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腰膝酸痛的牛膝肉桂酒
養(yǎng)生的酒。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不能生銹。”養(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如何在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治療腰膝酸痛的牛膝肉桂酒”,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很多人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經常會導致腰膝酸痛的癥狀出現(xiàn),搞的整個人非常的難受。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腰膝酸痛的藥酒治療方以及腰膝酸痛的中醫(yī)辨證治療腰膝酸痛的偏方,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來源】
《圣濟總錄》。
【配方】
牛膝、秦艽、川芎、防風、肉桂、獨活、丹參、云苓各30克,杜仲、制附子、石斛、干姜、麥冬、地骨皮各25克,五加皮40克,薏苡15克,大麻仁10克,清酒1.5公斤。
【制法】
將上藥共搗細,用酒浸于瓷瓶中,春夏3日,秋冬7日后開取,去渣備用。
【主治】
腰膝酸痛,滑泄,大便溏,腿腳虛腫,關節(jié)疼痛,四肢不溫,腹部冷痛。
【用法】
每次服15毫升,空心溫服,每日3次。
中醫(yī)辨證診治腰膝酸痛偏方
勞傷腰痛
艾葉一兩,炒黃的蟹殼一兩,浸白酒一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一日2-3次,7-10天,可治多年腰痛。
腎虧腰痛
絲瓜籽半斤,炒黃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1錢,一日二次,服完即愈。此方還可治婦女產后腰痛。
腰疼
韭菜半斤,熬水加醋喝,不加油鹽,3-5天即愈
勞傷腰痛
艾葉一兩,炒黃的蟹殼一兩,浸白酒一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一日2-3次,7-10天,可治多年腰痛。
生芪治療腰痛
生芪20g,當歸15g,白芍15g,丹參15g,桂枝10g,干姜10g,牛文10g,乳香10g,沒要10g,龍骨20g,牡蠣20g,山萸肉30g,煎服。共三付。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腰膝酸痛的藥酒的治療方法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和相關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治療的話,請及時的就醫(yī)哦!以免耽誤病情。
yS630.Com相關推薦
工作量大的人們經常會發(fā)生腰部和頸椎的疾病問題。尤其是腰膝疼痛的癥狀,由于工作性質,或者是其它原因引發(fā)的腰膝疼痛都不可以忽視。避免發(fā)生其他的嚴重疾病問題,掌握原因,對癥治療是非常關鍵的。那么腰膝酸痛是怎么回事,分析一下。
1
、久坐或久站、坐姿不正
不少的上班族在日常工作中都需要長時間站著或者長時間坐著,這樣很容易導致肌肉過度疲勞,因而出現(xiàn)腰酸背痛的癥狀。腰疼也已經是不少上班族的一種職業(yè)病了。其實,只要保持正確的站姿或者坐姿,都能有效改善腰疼的狀況。很多人其實是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導致腰疼,最好是一兩個小時換個姿勢,或者走動一下。
2
、外傷導致腰疼
很多外傷也會導致腰酸背痛,例如挫傷,扭傷等,這些狀況容易導致局部損傷、出血、水腫、粘連和肌肉痙攣。如果當時治療的不徹底很容易在以后的日子中經常腰酸背痛,所以如果是突然腰疼不已,要仔細回想一下最近是否有扭傷的狀況。
3
、不注意保暖導致腰
疼有一部分人會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感到經常腰酸背痛,這類人群應該避免長時間佇立在風口等寒冷地帶,避免做過激的運動造成腰部損傷,從而加重腰痛。
4
、腰椎脊椎病變
脊髓和脊椎出現(xiàn)神經性的病變的時候同樣可能會導致腰酸背痛。當我們感覺脊椎有所不適的時候,應該及時進行檢查,以免發(fā)生病變導致其他狀況的出現(xiàn)。如果是這個原因導致的腰疼,一般治愈之后腰疼狀況都能明顯緩解。
5
、內臟疾病
女性的生殖器官如有炎癥也是女性腰痛的原因之一,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卵巢囊腫等嚴重生殖器官疾患,都會引起壓迫性牽連性腰痛。另外,急、慢性腎盂腎炎所致腰痛者也很多,腎虛也可能引起腰疼。
腰痛的情況如果很嚴重的話,應該要考慮是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了。例如腰椎間盤突出癥,這里小編介紹大家喝補腎壯腰酒。補腎壯腰酒的功效是祛風濕、補肝腎的。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有輔助功效。來看補腎壯腰酒的用法和用量等問題!
