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副作用
養(yǎng)生的作用。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石菖蒲的副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藥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到,不同的藥對疾病治療上,也是有著不同的效果,因此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都是需要選擇正確的藥物,藥分為西藥和中藥,那中藥種類有很多,尤其是一些草藥,都是有著很多種,同時這種治療疾病方法,也是有著上千年的歷史,那石菖蒲的副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石菖蒲的副作用都有什么呢,我們都這樣石菖蒲對疾病治療上,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但是這樣藥物,對人體也是有著一些副作用,所以選擇的時候,也是要注意。
石菖蒲的副作用:
別名:昌羊、昌陽、陽春雪、九節(jié)菖蒲、水劍草。
功效:祛濕化痰,開竅醒神,理氣活血,和中開胃。
不良反應機制:石菖蒲揮發(fā)油中主要含細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主要興奮脊髓神經(jīng)。
不良反應:主要為中毒反應,表現(xiàn)為:抽搐、驚厥,外界刺激可誘發(fā)和加劇,最后死于強直性驚厥。
治療與解救:催吐、導瀉、洗胃。靜脈輸液。皮下注射麻黃堿。對癥治療。
宜忌: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秦艽、秦皮為之使。惡地膽、麻黃。"
②《日華子本草》:"忌飴糖、羊肉。勿犯鐵器,令人吐逆。"
③《醫(yī)學入門》:"心勞、神耗者禁用。"
通過以上介紹,對石菖蒲的副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因此這樣的藥物使用上,也是不能隨意的進行,尤其是對這樣藥性不了解的時候,是不能選擇的,而且使用的時候,也是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選擇最佳,利于疾病得到改善。
ys630.coM延伸閱讀
石菖蒲是在中醫(yī)上經(jīng)常用到的草藥,它在生活中也比較多見,生命力頑強,特別是在濕潤的環(huán)境如河邊濕地等都常見到。除了藥用價值,石菖蒲還可以做為園林裝飾植物來觀賞。石菖蒲全身是寶,無論根或莖都可入藥。
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1、鎮(zhèn)靜安神,治失眠癥。石菖蒲對人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能夠鎮(zhèn)靜、安神、催眠,對精神病患者有著一定的鎮(zhèn)靜和催眠作用;又有著芳香化濁、祛痰濕的作用,對于治療痰熱內(nèi)擾引起的失眠癥狀有著顯著的療效。
2、理氣活血,治關(guān)節(jié)疼痛。石菖蒲味辛,可理氣活血、祛風宣濕,常用于治療風濕痹阻、關(guān)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導致瘀腫疼痛等癥,臨床上常將鮮石菖蒲、生姜、梔子等搗碎,敷于疼痛局部,可消腫止痛;若將藥搗碎后加適量白酒,在鍋內(nèi)炒熱后再敷于痛處,效果更佳哦。
3、醒脾和胃,治濕困脾胃癥。石菖蒲內(nèi)含揮發(fā)油,氣味芳香,能夠有效促進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腸的異常發(fā)酵,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可治療濕困脾胃癥。臨床實驗中,常將石菖蒲、郁金、藿香等搭配使用,用于醒脾和胃,效果顯著。
2、理氣活血,治關(guān)節(jié)疼痛。石菖蒲味辛,可理氣活血、祛風宣濕,常用于治療風濕痹阻、關(guān)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導致瘀腫疼痛等癥,臨床上常將鮮石菖蒲、生姜、梔子等搗碎,敷于疼痛局部,可消腫止痛;若將藥搗碎后加適量白酒,在鍋內(nèi)炒熱后再敷于痛處,效果更佳哦。
3、醒脾和胃,治濕困脾胃癥。石菖蒲內(nèi)含揮發(fā)油,氣味芳香,能夠有效促進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腸的異常發(fā)酵,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可治療濕困脾胃癥。臨床實驗中,常將石菖蒲、郁金、藿香等搭配使用,用于醒脾和胃,效果顯著。
石菖蒲是一種具有鎮(zhèn)痛等作用的臨床常用藥,其本身具有一定毒性,味苦,可用于安神、和胃,促消化。節(jié)菖蒲是一種外形與石菖蒲有幾分相似的藥物,兩者在藥效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性?,F(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都不是專業(yè)的醫(yī)生,對藥物的認識也是一知半解,所以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還是盡量聽醫(yī)生的。
