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别B(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雞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雞根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雞根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雞根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別名】黃金卵、吊吊黃、黃花雞骨、桂花巖托、金不換、小荷包、白糯消、觀音倒座、土黃芪、雞根遠志、樹參、包蘇蓮、陽雀花、花巖陀、小公雞樹、黃楊參、小雞花、小雞腳花、老母雞咀、雞肚子根、辣樹、樹人參。
【來源】藥材基源:為遠志科植物荷包山桂花的根。
【原形態(tài)】荷包山桂花 灌木或小喬木,高1-5m。根木質(zhì),皮肉質(zhì),淡褐色,內(nèi)面淡黃色。莖直立。小枝圓柱形,有時具縱棱,密被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約1m,被短柔毛;葉紙質(zhì),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6.5-14cm,寬2-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圓,全緣,具緣毛,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幼時兩面均疏被短柔毛;主脈在上表面微凹,在背面隆起,側(cè)脈每邊5-6條?;▋尚?,總狀花序單一,與葉對生,下垂,長7-10cm,具縱棱及槽,密被短柔毛,果時延長達25-30cm;花長13-20mm,花梗長約3mm,被短柔毛,具三角狀苞片1枚,長約3mm,被短柔毛;萼片5枚,外面2枚小,中間1枚深兜狀,長8-9mm,里面2枚大,呈小卵形,花瓣狀,紅紫色,長圓狀倒卵形,長15-18mm,與花瓣成直角著生;花瓣3枚,肥厚,黃色,側(cè)生花瓣長11-15mm,2/3以下與龍骨瓣合生,龍骨瓣盔形,具豐富的條裂雞冠狀附屬物,長約3mm;雄蕊8,長約14mm,2/3以下合生成鞘,與花瓣貼生,花藥卵形,頂孔開裂;子房圓形,直徑3mm,具緣毛,基部具1肉質(zhì)花盤,花柱細,長8-12mm,先端喇叭狀2裂,柱頭藏于下裂片內(nèi)。蒴果闊腎形至略心形,漿果狀,長約10mm,闊約13mm,幼果綠色,熟時紫紅色,具緣毛,基部具花盤和花被脫落后的環(huán)狀疤痕,果爿具同心環(huán)狀棱。種子球形,紅棕色,直徑約4mm,極疏被白色短柔毛?;ㄆ?-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2800m的溝邊或石山雜木林下。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多切成不規(guī)則的塊片或長短不一的段。表面淡黃褐色至棕褐色,有明顯皺紋和溝紋。質(zhì)堅韌。斷面木部淡黃色,有數(shù)個環(huán)紋。氣微,味淡、微麻。
【鑒別】理化鑒別 (1)本品粗粉在紫外燈下觀察顯藍色熒光。(檢查香醇)(2)取本品粗粉約0.5g,加水10ml,振搖1min,放置10分鐘,蜂窩狀泡沫不退。(檢查皂甙)(3)取本品粗粉2g,加甲醇10ml,水浴回流,濾過。取濾液1ml,加鹽酸羥胺甲醇液2-3滴,加氫氧化鉀甲醇液2-3滴,水浴微沸,放冷,用稀鹽酸調(diào)pH至3-4,加三氯化鐵乙醇液1-2滴,振搖,溶液顯紫紅色。(檢查香醇)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痰除濕;補虛健脾;寧心活血。主咳嗽痰多;風濕痹痛;小便淋痛;水腫;腳氣;肝炎;肺癆;產(chǎn)后虛弱;食欲不振;小兒疳積;失眠多夢;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
【摘錄】《中華本草》
由以上對雞根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雞根對人體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可以改善人體的一些不好的癥狀,對人體是很有用的一種藥材。
ys630.COm精選閱讀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雞嗉子根,下面我們就來對雞嗉子根的相關(guān)信息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英文名】Dendrobenthamiacapitata(Wall.)Hutch.
