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耳風毛菊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鄙钤絹碓胶茫藗冊絹碓阶⒅仞B(yǎng)生,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驢耳風毛菊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驢耳風毛菊是中草藥里面的一種,我們可以采用驢耳風毛菊來治療很多疾病,還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驢耳風毛菊的不同藥效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困擾我們的小問題。
【英文名】all-grass of Meadow Saussurea
【別名】狗舌頭、驢耳朵、風毛菊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草地風毛菊的全草。
【原形態(tài)】草地風秘菊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可達60cm。具根狀莖;地上莖近無毛。葉互生;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12cm,寬2-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有波狀齒;上部葉漸小,全緣,下面有腺點;基生葉與下部葉有1-2.5cm的葉柄,上部葉無柄。壯舉狀花序排成傘房狀,直徑1-1.5cm;總苞鐘狀,長13-15mm,總苞片4層,外面具蛛絲狀毛及短微毛,外層先端有細齒或3裂,中層有膜質(zhì)粉紅色具鋸齒的附片;管狀小花,花冠粉紅色,長約15mm,有腺點。瘦果長圓形,長約3mm;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地荒地或森林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jié)。主瘰疬;痄腮;癤腫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熬膏敷。www.cndadi.net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能。外用于淋巴結(jié)核,腮腺炎,疔腫。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驢耳風毛菊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驢耳風毛菊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驢耳風毛菊的價值。
ys630.coM延伸閱讀
對于毛葉兔耳風,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沒有聽說過也沒關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毛葉兔耳風。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 五脈綠絨蒿 的 全草 。夏、秋采收,陰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全體被金黃色硬毛,有黃色的液汁。葉基生,呈蓮座狀,狹倒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5~3厘米?;ㄇo單一,直立,高20~40厘米;花淺藍色或紫色,單生于花莖頂端;萼片2;花瓣4;雄蕊多數(shù);子房有心皮4至多個,有胚珠多數(shù),柱頭成一球狀體。蒴果直立,寬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5~2.5厘米,近頂部開裂,長1.5~2.5厘米;種子多數(shù),黑褐色。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草地。分布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鎮(zhèn)痙熄風,定喘,清熱解毒。治小兒驚風,肺炎,咳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對于中藥材毛葉兔耳風的介紹。對于我們不懂的藥材,更應該去了解它,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無策。
絹毛菊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絹毛菊去治療一些相關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空桶參、空洞參、空空參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絹毛菊的全草。
【原形態(tài)】絹毛菊 多年生草本。根長圓錐形。莖直立而短,高15-30cm。葉披針形,在高大植株中長可達10cm,寬可達2.5cm,但在短小植株中,長僅2cm,寬2-3mm,葉先端急尖,基部下延為葉柄,邊緣羽狀裂或具鋸齒。頭狀花序,密集于莖端成圓柱形,通常有棕色長柔毛;總苞片長9-14mm,外層總苞片2枚,線形,內(nèi)層總苞片4枚;花全部舌狀,舌片黃色而基部帶黑色,舌片先端5齒裂,筒部長3.5-6mm。瘦果長圓形,冠毛基部草黃色或近白色,長11-2mm?;ü?-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900-5500m的高山草菊、礫石山坡、灌叢邊。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支氣管炎;瘡癤腫毒;乳腺炎;風濕痹痛;衄血;崩漏;帶下;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3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于中藥材絹毛菊的介紹。對于我們不懂的藥材,更應該去了解它,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無策。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風毛菊,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八棱麻、八楞麻、三棱草、八面風
【來源】菊科風毛菊屬植物 風毛菊 Saussurea japonica (Thunb.) DC.,以 全草 入藥。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性味】苦、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散瘀止痛。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腰腿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3~5錢,水煎或泡酒服。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現(xiàn)在知道風毛菊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風毛菊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問哦。
美麗風毛菊的作用有哪些?美麗風毛菊作為傳統(tǒng)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于調(diào)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美麗風毛菊。
【別名】漏子多吾[藏名]
