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臎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如何避開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鵝臎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鵝臎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鵝臎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很多久遠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鵝臎的記載,鵝臎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鵝尾罌(《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鴨科動物 鵝 的 尾肉 。
【化學成份】尾脂腺(又名尾腺或羽脂腺)分泌一種含脂蠟的液體,其組成為:水分60.807%,固形物39.193%,蛋白質(zhì)17.966%,乙醚溶出部分18.777%、溶性灰分0.371%,不溶性灰分0.336%,高級醇7.423%,油酸5.848%,低級脂肪酸0.373%,卵磷脂0.233%。乙醚溶出部分,主要為脂類;低級脂肪酸中有月桂酸、肉豆蔻酸。分泌液的混合脂肪酸有左旋性,是一特點,已找到有四甲基癸酸及四甲基十一酸兩種有枝鏈的脂肪酸。
【功能主治】《日華子本草》:"治聤耳及聾,納之。亦療手足皴。"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上文我們介紹了鵝臎以及鵝臎的特點,可以知道鵝臎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在對草藥選擇的時候可以放心進行,鵝腳板是一種對于我們不陌生的藥材,它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
【來源】傘形科茴芹屬植物 異葉茴芹 pimpinella persifolia DC.,以 全草 及 根 入藥。秋季采挖全草,曬干,或砍下根部,曬干,單獨使用。
【性味】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祛風活血,解毒消腫。用于感冒,咽喉腫痛,痢疾,黃疸型肝炎;外用治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皮膚搔癢。
【用法用量】0.3~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峨嵋藥植》
相信一開始對鵝腳板不太清楚的朋友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了鵝腳板的相關(guān)知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鵝腳木葉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生活中可以常見到鵝腳木葉,利用鵝腳木葉的藥性和食療性,將給我們養(yǎng)生保健帶來很多預(yù)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我們看看中藥鵝腳木葉。
【來源】為白花菜科植物 魚木 的 葉 。秋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魚木,又名:虎王、龍頭花、鵝腳木、樹頭菜、雞爪菜。
【生境分布】多栽于村落、庭園或行道旁為風景樹。分布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健胃,解毒。治斑痧熱癥,爛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備注】本植物的根(樹頭菜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摘錄】《*辭典》
對于鵝腳木葉的藥用價值大家應(yīng)該知道了,我們平時應(yīng)該多關(guān)注這方面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所準備,不至于驚慌失措。
鵝管石的簡介
鵝管石為海產(chǎn)腔腸動物樹珊瑚科的櫟珊瑚Balanophyllia sp,以石灰質(zhì)骨骼入藥。全年可采集,敲去雜石部分取條狀物即成。
鵝管石三方晶系。晶體為菱面體,也有呈柱狀及板狀者。集合體常呈鐘乳狀或致密粒狀體產(chǎn)出。顏色大都為無色或乳白色,如含有混入物,則染成灰、黃、玫瑰、紅、褐等各種色彩。具玻璃樣光澤。透明至不透明。有完全的解理;可沿三個不同的方向劈開。斷面貝殼狀。硬度3。比重2.6-2.8。
釧乳石系含碳酸鈣的水溶液,經(jīng)石灰?guī)r裂隙,從溶洞頂?shù)蜗?因水分蒸發(fā),二氧化碳散逸,使析出的碳酸鈣淀積而成,且自上向下逐漸增長,倒垂于洞頂。
分布于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鵝管石的功效與作用
富含成分: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3)。此外,尚含少量鎂、鍶、鋇等。鵝管石主要成分與鐘乳石一致,鐘乳石主要為碳酸鈣(CaCO3)。其中CaO55.93%。含微理元素鐵、銅、鉀、鋅、錳、鎘(mg/g)分別為795.0%,15.5×10\-6,0.004%0.159%,15.5×10\-6,0.01×10\-6。其他尚含有鎂、磷、鈷、鎳、鉛、銀、鉻等。僅微量元素成分略有不同。
功能主治:溫肺;壯陽;通乳。肺寒久嗽;虛勞咳喘;陽痿早泄;夢遺滑精;腰腳冷痹;乳汁不通。
作用:治一切勞,咳嗽壅滯,胸脯痞滿:鵝管石、雄黃、佛耳草、款冬花各等分。上為末。每服用藥一錢,安在香爐子上焚著,以開口吸煙在喉中。
鵝管石的市場信息
1、鵝管石的價格
尚不明確。
2、鵝管石的選購方法
為腔腸動物樹珊瑚科櫟珊瑚的石灰質(zhì)骨骼或礦物鐘乳石的細長尖端部分(滴乳石)。呈圓柱形或圓錐形,中空如和狀,長3-7cm,直徑0.5-1.3cm,管壁厚1-4cm。白色、淡黃白色。
表面平滑,有的較粗糙,有顆?;蚩v斜紋理。半透明至不透明。質(zhì)硬脆,可折斷,斷面白色,具玻璃光澤,中心具較大空洞,壁厚者可見淺黃色環(huán)層。無臭,味淡。
3、鵝管石的保存方法
櫟珊瑚全年可采,除去雜石,洗凈,曬干。鐘乳石全年可采,選擇細如管狀的滴乳石。
中藥方劑鵝瑯丸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鵝瑯丸營養(yǎng)豐富,含有很多醫(yī)藥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冬蟲草6錢7分,金牛草6錢7分,當歸3錢4分,川芎4錢,法半夏2錢,黃耆2錢,熟地2錢,丹皮2錢,山藥2錢,明黨參2錢,鶴虱2錢,洋參5錢4分,萸肉2錢,覆花1錢4分,米殼2錢。
【制法】先將米殼熬成膏,再將其它藥研成末,以米殼膏為丸,如黃豆大,紅色為衣,貯瓷瓶中保存。
【功能主治】活血助氣。主麻醉各毒,遍身倦怠,四肢酸痛,咳嗽痰喘,大小便結(jié),赤白痢疾,酒積酒寒。
【用法用量】如毒重每服7丸,輕者4丸,均用白水送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鵝瑯丸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鵝瑯丸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鵝腸草這種藥材。
【別名】鵝腸菜、鵝兒腸、抽筋草
