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蘇子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日常生活中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流蘇子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流蘇子根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流蘇子根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jìn)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的介紹下。
【別名】癩蝸藤、小青藤、牛老藥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流蘇子的根。
【原形態(tài)】流蘇子 藤本或攀援灌木,長通常2-4m。枝多數(shù),節(jié)明顯,僅嫩枝被柔毛。葉對生;葉柄短;托葉條狀披針形,長4-5mm;葉片披針形至卵形,長3-7cm,寬1-3cm,先端漸尖或尾狀,上面光亮無毛,下面中脈和葉緣被長毛;葉近革質(zhì)。花單生于葉腋;花梗細(xì)長,近中部有關(guān)節(jié)和:對小苞片;花萼小,球狀,裂片短;花冠白色或黃色,高腳碟狀,長約1.5cm,被絹毛;雄蕊5,花藥條形,伸出。蒴果近球狀,2室,室間有直槽,寬5-7mm,黃色。種子每室約10顆,邊緣流蘇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疏林中。
【化學(xué)成份】莖和根皮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1)[1]。
【性味】辛;苦;涼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止癢。主皮炎;濕疹篷癢;蕁麻疹;風(fēng)濕痹痛;瘡疥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研末調(diào)涂。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流蘇子根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流蘇子根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流蘇子根的價值。
ys630.coM延伸閱讀
蘇子的簡介
蘇子又名荏、紫蘇、蘇、白蘇、桂荏(《爾雅》)、荏子、赤蘇、紅蘇、香蘇、黑蘇、白紫蘇、青蘇、野蘇、蘇麻、蘇草、唐紫蘇、皺葉蘇、雞蘇、臭蘇、大紫蘇、假紫蘇、水升麻、野藿麻、聾耳麻、孜珠、興帕夏噶(藏語)等,是唇形科紫蘇屬下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莖直立,葉對生,被長節(jié)毛,葉下面有細(xì)油腺點,多分枝,紫色、綠紫色或綠色,鈍四棱形,花萼鐘狀,花冠唇形,果萼較小。有紫蘇和白蘇之分,紫蘇多為藥用,白蘇既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蘇種植為多。主產(chǎn)于東南亞、臺灣、中國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區(qū)。
蘇子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紫蘇油可由蘇子榨取,蘇子含有35-45%的紫蘇油。紫蘇油富含奧米加三必需脂肪酸α-亞麻酸。由于紫蘇油是一種干性油,其可用于制作涂料、清漆、油氈、墨水、漆器以及布料的防水涂層,也可以用作燃料。紫蘇葶(紫蘇醛肟)在日本被用作甜味劑,因為其甜度是蔗糖的2000倍。
2、功效作用
2.1、下氣,清痰,潤肺,寬腸。治咳逆,痰喘,氣滯,便秘。內(nèi)服:煎湯,1、5~3錢;搗汁飲或入丸、散。
2.2、《別錄》:主下氣,除寒中。
2.3、《藥性論》:主上氣咳逆。治冷氣及腰腳中濕風(fēng)結(jié)氣。
2.4、《日華子本草》:主調(diào)中,益五臟,下氣,止霍亂、嘔吐、反胃,補(bǔ)虛勞,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癥結(jié),消五膈,止咳,潤心肺,消痰氣。
2.5、《本草衍義》:治肺氣喘急。
2.6、《綱目》:治風(fēng)順氣,利膈寬腸,解魚蟹毒。
2.7、《本草通玄》:治蛇犬傷。
3、臨床應(yīng)用
3.1、蘇子治氣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蘇子、白芥子、蘿卜子。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看何證多,則以所主者為君,余次之,每劑不過三錢,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隨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過。若大便素實者,臨服加熟蜜少許,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韓氏醫(yī)通》三子養(yǎng)親湯) 3.2、蘇子治小兒久咳嗽,喉內(nèi)痰聲如拉鋸,老人咳嗽吼喘:蘇子一錢,八達(dá)杏仁一兩(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錢。共為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服一錢,白滾水送下。(《滇南本草》蘇子散) 3.3、蘇子治食蟹中毒:紫蘇子搗汁飲之。(《金匱要略》) 3.4、順氣、滑大便:紫蘇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爛,水濾取汁,煮粥食之。(《濟(jì)生方》紫蘇麻仁粥) 。
