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蛇龜?shù)墓πc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鄙鐣诎l(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注焦點,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夾蛇龜?shù)墓πc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夾蛇龜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在中醫(yī)里面經(jīng)常要用到夾蛇龜給患者治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夾蛇龜?shù)膸讉€方面。
【別名】攝龜(《爾雅》),陵龜(《爾雅》郭璞注),蠳龜(《抱樸子》),鴦龜(陶弘景),呷蛇龜(《唐本草》),啖蛇龜(《食療本草》),克蛇龜(《浙江中藥手冊》),斷版龜(江蘇)。
【來源】為龜科動物 夾蛇龜 的 全體 。春、夏、秋三季均可捕得。
【原形態(tài)】體長圓形,背、腹均有堅硬的鱗甲;甲長約15厘米左右。頭略呈矩圓形;頭頂光滑無鱗,黃綠色,頭側及眼后方有黑紋;鼓膜圓形,明顯。吻端略尖,頜無齒,成角質(zhì)緣;頸能伸縮。背面鱗甲黑褐色,脊棱明顯;頂鱗甲狹?。患棍[甲S枚,第2、3、4枚較大,第5枚呈扇形;肋鱗甲兩側各4枚;緣鱗甲每側11枚;肛鱗甲2枚。腹甲長圓形,黑色,邊緣黃色;腹鱗甲12枚,前后兩半間有韌帶相連,能活動,使甲殼閉合。尾尖短。四肢背鱗,指、趾間具蹼,并均有鉤爪。
【生境分布】棲于山溪中。分布浙江、江蘇、湖南、湖北。
【功能主治】治骨勞,勞熱骨蒸,崩漏帶下,小兒囟門不合,久瘧,痔疾,瘰疬,喉蛾。
【用法用量】內(nèi)服:酥炙或燒炭研末,1~2錢。外用:煎湯浴漬或燒灰調(diào)敷。
【備注】夾蛇龜為閉殼龜?shù)囊环N,我國廣東、廣西尚產(chǎn)一種三棱閉殼龜,形狀相似,但背甲有三條縱棱,且肛角板后緣有凹陷為異。www.cndadi.net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蜀本草》1.《爾雅》郭璞注:(攝龜)小龜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張閉,好食蛇,江東呼為陵龜。
文章介紹的夾蛇龜?shù)乃幱脙r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夾蛇龜?shù)纫恍┲兴幉膩碚{(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該繼續(xù)傳承下去。
擴展閱讀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龜版膠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龜版1600兩,陳皮16兩,甘草16兩,冰糖80兩,黃酒48兩,阿膠240兩,香油24兩。
【制法】先將龜版浸泡7天,取出下鍋煮之,和上藥料濃縮成膠。裝槽散熱,凝固后再出槽,切成小塊長方形。
【功能主治】養(yǎng)血化瘀,滋陰退熱。主陰虛蒸熱,午后發(fā)燒,久嗽痰盛,婦女癥瘕血塊。
【用法用量】每服2-3錢,用黃酒燉化服之,或白開水亦可。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文章介紹的龜版膠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龜版膠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齡,新陳代謝減慢,免疫機能下降,無一不提醒著我們應該好好調(diào)理身體了,中藥方劑就可以循序漸進的改善體質(zhì),增強免疫力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神龜散這款方劑。
【處方】大龜2個(一雌一雄)遠志60克 麥冬90克 山茱萸120克 肉桂30克 白術(炒)150克 蒼術60克 熟地300克 玄參300克 茯神120克 何首烏300克(生用)桑椹120克 紫花地丁120克 夏枯草150克
