忌?!?/p>
《本草便讀》:“寒飲、陰水等證及虛弱者,不可用也?!?/p>
葶藶子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本經》:“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p>
《別錄》:“下膀胱水,伏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
《藥性淪》:“利小便,抽肺氣上喘息急,止嗽?!?/p>
《開寶本草》:“療肺壅上氣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飲?!?/p>
《傷寒類要》:“治腎癉、唇干?!?/p>
《綱目》:“通月經。”
說到肺結核,緊張的人應該很多。因為不少人的身邊都有得過此病的患者,而且這還是一種傳染病,治療過程也很復雜。這里小編介紹百部芩丹茶給大家,百部芩丹茶的功效就是幫助治療肺結核的,那么百部芩丹茶的原料是什么呢?
原料
百部3g、黃芩Ig、丹參2g、花茶3g。
用法
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
潤肺下氣,清熱活血。
用途
肺結核;肺炎。
肺結核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排菌者為其重要的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發(fā)病,當?shù)挚沽档突蚣毎閷У淖儜B(tài)反應增高時,才可能引起臨床發(fā)病。若能及時診斷,并予合理治療,大多可獲臨床痊愈。
病因
結核菌屬于放線菌目,分枝桿菌科的分枝桿菌屬,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為人、牛、鳥、鼠等型。對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結核菌對藥物的耐藥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藥菌發(fā)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體中單獨使用一種抗結核藥而較快產生對該藥的耐藥性,即獲得耐藥菌。耐藥菌可造成治療上的困難,影響療效。
臨床表現(xiàn)
1.癥狀
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午后為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
2.體征
肺部體征依病情輕重、病變范圍不同而有差異,早期、小范圍的結核不易查到陽性體征,病變范圍較廣者叩診呈濁音,語顫增強,肺泡呼吸音低和濕啰音。晚期結核形成纖維化,局部收縮使胸膜塌陷和縱隔移位。在結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積液時,胸壁飽滿,叩診濁實,語顫和呼吸音減低或消失。
3.肺結核的分型和分期
肺結核分型
原發(fā)性肺結核(Ⅰ型),肺內滲出病變、淋巴管炎和肺門淋巴結腫大的啞鈴狀改變的原發(fā)綜合征,兒童多見,或僅表現(xiàn)為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
血型播散型肺結核(Ⅱ型),包括急性粟粒性肺結核和慢性或亞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兩型。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兩肺散在的粟粒大小的陰影,大小一致密度相等,分布均勻的粟粒狀陰影,隨病期進展,可互相融合;慢性或亞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兩肺出現(xiàn)大小不一、新舊病變不同,分布不均勻,邊緣模糊或銳利的結節(jié)和索條陰影。
繼發(fā)型肺結核(Ⅲ型),本型中包括病變以增殖為主、浸潤病變?yōu)橹?、干酪病變?yōu)橹骰蚩斩礊橹鞯亩喾N改變。浸潤型肺結核:X線常為云絮狀或小片狀浸潤陰影,邊緣模糊(滲出性)或結節(jié)、索條狀(增殖性)病變,大片實變或球形病變(干酪性可見空洞)或鈣化;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多在兩肺上部,亦為單側,大量纖維增生,其中空洞形成,呈破棉絮狀,肺組織收縮,肺門上提,肺門影呈垂柳樣改變,胸膜肥厚,胸廓塌陷,局部代償性肺氣腫。
結核性胸膜炎(Ⅳ型),病側胸腔積液,小量為肋膈角變淺,中等量以上積液為致密陰影,上緣呈弧形。
分期
進展期,新發(fā)現(xiàn)的活動性肺結核,隨訪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現(xiàn)空洞或空洞擴大,痰菌檢查轉陽性,發(fā)熱等臨床癥狀加重。
好轉期,隨訪中病灶吸收好轉,空洞縮小或消失,痰菌轉陰,臨床癥狀改善。
穩(wěn)定期,空洞消失,病灶穩(wěn)定,痰菌持續(xù)轉陰性(1個月1次)達6個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連續(xù)轉陰1年以上。
結語:有關百部芩丹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百部芩丹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百部芩丹茶能幫助治療肺結核和肺炎等癥狀,上述對肺結核這個恐怖的疾病已經解釋了很多了,大家要多學習和留意喲,多保護自己的健康!
