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兒茶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對于各種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藥品也是人們?nèi)粘I钪薪佑|很多的,其中勾兒茶就是一種比較常出現(xiàn)的中藥材,鑒于還是有很多人對于勾兒茶不怎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xì)的看一下。
【別名】槍子柴
【來源】鼠李科勾兒茶屬植物 勾兒茶 Berchemia racemosa Sieb. et Zucc.,以 根、根皮 和 葉 入藥。夏秋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甘、微澀,微溫。
【功能主治】補脾利濕,舒筋活絡(luò),調(diào)經(jīng)止痛。根、根皮: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黃疸型肝炎,胃脘痛,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小兒疳積,痛經(jīng);外用治跌打損傷,急性結(jié)膜炎,多發(fā)性癤腫。
【用法用量】根1~2兩;根、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貼敷患眼。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勾兒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ys630.coM延伸閱讀
兒茶的簡介
本品為豆科合歡屬植物兒茶樹Acacia catechu(L. f.) Willd.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煮,濃縮,干燥。兒茶,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兒茶Acacia catechu (L.f.)Willci.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煮,濃縮,干燥。本品呈方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澤。質(zhì)硬,易碎,斷面不整齊,具光澤,有細(xì)孔,遇潮有黏性。無臭,味澀、苦,略回甜。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區(qū),海南有栽培。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的功效。用于跌撲傷痛,外傷出血,吐血衄血,瘡瘍不斂,濕疹、濕瘡,肺熱咳嗽。
兒茶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本品粉末棕褐色。可見針狀結(jié)晶及黃棕色塊狀物。
2、功效作用
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可以收濕生肌斂瘡。用于潰瘍不斂,濕疹,口瘡,跌撲傷痛,外傷出血。
3、臨床應(yīng)用
性味歸經(jīng):涼;苦、澀;歸肺經(jīng)。用于跌撲傷痛,外傷出血,吐血衄血,瘡瘍不斂,濕疹、濕瘡,肺熱咳嗽。
4、科學(xué)研究
4.1、心腹痛:用黃鼠心、肝、肺一具,陰干,瓦焙為末,入乳香、沒藥、孩兒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錢,燒酒調(diào)下,立止。(《海上仙方》)。
4.2、下部疳瘡:橄欖燒存性,研末,油調(diào)敷之?;蚣雍翰璧确?。(《乾坤生意》)4.3、鼻淵流水:孩兒茶末,吹之,良。(《本草權(quán)度》)。
兒茶的市場信息
1、兒茶的價格
兒茶的價格約為8元-20元/千克。
2、兒茶的選購方法
落葉喬木,高6~13米。小枝細(xì),有棘刺。葉為偶數(shù)二回羽狀復(fù)葉,互生。總狀花序腋生,花黃色或白色。樹皮棕色或灰棕色,常呈條狀薄片開裂,不脫落。莢果扁而薄,紫褐色,有光澤,有種子7~8枚?;ㄆ?~9月,果熟期2~3月。本品呈方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澤。質(zhì)硬,易碎,斷面不整齊,具光澤,有細(xì)孔,遇潮有黏性。無臭,味澀、苦,略回甜。
3、兒茶的保存方法
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煮,濃縮,干燥。遮光,密閉,置干燥處。