【制法】各為細末。將大龜放人飯鍋蒸熟,火焙干為粉,同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治瘰疬,心腎兩虛,延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飯后用白開水各送吞9克。
【摘錄】《洞天奧旨》卷八
像神龜散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其實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龜齡集。
【處方】本品為人參、鹿茸、海馬、枸杞子、丁香、穿山甲、雀腦、牛膝、鎖陽、熟地黃、補骨脂、菟絲子、杜仲、石燕、肉蓯蓉、甘草、天冬、淫羊藿、大青鹽、砂仁等藥味經(jīng)加工制成的膠囊。
【性狀】為膠囊劑,內(nèi)容物為棕褐色的粉末;氣特異,味咸。
【功能主治】強身補腦,固腎補氣,增進食欲。用于腎虧陽弱,記憶減退,夜夢精溢,腰酸腿軟,氣虛咳嗽,五更溏瀉,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一日1次,早飯前2小時用淡鹽水送服。
【注意】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孕婦禁用;傷風感冒時停服。
【規(guī)格】每粒裝0.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鹿茸(去毛)770克 人參(去蘆)620克 熟地180克 制山甲240克(用蘇合油60克制)生地240克 石燕300克(用鮮姜30克制)蓯蓉(酒蒸)270克 家雀腦100個 地骨皮120克(用蜜30克制)杜仲炭(鹽炒)60克 甘草30克(用蜜6克制)天冬120克(用黃酒30克制)枸杞子90克(用蜜30克制)川牛膝120克(用黃酒90克制)大蜻蜓(去足、翔)60克 海馬300克(用蘇合油90克制)大青鹽(清炒)240克 淫羊藿60克(用牛乳30克制)蠶蛾(去足、翅)27克 故紙90克(用黃酒60克制)砂仁120克 鎖陽90克(用黃酒60克制)硫黃9克 菟絲子90克(用黃酒助克制)急性子75克(水煮)細辛45克(用醋45克制)公丁香75克(用川椒6克炒,去川椒)生黑附子560克(用清水煮一次,用醋560克煮一次,用蜜90克制)
【制法】用方內(nèi)家雀腦、硫黃二味裝入豬大腸內(nèi),用清水煮之,至硫黃和家雀腦溶合一起時倒出,去豬大腸,曬干;再合以上藥軋成粗面,裝入銀桶內(nèi)蒸之,蒸至三十二小時,將粗面倒出,再將朱砂面75克,和藥面和勻,再裝入銀桶內(nèi)繼續(xù)蒸三十二小時,倒出晾干裝瓶,每瓶裝3克。
【功能主治】益腎助陽,大補真元。治陽氣虛弱,盜汗遺精,筋骨無力,行步艱難,頭昏眼花,神經(jīng)衰弱,婦女氣虛血寒,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每瓶分十次服,白開水送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別名】鶴齡丹
【處方】振山威(即茄茸)1兩5錢(砂罐內(nèi)煮1晝夜,取出,埋土中1宿,曬干為末),水陸使者(即穿山甲)1兩(火酒煮軟,酥油搽,炙黃色,為末),金筍(即熟地)6錢(酒內(nèi)浸1宿,瓦焙),玉枝8錢(即生地,人乳浸1宿,曬干),陰飛郎(即石燕子,堅固者)1對(好酒浸1宿,燒紅,投姜汁內(nèi)浸透),劈天龍(即蓯蓉,酒浸1宿,麩炒為末)9錢,九陽公(即附子,重1兩4-5錢者為佳,蜜水浸3炷香,白水煮3炷香,焙干為末)3錢,昆山雪(即雀腦,要雄者)10枚(加白硫1分,攪勻攤紙上,曬,為末),赤羽娘(即紅蜻蜒)10對(5月5日取,去翅足),重陽英(即白菊花,9月9日取,酒浸1宿,為末)1錢5分,壽春紫(即鎖陽,黑而實,酒浸1宿,新瓦焙,為末)4錢,宿砂蜜(即砂仁,去皮,為末)4錢,海上主人(即甘草,炙老黃色,為末)3錢,太乙丹(此藥無考。用枸杞子,蜜酒浸,曬;為末)5錢,朝云獸(即海馬)1對(酥油入銅鍋內(nèi)煎黃色,為末),補骨先生(即故紙,米泔浸)4錢,乾坤髓(即辰砂,蕎麥面色,煨,去面,研)2錢5分,旱珍珠(即白鳳仙子,8月半取井水浸1宿,瓦焙)2錢5分,通天柱杖(即牛膝,酒浸1宿,焙)4錢,飛仙4錢(即紫梢花,酒浸1宿,瓦上隔紙焙),先登(即青鹽,河水略洗)4錢,吐蕃絲(即細辛,醋浸1宿,曬)1錢,仙人仗(即地骨皮,蜜水浸1宿,曬)4錢,玉絲皮(即杜仲,麩炒去絲,童便浸1宿)2錢,風流帶(即淫羊藿,人乳拌炒)3錢,王孫草(即當歸,酒浸1宿,焙)5錢,如字香(即小丁香,花椒水煮1炷香)2錢5分,云門令使(即天門冬,酒浸半日,焙)8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通和一處,裝瓷罐內(nèi),沙泥封口,重湯煮三炷香,取出,開口露1宿,捏作一塊,入金盒內(nèi),如無金,以銀代之,重16兩,鹽泥封口,外用紙筋泥再封包成圓球,曬干,用鐵鼎罐一個,將球入中間以鐵線十字拴緊,懸于罐中,將黑鉛化開,傾入鼎內(nèi),以滿為率,冷定,再用一缸,貯桑柴灰半缸,安罐在中,以半截埋灰內(nèi),其上半截旁以炭??