喝茶的好處很多,有些茶不僅強身健體,還能幫助治療疾病。例如下面說的防芪茶,防芪茶的功效是益氣行水,固表祛濕。對于治療風水浮腫、腎炎腎病氣虛等癥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有興趣的朋友來看防芪茶的用法!
原料
防己5g、黃芪3g、花茶3g。
用法
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
益氣行水,固表祛濕。
用途
風水浮腫;腎炎腎病氣虛濕滯浮腫;腎虛水泛目眶周圍發(fā)黑斑。
腎炎
腎臟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謝產物及調節(jié)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分泌多種活性物質,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腎炎是由免疫介導的、炎癥介質(如補體、細胞因子、活性氧等)參與的,最后導致腎固有組織發(fā)生炎性改變,引起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的一組腎臟疾病,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在慢性過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癥機制參與。
分類
1.急性腎小球腎炎
是以急性腎炎綜合征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組疾病。其特點為急性起病,患者出現(xiàn)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并可伴有腎功能不全。多見于鏈球菌感染,而其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亦可引起。
2.慢性腎小球腎炎
簡稱慢性腎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xiàn),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可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最終發(fā)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病。由于本組疾病的病理類型及病期不同,主要臨床表現(xiàn)各不相同,疾病表現(xiàn)呈多樣化。
3.急性間質性腎炎
又稱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是一組以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及腎小管變性為主病理表現(xiàn)的急性腎臟病,腎小球、腎血管一般不受累或受累相對較輕。臨床表現(xiàn)為急性腎損傷。常見原因有藥物過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及病因不明等。
4.慢性間質性腎炎
是一組以小管萎縮、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及纖維化為基本特征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腎間質損害的機制可涉及遺傳性、免疫相關性、感染性、血液系統(tǒng)疾病、中毒、代謝紊亂、尿流機械梗阻及腎移植排異等多方面因素。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腎小管功能損害及進展性慢性腎衰竭。
5.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
簡稱乙肝相關性腎炎,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體后、導致的免疫復合物性腎小球疾病。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可表現(xiàn)為無癥狀性尿檢異常,也可表現(xiàn)為腎病范圍的蛋白尿,可伴不同程度的血尿。腎臟損害病理類型多樣,兒童以膜性腎病常見,成人則可表現(xiàn)為膜增殖性腎炎或膜性腎病。
6.特發(fā)性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
是指臨床表現(xiàn)為可逆性非少尿型急性腎損傷、病因不明的腎小管間質性疾病。腎臟病理表現(xiàn)為間質水腫和單個核細胞浸潤,但臨床難以確定特異病因者。大多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部分患者經密切監(jiān)測及動態(tài)觀察最終可明確病因。如與慢性活動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有關。TINU綜合征是其中的一種特殊類型,病程中出現(xiàn)眼色素膜炎,可于腎臟損害之前(數(shù)周),同時或于腎臟損害后(數(shù)周至數(shù)月)急性發(fā)作。常見于兒童、青少年或成年女性。
結語:有關防芪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防芪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防芪茶能幫助治療胃炎,這是很嚴重的疾病,如果有人不小心患上了,要及時治療才行。生活中也要注意調理身體,對喝防芪茶。
肝臟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的正常運行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然而很多人有肝氣不和的癥狀,生活中要多注意。嘗試些調理方法,例如喝些青蘇茶。青蘇茶的功效就是幫助治療肝氣不和的,來看青蘇茶的用法!