導(dǎo)讀:中藥兒茶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兒茶的功效與作用、兒茶圖片、兒茶的藥用價值、兒茶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兒茶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兒茶簡介兒茶圖片兒茶的功效與作用兒茶的藥用價值兒茶的藥用附方兒茶可以治療鼻炎兒茶的副作用兒茶簡介
兒茶,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兒茶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本品呈方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澤。質(zhì)硬,易碎,斷面不整齊,具光澤,有細(xì)孔,遇潮有黏性。無臭,味澀、苦,略回甜。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的功效。
兒茶圖片
兒茶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化痰,斂瘡止血。用于肺熱咳嗽,咯血,腹瀉,小兒消化不良;外用治瘡瘍久不收口,皮膚濕疹,口瘡,扁桃體炎。
1、《醫(yī)學(xué)入門》:消血,治一切瘡毒。
2、《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瘡喉痹,煩熱,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濕熱痢血,及婦人崩淋,經(jīng)血不止,小兒疳熱,口瘡,熱瘡,濕爛諸瘡,斂肌長肉,亦殺諸蟲。
3、《本草備要》:涂陰疳痔腫。
4、《本草求真》:治時行瘟瘴。
5、《藥材資料匯編》:療火傷,消炎定痛。治眼結(jié)膜、鼻腔、口腔等炎癥。
兒茶的藥用價值
【藥名】兒茶
【別名】兒茶膏、孩兒茶、黑兒茶。
【來源】本品為豆科合歡屬植物兒茶樹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煮,濃縮,干燥。
【性味】苦、澀,微寒。
【歸經(jīng)】歸肺、心經(jīng)。
【制法】除去雜質(zhì)。用時打碎。
【功能主治】收濕生肌斂瘡。用于潰瘍不斂,濕疹,口瘡,跌撲傷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適量。
兒茶的藥用附方
1、消痰:兒茶、薄荷葉、細(xì)茶。為末蜜丸。飯后含化三、五粒。(《本草述》)
2、治咳嗽:兒茶二兩,細(xì)辛四錢,豬膽一個。前二味藥共研末,取膽汁煉熟,三味藥共為丸,每丸重一錢。每日四次,每次一丸,空腹含化。(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3、止血:煅龍骨、象皮、陳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兒茶、白及末等分。共為細(xì)末,研至無聲,撒于瘡口。(《實用正骨學(xué)》)
4、治牙疳口瘡:孩兒茶、硼砂等分。為末搽。(《綱目》)
5、治走馬牙疳:孩兒茶、雄黃、貝母等分。為末,米泔漱凈搽之。(《積德堂經(jīng)驗方》)
6、治急性扁桃體炎:兒茶、柿霜各三錢,冰片二分,枯礬二錢。共研細(xì)粉,用甘油調(diào)成糊狀,涂抹患處。(《全展選編耳鼻咽喉疾病》)
7、治鼻淵流水:孩兒茶末吹之。(《本草權(quán)度》)
8、治下疳陰瘡:孩兒茶一錢,真珠一分,片腦半分。為末敷。(《纂要奇方》)
9、治痔瘡腫痛:孩兒茶、麝香為末。唾津調(diào)敷。(《孫天仁集效方》)
10、治一切癰疽、諸瘡破爛不斂者:兒茶、乳香、沒藥各三錢,冰片一錢,麝香二分,血竭三錢,旱三七三錢。上為末撒之。(《醫(yī)宗金鑒》腐盡生肌散)
兒茶可以治療鼻炎
兒茶能通竅、消炎、解毒。將兒茶搗成細(xì)面兒,裝在小瓶子里,不要裝滿,再往瓶子里倒香油,兒茶要浸泡在香油里。治療時,用一根棉簽沾滿兒茶,往一個鼻孔里塞,塞得越深越好,20分鐘后,再換上一根沾了兒茶的新棉簽,往另一個鼻孔里塞,20分鐘完畢。這樣,每天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對鼻炎有治療作用。
兒茶的副作用
寒濕之證禁服。
以上就是一些兒茶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現(xiàn)今藥物的種類比較多,在選擇時最好不要隨意進(jìn)行,應(yīng)該先對藥物進(jìn)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對兒茶散這種中藥方劑有了解嗎?