九節(jié)菖蒲和石菖蒲的區(qū)別之石菖蒲
石菖蒲還有水蜈蚣和水劍草的別名,石菖蒲的味道的有一點苦苦的感覺的,但是石菖蒲是有很好的化痰的功效的,對和胃安神也是不錯的,而其本身所帶有的芳香是可以很好的具有開竅醒腦的效果,另外,有相關(guān)的藥理證明石菖蒲其實有很不錯的鎮(zhèn)靜和抗驚厥的效果,還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對抑制胃腸的異常發(fā)酵也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除此以外,其對一些會導致生病的皮膚真菌抑制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
把石菖蒲的根搗爛,然后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甜酒糟,把它們調(diào)和在一起之后,就可以敷在傷口的地方,可以很好的治療跌打損傷。這種藥物對治療霍亂、食積、耳聾耳鳴和中暑等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
九節(jié)菖蒲和石菖蒲的區(qū)別之九節(jié)菖蒲
九節(jié)菖蒲又有小菖蒲和節(jié)菖蒲的別稱,九節(jié)菖蒲的味道是相對于石菖蒲來說會好一些的,九節(jié)菖蒲主要是用來治療癲癇病癥或者是多夢健忘,生活中如果說有惡心嘔吐的情況使用九節(jié)菖蒲也是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的。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九節(jié)菖蒲和石菖蒲的區(qū)別了,我們其實從上面的介紹中也是可以很好的知道,兩者也是可以很好的進行替換使用的,但是石菖蒲是更偏向于化痰安神,而九節(jié)菖蒲是更適宜于溫濕化痰,所以我們也是要區(qū)分使用的。
中成藥的成分有許多種,中成藥的類型也不同,中成藥在生活當中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每一種中成藥帶來的功效也是不同的,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是在有很多的小疾病和小毛病,還有的人因為平時的身體過于虛弱,卻得不到藥到病除,那么有關(guān)于石菖蒲藥性與作用,又對人體起到怎樣的作用呢!
石菖蒲的功效: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莖,石菖蒲別名菖蒲、苦菖蒲、山菖蒲等,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是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去濕,石菖蒲副作用是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石菖蒲;秦艽、秦皮為之使。惡地膽、麻黃;石菖蒲忌飴糖、羊肉;石菖蒲勿犯鐵器,令人吐逆。
藥名:石菖蒲
別名:昌本、菖蒲、昌陽、昌草、堯時薤、堯韭、木蠟、陽春雪、望見消、水劍草、苦菖蒲、粉菖、劍草、劍葉、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水蜈蚣、香草 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辛,微溫
歸經(jīng):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脾經(jīng)。
功效: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去濕。
主治: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鮮者3~8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莖。
石菖蒲的作用:
石菖蒲辛溫行散,苦溫除濕,主入心、胃二經(jīng),既能除痰利心竅,又能化濕以和中。適于痰濁閉竅及濕阻中焦等癥。
1、石菖蒲治癲癇:九節(jié)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豮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yī)學正傳》)
2、石菖蒲治心腎兩虛的尿頻或滑精證:桑螵蛸9g,遠志6g,菖蒲6g,龍骨15g,人參9g,茯神12g,當歸9g,龜甲15g。以上為末,夜臥人參湯調(diào)下2錢。方中石菖蒲宣竅寧心,為佐藥。桑螵蛸散(《本草衍義》)
3、石菖蒲治少小熱風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jié)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忌羊肉、血、飴糖、桃、梅果物。(《普濟方》菖蒲丸)
4、石菖蒲治心膽氣虛,心神不寧證,癲癇與遺精:茯苓30g,茯神30g,人參30g,遠志30g,石菖蒲15g,龍齒15g。煉蜜為丸,辰砂為衣,每服2錢,開水送下。安神定志丸(《醫(yī)學心悟》)
5、石菖蒲治痰迷心竅:石菖蒲、生姜。共搗汁灌下。(《梅氏驗方新編》)