【來源】石竹科牛繁縷屬植物 牛繁縷 Malachium aquaticum (L.) Fries [Stellaria aquatica L.],以 全草 入藥。夏秋采,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消腫止痛,消積通乳。用于小兒疳積,牙痛,痢疾,痔瘡腫毒,乳腺炎,乳汁不通;外用治瘡癤。
【用法用量】0.5~1兩,水煎服;鮮草2兩搗汁服。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或煎濃汁熏洗。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云南中草藥》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鵝腸草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鵝腸草,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鵝腸菜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腳皮菜、雞腸菜、黑昆布、小海帶、野海帶、腳白菜、鵝蛋菜、簸箕菜、面筋菜、土海帶、海帶絲
【來源】藥材基源:為萱藻科植物鵝腸菜的藻體。
【原形態(tài)】藻體暗褐色,幼體顏色較淺,一般高10-30(-50)cm,叢生,扁平,葉片狀,寬2-4cm,有時可達6cm,中上部略寬大,頂端鈍圓,成熟時頂端常腐蝕,葉基呈楔形。體外皮層為排列整齊的橢圓形細胞組成,內(nèi)含色素體;內(nèi)皮層細胞較大、脆壁較厚;髓部為厚壁分枝絲狀體交織構(gòu)成。成熟藻體自外皮層細胞長出眾多配子囊,排列成柵狀,肉眼可見配子囊群呈深褐色的成片斑塊,分布于整個藻體。固著器小盤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風浪不太大的內(nèi)灣中、低潮帶的巖石上。
【性狀】性狀鑒別 藻體紅褐色至灰褐色,皺縮扭曲成團。水浸展平后,呈扁平帶狀,綠褐色,長10-30cm,有的長達50cm,寬2-4cm,可達6cm,先端常腐潰殘缺。藻體表面有時可見深褐色斑塊狀的配子囊群。固著器小盤狀,柄短小。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氣微腥,味咸。
【化學成份】含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24-亞甲基膽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D-甘露醇(D-mannitol),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choline),及大褐馬尾藻甾醇(saringosterol),24-甲基膽甾-5,25-二烯-3β-醇(24-methylcholesta-5,25-dien-3β-ol)。褐藻酸(alginic acid),粗蛋白,甘露醇(mannitol),鉀,碘等。
【性味】咸;寒
【歸經(jīng)】肝;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軟堅散結(jié)。主甲狀腺腫;淋巴結(jié)腫;肺結(jié)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漳浦縣志》:“鵝腸菜生海石中,長四、五寸,其薄如帶,色黃。”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鵝腸菜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鵝腸菜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鵝腸菜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鵝腸菜的重要性。
鵝內(nèi)金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它是中藥的一種,古代醫(yī)書里對于它的記載也很多,鵝內(nèi)金有很多的藥用價值,能夠用來治療我們身體出現(xiàn)的一些不適癥狀,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鵝內(nèi)金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鴨科動物 鵝 的 砂囊內(nèi)壁 。全年均可采收。將鵝殺死后,取出肫,剖開,剝?nèi)?nèi)衣,洗凈,曬干。
【性狀】干燥的鵝內(nèi)金,為圓片狀或破碎的塊片,直徑約3厘米,厚約1毫米,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平滑,無光澤,邊緣略向內(nèi)卷,邊上有齒狀短裂紋。質(zhì)堅而脆。氣腥。
【功能主治】健脾止痢,助消化。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研末。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它鵝內(nèi)金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很高的,能夠治療一些疾病,還可以作為食療的原料,的確是健康養(yǎng)生的好選擇。
你知道黑鵝腳板[圖]嗎,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對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 直刺變豆菜 的 全草 。春、夏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直刺變豆菜,又名:直刺山芹菜。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溪邊。我國西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苦,溫。"
【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治麻疹后熱毒未盡,耳熱瘙癢,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黑鵝腳板[圖]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diào)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
大鵝兒腸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大鵝兒腸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shù)姆谩O旅嫖覀儊砜匆幌轮兴幋簌Z兒腸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黑牽牛、寸金草、老鸛精(《貴州民間方藥集》),大種鵝兒腸、通經(jīng)草(《貴陽民間藥草》)。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 大繁縷 的 全草 或 根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粗長,圓柱形。莖直立,高約1米,質(zhì)軟弱,被短毛,具明顯的節(jié),節(jié)部稍膨大。單葉對生;披針形,大者長達10厘米,先端尖銳,全緣,基部抱莖,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纖弱,帶紫色,有細毛;花小,白色;萼片5,綠色;花瓣5,先端2深裂,裂片長圓形;雄蕊10;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3,細長。蒴果,長圓球形.花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草地。分布陜西、貴州等地。