【處方】兒茶適量,冰片少許。
【制法】上一味,為末,加冰片少許,研細(xì)。
【功能主治】主牙根腫痛,色微紅,有白泡,舌尖粉碎者。
【用法用量】吹患處。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處方】銅綠不拘多少(煅紅,放地上冷定。又煅又冷定冷定,乳細(xì))兒茶各等分
【制法】上藥研細(xì)和勻。
【功能主治】主下疳。
【用法用量】外滲用。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四
【處方】硼砂2錢,孩兒茶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麻疹聲啞無音者。
【用法用量】每服1匙,涼水1鐘調(diào)下。
【摘錄】《痘科類編》卷三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兒茶散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兒茶散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zhì)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嗓子有痰的情況,其實引起嗓子有痰的原因,不僅是氣管方面的疾病,還可能是因為肺部方面的疾病,所以這個時候想要調(diào)理就可以喝一些中藥兒茶,因為中藥兒茶不僅能生津止渴,他還能夠清熱化痰,還能夠止痛,那么重要兒茶都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
兒茶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生津止渴,止血定痛,收濕斂瘡。主治痰熱咳嗽,煩熱消渴,喉痹,口瘡,牙疳,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外傷出血,痔瘡腫痛,瘡瘍不斂,濕疹流水,白帶過多。
功效應(yīng)用
清熱化痰,生津止渴:本品味苦性涼,功能清肺熱,化痰涎,生津液,止消渴,故常用于痰熱咳嗽、煩熱消渴、喉痹等證。凡肺熱喘咳者,可與細(xì)辛、豬膽汁配伍,或與黃芩、桑白皮、瓜蔞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凡煩熱消渴者,可與知母、天花粉等相配,以清熱生津止渴。凡喉痹咽痛者,可與冰片、柿霜、枯礬相合,以清熱潤喉止痛。
止血定痛:本品有止血定痛之功,能用于多種出血證,尤宜于外傷出血,臨床可與龍骨、血竭、白及等研末外敷。
收濕斂瘡:本品苦澀收斂,最善收濕斂瘡,祛腐生肌,故常用于瘡瘍不斂、濕疹流水及婦女白帶過多等證。凡癰疽潰爛久不收斂者,可與乳香、沒藥、血竭、三七等為末外摻,以祛腐生肌斂瘡;若濕瘡流水者,可與輕粉、龍骨、爐甘石同用,以收濕斂瘡止癢;凡婦女白帶過多者,可與蛇床子煎湯坐浴,或與苦參、黃柏、枯礬等研末外用,以清除濕殺蟲止帶。
《得配本草》:“得輕粉、冰片,搽下疳陰疳;配雄黃、貝母,搽牙疳口瘡?!?/p>
兒茶的藥理作用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d-兒茶精可使離體兔耳血管收縮,對離體心臟則先抑制后興奮。兒茶靜脈注射可使豚鼠骨骼肌張力降低,血壓下降,呼吸加快。d-兒茶精可增強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酪氨酸脫羧酶活性,降低體內(nèi)腎上腺素水平,從而起到降壓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兒茶精對ADp、AA和膠原誘導(dǎo)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呈濃度依賴關(guān)系;兒茶精還顯著抑制大鼠的血栓形成,降低TXA2含量。
降血糖作用:印度民間用兒茶治療糖尿病,該品所含表兒茶精能使ATp、溫度和濃度依賴地促進(jìn)大鼠胰島素分泌,30mg/kg每日2次,共注射4d可使大鼠胰島中胰島素含量增加30%,表兒茶精還可促進(jìn)胰島中DNA的合成。D-兒茶精對家兔也有降血糖作用。
