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蕊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毛蕊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毛蕊老鸛草這味中藥。
【來源】為槐牛兒苗科植物 毛蕊老鸛草 的 全草 。8~9月采收,洗去泥沙,曬干備用。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狀莖粗短。莖直立,向上分枝,有倒生白毛。葉互生,腎狀五角形,直徑5~10厘米,掌狀5中裂或略深,裂片菱狀卵形,寬3~5厘米,邊緣有羽狀缺刻或粗牙齒,上面有長伏毛,下面脈上疏生長柔毛;基生葉有長柄,長2~3倍于葉片,密生長硬毛,莖生葉的柄短,預(yù)部的無柄;托葉離生,長三角形,膜質(zhì)。聚傘花序頂生,花序柄2~3枚,出自1對葉狀苞片腋間,頂端各有2~4花;花柄長約1.5厘米,有密腺毛,在果期直立;萼片5,卵狀橢圓形,長約1厘米,有密腺毛;花瓣5,淡藍紫色,長約1.5厘米;雄蕊10;子房5室,被毛,花柱有毛,先端5裂,花后伸長。蒴果長約3厘米,有微毛?;ㄆ?~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濕潤林緣、灌叢中。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寧夏、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微辛,微溫。
【歸經(jīng)】入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疏風(fēng)通絡(luò),強筋健骨。治風(fēng)寒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肌膚麻木,腸炎,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浸酒。
【附方】①治筋骨疼痛,癱瘓:毛蕊老鸛草、當(dāng)歸、秦艽,白芍、麻黃。燉肉服。
【摘錄】《*辭典》
以上只是介紹了毛蕊老鸛草的部分功效和作用,其實它還具有其他效果,在這里就不一一道來了。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專門來看看醫(yī)書上記載的功效和事項。
ys630.coM延伸閱讀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草原老鸛草,那么草原老鸛草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紅根草(甘肅省衛(wèi)生防疫站《紅根草治療急性菌痢的療效觀察》)。
【來源】為牻牛兒苗科植物 草原老鸛草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生有一簇肥厚肉質(zhì)粗糧,長6~10厘米。莖直立,略有白柔毛,向上分枝,枝上有開展的密腺毛。葉討生,腎狀圓形,直徑2.5~6厘米,7深裂,裂片倒卵狀楔形,上部深羽裂或羽狀缺裂,上面略有短伏毛,下面葉脈上有疏柔毛;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有長柄,3~4倍于葉片,聚傘花序頂生,柄長2~5(~10)厘米,生2花;花柄長1~3厘米,有白色開展的密腺毛;萼片有同樣的腺毛;花瓣藍紫色,長過萼片1.5倍。蒴果長約8厘米。
【生境分布】生于草原、林緣。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化學(xué)成份】根莖含鞣質(zhì),其中能被乳清蛋白沉淀的鞣質(zhì)為11.9%,多酚21%。上述成分中有沒食子酸、左旋表兒茶精、右旋兒茶精、訶黎勒酸、6-沒食子酰葡萄糖、并沒食子酸和3,6-二沒食子酰葡萄糖等。根含鞣質(zhì)19~34%,葉含12~20%。
【藥理作用】新鮮葉的水提取物對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粘質(zhì)沙雷氏菌等有中等度的抗菌作用,而對真菌無效。
【功能主治】治菌痢。
【臨床應(yīng)用】 治療急性菌痢 用紅根草1兩,甘草3錢,加水200毫升,煎至80~100毫升,每日3次分服。兒童半量。亦可加工成糖衣片服用。7天為一療程。臨床以煎劑治療187例,痊愈(癥狀消失,每日大便在2次以下、外觀正常,大便鏡檢每個高倍視野白細胞不超過3個或大便培養(yǎng)連續(xù)3次陰性)92例(67.2%),好轉(zhuǎn)33例(24%),無效12例(8.8%)。用片劑觀察30例,痊愈27例,無效3例。本組病例發(fā)熱平均于2.8天消失,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壓痛分別于2.8天、2.4天、3天消失,大便性狀、次數(shù)、鏡檢紅白細胞分別于4天、2.5天、3.6天恢復(fù)正常,細菌培養(yǎng)24例陽性患者,一療程后復(fù)查,20例轉(zhuǎn)陰。治后對12例進行1~3個月的隨訪觀察,未見復(fù)發(fā);細菌學(xué)復(fù)查,10例陰性,2例帶菌。副作用:僅1例服藥后有惡心、上腹部不適,于1天內(nèi)消失。