【性味】《貴陽民間藥草》:"辛,平,無毒。"
【功能主治】理氣,化濕,活血,止皿,消積,解毒。治胃痛,黃疸,大便下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兒積食,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搗敷。
【附方】①治胃脹痛:大種鵝兒腸根末五分至一錢,米湯吞服。
【摘錄】《*辭典》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大鵝兒腸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中醫(yī)學認為,鵝梨煎丸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行調(diào)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鵝梨煎丸。
【處方】鵝梨10個(大者,去皮核),薄荷1斤,皂莢10挺(肥大不蛀者。以上3味,于酸漿水中,揉取自然汁,濾去滓,杏仁4兩,去皮尖,爛研,將杏仁膏并前自然汁,同于銀石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后,另入藥末),防風(去蘆)2兩,白蒺藜(微炒,去刺)2兩,天麻(炙令通黃色)2兩,威靈仙1兩(去泥),甘草(炙)1兩。
【制法】上5味為細末,入前膏內(nèi),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化痰涎,解壅熱。主脾肺風攻皮膚成瘡癬,瘙癢。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用溫漿水送下,臨臥時再服。
【摘錄】《博濟》卷二
【處方】大鵝梨20枚(去皮核,用凈布絞取汁),皂莢10挺(不蛀者,去黑皮,用漿水2升,揉取濃汁),生地黃半斤(凈洗,研絞取汁),生薄荷半斤(細研取汁),蜜半斤(以上5味,同于銀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入諸藥末),木香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白蒺藜(炒去角)1兩,牛膝(酒浸1宿,切,焙干)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干)1兩,羌活(去蘆頭)3分,防風(去叉)3分,白術(shù)3分,青橘皮(去白,焙)3分,桔梗(銼,炒)3分,山芋3分,半夏(湯洗7遍,焙干,炒過)1兩,檳榔(煨,銼)2兩,甘草(炙,銼)半兩。
【制法】上除5味為膏外,余為末,入膏拌和,杵令硬軟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涼心肺,利胸膈,解熱毒,補元益氣。主熱痰。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后荊芥湯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四
通過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鵝梨煎丸的作用應(yīng)該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了,這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幫助,更好的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華鵝耳櫪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行調(diào)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樺木科植物華千金榆的根或根皮。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15m。樹皮灰褐色,有鱗片狀淺裂;小枝赤褐色,有光澤,具黃色圓形皮孔。葉互生;葉柄長1.2-2cm;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cm,寬4-6cm,先端漸尖,基部淺心形,邊緣具尖細鋸齒,側(cè)脈17-24對;在嫩枝、葉柄、葉下面、葉脈及果柄上均密生短柔毛。花單性,黃綠色,雌雄同株,雄葇荑花序腋生,下垂,長5-6cm,花密生,無花被,苞片卵形,基部著生雄蕊10;雌菜英花序頂生,長約3cm,花序軸長約1cm,苞片線形,每苞內(nèi)藏雌花2,左右各有3小苞合成的副苞,以后結(jié)果時即成果苞,雌花具萼,與子房附著,柱頭細長2裂。果序長5-12cm,寬3-4cm;果苞寬卵形,脈紋明顯;小堅果橢圓形壓扁狀,被密疊的果苞所覆蓋?;ㄆ?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陰坡或山谷雜木林中。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消腫;利濕通淋。主跌打損傷;癰腫瘡毒;淋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0-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華鵝耳櫪,原來華鵝耳櫪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對于大種鵝兒腸這種中藥材,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大種鵝兒腸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黑牽牛、通經(jīng)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獨籽繁縷的全草或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粗大,圓柱形。莖直立,高約100cm,質(zhì)軟弱,密被短毛,具明顯節(jié),節(jié)部稍膨大。單葉對生;披針形,長可達10cm,先端尖銳,全緣,基部抱莖,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纖弱,帶紫色,有細毛;花小,白色;萼片5,綠色;花瓣5,先端2深裂,裂片長圓形;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細長。蒴果,長圓球形?;ㄆ?-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或草地。
【化學成份】獨籽繁縷全草含氨基酸和糖類。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行氣化濕;活血止痛;解毒。主胃痛;腹痛;關(guān)節(jié)酸痛;婦女經(jīng)期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黃疸;便血;小兒疳積;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大種鵝兒腸,我們知道大種鵝兒腸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