配方
川續(xù)斷20g,獨活20g,狗脊20g,枸杞子24g,桑寄生20g,當歸24g,杜仲20g,雞血藤24g,川牛膝20g,熟地黃24g,甘草10g。
制法
上述藥物置陶瓷或玻璃容器中,用白酒1500ml浸泡,每隔2日將藥酒搖動振蕩數(shù)次,2周后過濾,即得。
用法
口服。每次15~20ml,每日2次。
功效
祛風濕,補肝腎,強腰膝。
主治
腰椎問盤突出癥,腰及一側或兩側下肢疼痛、酸楚綿綿,休息則輕,勞累則加重。
附記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腰椎病中常見的病癥,臨床以腰痛反復發(fā)作為主要癥狀,多表現(xiàn)為一側腰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病側肢有感覺障礙。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因外傷、勞損,筋脈失養(yǎng),風寒濕邪流注經絡,氣血凝滯所致。故常用補肝腎、強腰膝、祛風濕、活血通絡等方藥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huán)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5、腰5-骶1發(fā)病率最高,約占95%。
病因
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xiàn)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節(jié)失穩(wěn)、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huán)的退變主要表現(xiàn)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2.損傷
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
椎間盤在成年之后逐漸缺乏血液循環(huán),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fā)因素,即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huán),造成髓核突出。
4.遺傳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家族性發(fā)病的報道。
5.腰骶先天異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體畸形、小關節(jié)畸形和關節(jié)突不對稱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應力發(fā)生改變,從而構成椎間盤內壓升高和易發(fā)生退變和損傷。
6.誘發(fā)因素
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fā)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見的誘發(fā)因素有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結語:有掛補腎壯腰酒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補腎壯腰酒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大家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都有一些了解,許多老年人都患有此疾病。希望補腎壯腰酒的效果能幫助到大家!大家要多研究這些中醫(yī)藥酒喲!
治療腰腳疼痛的方法真的是比較多的,但是很多治療腰腳疼痛的方法效果卻不好。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能夠有效治療腰腳疼痛的藥酒方以及幾種能夠有效治療腰腳疼痛的偏方,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來源】
《太平圣惠方》。
【配方】
牛膝(去苗)、菖蒲、酸棗仁(微炒)、芎、石斛(去根)、仙靈脾、赤箭、虎脛骨(涂酥炙微黃)、桂心、附子(炮裂去皮臍)、萆各三兩。
【制法】
上藥細剉,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一斗,于瓷瓶中浸,密封,經七日后開取。
【主治】
諸風,腰腳疼痛,及皮膚不仁,筋脈攣急。
【用法】
每溫飲一盞,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盡更添,以藥味薄即換之。忌生冷毒滑物。
治療腰腿疼的偏方
第一:點穴
在股溝正中央能夠摸到一個骨頭尖,這就是屬于坐骨結節(jié),然后將這個位置和胯骨外側突出的骨頭中間所連接的那個點進行按摩;還應該按摩大腿后正中央的位置;小腿肚正中央也許要進行按摩。
最好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能夠跪在床上,然后用中指或者是拇指按摩以上的這些穴位,直到出現(xiàn)了酸麻的感覺最好,每個穴位應該保持按摩一分鐘左右的時間。
第二:捏跟腱
跟腱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懶筋,位置則是在我們組后跟的正上方。在床上坐著,然后用兩只手的拇指以及手指受啊喂用力按摩跟腱,力量一定要控制在身體剛好能夠承受,每邊按摩三十下左右就可以了。
第三:推小腿
如果說感覺到了小腿后面出現(xiàn)酸痛的情況,那么推小腿能夠很好的緩解這種情況;如果是感覺小腿外側出現(xiàn)了酸麻的情況,那么推小腿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患者應該放松的坐在凳子或者是床上面,然后從上往下的用力往下推,也可以適當?shù)耐磕ㄒ恍┌茨θ榛蛘呤歉腥居小?/p>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腰腳疼痛的藥酒的治療方法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和相關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治療的話,請及時的就醫(yī)哦!以免耽誤病情。
瘧疾這種病癥是相當嚴重的,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有嚴重的危害。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瘧疾的藥酒治療方以及瘧疾的病因和臨床表現(xiàn),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
《普濟方》。
【配方】
牛膝莖葉。
【制法】
用牛膝莖葉一把,切,以酒三引漬一宿。
【主治】
瘧疾。
【用法】
分三服,令微有酒氣,不即斷更作,不過三服止。
瘧疾的病因
傳染源
瘧疾現(xiàn)癥患者或無癥狀帶蟲者,其血液中具有配子體者便成為傳染源。血液中原蟲密度越高,配子體的密度也會越高,傳播的機率也越大。
瘧疾的臨床表現(xiàn)
1.潛伏期
從人體感染瘧原蟲到發(fā)病(口腔溫度超過37.8℃),稱潛伏期。潛伏期包括整個紅外期和紅內期的第一個繁殖周期。一般間日瘧、卵形瘧14天,惡性瘧12天,三日瘧30天。
感染原蟲量、株的不一,人體免疫力的差異,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潛伏期。溫帶地區(qū)有所謂長潛伏期蟲株,可長達8~14個月。輸血感染潛伏期7~10天。胎傳瘧疾,潛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過預防藥的人,潛伏期可延長。
2.發(fā)冷期
驟感畏寒,先為四肢末端發(fā)涼,迅覺背部、全身發(fā)冷。皮膚起雞皮疙瘩,口唇,指甲發(fā)紺,顏面蒼白,全身肌肉關節(jié)酸痛。