4、科學(xué)研究
取該品粉末2g,加乙醚20ml,溫浸0.5h后濾過。取乙醚提取液2ml,置玻璃皿上,室溫?fù)]翅乙醚,將殘?zhí)杜c無水硫酸鈉1-2粒直接加熱,產(chǎn)生氣泡并有刺激性特臭的白色氣體(丙烯醛)。(檢查油脂類化合物)。
蘇子的市場信息
1、蘇子的價格
蘇子的價格10-12元/千克。
2、蘇子的選購方法
高30-200cm,莖直立,葉對生,被長節(jié)毛,葉下面有細(xì)油腺點,多分枝,紫色、綠紫色或綠色,鈍四棱形,花萼鐘狀,花冠唇形,果萼較小。有紫蘇和白蘇之分,紫蘇多為藥用,白蘇既可食用也可榨油。
3、蘇子的保存方法
蘇子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藥對治療疾病上,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因此對藥物選擇上,不可以隨便的疾病,這樣對疾病治療不僅沒有幫助,反而對危害到自身健康,所以對如何選擇藥物呢,也是需要對自身疾病進(jìn)行檢查,這樣會知道,什么樣藥物是最佳之選,蘇子葉是治療疾病其中一種藥物,那蘇子葉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蘇子葉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選擇它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它對解熱作用效果非常不錯,是一個治療感冒放心之選,同時對改善人體頭疼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
蘇子葉的功效與作用:
1、解熱作用:用于感冒風(fēng)寒,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本品能發(fā)散表寒,開宣肺氣,可與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
2、抗菌作用:蘇葉在試管內(nèi)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紫蘇水提物對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和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作用強(qiáng)于黑曲霉和酵母菌。通過實驗研究得出紫蘇水提取物對細(xì)菌、真菌的抑制作用,了解其抑菌特性,為紫蘇提取物在食品天然防腐劑領(lǐng)域中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實驗依據(jù),也為紫蘇的綜合利用開辟一條新途徑??勺麽u油、腌漬物等之防腐劑。
3、對血糖的影響:紫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蘇醛作成肟后,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較紫蘇油更強(qiáng),將此肟溶于橄欖油中皮下注射,亦有作用,但較緩慢。
通過以上介紹,對蘇子葉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好認(rèn)識,那選擇它的時候,也是可以根據(jù)自身疾病進(jìn)行選擇,但是在使用數(shù)量上,都是需要按照醫(yī)生建議使用,否則使用多了,對自身疾病治療沒有幫助,反而引發(fā)出身體其他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白蘇子。白蘇子對調(diào)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白蘇子的相關(guān)知識。
【別名】荏子(《別錄》),玉蘇子(《中藥志》)。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白蘇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白蘇(《本草圖經(jīng)》),又名:荏(《別錄》),南蘇(《滇南本草》),白紫蘇、假紫蘇(《生草藥性備要》),家蘇(《植物名實圖考》),山紫蘇、臭蘇、犬屎薄、犬屎蘇。
【生境分布】野生于路旁,亦有栽培者。自河北至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分布。產(chǎn)江蘇、河北、山東、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干燥的果實,卵形或略呈三角形圓錐體狀,長徑2.5~3.5毫米,短徑2~2.5毫米。表面灰白色至黃白色,有隆起的網(wǎng)紋。果皮質(zhì)脆,易壓碎。種仁黃白色,富油質(zhì)。氣微香,嚼之有油膩感。以粒大、飽滿、無雜質(zhì)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脂肪油,主為亞麻脂和甘油三棕櫚酸酯。全草含揮發(fā)油,袖中含l-紫蘇醛、白蘇烯酮、松茸醇和l-芳樟醇。