原料
青皮5g、蘇葉3g、白芥子3g、龍膽草3g、歸尾2g、花茶3g。
用法
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ml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
疏肝行氣止痛。
用途
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
肝脾不和證
肝脾不和證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兩臟關系失調,功能紊亂所致的病癥。又稱肝脾不調。臨床以脅腹脹痛為主要表現(xiàn)。常見于泄瀉、腹痛、脅痛、鼓脹、月經不調,以及現(xiàn)代醫(yī)學的慢性胃炎、腸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神經官能癥等疾病。
病因病機
多由情志不遂,久郁傷肝,或飲食失調,勞倦傷脾等引起。兩者可相互影響,如肝失疏泄導致脾失健運者,稱木橫侮土,若脾失健運,氣滯濕阻,而影響肝氣疏泄者,則稱為土壅侮木。
臨床表現(xiàn)
胸脅脹滿或竄痛,時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或發(fā)作性腹痛腹瀉,舌苔白或膩,脈弦。胸脅脹滿竄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納呆腹脹,便溏不爽,腸鳴矢氣;或腹痛欲瀉,瀉后痛減;舌苔白或膩,脈弦。肝脾不和證,以胸脅脹滿竄痛,納呆腹脹便溏為辨證要點。胸脅脹滿竄痛,喜太息,情志抑郁,急躁易怒,為肝氣郁結的表現(xiàn);納呆腹脹,便溏不爽為脾失健運之表現(xiàn);腹痛欲瀉,瀉后痛減為肝木橫逆脾土。肝失疏泄與脾失健運互相影響,肝脾失卻正常的協(xié)調關系而成肝脾不和證。
鑒別診斷
本證當與單純的肝氣郁結證與脾虛濕困證相辨別。單純的肝氣郁結證與脾虛濕因證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癥狀。本證既有肝病又有脾病的見癥,但早期可先見一臟的臨床表現(xiàn),然后累及他臟而出現(xiàn)另一臟的病證,兩臟可互相影響。
肝脾不和與肝氣犯胃均由肝氣橫逆侵犯中焦所致。脾胃同居中焦屬土,因此,兩證均屬木旺乘土,均可出現(xiàn)胸脅脹滿疼痛,精神抑郁或煩躁易怒等臨床表現(xiàn)。但脾主運化,其氣主升;胃主受納,其氣主降,因此肝脾不和證除見肝氣郁結表現(xiàn)外,兼見腹脹泄瀉等脾失健運之癥狀;而肝氣犯胃,除肝氣郁結外,常伴有胃脘脹滿疼痛,呃逆噯氣,吞酸嘈雜,嘔吐等胃氣上逆的表現(xiàn)。
肝氣郁結的治療
證候
肋脅疼痛,善太息,脈弦?;蚣嬉姾疅嵬鶃恚涓姑洕M,納呆食少。治則:疏肝行氣,活血止痛。
主方
柴胡舒肝散。
方藥
柴胡、陳皮、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炙甘草。
瘀血征象明顯,加用丹參;兼有噯氣吞酸、口苦者,加用左金丸;兼有食滯征象者,加用麥芽、雞內金等。
結語:有關青蘇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青蘇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青蘇茶的用途是幫助治療肝氣不和,對于此疾病,上述也有提及。對肝氣不和的病癥還有診斷,大家要多多學習關注喲。對自己有好處的!
