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杜鵑花葉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鵑花葉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杜鵑花葉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jìn)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的介紹下。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 杜鵑花 的 嫩葉 。
【化學(xué)成份】葉和嫩枝中含黃酮類、香豆精、三萜類、有機(jī)酸、氨基酸、鞣質(zhì)、酚類、甾醇、強(qiáng)心甙、揮發(fā)油等;黃酮類中有紅花杜鵑甲和乙,杜鵑花醇0.012%和杜鵑花醇甙0.4%。葉中還含能果酸0.6%和梫木毒素。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治癰腫疔瘡,外傷出血,蕁麻疹。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煎水洗浴。
【附方】①治指疔,各種陽性腫毒:新鮮杜鵑的枝頭嫩葉適量,搗爛如泥,敷于患處,一日換藥兩次。止痛消腫,未化膿時,可使消散。(《江西民間草藥驗(yàn)方》)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迎山紅干葉研粉,制成1:1酊劑,每服10~20毫升,每日2次。治療1000余人,近期有效率達(dá)80%。以鎮(zhèn)咳、祛痰的效果較顯著,痰稠者容易咳出。亦曾用于普通感冒所致之咳嗽,作為一般上咳糖漿應(yīng)用。副作用較少,如每日用量超過生藥3~4兩時,則可產(chǎn)生頭昏、惡心,嶇吐、心跳變慢等現(xiàn)象,多數(shù)在停藥后即可消失,無任何后遺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杜鵑花葉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杜鵑花葉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杜鵑花葉的價值。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對于杜鵑花,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沒有聽說過也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杜鵑花。
【別名】紅躑躅(《洛陽花木記》),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綱目》),艷山紅(《分類草藥性》),艷山花、山歸來(《貴州民間方藥集》),滿山紅、清明花(《江西民間草藥驗(yàn)方》),紅柴丬花、燈盞紅花、山茶花(《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蟲鳥花,報(bào)春花(《江西草藥》),迎山紅(《煙臺醫(yī)藥》1:23,1971)。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 杜鵑花 的 花 或 果實(shí) 。4~5月盛開時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常綠或半常綠灌木,高達(dá)3米。分枝細(xì)而多,密被黃色或褐色平伏硬毛。葉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疏被硬毛,下面密被褐色細(xì)毛,脈上更多?;?~6朵簇生枝端;萼片5,橢圓狀卵形,長2~4毫米,密被褐色硬毛,宿存;花冠玫瑰色至淡紅色,闊漏斗狀,徑約4~5厘米,裂片近倒卵形,上部1瓣及近側(cè)2瓣有深紅色斑點(diǎn);雄蕊7~10,花絲下部有稀疏細(xì)毛;花藥紫色;子房卵圓形,密被硬毛,柱頭頭狀。蒴果卵圓形,長5~8毫米,密被硬毛?;ㄆ?月。果熱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平地,林中、巖畔。分布河南、湖北及長江以南各地。
【化學(xué)成份】花含花色甙和黃酮醇類,均為花的色素。最常見的紅色素(花色甙)為矢車菊素3-葡萄糖甙和矢車菊素3,5-雙葡萄糖甙。一般這二種色素同時存在。紫花的花色甙中含錦葵花素3,5-雙葡萄糖甙。最常見的黃酮醇類為杜鵑黃素3-鼠李糖葡萄糖甙。紫花的黃酮醇類中還含楊梅樹皮素5-甲醚。
【藥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映山紅煎劑有止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其醋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其母液,分離出的結(jié)晶甲和結(jié)晶乙(黃酮化合物)也有鎮(zhèn)咳作用。小鼠灌服煎劑有祛痰作用(酚紅法)。豚鼠腹腔注射煎劑無干喘作用(組織胺噴霧法)。
【性味】酸甘,溫。
【功能主治】和血,調(diào)經(jīng),祛風(fēng)濕。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崩漏,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痛,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花:煎湯,0.5~1兩;果實(shí):研末,3~5分。