【摘錄】《*辭典》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草原老鸛草在一些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草原老鸛草的食用也要根據(jù)各自的身體狀況決定,切記不要盲目用藥。
毛蕊花的藥用價值
毛蕊花,中藥名。為玄參科毛蕊花屬植物毛蕊花Verbascum thapsus L.的全草。植物毛蕊花,分布于新疆、江蘇、浙江、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散瘀之功效。主治肺炎,慢性闌尾炎,瘡毒,跌打損傷,創(chuàng)傷出血。
別名:一柱香、大毛葉、龜與箭、樓臺香《云南中草藥選》、牛耳草、虎尾鞭、霸王鞭、海綿薄、毒魚草。
入藥部位:為玄參科植物毛蕊花的全草。
化學(xué)成分:全草含棉子糖(raffinose),水蘇糖(stach-yose)。根含桃吉珊瑚甙,還含水蘇糖,庚糖(heptose),辛糖(octose),壬糖(nonose)等。葉含魚藤酮(rotenone)和香豆粗(coumarin)。果實灰分(ash),含鋁、鈉、鉀、鎂、果產(chǎn)另含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性味:味辛、苦,性涼。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散瘀。
主治:肺炎,慢性闌尾炎,瘡毒,跌打損傷,創(chuàng)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粉或鮮品搗敷。
藥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
2、抗過敏作用。
3、瀉下和利尿作用。
4、降血糖作用。
毛蕊花的副作用
暫無記載。
毛蕊花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醫(yī)學(xué)記載:
1、《云南中草藥》:“苦,寒?!?/p>
2、《新疆中草藥手冊》:“有小毒?!?/p>
3、《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辛辣微苦,涼?!?/p>
4、《青島中草藥手冊》:“為緩和鎮(zhèn)痛藥及潤腸藥?!?/p>
5、《全國中草藥匯編》:“治闌尾炎?!?/p>
6、《云南中草藥》:"消炎,止血,拔毒。治瘡毒,刀槍傷,跌打損傷。"
7、《云南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治肺炎,關(guān)節(jié)扭傷。"
附方:
1、治慢性闌尾炎:一柱香一兩。水煎服,紅糖為引。
2、治瘡毒:一柱香三錢。水煎服,紅糖、白酒為引。
3、治刀槍傷,跌打損傷:一柱香研末,酒調(diào)成糊狀,敷患處。
中藥治療疾病是非常有效果的,而且大多數(shù)都更注重調(diào)理,在我國有很多種中藥,老鶴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有很多女性都可能有一些月經(jīng)方面的疾病,出現(xiàn)月經(jīng)經(jīng)血堵塞的狀況,這個時候就可以吃一些老鶴草進行調(diào),能夠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藥老鶴草的功效與作用。
長嘴老鸛草:莖長30~50cm,直徑0.3~0.7cm,多分枝,節(jié)膨大。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有縱溝紋及稀疏茸毛。質(zhì)脆,斷面黃白色,有的中空。葉對生,具細長葉柄;葉片卷曲皺縮,質(zhì)脆易碎,完整者為二回羽狀深裂,裂片披針線形。果實長圓形,長0.5~1cm。宿存花柱長2.5~4cm,形似鸛喙,有的裂成5瓣,呈螺旋形卷曲。無臭,味淡。
短嘴老鸛草:莖較細,略短。葉片圓形,3或5深裂,裂片較寬,邊緣具缺刻。果實球形,長0.3~0.5cm?;ㄖL1~1.5cm,有的5裂向上卷曲呈傘形。
野老鸛草:葉片掌狀5~7深裂,裂片條形,每裂片又3~5深裂。
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
一、老鸛草改善血瘀氣滯的功效作用 老鸛草嫩散文通氣,活血效果極好。老鸛草行氣功效上乘,特別對女性有調(diào)養(yǎng)效果,能夠緩解月經(jīng)不調(diào),醫(yī)治痛經(jīng)閉經(jīng)有奇效。其次,老鸛草在改變氣血方面還著重與疏肝理氣,對于肋骨疼痛也有效。
二、老鸛草治療頭疼風(fēng)濕的功效作用 老鸛草可以辛溫升散,克“上行頭目”,所以在改善身體風(fēng)濕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有風(fēng)濕的人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是會引起肢體疼痛的,如果肢體麻木可以用老鸛草來起到通絡(luò)通脈的效果,活血活脈,則能夠緩解頭疼風(fēng)濕問題。