進而全身發(fā)抖,牙齒打顫,有的人蓋幾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續(xù)約10分鐘,乃至一小時許,寒戰(zhàn)自然停止,體溫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發(fā)熱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轉紅,發(fā)紺消失,體溫迅速上升,通常發(fā)冷越顯著,則體溫就愈高,可達40℃以上。高熱患者痛苦難忍。
有的輾轉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譫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劇烈頭痛、頑固嘔吐?;颊呙娉?、氣促;結膜充血;皮灼熱而干燥;脈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訴說心悸,口渴,欲冷飲。持續(xù)2~6小時,個別達10余小時。發(fā)作數(shù)次后唇鼻常見皰疹。
4.出汗期
高熱后期,顏面手心微汗,隨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濕透,2~3小時體溫降低,常至35.5℃?;颊吒杏X舒適,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覺醒來,精神輕快,食欲恢復,又可照常工作。此刻進入間歇期。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有了一個非常深刻的認識和相關的了解了吧!這個瘧疾的藥酒療法是比較不錯的。感興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試試以上的配方哦!
感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癥,這在我們的生活中稍不留神就會患上感冒。那么,這種病癥除了吃藥還可以怎么治療呢?治療感冒的藥酒方法是什么?感冒的病因和治療偏方都是什么?接下來趕緊來看看這感冒的相關知識吧!
【來源】
《費氏食養(yǎng)三種》。
【配方】
肉桂末二錢。
【制法】
溫酒調。
【主治】
治感寒身疼痛,感冒。
【用法】
溫服之。
腹痛泄瀉,俗以生姜搗酒飲,俱好,如打撲傷墜,瘀血疼痛,用桂枝。
病因
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
另有20%~30%的上感由細菌引起。細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繼發(fā)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鏈球菌為最常見,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為革蘭陰性細菌。
各種導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涼、淋雨、氣候突變、過度疲勞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迅速繁殖,從而誘發(fā)本病。老幼體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易感。
治療感冒的偏方
1.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后雙腳要發(fā)紅,才可預防感冒。
2.生吃大蔥
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其它菜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3.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4.冷水浴面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復多次。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水腫的藥酒的治療方法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和相關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治療的話,請及時的就醫(yī)哦!以免耽誤病情。
治療腳氣的方法真的是非常多的,但是很多的方法治療效果卻不是很好。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腳氣的藥酒治療方以及腳氣的病因和治療偏方,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
《普濟方》。
【配方】
生牛膝、生地黃各半斤(洗凈控干曝兩日)。
【制法】
上搗如泥,作團,以紙裹,外更以黃泥固濟,微火炙令泥有裂處,待干,即于地爐中灰火養(yǎng)半日,次以灰火漸漸燒之,加至火三斤,燒一伏時,取出候冷,去泥紙羅為散。
【主治】
治腳氣極冷,著厚綿衣蓋覆不覺暖者。
【用法】
每服五錢,酒一盞半,以瓷器煎七分,和滓,食前頓服之。老小以意加減服之。
腳氣的病因
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足癬在全世界廣為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更為普遍。在我國,足癬的發(fā)病率也相當高。
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于絲狀真菌的生長。
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真菌的生長。
婦女在妊娠期間,由于內分泌的變化,引起皮膚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癬。肥胖者因趾間潮濕,汗液浸漬易患足癬。足部皮膚受外傷,破壞了皮膚的防御功能,也是誘發(fā)足癬的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島素導致物質代謝紊亂,皮膚含糖量增加導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癬。濫用抗生素,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使皮膚正常菌群失調,也會增加足癬的易感性。
足癬的發(fā)病還與生活習慣有關。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wèi)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
治療腳氣的偏方
1、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2、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3、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靈驗。
4、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5、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涂于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6、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干后,用藥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相關的了解了吧!以上的這幾種藥酒配方對于治療腳氣的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試試哦!
