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鰻卵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注焦點,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您是否正在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鰻卵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海鰻卵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藥用價值也很高,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中藥海鰻卵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藥材基源:為海鰻科動物海鰻的卵。
【原形態(tài)】海鰻,體長圓筒形,后部側扁。一般體長50cm以上,大者長100cm以上重達10-20kg以上。頭尖長。吻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鉤狀。眼大,近圓形,眼間隔微隆起。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短管狀;后鼻孔圓形,口大,上頜突出,略長于下頜,兩頜牙強大而銳利,均為3行,前端均有大型犬牙,上頜有8-16個;下頜為6-7個,下頜外行牙不向外傾斜。犁骨中間一行有10-15個大扁牙,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鰓孔寬大。肛部位于體中部偏前。體光滑無鱗。側線孔明顯。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前上方。有胸鰭無腹鰭。背、臀在后方和尾鰭連接。體背側銀灰色。大型個體暗褐色。腹側乳白色。背、臀、尾鰭邊緣均黑色,胸鰭灰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常棲息于底質為江澤沙泥或巖礁的海區(qū),一般水深50-80m。食性貪,常以蝦、蟹、魚類及頭足類為食。產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懷卵量100萬萬粒,卵球形,徑1.6-1.7mm。仔稚魚發(fā)育過程中能變態(tài)。有季節(jié)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鰻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
【功能主治】滋補強壯。主體虛贏弱;肝硬化;脂肪肝;神經衰弱;貧血
【用法用量】內服:焙黃研末,6-12g。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對海鰻卵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海鰻卵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海鰻卵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
yS630.Com相關推薦
大家知道海鰻頭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海鰻頭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海鰻頭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來源】藥材基源:為海鰻科動物海鰻的頭。
【原形態(tài)】海鰻,體長圓筒形,后部側扁。一般體長50cm以上,大者長100cm以上重達10-20kg以上。頭尖長。吻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鉤狀。眼大,近圓形,眼間隔微隆起。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短管狀;后鼻孔圓形,口大,上頜突出,略長于下頜,兩頜牙強大而銳利,均為3行,前端均有大型犬牙,上頜有8-16個;下頜為6-7個,下頜外行牙不向外傾斜。犁骨中間一行有10-15個大扁牙,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鰓孔寬大。肛部位于體中部偏前。體光滑無鱗。側線孔明顯。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前上方。有胸鰭無腹鰭。背、臀在后方和尾鰭連接。體背側銀灰色。大型個體暗褐色。腹側乳白色。背、臀、尾鰭邊緣均黑色,胸鰭灰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常棲息于底質為江澤沙泥或巖礁的海區(qū),一般水深50-80m。食性貪,常以蝦、蟹、魚類及頭足類為食。產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懷卵量100萬萬粒,卵球形,徑1.6-1.7mm。仔稚魚發(fā)育過程中能變態(tài)。有季節(jié)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鰻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