保肝作用:d-兒茶精對CCl4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hù)作用,可使丙氨酸轉(zhuǎn)氨酶明顯降低,倒置的A/G逆轉(zhuǎn),增加谷胱甘肽硫轉(zhuǎn)移酶活性,從而增強肝的解毒功能。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兒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色念珠菌、綠膿桿菌、白喉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勾丁之類的藥材都是要曬干之后用的,看過曬干的藥材的人應(yīng)該會有這有感覺,采摘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通過植物的形態(tài)辨認(rèn)出是哪種,但是一旦將那些藥材曬干了,很多植物都會變成一根根,一條條,看起來差別不大,勾丁就是這樣。曬干之后的勾丁和小樹枝很像,一般人不好辨認(rèn)。那你知道勾丁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1.息風(fēng)止痙,用于肝風(fēng)內(nèi)動,驚癇抽搐。鉤藤甘而微寒,入肝,息風(fēng)止痙作用和緩,為治療肝風(fēng)內(nèi)動,驚癇抽搐之常用藥,亦多用于小兒。如用治小兒驚風(fēng)壯熱神昏、牙關(guān)緊閉、手足抽搐等癥,常與天麻、全蝎等同用,即鉤藤飲。用治溫?zé)岵針O生風(fēng),痙攣抽搐,多與羚羊角、白芍藥,菊花等配伍,如羚角鉤藤湯。用治諸癇啼叫,痙攣抽搐,可與天竺黃、蟬蛻、黃連等同用,如鉤藤飲子。
2.清熱平肝,用于頭痛、眩暈。本品既清肝熱,又平肝陽,故可用治肝火上攻或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屬肝火者,常與夏枯草、梔子、黃芩等配伍;屬肝陽者,常與天麻、石決明、菊花等配伍。
3. 本品與蟬蛻、薄荷同用,可治療小兒夜啼,有涼肝止驚之效。
中藥鉤藤的作用
鉤藤含鉤藤堿、異鉤藤堿,有降壓、抗心律失常作用。煎劑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但無催眠作用,可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能抑制離體腸管,興奮大鼠離體子宮。
1.本品主要含鉤藤堿、異鉤藤堿、柯諾辛因堿等生物堿;尚含長丹賓堿,黃酮及鞣質(zhì)等。鉤藤的各種制劑及總生物堿均有降壓作用;其煎劑有明顯鎮(zhèn)靜,降低大腦皮層興奮性,制止癲癇發(fā)作的作用;鉤藤總堿可抑制組織胺引起的哮喘。此外,臺灣產(chǎn)鉤藤對膀胱結(jié)石有溶解作用。
2.近年來,有用鉤藤煎劑、鉤藤總堿片等口服,治療高血壓病,均獲良效,尤對陰虛陽亢型為宜。
中藥鉤藤的應(yīng)用
1.用于肝熱生風(fēng)之痙攣抽搐。本品類似于羚羊角有清熱、息風(fēng)止痙之效,但作用稍遜,且無清解熱毒之功,故治溫?zé)岵崾语L(fēng)所致痙攣抽搐,常與羚羊角等息風(fēng)止痙之品配伍,如《通俗傷寒論》羚羊鉤藤湯。若治小兒急驚風(fēng)、高熱驚厥,亦常與蟬蛻、牛黃、膽南星等清肝、息風(fēng)止痙之品同用。治痰熱癇證,手足抽搐,口吐涎沫,可與石菖蒲、天竺黃、僵蠶等清熱化痰,開竅,息風(fēng)止痙藥配伍。
2.用于肝陽上亢證。本品有一定平抑肝陽作用,并能清肝熱,亦宜于肝陽上亢而兼肝經(jīng)有熱者。若頭暈、目眩、心煩易怒者,常與其它清熱,平肝之品同用,如《雜病證治新義》天麻鉤藤飲,以本品與石決明、天麻、黃芩等配伍;亦可用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等,但宜與補陰藥同用。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兒茶[圖]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兒茶[圖]能正確科學(xué)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來源】本品為豆科合歡屬植物 兒茶樹 Acacia catechu(L. f.) Willd.的 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 。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煮,濃縮,干燥。
【性狀】本品呈方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澤。質(zhì)硬,易碎,斷面不整齊,具光澤,有細(xì)孔,遇潮有黏性。無臭,味澀、苦,略回甜。
【鑒別】(1) 本品粉末棕褐色??梢娽槧罱Y(jié)晶及黃棕色塊狀物。
【炮制】除去雜質(zhì)。用時打碎。
【性味】苦、澀,微寒。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收濕生肌斂瘡。用于潰瘍不斂,濕疹,口瘡,跌撲傷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適量。