腰腿疼痛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這種病癥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中老年人。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腰腿疼痛的藥酒治療方以及腰腿疼痛的治療方法,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配方】
石斛(去根)、牛膝(去苗)各6克,五加皮、羌活、防風(去蘆頭)、海桐皮、木香、桂心、芎、甘菊花、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各24克,附子(炮裂去皮臍)、天麻各36克,虎脛骨(涂酥炙令微黃)15克。
【制法】
上諸藥,搗碎,以生絹袋盛,用好酒1500毫升,以瓷瓶盛,密封口,浸經七日后開取服用。
【主治】
風冷氣攻腰腳,行立無力,腰腳疼痛諸病。
【用法】
每日三次,溫飲一小杯。每取用一杯,即添酒一杯,直候藥味稍薄,即更換之。
治療腰腿疼痛的地黃酒方
【配方】
生干地黃(細切)一斤,白楊樹皮(剉)半斤,生姜(切碎炒熟)二兩,大豆(炒令熟)半斤。
【制法】
上諸藥,用絹袋盛,以清酒一斗,于瓷瓶中浸,密封,經七日開。
【主治】
腰腳疼痛。
【用法】
每于食前,溫一小盞服。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對于藥酒治療腰腿疼痛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了解和相關的認識了吧!這個藥酒真的是非常不錯的治療病癥的手段,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牛膝,顧名思義,是一種外形似牛的膝蓋中藥。懷牛膝是牛膝中的一種,也叫涂牛膝,野牛膝等。這種牛膝與川牛膝不同,主要生長于河南焦作一帶,其懷牛膝的特點為:條子粗壯、明亮、色澤鮮艷、油性多。懷牛膝為常用大宗中藥材,為著名的“四大懷藥”之一。
功效與作用
中醫(yī)認為,懷牛膝味微苦酸,性寒,無毒。歸入心、肝、大腸三經。 活血散瘀,祛濕利尿,清熱解毒。主治淋病,尿血,婦女經閉,癥瘕,風濕夫節(jié)痛,腳氣,水腫,痢疾,瘧疾,白喉,癰腫,跌打損傷。
1、活血祛瘀
本品性滑善走,長于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故常用于血滯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后瘀滯腹痛,癥瘕及跌打損傷等瘀血凝滯之證。
2、補肝腎,強筋骨
既活血祛瘀,又補肝腎,強筋骨,故常用于腰膝疼痛、腳膝痿弱等證。凡肝腎不足,腰腿酸痛,軟弱無力者,可與杜仲、續(xù)斷、桑寄生等配伍,以增強補肝腎強筋骨作用。
3、引血下行
本品味苦善泄,能引血下行,導熱下泄,以降上炎之火,故常用于吐衄、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逆之證。
4、利尿通淋
本品性滑利,善下行,且能活血祛瘀,故可用于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尿血等證,臨床每與滑石、海金沙、石韋等配伍。
附方
1、治腰膝酸軟、咽喉不適等癥:牛膝15克,水煎30分鐘,取汁,一日內分2~3次溫服。
2、治小便不利,莖中痛欲死,兼治婦人血結腹堅痛:牛膝一大把并葉,不以多少,酒煮飲之。(《肘后方》)
3、治胞衣不出:牛膝八兩,葵子一兩。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梅師集驗方》)
4、治金瘡痛:生牛膝搗敷瘡上。(《梅師集驗方》)
食用方法
牛膝生用可泡酒、沖飲;熟用可于燉肉、煲湯、火鍋時放入。
牛膝絲瓜湯
材料:絲瓜300克、牛膝20克、豬肉(瘦)50克、淀粉(玉米)25克、雞蛋100克;
做法:
1.將牛膝去雜質,潤透后切成3厘米長的段。絲瓜洗凈后切去皮,切成3厘米見方的片。豬肉洗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片;
2.然后磕入雞蛋清,放入淀粉、醬油、料酒抓勻,姜切成絲,蔥切成段;
3.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待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姜絲、蔥段爆香;
4.再加入1800毫升清水,置武火上燒沸;
5.然后放入絲瓜、肉片、牛膝煮熟,加入鹽、雞精即成。
懷牛膝排骨湯
材料:懷牛膝、排骨、蘿卜、生姜片、料酒、鹽;
做法:
1.懷牛膝洗凈浸泡4小時,蘿卜洗凈滾刀切塊,排骨洗凈焯水,洗去浮沫;