燒著,每辰、戌二時換炭??一次,炭??用炭屑碾細如粉,入熟紅棗肉同打,重1兩6錢,長5寸,再用水1碗,不時向鼎內(nèi)滴水,以聲為驗,如有聲而水即干,則火逼略遠指許,如無聲而水不干,則火逼略近指許,如法制35日足,可將鉛打開,傾盒于地冷定,開盒,其藥必紫黑色,清香撲鼻,須入瓷罐收貯,蠟封口,勿泄氣。
【功能主治】益精神虛,堅齒黑發(fā),明目。主陽萎泄遺,不育,五勞七傷。
【用法用量】鶴齡丹(《年氏集驗良方》卷二)?!都灹挤健酚腥藚o生地。
【摘錄】《何氏濟生論》卷七
【處方】黃毛鹿茸(去毛)2兩,補骨脂(黃酒制)3錢,石燕(鮮姜炙)4錢,急性子(水煮)2錢5分,細辛(醋炙)1錢5分,生地8錢,杜仲炭2錢,青鹽4錢,丁香(用生川椒2分炒,去川椒)2錢5分,蠶蛾(去足翅)2錢,蜻蜓(去足翅)4錢,熟地6錢,蓯蓉(酒制)9錢,地骨皮(蜜炙)4錢,附子(炙)5錢,天冬(用黃酒1錢炙)3錢,山參(去蘆)1兩,甘草(炙)1錢,山甲(炒珠)8錢,枸杞子3錢(1錢蜜炙),淫羊藿(羊油制)2錢,鎖陽3錢,牛膝(用黃酒3錢制)4錢,砂仁4錢,麻雀腦3錢,菟絲子(用黃酒2錢制)3錢,對海馬(用蘇合油3錢制)9錢,硫黃3分,鏡面砂2錢5分。
【制法】將麻雀腦、硫黃2味裝入豬大腸內(nèi),用清水煮之,煮至麻雀腦和硫黃溶合一起時倒出,去豬大腸,曬干,再合以上藥為粗末,裝入銀桶內(nèi)蒸之。蒸至3盡夜,將藥倒出,涼干裝瓶,每瓶裝1錢。
【藥理作用】龜齡集對性機能、核酸、蛋白質(zhì)代謝及肝功能的影響《中藥通報》(1985,5:42):藥理研究結果表明,龜齡集可使未成年正常雄性小鼠的前列腺--貯精囊、提肛肌--海綿球肌和睪丸重量增加(p<0.05~0.01),而對去勢的成年雄性小鼠的前列腺--貯精囊和提肛肌--海綿球肌的重量無影響;能增加正常小鼠及四氯化碳中毒后小鼠肝臟內(nèi)蛋白質(zhì)含量(p<0.01~0.001),并能抑制中毒后小鼠血清谷丙轉(zhuǎn)氨酶的升高(p<0.001);血球凝集實驗表明能刺激小鼠血清特異性抗體的生成(p<0.01~0.001),能延長小鼠游泳時間(p<0.05)。認為龜齡集似有促性激素樣作用、強壯作用、保肝作用及對機體的免疫功能的刺激作用。
【功能主治】滋陰補腎,助陽添精。主陽虛氣弱,盜汗遺精,筋骨無力,行步艱難,頭昏眼花,神經(jīng)衰弱,婦女氣虛血寒,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1錢,溫開水送下。
【注意】忌生冷。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龜齡集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龜版[圖]是一種藥材,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我們可以適當?shù)氖秤谬敯鎇圖],由于很多的人對于龜版[圖]還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龜甲、神屋(《本經(jīng)》),龜殼(《淮南子》),敗龜甲(《小品方》),敗將、敗龜版(《日華子本草》),龜筒(《本草衍義》),龜下甲(朱震亨),龜?shù)准祝ā端幤坊x》),龜腹甲(《醫(yī)林纂要》),元武版、坎版、拖泥板(《藥材學》)。
【來源】為龜科動物 烏龜 的 甲殼 (主要為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為多。殺死后,剔除筋肉,取其腹甲,洗凈,曬干或晾干,稱為"血版"。如煮死后所取的腹甲,稱為"湯版"。過去商品均為腹甲,近年來亦開始采用背甲。
【原形態(tài)】烏龜(《圣惠方》),又名:龜(《周禮》),水龜(《爾雅》),元緒(崔豹《古今注》),金龜。
【生境分布】多群居,常棲息在川澤湖池中,肉食性,常以蠕蟲及小魚等為食。生活力很強,數(shù)月斷食,可以不死。分布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安徽、廣東、廣西、湖北、四川、云南、陜西等地。主產(chǎn)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浙江等地。此外,廣東、四川、貴州、福建、陜西、河南、上海等地亦產(chǎn)。
