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藤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風藤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風藤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海風藤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
【別名】爬巖香、風藤
【來源】本品為胡椒科植物 風藤 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的干燥 藤莖 。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葉,曬干。
【性狀】本品呈扁圓柱形,微彎曲,長15~60cm,直徑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縱向棱狀紋理及明顯的節(jié),節(jié)間長3~12cm,節(jié)部膨大,上生不定根。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皮部窄,木部寬廣,灰黃色,導管孔多數(shù),射線灰白色,放射狀排列,皮部與木部交界處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氣香,味微苦、辛。
【炮制】除去雜質,浸泡,潤透,切厚片,曬干。
【性味】辛、苦,微溫。
【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jīng)絡,止痹痛。用于風寒濕痹,肢節(jié)疼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6~12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本草再新》
以上就是海風藤的一些相關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海風藤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
yS630.Com相關推薦
海風藤雖然是一種植物它卻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祛風濕,散寒,可以解決關節(jié)肌肉疼痛麻木等問題。在現(xiàn)在臨床上也用于治療外傷跌打損傷, 中風中寒等疾病現(xiàn)象,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效果。但是使用海風藤同時也應該了解他的用藥禁忌,例如心臟病人孕婦以及感冒人群不適合使用海風藤。
祛風濕,通經(jīng)絡
用于風、寒、濕痹。痹證,是指人體肌表、經(jīng)絡遭受風、寒、濕、熱之邪侵襲,氣血經(jīng)絡為病邪閉阻而引起筋骨、肌膚、關節(jié)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或關節(jié)腫大為其特征的一類疾病?!端貑?痹論篇》亦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备鶕?jù)病因不同,痹證可分為“行痹”、“痛痹”、“著痹”和“熱痹”。海風藤,性味辛、苦,微溫,可用于風、寒、濕邪所行起的行痹、痛痹和著痹。體關節(jié)疼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手足沉重,活動不便。疼有定處,陰雨天更甚。甚則腰脊冷痛、沉重。兼有胸悶,時泛惡,肢體困重等證。舌苔白膩,脈濡緩。海風藤燥濕袪濕,行氣散風,溫經(jīng)通絡。為治著痹之要藥?!墩憬兴幨謨浴纺浚骸靶?,化濕,通絡舒筋?!?/p>
舒筋骨、利關節(jié)
用于筋脈拘攣、關節(jié)不利之證。筋脈拘攣有實證和虛證之分,實證可因中風、中寒、中暑、中濕而起;虛證可由傷津亡血或陽虛,筋脈失養(yǎng)所致。海風藤性專祛風濕、行氣血、通經(jīng)脈、舒筋骨而利關節(jié)、止拘攣,可用于因中風、中寒、中濕所引起的關節(jié)不利、筋脈拘攣實證?!侗静菰傩隆啡掌洌骸靶薪?jīng)絡,和血脈……?!?/p>
活血通脈
可用于跌打損傷。外科跌打損傷,傷處血脈不通,氣滯血瘀,可見紅、腫、疼痛,活動不便。海風藤味辛、苦,氣微溫,性能祛濕,行氣,活血,溫通經(jīng)脈,以消腫,去瘀,止痛?!端拇ㄖ兴幹尽芳匆云渑菥品?,治跌打損傷,用之顯效。
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的內(nèi)容介紹了解之后,現(xiàn)在就應該知道,哪一些人群不適合使用海風藤了吧,雖然它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但是也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去決定,尤其是嬰幼兒孕婦以及存在一些特殊疾病患者,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山藤藤果,那么山藤藤果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的果實。
【原形態(tài)】山葡萄 木質藤本,長達15m。幼枝初具細毛,后變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4-12cm,被柔毛;葉片寬卵形,長4-17cm,寬3.5-18cm,先端尖銳,基部寬心形,3-5裂或不裂,邊緣具粗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葉脈有短毛?;▎涡?,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與葉對生,長8-13cm,花序輪具白色絲狀毛;花小,雌花內(nèi)具5個退化雄蕊;雄花內(nèi)雌蕊退化;花萼盤形,無毛;花瓣5;雄蕊5;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直徑約1cm,黑色?;ㄆ?-6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緣。
【性味】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煩熱口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現(xiàn)在知道山藤藤果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山藤藤果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問哦。
山藤藤秧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山藤藤秧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山藤藤秧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別名】野葡萄、山葡萄
【來源】為葡萄科葡萄屬植物 黑水葡萄 Vitis amurensis Rupr.,以 根、藤、果實 入藥。秋季采根及果實,夏季采藤,曬干。
【性味】酸,涼。
【功能主治】根、藤:祛風止痛。用于外傷痛,風濕骨痛,胃痛,腹痛,神經(jīng)性頭痛,術后疼痛。
【用法用量】根、藤:1~3錢,果: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全展選編·外科》
雖然山藤藤秧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風藤是中藥的一種,在我國古代的醫(yī)書就有著對于風藤的記載,風藤能治療很多的病癥,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們要善用它。
【別名】小葉風繩(《浙江中藥資源名錄》),小木蓮(《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浦参? 爬藤榕 的 根、莖 。
【原形態(tài)】爬藤榕,又名:狹葉薜荔。
【生境分布】常攀援在山間樹干上、溪邊巖石上或屋墻上。分布云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等地。
【功能主治】《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風濕。"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2~3兩。
【附方】治慢性關節(jié)痛風:爬藤榕根或藤、鉆地風根、毛竹根各二至三兩,白牛膝、丹參各一至二兩。水煎,沖黃酒,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辭典》
上文我們分析了風藤,知道風藤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廣泛,只要我們多掌握一些中藥的藥性,那么遇到疾病時我們才不會慌張。
