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兒消化不良的藥茶方
小兒春季養(yǎng)生的要點。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治小兒消化不良的藥茶方”,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小兒消化不良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很多的家長卻不知道要怎樣幫助小兒盡早的進行治療。那么,這小兒消化不良的藥茶方是什么呢?小兒消化不良的病因有哪些?小兒消化不良的食療方是什么?趕緊來看看吧!
二芽消食湯
配方
生谷芽15克,麥芽15克。
制法
加水煎30分鐘。
用法
飯后當茶飲。
功效
此茶健脾開胃消食。主治脾胃虛弱兼有積滯,納差便溏,食后腹脹腹痛者。
小兒消化不良的病因
目前認為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胃腸運動功能障礙、內臟高敏感性、胃酸分泌異常、Hp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黏膜免疫和炎癥功能改變以及、中樞神經(jīng)(CNS)、腦腸軸及腸神經(jīng)(ENS)調節(jié)功能改變。
臨床表現(xiàn)
FD的常見癥狀有上腹痛、腹脹、胃氣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上腹灼熱感等,這些癥狀持續(xù)存在或反復發(fā)作,但缺乏特征性,并且極少全部同時出現(xiàn),多只出現(xiàn)一種或數(shù)種。這些癥狀影響了患兒進食,導致長期營養(yǎng)攝入不足,患兒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率較高,生長發(fā)育遲緩也可能發(fā)生。不少患兒合并有神經(jīng)癥、焦慮癥等精神心理癥狀。
小兒消化不良的食療方
山楂粥
原料:山楂20克、粳米100克、白糖10克。
做法:先將山楂入砂鍋煎煮,取濃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白糖、水適量煮粥。
用法:佐食或當點心食用,不宜空腹食,7天為一療程。
作用:健脾胃,消食積,散淤血。適用于食積停滯、腹痛、腹瀉、小兒乳食不消等。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和相關的了解了吧!這個小兒消化不良的藥茶方是比較不錯的,如果想要用這里的配方進行治療的話,請及時就醫(yī)哦!
ys630.coM延伸閱讀
消化不良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癥,這種病癥會使得整個人非常的難受,坐立難安。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消化不良的藥茶治療方以及這消化不良的診斷,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蘿卜蜜茶
配方:白蘿卜汁60毫升,濃茶1杯,蜂蜜20克。
用法:和勻蒸熱服下。
功效:治療消化不良。
化食茶
配方:紅茶500克。
用法:紅茶500克水煎取汁,濃縮后加糖調勻制塊,每塊1015克,飯后含食。
功效:可化食消滯。
消化不良的診斷
羅馬Ⅲ型診斷標準中FD分為2個亞型,即餐后不適綜合征和上腹疼痛綜合征。依據(jù)羅馬III診斷標準,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須符合以下一點或一點以上,餐后飽脹不適;早飽;上腹痛;上腹灼燒感。
FD為一排除性診斷疾病,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既要求不漏診器質性疾病,又不應無選擇性地對每例患者進行全面的實驗室及特殊檢查。
1.全面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的基礎上,應先判斷患者有無下列器質性疾病的報警癥狀和體征,45歲以上,近期出現(xiàn)消化不良癥狀,有消瘦、貧血、嘔血、黑糞、吞咽困難、腹部腫塊、黃疸等,消化不良癥狀進行性加重。
2.對有報警癥狀和體征者,必須進行徹底檢查直至找到病因。
3.對年齡在45歲以下且無報警癥狀和體征者,可選擇基本的檢查如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糞隱血試驗、血沉、肝功能試驗、胃鏡、腹部B超(肝、膽、胰),或先予經(jīng)驗性治療2~4周觀察療效,對診斷可疑或治療無效者有針對性地選擇進一步檢查。
消化不良的預防
1.減輕精神壓力,適當體育鍛煉,合理飲食結構等。
2.需要注意與器質性疾病鑒別,注意隨訪跟蹤。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和相關的了解了吧!這個消化不良的藥茶方是比較不錯的,如果想要用這里的配方進行治療的話,請及時就醫(yī)哦!