【功能主治】散風止痛;生肌斂瘡。主婦產后頭風;頭暈;中風頭痛;外陰潰瘍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個。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海鰻頭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海鰻頭。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中藥海鰻膽,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材,海鰻膽在調理身體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醫(yī)藥方面應用的也比較廣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海鰻科動物海鰻的膽囊。
【原形態(tài)】海鰻,體長圓筒形,后部側扁。一般體長50cm以上,大者長100cm以上重達10-20kg以上。頭尖長。吻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鉤狀。眼大,近圓形,眼間隔微隆起。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短管狀;后鼻孔圓形,口大,上頜突出,略長于下頜,兩頜牙強大而銳利,均為3行,前端均有大型犬牙,上頜有8-16個;下頜為6-7個,下頜外行牙不向外傾斜。犁骨中間一行有10-15個大扁牙,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鰓孔寬大。肛部位于體中部偏前。體光滑無鱗。側線孔明顯。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前上方。有胸鰭無腹鰭。背、臀在后方和尾鰭連接。體背側銀灰色。大型個體暗褐色。腹側乳白色。背、臀、尾鰭邊緣均黑色,胸鰭灰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常棲息于底質為江澤沙泥或巖礁的海區(qū),一般水深50-80m。食性貪,常以蝦、蟹、魚類及頭足類為食。產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懷卵量100萬萬粒,卵球形,徑1.6-1.7mm。仔稚魚發(fā)育過程中能變態(tài)。有季節(jié)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鰻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主急性結合膜炎;百日咳
【用法用量】內服:吞1-2個。
【摘錄】《中華本草》
看完了上面關于海鰻膽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知道了海鰻膽的好處了??梢姾v犇憣τ谖覀內梭w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
中藥海鰻鰾,因為其作用和功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常被人們使用。那么,海鰻鰾究竟具有怎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呢?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海鰻科動物海鰻的鰾。
【原形態(tài)】海鰻,體長圓筒形,后部側扁。一般體長50cm以上,大者長100cm以上重達10-20kg以上。頭尖長。吻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鉤狀。眼大,近圓形,眼間隔微隆起。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短管狀;后鼻孔圓形,口大,上頜突出,略長于下頜,兩頜牙強大而銳利,均為3行,前端均有大型犬牙,上頜有8-16個;下頜為6-7個,下頜外行牙不向外傾斜。犁骨中間一行有10-15個大扁牙,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鰓孔寬大。肛部位于體中部偏前。體光滑無鱗。側線孔明顯。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前上方。有胸鰭無腹鰭。背、臀在后方和尾鰭連接。體背側銀灰色。大型個體暗褐色。腹側乳白色。背、臀、尾鰭邊緣均黑色,胸鰭灰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常棲息于底質為江澤沙泥或巖礁的海區(qū),一般水深50-80m。食性貪,常以蝦、蟹、魚類及頭足類為食。產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懷卵量100萬萬粒,卵球形,徑1.6-1.7mm。仔稚魚發(fā)育過程中能變態(tài)。有季節(jié)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鰻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養(yǎng)血止血;補腎固精;解毒。主再生障礙性貧血;腎虛遺精;氣管炎;風濕腰痛;癰腫;瘡癤;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3-6g;燉食。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海鰻鰾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海鰻鰾,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