三、老鸛草預(yù)防血栓的功效作用 老鸛草可以擴張血脈,加強冠脈血的流動力,緩解治療心肌缺氧等情況。心肌的健康反而促進血液血壓各項指標(biāo)健康,是預(yù)防改善血栓的良藥。
四、老鸛草減肥的功效作用 老鸛草搭配玫瑰花,茉莉花等制作花茶,可以有利于減肥,特別可以改善腹部脂肪。
導(dǎo)讀:中藥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老鸛草圖片、老鸛草的藥用價值、老鸛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老鸛草簡介老鸛草圖片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老鸛草的藥用價值老鸛草的用法與用量老鸛草的副作用老鸛草簡介
老鸛草,中藥名。為牻牛兒苗科植物牻牛兒苗、老鸛草或野老鸛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習(xí)稱長嘴老鸛草,后兩者習(xí)稱短嘴老鸛草,夏、秋二季果實近成熟時采割,捆成把,曬干。
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段。莖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節(jié)膨大。切面黃白色,有時中空。葉對生,卷曲皺縮,灰褐色,具細長葉柄。果實長圓形或球形,宿存花柱形似鸛喙。氣微,味淡。
老鸛草圖片
老鸛草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fēng),活血,清熱解毒。治風(fēng)濕疼痛,拘攣麻木,癰疽,跌打,腸炎,痢疾。
1、《滇南本草》:祛諸風(fēng)皮膚發(fā)癢。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軟,手足筋攣,麻木,利小便,瀉膀胱積熱,攻散諸瘡腫毒,退癆熱發(fā)燒,治風(fēng)火蟲牙,痘疹疥癩等癥。
2、《綱目拾遺》:去風(fēng),疏經(jīng)活血,健筋骨,通絡(luò)脈。治損傷,痹癥,麻木,皮風(fēng),浸酒常飲。
3、《現(xiàn)代實用中藥》:止久痢,厚腸胃,調(diào)中健脾。
4、《貴州民間方藥集》:治跌打損傷,止刀傷出血,又可止咳,益肺氣。
5、《藥材學(xué)》:清熱解毒。治熱病消渴,癰疽瘡腫。
老鸛草的藥用價值
1、治筋骨癱瘓:老鸛草、筋骨草、舒筋草,燉肉服。(《四川㈡,藥志》)
2、治筋骨疼痛,通行經(jīng)絡(luò),去諸風(fēng):新鮮老鸛草洗凈,置一百斤于銅鍋內(nèi),加水煎煮二次,過濾,再將濾液濃縮至約三十斤,加飲用酒五兩,煮十分鐘,最后加入熟蜂蜜六斤,混合拌勻,煮二十分鐘,待冷裝罐。(《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老鸛草膏)
3、治腰扭傷:老鸛草根一兩,蘇木五錢,煎湯,血余炭三錢沖服,每日一劑,日服二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4、治急慢性腸炎下?。籂脚好缌X,紅棗四枚。煎濃湯,一日三回分服。(《現(xiàn)代實用中藥》)
5、治腸炎,痢疾:老鸛草一兩,鳳尾草一兩,煎成9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連服一至二劑。(《浙江省中草藥抗菌消炎經(jīng)驗交流會資料選編》)
6、治婦人經(jīng)行受寒,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行發(fā)熱,腹脹腰痛,不能受胎:五葉草五錢,川芎二錢,大薊二錢,白芷二錢。水酒各一鐘,合煎,臨臥服,服后避風(fēng)。(《滇南本草》)
老鸛草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或浸酒、熬膏。外用:適量,搗爛加酒炒熱外敷,或制成軟膏涂敷。
老鸛草的副作用
1、老鸛草過量會出現(xiàn)瀉下作用
老鸛草的水溶性提取物,對兔有一定止瀉作用。兔空腹服其煎劑或干燥提取物,都能抑制十二指腸和小腸的活動,并促進盲腸的逆蠕動,因而出現(xiàn)止瀉作用;但劑量過大,則能促進大腸的蠕動而出現(xiàn)瀉下作用。故其作用與阿托品是不同的。止瀉的有效成分除鞣質(zhì)外,似尚有能使腸粘膜特別是大腸粘膜收斂的物質(zhì)。
2、老鸛草過敏
老鸛嘴制劑引起過敏反應(yīng)時,可按過敏反應(yīng)常規(guī)處理;中醫(yī)療法:(1)中毒后立即服鹽水1杯,即解。(2)蔥3根,甘草15g,水煎服。
以上就是一些老鸛草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生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的危害,嚴重的可導(dǎo)致身體功能紊亂等問題,中藥方劑在一些疾病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老鸛草軟膏。
【來源】為老鸛草經(jīng)加工制成的軟膏。
【性狀】本品為褐紫色的軟膏。
