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蕈的功效與作用
葛木養(yǎng)生粥的功效。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chǔ),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xué)是健康的法寶!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葛蕈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很多人對葛蕈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葛蕈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別名】葛乳、葛花菜(《綱目》),葛菌、紅血蓮(《四川中藥志》),螺絲起(《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蛇菇種植物 蛇菇 的 全草 。八月采。
【原形態(tài)】一年或多年生寄生內(nèi)質(zhì)草本,高10~15厘米。莖為塊狀球形,粗厚肥大,不規(guī)則分裂,淡黃褐色,具淡白色星狀小突起;花莖粗壯而直立,紅色,由塊莖頂端抽出,高8~12厘米,徑1~1.5厘米。葉螺旋互生,著生于花莖上,退化,呈鱗片狀,卵形、闊卵形或狹卵形,橙黃色?;▎涡?,雌雄異株,為頂生內(nèi)穗狀花序;花小形,無數(shù),深紅色,密集于序軸表面;雄花的花被4~6瓣,深裂,雄蕊4~6。花絲連合為單體;雌花無花被,雌蕊1,子房橢圓形,有柄,1室,1胚珠。堅果?;ㄆ?~7月。
【生境分布】寄生于林中木本植物的根上。分布我國中南、西南部。
【化學(xué)成份】根莖和花的脂質(zhì)部分中分離出蒲公英甾醇、β-香樹脂醇和棕櫚酸。
【性味】苦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醒酒。治風熱癍疹,肺熱咳嗽吐血,血崩,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錢;或燉肉。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肺熱咳嗽吐血:葛菌、肺筋草、鹿銜草、巖白菜、白茅根、狗地芽根。燉肉服。(《四川中藥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葛蕈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對于紫葛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紫葛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紫葛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見腫消、夢中消、見毒消、外紅消、山葫蘆蔓子、老鴰眼、褶文秧。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異葉蛇葡萄的根皮。
【原形態(tài)】異葉蛇葡萄 落葉攀援藤本。小枝有微柔毛;卷須與葉對生,頂端分叉。單葉互生;葉柄長2-4cm,有微柔毛;葉片紙質(zhì),近圓形,長6.5-14cm,寬5.5-14cm,先端3-5中裂,基部淺心形,上面綠色,有稀疏微柔毛,下面淡綠色,有發(fā)亮的疏小柔毛,邊緣有鋸齒;基出脈3-5條?;▋尚裕蹅慊ㄐ蚺c葉對生,總梗長1-2.5cm;花有長約2mm的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萼盤狀,5淺裂,外面被微柔毛;花瓣5,分離而擴展,逐枚脫落;雄蕊5,與花瓣對生;子房與雄蕊等長,被杯狀花盤包圍,漿果球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野坡地、溝谷灌叢間。
【性味】甘;微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補虛;散瘀通絡(luò);解毒。主產(chǎn)后心煩口渴;中風半身不遂;跌打損傷;癰腫惡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了解了紫葛的一些功效治和常識之后,希望大家在食用過程中運用科學(xué)的方法,讓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飲茶是我們傳統(tǒng)的休閑方式,也可以調(diào)節(jié)心情,安神補腦。葛山茶具有很好的解酒功能, 還可以清熱解毒,美容養(yǎng)顏。同事還可以緩解高血壓冠心病等,喝酒前15分鐘飲用可以快速的促進究竟分解,從而達到解酒的功效。平時有頭痛發(fā)熱的時候也可以喝一些葛山茶,也能夠達到安神的作用。
葛花茶也因此被稱為“解酒 神茶”,因為葛花、葛根具有很強的解酒功能,另據(jù)《中藥大辭典》評述,葛花、葛根不僅有解酒功效,還具有清熱解毒、養(yǎng)顏護膚之功效,同時,還對緩解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突發(fā)性耳聾有一定作用,因為葛花是一種中藥。