【來源】菊科 美麗風毛菊 Saussurea superba Anthony, f. pigmaea Anthony,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青海、甘肅、云南。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主治流行性感冒,咽喉腫痛,麻疹,蕁麻疹。
【用法用量】1~2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現(xiàn)在知道美麗風毛菊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美麗風毛菊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問哦。
龍江風毛菊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龍江風毛菊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龍江風毛菊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英文名】all-grass of Amur saussurea
【別名】東北燕尾風毛病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 龍江風毛菊 的 根 和 花序 。
【原形態(tài)】龍江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達1m。根狀莖細短;地上莖具蛛絲狀卷毛或近無毛。葉互生;基部葉長大,寬披針形或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具長葉柄;中部葉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有鋸齒,具短柄;上部葉條狀披針形,全緣,無柄;全部葉沿莖下延成明顯的翅。頭狀花序,多數(shù),排成傘房狀;總苞片4-5層,暗紫色,被長柔毛;小花全為和狀,粉紫色,長約11mm。瘦果長約3mm,冠毛污白色,外層糙毛狀,內(nèi)層羽毛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沼澤草地和泛濫草甸。
【化學成份】地上部分含阿古林(aguerin)A、B,洋薊苦素(cynaropicrin),鹽地毛菊內(nèi)酯(eleganin)。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炎解毒。主濕熱帶下;口舌生瘡;牙齦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叢浴。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和花:有抗毛滴蟲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龍江風毛菊的介紹,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更多的去了解龍江風毛菊,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發(fā)揮出龍江風毛菊的價值。
長毛風毛菊不僅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營養(yǎng)元素,同時幫助調(diào)理身體的各個機能,藥用價值也很高,今天就帶大家對長毛風毛菊進行一番了解。
【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長毛風毛菊的全草。
【原形態(tài)】長毛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莖肥厚,頂端密被膜質(zhì)殘存葉柄;莖被白以長柔毛?;~蓮座狀,長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5-16cm,寬2-3cm,先端稍尖,基部狹楔形下延成具翅的短柄,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粗齒,兩面被疏長柔毛或僅葉緣有睫毛;莖生葉1-3,條形,無柄。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直徑2-3.5cm;總苞卵狀鐘形,長約2cm;總苞片3層,全部或邊緣紫色,基部密被長柔毛,外層卵狀披針形,內(nèi)層條形,3層,綠黃色;托片長短不等;小花管狀,紫色,長達2cm。瘦果圓柱狀,長3-4cm,冠毛污白色,外層短,糙毛狀,內(nèi)層羽毛狀?;ㄆ?-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0-5200m的高山草坡。
【性味】味苦;澀;性寒
【功能主治】瀉水逐飲。主水腫;腹水;胞腔積液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澀,性寒。有逐水的功能。用于各種水腫。分布于甘肅西部、青海、湖北。
【摘錄】《中華本草》
長毛風毛菊的功效作用等已經(jīng)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長毛風毛菊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一步的去研究。
中藥美花風毛菊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美花風毛菊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英文名】all-grass of Beautifulflower Saussurea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美花風毛菊的全草。
【原形態(tài)】美花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根狀莖紡錘形。莖直立,上部分枝,被短毛和腺點或近無毛?;~和下部葉有長柄;上部葉披針形或條形,羽狀淺裂或全緣,有短柄或幾無柄,兩面有短粗毛和腺點;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條形或披針狀條形,長漸尖,又分裂或有齒。頭狀花序,直徑10-15cm,多數(shù)在莖枝頂端排列成密傘房狀或圓錐狀,有長梗;總苞球形或球狀鐘形,總苞片多層,被疏短毛,外層條形,中層和內(nèi)層卵形或長圓形,先端有膜質(zhì)、粉紫色、圓形具齒的附片,糙毛狀,內(nèi)層羽毛狀?;ㄆ?-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灌叢、草炙子及河岸。
【化學成份】全草含美花風毛菊內(nèi)酯(saurin),矢功菊素-3-O-β-D-葡萄糖甙(cyanidin-3-O-β-D-glucoside),蕓香甙(rutin),槲皮甙(quercitrin),芹菜素-7-O-β-D-葡萄鼠李糖甙(api-genin-7-O-β-D-glucoprhamnoside)。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除濕;止痛。主感冒發(fā)熱;風濕性關節(jié)炎;濕熱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止血,止痛解熱的功能。用于風濕關節(jié)炎,腹瀉等證。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對美花風毛菊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美花風毛菊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美花風毛菊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
