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打果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果的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唤K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地打果樹皮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地打果樹皮。
【來源】藥材基源:為紫金??浦参镄棠咀辖鹋5那o皮。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2-5m。葉互生;葉柄長5-10mm;葉片堅紙質(zhì),倒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長9-19cm,寬2-5cm,全緣;中脈于背面明顯,側脈14-20對。亞傘形花序或總狀花序,有花6-12朵,腋生,花梗長1.3-2cm;萼片廣卵形,長約2mm,頂端鈍或圓形,基部近耳形,互相折疊,具緣毛和腺點;花瓣廣卵形,白色,有紫紅色腺點,基部微微連合,長5-7mm,具腺點;雄蕊較花瓣略短,花絲短,長不及花藥的1/2;花藥披針形,先端銳尖至漸尖,背部具腺點;雌蕊與花瓣等長。果扁球形,直徑約7mm,紫紅色或帶黑色。具密腺點,宿存萼片反折?;ㄆ?-4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1400m的山坡灌叢中或疏林下。
【性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解表退熱;宣肺平喘;活血散瘀。主感冒發(fā)熱;哮喘痰多;月經(jīng)不調(diào);產(chǎn)后惡露不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地打果樹皮的功效與作用大家應該知道了吧,地打果樹皮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很常見的中藥藥材,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
ys630.coM延伸閱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國際間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學醫(yī)的都受到了西醫(yī)的嚴重影響,學習中醫(yī)的人是越來越少,所以這就造成了大家對中藥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少。下面就來說說白果樹皮這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銀杏科植物 銀杏 的 樹皮 。
【化學成份】含鞣質(zhì)。內(nèi)皮含莽草酸。木質(zhì)部分含纖維素41%,半纖維素26%,木質(zhì)素33%,葡萄糖甘露聚糖(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聚糖,大量棉子糖。心木用乙醚提取,得揮發(fā)油5%(其中含倍半萜成分銀杏酮),d-芝麻素0.52%以及一種熔點為77~78℃的結晶C17H34O-0.15%。枝含廿六烷醇、輜醇,雄樹枝甾醇的熔點是134℃,而雌樹枝甾醇熔點是137℃,雌雄樹枝都含有棉子糖。
【功能主治】《滇南本草圖說》:"燒灰,調(diào)油搽牛皮銅錢癬。"
【摘錄】《*辭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白果樹皮,白果樹皮的功效和作用,我們知道了白果樹皮不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還在某些疾病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羊屎果樹皮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羊屎果樹皮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羊屎果樹皮的功效等。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烏墨的樹皮。
【原形態(tài)】烏墨 喬木,高15m。嫩枝圓形,干后灰白色。葉對生;葉柄長1-2cm;葉片革質(zhì),闊橢圓形至狹橢圓形,長6-12cm,寬3.5-7cm,先端圓或鈍,有一個短的尖頭,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干后褐綠色或黑褐色,略發(fā)亮,下面稍淺色,兩面多細小腺點;羽狀脈較密。圓錐花序腋生或生于花枝上,長達11cm,偶有頂生;有短花梗,花白色,3-5朵簇生;萼管倒圓錐形,長4mm,萼齒很不明顯;花瓣4,卵形略圓,長約2.5mm;雄蕊多數(shù),長3-4mm,花藥丁字著生,縱裂;子房下位,花柱與雄蕊等長。漿果卵圓形或壺形,長1-2cm,上部有長1-1.5mm的宿存萼筒,種子1顆?;ㄆ?-3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平地次生林及荒地。
【性味】味苦;澀;性涼
【歸經(jīng)】歸脾;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熱毒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中藥羊屎果樹皮的功效與作用的一些介紹,羊屎果樹皮對人體的疾病有著很好的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該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情況對癥用藥,避免胡亂食用。
香果樹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香果樹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shù)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香果樹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英文名】Henry Emmenopterys
【別名】大貓舌、紫油厚樸、葉上花、小冬瓜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香果樹的根、樹皮。
【原形態(tài)】落葉大喬木,高達30m。小枝有皮孔。葉對生;葉柄長2-5cm;托葉三角狀卵形,早勤務員;葉片寬橢圓形至寬卵形,長10-15(-20)cm,先端急尖或驟然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下面稍被柔毛,革質(zhì)。聚傘花序排成大型的圓錐形,全緣,下面稍被柔毛,革質(zhì)。聚傘花序排成大型的圓錐花序狀,頂生,長10-18cm;花大,有短梗;花萼近陀螺狀,裂片先端截平,脫落但有些花的萼裂片中的1片擴大呈葉狀,色白而宿存;花冠漏斗狀,長約2cm,被絨毛,裂片覆瓦狀排列;雄蕊5,不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2室,花柱低于雄蕊,先端2裂。蒴果近紡錘狀,長3-6cm,有直線棱,成熟時紅色,室間開裂為2果瓣。種子多數(shù),小而有闊翅?;ㄆ?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林中的濕潤肥沃土壤上。
【化學成份】枝干含蒲公英賽酮(teraxerone),蒲公英賽醇(teraxeros),熊果酸乙酸酯(ursolic acid 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東莨菪素(scopoletin),傘形花內(nèi)酯(umbelliferone),胡蘿卜甙(daucosterol),傘形花內(nèi)酯-7-β-D-葡萄糖甙(umbelliferone-7-β-D-glucoside)。
【性味】辛;甘;微溫
【歸經(jīng)】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濕中和胃;降逆止嘔。主反胃;嘔吐;呃逆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樹皮浙江地區(qū)用于治反胃嘔吐。
【摘錄】《中華本草》
由以上對香果樹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香果樹對人體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可以改善人體的一些不好的癥狀,對人體是很有用的一種藥材。
棗樹皮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棗樹皮吧。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 棗 的 樹皮 ,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鐮刀,從棗樹主干上將老皮刮下,曬干。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大棗"條。
【藥理作用】小鼠灌服棗樹皮(品種未鑒定)醇提物,有明顯祛痰作用(酚紅法),鎮(zhèn)咳作用不明顯;但如腹腔注射,則有鎮(zhèn)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
【性味】性溫,無毒。(《中藥通報》2(3):122,1956)
【功能主治】收斂止瀉,祛痰,鎮(zhèn)咳,消炎,止血。治痢疾,腸炎,慢性氣管炎,目昏不明,燒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0.5~1錢。外用: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撒。
【附方】①治目昏不明:棗樹皮、老桑樹皮等分。燒研,每用一合,井水煎,澄,取清洗目。一月三洗,昏者復明。忌葷、酒、房事。(《綱目》)
【臨床應用】①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腸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棗樹皮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大樹皮。
【別名】梅榆、榆樹
【來源】為榆科植物 越南榆 的 樹干內(nèi)皮 。秋末采集。刮去表面粗皮,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15~20米,胸徑約30厘米,樹冠近圓形;樹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縱溝裂,小枝柔軟,有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倒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長2.5~4.5厘米,寬1~2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側脈約9對,纖細,平行;葉柄長2~4毫米,被短柔毛;托葉早落。花序總狀;花淡黃色或淡紅色;萼片5,披針形至橢圓形。被緣毛;雄蕊4~5,突出。翅果倒卵形或近圓形,寬約1.2厘米,先端有凹口;種子位于中央?;ㄆ谠绱?。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分布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澀,平。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治胃腸出血,尿血,各種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5~7分。外用:研末撒患處。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大樹皮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于大樹皮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