【性狀】干燥的腹甲,略呈板片狀,長方橢圓形,肋鱗板附于兩側,略呈翼狀。長10~20厘米,寬7~10厘米,厚約5毫米,外表面黃棕色至棕色,有時具紫棕色紋理,內(nèi):表面黃白色至灰白色。由12塊腹鱗甲相對嵌合而成,嵌合處呈鋸齒狀縫,前端較寬,略呈圓形或截形,后端較狹且內(nèi)陷,呈V形缺刻,兩側的肋板由4對肋鱗甲合成,在其兩端往往留有1塊殘緣鱗甲。"血版"表面光滑,外皮尚存,有時略帶血痕;"湯版"無光澤,皮已脫落。質(zhì)堅硬,斷面外緣為牙白色,堅實;內(nèi)為乳白色或肉紅色,有孔隙。氣腥,味微咸。以血板、塊大、完整、潔凈無腐肉者為佳。
【化學成份】含膠質(zhì)、脂肪及鈣鹽等。
【炮制】龜版:用清水浸泡,刮去殘肉,洗凈,曬干,敲成小塊。醋龜版;職砂子置鍋中炒熱,將生龜版倒入拌炒,炒至表面微黃色,及時取出,篩去砂子,置蠟盆內(nèi)略浸,取出,用水漂洗,曬干。(每龜版100斤,用醋30斤)
【性味】咸甘,平。
【歸經(jīng)】入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滋陰,潛陽,補腎,健骨。治腎陰不足,骨蒸勞熱,吐血,衄血,久咳,遺精,崩漏,帶下,腰痛,骨痿,陰虛風動,久痢,久瘧,痔瘡,小兒囟門不合。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8錢;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燒灰研末敷。
【注意】孕婦或胃有寒濕者忌服。
【附方】①降陰火,補腎水:龜版(酥炙)六兩,黃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兩,熟地黃(酒蒸)六兩。上為末,豬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鹽白湯下。(《丹溪心法》大補丸)
【摘錄】《*辭典》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龜版[圖]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于斷板龜這種中藥材,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于斷板龜?shù)南嚓P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攝龜、黃緣閉殼龜、克蛇龜
【來源】龜鱉目龜科 黃緣閉殼龜 Cyclemys flavomarginata (Gray),以 龜殼 及 龜板 入藥。
【生境分布】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
【功能主治】主治骨結核,肺結核,淋巴結結核。對小兒骨結核效果更佳。
【用法用量】龜殼及龜板,燒存性研細末,棗泥或煉蜜為丸,每服2錢,一日2次,連服1~2個月。
【備注】克蛇龜燒存性制成的丸藥叫“斷板龜丸”,用于骨結核有效。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斷板龜,我們知道斷板龜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相信聽說過活龜丸的朋友應該不是太多,但是活龜丸在中藥方劑里面確實非常的有名氣的,那么活龜丸的功效與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樣的疾病中我們可以對它進行運用呢?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其中的奧妙吧。
【處方】大烏龜1個 黃連30克(九蒸九曬)當歸尾10克
【制法】先以火燒熱地,蓋龜于其地,逼出臭糞盡,通身用草包扎,外用黃泥固濟,炭火煨熟,取肉研如泥,龜殼用牛骨髓涂炙五至七次,至透心酥干為末。再將余藥研細,共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扶衰益弱,補陰和陽。治諸虛衰弱及腸風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湯送下。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七
【處方】江湖大烏龜1個(先用柴火燒熱地,以罩蓋龜,地熱逼出臭屁,待屁盡,以稈繩通身包縛,外用黃泥封固,炭火中煨熟,撈起剝凈,取肉研如泥,其殼用牛骨髓涂炙5-7次,沁透酥干,為末),黃連1兩(9蒸9曬),歸尾3錢3分。