【貯藏】置干燥處,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講述了兒茶[圖]的一些食用方法等。雖然很多藥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藥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要結(jié)合自己本身的情況用藥。
孩兒茶作為一種中藥材,你知道它的藥用價值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嗎?中醫(yī)都是如何利用孩兒茶來治療疾病的呢?還有日常在使用孩兒茶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別著急,我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p>
【別名】烏爹泥、烏壘泥、烏丁泥(《綱目》),西謝(《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
【來源】為豆科植物 兒茶 的 枝干 或茜草科植物 兒茶鉤藤 的 枝葉煎汁濃縮而成的干燥浸膏 。
【原形態(tài)】①兒茶(《本草述》)
【制法】商品有"兒茶膏"和"方兒茶"兩種。
【性狀】①兒茶膏
【化學(xué)成份】兒茶心材含兒茶鞣酸20~50%,l-及dl-兒茶精2~20%,l-及dl表兒茶精,赭樸鞣質(zhì)以及非瑟素、槲皮素、槲皮萬壽菊素等黃酮醇。深色心木除含色素外,還含原兒茶鞣質(zhì)和沒食子酚鞣質(zhì)。樹皮含微量原兒茶鞣質(zhì)。
【藥理作用】①兒茶膏之成分與用途與棕兒茶相似,工業(yè)上用作制革、染料,醫(yī)療上用作收斂、止瀉(參見"五倍子")。體外試驗,其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膿桿菌、白喉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鞣質(zhì)之防腐作用主要為使細(xì)菌不能獲得食物營養(yǎng),在培養(yǎng)基上,10%溶液24小時可殺菌;在體外還能滅活流感病毒。20%煎劑在體外能傷害腹水癌細(xì)胞。給空腹家兔以不同濃度的兒茶水溶液,能抑制十二指腸及小腸的蠕動,但能促進(jìn)盲腸的逆蠕動而有制瀉作用,對大腸幾無作用。靜脈注射兒茶等含鞣質(zhì)生藥制劑使豚鼠骨胳肌張力降低,血壓下降,呼吸加快,大量使呼吸麻痹,重復(fù)注射有蓄積作用,內(nèi)服可以在小腸吸收。兒茶有抑制鏈激酶對纖維蛋白的溶解作用。
【炮制】揀去雜質(zhì),刷去灰屑,研成小塊或研成細(xì)粉。
【性味】苦澀,涼。
【歸經(jīng)】《本草求真》:"入心、肺。"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定痛。治痰熱咳嗽,消渴,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血崩,小兒消化不良,牙疳,口瘡,喉痹,濕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
【附方】①消痰:兒茶、薄荷葉、細(xì)茶。為末蜜丸,飯后含化三、五粒。(《本草述》)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小兒消化不良
【備注】此外,尚有豆科植物 柏勒樹 的樹枝煎制而成的 柏勒樹兒茶 。原植物為有刺灌木或小喬木,高達(dá)6米。樹皮灰白色。2回羽狀復(fù)葉,每一羽片間具一棒狀腺體,小葉線狀長圓形,長4~8毫米,寬1~1.5毫米。穗狀花序通常長6~8厘米;下部為無性花,淡紅色或淡紫紅色,上部的兩性花較小,黃色。莢果集成頭狀,寬6~13毫米,暗褐色,呈波狀或彎曲,開裂。產(chǎn)廣東。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飲膳正要》?!侗静萁?jīng)疏》:烏爹泥,今人多用外治,內(nèi)服甚少。
可見,孩兒茶的藥用價值還是很明顯的。但是孩兒茶并不是人人可以用,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判斷一下。
柏勒兒茶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jìn)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jìn)行了解,你準(zhǔn)備好了嗎?