2.將排骨、懷牛膝連同浸泡的水、蘿卜塊、生姜片、料酒放入高壓鍋,加入適量的水;
3.大火蓋蓋燒煮,上汽后煮10分鐘關火。
減壓后開鍋,加入適量的鹽攪拌均勻即可盛出。
中醫(yī)藥酒,在制作的時候都是相當復雜的。因為材料多,過程講究,但是一旦制成功效都是很多的。例如下面介紹的黃芪杜仲酒。黃芪杜仲酒的配方很多,是多種中藥材一起釀制的酒。黃芪杜仲酒在治療風濕痹痛、腎虛等方面都有輔助治療效果。來看黃芪杜仲酒的用法!
配方
黃芪10g,杜仲(炒)15g,牛膝20g,防風15g,萆薢15g,桂心10g,石斛20g,肉蓯蓉20g,制附子10g,山茱萸10g,石楠10g,茯苓10g。
制法
將上藥搗為粗末,用白紗布袋盛之,置干凈陶瓷或玻璃容器中,用1000ml白酒浸泡,14天后啟封,去藥袋,過濾裝瓶備用。
用法
溫服。每次10~20ml,每日2次。
功效
溫腎陽,強腰膝,祛風濕。
主治
用于腎陽虛損,氣怯神疲,腰膝冷痛酸軟,風濕痹痛,風濕病。
附記
方中肉蓯蓉、制附子、桂心溫補腎陽,杜仲、牛膝、山茱萸、石斛補肝腎、強腰膝,萆薜、防風、石楠祛風濕,配伍黃芪益氣、茯苓健脾利濕。全方補瀉結合,重在補肝腎治本。
風濕病
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jié)、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shù)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fā)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血液中多可檢查出不同的自身抗體,可能與不同HLA亞型有關;對非甾類抗炎藥(NSAID),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有較好的短期或長期的緩解性反應。
發(fā)病原因
1.免疫反應
機體對外源性或內源性抗原物質直接或通過巨噬細胞呈遞的刺激,使相應T-細胞活化,部分T-細胞產生大量多種致炎性細胞因子造成各類組織器官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破壞;部分T-細胞再激活B-細胞,產生大量抗體,直接或與抗原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使組織或器官受到損傷或破壞。此外由單核細胞產生的單核細胞趨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參與炎癥反應。大部分風濕性疾病,或由于感染產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質,或由于體內產生的內源性抗原物質,可以啟動或加劇這種自身免疫反應,血清內可出現(xiàn)多種抗體。
2.遺傳背景
近年來的研究證明一些風濕性疾病,特別是結締組織病,遺傳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達密切相關,對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預后都有一定的意義;其中HLA(人類組織白細胞抗原)最為重要。
3.感染因素
根據多年來的研究闡明,多種感染因子,微生物產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間接激發(fā)或啟動免疫反應。
4.內分泌因子
研究證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調、與多種風濕病的發(fā)生有關。
5.環(huán)境與物理因素
如紫外線可以誘發(fā)SLE。
6.其他
一些藥品如普魯卡因酰胺,一些口服避孕藥可以誘發(fā)SLE和ANCA陽性小血管炎。
結語:有關黃芪杜仲酒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黃芪杜仲酒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喝黃芪杜仲酒能幫助治療多種疾病,風濕病就是其中一種。上述對于風濕病的發(fā)病原因,已經解釋很多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兒口瘡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病癥,這種病癥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將會影響小兒的進食,影響小兒的健康。那么,這小兒口瘡應該如何治療呢?治療小兒口瘡的方法是什么?小兒口瘡的生活調理是怎樣的?小兒口瘡的偏方治療是什么?趕緊來看看吧!