葶藶子的簡介
葶藶子,中藥名。為十字花科葶藶屬植物葶藶Draba nemorosa L.、獨行菜屬琴葉葶藶Lepidium virginicum L.和播娘蒿屬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的種子。植物葶藶,在我國東北、華北、華東的江蘇和浙江,西北、西南的四川及西藏均有分布,北溫帶其它地區(qū)也都有分布;植物琴葉葶藶,分布于我國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廣西,歐洲也有。
葶藶子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獨行菜種子含脂肪油、芥子甙、蛋白質、糖類。播娘蒿種子含揮發(fā)油,為異硫氰酸芐酯、異硫氰烯丙酯、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脂肪油獲得率15~20%,含亞麻酸7.54%,亞油酸32.5%,油酸25.1%,芥酸21.4%,棕櫚酸9.64%,硬脂酸3.81%,非皂化部分含谷甾醇及少量黃色物質。種子中尚分出兩種強心甙,其一名七里香甙甲。
2、功效作用
下氣行水。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腫脹滿。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研末調敷。利水消腫宜生用;治痰飲喘咳宜炒用;肺虛痰陰喘咳 宜蜜炙用。
3、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并發(fā)心力衰竭以北葶藶子末3~6克,每日分3次食后服,并配合一般對癥處理和抗菌素以控制感染。曾治10例,效果良好。服藥后多在第4日開始見?量增加,浮腫漸退;心力衰竭到2~3周時見顯著減輕或消失。服藥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任何副作用。
葶藶子的市場信息
1、葶藶子的價格
葶藶子的價格約為5.5元/斤。
2、葶藶子的選購方法
2.1、北葶藶子:呈扁卵形,長1~1、5mm,寬0.5~1mm。表面棕色或紅棕色,微有光澤,具縱溝2條,其中1條較明顯。一端鈍圓,另端尖而微凹,類白色,種臍位于凹入端。無臭,味微辛辣,黏性較強。
2.2、南葶藶子:呈長圓形略扁,長約1mm,寬約0.5mm。一端鈍圓,另端微凹或較平截。味微辛、苦,略帶黏性。
3、葶藶子的保存方法
葶藶子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中藥是很常見的,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是有著一些區(qū)別的,所以在藥物選擇之前,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葶藶子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葶藶子20分(熬),貝母6分,杏仁12分(炮),紫菀6分,茯苓6分,五味子6分,人參8兩,桑白皮8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腫,下氣,止咳。主肺熱而咳,上氣喘急,不得坐臥,身面腫,腫氣盛者,不下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漸漸加至20-30丸,煮棗汁送下。
【注意】忌酢物。
【摘錄】方出《外臺》卷十引《崔氏方》,名見《普濟方》卷一八三
【處方】葶藶子(隔紙炒)3兩,防己1兩,甘草(炙,銼)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脂)2兩半,貝母(去心)2兩半。
【制法】上3味為末,與葶藶、杏仁拌勻,以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腳氣成水,兼上氣氣急咳嗽,大小便苦澀,所服利水藥,反利大便,唯小便轉澀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煎大棗、桑白皮、粳米飲送下。如小便未快,加至40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處方】葶藶子7兩,椒目3兩,茯苓3兩,吳茱萸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腫入腹,苦滿急,害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雞峰》卷十九
上面已經詳細為大家推薦了葶藶子丸,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正常的運行,所以吃喝拉撒睡,一樣都不可以少。不僅吃要吃好,排毒也是要排好的。這就是每天都會去廁所做的事情。然而,很多人會有大便不利的癥狀,這里介紹木枳茶給大家,木枳茶的功效就是輔助治療大便不利的,來看木枳茶的用法!
原料
木香5g、枳殼3g、大黃1g、牽牛子1g、生姜3g、花茶3g。
用法
用350ml水煎煮木香、枳殼、大黃、牽牛子、生姜至水沸后,沖泡花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
行滯消瘀。
用途
氣滯血阻所致腹脅脹滿、大便不利。
大便不利
大便不暢,我們都認為是消化不良的原因,其實是不是消化不良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可以基本肯定的是你是需要調理了,不能一直大便不暢。大便不暢的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危害,比如說女性大便不暢。
影響美容
便秘患者由于糞塊長時間滯留腸道,異常發(fā)酵,腐敗后可產生大量有害的毒素,易生痤瘡、面部色素沉著、皮疹等。
導致肥胖
毒素導致大腸水腫,下半身血液循環(huán)減慢,易形成梨形身材及胖肚子。
產生體臭
毒素的聚集可引起口臭和體臭,容易引起社交尷尬。
飲食無味
便秘可使腹部脹滿,產生惡心、厭食、食而無味消化系統(tǒng)產生問題。
神經衰弱
便秘病人可有煩燥不安、心神不安、失眠等癥狀,嚴重者引起焦慮抑郁等精神改變。
引發(fā)痛經
慢性便秘病人由于長期盆腔肌肉刺激,??梢l(fā)痛經重者會導致乳腺癌,腸癌的發(fā)生。
并發(fā)疾病
便秘病人可并發(fā)肛腸病,如痔瘡、肛裂、直腸脫垂和結腸憩室。此外,還易患蕁麻疹、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及膽結石癥,頭痛以及肩凝癥等許多病。重者會導致乳腺癌,腸癌等疾病的發(fā)生。
結語:有關木枳茶的用法和功能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木枳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木枳茶能輔助治療大便不利,有關此疾病的危害,上述也解釋了很多。說的還都是女性朋友大便不利的危害,希望廣大女性同胞要多注意!