【來源】為豆科柏勒樹屬植物 柏勒樹 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
【原形態(tài)】有刺灌木或小喬木,高6~12米,樹皮灰白色。葉為二回羽狀復(fù)葉,羽片5~10對,各羽片間有一棒狀腺體,小葉多數(shù),條狀長圓形,長4~8毫米,寬1~1.5毫米,稍被短柔毛。8~9月開花,穗狀花序,長6~8厘米,具總花梗;花下,有香氣;下部無性花淡紅色或淡紫紅色,稍大;上部花兩性,多為黃色,較小。莢果集成頭狀,寬6~13毫米,無毛,暗褐色,呈波狀或彎曲,開裂,宿存。分布于廣東省。
【生境分布】生于熱帶灌叢、熱帶稀樹干草原和過渡森林里。分布于廣州。
【化學(xué)成份】含兒茶酚、兒茶鞣酸(含量約65.1%),比進(jìn)口兒茶膏高50%左右。
【炮制】采取直徑5~10厘米粗枝,劈成長寬各2~5厘米、厚為0.2~0.5厘米的小塊薄片,放瓦罐或鋁鍋中,加10倍水煎煮,煎液由棕紅色變?yōu)楹稚?,約6~7小時后過濾,濾渣再重復(fù)提取1~2次。將濾液合并,在水浴上濃縮即成棕褐色柏勒兒茶膏。
【性味】苦、澀、涼。
【功能主治】止血止瀉,斂瘡定痛。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用法用量】1.5分。吞服。
【附方】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柏勒兒茶膏0.5克吞服,每日1~2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對柏勒兒茶的藥用價值的詳細(xì)介紹,在吃柏勒兒茶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jìn)行。
兒茶的藥用價值
清熱化痰,生津止渴,止血定痛,收濕斂瘡。主治痰熱咳嗽,煩熱消渴,喉痹,口瘡,牙疳,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外傷出血,痔瘡腫痛,瘡瘍不斂,濕疹流水,白帶過多。
《醫(yī)學(xué)入門》:消血,治一切瘡毒。
《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瘡喉痹,煩熱,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濕熱痢血,及婦人崩淋,經(jīng)血不止,小兒疳熱,口瘡,熱瘡,濕爛諸瘡,斂肌長肉,亦殺諸蟲。
《本草備要》:涂陰疳痔腫。
《本草求真》:治時行瘟瘴。
《藥材資料匯編》:療火傷,消炎定痛。治眼結(jié)膜、鼻腔、口腔等炎癥。
兒茶的副作用
兒茶的副作用,一般是沒有的,其可以用水來煎服,可根據(jù)病情需要,選擇合理的劑量。還可做成丸劑,或是研末之后外用等,都不錯。只不過身體濕寒的人,是一定不要內(nèi)服兒茶的。
兒茶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1、消痰:兒茶、薄荷葉、細(xì)茶。為末蜜丸。飯后含化三、五粒。(《本草述》)
2、治咳嗽:兒茶二兩,細(xì)辛四錢,豬膽一個。前二味藥共研末,取膽汁煉熟,三味藥共為丸,每丸重一錢。每日四次,每次一丸,空腹含化。(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3、止血:煅龍骨、象皮、陳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兒茶、白及末等分。共為細(xì)末,研至無聲,撒于瘡口。(《實用正骨學(xué)》)
4、治牙疳口瘡:孩兒茶、硼砂等分。為末搽。(《綱目》)
5、治走馬牙疳:孩兒茶、雄黃、貝母等分。為末,米泔漱凈搽之。(《積德堂經(jīng)驗方》)
6、治急性扁桃體炎:兒茶、柿霜各三錢,冰片二分,枯礬二錢。共研細(xì)粉,用甘油調(diào)成糊狀,涂抹患處。(《全展選編·耳鼻咽喉疾病》)