【附方】①治月家病,經(jīng)閉干瘦:映山紅二兩。水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以上就是對杜鵑花的詳細(xì)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杜鵑花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rèn)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花葉假杜鵑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刺血紅、七星劍、血路草(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 花葉假杜鵑 的 全株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灌木,高約2米。莖多分枝。葉對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8厘米,頂端慚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有白色柔毛;葉柄短,葉柄基部有一對向下的針刺,紫紅色。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黃色;苞片大;萼片4,成對,外面一對最大:花冠管長,5裂。蒴果。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生山谷濕地、村旁、園邊或栽培。分布廣東等地。
【化學(xué)成份】花含黃芩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
【性味】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辛苦,溫。"
【功能主治】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通經(jīng)活絡(luò),解毒消腫,治毒蛇咬傷,犬咬傷,跌打損傷,癰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辭典》
了解了花葉假杜鵑的一些功效治和常識之后,希望大家在食用過程中運(yùn)用科學(xué)的方法,讓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zhì)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xué)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jìn)行調(diào)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杜鵑花根。
【別名】翻山虎、搜山虎(汪連仕《采藥書》)。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 杜鵑花 的 根 。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化學(xué)成份】根皮含鞣質(zhì)7%。
【性味】酸甘,溫。
【功能主治】和血,止血,祛風(fēng),止痛,治吐血、衄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腸風(fēng)下血,痢疾,風(fēng)濕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杜鵑花根、香茶菜根、益母草各五錢,月月紅花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經(jīng)過上文對于杜鵑花根的介紹,我們對于杜鵑花根有了詳細(xì)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杜鵑花根的特質(zhì),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wù)。
杜鵑花果實(shí)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杜鵑花果實(shí)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dāng)?shù)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杜鵑花果實(shí)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映山紅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的果實(shí)。
【原形態(tài)】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2-5m。多分枝,幼枝密被紅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老枝灰黃色,無毛,樹皮縱裂。花芽卵形,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邊緣有睫毛。葉二型;春葉紙質(zhì),較短,夏葉革質(zhì),較長,卵狀橢圓形或長卵狀披針形,長3-6cm,寬2-3cm,先端銳尖,具短尖頭,基部楔形,全緣,表面疏被淡紅棕色糙伏毛,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脈上更多?;?-6朵,成傘形花序,簇生枝端;花梗長約5-8mm;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至披針形,長3-7mm,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花冠寬漏斗狀,玫瑰色至淡紅色、紫色,長3-5cm,5裂,裂片近倒卵形,上方1瓣及近倒2瓣里面有深紅色斑點(diǎn);雄蕊10,稀7-9,花絲中下部有微毛,花藥紫色;子房卵圓形,5室,長5-8mm,密被扁平長糙毛,花柱細(xì)長。蒴果卵圓形,長1-1.2cm,密被棕色糙毛,花萼宿存。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山地或平地,疏灌叢中。
【性味】甘;辛;性溫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1-2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杜鵑花果實(shí)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對于足癬的癥狀,我們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yàn)樽惆_就是腳氣,絕大部分讓人都患有此癥狀。這里小編介紹一款可以治療足癬的中醫(yī)藥酒方杜鵑花酒給大家。杜鵑花酒的功效是除濕止癢的,配方很簡單。來看杜鵑花酒的用法!