【制法】上為末,和前龜肉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扶衰益弱,補陰壯陽。主腸風,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白湯送下。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七
看了上文對活龜丸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說起蛇葡萄,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蛇葡萄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蛇白蘞、假葡萄、野葡萄、山葡萄、綠葡萄、見毒消
【來源】葡萄科蛇葡萄屬植物 蛇葡萄 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Trautv.,以 根皮 入藥。春秋采,去木心,切段曬干或鮮用。
【性味】辛、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活絡,止痛,止血。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嘔吐,腹瀉,潰瘍病;外用治跌打損傷,腫痛,瘡瘍腫毒,外傷出血,燒燙傷。
【用法用量】1~3錢,水煎或研末沖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救荒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蛇葡萄在一些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蛇葡萄的食用也要根據(jù)各自的身體狀況決定,切記不要盲目用藥。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chǎn)品。龜柏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龜版60克 側柏葉45克 芍藥45克 椿根皮23克 升麻 香附各15克
【制法】上藥為末,粥糊為丸。
【功能主治】治便血久而致虛,腰腳軟痛。并治麻風瘡癢見血。
【用法用量】用四物湯加白術、黃連、陳皮、甘草、生姜煎湯送下。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七
【別名】椿皮丸
【處方】龜版2兩,側柏葉1兩半,芍藥1兩半,椿根皮7錢半,升麻5錢,香附5錢。
【制法】上為末,粥為丸。
【功能主治】便血久而致虛,腰腳軟痛,及麻風瘡瘍見血。
【用法用量】椿皮丸(《明醫(yī)指掌》卷六)。
【摘錄】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見《醫(yī)學入門》卷七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龜柏丸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龜柏丸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敗龜散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敗龜(醋炙)半兩,蕓苔子(研)半兩,白芥子(研)半兩,木鱉子(去殼,研)半兩,自然銅(煅,醋淬)半兩,硫黃(研)1兩,地龍(炒)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腳氣及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看患處大小,每用藥末并白面各1匙頭,醋調(diào)作餅子貼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一
【處方】紫浮萍草(陰干)半兩,敗龜半兩(醋炙酥)。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婦人產(chǎn)后腸出不收。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溫酒或湯調(diào)下,甚者不過數(shù)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五七