7、治鼻淵流水:孩兒茶末吹之。(《本草權(quán)度》)
8、治下疳陰瘡:孩兒茶一錢,真珠一分,片腦半分。為末敷。(《纂要奇方》)
9、治痔瘡腫痛:孩兒茶、麝香為末。唾津調(diào)敷。(《孫天仁集效方》)
10、治一切癰疽、諸瘡破爛不斂者:兒茶、乳香、沒藥各三錢,冰片一錢,麝香二分,血竭三錢,旱三七三錢。上為末撒之。(《醫(yī)宗金鑒》腐盡生肌散)
11、治龜頭爛:孩兒茶合冰片涂之。(《本草撮要》)
12、治皮膚濕瘡,黃水淋漓:煅龍骨3g,兒茶1.5g,輕粉1g,冰片0.1g。共為細(xì)粉,摻敷患處。方中兒茶活血療傷,止血生肌斂瘡,為君藥。(《本草綱目》龍骨兒茶散)
13、治口疳,走馬牙疳:人中白(煅)60g,孩兒茶30g,黃柏、青黛、薄荷各18g,冰片2g。共研粉,吹患處。方中兒茶活血療傷,止血生肌斂瘡,為君藥。(《金匱要略》人中白散)
14、驗方:用于急性腰扭傷:血竭、兒茶各等分,研末。早晚各服6g,用100毫升溫?zé)狳S酒送服。中兒茶活血療傷,止血生肌斂瘡,為君藥。
鉤藤是一種帶勾的枝條,也可以說鉤藤是中藥材的一種。鉤藤在臨床上的應(yīng)用非常廣泛,但是使用鉤藤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尤其是鉤藤中含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使用要格外謹(jǐn)慎,應(yīng)結(jié)合身體情況而定,也要注意用法用量。那么鉤藤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1、鉤藤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
隨時調(diào)整血量輸送到心臟等人體重要器官,確保供血的充足和及時性。能夠保證人體的各大器官處于工作滿電的狀況。對缺血性貧血,腦供血不足都很有療效。
2、鉤藤能起到鎮(zhèn)定的作用
對于中樞神經(jīng)過度興奮可以起到有效的抑制,讓人體恢復(fù)平靜。還可以收縮子宮平滑肌,可以緩解子宮疼痛,對準(zhǔn)媽媽來說,食用鉤藤能夠幫助準(zhǔn)媽媽們安然的度過孕期。
3.治療緩解疾病
鉤藤對于人們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可以增強體質(zhì),促進(jìn)身體健康。很適合日常生活食用,而且其功效很好,能夠有效預(yù)防疾病,提高身體免疫力,鉤藤對許多病癥,包括如敗血癥、 大葉性肺炎、中毒性菌痢、沙門氏菌感染等可引起中毒性腦病,可能是由于機體對感染毒吐血情況的,可以緩解其耐受程度。鉤藤可以減少這類人群的吐血次數(shù),維護(hù)身體健康。
4.注意
鉤藤具有毒副作用。服用過度會導(dǎo)致死亡,特別是對心、肝、腎均呈明顯的病理變化,因此大劑量或長期服用時,應(yīng)注意肝、腎功能的檢查。
勾藤茶的茶葉很大,用勾藤茶茶葉泡水喝對身體非常有益,同時這種茶葉也屬于中藥的一種,主要功效有降火清熱等。勾藤茶的植株枝葉茂盛,屬于藤本植物,如果有攀援物,勾藤茶可以攀援而上形成綠色屏障,讓人心曠神怡。由此可見,勾藤茶不僅有觀賞價值,還有藥用價值。
一、功效作用
折疊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其煎液的化學(xué)成分主要含鉤藤堿、異鉤藤堿等。在臨床上,鉤藤廣泛應(yīng)用于頭痛眩暈、感冒夾驚、驚癇抽搐、妊娠子癇、高血壓等病癥。鉤藤茶里的主要藥物大體都是些清熱、通利、息風(fēng)、健脾胃之類的藥,藥性相對較和緩,而且一般司藥人員抓藥的藥量較輕,故還是比較安全的。鉤藤的保健功能主要在于降低血壓和防治老年癡呆癥等,是老年人延年益壽的良好飲用品,發(fā)展鉤藤飲料,將是鉤藤的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是適合于老齡人群身體健康需要的健康飲料品。