【別名】野荔枝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頭狀四照花的根。
【原形態(tài)】常綠小喬木,高3-15m。嫩枝密被白色貼生短柔毛。葉對生;葉柄長1-1.4cm,密被白色貼生短柔毛,上面有淺溝,下面圓形;葉革質(zhì)或薄革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5-10cm,寬2-3.4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兩面均被巾生白色短柔毛,下面極為稠宇航局,中脈在上面稍明顯,下面凸出,脈腋常有凹穴。頭狀花序近球形,約為100朵花聚集而成,直徑約1.2cm,具4白色花瓣狀總苞片,總苞片倒卵形,先端尖,長3-4cm,寬2-3cm;花萼筒狀,4裂,裂片圓而鈍;花瓣4,黃色;雄蕊4;花盤環(huán)狀,略有4淺裂;子房下位,2室。果序扁球形,成熟時紫紅色;總果柄粗壯,長4-7c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微苦;澀;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止瀉。主濕熱痢疾;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大劑量30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雞嗉子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中藥的本質(zhì)就是治標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屈頭雞根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屈頭雞根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藥材基源:為白花菜科植物保亭槌果藤Capporis versicolor Griff.的根。
【原形態(tài)】保亭槌果藤 蔓性灌木。無毛或幼枝被柔毛;枝和小枝有下彎的刺,刺堅硬,尖端暗黑色。單葉互生;葉柄長5-10mm,幼時被微柔毛;葉片紙質(zhì),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急尖而鈍頭,基部寬楔形而稍圓,全緣。傘形花序腋生或頂生,具花2-4朵,有香氣;花梗長2-3cm;萼片4,外面2片圓卵形,內(nèi)面2片橢圓形,長8-10mm;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長于萼片;雄蕊約60個,花絲長約2.5cm;子房橢圓形或卵圓形,子房柄長達5cm。果球形,直徑3-5cm,近梗部有淺脈棱。種子腎形,長1.5-2.5cm,寬1-1.5cm。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向陽處。
【性味】甘;苦;溫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現(xiàn)在知道屈頭雞根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屈頭雞根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問哦。
雞胵茅根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純天然配方,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相關(guān)的介紹吧。
【處方】生雞內(nèi)金(去凈瓦石糟粕,軋細)15克 生于術(shù)(分量用時斟酌)鮮茅根60克(銼細)
【功能主治】治水臌,氣臌。
【用法用量】先將茅根煎湯450毫升(不可過煎,一二沸后慢火溫至茅根沉水底,湯即成)。先用300毫升,加生姜5片,煎雞內(nèi)金末,至75毫升時,再添茅根湯150毫升,七八沸后,澄取清湯服之。所余之滓,仍用茅根湯煎服。日進一劑,早、晚各服藥一次。
【摘錄】《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生雞內(nèi)金5錢(去凈瓦石糟粕,軋細),生于術(shù)(分量用時斟酌)、鮮茅根2兩(銼細)。
【功能主治】水臌氣臌并病,兼單腹脹,及單水臌脹,單氣臌脹。
【用法用量】先將茅根煎湯數(shù)茶鐘(不可過煎,1-2沸后慢火溫至茅根沉水底,湯即成),先用1鐘半,加生姜5片,煎雞內(nèi)金末,至半鐘時,再添茅根湯1鐘,7-8沸后,澄取清湯(不拘1鐘或1鐘多)服之。所余之滓,仍用茅根湯煎服。日進1劑,早、晚各服藥1次。初服小便即多,數(shù)日后大便亦多。若至日下2-3次,宜減雞內(nèi)金1錢,加生于術(shù)1錢。又數(shù)日,脹見消,大便仍勤,可減雞內(nèi)金1錢,加于術(shù)1錢。又數(shù)日,脹消強半,大便仍勤,可再減雞內(nèi)金1錢,加于術(shù)1錢。如此精心隨病機加減,仰其補破之力,適與病體相宜,自能全愈。若無鮮茅根,可用藥房中干茅根1兩代之。無鮮茅根即可不用生姜。所煎茅根湯,宜當日用盡,煎藥后若有余剩,可當茶溫飲之。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雞胵茅根湯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香根芹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
【原形態(tài)】香根芹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主根圓柱形,長2-5cm,有香氣?;~葉柄長5-26cm,基部有膜質(zhì)葉鞘;葉片輪廓呈闊三角形或近圓形,通常二至三回羽狀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狀復葉,羽片2-4對,羽片邊緣有缺刻,羽狀淺裂以至羽狀深裂,有短柄,末回裂片卵形,長卵形以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被白色粗硬毛,有時僅在脈上有毛;莖生葉的分裂形狀同基生葉。復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長4-22cm;總苞片1-4,膜質(zhì),早落;傘輻3-5,長3-8cm;小總苞片4-5,背面或邊緣有毛。通常反折;小傘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不育花的花柄絲狀,短小;花瓣倒卵圓形,先端有內(nèi)曲的小舌片;花絲短于花瓣;花柱略長于花柱基;子房被折色而扁平的軟毛。果實線形或棍棒狀,長1-2.5cm,基部尾狀尖,果棱有刺毛;分生果橫剖面圓狀五角形,胚乳腹面內(nèi)凹?;?、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1120m的山坡林下,溺愛邊及路旁草叢中。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養(yǎng)肝明目。主消化不良;夜盲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是關(guān)于香根芹根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香根芹根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guān)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別喜歡吃桑葚,雖然桑葚的外形看起來是黑紫顏色的,但它吃起來口感卻是特別的甜,而桑葚是非常具有營養(yǎng)價值的一種水果,特別是對于女性來說,他能夠預防女性的動脈硬化,其實桑葚的樹根也是一種中藥,那么桑葚的樹根都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
桑葚葉也極具營養(yǎng)價值,桑葉采摘以備藥用,在民間也比較流行。每到初霜后,許多婦女都會采收,然后曬干備用。在某些地區(qū),人們還以此謀生。桑葚葉的營養(yǎng)價值:桑葉有多量胡蘿卜素及鞣質(zhì)。桑葚葉的食療作用:性味:味甘,苦;性寒。歸肺,肝經(jīng)。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桑葚葉的保健作用:一用于肺熱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于燥熱傷肺、干咳少痰;二疏散風熱:用于風熱感冒及目赤腫痛,常配菊花。三清肝明目:用于風火目疾(如急性結(jié)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視物昏花。桑葚葉的適用人群:桑葉適合經(jīng)常用眼的上班族,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尤其在秋冬季節(jié),氣候干燥,可以用桑葉來清肺潤燥,效果很好。
中醫(y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jīng),為滋補強壯、養(yǎng)心益智佳果。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jié)等癥。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藥,中醫(y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jīng),為滋補強壯、養(yǎng)心益智佳果。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jié)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