配方
新鮮黃杜鵑花100g。
制法
將新鮮黃杜鵑花搗爛,加水約150ml,煎15~20分鐘,然后加入白酒約300ml。
用法
外用。將患足浸泡其中,每日2次,每次20分鐘,持續(xù)用藥7日,未愈者再行第2個療程。
功效
除濕止癢。
主治
足癬。
宜忌
治療期內(nèi)忌服辛辣、酒精飲料。孕婦幼兒慎用。
足癬
足癬(俗名香港腳、腳氣),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側(cè)(即單腳)發(fā)生,數(shù)周或數(shù)月后才感染到對側(cè)。水皰主要出現(xiàn)在趾腹和趾側(cè),最常見于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xiàn),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足癬的皮膚損害有一特點(diǎn),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kuò)展。因病情發(fā)展或搔抓,可出現(xiàn)糜爛、滲液,甚或細(xì)菌感染,出現(xiàn)膿皰等。
病因
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足癬在全世界廣為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更為普遍。在我國,足癬的發(fā)病率也相當(dāng)高。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機(jī)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于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zhì)層較厚,角質(zhì)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yǎng)物質(zhì),有利于真菌的生長。
婦女在妊娠期間,由于內(nèi)分泌的變化,引起皮膚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癬。肥胖者因趾間潮濕,汗液浸漬易患足癬。足部皮膚受外傷,破壞了皮膚的防御功能,也是誘發(fā)足癬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島素導(dǎo)致物質(zhì)代謝紊亂,皮膚含糖量增加導(dǎo)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癬。濫用抗生素,長期使用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使皮膚正常菌群失調(diào),也會增加足癬的易感性。
足癬的發(fā)病還與生活習(xí)慣有關(guān)。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wèi)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
結(jié)語:有關(guān)杜鵑花酒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杜鵑花酒已經(jīng)有些認(rèn)識了。上文有提到,足癬就是我們常說的腳氣,現(xiàn)在應(yīng)該很多人都有此疾病。更多的人是對其不管不顧,其實(shí)是需要治療的,盡快擺脫病毒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杜鵑這種藥材。
【別名】杜鵑花、紅杜鵑、映山紅、艷山紅、艷山花、清明花
【來源】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 杜鵑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 根、葉 及 花 入藥。春末采花,夏季采葉,秋冬采根,曬干備用或鮮用。
【性味】根:酸、澀,溫。有毒。
【功能主治】根:祛風(fēng)濕,活血去瘀,止血。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閉經(jīng);外用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根2~3錢;花、葉3~5錢;外用適量,根研粉,葉鮮品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杜鵑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杜鵑,對身體機(jī)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蝦子花葉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藥用價值也很高,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介紹下中藥蝦子花葉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藥材基源:為千屈菜科植物蝦子花的葉。
【原形態(tài)】灌木,高1.5-3m。幼枝被短柔毛,后脫落。葉對生,革質(zhì),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7-12cm,寬2-3cm,上面通常近無毛,下面微白色具微小黑腺點(diǎn),被短柔毛,近無柄。聚傘花序腋生,圓錐狀,長約3cm,花序軸被毛:小苞片早落;花兩性,具長約3mm的花梗;花萼筒狀,鮮紅色,長l-l.3cm,口部略偏斜,具6齒,萼齒之間有小附屬體;花瓣6,通常不長于萼齒;雄蕊12,生于萼管下部,明顯伸出;子房上位,2室,花柱比雄蕊稍長。蒴果狹橢圓形,長約7mm,包藏于萼管之內(nèi),2瓣裂,具多數(shù)種子?;ㄆ?-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路旁、河邊及山坡向陽處。
