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腮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钡查L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的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牛角腮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現代醫(yī)學研究認為,牛角腮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牛角腮作為一種中藥材其功效與作用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具體情況。
【來源】偶蹄目??? 黃牛 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以 牛角內部堅硬骨心 入藥。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
【炮制】牛角腮為殺牛時取角內堅硬的骨心,用水漂3~5天,刮去粘附的腐肉,鋸成2~3厘米小段,劈開,日曬野露至無臭氣為度,打碎,用鐵砂炒至黃色,趁熱灑少許醋既得。
【功能主治】止血。主治血崩,便血,血痢,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2~4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本經》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牛角腮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于牛角腮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
牛角七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F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牛角七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別名】黑羌活、肉五加、雪秦歸、麗江土當歸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芹葉龍眼獨活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1.5m。地下根莖粗厚。葉互生;柄長2-15cm,小葉柄長1-10mm;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先端離生部分披針形;莖下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復葉,長30-60cm,每羽片有小葉3-9,葉軸基部膨大抱莖;莖上部的葉單生或一至二回羽狀復葉;葉片膜質,闊卵形至長卵形,長1-10cm,寬1-5cm,頂生小葉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至鈍形,側生小葉先端鈍,基部有時偏斜,邊緣通常有深缺刻和重鋸齒,上面無毛或略有糙毛,下面疏被柔毛;側脈4-5對?;ㄐ蝽斏鸵干?,由傘形花序集成疏松的圓錐花序,長15-30cm,無毛或被疏柔毛,傘形花序有7-10花,花梗長1.5-3cm,小花梗長5-10mm;花小,紫色,直徑約3mm;萼筒邊緣5齒裂,三角狀卵形;花瓣5,三角狀卵形;雄蕊5;子房5室,稀3室,花柱5,稀3,離生。核果橢圓狀球形,漿果狀,直徑約4mm,熟時黑色,具5棱?;ㄆ?-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0-3600m的高山林下、草坡。
【性味】味苦;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消腫。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胃痛;腰痛;淋巴腺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牛角七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牛角蘚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牛角蘚能正確科學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英文名】cattle horns moss
【別名】短葉牛角蘚
【來源】藥材基源:為柳葉蘚科植物牛角蘚的植物體。