小兒推拿治消化不良
1、按揉推四橫紋
四橫紋穴位于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jié)橫紋處。操作時,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別按揉四橫紋穴,約2~3分鐘;也可推四橫紋穴,將小兒四指并攏,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兒的食指橫紋處推向小指橫紋,推50~100次。具有調中行氣,和氣血,除脹滿的作用。
2、按揉推板門穴
板門穴位于小兒手掌大魚際處。操作時,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門穴。按揉時,順、逆時針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橫紋可止瀉,由腕橫紋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嘔,來回推可調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鐘,推50~100次。
3、推脾經(jīng)穴
脾經(jīng)穴在小兒拇指橈側面。操作時,操作者左手中指或無名指夾住小兒左手四指,再以拇指與中指捏住小兒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兒脾經(jīng)穴,從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單方向直推,不宜來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
操作時,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兒掌心50~100次,按揉時,順、逆時針皆可。
5、腹部按摩
小兒采取平臥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兒腹部,以臍為中心,作圓周運動。順大腸方向為瀉,適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腸方向為補,適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選擇順、逆各半,約按摩50~100次。操作時,手法不宜過重,應輕重適宜;操作者的手不宜過涼,應溫暖。具有調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腳心,屈趾時,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該穴,按揉時,順、逆時針皆可。按揉2~3分鐘。具有止吐瀉,調脾胃的作用 。
小兒消化不良的癥狀
1、腹瀉
消化不良分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單純性消化不良的表現(xiàn)是一天腹瀉10次以下,大便黃色或帶綠色,水分不多,腹部脹氣,偶有嘔吐,有時發(fā)熱,但不太高,病兒食欲不振但精神尚好。中毒性消化不良者病情較嚴重,發(fā)病突然,熱度較高,每天排便一般在10次左右,亦有次數(shù)更多者。大便常呈水狀或呈蛋花湯狀,無里急后重(下墜)感。嘔吐頻繁,每天可在10次以上,造成嚴重脫水。病兒甚至抽風,意識消失,如不及早治療,可造成死亡。
2、大便惡臭
伴隨少許不消化食物殘渣時,雖未稀泄,已有傷食泄之先兆,此時應馬上減少飲食量,予以調整,可避免泄瀉的發(fā)生。
3、拒食
當小兒偶然有一頓食欲減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必強調進食,而讓其減食一頓。
4、夜臥不寧
煩啼、手心熱、踢被揭衣,剛入睡時頭汗多,為飲食過多積滯腸胃而產(chǎn)生內熱。當小兒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添加輔食后,要注意晚餐不能過飽,1歲左右的小兒更不要臨睡前飽飲飽餐。
5、面頰潮紅
小兒停食可以必須為午后、晚上面頰潮紅。傷食重小兒之面頰燎紅,表現(xiàn)為面部皮膚粗糙,環(huán)境稍熱面部燎紅更甚。此時可節(jié)食,少進主食,而代之以蔬菜水果,以助消化。
6、口臭
乳食積滯于胃脘,往往先發(fā)生口臭,特別是晨起口臭口酸為乳食停滯的表現(xiàn),臨床稱此為高位停食。有這種現(xiàn)象時,可減食或停食一頓,以利于胃腸功能的恢復。
小兒消化不良的調護
1、調節(jié)飲食結構,少吃肉類、冷飲、碳酸飲料、零食。應注意避免進食誘發(fā)癥狀的食物,如咖啡、酒以及高脂食物等。
2、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不要過飽,按時進餐,多吃蔬菜、水果是調整消化功能的好方法。教育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使排便正?;赡苡兄诟纳葡涣及Y狀。
3、保證戶外活動時間。
4、適當?shù)男睦碇委煂膊』謴陀兄匾饔?可改善癥狀。
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遇到過胃消化不良的這種癥狀吧!遇到這種癥狀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胃消化不良的藥茶方胃消化不良的檢查方法,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三棱鹽糖茶
配方:茶葉15克,青鹽3克,糖塊、三棱、雷丸各9克。
用法:后三味研末,茶鹽加水煮沸,混合調勻,每次服9克。
功效:治胃消化不良、積脹等癥。
川百茶
配方:細茶250克,川百藥煎5個。
用法:細茶研末,川百燒存性,每日15克,日2服。
功效:治臍腹作痛,里急后重,同時治酒毒等一切下血。
胃消化不良檢查
檢查的目的是排除消化道及肝、膽、胰、脾、腎等器質性病變。
1.實驗室檢查
血尿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生化常規(guī)、血沉等。
2.影像學檢查
B超、X線、CT、MRI等。
3.內鏡檢查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胃消化不良的藥茶方一定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的認識了吧!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療胃消化不良,還是要及時的就醫(yī)哦!最后祝早日康復哦!