6、石菖蒲治陰血虧虛,心腎失調(diào),神志不安者:精神恍惚,驚悸怔仲,夜寐多夢,健忘盜汗,舌紅少苔,脈細而數(shù)。柏子仁12g,枸杞子9g,麥門冬5g,當歸5g,石菖蒲5g,茯神5g,玄參6g,熟地黃6g,甘草6g.蜜丸,每服四、五十丸。柏子養(yǎng)心丸(《體仁匯編》)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中藥食譜根的藥性,首先這種藥物當中可以治療小兒的發(fā)燒感冒,又可以對于腎臟虛弱起到不錯的滋補作用,尿頻尿急和男科疾病同時,又對于女性的氣血不足起到很好的調(diào)理。
疾病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因此在發(fā)現(xiàn)自身有疾病的時候,也是需要很好的治療方法,所以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方法選擇上很關(guān)鍵的,石菖蒲是一個治療疾病很好的藥物,這樣的藥物在改善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那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選擇它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的亂用,否則對自身健康也是有著很大損害,不利于疾病治療,使得疾病會繼續(xù)發(fā)展。
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開竅醒神
用于痰蒙清竅,神志昏迷。本品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濕,豁痰,辟穢之效。
行氣消脹
用于濕阻中焦,脘腹痞滿,脹悶疼痛。本品辛溫芳香,善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用治濕濁中阻,脘悶腹脹、痞塞疼痛,常與砂仁、蒼術(shù)、厚樸同用;若濕從熱化、濕熱蘊伏、身熱吐利、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者,可與黃連、厚樸等配伍,如連樸飲(《霍亂論》)。
化濕
用于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濕、燥濕,又行胃腸之氣。治療濕濁、熱毒蘊結(jié)腸中所致之水谷不納,痢疾后重等,可與黃連、茯苓、石蓮子等配伍,如開噤散(《醫(yī)學心悟》)。
安神
健忘,失眠,耳鳴,耳聾。本品入心經(jīng),開心竅、益心智、安心神、聰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諸癥。治健忘證,常與人參、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證治準繩》)、開心散(《千金方》);治勞心過度、心神失養(yǎng)引發(fā)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常與人參、白術(shù)、龍眼肉及酸棗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治心腎兩虛、耳鳴耳聾、頭昏、心悸,常與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及丹參、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補心丸(《中藥制劑手冊》)。
通過以上介紹,對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它對治療失眠、多夢都是有著很好幫助,但是選擇它治療疾病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的亂用,要有方式方法進行,而且對不懂的地方,也都是需要進行詳細咨詢。
石菖蒲雖然和菖蒲的名字相差一個字,但是實際上石菖蒲是屬于菖蒲的一種的。石菖蒲是一種中草藥的一種,且功效十分的多,對于記性不好、有風濕類疾病等的人,都有很好的幫助。那么石菖蒲究竟有什么樣的作用,在使用上面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石菖蒲性溫,味辛、苦,歸心、胃經(jīng),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等病癥。水菖蒲性溫,味辛、苦,歸心、肝、胃經(jīng),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痰端午時節(jié),民間習用菖蒲作劍,用艾葉作虎,并扎懸于門首,用以辟邪。民諺云:“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手執(zhí)菖蒲劍,蛇蟲歸地府?!陛牌褳槎嗄晟鷿竦刂参铮蚱渖L的季節(jié)和外形被視為可以感百陰之氣。其葉片呈劍形,象征可除去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以示避邪,民間通常稱“蒲劍”,寓意可斬除千邪。新鮮菖蒲的莖葉有著一股特異的辛辣香氣,從中醫(yī)藥的角度來看,可以祛穢辟邪。
·石菖蒲與水菖蒲·