鉤藤營養(yǎng)分析:熄風(fēng)止痙。治療肝經(jīng)熱盛、肝風(fēng)內(nèi)動所致的驚癇抽搐及急驚風(fēng)。清熱平肝。本品能除風(fēng)熱、清頭目、平肝陽,治療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目赤、目眩等癥狀,也可用于外感風(fēng)熱的頭痛。本品味甘性涼,主入肝經(jīng),功能清肝熱,平肝陽,息肝風(fēng),為肝經(jīng)陽盛、風(fēng)動之要藥。
嬰兒使用注意:出生時小兒吞咽功能是完善的,盡早“開口”對小孩飲食的規(guī)律化是很有利的。但由于小兒胃的“入口”處即下食管括約肌壓力低,而胃的“出口”處即幽門括約肌發(fā)育良好,故容易發(fā)生溢奶和嘔吐,早產(chǎn)兒更是如此。故在喂食時應(yīng)特別注意,早產(chǎn)兒一般不主張服用鉤藤茶,可在體重接近足月兒時服用。新生兒體內(nèi)萄葡糖醛酰轉(zhuǎn)移酶活力低,早產(chǎn)兒尤甚,這是新生兒發(fā)生生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
二、功能主治
①肝風(fēng)內(nèi)動或風(fēng)熱上擾的眩暈頭痛。
②驚癇抽搐。
③高血壓,失眠。
④預(yù)防感冒。
附:對高血壓所引起的頭痛、頭暈、失眠、心悸、耳鳴等均有明顯的療效。它是一味中藥,也是一種性味溫和的保健飲料。
三、天麻鉤藤茶制作
原料:天麻5克,鉤藤6克,綠茶10克。
做法:將天麻、鉤藤洗凈,加水適量煎煮2次,去渣;以其汁液沖泡綠茶蓋嚴(yán)浸泡5-10分鐘即可。
孩兒茶其實是一種中藥材,因為孩兒茶在祛痰止咳,去濕生筋等方面都可以發(fā)揮出明顯效果。與此同時,香油也是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一種調(diào)味品,在菜肴中適當(dāng)加入香油,可以有效提高菜肴的鮮美味道。但是孩兒茶加香油也是民間非常盛行的一種偏方,那么孩兒茶加香油對人體會起著怎樣的治療作用?
兒茶香油搭配在一起治療什么疾病
到中藥店買上幾兩兒茶,搗成細(xì)面兒,裝在小瓶子里,不要裝滿,再往瓶子里倒香油,治療時,用一根棉簽沾滿兒茶,往一個鼻孔里塞,塞得越深越好,20分鐘后,再換上一根沾了兒茶的新棉簽,往另一個鼻孔里塞,20分鐘完成。這樣,每天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
兒茶為豆科植物落葉喬木兒茶樹的枝干心材碎片煎液經(jīng)濃縮而成的干燥膏。有野生或栽培產(chǎn)。主產(chǎn)于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一帶,以勐龍產(chǎn)量最大。進(jìn)口品于緬甸及印度。它呈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黑色或棕褐色,平滑而稍具光澤,有時可見裂紋。質(zhì)脆、易碎裂,斷面不整齊,棕紅色,有細(xì)孔,亦有光澤。氣無、味澀、先苦而后甜。兒茶別名孩兒茶、黑兒茶、兒茶膏,有收濕生肌斂瘡的功效,用于清熱、生津、止血,主治肺熱咳嗽,咯血,腹瀉,小兒消化不良,外用治瘡瘍久不收回,皮膚濕疹,口瘡,扁桃體炎等功效。
用法用量:一到三克,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適量。
正骨紫金丹
組成:丁香一兩,木香一兩,瓜兒血竭一兩,兒茶一兩,熟大黃一兩,紅花一兩,當(dāng)歸頭,蓮肉,白茯苓,白芍各二兩,丹皮五錢,生甘草三錢。
用法:共研極細(xì),撒于患處,或用紙捻蘸藥插人瘡內(nèi),上用膏藥蓋貼。
功效:止痛化瘀。
主治:跌打撲墜閃錯損傷,并一切疼痛,瘀血凝聚。
化腐生肌散
組成:乳香,沒藥,血竭各兩錢,三七一錢,冰片少許,麝香少許。欲提膿者,加枯礬、龍骨,欲生肌者,加珍珠、人參。
功效:化腐祛瘀。
主治:刀傷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