消化不良的類型有很多,每次消化不良的時候,大家應該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好好研究治療方案。有時候飲食偏方也會幫助我們緩解癥狀,下面就是小編推薦的治消化不良的飲食偏方,大家不妨試試。之后我們再說說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xiàn)。
脾胃虛弱型消化不良
主要表現(xiàn)為脘腹脹滿,排氣不暢,噯氣,大便干燥,腹痛隱隱,納食減少,神疲乏力,動則尤甚,手足不溫,大便溏爛,舌質淡,脈細弱。當以健脾益氣為治,可選用:
1.姜汁牛肉飯
牛肉0.15公斤,大米、姜汁各適量。先將牛肉洗凈,剁為肉末,加姜汁、醬油、蔥花、胡椒及植物油各適量拌勻待用。大米淘凈,加清水適量放入籠中武火蒸約40分鐘后,將姜汁牛肉倒在飯面上,鋪平,續(xù)蒸20分鐘即可。每日1劑,作午餐食用。
2.牛肉健脾湯
牛肉0.2公斤,山藥、紅棗各30克,黨參、黃芪、枸杞子名10克,調味品適量。將牛肉洗凈,切塊,布包,加水同煮沸30分鐘后去藥包,調食鹽少許。服食,每日1劑。
飲食積滯型消化不良
主要表現(xiàn)為胃尼滿,甚則疼痛,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物,吐后痛減,或大便不爽,苔厚膩,脈當以消食導滯為治,可選用:
1.山藥山楂內金粥
山藥、山楂名克,雞內金5克,大米50克。將諸藥水取汁,加大米煮粥,每日2劑。
2.榔術豬肚粥
檳榔10克,白術克,豬肚0.15公斤,大米0.1公斤,調味適量。將豬肚洗凈,切塊,與檳榔、白術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豬肚熟后,去取汁,加大米煮粥服食,豬肚可取出調佐餐服食。
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xiàn)
FD無特征性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蓡为毣蛞砸唤M癥狀出現(xiàn)。
1.早飽是指進食后不久即有飽感,以致攝入食物明顯減少。
2.上腹脹多發(fā)生于餐后,或呈持續(xù)性進餐后加重。
3.早飽和上腹脹常伴有噯氣。惡心、嘔吐并不常見,往往發(fā)生在胃排空明顯延遲的患者,嘔吐多為當餐胃內容物。
4.不少患者同時伴有失眠、焦慮、抑郁、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癥狀。這些癥狀在部分患者中與恐癌心理有關。
5.在病程中癥狀也可發(fā)生變化,起病多緩慢,經(jīng)年累月,持續(xù)性或反復發(fā)作,不少患者有飲食,精神等誘發(fā)因素。
結語: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xiàn)有這么多,大家看完之后應該也是深有體會。不過,不用緊張,上述小編介紹的消化不良的飲食偏方是很有效果,覺得肚子不舒服,胃不舒服的時候,給自己煮點東西,相信很快會緩解癥狀。健康飲食,健康生活!