【處方】龜。
【功能主治】大風緩急,四肢拘攣,或久癱緩不收攝。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敗龜酒”。
【摘錄】《普濟方》卷一一○
【處方】敗龜(酥炙,去裙襕)1兩,沒藥(研)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自然銅(煅,醋淬7遍,研)半兩,骨碎補(去毛,炒)半兩,當歸(切,焙)半兩,白芷半兩,防風(去叉)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定痛。主傷折。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候,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四
【別名】敗龜湯
【處方】敗龜(醋炙)半兩,虎骨(酒炙)半兩,官桂1兩,木香1兩,海桐皮半兩,防風半兩,酸棗仁1兩,黃耆1兩,大腹(連皮)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牛膝1兩,當歸半兩,芍藥半兩,木通半兩(一方加柴胡半兩,熟地黃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風虛勞氣,喘嗽發(fā)熱。
【用法用量】敗龜湯(《圣濟總錄》卷八十七)
【摘錄】《傳家秘寶》
【處方】敗龜2兩(涂酥,炙令黃),白僵蠶1兩(微炒),沒藥半兩,薏苡仁1兩,當歸1兩(銼,微炒),桂心3分,乳香3分,虎脛骨2兩(涂酥,炙令黃),地龍3分(微炒),杜仲1兩(去粗皮,炙微黃,銼)。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婦人風毒流注,腰腳疼痛,行立艱難。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暖薄荷湯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一
【處方】敗龜1兩(涂醋,炙令黃),虎脛骨1兩(涂酥,炙令黃),當歸1兩半(銼,微炒),牡丹1兩,赤芍藥1兩,熟干地黃1兩,桂心1兩,續(xù)斷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止痛。主馬墜傷折。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溫酒調(diào)下,1日3-4次。
【摘錄】《圣惠》卷六十七
【處方】龜版不以多少(龜卜師處鉆了者,以酥涂,炙)。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中風、賊風麻痹。
【用法用量】每服2錢,酒送下,用雞卵和豆淋酒服之。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九
上面介紹了敗龜散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敗龜膏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敗龜膏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敗龜1兩,桂心半兩,木香1分,木鱉子仁半兩,防風3分(去蘆頭),白芷1分,當歸1分,槐白皮1兩,獨活1分,川烏頭1分(生,去皮臍),芎?1分,藁本1分,黃丹1兩,清油10兩,松脂1兩。
【制法】上將敗龜、木香、桂心為末,其余細銼,以油浸1宿,同煎令槐白皮黑色為度,綿濾去滓,澄清,都于鐺內(nèi),以慢火熬,入黃丹,用柳木篦不住手攪,候黃丹色黑,滴入水內(nèi),看硬軟得所,成膏,便入敗龜?shù)饶鼣嚵顒?,傾于不津器內(nèi)盛。
【功能主治】一切風毒氣流注骨節(jié)筋脈,結聚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時,看疼痛處大小,火畔煨,以紙上勻攤貼,日2-3度易之。
【摘錄】《圣惠》卷六十三
上面就是關于敗龜膏的一個功效介紹,從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敗龜膏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疾病的困擾,但是要注意絕對不能夠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