腹痛的情況,我們都有過。而且很多時候腹痛的感覺還不一樣,提醒大家不要疏忽大意。嚴重的時候要去醫(yī)院檢查一下,治療腹痛的方法很多,但也要遵循醫(yī)生的囑咐。木香乳沒茶的功效就是輔助治療腹痛的,有興趣的朋友來看木香乳沒茶的用法!
原料
木香5g、乳香2g、沒藥2g、花茶3g。
用法
用前三味藥的煎煮液300ml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
行氣化瘀。
用途
內灼腹痛。
腹痛
腹痛,中醫(yī)病名。是臨床常病證之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以臟腑氣機不利,臟腑失養(yǎng),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則痛為基本病機,以寒熱虛實為辨證綱領。病位在腹,病變臟腑涉及肝、膽、脾、腎、膀胱、大小腸等。臨床應根據(jù)不同證候,分辨寒熱的輕重,虛實的多少,氣血的深淺,以通為治則,實則攻之,虛則補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滯者通之,隨病機兼夾變化,或寒熱并用,或攻補兼施,靈活遣方用藥。
診斷依據(jù)
1、凡是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的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者,即為腹痛。其疼痛性質各異,若因外感,突然劇痛,伴發(fā)癥狀明顯者,屬于急性腹痛;病因內傷,起病緩慢,痛勢纏綿者,則為慢性腹痛。
2、注意與腹痛相關病因,臟腑經絡相關的癥狀,如涉及腸腑,可伴有腹瀉或便秘;寒凝肝脈痛在少腹,可牽引睪丸;膀胱濕熱可見腹痛牽引前陰,小便淋瀝,尿道灼痛;蛔蟲作痛多伴嘈雜吐涎,時作時止;瘀血腹痛常有外傷或手術史;少陽病表里同病腹痛可見痛連腰背,伴惡寒發(fā)熱,惡心嘔吐。
3、根據(jù)性別、年齡、婚況,與飲食,情志,受涼等關系,起病經歷,其他伴發(fā)癥狀,以資鑒別何臟何腑受病,明確病理性質。
病證鑒別
1、腹痛與胃痛
胃處腹中,與腸相連,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癥狀,胃痛亦時有腹痛的表現(xiàn),常需鑒別。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處,常伴有惡心、噯氣等胃病見癥;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癥狀在腹痛中較少見。
2、腹痛與其他內科疾病中的腹痛癥狀
許多內科疾病中出現(xiàn)的腹痛,為該病的一個癥狀。如痢疾之腹痛,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膿血為特征;積聚之腹痛,以腹中有包塊為特征,而腹痛病證,當以則以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
3、腹痛與外科、婦科腹痛
內科腹痛常先發(fā)熱后腹痛,疼痛一般不劇,壓痛不明顯;外科腹痛多后發(fā)熱,即先腹痛后發(fā)熱,疼痛劇烈,痛處固定,壓痛明顯,見腹痛拒按、腹肌緊張等。婦科腹痛多在小腹,與經、帶、胎、產有關,如痛經、流產、異位妊娠、輸卵管破裂等,應及時進行婦科檢查,以明確鑒別診斷。
結語:有關木香乳沒茶的用法和原料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木香乳沒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木香乳沒茶能輔助治療腹痛,對于腹痛的診斷和病癥,上述也解釋了很多。希望大家多多注意學習。生活中遇到腹痛的情況要多小心!
慢性胃炎是一種現(xiàn)代年輕人很容易患的胃病,說不定很多人已經患上了。因為還是有不少人常覺得自己的胃不舒服的。建議大家及早檢查與治療,平時也可以多喝些平胃茶,平胃茶的功效就是運氣和胃,和幫助治療慢性胃炎的,來看平胃茶的用法!