心葉風毛菊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心葉風毛菊選擇的時候,需要對心葉風毛菊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山芍藥、馬蹄細辛、水葫蘆、山牛蒡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心葉風毛菊的根。
【原形態(tài)】心葉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根狀莖木質(zhì);地上莖光滑?;~在花期常枯萎;莖生葉互生,葉柄長達15cm,基部擴大抱莖;下部葉大,圓心形,長寬各約10-18cm,先端漸尖,基部深心形,邊緣粗鋸齒,上面被粗柔毛,下面無毛;上部葉漸小,卵形,無柄。頭狀花序,直徑2.5cm,排成傘房狀;總苞寬鐘狀,長1.5-2.5cm,總苞片先端常反折,邊緣具睫毛;和狀小花粉紫色,長14-15mm??偘榷顺7凑?,邊緣具睫毛;管狀小花粉紫色,長14-15mm。蒴果圓柱狀,長14-15mm,冠毛白色,外層糙毛狀,易落,內(nèi)層羽毛狀?;ü?-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比劃有或山坡草地。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止痛。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泡酒。
【摘錄】《中華本草》
心葉風毛菊是一種已經(jīng)存在很久的藥材,在很多中醫(yī)書上都有關于它的記載,可見心葉風毛菊其確實有著良好的藥用價值。
禾葉風毛菊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它是一個能夠制作藥膳,同時能夠制作藥品,而且禾葉風毛菊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英文名】all-grass of Grassleaf saussurea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禾葉負毛菊的全草。
【原形態(tài)】禾葉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狀莖分枝,頸部被褐色纖維狀殘葉鞘,并生出花莖和營養(yǎng)枝;莖上密被白色絹狀絨毛?;~長8-15cm,寬1.5-2mm,先端漸尖,基部呈鞘狀抱莖,全緣,邊緣內(nèi)卷,上面疏被絹狀毛或脫落,下面密被白色絨毛;莖生葉互生,數(shù)片,較短。頭狀花序,直徑1.5-2,單生莖頂;總苞鐘狀,長16-18mm,總苞片具密或疏的絹狀長柔毛,外層先端折,內(nèi)層紫色;管狀小花,紫色,長約13mm。瘦果圓柱狀,長3-4mm,冠毛淡褐色,外層短,糙毛狀,內(nèi)層羽狀?;ㄆ?-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0-4200m的高山草地和草坡。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長短不等。莖圓柱形,中空,紅棕色至黃褐色,直徑2-4mm,有縱溝,被密或稀疏的白色絨毛,有的帶棕黃色鞘狀殘葉柄。葉綠色,條形,邊比勝敗背面反卷,長0.5-6cm,寬約1mm,葉背中脈明顯突起,密被白色絨毛。頭狀花序,直徑0.8-1.2cm,總苞數(shù)層,花兩性,紫紅色,花冠長約15mm,先端5裂,基部聯(lián)合成管狀。瘦果圓柱形,棕褐色,具縱棱,先端有冠毛一撮,羽毛狀。氣清香,味苦。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主感冒發(fā)熱;濕潤黃疸;嘔吐;泄瀉;吐血;便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涼血的功能。用于肝炎、膽囊炎、胃腸炎、內(nèi)臟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關于禾葉風毛菊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利用禾葉風毛菊治療疾病,可以不用擔心副作用。所以禾葉風毛菊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在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
說起匐地風毛菊,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療疾病效果的。不過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匐地風毛菊的功效具體是什么,因此在這里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匐地風毛菊的功效。
【來源】為菊科植物 匐地風毛菊 的 全草 。9月采,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匐地風毛菊,又名:星狀風毛菊。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區(qū)河灘草甸及陰濕山坡。分布青海、西藏、甘肅、四川等地。
【性味】①《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苦,微寒。"
【歸經(jīng)】《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入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治中毒性熱癥,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8錢。
【附方】①風濕筋骨疼痛,伸屈不利:匐地風毛菊配秦艽、老鸛草、鐵線蓮煎湯服。(《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匐地風毛菊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兔耳風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兔耳風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別名】大血筋草、水上紅、心肺草、石風丹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光葉兔耳風的全草。
【原形態(tài)】光葉兔兒風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莖直立,暗紫色,不分枝。葉基生;葉柄長7-12cm,紫色;葉片闊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15-25cm,寬4-6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疏胼體狀細齒,上面綠色,下面帶比紅色,無毛。頭狀花序小,排列成圓錐狀花序,總苞圓形;總苞片數(shù)枚披針形,膜質(zhì),先端尖;全部為管狀花,花冠白色,先端5裂;冠毛羽毛狀,黃色,長約為花冠之半。瘦果幼錘,有深縱條紋。花期在夏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溪邊巖石上。
【性味】味甘;微辛;性涼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清肺;祛瘀止血。主肺癆咯血;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兔耳風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兔耳風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兔耳風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兔耳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