《中國藥典》收載菖蒲有兩個品種:一是藏菖蒲,二是石菖蒲,都屬天南星科。藏菖蒲是藏族習用藥材;石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莖,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植株高為30~40厘米,全株具有香氣,其葉片薄,無中脈,平行脈多數(shù),稍隆起。而端午時民間所采用的菖蒲是水菖蒲。石菖蒲和水菖蒲植物形態(tài)的區(qū)別主要是:石菖蒲比較矮,而水菖蒲非常挺拔,葉片劍狀線形,長90~150厘米,中脈在兩面均明顯隆起,又有水劍、大葉菖蒲之稱?!侗静萜穮R精要》稱“昌陽生水畔,人亦呼為昌蒲,與石上昌蒲都別,大而臭者是,一名水昌蒲”就是對水菖蒲的描述。宋代蘇頌《本草圖經(jīng)》說:“水菖蒲,生溪澗水澤中甚多,葉亦相似,但中心無脊,采之于后輕虛多滓,殊不及石菖蒲,不堪入藥用,但可搗末,油調(diào)涂疥瘙?!泵鞔侗静菥V目》亦有相關(guān)類似論述,可見,古之菖蒲以石菖蒲為正品,水菖蒲系石菖蒲的混淆品種,歷代均有兩種菖蒲混淆現(xiàn)象,并且指出水菖蒲不宜內(nèi)服,多外用或觀賞用。
因石菖蒲和水菖蒲都是我們常見、常用的藥物,所以今日主要為大家講解這兩種本草。
·菖蒲之功效·
石菖蒲性溫,味辛、苦,歸心、胃經(jīng),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等病癥。水菖蒲性溫,味辛、苦,歸心、肝、胃經(jīng),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痰厥昏迷、中風、癲癇、驚悸健忘、耳鳴耳聾、食積腹痛、痢疾泄瀉、風濕疼痛、濕疹、疥瘡等病癥。二者均有開胃進食、化痰止咳、開竅醒神之功。但石菖蒲開竅力稍強,水菖蒲除濕力稍大,尤其對癰腫、瘡疥、濕疹等療效較佳。
石菖蒲芳香走竄、開竅醒神,廣泛用于閉證神昏(此屬中醫(yī)急癥重癥,表現(xiàn)為神志昏迷、牙關(guān)緊閉、面色青白、身體冰涼等)的治療。石菖蒲與麝香配伍,為化痰開竅藥之首選。臨床還常與其他中藥配伍,治療中風昏迷、癲癇、多寐、健忘、耳鳴等。古醫(yī)方也曾將石菖蒲作為根治噤口痢的特效藥,但其內(nèi)服也有禁忌: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日華子本草》載:“忌飴糖、羊肉。勿犯鐵器,令人吐逆。”《醫(yī)學入門》認為:“心勞神耗者禁用。”
水菖蒲全草多含芳香油樹脂和揮發(fā)性油,可以提神通竅,吸附空氣中微塵。古人夜讀,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既可免燈煙熏眼之苦,又能清雅養(yǎng)眼。有人取菖蒲葉尖上的露水來洗眼睛,也有很好的明目功效。用水菖蒲、艾葉、雄黃合劑煙熏,還可消毒空氣、凈化環(huán)境。
在民間,端午前后空氣濕熱,蚊蟲滋生,易致人體瘙癢。可以取水菖蒲煎水熏洗來治療濕疹、疥癬等皮膚病,具有明顯的止癢、消腫、止痛作用。唐代《本草圖經(jīng)》云:“水菖蒲……可搗末,油調(diào)涂疥瘙。”具體方法:水菖蒲200克(鮮品加倍),加水2000毫升,煎沸10分鐘左右,去渣,取煎液。稍涼時用煎液反復熏洗或搽擦患處15分鐘,洗后不要用水沖洗,將藥物留存在皮膚上。一般洗浴1 ~2次即能止癢。如加3克花椒一同煎水熏洗,止癢效果則更佳。
古時端午節(jié),百姓常喝用菖蒲釀制成的菖蒲酒,以補體強身?!侗静菥V目》記載用石菖蒲煎汁,或釀或浸,主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現(xiàn)在制作菖蒲酒,多取石菖蒲250克,用1000毫升60度左右的白酒浸泡,密封,15天后啟用;每天早晚飲用,內(nèi)服1個月,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可消除或減輕疼痛。由于石菖蒲性味偏于辛溫,故比較適宜于中老年人耳聾、健忘、心胸煩悶、食少腹脹等屬于痰濕內(nèi)盛、關(guān)竅阻塞、脾胃不和者服用,但陰虛陽亢者當慎用。石菖蒲與粳米、冰糖煮粥,可醒腦開竅、和中化濕。因痰濕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昏迷、耳聾不聰、頭目不清、精神遲鈍、記憶模糊、癲狂、癡呆等,均可服用。但菖蒲粥性偏燥,凡陰虧血虛及精滑多汗者,不宜食用。
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其實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石菖蒲丸。
【處方】石菖蒲(二兩) 遠志(去心.二兩) 鐵粉(別研.二兩) 丹砂(別研.二兩) 白茯苓(去皮.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防風(去蘆.一分) 羚羊角(鎊.一分) 金箔(五十片.三十片研入藥.二十片為衣)
【炮制】上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風虛,安寢寐,鎮(zhèn)心神,止恍惚,化痰滯。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人參湯下,早晚食后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石菖蒲丸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現(xiàn)如今各種各樣的健康隱患經(jīng)??梢?,生病后自然是需要及時正確醫(yī)治的,而中醫(yī)里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就是中藥。其實中藥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很多中藥成分都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具有很多的功效,每個人都需要根據(jù)自身狀況來正確用藥,那么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有什么?