原料
厚樸5g、蒼術3g、陳皮3g、生姜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
用400ml水煎煮厚樸、蒼術、陳皮、生姜至水沸后,泡甘草、花茶飲用。也可用300ml開水直接沖飲。
功能
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用途
濕阻脾胃所致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惡心嘔噦、噯氣吞酸、肢重倦怠;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fā)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鏡廣泛應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常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后者黏膜腸上皮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
臨床表現(xiàn)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癥狀,癥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數(shù)病人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個別病人伴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并可有出血,如嘔血、黑便。癥狀常常反復發(fā)作,無規(guī)律性腹痛,疼痛經常出現(xiàn)于進食過程中或餐后,多數(shù)位于上腹部、臍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輕者間歇性隱痛或鈍痛、嚴重者為劇烈絞痛。
檢查
1.胃液分析
測定基礎胃液分泌量(BAO)及組胺試驗或五肽胃泌素后測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斷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及指導臨床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廣泛而嚴重的慢性萎縮胃炎胃酸降低。
2.血清學檢測
慢性萎縮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這是因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細胞分泌之故。若病變嚴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減少,內因子分泌也減少,因而影響維生素B12也下降;血清pCA常呈陽性(75%以上)。
3.胃腸X線鋇餐檢查
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發(fā)展,目前胃炎診斷很少應用上消化道造影。用氣鋇雙重造影顯示胃黏膜細微結構時,萎縮性胃炎可出現(xiàn)胃黏膜皺襞相對平坦、減少。
4.胃鏡和活組織檢查
胃鏡和病理活檢是診斷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淺表性胃炎常以胃竇部最為明顯,多為彌漫性胃黏膜表面黏液增多,有灰白色或黃白色滲出物,病變處黏膜紅白相間或花斑狀,似麻疹樣改變,有時有糜爛。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黏膜多呈蒼白或灰白色,亦可呈紅白相間,白區(qū)凹陷;皺襞變細或平坦,由于黏膜變薄可透見呈紫藍色的黏膜下血管;病變可彌漫或主要在胃竇部,如伴有增生性改變者,黏膜表面顆粒狀或結節(jié)狀。
活檢標本作病理學檢查,判斷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尚胁±砘顧z組織快速尿素酶試驗。
結語:有關平胃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平胃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多喝平胃茶能幫助治療慢性胃炎,此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還有檢查情況,上述都詳細地介紹給大家了。有此癥狀的朋友要多注意!
葶藶子在平時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葶藶子中蛋白質的含量以及脂肪油等含量都是很高的,經常食用葶藶子的話,不僅可以治療慢性的原始性的心臟病,而且還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對人身體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治療咳嗽咳痰方面效果是非常好的,不過如果要食用葶藶子的話,最好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葶藶子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獨行菜種子含脂肪油、芥子甙、蛋白質、糖類。播娘蒿種子含揮發(fā)油,為異硫氰酸芐酯、異硫氰烯丙酯、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脂肪油獲得率15~20%,含亞麻酸7.54%,亞油酸32.5%,油酸25.1%,芥酸21.4%,棕櫚酸9.64%,硬脂酸3.81%,非皂化部分含谷甾醇及少量黃色物質。種子中尚分出兩種強心甙,其一名七里香甙甲。
2、功效作用