很多人對雀卵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雀卵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來源】為文鳥科動物 麻雀 的 蛋 。
【性味】甘咸,溫。
【歸經】《會約醫(yī)鏡》:"入腎、命門二經。"
【功能主治】補腎陽,益精血,調沖任。治男子陰痿,女子血枯、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入丸劑。
【注意】《本草經疏》:"陰虛火盛者忌之。"
【附方】①治男子陰痿不起,女子帶下,便溺不利,除疝瘕,決癰腫,續(xù)五臟氣:雀卵白和天雄末、菟絲子末為丸,空心酒下五丸。(《食療本草》)
【各家論述】①《本草圖經》:"《素問》云:胸脅支滿者,妨于食,病至則先聞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后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治之以烏鲗骨、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后飯,飲鮑魚汁以利腸中及傷肝也。飯后藥先,謂之后飯。按古《本草》烏鲗骨、藘茹等并不治血枯,然經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耳。"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中藥雀卵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考慮將雀卵應用起來。
【出處】出自《本草蒙筌》
【拼音名】Biē Luǎn
【英文名】Soft-shelled Turtle egg, fresh-water turtle egg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或山瑞鱉的卵。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2.Trionyx steindachneri Siebenrock
采收和儲藏:5-8月產卵期在河、湖及池塘岸邊收集,鮮用或冷藏。
【原形態(tài)】
1.中華鱉,體呈橢圓形或近卵圓形,成體全長約30-40cm。頭尖,吻長,形成吻突呈短管狀;鼻孔位于吻突前端,上下頜緣覆有角質硬鞘,無齒,眼小;瞳孔圓表,鼓膜不明顯,頸部可長達70mm以上,頸基部無顆粒狀疣,頭、頸可完全縮入甲內。背腹甲均無角質板而被有革質軟皮,邊緣具柔軟的較厚的結締組織,谷稱裙邊。背面皮膚有突起小疣,成縱行棱起,背部中央稍凸起,椎板8對,肋板8對,無臀板,邊緣無緣板相連。背部骨片沒有完全骨質化,肋骨與肋板愈合,其末端突出于肋板外側。四肢較扁平,前肢5指;內側三指有外露的爪;外側二指的爪全被皮膚包裹而不外露,后肢趾爪生長情況亦同,指、趾間具蹼而發(fā)達。雄性體較扁而尾較長,末端露出于裙邊;雌性尾粗短,不露出裙邊。泄殖肛孔縱裂。頭頸部上面橄欖綠色,下面黃色,下頜至喉部有黃色斑紋,兩眼前后有黑紋,眼后頭頂部有10余個黑點。體背橄欖綠色或黑棕色,具黑斑,腹部肉黃色,兩側裙邊處有綠色大斑紋,近尾部有兩團豌豆大的綠色斑紋。前肢上面橄欖綠色;下面淡黃色,后肢上面色較淺。尾部正中為橄欖綠色,余皆為淡黃色。
2.山瑞鱉,體近圓形,當體重9kg時,長、寬達36cm21cm,體重大者可達20kg。體背隆起,皮膚粗糙,體背、邊緣、頸基部、四肢及尾部均有大小不等的肉質喜釘狀突起;體后部的鼓釘更大而密。邊緣內質裙邊甚為肥厚。四肢粗壯,側扁。尾短,略呈扁圓錐形,基部寬,末端尖。體灰黑色、墨綠色、紫黑色或黑青蓮色。頭、四肢烏黑色或墨綠色。腹面烏黑色帶紫,具深色斑塊。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活于湖泊、河流、池塘及水庫等水域。
2.生活在山區(qū)的河流、溪、潭中。
資源分布:1.除新疆、寧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見報道外,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
2.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咸;性寒
【歸經】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補陰;止痢。主小兒久瀉久痢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2-6個。
【各家論述】
1.《本草蒙筌》:鹽淹煮吞,補陰虛亦驗。
2.《綱目》:鹽藏煨食,止小兒下痢。
3.《醫(yī)林纂要》:治久瀉久痢。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卵葉寄生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卵葉寄生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卵葉寄生的相關知識吧。
【別名】秦氏寄生、柚子寄生、木菠蘿寄生、楓木寄生、雜寄生、寄生
【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卵葉梨果寄生的帶葉莖枝。