【化學(xué)成份】葉含蝦子花素(woodfruticosin),即是蝦子花鞣質(zhì)C;黃酮醇甙: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α-L-arabinopyranoside),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甙(quercetin-3-O-β-D-xylopyrancoide),楊梅樹皮素-3-α-L-吡喃阿拉伯糖甙(myricetin-3-O-α-L-arabinopyrancoide);黃酮醇甙沒食子酸酯:槲皮素-3-O-(6"-沒食子酰)-β-D-吡喃半乳糖甙(quercetin-3-O-(6"-galloyl)-β-D-galactopyranoside〕,槲皮素-3-O-(6"-沒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O-(6"-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楊梅樹皮素-3-O-(6"-沒食子酰)-β-D-吡喃半乳糖甙(myricetin-3-O-(6"-galloyl)-β-D-galactopyrancoids];三萜類:羽扇豆醇(lupeol),白樺脂醇(betulin),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沒食子酸(gallic acid),并沒食子酸(ellagic acid)。又含痕量生物堿。
【功能主治】明目消翳。主角膜云翳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泡水點(diǎn)眼。
【摘錄】《中華本草》
蝦子花葉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shí)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紫花杜鵑的簡介
嶺南杜鵑,別名:紫花杜鵑、假吊鐘(廣東),土牡丹花(廣西),瑪麗杜鵑。半落葉灌木,高1~3m,多分枝;幼枝密生黃褐色扁平糙伏毛。葉互生,有二型:春出葉,橢圓狀披針形,長3~10cm,寬13~35mm,頂端急尖,有短硬尖頭,基部楔形,兩面葉脈有糙伏毛;葉柄長5~11mm,密生長糙伏毛,冬季落葉;夏出葉較小,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2~3.5cm,寬2~15mm,頂端鈍或尖,有短硬尖頭,兩面葉脈有糙伏毛;葉柄長1~5mm,密生長糙伏毛,常綠。
傘形花序,頂生,有花6~22朵,花梗長6~13mm,密生糙伏毛;花萼小,密被糙伏毛;花冠漏斗狀,長20~25mm,丁香紫色,筒部細(xì)長,先端5裂,裂片長5~10mm,開展;雄蕊5,伸出,花絲無毛;雌蕊1,子房密被黃褐色糙伏毛,花柱細(xì)長,比雄蕊長5~10mm,無毛。蒴果橢圓形,長7~10mm,密被銹色糙伏毛。花期3~4月,果期7~11月。
生于丘陵地灌木叢中或低海拔(300m左右)山區(qū),向陽山坡。分布于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qū)。
紫花杜鵑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止咳,祛痰。氣管炎。
作用:
1、止咳作用:紫花杜鵑水浸膏、揮發(fā)油、麥土西醇、麥土西醇-7-雙糖甙對小鼠均有止咳作用。
2、祛痰作用:據(jù)報(bào)道,紫花杜鵑黃酮(3g/kg)對小鼠有祛痰作用。此外,紫花杜鵑素丁(即金絲桃甙)有祛痰作用。
3、平滑肌解痙作用:當(dāng)豚鼠離體回腸給予組織胺產(chǎn)生痙攣性收縮,給紫花杜鵑水浸膏2g/kg,有解痙作用,揮發(fā)油有舒張平滑肌作用,紫花杜鵑素甲和丙(即麥土西醇和槲皮甙)無作用。
4、對呼吸和血壓的影響:據(jù)報(bào)道,紫花杜鵑黃酮對家兔呼吸有抑制作用,能對抗可拉明呼吸興奮作用;注射給藥,能使貓血壓緩慢下降,血壓下降時心率無明顯改變,但呼吸頻率稍增。
5、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上述實(shí)驗(yàn)中觀察到,正常小鼠、貓及狗在給藥后有趨向安靜和活動減少等的抑制現(xiàn)象,鎮(zhèn)咳作用主要是中樞性的。對清醒家兔有呼吸抑制作用,并能對抗可拉明的呼吸中樞興奮作用,這表明紫花杜鵑黃酮主要的藥理作用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抑制有關(guān)。
臨床應(yīng)用:紫花杜鵑浸膏片及水煎劑,治療慢性氣管炎時,鎮(zhèn)咳效果最好,祛痰作用次之,平喘較差。單純型氣管炎的療效稍高于喘息型,有肺氣腫、肺結(jié)核或慢性咽炎等合并癥者,療效受到影響,尤以肺氣腫與慢性咽炎同時存在者,其療效更差。
紫花杜鵑的市場信息
1、紫花杜鵑的價格
尚不明確。
2、紫花杜鵑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紫花杜鵑的保存方法
置陰涼處保存。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yàn)橹兴幍臍v史悠久且副作用小。紫杜鵑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紫杜鵑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土牡丹花、嶺南杜鵑(《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 廣東紫花杜鵑 的 花、葉 和 嫩枝 或 根皮 。