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有鎮(zhèn)靜作用。煎劑或揮發(fā)油均能使小鼠自發(fā)活動減少,解除單籠飼養(yǎng)小鼠的攻擊行為;亦能延長戊巴比妥鈉所致的睡眠時間,對閾下催眠劑量的戊巴比妥鈉有協(xié)同作用。此外,尚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研究表明:揮發(fā)油中的細辛醚是鎮(zhèn)靜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揮發(fā)油后仍有鎮(zhèn)靜作用,提示其鎮(zhèn)靜成分不只一種。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揮發(fā)油(β-細辛醚)在一定濃度下有使豚鼠冠狀血管擴張的作用。臨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屬于痰濁氣滯之胸痹者的治療,其機制可能與其能增加冠脈流量有關(guān),還可能與鎮(zhèn)靜、改善消化機能、平喘、鎮(zhèn)咳等作用有關(guān)。
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煎劑內(nèi)服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腸異常發(fā)酵,并有緩解腸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細辛醚能對抗氯化鋇引起的離體腸管的興奮作用。
抗真菌作用
菖蒲水浸劑(1:3),在試管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批癬菌、紅色表皮癬菌、考夫曼-沃爾夫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石菖蒲中所含的α-細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對抗組胺引起的支氣管收縮, 并有鎮(zhèn)咳作用。臨床上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有改善作用。
上文中對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有什么給出了明確的介紹,石菖蒲這種中藥成分在很多中藥里都能看到,尤其是治療一些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效果還是不錯的。不過一定要遵守用藥原則,既要對癥下藥,還需要做好長期用藥的心理準備。
石菖蒲這種藥材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長成什么樣子的,根本就不知道這種藥材的存在,所以你們不知道石菖蒲的藥用價值是可以了解的。其實,石菖蒲這種藥材對于我們治療癲癇以及小熱瘋癲以及健忘等疾病是有幫助的,而且對于頭痛以及積食等癥狀是有效果的,建議你們可以好好的利用它。
治癲癇:九節(jié)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豮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治溫熱、濕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
治少小熱風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jié)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忌羊肉、血、飴糖、桃、梅果物。
治好忘:遠志、人參各四分,茯苓二兩,菖蒲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石菖蒲八兩(銼),斑貓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貓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貓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
治風冷痹,身體俱痛:菖蒲(銼)、生地黃(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銼)二兩,生商陸根(去土,切)四兩,生姜(切薄片)八兩。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漬一宿,暴干,復納酒中,以酒盡為度,暴干,搗篩為細散。
關(guān)于這篇文章介紹的石菖蒲的藥用價值,你們應該都知道石菖蒲這種東西對于我們治療各種疾病是有幫助的,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對于有癲癇癥狀的患者,你們可以采用石菖蒲水煎服用,而且健忘的人也可以吃的。
疾病無論大小都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某種疾病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夠很好的治療疾病,其實方法的選擇是最關(guān)鍵的,其中石菖蒲也是屬于一種治療疾病很好的藥物,可以幫助我們改善人體的各個方面,那么石菖蒲功效有哪些呢?
對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選擇它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的亂用,否則對自身健康也是有著很大損害,不利于疾病治療,使得疾病會繼續(xù)發(fā)展。
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開竅醒神
用于痰蒙清竅,神志昏迷。本品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濕,豁痰,辟穢之效。
行氣消脹
用于濕阻中焦,脘腹痞滿,脹悶疼痛。本品辛溫芳香,善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用治濕濁中阻,脘悶腹脹、痞塞疼痛,常與砂仁、蒼術(shù)、厚樸同用;若濕從熱化、濕熱蘊伏、身熱吐利、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者,可與黃連、厚樸等配伍,如連樸飲(《霍亂論》)。
化濕
用于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濕、燥濕,又行胃腸之氣。治療濕濁、熱毒蘊結(jié)腸中所致之水谷不納,痢疾后重等,可與黃連、茯苓、石蓮子等配伍,如開噤散(《醫(yī)學心悟》)。
安神
健忘,失眠,耳鳴,耳聾。本品入心經(jīng),開心竅、益心智、安心神、聰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諸癥。治健忘證,常與人參、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證治準繩》)、開心散(《千金方》);治勞心過度、心神失養(yǎng)引發(fā)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常與人參、白術(shù)、龍眼肉及酸棗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治心腎兩虛、耳鳴耳聾、頭昏、心悸,常與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及丹參、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補心丸(《中藥制劑手冊》)。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石菖蒲功效有哪些的一個介紹,其實它對于治療失眠多夢都是有一定幫助的,不過在選擇它進行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能夠隨意的食用,如果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去咨詢專業(yè)的醫(yī)生,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