葛花沏成茶,飲之不僅具有解酒功能,同時具有清熱解毒、 [1] 養(yǎng)肝、護胃、補腎之作用。酒前15分鐘飲用可使酒量大增;酒后飲用則可促使酒精快速分解和排泄,從而迅速醒酒,減輕肝臟壓力。
葛花茶的飲用方法
編輯
1.每次1-2袋,用開水沖泡,可反復(fù)3-4次。酒前十分鐘泡飲,酒量大增;
2.重度醉酒者可適量2倍加入,加少許冰糖口感更佳(糖尿病人不宜加糖),酒宴中泡飲,養(yǎng)胃解酒;
3.飲酒前和飲酒后可同時服用,酒后泡飲,醒酒護肝;
4.頭痛、發(fā)熱、煩渴者均可泡飲。
功效與作用
編輯
葛花茶有強效解酒,還具有清熱、解毒、護肝、養(yǎng)顏、補腎之作用。在中醫(yī)領(lǐng)域里就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說??傊鸹ㄔ凇渡颀埍静萁?jīng)》、《醫(yī)藥大全》、《東醫(yī)寶典-難病篇》、《本草綱目》均有記載。
葛花茶,有醒酒的功效。上班族們工作中難免有一些應(yīng)酬,每天喝少量的酒對身體并無壞處,但是如果沒有節(jié)制的話,會喝多少就喝多少,這樣對身體的危害很大,所謂“喝酒傷肝”,長期下去有可能造成肝硬化和脂肪肝。所以這種情況的上班族們就可以喝點葛花茶緩解一下。還有,可以在酒桌上多吃一點維生素C含量的水果,如:橙子和橘子,但還是得避免太多的大魚大肉,容易傷肝。
山茶花的美容功效,山茶花也被用作化妝品,可以滑嫩肌膚,去除色斑,而且作為一種天然的花卉,其無毒卻富含花卉的營養(yǎng)價值,對肌膚是一種溫柔的保護和細心的呵護。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蝙蝠葛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蝙蝠葛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別名】蝙蝠藤(《澹寮試效方》),金絲釣葫蘆(《國藥的藥理學(xué)》),黃條香、防己葛、黃根(《中國藥植志》),野雞豆子(《吉林中藥手冊》),爬山秧子、山地瓜秧(《東北藥植志》),小葛香、楊柳子棵(《山東中藥》),光光喳、狗葡萄秧(《遼寧經(jīng)濟植物志》),小青藤、黃藤根、黃根藤、大葉馬兜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狗屎豆(《吉林中草藥》),馬串鈴(《陜西中草藥》),金線吊蛤蟆、什子苗(江西《草藥手冊》),寧巴(蒙名),嘎馬得見農(nóng)棍(朝名)。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 蝙蝠葛 的 藤莖 。8~11月割取藤莖,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纏繞草本,長達數(shù)米,全株近無毛。根莖長,較粗壯,黃褐色。小枝具縱條紋。葉互生,有長柄,楯形,基部心形,先端急尖,長達6~12~15厘米,寬達6~12-17厘米,上面綠色,下面色淡,嫩葉有微毛,以后平滑或于背面生黃綠色的毛茸?;ㄒ干涡?,直徑3~4毫米,黃綠色,雌雄異株,雄花通常具萼6枚,花瓣6~9,雄蕊20左右;雌花通常具3心皮。核果腎圓形,徑1厘米左右,黑色?;ㄆ?~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叢中。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產(chǎn)于江蘇。
【性狀】干燥藤莖,圓柱形,直徑2~10毫米。表面黃棕色至黑棕色,有明顯縱溝,節(jié)上有葉痕、側(cè)枝痕或芽痕;質(zhì)堅硬,折斷面纖維性,皮部易剝落,木部導(dǎo)管呈孔洞狀,中央有白色髓。有時基部稍帶有圓柱狀的根莖,直徑12~24毫米,表面灰棕色或棕色,粗糙,具縱紋及支根痕;質(zhì)堅硬,斷面粉性,類白色,木質(zhì)部導(dǎo)管孔洞明顯。氣無,味淡。以干燥、青棕色、枝條均勻、粗如小指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我國東北及日本產(chǎn)蝙蝠葛含生物堿山豆根堿、漢防己堿、蝙蝠葛堿、木蘭花堿。葉含青藤堿、尖防已堿、雙青藤堿、光千金藤堿、去羥尖防己堿。
【藥理作用】山豆根堿在麻醉動物身上有降壓作用,脈搏波增大,呼吸有短暫之興奮。其降壓作用原理為中樞性的,同時對血管也有直接擴張作用(0.000001~0.00001濃度可擴張離體兔耳血管)。此外,對神經(jīng)節(jié)的阻斷(5~10毫克/公斤可阻斷貓頸上神經(jīng)節(jié)的沖動傳導(dǎo))無疑也是引起降壓的一個原因。在臨床上,對輕癥高血壓患者有效,使腎小球濾過功能好轉(zhuǎn),但對嚴重患者無效。它能抑制兔離體小腸的收縮及降低在位腸的張力,有解痙作用。還可降低血膽甾醇。毒性很小,治療寬度較大,貓靜脈注射最小致死量為35毫克/公斤,給藥后,動物(特別是小鼠與蛙)表現(xiàn)全身興奮,而后有較長期之抑制。
【功能主治】《綱目拾遺》:"治腰痛。瘰疬。"
【附方】治腰疼:蝙蝠藤二兩(老人用三兩),酒煎服二劑。(《澹寮試效方》)
【備注】本品在江蘇地區(qū)作清風藤使用,并外銷他省。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蝙蝠葛有了一定的了解,蝙蝠葛對于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葛棗。