飯團藤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飯團藤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很多久遠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飯團藤的記載,飯團藤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風沙藤、過山風、黑老虎(《嶺南采藥錄》),十八癥(《陸川本草》),臭飯團、過山龍?zhí)伲ā逗D现参镏尽罚?,大飯團藤、血藤、大葉鉆骨風、雞腸風(《廣西藥植名錄》),緋紅南五味子(江西《草藥手冊》),酒飯團(《農(nóng)村中草藥制劑技術》)。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 冷飯團 的 莖、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常綠攀援灌木,長3~6米。葉互生,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8~17厘米,寬3~6~8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至鈍形,全緣,革質,近無毛,側脈每邊6~7條;葉柄長1~2厘米?;t色或黃色帶紅色,單性,雌雄同株,單生于葉腋;雄花花被10~16片,最外的最小,卵形,長約5毫米,最大的長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12~25毫米,雄蕊14~48,2~5輪排列;雌花花被與雄花相似,雌蕊群卵形至近球形,心皮50~80,5~7輪排列。聚合果近球形,直徑6~10厘米,熟時紅色或黑紫色?;ㄆ?~7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地、山谷、水旁疏林中,常纏繞樹上.分布云南、貴州、四川、湖南、廣西、廣東等地。
【化學成份】藤含生物堿、酚類、三萜(或甾醇)、揮發(fā)油。
【性味】《陸川本草》:"酸甘,微溫。"
【功能主治】①《陸川本草》:"接骨,散瘀,消腫,解毒。治跌打骨折,風濕骨痛,瘡癤,傷口感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辭典》
上文我們介紹了飯團藤以及飯團藤的特點,可以知道飯團藤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
發(fā)痧藤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發(fā)痧藤選擇的時候,需要對發(fā)痧藤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夜牽牛、毒根斑鳩菊(《廣西藥植名錄》),過山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菊科植物 細脈斑鳩菊 的 藤莖 及 根 。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木質藤本,高約10~12米。細枝多,有微毛。莖外皮棕褐色。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長3.5~8厘米,寬3~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圓,通常全緣,上面有微毛;葉柄短,約5毫米,有微毛。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徑約1厘米,聚傘花序式排列;苞片4列,披針形,長1~5毫米,外面的較短;花淡紫紅色;兩性,花冠管狀,5裂。瘦果,冠毛多數(shù)。
【生境分布】生于山溝、溪邊或疏林、灌叢中。分布廣東。
【性味】苦辛,微溫,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解表,舒筋活血。治感冒,瘧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喉痛,牙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注意】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瘧疾:過山龍四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以上就是對發(fā)痧藤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紹,選擇它的時候,需要對它的使用方法進行認識。
你知道白鶴藤嗎,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對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別名】白面水雞(《陸川本草》),白背絲綢(《生草藥手冊》),白底絲綢(《嶺南草藥志》),綢緞藤、銀背藤(《廣西藥植名錄》),一匹綢(《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 白鶴藤 的 莖葉 。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纏繞藤本。葉卵形至橢圓形,長5~11厘米,寬3~9厘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渾圓或有時微心形,上面禿凈或近禿凈,下面密被銀色緊貼的柔毛。花序腋生或頂生,頭狀或傘狀;花序柄長3.5~7厘米,密被銀色柔毛;花柄短,長約5毫米或不及;苞片大,萼片5,矩圓狀卵形或卵形,外面的長9~10毫米,內(nèi)面的較小,外密被銀色柔毛;花冠漏斗狀,白色,長2.7~2.8厘米,外被銀色偃毛,裂片矩圓形,長1.5厘米內(nèi)外;雄蕊5;子房4室,花柱線形。果近球形,徑約8厘米,胭脂色,為卵形凹陷的宿萼所包圍?;ㄆ谇锛?。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我國華南各地。
【性狀】干燥莖葉,莖扭曲,表面暗灰棕色,有縱溝紋,斷面綠白色,有明顯的維管束,淡棕色。葉稍卷曲,質脆易碎,表面暗棕色至紫色,背面淺灰綠色,緊貼絲光毛。觸之柔軟。產(chǎn)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①《陸川本草》:"苦辛,涼。"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理血祛風。治熱咳,痰喘,吐血,崩,帶,跌打損傷,風濕痛,瘡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熏洗或搗敷。
【附方】①治急、慢性支氣管炎:白鶴蘸(干品)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備注】本植物的根(白鶴藤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摘錄】《*辭典》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白鶴藤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diào)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
谷皮藤作為一種中藥材,你知道它的藥用價值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嗎?中醫(yī)都是如何利用谷皮藤來治療疾病的呢?還有日常在使用谷皮藤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別著急,我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p>
【別名】藤葡蟠、黃皮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浦参锕绕ぬ俚娜昊蚋?、根皮。
【原形態(tài)】落葉攀援灌木。樹皮柔韌,多纖維。葉互生;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7-12cm,先端漸尖,基部圓心形至微心形,兩面被短柔毛,邊緣有鈍鋸齒?;▎涡?,雌雄異株;雄花成圓柱狀葇荑花序,雌花聚集成球形的頭狀花序;花被片4;雄花雄蕊與花被片同數(shù)而對生;雌花子房1室,花柱側生,絲狀。聚花果干燥,直徑不逾1cm。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村邊、路旁、灌叢中。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表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痢疾桿菌有抑菌作用,對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宋內(nèi)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炭疸桿菌均無抑菌作用。
【性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活血消腫。主肺熱咳嗽;砂石淋;黃疸;跌仆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可見,谷皮藤的藥用價值還是很明顯的。但是谷皮藤并不是人人可以用,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體質情況判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