【炮制】取老鸛草10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加等量的乙醇使沉淀,靜置12~24小時,濾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加對羥苯乙酯0.3g、羊毛脂50g與凡士林適量,混勻,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除濕解毒,收斂生肌。用于濕毒蘊結(jié)所致的濕疹,癰、疔、瘡、癤及小面積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外用,涂敷患處,一日1次。
【貯藏】密閉。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就是利用老鸛草軟膏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老鸛草軟膏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xí)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連蕊茶。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毛花連蕊茶的根、葉、花。
【原形態(tài)】毛花連蕊茶 常綠灌木,高1-5m。幼枝密被直伸的粗長毛,老枝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3-6mm,密生長柔毛;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3-8cm,寬2.5-4.5cm,先端漸尖或長尾狀,基部楔形、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細鈍鋸齒,上面除中脈外無毛,下面常有緊貼長柔毛及突起毛跡,葉脈在下面較顯著。花兩性,單生于葉腋或2朵生于近枝頂;花白色或帶青紫色,徑約3.5cm;花梗粗壯,長3-4mm;小苞片5,與萼片均密被粗長柔毛,且均宿存;花萼杯狀,裂片5,近半圓形;花瓣大小及形狀不一;雄蕊多數(shù),無毛;子房上位,無毛,花柱1,細長,柱頭3裂。蒴果近球形,徑約1.8cm。花期3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500m的山地疏林中,以及山谷、林緣。
【性味】微苦;微寒
【歸經(jīng)】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主癰腫瘡瘍;咽喉腫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獨特的生存環(huán)境賦予連蕊茶神奇的功效,經(jīng)過上面內(nèi)容的介紹,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在增長閱歷的同時,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說起三蕊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三蕊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三蕊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三蕊草 草本,高5-15cm。莖纖細,略四棱形,棱上具狹翅,被平展的腺毛及微柔毛。葉柄長1-3mm,被腺毛;葉片膜質(zhì),狹橢圓形至卵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長(5-)10-25mm;寬(3-)4-7mm,邊緣具細鋸齒,齒尖有刺毛,葉面被星散的長粗毛,中、側(cè)脈微隆起,背面僅脈上具星散的長粗毛,其余無毛或具糠秕,中、側(cè)脈隆起,側(cè)脈2對,其中1對基出。蝎尾狀聚傘花序,頂生,有花2-5朵,長1-2.5cm,被平展的腺毛;總花梗長8-15mm,花梗長1-5mm,被疏腺毛,略三棱形;花萼鐘狀管形,長約4mm,略具三棱,具6脈,常僅脈上被疏腺毛,裂片極短,廣卵狀三角形;花瓣粉紅色、紫紅色或淺藍色,長圓狀橢圓形,頂端急尖,1側(cè)偏斜,外面中脈具疏腺毛;雄蕊3,等長,花絲與花藥近等長,花藥小,廣卵形,長約1.8mm,基部叉開,藥隔不延長;子房瓶形,先端膜質(zhì)冠微3裂。蒴果柱狀圓錐形,略具3棱,長約4mm,寬2mm,與宿存萼貼生;宿存萼被疏腺毛,具6脈。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1800m的松林下、林間空地、林緣路邊草叢中及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主血虛萎黃;崩漏;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三蕊草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
露蕊烏頭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露蕊烏頭選擇的時候,需要對露蕊烏頭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羅砧巴