【性味】①《別錄》:"味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下氣,消痰,潤肺,寬腸。治咳逆,痰喘,氣滯便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
【備注】本品在四川、貴州等地與紫蘇子同等使用,參見"紫蘇子"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1.《飲片新參》。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白蘇子,白蘇子有著怎樣的功效。白蘇子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紫蘇子是紫蘇干燥成熟以后的果實。紫蘇是可以生長在路旁,荒地的一種植物,所以平時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植物,只不過有的時候我們不認(rèn)識它。而且紫蘇子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
紫蘇子其實是一種可以入藥的果實,它的分布非常的廣,它具有著止咳平喘,具有著潤腸,消痰等的作用。不僅如此,紫蘇子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下面就請專家來給我們介紹一下紫蘇子還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1. 蘇子可增強(qiáng)學(xué)習(xí)記憶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蘇子油,它能促進(jìn)小鼠學(xué)習(xí)記憶功能,且該作用與小鼠腦內(nèi)的核酸蛋白質(zhì)及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含量有關(guān)。
2. 蘇子有降血脂作用。
3. 蘇子有降血壓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亞麻酸。
4. 蘇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亞麻酸。
5. 蘇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藥物的長期貯存。
6. 蘇子有抗癌作用。
7. 蘇子有抑菌作用,0.1%紫蘇子油對變形桿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種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通過專家的介紹,我們對于紫蘇子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紫蘇子還可以用于食用,很多的人常用紫蘇子做粥,做湯圓,甚至可以做成紫蘇飲來喝,它的口感不但好,而且還對身體有著很大的作用。
【導(dǎo)讀】蘇子葉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選擇它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它對解熱作用效果非常不錯,是一個治療感冒放心之選,同時對改善人體頭疼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
蘇子葉的功效與作用效果
1、解熱作用:用于感冒風(fēng)寒,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本品能發(fā)散表寒,開宣肺氣,可與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
蘇子葉的功效與作用效果
2、抗菌作用:蘇葉在試管內(nèi)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紫蘇水提物對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和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作用強(qiáng)于黑曲霉和酵母菌。通過實驗研究得出紫蘇水提取物對細(xì)菌、真菌的抑制作用,了解其抑菌特性,為紫蘇提取物在食品天然防腐劑領(lǐng)域中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實驗依據(jù),也為紫蘇的綜合利用開辟一條新途徑??勺麽u油、腌漬物等之防腐劑。
3、對血糖的影響:紫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蘇醛作成肟后,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較紫蘇油更強(qiáng),將此肟溶于橄欖油中皮下注射,亦有作用,但較緩慢。
通過以上介紹,對蘇子葉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好認(rèn)識,那選擇它的時候,也是可以根據(jù)自身疾病進(jìn)行選擇,但是在使用數(shù)量上,都是需要按照醫(yī)生建議使用,否則使用多了,對自身疾病治療沒有幫助,反而引發(fā)出身體其他問題。
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藥方劑涵蓋了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調(diào)理,并對其有顯著地療效。麻子蘇子粥就是一種被廣泛應(yīng)用的方劑,你了解它的功效嗎?
