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膽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狐膽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有很多,狐膽就是其中一種,不過也有很多人對狐膽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選擇食用之前,需要對狐膽的功效與作用進行認識。
【來源】為犬科動物 狐 的 膽 。將狐殺死后,剖腹,取出膽囊,陰干。
【性味】《陸川本草》:"甘苦,寒。"
【功能主治】治癲癇,心氣痛,瘧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0.5~1錢;或入丸劑。
【附方】治瘧,寒熱發(fā)作無時:砒霜半兩,朱砂半兩,麝香一分,阿魏一分,狐膽一枚,黃丹一分,綠豆面一分。上藥,都細研令勻,五月用粽子尖,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及發(fā)前,以冷醋湯下二丸,忌食熱物。(《圣惠方》狐膽丸)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jīng)》。
相信一開始對狐膽不太清楚的朋友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了狐膽的相關(guān)知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很多人都知道,狐心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狐心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狐心的功效。
【別名】狐貍心
【來源】食肉目犬科 狐 Vulpes vulpes L.,以 心 入藥。
【生境分布】四川若爾蓋、東北。
【功能主治】補益鎮(zhèn)靜。主治痰氣。
【用法用量】狐心1個,朱砂2錢,研面,公用瓷鍋煮,一次同服,服后睡覺;或用狐心1個,甘遂、朱砂,各2錢,研末,放入狐心內(nèi),用濕紙包數(shù)層放木火中燒熟,取出,連心帶藥2次食用。
【注意】食后作瀉或兼有嘔吐。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吉林中草藥》
狐心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在中國的許多藥學(xué)著作中,狐惑湯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早在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把它投入到醫(yī)學(xué)中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一些相關(guān)信息。
【處方】黃連4兩,熏草4兩。
【功能主治】狐惑病,其氣如傷寒,嘿嘿欲眠,目不得閉,起臥不安,并惡食飲,不欲食,聞食臭其面目翕赤、翕白、翕黑,毒食于上者則聲喝(一作嗄)也,毒食下部者則干咽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白酢漿1斗漬之1宿,煮取2升,分為3服。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黃連,即瀉心湯中專主;佐以熏草,專辟惡氣,即瀉心湯中干姜之意;煮用酢漿,專收濕化之蟲。味少力專,其功不在瀉心之下耳。
【摘錄】《千金》卷十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對狐惑湯的功效與作用有了很深層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狐惑湯一定要注意這些,這樣才會保證身體能更加健康。
大家都知道狐肝丸對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很多人卻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實了解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臘月狐肝1具,臘月樸嘴鴉1只(去嘴爪),藿香2兩,桑螵蛸1兩半,白附子1兩半,地骨皮1兩半,麥門冬1兩,干蝎(炒)1兩半,烏蛇(酒浸,去皮骨,炙)1兩半,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兩半,白僵蠶(生用)1兩半,天門冬(去心,生用)1兩半,人參1兩半,檳榔(生用)1兩半,天南星(炮)1兩半,麝香(研)半兩,五靈脂1兩,天麻(生用)1兩,羌活(去蘆頭)1兩(以上并麝香同搗羅細),膩粉1分。
【制法】上20味,將前7味先下狐肝、鴉,次下五味藥入罐子內(nèi),團瓦一片蓋口上,仍留一眼如錢竅大出煙,黃泥封定,慢火先燒,令干;漸加火燒青煙出,即泥合竅子,住火,以灰焙,候冷取出,研細;同余藥13味再同研令勻,重羅,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中急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溫酒送下,微嚼,不得多服。每空心并2服,如人行5里再1服,午時、夜深各1服,汗出即愈。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
【處方】狐肝1具,烏鴉1只(去嘴爪肚腸,曬干,共狐肝一處入瓶,燒為灰),天南星半兩(炮裂),天麻1兩,藿香1兩,白附子1兩(炮裂),烏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桑螵蛸1兩(微炒),干蝎1兩(微炒),白僵蠶1兩(微炒),烏藥1兩,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麝香半兩(細研),朱砂半兩(細研,水飛過),牛黃1分(細研),蟬殼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五
【處方】狐肝1具(臘月者),老鴉1只(去嘴爪翅尾,與孤肝同于瓷瓶內(nèi)燒令煙盡,候冷細研),天南星1兩半(炮裂),天麻1兩,白附子1兩(炮裂),烏蛇肉2兩(酒拌炒,令黃),干蝎1兩(微炒),桑螵蛸4兩(微炒),蟬殼1兩(微炒),晚蠶蛾1兩(微炒),白僵蠶1兩(微炒),朱砂2兩(細研),牛黃1兩(細研),麝香1分(細研)。
【制法】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中風(fēng)卒倒,眼黑頭疼,胸膈多痰,言語謇澀,心神恍惚,皮膚頑麻。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以豆淋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六十九
上面所講的就是關(guān)于狐肝丸的一些小常識,這些方劑都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對于大多數(shù)朋友們來說,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非常有必要的。
俗話說,物質(zhì)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在現(xiàn)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狐肝散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烏鴉1只(銼,去喙不用,留爪),狐肝1具(2味皆用臘月者,與鴉同入瓷瓶中,鹽泥封固,微炭火上煨熟,候瓶透赤,取出冷用),天南星1兩(去心,研),天麻、膩粉、蝎、白附子、僵蠶,牛黃1分(別研),藿香1兩,桑螵蛸(臘月采者)1兩,麝香半兩(別研),烏蛇1兩(酒浸,不用頭尾,取肉,炙)。
【制法】上為末,卻與研者和勻。
【功能主治】除風(fēng)。主癱瘓風(fēng),及氣攻注皮膚,生瘡搔癢,赤白瘕風(fēng)等一切風(fēng)疾。
【用法用量】如中急風(fēng),豆淋酒送下2錢;癱瘓風(fēng),再服立愈;常服除風(fēng),溫酒送下半錢。
【摘錄】《普濟方》卷九十三引《博濟》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狐肝散的一些介紹,不過要注意,雖然狐肝散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決定。
大家都知道中藥是很神奇的,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當(dāng)它們中的幾種融合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狐陰丸這種中藥方劑,為我們來揭曉答案。
【處方】狐陰1枚(炙),木香6分,蒺藜子6分,膃肭臍6分,昆布6分,牛膝8分,菟絲子8分(酒漬),桃仁(去尖皮,熬)10分,石斛10分,檳榔仁10枚。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虛疝氣,腰膝冷疼,陰囊腫癢。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以酒送下,1日2次。
【注意】忌熱面、蕎麥、豬、魚、粘食等物。
【摘錄】《外臺》卷二十六引《廣濟方》
【處方】狐陰1具(炙黃),蜚生蟲14枚(微炙),桂(去粗皮)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干姜(炮)3分,蒺藜子(炒,去角)3分,細辛(去苗)3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別研)1兩半,卷柏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陰(疒頹)。
【用法用量】1-2歲兒米飲送下5丸,空心、日晚各1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二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狐陰丸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