【別名】葛棗子、金蓮枝、含水藤、木天蓼、該他利[朝名]
【來源】獼猴桃科獼猴桃屬植物 葛棗 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Miq.,以 帶蟲癭的果實 入藥。秋季采集,曬干。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用于腰痛,疝痛。
【用法用量】1~2錢。水煎服,日服2次。
【備注】(1) 葛棗醇 為利尿強心藥。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對中藥葛棗的功效與作用的一些介紹,葛棗對人體的疾病有著很好的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情況對癥用藥,避免胡亂食用。
旱葛產(chǎn)自遼寧以及海拔比較高的地區(qū),生活環(huán)境很特殊,喜歡陰濕潮濕的地帶,并不是喜歡干燥的,如果太干燥沒有辦法去生長,甚至可能還會枯萎,旱葛中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也有很高的食療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對保護心腦血管,保護肝臟有很好的功效。
旱葛,源于小產(chǎn)地葛,產(chǎn)遼寧,生于海拔1200-3000米山坡草叢中及較陰濕的地方。主要成分為異黃酮類成分和三萜類葛皂醇,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鋅、銅、鐵、錳、鎳、鉻等及其它多種營養(yǎng)成分,有著很高的食療價值,對于保肝護肝,豐胸,養(yǎng)顏,改善記憶力有非常好的食療功效。
食療功效
主要成分為異黃酮類成分和三萜類葛皂醇,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鋅、銅、鐵、錳、鎳、鉻等及其它多種營養(yǎng)成分,有著很高的食療價值,對于保肝護肝,豐胸,養(yǎng)顏,改善記憶力有非常好的食療功效。
使用方法
泡茶
切成薄片,每天約15克,以熱水燜泡后代茶飲用。
沖服
每天約15克,將其打為粉狀,以溫開水沖服。
含有成分
主要成分為異黃酮類成分和三萜類葛皂醇,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鋅、銅、鐵、錳、鎳、鉻等及其它多種營養(yǎng)成分。
生長習(xí)性
生于海拔1200-3000米山坡草叢中及較陰濕的地方。
真?zhèn)伪鎰e
旱葛防偽標簽
封裝標簽辨別
經(jīng)產(chǎn)地檢驗后之旱葛產(chǎn)品予貼防偽標簽與封裝標簽。
旱葛防偽標簽
防偽標簽之上具數(shù)字組成的防偽碼,刮除其防偽碼區(qū)涂層后登陸旱葛產(chǎn)地產(chǎn)品真?zhèn)悟炞C系統(tǒng)驗證防偽碼,以證真?zhèn)巍?/p>
旱葛封裝標簽
封裝標簽予貼后產(chǎn)品包裝無法再次拆解。
關(guān)于旱葛真?zhèn)悟炞C系統(tǒng)
旱葛產(chǎn)地產(chǎn)品真?zhèn)悟炞C系統(tǒng)。
儲藏方法
常用法
置于通風干燥處,防蟲蛀、防潮、變質(zhì)、霉爛。
花椒大蒜埋藏法
利用其揮發(fā)物質(zhì)的作用達到防蟲蛀的目的。
谷、麥糠埋藏法
需要用雙層凈紙將其包好置于容器內(nèi),同時將填埋物下填上埋,密封,使之與空氣隔絕,防潮、防蛀,并置于陰涼干燥處。
噴灑法
將酒精直接噴灑在其上和容器內(nèi),然后密封容器口。
低溫貯存法
一般在-5℃以下的低溫條件下,即可殺滅害蟲,防止霉菌生長,
采收
進人冬季以后,葛株的養(yǎng)分集中于塊根,塊根在當年基本停止膨大,即可以開始采收。具體采收時間,一般以霜降后或來年的初春為宜。采收時,可從地面開裂處把葛株基部的泥土小心挖開,露出塊根頭部,采大留小,然后復(fù)平泥土即可。但需注意,由于葛株莖藤韌性較強,切勿用手強行將塊根扭斷,特別是需要留下小塊根繼續(xù)生長者,更不能如此。最好的辦法是用剪刀將大塊根從莖基部剪斷,以免傷及其他塊根和根須。
其它 旱葛持以忠誠合作、努力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做好葛根品牌,力爭業(yè)內(nèi)第一。
加工
用清水洗凈泥土,除去蘆頭、尾梢、細須,刮去粗皮,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干燥即可。干燥可用日光晾曬法或烘干室烘干法。
新采收的葛,抗寒能力差,不宜長久保存,尤其是外皮有傷破的塊根,更是容易霉爛,以至失去加工利用價值。因此,應(yīng)將采收的新鮮葛盡快地切成薄片,加以曬干或烘干。如果一時不能處理完畢,也可以在塊根皮面破傷處涂抹一些草木灰或千黃泥土,對傷口加以掩蓋,以便延長保存時間。
葛藟汁是一種藥材,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我們可以適當?shù)氖秤酶鹚壷?,由于很多的人對于葛藟汁還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 葛藟 的 藤汁 。