【原形態(tài)】灌木,高約1m。嫩枝、葉、花序和花均密被銹色疊生星狀毛和星狀毛;小枝灰色,無毛,具皮孔。葉對生或近對生,革質;葉柄長6-12mm,被毛;葉片卵形、卵圓形或長卵形,長6-llcm,寬4-7cm,先端圓鈍,有時鈍尖頭,基部圓形,有時淺心形,上面無毛,下面被星狀毛或無毛,側脈4-5對,在上面明顯??偁罨ㄐ?,2-3個胞生或生于小枝已落葉腋部,花序梗和花序軸共長l- 2.5cm,具花7-14朵;花紅褐色或黃褐色;花梗長l-2mm;苞片卵形,花托陀螺狀,長約3mm;副等環(huán)狀,全緣;花冠花蕾時管狀,長且-1.3cm,下半部稍膨脹,頂部卵球形,開花時頂部4裂,裂片近匙形,長3-5mm,反折;花柱線狀,柱頭近頭狀。漿果梨形,黃色,長9-10mm,直徑約3mm,果皮被星狀毛?;ㄆ?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90-1100m的低山或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寄生于油茶、木油桐、木波蘿、白飯樹、普洱茶等植物上。
【性味】辛; 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化痰止咳;解毒。主風濕痹痛;咳嗽;痢疾;睪丸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祛風濕、消炎的功能。用于痢疾,小兒睪丸炎。
【摘錄】《中華本草》
了解了卵葉寄生的一些功效治和常識之后,希望大家在食用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方法,讓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對于卵葉水芹這種中藥材,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于卵葉水芹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水芹、水川芎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卵葉水芹的全草。
【原形態(tài)】卵葉水芹 多年生粗壯草本,高50-70cm。莖下部匍匐,上部直立,分枝,有棱,被柔毛。葉片輪廓廣三角形或卵形,長7-15cm,寬8-12cm,二回三出式羽狀復葉,末回裂片鞭狀卵形或長圓形,長3-5cm,寬1.5-2cm,先端長漸尖,邊緣有尖鋸齒,兩面無毛。復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花序梗長16-20cm;無總苞;傘輻10-24,直立或開展;小總苞片披針形;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圓錐形,花柱直立。雙懸果橢圓形或長圓形,長3-4mm,寬約2mm,側棱隆起,木栓質,分生果橫剖面半圓形,每棱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ㄆ?-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4000m的山谷、林下、水溝旁草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多皺縮成團。莖多分枝,有柔毛。葉多皺縮,完整葉呈卵形至矩圓形,長3-15cm,寬5-12cm,二回三出式羽狀復葉,小葉鞭狀卵形或長圓卵形,長4-5cm,寬1.5-2cm,先端漸尖或尾尖,邊緣有尖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5-14cm,氣香,味淡。
【功能主治】補氣益血;止血;利尿。主氣虛血虧;頭目眩暈;水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卵葉水芹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卵葉水芹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馬騮卵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馬騮卵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蕨薯(《廣西藥植圖志》),鳳凰蛋、落地珍珠(《陸川本草》),麻雀蛋、涼水果(《四川中藥志》),犸騮卵(《廣西中草藥》),石窩蛋、貓蛋果、蛇蛋參(《云南中草藥》),雉雞蛋(《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骨碎補科植物 腎蕨 的 塊莖 。全年可采。
【性味】甘澀,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止血。治咳嗽,吐血,泄瀉,痢疾,疳積,血淋,廟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水瀉:馬騮卵(生的)二十枚,搗爛沖開水,過濾取汁,內服。(《廣西藥植圖志》)
【摘錄】《*辭典》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常處于疲勞的情況,馬騮卵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卵葉貝母在中醫(yī)中通常被當做藥材使用。這也是因為卵葉貝母本身的藥用價值,那么關于卵葉貝母的相關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
【別名】有瓜石斛、卜謝恣羅瑪切瓦(藏名)
【來源】為蘭科植物 卵葉貝母蘭 的 全草 。7~9月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狀莖匍匐,長15~50厘米,具節(jié),有鱗片,具稀疏的假鱗莖。假鱗莖狹倒卵形,綠黃色,光滑,頂端具2葉片,基部具3~4條須根。葉片卵形,具短柄,革質,先端短漸尖,邊緣折曲?;ㄐ蝽斏?~3朵;花大,白色,具紫紅色脈,唇瓣中部有3塊褐黃色斑塊。