一、小兒推拿治積食消化不良
小兒推拿多使用單指、雙指或掌腹,其手法有推法、捏法、掐法、揉法、拿法、按法、摩法、搓法、刮法、搖法等。其中捏法、掐法、搓法、刮法,較易引起疼痛不適,故須視情況使用。
小兒積滯推拿,為選取中脘、天樞、神闕、合谷、拇指等穴。
1、揉中脘
兩乳聯(lián)機中點,與肚臍聯(lián)機之中點用中指揉穴,五分鐘。
2、揉天樞
臍旁旁開二寸用中指或食二指同時分揉二穴,五分鐘。
3、摩神闕
即肚臍用手掌以順時鐘方向,摩臍50下。
4、按合谷
手大指、食指掌骨交接處以單指按壓穴位100下。
5、推拇指
施行者以拇指指腹,推小兒拇指掌面100次,方向由掌向指端方向。
上述方法可酌用嬰兒油,預防皮膚損傷。同時亦要注意力道,才可兼顧療效與避免小兒不適或受傷。
二、巧治小兒積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1、酸牛奶
先將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卻后,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邊加邊攪,使成細顆粒狀即成。酸牛奶易于消化,適用于胃腸炎的患兒。
2、脫脂奶
將牛奶煮沸,待冷卻后除去脂肪膜,再煮沸余乳,再冷卻后去脂肪膜,如此反復3次即可。脫脂奶適用于嘔吐、腹瀉、痢疾等患兒。
3、炒奶糕
將奶糕炒至淡黃色,炒后淀粉變?yōu)樘炕?可吸收水分。有止瀉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4、焦米湯
將大米洗干凈,晾至半干炒成焦黃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用文火煮1小時,過濾去渣,再加0.4%的食鹽煮沸后即可。焦米湯中淀粉變成糊精,易于消化。適用于嚴重腹瀉及消化不良的患兒。
5、胡蘿卜汁
先用胡蘿卜500克,洗凈搗碎,加入少許水煮10~15分鐘,用紗布過濾,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3~5%的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鐘消毒后飲用。
6、蘋果泥湯
取熟透蘋果500~700克,洗凈后搗成泥狀,放入淡茶水中。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的刺激小,并富含堿性及果膠,有吸附、收斂作用,適用于1歲以上的腹瀉患兒。
三、小兒積食消化不良怎么辦
病兒面色痿黃,困倦無力,睡眠不安,不思飲食,食后飽脹,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薄酸臭。對此應選用具有健脾助運,消補兼施的中成藥,如“小兒健脾丸”,每次3克(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消化不良癥狀表現(xiàn)為斷斷續(xù)續(xù)地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飽脹、燒心(反酸)、噯氣等。中醫(yī)也稱積滯。小兒積滯是指內傷飲食,停聚不化,氣滯不行所引起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由于導致發(fā)病的原因和病變特點不同,常分為以下兩型:
1、乳食內積
其特點是病兒面黃肌瘦,煩躁愛哭,夜臥不安,食欲不振,或嘔吐酸餿乳食,腹脹發(fā)硬,小便短黃,大便酸臭或溏薄,可伴有低熱。對此,宜選用具有消食化滯,和胃止嘔作用的中成藥。
發(fā)病初期用“清胃保安丸”,用法,每次3克(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對于病久的孩子可選用“一捻金”消積化滯,鎮(zhèn)驚安神。用法是,每次0。6克,日服2次,溫開水沖服。1周內小兒酌情減量。
2、脾胃虛寒
其特點是病兒面色痿黃,困倦無力,睡眠不安,不思飲食,食后飽脹,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薄酸臭。對此應選用具有健脾助運,消補兼施的中成藥,如“小兒健脾丸”,每次3克(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周歲以內的小兒酌情減量;一般可選用“肥兒散”每次一包,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周歲以內的孩子,每次服半包,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