【原形態(tài)】葛藟(《詩經(jīng)》),又名:葛、柜鬯(《說文》),巨苽、蓷藟(陸璣《詩疏》),千歲虆、虆蕪(《別錄》),烏蛙子、千歲木、栽秧藤、割谷鐮藤、野葡萄。
【生境分布】生長于山地灌叢內(nèi)或林緣。分布湖北、江蘇、浙江、江西、云南、廣東等地。
【性味】①《別錄》:"無毒。"
【功能主治】補五臟,續(xù)筋骨,益氣,止渴。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葛藟汁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葛藟葉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葛藟葉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葉。
【原形態(tài)】葛藟 木質(zhì)藤本。枝條細長,幼枝有灰白色絨毛;卷須與葉對生,二叉狀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3-7cm,被蛛絲狀柔毛;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5-11cm,寬2.5-9.5cm,先端漸尖,基部寬心形或近截形,邊緣有不等的波狀牙齒,上面無毛,下面多少有毛,主脈和脈腋有柔毛?;s性異株,圓錐花序細長,長6-12cm,與葉對生,花序軸有白色絲狀毛;花小,直徑2mm,雄花黃綠色,花梗下有小苞片;花萼盤狀;花瓣5,先端粘合成帽狀脫落;雄蕊5;退化子房埋于花盤中;兩性花有短柱頭;花盤5-6裂;雄蕊與子房等長。漿果球形,直徑6-8mm,熟時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灌叢中。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消積;解毒;斂瘡。主食積;痢疾;濕疹;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汁涂。
【摘錄】《中華本草》
文章介紹的葛藟葉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葛藟葉等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傳承下去。
大家都清楚,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每天疲憊不堪,對身體健康的關(guān)注自然就降低了,導(dǎo)致很多疾病的趁虛而入,而中藥中的方劑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體,達到調(diào)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干葛湯。
【別名】葛根湯(《普濟方》卷二九八)
【處方】白干葛 枳殼(炒)半夏(制)茯苓 生干地黃 杏仁各15克 黃芩 甘草各7.5克
【制法】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治酒痔。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黑豆100粒,生姜5片,白梅1個,水煎服。
【摘錄】《仁齋直指》卷二十三
【處方】干葛、知母、石膏、大黃、枳殼。
【功能主治】溫熱便結(jié),發(fā)熱自汗,汗出熱仍不減,不惡寒而渴,或壯熱唇焦,口渴引飲,譫語神昏,大便不通,脈尺寸洪數(shù),為正陽陽明癥者。
【摘錄】《癥因脈治》卷四
【處方】干葛2錢,枳實(麩炒)1錢,梔子仁1錢,豆豉1錢,甘草5分。
【功能主治】消癉,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證治要訣類方》卷一
【別名】干葛散、葛根湯
【處方】白干葛半兩,枳殼(炒)半兩,半夏(制)半兩,茯苓半兩,生干地黃半兩,杏仁半兩,黃芩1分,甘草1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酒痔。酒痢便血。
【用法用量】干葛散(《普濟方》卷二一二)、葛根湯(《普濟方》卷二九八)。
【摘錄】《直指》卷二十三
【處方】干葛3兩,甘草3分,半夏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邪熱蓄于胃中,胃中得熱則氣不清,氣不清則陰陽渾,以致心下微煩,惡聞熱物,得熱即嘔,時時喜渴,其脈虛數(shù)或細而疾。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2盞,加生姜3片,竹茹棗許大,煎至1盞,去滓溫服。
【摘錄】《雞峰》卷十八
【處方】石膏2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干葛1兩,川芎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傷寒頭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4錢,加生姜3片,水1盞,煎至7分,溫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三六引《經(jīng)驗良方》