【生境分布】生于巖邊、林下、路旁的陰濕處。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滋陰養(yǎng)胃,生津,除煩,止渴。治熱病傷津,病后虛弱,結核病潮熱,盜汗,慢性胃炎,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遺精,腰酸無力,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
【摘錄】《*辭典》
上文介紹了卵葉貝母的相關常識,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卵葉貝母,大家可以在平時多積累一些相關的東西,這會對我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鋸鯊卵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行調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鋸鰩科動物尖齒鋸鰩的卵。
【原形態(tài)】尖齒鋸鰩,體平扁,長可達6米余,背面稍圓凸,腹面平坦。頭平扁三角形,吻平扁,堅硬,呈劍狀突出,邊緣具鋸狀吻齒21-26對。眼小,上側位,眼球上半部連于皮上。下眼瞼有瞬褶。噴水孔位于口角上方。鼻孔狹長,斜側位??趯?。牙細而多,平扁光滑,鋪石狀排列。鰓孔5,頗小,斜列于頭的后部腹面上,背鰭2個同形,無硬棘,第1背鰭起點對著腹鰭基底后端上方。臀鰭消失。胸鰭寬大,腹鰭比背鰭小,尾鰭短寬,上下葉發(fā)達。體背暗褐色,腹面白色,胸鰭和腹鰭前緣白色,背面肩上具一淺白色橫條。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暖水性近海底棲魚類。卵胎生,每產10余仔有時進入河口。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止痢。主脾虛久痢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鋸鯊卵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鋸鯊卵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鋸鯊卵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鋸鯊卵的重要性。
導讀:中藥鴨卵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鴨卵的功效與作用、鴨卵圖片、鴨卵的藥用價值、鴨卵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鴨卵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鴨卵簡介鴨卵圖片鴨卵的功效與作用鴨卵的藥用價值鴨卵的用法與用量鴨卵的副作用鴨卵醫(yī)書記載鴨卵的食用方法鴨卵簡介
鴨卵,入藥部分為鴨科動物家鴨的蛋。取鴨蛋鮮用,或加工成咸蛋、變蛋(皮蛋)。
鴨蛋呈卵圓形,長徑5-9cm,表面類白色或淡青綠色,外殼堅硬,光滑,皮破后內有白色厚膜,較堅韌。蛋清呈膠體,無色半透明,遇熱固化變性成白色固體,蛋清內有2條系膜與蛋黃相連。蛋黃黃色或橘紅色,膠體外有核膜包圍,遇熱易固化呈固體,手搓易呈粉狀。氣微腥,味淡。
鴨卵圖片
鴨卵的功效與作用
1、清肺火、降陰火
適宜肺熱咳嗽。咽喉痛,泄痢之人食用。咸蛋黃油有明目養(yǎng)眼的功效,還可治小兒積食,外敷可治燙傷、濕疹。
2、強健身體
促進骨骼發(fā)育,預防貧血。
3、促進食欲
能刺激消化器官,增進食欲,使營養(yǎng)易于消化吸收,并有中和胃酸、清涼、降壓的作用。
鴨卵的藥用價值
滋陰,清肺。治膈熱,咳嗽,喉痛,齒痛,泄痢。
1、肺陰不足,肺氣上逆,痙咳陣作、咳聲無力吃冰糖鴨蛋羹:鴨蛋2個,冰糖50克。將冰糖捶成屑,放入大碗內,加沸水溶化,待冷后打入鴨蛋,調勻,上籠用武火蒸1520分鐘即成。趁溫服食。
2、陰虛火旺,頸部結核,午后潮熱,顴紅盜汗吃大蒜鴨蛋湯:鴨蛋2個,大蒜10克,與洗凈的鴨蛋一并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5分鐘左右,撈出鴨蛋,剝去外殼,再放入鍋中稍煮。飲湯,吃鴨蛋及大蒜。
3、肺陰虧虛,干咳少痰,口燥咽干吃鴨蛋銀耳湯:鴨蛋12個,銀耳10克,冰糖適量。將銀耳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燉至銀耳湯水變濃時,將鴨蛋打入碗中與冰糖一并放入銀耳湯中,稍煮即可。飲湯,食銀耳、鴨蛋。
4、陰虛內熱,牙痛,手足心熱吃生地煲鴨蛋:鴨蛋2個,生地40克。將鴨蛋、生地分別洗凈后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煎煮5分鐘左右,撈出鴨蛋,剝去外殼,放入鍋中再煮10分鐘,飲湯,食鴨蛋。
鴨卵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煮食或開水沖服,1-2個。宜鹽腌煮食。
鴨卵的副作用
不宜多食;脾陽不足,寒濕瀉痢,以及食后氣滯痞悶者禁食。
鴨卵醫(yī)書記載
1、《日華子本草》:治心腹胸膈熱。
2、《本草備要》:能滋陰。
3、《醫(yī)林纂要》:補心清肺,止熱嗽,治喉痛齒痛;百沸湯沖食,清肺火,解陽明結熱。
4、《本草求原》:止泄痢。
鴨卵的食用方法
1、做腌鴨蛋時,可以先將鴨蛋放在白酒中浸泡片刻,再撈出來均勻撒上一層鹽,然后放入透明的塑料食品袋中密封,放在陰涼干燥處,10天后就可遲到美味的咸鴨蛋了。
2、鴨蛋煮熟以后不要立刻取出,留在開水中使其慢慢冷卻。若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鴨蛋,很容易誘發(fā)疾病。
以上就是一些鴨卵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