【來源】毛茛科 露蕊烏頭 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以 根、花、葉 入藥。
【生境分布】青海、甘肅、四川、西藏。
【性味】辛,溫。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鎮(zhèn)痛,關(guān)節(jié)疼痛。主治風(fēng)濕麻木?;ㄖ温榀偅蝗~研末撒布,治疥癬并可滅蛆。
【用法用量】根配方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露蕊烏頭,我們知道露蕊烏頭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露蕊烏頭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五蕊寄生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它是一個能夠制作藥膳,同時能夠制作藥品,而且五蕊寄生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茶樹寄生、木波羅寄生、烏欖樹寄生、黑欖樹寄生、木威子寄生、馬檬寄生、(木莽)果寄生、麻檬寄生、杧樹寄生、忙果木寄生
【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五蕊寄生的帶葉莖枝。
【原形態(tài)】灌木,高達2m。芽密被灰色短星狀毛,成長技和葉均無毛;小枝灰色,具散生皮孔。葉互生或在短枝上近對生,革質(zhì);葉柄長0.5-2cm;葉形多樣,自披針形至近圓形,通常為橢圓形,長5-13cm,寬2.5-8.5m,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楔形或圓鈍,稍下延,側(cè)脈2-4對,兩面均明顯??偁罨ㄐ?L-3個膠生或簇生于小枝已落葉腋部,具花3-10朵,初密被灰色或白色星狀毛,后漸稀疏,花序軸長0.7-2cm;花梗長約2cm;苞片闊三角形,長1-1.5mm;花初呈青白色,后變紅黃色;花托卵球形或壇狀.長2-2. 5mm;副萼環(huán)狀或杯狀,長0. 5- 1.5mm,具不規(guī)則5鈍齒;花冠長1.5-2cm,下半部稍膨脹,5深裂,裂片披針形,長約1.2cm,反折;花絲長3-4mm,花藥長3-5mm;花盤環(huán)狀;花柱線狀,柱頭頭狀。漿果卵球形,長8-10mm,直徑5-6mm,頂部較狹,紅色,果皮被疏毛或平滑?;?、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700(-1600)m的平原或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寄生于烏欖、白欖、木油桐、杧果、黃皮、木棉、榕樹等多種植物上。
【性味】苦;甘;性平
【歸經(jīng)】肝;腎;脾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濕;補肝腎;止瀉痢。主風(fēng)濕痹痛;腰痛;腳膝酸軟;腹瀉;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場,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全株:主治痢疾、腰痛、虛勞。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五蕊寄生的藥用價值大家應(yīng)該都了解了吧,在平時食用的時候也能夠更有針對性了,更合理的用藥才能夠更好的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
百蕊草的作用有哪些?百蕊草作為傳統(tǒng)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于調(diào)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百蕊草。
【別名】一棵松、鳳芽蒿、青龍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參、小草、白風(fēng)草
【來源】為檀香科百蕊草屬植物 百蕊草 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 全草 。夏秋采集,洗凈曬干。
【性味】辛、苦、澀,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解署。用于腸炎,肺膿瘍,扁桃體炎,中署,急性乳腺炎,淋巴結(jié)結(jié)核,急性膀胱炎。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本草圖經(jīng)》
上面介紹了百蕊草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百蕊草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