【別名】葛根湯
【處方】干葛、桂枝、麻黃、白芍藥、甘草。
【功能主治】傷寒陽明經(jīng)表證,目痛,鼻干,不眠,脈弦長。
【用法用量】
【摘錄】《癥因脈治》卷一
知道了干葛湯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干葛湯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chǎn)品。香葛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藿香 白茯苓 甘草(炙)各15克 丁香 干葛 人參各30克
【功能主治】治嘔吐后,津液耗傷,口渴甚者。
【用法用量】上為湯劑。另以麝香1克,研服0.5~1克,姜湯調(diào)下。以意化裁。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張渙
【處方】紫蘇(去根)白芍藥 香附子(炒去毛)川升麻 白干葛 薄陳皮各30克 白芷 大川芎各15克 蒼術(shù)(米泔浸,切,炒黃色)30克 大甘草15克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治四時感冒不正之氣,頭痛身疼,項強寒熱,嘔惡痰嗽,腹痛泄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水煎,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一
上面介紹了香葛湯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葛藟根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根或根皮。
【原形態(tài)】葛藟 木質(zhì)藤本。枝條細長,幼枝有灰白色絨毛;卷須與葉對生,二叉狀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3-7cm,被蛛絲狀柔毛;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5-11cm,寬2.5-9.5cm,先端漸尖,基部寬心形或近截形,邊緣有不等的波狀牙齒,上面無毛,下面多少有毛,主脈和脈腋有柔毛?;s性異株,圓錐花序細長,長6-12cm,與葉對生,花序軸有白色絲狀毛;花小,直徑2mm,雄花黃綠色,花梗下有小苞片;花萼盤狀;花瓣5,先端粘合成帽狀脫落;雄蕊5;退化子房埋于花盤中;兩性花有短柱頭;花盤5-6裂;雄蕊與子房等長。漿果球形,直徑6-8mm,熟時紫黑色?;ㄆ?-5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灌叢中。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利濕退黃;活血通絡(luò);解毒消腫。主黃疸型肝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葛藟根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干葛散,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yīng)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xué)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干葛散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干葛12兩(如白面肥好者),甘草3兩(上者,生用),齊州半夏3兩(用生姜汁半盞,水1斗,同煮,切,焙干)。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胃膈熱,吐逆不定,諸藥無效。
【用法用量】每服1錢,加生姜3片,大棗2枚,青竹茹、槐子,同煎7分,去滓,日2服。小兒每服1錢。
【摘錄】《傳家秘寶》卷三
【處方】干葛3斤,干地黃3斤,新香豉心1升。
【制法】上藥曬干為散。
【功能主治】預(yù)防熱病、急黃、賊風。主
【用法用量】每服1方寸匕,1日2次,稍稍加至3匕,食后牛乳、蜜湯、竹瀝、粥飲、梅漿,任意下之。
【摘錄】《外臺》卷十四引《許仁則方》
【處方】綿黃耆4兩,白茯苓4兩,蕗草(既甘草)2兩,干葛2兩(葛汁中粉尤佳)。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涼膈,止煩渴咽干。主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沸湯調(diào)下。
【摘錄】《元和紀用經(jīng)》
【處方】仙人骨(去花結(jié)子后之干蘿卜)、仙人蓑衣(出了蓮子之干蓮蓬)、干葛、銀湯瓶內(nèi)堿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2錢,紫蘇熟水下。
【摘錄】《雞峰》卷十九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干葛散了吧。干葛散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