【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1~3米。分枝密,小枝密生扁平紅褐色伏毛。葉二型,簇生枝頂;春葉橢圓狀披針形,長3~8.2厘米,寬1.8~3.2厘米,兩頭尖,下面稍生伏毛;夏葉橢圓形至倒卵形,長1.2~3.2厘米,寬5~15毫米,先端鈍或圓,有短尖頭;葉柄長4~8毫米,密生糙伏毛。傘形花序頂生,花7~12朵;花梗長6~9毫米,密生紅棕色伏毛;萼極小,密生黃褐色細(xì)毛;花冠漏斗形,丁香紫色,花冠筒長約1厘米;雄蕊5,露出,花絲無毛;子房密生細(xì)毛。蒴果圓柱形,長0.8~1.2厘米,密被紅棕色扁毛。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分布廣東、江西、湖南等地。
【化學(xué)成份】葉含黃酮、酚類、有機(jī)酸、三萜、多量鞣質(zhì)和揮發(fā)油(0.01%,干重)。葉和嫩枝中,分離得5種黃酮類化合物結(jié)晶,其一為槲皮素,其余4種為紫色杜鵑素甲、乙、丙、丁。揮發(fā)油中含6種以上的萜類成分。
【藥理作用】①止咳、祛痰作用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黃酮半數(shù)致死量為1.97克/公斤(相當(dāng)于生藥739克/公斤)。死前均呈抑制狀態(tài)。呼吸停止不久仍可摸及心跳。給貓黃酮0.5克/公斤灌胃,除趨向安靜、活動減少外,48小時內(nèi)未見其他異常。狗每天給予0.12或0.06克/公斤灌胃,連續(xù)20天,活動減少,比較馴服,體重普遍減輕,肝、腎功能及血象等未見異常。
【功能主治】鎮(zhèn)咳,祛痰。治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者2兩)。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東省攻克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資料選編》
對于紫杜鵑的藥用價值大家應(yīng)該知道了,我們平時應(yīng)該多關(guān)注這方面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所準(zhǔn)備,不至于驚慌失措。
小葉杜鵑作為一種中藥材,你知道它的藥用價值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嗎?中醫(yī)都是如何利用小葉杜鵑來治療疾病的呢?還有日常在使用小葉杜鵑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別著急,我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p>
【別名】黑香柴(《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 頭花杜鵑 的 枝葉 。全年可采。陰干,切段或蒸餾取揮發(fā)油用。
【原形態(tài)】灌木,高50~10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微彎曲,節(jié)間短,老枝深褐色,嫩枝淡綠色,密枝垢鱗。葉互生,多生于嫩枝上。傘形花序頂生.頭狀,花約5朵;花萼5,不等大;花冠管鐘狀,藍(lán)紫色。蒴果卵形,有垢鱗。
【生境分布】生于陰山坡的灌木林或雜木林中。分布甘肅、青海等地。
【性味】《陜甘寧青中草藥選》:"辛,溫。"
【功能主治】《陜甘寧青中草藥選》:"止咳平喘,祛痰;治慢性氣管炎,哮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從小葉杜鵑葉中提取杜鵑油,從三棵針中提制成硫酸氫黃連素,從苦杏仁中提取苦杏仁甙,按下列劑量將3藥裝入膠囊備用:杜鵑油0.09克(O.1毫升),硫酸氫黃連素0.25克,苦杏仁甙0.02克。每日4次,于早、中、晚飯后各服1顆,睡前服2顆,療程10天。共治療350例,年齡為50~79歲,病程多數(shù)在6年以上,最長達(dá)50年。療效:臨床治愈41例(11.7%),顯效112例(32%)。對130例患者未經(jīng)稀釋的痰液作了培養(yǎng),全部有細(xì)菌生長,如卡他雙球菌、肺炎雙球菌、甲型鏈球菌,類白喉?xiàng)U菌、流感嗜血桿菌、白色葡萄球菌等;96例的痰液培養(yǎng)作了治療前后的對照,治療后的陽性率比治療前顯著減少。本方有較明顯的止咳、化痰、消炎作用,但平喘效果不夠強(qiáng)。5%左右的病例出現(xiàn)頭昏、口干、胃部不適等副作用,個別病例有腹脹、腹瀉及蕁麻疹,均自行消失。此藥對心電圖及肝、腎功能未見明顯影響。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小葉杜鵑的介紹,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yīng)該更多的去了解小葉杜鵑,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發(fā)揮出小葉杜鵑的價值。
紅花杜鵑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紅花杜鵑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yuǎn),很多久遠(yuǎn)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紅花杜鵑的記載,紅花杜鵑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來源】杜鵑花科 紅花杜鵑 Rhododendron arboreum Smith. f. roseum Sweet,以 花 入藥。
【生境分布】西藏。
【性味】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平喘,清熱,拔毒,止血,調(diào)經(jīng)。主治慢性支氣管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癥。
【用法用量】0.5~1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上文我們介紹了紅花杜鵑以及紅花杜鵑的特點(diǎn),可以知道紅花杜鵑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