【原形態(tài)】植物體叢生,綠色或黃綠色,無光澤,莖傾立,羽狀分枝,分枝短,先端常彎曲;莖枝密被鱗毛。葉疏生;葉片披針形或近三角形,上部有些偏斜,下部兩耳部有下延的長尖;葉緣具細齒;中肋粗壯,長達葉尖。葉細胞壁薄,長六角形或呈圓多邊形;角細胞薄壁,長方形或方形,褐色,大于葉片其他部位的細胞。雌雄異株。蒴柄長,較粗壯,紅色或紅褐色;孢蒴傾出或平列,長圓柱形;蒴齒2層。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的草地上或林緣土上。
【化學成份】植物體含磷脂。
【性味】淡;微澀;平
【歸經】心經
【功能主治】養(yǎng)心安神。主心神不安;驚悸怔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淡、微澀,性平。有養(yǎng)心安神的功能。用于治心悸心跳,神經衰弱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牛角蘚已經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吧?其實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去了解它才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
很多人都知道,牛角三七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牛角三七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牛角三七的功效。
【別名】夏蘭、羊角七、鹿角七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多花蘭的假鱗莖或全草。
【原形態(tài)】1.建蘭,陸生植物。葉2-6枚叢生,薄革質,帶形,較柔軟,彎曲而下垂,長30-50cm,寬1-1.7cm,略有光澤,先端漸尖,邊緣有不甚明顯的鈍齒?;ㄝ阒绷?,高20-35cm,較葉為短。通常有4-7花,最多達13朵花;花苞片在花序軸中上部者長不及1cm,最下1枚達1.5cm;花淺黃綠色,有清香氣;萼片狹長圓狀披針形,長3cm左右,寬5-7mm,淺綠色,先端較綠,基部較淡,具5條較深 色的脈;花瓣較短,互相靠攏,色淺而有紫色斑紋;唇瓣不明顯3裂,側裂片淺黃褐色,唇盤中央具2條半月形褶片,白色,中裂片反卷,淺黃色帶紫紅色斑點。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建蘭生于山坡林下。
【性味】辛;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補腎健腦。主肺結核咯血;百日咳;腎虛腰痛;神經衰弱;頭暈頭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浸酒搽;或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關于中藥牛角三七的介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藥牛角三七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對牛角三七等中藥多做點了解。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牛角瓜。
【別名】牛角瓜葉、野攀枝花、大麻風藥、羊浸樹
【來源】藥材基源:為蘿藦科植物牛角瓜的葉。
【原形態(tài)】直立灌木,高達3m。幼嫩部分具灰白色濃毛,全株具乳汁。葉對生;葉柄極短;葉片倒卵狀長圓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長8-20cm,寬3.5-9.5cm,兩面有毛,后漸脫落,側脈每邊4-6條。聚傘花序傘狀,腋生或頂生;花序梗和花梗被灰白色絨毛,花梗長2-2.5cm;花萼5裂,內面基部有腺體;花冠紫藍色,寬鐘狀,直徑3cm,花冠裂片5,鑷合狀排列;副花冠5裂,肉質,生于雄蕊的背面,先端內向,基部有外卷的距;花粉塊每室1個,長圓形,下垂。蓇葖果單生,膨脹,端部外彎,長7-9cm,直徑達3cm,被短柔毛。種子寬卵形,先端具長約2.5cm的白絹質種毛。花、果期幾乎全年。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海拔向陽山坡、曠野地及海邊。
【性狀】根含強心甙元:烏斯卡定(uscharitin),烏他甙元(uzarigenin),牛角瓜甙(calotropin),異牛角瓜甙(calactin)[1]。還含三萜類成分:α-香樹脂醇(α-amyrin)和β-香樹脂醇(β-amyrin),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φ-蒲公英甾醇(φ-taraxasterol),羽扇豆醇(lupeol)以及它們的乙酸酯(acetate)和3′-甲基丁酸酯(3′-methylbutanoate),24-亞甲基環(huán)木菠蘿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3]。