【別名】蘇麻粥(《壽親養(yǎng)老新書》卷四)。
【處方】紫蘇子 大麻子各50克
【功能主治】治婦人產(chǎn)后郁冒多汗,大便秘;老人、虛人風(fēng)秘。
【用法用量】洗凈,研極細(xì),用水再研取汁150毫升,分二次煮粥啜之。
【摘錄】《普濟(jì)本事方》卷十
【別名】紫蘇麻仁粥、蘇麻粥、蘇子麻仁粥、麻蘇粥、麻仁蘇子粥
【處方】紫蘇子半合,大麻子半合。
【制法】上藥凈洗,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順氣,滑大便。主婦人產(chǎn)后郁冒多汗,大便秘,及老人、諸虛人風(fēng)秘。
【用法用量】紫蘇麻仁粥(《濟(jì)生》)、蘇麻粥(《壽親養(yǎng)老》卷四)、蘇子麻仁粥(《醫(yī)統(tǒng)》卷六十九)、麻蘇粥(《濟(jì)陰綱目》卷十四)、麻仁蘇子粥(《醫(yī)方集解》。本方改為丸劑,名“蘇麻丸”(見《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紫蘇子氣味辛溫,入手太陰、足厥明,能降逆下氣。大麻子氣味辛甘平而潤,入手足陽明、足太陰,能潤腸胃。
【摘錄】《本事》卷十
麻子蘇子粥的做法大家都學(xué)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rèn)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白蘇子油。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白蘇子果實壓榨出的脂肪油。
【原形態(tài)】白蘇,一年生草本,高0.5-2m。莖直立,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葉對生;葉柄長3-5cm,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葉片闊卵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兩面綠色或紫色,上面被疏柔毛。輪傘花序2花,組成長1.5-15cm,密被長柔毛,貪薇一側(cè)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外被紅褐色腺點,邊緣膜質(zhì);花梗密被柔毛;花萼鐘形,10脈,下部被長柔毛,夾有黃色腺點,內(nèi)面喉部有疏柔毛環(huán),結(jié)果實增大,萼桅二唇形,上唇寬大,3齒,中齒較小,下唇比上辰稍長,2齒,齒披針形;花冠通常白色,冠筒短,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部3裂,中裂片較大;雄蕊4,前對稍長,離生,插生喉部,花藥2室;花柱先端2淺裂;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小堅果近球形,具網(wǎng)紋。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全國多有栽培,少有逸為野生。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潤腸;烏發(fā)。主腸燥便秘;頭發(fā)枯燥
【用法用量】內(nèi)服:水煎,3-5g。外用:適量,涂抹。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白蘇子油的功效與作用大家應(yīng)該知道了吧,白蘇子油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很常見的中藥藥材,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dǎo)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diào)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蘇子降氣湯的制作方法。
【處方】紫蘇子、半夏(湯洗七次),各二兩半。川當(dāng)歸(去蘆)兩半,甘草二兩,前胡(去蘆)、厚樸(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兩。肉桂(去皮)一兩半,(一本有陳皮去白.一兩半)。
【炮制】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男、女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虛煩引飲,頭目昏眩,腰疼腳弱,肢體倦怠,腹肚廣刺,冷熱氣瀉,大便風(fēng)秘,澀滯不通,肢體浮腫,有妨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二片,棗子一個,紫蘇五葉,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蘇子降氣湯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又是純中藥制劑,無副作用,但如果沒有需要還是不建議濫服的。
導(dǎo)讀:中藥白蘇子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白蘇子的功效與作用、白蘇子圖片、白蘇子的藥用價值、白蘇子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白蘇子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白蘇子簡介白蘇子圖片白蘇子的功效與作用白蘇子的藥用價值白蘇子的用法與用量白蘇子的副作用白蘇子的配伍應(yīng)用白蘇子簡介
白蘇子,藥用部分為唇形科植物白蘇的果實。干燥的果實,卵形或略呈三角形圓錐體狀,長徑2.5~3.5毫米,短徑2~2.5毫米。表面灰白色至黃白色,有隆起的網(wǎng)紋。果皮質(zhì)脆,易壓碎。種仁黃白色,富油質(zhì)。氣微香,嚼之有油膩感。以粒大、飽滿、無雜質(zhì)者為佳。