【配方】
牛膝(切)一兩。
【制法】
上以清酒二盞,煎至七分。
【主治】
治小兒口瘡。
【用法】
去滓分溫三服,日二,以瘥為度。
說明
《普濟方》牛膝用二兩,余同上。
小兒口瘡的生活調理
(1)口瘡常反復發(fā)作,患兒往往痛苦不堪,所以,一定要加強護理,不要給患兒吃過熱、過硬及有刺激性的食物,應進食流汁。
(2)注意口腔衛(wèi)生,要經常用溫開水漱口。
(3)按摩的同時,可以配合中藥外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口瘡痛甚可用青黛散涂患處,腐臭可用錫類散涂患處,腐爛漸去可用珠黃散涂患處。
(4)重癥口瘡患兒可有發(fā)熱、煩躁,家長應遵醫(yī)囑,按時給患兒吃藥、打針。對于高熱的患兒,要及時給予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溫水擦浴或服解熱止痛藥等。
偏方治療小兒口瘡
偏方一:喝蜜汁法
經常給患兒喝10%的蜜蜂汁或者是漱口,因為很多口腔潰瘍都是由于上火引起的,而蜜汁水就不僅具有消炎,同時還具有止痛的作用,對促進傷口的愈合也有一定的幫助。
偏方二:木耳療法
用黑白木耳,山楂各10克加三碗水煎至一碗,然后吃木耳,喝湯。每天喝多喝幾次就可緩解口腔潰瘍。
偏方三:可可療法
用可可粉和蜂蜜一起調成糊狀,然后經常含咽就可。而且可可粉和蜂蜜的味道都是孩子最為喜歡的,相信這樣的治療方法對防治寶寶口腔潰瘍效果是最好的。
偏方四:白菜根療法
用白菜的根部,同芥菜籽,蔥白一起弄破碎然后用紗布將這些菜貼于足心就可。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治療小兒口瘡的藥酒配方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了解和全面的認識了吧!這個藥酒真的是非常不錯的治療小兒口瘡的一種手段。感興趣的可以試試哦!
痹證是一類比較常見的病癥的總稱,這類病癥包括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那么,這痹證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治療呢?治療痹證的藥酒方是什么呢?痹證的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痹證的診斷方法是什么?趕緊來看看吧!
【來源】
《圣濟總錄》。
【配方】
牛膝、秦艽、天冬各15克,薏苡仁、獨活、細辛(炙)、制附子、巴戟天各10克,五加皮15克,肉桂10克,杜仲15克,石楠葉10克,清酒1公斤。
【制法】
將上藥共搗細,用酒浸于瓶中,冬十日,春七日,秋五日,夏三日后,去渣備用。
【主治】
手臂麻木不仁,痹證,腰膝酸痛,行步腳弱,屈伸攣急,四肢不溫及陽痿,便溏,肌肉酸痛。
【用法】
每次服15毫升,漸加至25毫升,每日早、中、晚各1次。
痹證的臨床表現(xiàn)
關節(jié)疼痛、屈伸不利是共同癥狀。
1.行痹
風邪偏盛,肢體關節(jié)疼痛游走不定,痛無定處,關節(jié)屈伸不利,或見惡風發(fā)熱,苔薄白,脈浮。
2.痛痹
寒邪偏盛,肢體關節(jié)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遇寒痛增,得熱則減,關節(jié)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
3.著痹
濕邪偏盛,肢體關節(jié)疼痛重著不移,酸痛或有腫脹,肌膚麻木不仁,陰雨寒冷可促使發(fā)作,苔白膩,脈濡緩。
4.熱痹
熱邪壅滯經絡關節(jié),發(fā)為熱痹,癥見關節(jié)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關節(jié)活動不利,可累及一個或多個關節(jié),伴發(fā)熱惡風,口渴煩悶,苔黃燥,脈滑數(shù)。
診斷
1.臨床以肢體、關節(jié)疼痛、酸楚、麻木、重著、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表現(xiàn)。
2.一般發(fā)病比較緩慢,部分開始可有發(fā)熱、汗出、口渴、咽痛、全身不適等癥狀,繼之而出現(xiàn)關節(jié)癥狀。
3.往往呈漸進性或不規(guī)則的發(fā)作性。
4.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沉、抗O增高,類風濕因子試驗陽性等。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治療痹證的藥酒配方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了解和全面的認識了吧!這個藥酒真的是非常不錯的治療痹證的一種手段。感興趣的可以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