【性味】微苦;澀;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祛痰定喘咳。主咳嗽痰多;百日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或入散劑。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地上部和乳汁:外用治各種皮膚癬及疣。本種有大毒,不可內服。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牛角瓜,牛角瓜有著怎樣的功效。牛角瓜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彭魚腮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膨魚鰓也叫角魚鰓,來源于沿海地區(qū),彭魚鰓可以緩解痧毒,還可以緩解麻痘出現的熱毒,彭魚腮可以讓人心情大好,具有除煩的好處,而且對咳嗽可以有幫助,具有止咳的效果,像產婦出現奶水少的情況可以用彭魚腮來催奶,彭魚腮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
一.膨魚鰓簡介
膨魚鰓又稱角魚鰓或畚斗魚鰓,產于沿海地區(qū),分布于我國黃海、東海和南海水域,其原動物為日本蝠鲼、無刺蝠鲼、雙吻前口蝠鲼。膨魚鰓鰓絲呈扁條形,一般寬5~8厘米,長度不一,大者長30厘米以上,寬8.5厘米以上。通常用于麻痘后熱毒未清、煩躁、咳嗽不止,乳汁稀少,瘡癤腫毒。
二.功能
彭魚鰓可解痧毒。小兒在痧疹將愈時,往往有痧毒余留,俗稱“痧尾巴”,即痧后拖了一根病的“尾巴”。通常所見,如口唇生熱瘡,或牙肉生疳,或鼻孔生熱毒,或耳根腫脹,醞釀成為耳疳(即西醫(yī)所謂中耳炎),重的可能流膿,常年不愈。也有人在痧后皮膚干燥,生出疙瘩,周身痕癢,俗稱痧后蛇皮膚。這種現象,都由痧毒未清而起。解除痧毒余患,是醫(yī)生在治療痧疹末期最注意的事,處方之中,每用清解痧毒的藥品。 家庭中的輔助療法,是用彭魚鰓煲湯或煮粥。香港新鮮的彭魚鰓,不易購得,可向藥材鋪買干的彭魚鰓三錢或五錢,亦有同樣的功用。連飲兩次,已可見效。如情形較重者,可多吃幾天,也是有益無害。
三.彭魚腮湯
材料
大魚頭半只,白蘿1個,綠豆粉絲1把,白胡椒粉,香菜,料酒,豬板油(可有可無)
做法
1、選擇大頭魚的魚頭(也就是鳙魚頭,個體比較大,一個魚頭有鍋那么大了)
2、鍋燒熱了,放入豬板油或者普通的食用油,等油燒熱了,要大火,把魚頭放入鍋里煎。
3、把料酒倒在魚頭上,腥氣隨著酒蒸發(fā)掉。
4、倒入姜片,然后倒入水(水量根據個人喜好,我通常加滿水)
5、加入胡椒粉,加入切成條的白蘿卜。
6、等水燒開了,5-6分鐘以后,再蓋上鍋蓋,這樣可以散發(fā)掉,一些腥氣。
7、大概20分鐘左右,白蘿卜也透明了,倒入粉絲,煮2分鐘關火。
8、再一次加入胡椒粉,然后加入鹽,撒上香菜段即可。
海里的生物非常的多,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效果。膨魚腮是一種魚的腮,因為膨魚腮的功效與作用非常強大,被人們認為是非常珍貴的海洋保健品。膨魚鰓具有清熱、解毒、催乳等功效,如果產婦的乳汁不夠嬰兒食用的話可以用膨魚鰓來催奶。下面是膨魚鰓的做法,大家可以來了解下。
一、膨魚鰓功效作用
1.熱消炎, 解毒抗癌, 膨魚鰓主要有清熱、透疹、解毒和催乳等作用,常用于治療麻疹、痘毒、
2.乳汁稀少等癥。民間習慣用來煲湯或煮粥給小兒食,以促使麻疹及時發(fā)齊,并清除痘疹之毒。膨魚鰓因其功能獨特,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洋保健品。
二、膨魚鰓的做法
1、做法一 :
材料:膨魚鰓150克,瘦肉350克,紅棗6克,枸杞3克.雞腳1 00克, 生姜5克,蔥3克.食鹽5克,雞粉3克。
制作過程
1).先將膨魚鰓浸3小時,再清洗干凈,將瘦肉切件,雞腳切件,生姜去皮,蔥切段。
2).鍋內燒水,待水開時,放入膨魚鰓、雞腳、瘦肉煮至除去血水,再用清水洗凈。
3).將膨魚鰓、瘦肉、紅棗、枸杞、姜片、鮮雞腳放入燉盅,燉2.5小時后調味即可食用。
小貼士:膨魚鰓是海產膨魚的鰓,此湯有清熱、養(yǎng)陰、化痰、定喘的功效。
2、做法二、清熱湯水"彭魚腮"湯(小朋友飲最合適)
材料:瘦肉,彭魚腮
做法:瘦肉洗凈,飛水。彭魚腮稍浸,清洗去掉沙塵。上述材料加上蜜棗1顆,姜片兩塊,齊冷水一起下煲,大 火煲滾轉中或小火三個小時,落鹽、油調味,即可。
彭魚鰓:治干咳`痘疹`熱癥. 此湯對小孩子常扁桃體發(fā)炎有效。另,加浙貝,貓爪草,功效更強。
3、做法三、粉葛豬瘦肉燉膨魚鰓
材料:粉葛500克、豬瘦肉150克、膨魚鰓150克、生姜3片。
烹制:粉葛去皮、切塊;豬瘦肉洗凈,切塊;膨魚鰓浸泡、洗凈。一起與生姜下燉盅,加入冷開水1500毫升 (約6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3~4人用。
此湯清潤鮮美可口,有清熱解毒、涼血降壓之功,為仲春時養(yǎng)生靚湯,亦為煙酒過多和熬夜人士的食養(yǎng)之品。