白蘇子圖片
白蘇子的功效與作用
1、下氣消痰,白蘇子味辛走竄,且為果實而質(zhì)重,入肺經(jīng),故可降咳逆,祛痰濁。《飲片新參》曰:平肺氣,止逆。臨床對于咳逆,痰喘之證用之有效。
2、潤肺寬腸,白蘇子,辛散溫痛,其質(zhì)重且富油質(zhì),故有通降質(zhì)潤之性。入肺經(jīng),肺與大腸相表里,可潤肺,通降肺氣,而利大腸。對于肺氣失宣。清肅失司,津液不能下達(dá),而致大便困難,或大便秘結(jié),腑氣不通,而致肺氣失降的胸滿,喘咳等癥,用本品即可調(diào)肺降氣,又可寬腸通便,使肺氣降,而腑氣通,大便自利。
3、鑒別應(yīng)用:白蘇子與白蘇葉,同出自唇形科植物自蘇,一為子,一為葉,其性味相似。白蘇子善于下氣消痰而寬腸,白蘇葉則偏于解表散寒,理氣消食。功效各異,用當(dāng)有別,有一輕一重,一散一降之不同。
白蘇子的藥用價值
下氣,消痰,潤肺,寬腸。治咳逆,痰喘,氣滯便秘。
1、《別錄》:主咳逆,下氣,溫中補(bǔ)體。
2、《食療本草》:生食,止渴潤肺。
3、《滇南本草》:開胃健脾。同陳皮化痰疏風(fēng)。
4、《飲片新參》:平肺氣,止逆。治咳喘,通腸府。
白蘇子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白蘇子的副作用
久虛,脾虛便滑者不宜。
白蘇子的配伍應(yīng)用
1、配陳皮
化痰疏風(fēng),白蘇子味辛,入肺經(jīng),功善下氣消痰。陳皮味辛,能燥濕化痰。二者配伍,其辛散之力,化痰之力增強(qiáng)。辛散入肺,故可疏風(fēng)化痰。對于咳嗽痰多,又感風(fēng)邪之癥,用之有效。
2、配杏仁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白蘇子、杏仁均有下氣止咳喘、潤腸燥之功,而杏仁又有疏散肺經(jīng)風(fēng)寒痰濕之能,故二者相合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對予外邪侵襲,痰濁內(nèi)蘊(yùn),以致肺氣失降,而為痰多咳喘之證及腸燥便秘之證,用之最效。
以上就是一些白蘇子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我們都知道加減蘇子降氣湯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加減蘇子降氣湯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xì)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真蘇子、半夏曲、炙甘草、前胡、陳皮、厚樸(姜汁炒)、肉桂(去皮)、大腹皮、桑白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咳嗽氣盛,兼治面部浮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育嬰秘訣》卷三
【處方】前胡(去蘆,洗凈)2兩,厚樸(去皮,姜制)2兩,甘草2兩(炙),當(dāng)歸(去蘆,洗凈)2兩,肉桂(去粗皮)3兩,陳皮(去白)3兩,半夏(湯泡7次)5兩,真蘇子5兩(生用),蒼術(shù)(泔浸,去皮)3兩,木香1兩半,木瓜(去瓤子)3兩,川棟子2兩(皮),茴香(炒,去沙凈)2兩,破故紙1兩半。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腳氣。
【用法用量】每服3錢,加生姜5片,大棗1枚,煎至7分,空心服。加沉香1兩半尤妙。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經(jīng)驗秘方》
上文介紹了加減蘇子降氣湯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采納后好好利用加減蘇子降氣湯來為我們的健康護(hù)航。
紫蘇子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紫蘇子散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紫蘇子散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紫蘇子(微炒)、蘿卜子(微炒)、訶黎勒皮、杏仁(去皮.尖.麩炒黃)、人參(去苗)、木香,各半兩;青皮(去白)、甘草(炙微赤),各一兩。
【炮制】上件搗,羅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治小兒啼氣未定,與乳飲之,與氣相逆,氣不得下。
【用法用量】每服一錢,以水一盞,入生姜錢少許,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紫蘇子(微炒)木香 訶黎勒皮 蘿卜子(微炒)杏仁(湯漫,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參(去蘆頭)各15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銼)青橘皮7.5克(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功能主治】理氣降逆。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壅悶,不欲乳食;大人膈噎上氣咳逆,或怒未定便夾氣飲食,或飲食畢便怒,以致與氣相逆,遂成膈噎之候。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許,煎至75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看完了本文對紫蘇子散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xué)會去應(yīng)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