下氣行水。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腫脹滿。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研末調敷。利水消腫宜生用;治痰飲喘咳宜炒用;肺虛痰陰喘咳 宜蜜炙用。
3、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并發(fā)心力衰竭以北葶藶子末3~6克,每日分3次食后服,并配合一般對癥處理和抗菌素以控制感染。曾治10例,效果良好。服藥后多在第4日開始見?量增加,浮腫漸退;心力衰竭到2~3周時見顯著減輕或消失。服藥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任何副作用。
4、中藥葶藶子的功效
中藥葶藶子中含有多種天然的藥用成分,特別是揮發(fā)油和生物堿以及亞油酸等物質的含量特別高,下氣行水和止咳化痰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時它多用于人類的咳嗽痰喘和水腫脹滿以及肺炎等常見病的治療,治療功效十分明顯。
5、中藥葶藶子能治肺原性心臟病
中藥葶藶子對人類的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有很好的治療,特別是人們出現(xiàn)在心力衰竭時,可以取中藥葶藶子末六克,分三次在一天中服用完,同時要配合對癥的抗菌素進行控制感染,用藥四天以后浮腫就能消退,用藥二到三周以后心力衰竭的癥狀明顯減輕或者全部消失。
6、中藥葶藶子能止咳
中藥葶藶子的最大功效就是止咳,平時人們出現(xiàn)久咳不止或者咳嗽帶血等多種常見病時,可以把中藥葶 藶子一兩加知母一兩和貝母一兩,一起搗碎,加棗肉半兩再加入適量的蜂蜜一起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每天服用三次就可以。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葶藶子散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藍葉3兩,大黃1兩半,葶藶子2兩(熬)。
【制法】上為末。每服2方寸匕,食后酒送下。欲丸服,煉蜜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大腹水腫。
【用法用量】每日20丸。
【摘錄】《醫(yī)心方》卷十引《效驗方》
【處方】葶藶子3升(微炒)。
【制法】上為散。以清酒5升漬之,春、夏3日,秋、冬7日。
【功能主治】上氣咳嗽,長引氣不得臥,或水腫,或遍身氣腫,或單面腫,或足腫。
【用法用量】初服如胡桃許大,日3夜1。冬日2夜2,量其氣力,取微利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滿,亦可以綿細絞即服。
【注意】服藥唯須慎酒面、生冷、雞豬、魚肉。必須好瘥平復,始可停藥。
【摘錄】方出《外臺》卷十引《崔氏方》,名見《普濟方》卷一六二
【處方】葶藶子1分(微炒),胡桐律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疳,蝕口及齒斷,宣露齒落,臭穢不可近。
【用法用量】以臘月豬脂半兩調和,微煎為膏,用柳條箸子,以綿裹,微微揾藥,時時烙之。
【摘錄】《圣惠》卷八十七
以上是關于葶藶子散怎么吃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對葶藶子散有一定的認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喝茶的好處很多,有些茶不僅能強身健體,修身養(yǎng)性,還能治療疾病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心源性水腫,是一種心臟功能障礙性疾病,小編介紹五加芪茶給大家,五加芪茶的功效就是治療心源性水腫。來看五加芪茶的用法!
原料
五加皮5g、黃芪3g、花茶3g。
用法
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
益氣行水,祛濕強筋。
用途
心源性水腫;腎性水腫;關節(jié)腫脹疼痛。
心源性水腫
心源性水腫是由于心臟功能障礙引發(fā)的機體水腫.,各種原因所致的心臟病,當心力衰竭時即出現(xiàn)水腫。
特點
1.水腫逐漸形成,首先表現(xiàn)為尿量減少,肢體沉重,體重增加,然后逐漸出現(xiàn)下肢及全身水腫。
2.水腫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開始,逐漸發(fā)展為全身性水腫。一般首先出現(xiàn)下肢可凹陷性水腫,以踝部最為明顯。
3.伴有右心衰竭和靜脈壓升高的其他癥狀和體征,如心悸,氣喘,頸靜脈怒張,肝腫大,甚至胸、腹水等。相關檢查有心電圖,X線檢查,超聲心動圖,放射性核素與磁共振成像(MRI)檢查,運動耐量和運動峰耗氧量測定等。
局限性水腫按照其病因可分為以下類別
1、靜脈梗阻性水腫,常見于血栓性靜脈炎,下肢靜脈曲張等。
2、淋巴梗阻性水腫,常見于絲蟲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腫等。
3、炎癥性水腫,常見于丹毒,癤腫,蜂窩組織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腫。
4、變態(tài)反應性水腫,常見于血管神經性水腫,接觸性皮炎等。
結語:有關五加芪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五加芪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加芪茶能治療心源性水腫,應該很多人對這一病癥不太了解。上述也做了詳細的說明了。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